骨傳導耳機應如何提高音質?它會在未來代替普通耳機嗎?
相關資訊:AfterShokz骨傳導耳機:搶在Google Glass掀起的骨傳導熱潮前
謝謝邀請。
首先,我想知道題主對骨傳導耳機音質的要求是什麼,其次,題主確定明白骨傳耳機的真正用途么?我就從這兩個方面做簡單回答。
?什麼是骨傳導?也許這是題主首先會問的問題。那麼請大家先用雙手捂住自己的耳朵,然後儘可能小聲的自言自語,這樣即使你的聲音再小,也可以完全聽清楚你在說什麼,這就是骨傳導作用的結果。我們在撓頭、刷牙、吃脆餅乾的時候,聽到的這些聲音都是通過骨傳導傳入大腦的。
那麼對應於骨傳導,我們日常生活中「聽到」的更多的聲音都是來自「空氣傳導」,其傳輸途徑是「聲波-耳廓-外耳道-鼓膜-錘骨-砧(zhen)骨-鐙骨-前庭窗-外、內淋巴-螺旋器-聽神經-聽覺中樞」。所以說,我們見到的大多藍牙耳機都是「空氣傳導」,相比於骨傳導,空氣傳導的路徑更加複雜,所以更多的噪音、雜音也會隨之進入聽覺中樞。(此處來源於網路)
好的,說到這裡,題主應該明白了,骨傳耳機特點是降噪,不知這點算不算你對音質的需求。如果說你追求的就是這點,那麼,很抱歉,提升很困難。因為骨傳導降噪已經比傳統的耳機厲害太多了!60到90簡單,99到100就很難。
那如果題主說的不是降噪呢?而是單純的音色?
好吧,你要的來了!
用耳朵聽的聲音和骨傳導的聲音是不一樣的!
這不是我的結論,來看看是為什麼。
【這是因為通過空氣傳播的聲音受環境影響,其能量會大量衰減,導致音色發生很大的變化,而且在聲音到達其他人的內耳時,還要通過外耳,耳膜,中耳,這個過程也會對聲音的能量和音色效果產生影響。通過顱骨傳播的聲音則是經過喉管與耳朵之間的骨頭直接到達內耳的,聲音的能量和音色的衰減、變化自然相對較小。因此,所引起的聽覺不太一樣】
所以說題主不能拿傳統聽覺的音質和骨傳導耳機的音質來比,你熟悉了傳統耳機的聲音再來聽骨傳導耳機,你會覺得怪怪的。這不是技術問題,這是一個適應性的問題。
再一個,人有胖有瘦,有皮糙有肉厚。有骨頭硬有骨頭脆。這些都是骨傳導耳機影響音質的因素,因為介質不同嘛,聲音必然不同。而且聲音好壞這東西,太特么主觀了!
?應用領域,骨傳導最早的應用者怕是坊間流傳的那樣,貝多芬吧,話說貝爺聽不到了之後,還要生存,還要創作,他就用大牙叼了一根木棒,另一端頂著鋼琴演奏,創作。
很多失聰的人只是物理性失聰,並沒有喪失對聲音的感知力,那麼就用到了骨傳導技術。並且跟失聰前沒啥區別。
現在骨傳導耳機基本都是藍牙的,就是為了在噪音環境下使用,清楚嘛。這比什麼主動降噪牛逼千百倍(大自然才是最偉大的)。到現在,骨傳導發展了三代,這三代解決的問題基本跟音質沒太大關係,都是在續航,抗干擾上下功夫。
總結一下吧。音質提升的話基本不靠譜了,這個技術不算是研發,是利用大自然賦予的,我覺得屬於大自然放出的零售版,而不是人類開發的beta版本,不存在太大改進空間。
代替,這個我覺得更加不會了,舉很多栗子,摩托沒有淘汰自行車,手機沒有淘汰座機,筆記本沒有淘汰台式機,小叔子沒有淘汰大舅子……以上王旭大神已經有了神一般的回答,多謝@丁若水 和@David Chang 的邀請,作些補充。
AfterShokz這玩意在我們這偏遠山區並沒有樣貨,行里的朋友也沒有特別感冒的。根據一些朋友的觀點從功能和用途上這類骨傳導類耳機並不好推廣,一個很重要的POINT是:忽略了音感的音質除了在實驗室和特殊功能(如降噪、監聽、醫療、水下探聽等)外並沒有推廣的價值,因而至少在通常的聆聽音樂上不太可能取代一般的耳機。
我們通常使用的耳機其基本能量轉換原理是「聲能—機械能—(生物)電能」,我們所謂的提高音質是在第一個環節「聲能」上下功夫,從實驗上,你可以通過改善外部器材(比如音源、線材、前置、後置、擴音器)而使得音高、音色、音調等效果得以改善,意味著音質得到了提高。但是,這種音質再好,聽起來也是一種很扁平、狹窄的感覺。這種感覺就像你在空曠的野外吶喊時,因為缺乏吸收和反射,大部分的聲能是往外傳的,聽起來會比較「寂寞」;而在廁所里放聲高歌時你會有一種強烈的廳堂感,這時候你可以把你當做一個聲源——一部分的聲能通過你的骨傳導和氣傳導直接傳導到你的耳朵里,再把牆體當做一個聲源——一部分的聲能通過你的氣傳導傳導到你的耳朵里,兩者構成了你聽感,其中也包括了音質。只不過耳機的作用相當於聲牆,它可以模擬聲音的質量和空間感覺。在此之前,曾聽說有一個公司想開發一種耳膜接觸式耳機以達到更好的高保真,後面不了了之。
而骨傳導式耳機就是在第二個環節「機械能」上下功夫,若是說提高音質,你可以理解為怎麼讓器材提供更好、更舒適的振動是它追求的目標。不過我覺得讓器材直接接觸顱骨的想法並不靠譜,因為我們是一種有表皮的生物。以後也許會出現一種更加直觀的改善音質的方法,在大腦顳葉中植入晶元,直接生成電刺激而引發聽覺會更加有效的多。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用雙手捂住耳朵細聲的實驗並不是完全的骨傳導,而作叩齒運動和貝多芬的音叉試驗得到的體驗會更加真切一些。
以上沒有引用,純屬個人觀點及手工碼字,謝謝。
骨傳導對於想在游泳時候聽音樂的人是福音,我今年夏天游泳的時候因為覺得一個人游泳太孤單,就買了個山寨骨傳導mp3耳機,水上聲音效果很爛,但是頭部在水裡的時候效果特別好,我推測可能因為在水下,首先水隔絕了一大部分的噪音,水上根本聽不到的音樂,游泳的時候就覺得聲音夠大,另外水應該也能影響振動頻率(純猜測)?水下聽起來,覺得很多歌都變得比平時好聽了,能聽出很多層次和細節,我覺得水下效果能媲美甚至超過我的粉紅鐵三角。好幾個泳友試過了我的山寨耳機,都想要了。
我覺得骨傳導在游泳耳機上應該會有不錯的發展吧?
但不游泳的時候,我絕對不會用骨傳導,沒有水的話,聲音很乾很薄。
2013-09-07
==================================
用了4年的山寨耳機,右邊沒聲音了,經過兩個月等待它自然恢復但是無效後。想去淘寶再買個同款,結果搜不到了……最後無奈,買了個sony的游泳mp3,結果水下音效還沒有我的山寨耳機好,而且sony還要塞耳機進耳朵里,沒有山寨的往頭上一戴就可以了……
總是失去了才追悔莫及(ㄒoㄒ)
要有時光機,我就回到當初買山寨耳機的那天,一下買個四五個去 (╥╯^╰╥)
希望有廠家繼續開發骨傳導遊泳耳機。
2017-05-25
骨傳導耳機,和共振音箱是同一類的「新奇特」產品,買之前一定要先試。如果你不是奔著特殊用途並且很了解其優缺點而購買,而是為了音質而購買的,那麼你一定會試完回來感謝我的。
骨傳導耳機主要應用是聽力測聽領域,即測定聽力損失用的,通常患者有鼓膜穿孔之類的問題,同時聽覺神經又是正常的。至於骨傳導耳機,可以說是一些耳機廠商為了提高噱頭而把專業用途的產品硬說是聽音樂的。但是有句話說得好,你大爺還是你大爺,論音樂性或其他性能指標,正常靠空氣傳導的耳機是絕對要好於骨導耳機的。以上
贊同王旭的答案,忍不住再補充一點。
其實你現在聽見的自己的聲音和別人聽見的你的聲音是不一樣的,不信可以用錄音機試一試,這就是骨傳導和傳統音頻設備空氣傳導方式的區別。不知道大家以前都注意過沒有,如果沒注意可以試試,你的聲音絕對會讓你三觀顛覆……
並且私以為骨傳導方式也有缺陷,血液流動的聲音、心跳的聲音、骨骼間摩擦的聲音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聲音的品質。如果以後科技發達到一定程度,可以有直接將聲音信號傳輸到聽覺神經里的科技,估計會是最好的方式吧~
手機手打,而且不知所云,見諒。
從聽覺事件觸發的機理而言,最終的輸入我相信還是要通過耳蝸內部的聽覺神經末梢,而很難直接從神經傳導上介入,所以我個人覺得顱骨只是一個結構傳遞路徑,這跟我們平常的機械聲學沒什麼區別;聽覺傳統的傳遞路徑是通過耳膜的振動帶動的,我們對於一個聲音的喜怒哀樂,對雜訊的厭惡和為音樂所感動都來自於內耳。在這個傳遞路徑中,人體對於聲場的改變,耳廓的收集作用,耳道作為一個濾波器對不同頻率聲波的增益,左右耳信號抵達時間的不同,以及不同方向聲音導致的不同失真效應,都被我們感知並且被大腦解析著,這也是聲音信號所包含的內容。所以聲音本身並不只是一段波形或者旋律,我們對聲音的感受離不開耳朵本身的特性(如果我們追求聲音的Fidelity的話),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自己說話所聽到的聲音,與通過揚聲器放出來的自己的聲音完全不一樣。一切都在於傳遞路徑的不同,導致了聲音的變化。
骨傳導耳機從機理上,如果只是傳遞聲音的基本信息,是OK的,而且前面所提到的各種傳遞路徑的影響我們也可以通過equalization函數來實現,這個在我的工作中都一直在發生著,而且效果可以。但是我覺得最核心的問題在與骨傳導耳機貌似沒法構建一個3D的聲音場景,當然我們可以說普通耳機其實也不需要3D啊,可實際上那是因為我們現在的錄音手段還比較落後而已。
關於音質的問題,這裡面有個繞不過去的東西,就是顱骨的振動頻率,首先:顱骨本身自己會有個共振頻率,這個貌似很難繞過去;其次,結構傳遞而言,高頻的結構振動顱骨會沒有反應,所以從聽覺的頻率範圍而言,會打折扣。
當然,我本人沒接觸過骨傳導耳機,所以以上意見只能從原理上去揣測。
瀉藥。
@王旭已經解釋了骨傳導的原理,這方面原理說實在我也只是了解個皮毛,這裡面有點小插曲。
有一次我無意中看到teac(第一音響,可以百度一下,這家公司還有個下屬專業品牌tascam,應該從事廣播方面的知友會比較熟悉,另外錄音方面也有建樹)出骨傳導耳機的消息,於是開始在網上搜尋骨傳導的資料,還記得有找到淘寶上有款韓國耳機,頻響真心窄,50-12000,看了直搖頭。。。
於是看到幾篇關於骨傳導的論文,其中有提到按照音頻實際頻率進行信號輸出和使用超聲波載波輸出的比較,有幾點我覺得比較有價值。1、發聲器對於具體放置的位置並沒有統一的規定,一般是耳屏往太陽穴方向稍微前進一點的位置(耳屏請自行百度),具體原因大概是比較靠近內耳,衰減相對較小。2、按照音頻實際頻率輸出,聲波在一側耳朵輸入頭骨內的傳輸,對於另一側耳朵來說衰減明顯。3、按照超聲波載波輸出,對於另一側耳朵來說衰減不明顯。4、頭骨傳導與空氣傳導的傳導函數差異比較大。
綜合以上幾點,可以看出:發生器的位置會影響骨傳導效果,不同位置的傳導函數是不一樣的。而音頻信號直接輸入的話可以實現左右耳分別聽到左右聲道聲音,雖然有一定串擾,不過串擾很低。
這裡就可以看出骨傳導想要實現空氣傳導效果是不現實的,至少在目前來說是這樣。因為傳導函數不一樣,而且具體到每個人來說都有差異,如果想要以DSP的方式實現骨傳導和空氣傳導函數的互換恐怕要進行大量基礎數據積累建立起模型才有希望實現。而且骨傳導還有個問題,實用性的骨傳導耳機要傳導震動都需要通過皮膚這一介質,而這一介質對高頻有衰減,另外頭骨內各個軟骨對震動也是有衰減的,對聲音有影響。
說完毛糙的理論,接一開頭我的小插曲(跑題了喂)。。。
於是一輪攻略之後,我買了teac第二代骨傳導耳機。Filltune HP-F200。這貨有個一代,個頭稍微大一些,輸出功率只有二代的三分之一,大概0.75w的樣子。沒錯,換算一下二代足足可以輸出2.8w左右的功率,同樣採用超磁致伸縮材料(某些材料在磁場作用下會發生變形,這些材料是磁致伸縮,而多個超字說明變形比一般的材料更大,詳細請百度)實現音頻範圍傳導。為了能讓大家的頭震動起來,這點功率還是需要的,恩。。。
於是第一次聽的感覺就是,高音還是蠻清晰,細節算比較豐富,不過低頻殘缺。又是一輪攻略之後發現,原因是低頻的震動在耳道開放的情況下,在傳到內耳前會被釋放掉,也就是衰減。所以按照說明書的佩戴方法就會導致低頻殘廢。。。我戴了個全耳廓的降噪耳塞(如果有做過定製耳塞的知友應該知道,其實就是把耳膜做成硬模然後不留傳聲孔),於是世界豐滿了。。。
廢話說完之後,其實從聲音細節上說,teac這款還真不錯,低頻相對來說是少的,我估計是因為這個東東完全是一個純換能器,想要調音應該難度很大,所以頻響是一根直線。。。但是低頻下限應該比較低,至少低音提琴還是能聽得到,還蠻震。。。高頻的話要上16000沒有問題,細節保留還是比較好的,不過原配放大器我看過,就是TI一款D類3W輸出的功率晶元,換用大功率耳放聲音豐滿順滑(請原諒這種模糊用詞,因為實際聽感跟普通耳機確實不太一樣)。還有就是頭中效應也是有的。
所以,題主問的問題,如何提高音質,需要從材料著手,採用磁致伸縮率更高的材料(有難度,teac這款已經採用了超磁致了),失真更小的放大器(估計不能隨身,或者採用D類放大)。而且未來絕對不會代替普通耳機,因為人與生俱來的聽覺經驗是建立在空氣傳導的基礎上的,骨傳導應該作為一個補充,比如像我這樣,以後老了耳朵朦了還可以用這個來聽聽高頻的是吧:)
你們都不關心一下骨傳導耳機是否能再現立體聲,離開立體聲,音質什麼的都沒什麼意義了吧?
目前來看,骨傳導耳機音質都非常差,使用骨傳導的耳機更多考慮來自特殊何況下的功能性需求
音質應該是沒有改善的,最重要的作用在於傳遞信息,而無法傳遞音樂/藝術。
入耳耳機的定位根本不是用來聽音樂的好嘛,所以音質討論可以忽略不計。
主要應用有兩個:1聽力勞損,保護聽力;主要是聽覺下降的老年人,或者是還在發育的小朋友。
2在有背景音的場合下收聽語言類咨訊的。比如行人或駕駛。
各位大俠更多的是談到原理,我想從DIY的角度來談談「如何提高音質」。
基本上,拋開播放器、耳放,就骨導耳機而言,可能只剩下更換線材一項可以提高音質了。對於動手能力強的愛好者,可以選用不同的耳機線替換原有跟機線,達到符合自己要求的聲音。一般來說,純銀線是最佳的選擇。
至於說取代普通耳機,這肯定是百花齊放的,從音質上,骨導耳機並無優勢,起碼我會首選靜電耳機。
各位大俠好像沒有提到過骨導耳機、骨導傳聲器的最多應用:早期的坦克。因為早期的坦克雜訊環境惡劣,所以坦克兵使用骨導耳機、骨導傳聲器(貼於喉結上)做語言聯絡。
提高音質難度太大。
音樂的呈現一般都是以空氣為介質傳播,聲波通過骨肉傳達失真會很嚴重,似乎用在通訊上(語音信息傳達,而不是音樂的還原)更適合。以後的手機可以考慮發展這個技術,享受音樂就算了吧。個人看法。
本人猜測,骨傳導跟普通空氣傳導聲音對於各頻率的弱化的影響是不同的,所以如果要用骨傳導聽出空氣傳導的感覺,要不根本不可能,就算可能,也得把音頻文件給蓋一層特殊的均衡,這層均衡剛好把兩種傳導的頻率差異抵消了。然而這個行為會造成一定的失真
前一陣子逛一個展,其中一個展商AfterShokz在推薦骨傳導耳機,型號有好幾個,還有帶線控的可以打電話的,價格也不高,千元以內貌似。
試聽了好一陣子,
因此在此回答這個問題是有點說服力的。
槍手們別噴我,這次我不上圖了。
骨傳導耳機首先是要佩戴到太陽穴附近的,不是塞到耳朵上,所以實際上,「聽」的感覺是很差的。
然後是感受,如果是低音強,速度很快的歌曲,低音在顳骨上的的感覺會是這是類似按摩一般的,嗯嗯,有點av按摩棒的意思,不誇張,是真的。
當然你如果要把它放到你的小內內上的話,角度會很不合適,除非是兩個直男,或者拉拉.....對此話題敏感的帥哥妹子可以忽略這一段讀下面。
骨傳導耳機其實很難說是一種耳機,因為據我的聽感,除了低音的咕嘰咕嘰的感受之外音樂中的中音和高音部分是基本無法聽到任何細節的,因為在單元的部分製作幾乎是省略的,所以有點像是一個蚊子在你耳邊哼哼。
當然,未來一定會出這種骨傳導和單元結合的耳機,從技術上講這不存在問題,但是市場還不夠大,因此普及尚需時日。
但這種耳機一定是未來的趨勢,
因為什麼?
潮!
年輕人喜歡獵奇,前衛,時尚,特立獨行地去消費,也許買到了用處不大,但是大家還是會去樂於做第一人。
所以,這個耳機其實適不適合喜歡「聽」音樂的人士,
只是適合那種願意讓別人以為自己是喜歡「聽」音樂的人準備的,
有點繞,但其實說的已經足夠明白了。
綜上所述,骨傳導耳機並沒有提高或者降低音質,只是帶來了不同的聽覺體驗。
至於替代誰,都是完全無厘頭的事,就算再火,知乎也無法替代百度,
因為傻子還是多嘛,智者和傻子都有自己的需求,
獨裁都有大量的擁護者,
明明知道人不可能萬歲但是卻一激動就喊出某某萬歲的口號,
皆因為:人有千千種,胸有萬萬杯,若為理想顧,梵高裹塊布......
技術性的東西咱不懂,但最近試用了幾款骨傳導耳機的感受並結合各位前輩的評論說說估缺點:
先說優點吧:
1.防水性沒得說,水下游泳配套就是最大的優勢了。不管音質好不好,這不是普通耳機能做到的
2.對耳朵損害小:有人說普通耳機把聲音調小就不傷耳朵,但如果讓你連續佩戴幾小時試試耳朵痛不痛?但對比骨傳導耳機這方面貌似好很多,畢竟人家沒有堵住你耳朵嗎?所以聽幾個小時,如果材質和結構設計都算合理的話,一般都不是很懵、很痛的感覺。
3.助聽功能效果明顯:樓上已經有不少人看到這種優勢了,那對於那些有點耳背的老人或有聽力障礙的人,帶個耳機聽聽音樂或FM還是很不錯選擇。就我本身試用來看,音量還可以,這種情況下如果把膜片靠近耳朵是越近聲音越大。
4.新潮:這東西目前普及度在民間貌似還沒有那麼廣泛(聽說在軍工業運用廣泛:監聽、隱蔽之類的),搞個戴頭上不少朋友好奇這耳機都不用塞耳朵里的嗎。。。回頭率確實高了。
5.3D效果還不錯:戴上這耳機打遊戲,槍戰的感覺很不錯,震動的感覺很不錯,你可以試下。
再來說說缺點吧:
1.音質:不管低音高音吧,對音質有強迫症的就不要考慮了,技術上解釋樓上解釋的太多。但對於我這種音量有點追求的還是完全可以滿意的。
2.續航:骨傳導耳機都要配帶電池的,功耗就是個問題了,做的好的目前能聽個6-7個小時就很不錯了。
3.重量:因為電池等等設計的原因,重量比起普通耳機自然多了不少,這是對結構設計、材料選型的考驗啊(得考慮音質了),重量不平衡,帶來的用戶體驗就不好了。
4.便捷性還不夠好:頭戴個東西,白天還好,晚上或躺著使用耳機就不是很爽了,還是頂著頭,位置又不固定,這個必須得改善。
總結:細說優缺點都不少了,就不多說了,從目前搜索到的信息來看骨傳導耳機普遍都貴哈,雖然目前DIY啊,什麼技術吧啊對這方面都有討論,或許是沒有理解其中的精髓吧,但我真心覺得一個東西有這麼多優點了,完全可以搞一搞,就看如何細分市場吧。
大家怎麼看呢?如果搞骨傳導,結合上述細分市場,阻力會在哪?瀉藥。
對骨導傳聲的技術細節不是很了解,簡單說說我了解的吧。
單從音質上來說,現階段的骨導傳聲應該是無法與傳統聲源相比擬的。從發聲原理上來講,少了耳廓、外耳道、鼓膜等,這些作為反射體、共振腔等,對聲音的傳遞起著重要的影響。這些樓上@王旭 已經說的很多很細了。不再贅述。
骨導傳聲的優點在於聲音的隱秘性和抗干擾性。隱秘性是指僅有佩戴骨導傳聲器的人才能聽到聲音,而他人難以發覺(再也不用在擁擠地鐵里聽著大叔的手機里傳來震天的通話聲了)。抗干擾性則是指外界雜訊對聲源的干擾減小了(大叔再也不用擔心地鐵太吵聽不清電話了)。這是傳統聲源難以達到的。
所以,骨導傳聲的未來在於信號的準確傳遞。對於音樂、藝術一類的,還是有難度的,也就無所謂什麼替代不替代了,各有所長,各有側重吧。
人耳聽覺的高中低三部分的主要感知原理是不同的!低音是通過基底膜上的行波自下而上傳遞到頂部的耳蝸體感知,因此過強的低音會使得耳膜強烈振動,帶來很強的震撼感!而中音除了基底膜上部的振動外,還有聽小骨,在聽神經的主動激勵下,主動激發耳膜上端的振動,加強人聲頻段!這部分我個人認為最適合透過骨傳導來傳遞到聽神經!而極高高音的聽取離不開耳蝸體蛋白纖毛細胞的有規律擺動提升了極高頻的高音!!離開了耳膜中的物理行波,低音一定是沒有動能的,離開了蛋白纖毛的諧波捕捉,高音一定是乾癟的,而我不認為在骨傳導能夠搞定低音和高音的物理機制!所以,大概骨傳導的最大好處就在於,可以打電話,能夠透過耳機把人吃東西的感覺聽得很真切,如同自己在咀嚼,就跟舌尖上的中國的配音似的!
第一次被要邀請回答,謝謝。首先,我不是技術背景,題主問的這個問題其他同學從技術角度已經講得很清楚了,我也學習了很多,一併謝過。從商務角度講,個人不認為骨感耳機現在有什麼市場,我在專業音頻領域接觸就算是比較廣泛了,專業音頻涉及擴聲(或是弱電),廣電,音樂三個大方向,我都接觸,但是現在沒有什麼地方看到廣泛應用骨感耳機。向前邊同學提到的醫學或是水下方向的應用,已經不算是我們一般說的專業音頻市場的範圍了,也行這種細分專業市場會有些特殊應用,但是這種應用和我們說的音樂性沒有太大關係,只是聽清楚,和好聽還差得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