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電視為什麼會在挪威爆紅起來?
「慢電視」不像傳統電視節目,沒有快速的剪輯鏡頭,沒有精美的後期製作。是一種全新的看似「古怪」的電視節目類型。其慢節奏、超乏味的直播節目正在北歐國家挪威流行。
在看到這個問題的幾個小時前,我還在家裡邊吃飯邊看著電視里的ipanda台,這是卧龍熊貓保護基地的一個紀錄片頻道,每日播放的就是園裡的熊貓日以繼夜的生活場景。清晨的熊貓1號別墅里還黑著燈,熊貓園裡的四隻已經起來了兩隻剩下兩隻在懶懶著趴著。所以我覺得我可以答答這一題。
ipanda播出的節目和挪威的慢火車節目很像,下面就從幾個方面簡單說說為什麼這樣的節目能爆紅。
1.大工業時代後期人們對「快」的抵抗。
大工業時代人在像機器一樣快節奏的生存著,人們追求的是一種更快更高更強的速度美學,這是社會高速發展下的推動力量和必然。不過這種無形的、非物質性的速度也結結實實地影響了人們的心理,於我們中國人來說,古人的那種榮辱不驚看花開花落、閑庭信步望雲捲雲舒的生活美學,大概在我們的鋼筋水泥森林是行不通的。快和忙,才是當下主流的人生狀態。
所以之前看一個美國的真人秀節目叫《極速前進》,去年好像也引進中國了,這是一個全球不同目的地作為站點,然後幾組隊員完成不同的任務,最快完成到達目的地的為獲勝。這一看就是個標標準準的美國節目啊,符合美國人這種風風火火拚搏好勝的個性。
其中的中國版有一個細節我很喜歡,皇阿瑪張鐵林和自己的外籍女兒月亮組隊,作為組裡最大的隊員,張鐵林說了這麼一句話,他說月亮很急總想著快點再快點,但是我卻要刻意讓她放慢速度,我要告訴她,慢是一種智慧,慢不一定最後不會贏。我覺得張鐵林是深諳中國智慧之道的,所以在這個節目中,看上去最早會被淘汰的張鐵林組,反而堅持到了比賽的中前段,最遭淘汰的是兩個風風火火的少年組。
每逢大事有靜氣,是我們中國人所信奉的成功之道。慢是種生活美學,所以這種慢電視也是在快的大時代下應運而生的。想想挪威是什麼樣的地方,提前進入了那種衣食無憂的生活狀態,人們不再那麼為生計拼搏,這種狀態下人就不會浮躁著像幾十年前那樣被時代大浪沖刷著向前,而是更渴望平靜的扁舟一葉。人們這是在用自身抵抗「異化」而追求回歸自我。
2.影視節目眼球爆炸時代的急流勇退與多樣開發。
大工業時代的電影和電視作品,要麼是好萊塢的爆米花電影,大製作大場面快節奏瘋狂的鏡頭剪輯,兩個小時里讓你眼花繚亂速食一場。再者就是各種製作精良的電視節目:電視劇用燒腦的節奏給人們快速觀看著亦真亦幻的人生故事,真人秀也窮盡花樣製作各種刺激的遊戲和激烈快速的對抗。總之,戲劇衝突才是吸引眼球的最重要元素,所以節目們都變著花樣的來。
不過,任何節目做到極致都是優勢最大化和劣勢最明顯的時候。天天看著這麼噪的玩意兒大家會煩耶,因為那畢竟不是生活,那是演出來剪輯出來的東西,這東西有意思但是不真,這東西精美但是這麼強塞給你太有壓迫性。於是藝術人們開始改變和探索,是否要有新的藝術形式來面對觀眾新的需求和選擇?
所以人們終於也開始追憶那《火車進站》的影視藝術時代,1905年盧米埃爾兄弟把火車進站作為表現內容,單純而真實。人們開始感受到《諾亞方舟》那一個長鏡頭傳達的震撼。人們開始驚覺早在60年代先鋒的安迪沃霍爾就一個鏡頭拍攝了485分鐘的帝國大廈尖頂,日升和日落中的帝國大廈,才是讓人思考和讚歎本身。這些作品,讓你有更多想像空間。你說這究竟是懷念那個技術不發達時藝術的單純,還是更高一級的後現代和解構藝術?都有吧。
慢電視有一個更大的優勢,那就是它永不間斷,讓你隨時換到那個頻道就能夠獃獃的看上很久,也許,這種平靜還能夠幫助你改善神經衰弱——看著那些可愛的小熊貓,看著那些燃燒的篝火,你安詳的睡去了。
其實,現在大多數對這種慢電視的評價還是認為它超無聊,他們說這節目有什麼好看的啊,完全是浪費時間啊,根本難以忍受這種平淡。我想,這也許是因為他不願忍受孤獨,也太久沒有直面自己了,這樣的節目,如果真的能夠看入戲,那你可以看到更多內容之外的東西。那個時候,他演的不再是製作的節目,而是時光的流逝,你人生的流逝。時光永是流逝,街市依舊太平,在節目中你可以思考很多。那就是你腦中的哲學。
當然,這樣的節目永遠不會是主流。相比於平淡無奇的人生,我們還是更愛驚心動魄吧。
彩蛋:送你一個特別治癒的慢遊戲:MOONSUN,一分鐘讓你回歸寧靜。
首先我覺得,這種形式的電視節目之所以走紅,其本質不在於「慢」,而在於「真」。
現代觀眾,或者說至少他們之中的一些innovator觀眾群體已經開始厭倦了傳統語境下的那種完全由導演和編劇主導的,只表現他們想要表現在觀眾眼前的內容的那種節目。這也是為什麼在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日本,那種類似韓國偶像劇那種一味地喜氣洋洋的作品除了面向青少年已經幾乎沒有什麼市場了。
所以「真人秀」開始流行了。這種設定規則,然後看參賽選手們在這個框架下能表現出什麼的節目讓所有厭倦了虛構類節目的觀眾感到耳目一新,也直至今天都是電視市場這塊蛋糕里非常大的一部分。
而經過剪輯的「真人秀」,很多時候其實也是在表達編導和製作人想要觀眾看到的東西。因為真人秀拍攝的素材長,只要稍加有選擇性的呈現,經過一些春秋筆法,就可以把呈現在觀眾眼前的內容的取向完全顛倒。
所以這種「慢電視」,其最忠實,無剪輯地呈現,在根源上保證了呈現在觀眾眼前的內容是極度真實的。
大概這也是因為我們在社會中看到的「不夠真實」的東西太多,才會希望通過即使意義不大,但至少還真實的東西找回一點多少的安慰吧。
以上。我不太了解一些專業性的原理,所以我說說我自己的感受。因為如果美國有類似的節目,我也會成為觀眾之一。
為什麼呢?
簡單的講,就是因為孤獨。
恰好,我的marketing的老師是來自芬蘭的,他跟我描述他們的國家,就是人少,少得不得了,一般街上很少看到人,他說他去廣州出差的時候被那人聲鼎沸的架勢給嚇到了,我不知道挪威是不是這樣,不過從不少報道、文章來看應該差不多吧。
我生活在美國中部一個大學城,這個州經濟一般,農業為主,除了聚居的小城市外,大片的農田裡種滿了棉花大豆和玉米。
我這個城市平時一到放假,美國的學生全跑了,各回各家,中國學生和其他留學生也不多,全乘機出去旅遊了。
恰逢現在春假,整個城市安靜的可怕,大片的空停車位。
這種孤獨感實在太強烈了,去年暑假,我母親來這裡陪我住了一個月,這一個月里,一向文靜的母親居然也經常坐不住了,一聽到走路的聲音就到陽台上去瞧瞧。她描述我這裡就是:「真寂寞,聽到最多的聲音是鳥叫。」
我朋友不多,平時除了上班上課,我一般都呆在家裡。這裡沒什麼娛樂活動,往外跑我也不知道去哪。
沒買電視前,我經常在家裡自言自語。比如突然接住掉下來的手機,然後笑著誇讚自己有多牛逼。
呵呵,嗯。
去年黑五買了個小電視,開通了cable,順便買了個PS3,一下子我的生活就豐富起來了。
其實看的玩的都不多,大部分情況下就是開著,弄點聲音出來。
只要聽著聲音,就不覺得那麼孤獨,人也不會遇到點小事就鑽牛角尖了。
但是後來我把Cable停了,原因是太吵。一般放個電視節目,幾分鐘就插廣告,不是美國佬奇怪的幽默感造就的笑不出來的廣告,就是乒呤乓啷大片的預告片,要不就是各種垃圾食品的特寫,槍車球不但是美式遊戲的主題,也是美式廣告的主題。停掉前我最喜歡看的是一個叫Sky Cam的頻道,一個攝像頭裝在小城最高的地方,仰視著整個天空,雲朵飄啊飄的。不過每個月付那麼貴的cable fee看天,我還不如自己去陽台看。
後來我喜歡乾的事情就是打開GTA V,然後扔在那裡,過一會,遊戲就切換到第一人稱了,主角會看看街上的車,房子,還有偶爾路過的辣妹。行人經過的時候打電話或者交談的聲音也會被聽到。
就像虛擬的慢電視一樣。
雖然我也知道,這些都是虛擬的,說的話是事先錄好的,做的事都是遊戲里設定好的腳本。
但真感覺自己周圍熱鬧了不少。
我平時沒什麼事,即使休假也會往辦公室跑跑。不是因為我有多愛工作,而是值班的教授們就坐在我邊上,哪怕她不跟我搭話,打字的聲音聽著也比自己在家聽耳鳴好。
所以,如果美國也有類似的節目,那我也會打開來看看。
打掃衛生,讀小說,做各種事的時候,一抬頭,就看到各式各樣的人在電視里走來走去,或者專註的做著什麼事,其實挺暖心的。
就彷彿,通過這個電視,我並沒有與這個世界脫節。
大概和我愛看洗衣機轉筒工作一個道理。精神異常放鬆和舒適。
這不就是日出之前里男豬腳想做的嗎。
知乎不讓批量上傳圖片……
知乎不讓批量上傳圖片……類似的慢節目國內其實也是有播放的,很多年前正大綜藝里的旅遊節目,鄰國的韓劇,看的簡直要睡著,不是看情節,而是看生活。國內原著的節目卻有很大的不同,最近的「我們15個」就是一個典型的慢電視:一場歷時一年的生活實驗。這個節目有個前提,就是只提供一個穀倉、少量的錢、一個非智能手機、兩頭牛和若干只雞,挖坑燒柴,梅雨天吃飯都成問題。
與之產生強烈反差的是:我們的時代由現代化和信息化越帶越快,缺什麼直接打個電話,或者從智能手機上直接下單了,交煤氣費或者點餐一下搞定。人們能夠更加獨立和快捷的的進行生活。你不需要領導了,有智能系統幫你選擇;男人不用太費力氣了,所有東西都是自動化的了;女人對男人的依賴性也下降了很多。人和人之間的依賴降低了很多。
如果我們再回到那個相對不現代化的環境,男人對原有的體力挑戰必然有所怨言;而女人要重新因為一些生活瑣事對男人有更大的依賴,能拉下面子嗎;做很多事都需要人來領導,齊心協力才能做成。人的距離又需要拉近,很多人又產生了不適應的感覺。
國內外這兩類節目展示的內容不同,一個是不適應、緊張,一個是放鬆,但是反映的都是在現在化社會中人們的適應與不適應,逐漸適應了獨立生活,而又對遠去的群居生活的懷念。懷念什麼呢,就是想知道別人的生活狀態。
如何知道別人的生活狀態呢,旅遊是個選擇,或者進行陌生人交往。
在九型人格里,有種人格就是旁觀型人格,北歐可能這樣的人多些;還有一種人格是執行型人格,在中國可能會多些,這樣就造成了節目反應形式的差異。也有一種可能是中國有很多代入型的人格。
因為慢,所以更接近生活,個人覺得,這就是慢電視會慢慢紅起來的原因。
慢電視——「boring in a good way」
之前有採訪過挪威slow TV製作人托馬斯·海勒姆(Thomas Hellum),我們約在挪威卑爾根一家酒店的露天咖啡廳見面。
2009年11月,NRK在周五晚間播放了《卑爾根鐵路秀》。這是他們在午餐時想出的一部紀念卑爾根鐵路100周年的紀錄片。他們棄用了華麗的後期剪輯,全程展示了這趟從奧斯陸到卑爾根的7小時火車之旅,1秒不漏。一位76歲的老頭收看了全部內容。當列車抵達終點時,他站起來「收拾行李」,不料腦袋撞到了窗帘架,才發覺原來他在自己家裡。
海勒姆想要的正是這種置身其中的感覺。「這是一種看電視的新方式。」
今年,慢電視團隊和薩米人一起,追尋一群從冬作地遷徙到夏季草場的馴鹿。挪威北部的信號很差,如果遭遇雪天,行動更是困難。雖然耗費巨大,但他們還是希望以直播的形式呈現。
因為觀眾期待著直播。「你和觀眾之間的約定就是保持連續完整的時間線,沒有東西被剪掉。」海勒姆說。
這也是慢電視的關鍵所在。不管無聊還是有趣,所有內容都在節目里,沒有人去剪掉所謂「多餘」的部分,觀眾必須自己判定喜好。
有人開玩笑說,看慢電視「看到冰山都融化了」。海勒姆認為,在某種程度上,這就像和觀眾的一場對話。更有人批評慢電視純粹是浪費資金,但最後勢不可擋的收視率證明,有爭議也是件好事。海勒姆說:「你可以在Facebook上用20秒短視頻拍故事,或者以最普通的紀錄片表現,那麼你當然也可以選擇用慢電視的形式來講述。」
慢電視團隊在選擇節目主題時會先做測試。如果人們笑著說「不,這太瘋狂了」,那也許這就是他們需要的內容。好的慢電視節目經常是人們口中說的「不能把這個放在電視上播」的節目。
海勒姆認為慢電視是「boring in a good way」(往好處發展的無聊)。「就好比你登上這座山,」他指著眼前卑爾根的山峰,「看著山下的景色,你會展開思考——我現在快樂嗎?我過的是種怎樣的生活?你想像著你的故事,別人則編織他們的故事。」
讓觀眾自己去編故事,這也是慢電視成功的原因之一。海勒姆又舉一例:「當你在博物館看畫,起初,它只是畫。但你更投入地觀察它時,會發現一些細緻的內容,促使你陷入回憶,思緒飄開。這就扣動了想像力的扳機。收看慢電視類似於賞畫,節目畫面停留得越久,人們越容易展開聯想。」
但最重要的一點是,節目要在電視上播,且必須是黃金時段。海勒姆認為電視依舊有議程設置的能力。「將節目放到黃金時段播出,編輯發出的信號就是:節目很重要,我們很重視,故事很精彩,你應該好好看看。」
海勒姆和團隊希望做更多有風險的事情。「70%的節目是常規的,20%的節目是冒險的,還有10%的節目就應該是瘋狂的。」幾個月前,海勒姆參加了老闆召開的一次會議,主題是「我們怎樣才能犯更多的錯誤」。
「有些人視慢電視為藝術作品,對我而言,它只是個瘋狂的想法,以及講故事的一種方式而已。」
慢電視提供了介於無所事事和有所為之間的狀態。「就像一趟4小時的火車,你知道起點和終點,但不知道路上會經歷什麼。實際上,一般什麼都不會發生,因為生活就是如此。」但有趣的事情總是不經意出現,想要知曉,就得繼續看下去。
這個現象很有趣。。以我的專業背景(建築設計和城市規劃)來解讀一下吧。。雖然不是直接回答題主的問題,但也可以給大家一些新的思考角度。。
在我們這個領域中,有一種很不成系統的「規劃思維」,它和經濟學、社會學、建築學、地理學、政治學、環境科學、工程技術甚至信息科學都沾了邊兒。。它所使用的概念很不成熟,動用的邏輯很不成體系,但卻足夠解釋很多別的學科很難解釋的社會現象。。
在我看來,這種慢電視其實滿足了人類的監視社交需求。不要把監視社交理解為七大姑八大姨的家長里短。這是一種具有積極意義的概念,是規劃設計師常會使用的思維方式。我下面會描述一個生活情境,看完你就能懂了。
==========================================================
自從從父母住的單位大院搬進板式樓里過起正式的單身生活,你便很少能看到在戶外玩耍一整天的孩子了。街邊出現的全是陌生的臉孔。只要離開手機片刻你就立馬覺得自己與世界徹底隔斷了。你對這裡的人都那麼禮貌,說著你好,說著再見,假裝溫暖,但卻又其實毫不關心。。你每天都要約不同的妹子和哥們出來吃飯,有的時候根本沒有由頭,就只是因為無聊。。工作忙的時候還好說,一旦閑下來,便立馬發現自己所處的環境是那麼陌生,毫無安全感。。
你覺得你變了,變得冷漠、孤獨、甚至虛無,你覺得這個社會都變了。它變成了一個巨大的機器,沒有情緒,沒有感受。而你則是那上面的一個螺栓。
但是,你還是能注意到一些細節。。
你每天上班路過的公園裡,總會傳來一位大爺晨練時發出的吆喝聲。那動靜和你想像中的猿啼多麼像啊。每次路過公園,你總會有種「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感覺,瞬間就提起了某種興趣,雖然感覺好笑,但能感受到那些陌生的生命了,整個心都敞亮了起來,走路也有勁兒了。
可突然有一天那聲音消失了,你不免有些擔心,大爺是不是離世了?心裡甚至有了失落和傷感。你和同事們講了你的擔心,同事們則立馬炸開了鍋,原來他們也注意到了那聲音,大家一起討論著那老爺子,分享著自己掌握的有限的消息,猜測著可能的結果。甚至有人跑去公園裡蹲點,去詢問和他一起晨練的老人。沒了老爺子相伴的上班路,突然就變得有些乏味了,你的注意力全都轉到了腳下,數著步行道鋪裝上的格子,每一步都試圖踩在格子內,不要碰到線才好。你覺得自己真是無聊,竟要靠這些來打發上班的時間。你想,如果這路上不只是尾氣和面無表情的行人就好了,你想那老爺子了,你甚至決定如果他回來,你一定要去拜訪他。
過了那麼幾個月,老爺子真的又回來了,只是聲音不再嘹亮渾厚,變得有些沙啞。可這時你突然耐住了好奇和感激。你發現他其實沒賜給你任何東西,你何須感激?真要去道謝,豈不顯得矯情?你對他的生活其實也毫無興趣。你需要的只是一種乎遠乎近的感覺,是一些有表情的小插曲,一些路邊飛過的蝴蝶,可以看卻不會觸碰的事物。它總能讓你在生活里稍稍走神那麼一會兒,得到放鬆和愉悅,讓你把自己的生活和另一個不相干的人的生活以奇妙的方式糅合在一起。
========================================================
我傾向於把這種不同生活狀態在個人心理層面的疊和就定義為監視社交(當然啦,這只是一個學渣的粗淺認識,不知一個項目就能凈賺幾百萬的規劃系教授們會怎麼評價)。在一個日常環境里,你需要能在一個安全距離上體驗到一部分別人的生活,才能感受到最基本的安全和歸屬。儘管這個人和你可能毫無關係,而你也沒有對他扒皮的興趣。但是你需要以各種方式感受到這些人正以某種形式生存著。否則,你身邊居住的人對你來說就是不可知曉的異類,完全就是侵佔了視覺通道的冗餘信息。而廣義上的監視社交不僅僅「監視」的是身邊的生活,甚至可以是另外一個時空、另外一個種群的生活。這時它提供的就是一種更大層面的心靈感受。比如住在老街老巷,你得到的就是「監視」古人生活的機會;而生活在草原上,你得到就是「監視」自然生靈的機會;如果你每天都看某大V的狀態和回答,並有種你和他神交已久的錯覺,那麼恭喜你,你也進入了這種廣義的「監視社交」的狀態。。
此外,有監視社交功能的公共空間也會具備公共安全的屬性。處於被監視的空間內,人的行為會得到規範,人們對威脅他人安全的行為也會奮起反抗。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匪徒大庭廣眾之下行兇,而路人漠視不理的情況,這其實並不能簡單的解讀為現代人的冷漠。這其實是因為這些空間內沒有產生監視社交的機制,裡面的人都感覺彼此之間毫無關係,完全處於平行不相交的生活軌跡之中,而現代社會恰恰催生了大量的這種「偽公共空間」,是建築師和規劃師一度想要去除的糟粕空間。我相信,如果被害者是公園裡每天都和你一起晨練的大叔,雖然你沒和大叔說過一句話,但你絕對會產生要去保護他的衝動,因為你有一種很明顯的自己被侵犯了的感覺。被害人已經成為你生活的一小部分,一旦他朝不保夕,你也是不安全的。而事實上匪徒也很少會選擇在監視社交多的公共環境內作案,在小區公園裡作案比在公共汽車上作案的壓力要大出許多。因為儘管那裡人數會少一點,但對很多人來說那是私人領域,是不容許被侵犯的。你若帶著敵意而來,就會感受到更大的敵意。在這種地方做賊心會更虛。
這類電視節目其實提供的就是一種以合適的距離監視身邊人生活的機會,提供一種更大的社區歸屬感。這是傳統慢生活才能普遍產生的機制。現代社會裡的監視社交很少也很脆弱。
後現代主義思潮興起,滲透入各大社會學科,帶來了一系列對功能主義和理性主義的反思,在建築和城市規劃領域,人們也逐漸認識到現代化城市空間的非人性化之處,負責任的建築設計師和城市規劃師都會絞盡腦汁地去做公共監視設計,甚至把它當做規定性動作(你看很多人性化住區設計的文本都有公共監視或者社區監視的專門設計),但實際作用其實還是很有限的,因為這種公共監視的生成機制很難把握,需要建立在更深入的社會學研究的基礎上才行。到了信息時代里,人們的視野又被大量具有欺騙性的大公共形象所填滿,離身邊的公共生活就更加遙遠,這已經完全脫離了建築師和規劃師所能掌控的範疇。。當社交不發生在實體空間內的時候,我們這批人的專業技能就完全無用了。。
而這個時候,就需要各類非平面媒體站出來才行。。這類電視節目就是很直接地就把這種感覺呈現在了你面前。。它的吸引力對那些極度渴望傳統慢生活的群體來說是極大的。。我還依稀記得小時候會趴在電視機前看《敬請欣賞》連續看上半個小時,只是它很遺憾,沒有監視社交功能,所以很快就會讓人覺得乏味,不可能一看就是幾個小時。。。。這種慢電視最有趣的地方就在於它所承載的社交功能。。在我看來它其實很有效地解決了現代城市空間和慢生活社交之間的矛盾。。這是我們這個專業的人挖空心思想要解決卻又總歸要望洋興嘆的課題。。它真的需要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和推廣。。我結合我在挪威卑爾根生活的這些日子說說我的看法,手機碼文,不成體系,見諒。
答題前先奉上節目創始人托馬斯TED演講截圖鏈接:http://m.guancha.cn/europe/2015_03_12_311937
截圖裡詳細地介紹了這檔節目的來龍去脈以及托馬斯自己對節目緣何如此受歡迎的解釋。以下是我的看法。
1.開局開得好,後續又給力
試水之作是奧斯陸—卑爾根的火車路線全記錄(真的好漂亮好漂亮),其間還穿插呈現了和這條路線有關的點滴歷史。
接觸到的挪威人都特別熱愛自己的國家,連狐狸叫這種洗腦神曲都能被他們一再安利,更不用說他們有多自豪自己國家出了這麼一條世界最美的火車路線(我只有在歪果仁開Party太吵時才會想到要不我外放一下鳳凰傳奇的歌回擊回擊— —你看我多不待見我們的國民天團)。想像一下舌尖上的中國,大家熱捧的原因恐怕離不開對天朝美食及其背後點滴溫暖的熱愛吧。
因此,這麼一個開篇多少會讓挪威人感到驚喜。不管走沒走過這條路線,光是看著電視里的畫面,就會有托馬斯所說的「置身其境之感」。再加上挪威這麼大點國家,口口相傳,關注度立馬就高了。而後續幾期的主體選取也很得當,或是本國峽灣風光,或是織毛衣這種聽了就有說不清道不明親切感的活動— —何況演員還那麼給力睡過去了— —好真實哈哈哈。
2.Life is best when it"s a bit strange.
這是托馬斯TED演講時的一句話。挪威人衣食無憂,當一個人從生計中解放出來的時候,他就會琢磨著找(bao)點(nuan)事(si)兒(yin)做(yu)。舉個例子,在卑爾根隨處能看見跑步或者閱讀的人,周末大家會坐火車去最近的滑雪場滑雪什麼的,天氣不好就待在家裡看書,這裡酒精限制那麼嚴格,白天沒得泡吧還不就閑得只能用運動和思考來打發時間了…於是挪威人的體格和閱讀量都很可觀吶…
這樣規律的日子過久了,生活會趨於平淡甚至有些庸常。所以要給自己找樂子,像慢電視這種以前沒見過的東西,不僅能打發時間,不同的人看了還能激發各異的想像和思考:有的人遐想著車窗外白茫茫的雪地下藏著去歲的枯枝和來年的嫩芽,有的人從這種緩緩的速度中品出慢生活的奇妙??
所以這個乍看之下略帶點「strange」的節目當然就成為大家的新寵了。
Ps:我不會說非誠勿擾在這邊有多火的??可見他們並不只好慢節奏那一口,大家都是獵奇動物么。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思慮不周之處見諒,我去睡了,晚安么么噠。早晚有一天楚門的世界就該出現了
這個,應該和我喜歡看洗衣服時候洗衣機的攪動一樣,莫名其妙的慢高潮。
製作方表示:1製作的時候不僅僅是電視台的人在參與,普通觀眾也是這些節目的一份子和參與者;2在看的時候,留給觀眾思考和享受的時間更多了,畫面承載的內容很少,但是想像的空間變得很大。
TED上有相關演講,可以看一看。
世界上最無聊的電視節目,為什麼卻讓人迷得無可救藥
參考此網易公開課的TED演講
"有時候想靜靜"一個道理
喵播~
某兩小口全日制多角度直播家裡的貓,我在這裡能看一天。
黑白的主播叫泡椒,美膩溫柔,就是悶的要死,長時間不挪窩,偶爾喵一聲。
灰黑的主播是南瓜,人送外號慫瓜,喵界第一慫,慫出一片天。即將在2015年7月7日下午永享青春美麗,歡迎大家圍觀233。
黃顏色的主播布丁,人稱狗丁,罕見的汪屬性的喵,很粘人,當然,也很智障,又稱智障丁。
現在有隻小的剛來不久,叫泡芙,很活(頑)潑(皮),破壞小能手。
直播間除去深夜長期在線2000+人以上(保守估計)。看喵,吐槽,很棒。
之前兩個鏟屎官圈叔圈嫂外出自駕游一個月,疑似程序汪圈叔孕育了機器人順毛,家裡防盜、逗貓、餵食各種都通過圍觀的備份鏟屎官們的魚丸(這個平台的圈錢物)進行遠程操控,大家都成為幾個主播的鏟屎官。(當然還是有不知名的小哥每天會來收拾主播們破壞的不像樣的家。)
慢生活?
我們也有。
最後放毒,三個主播的皂片。(看起來並不毒好嗎.....)
我男神贊了第一個回答!!!
所以我作為一個影視界、娛樂圈的人,一定要補(打)充(個)一(廣)下(告)-。-
熊貓頻道我們的產品也有哦~不過經過我多年的研究發現,並不是所有時間都有熊貓出沒,冬天和春天的時候還好,夏天感覺出現的頻率變低了,我猜可能是太熱了穿皮草不想出門吧(攤手)(無辜臉)
在看熊貓頻道之前我以為熊生贏家們睡覺是這樣的:乖巧聽話萌萌噠,飼養員小哥求抱抱。
乖巧聽話萌萌噠,飼養員小哥求抱抱。
後來發現有很多熊貓睡覺是這樣的:。。。
。。。
不要給國寶丟臉好嗎,飼養員阿姨沒有告訴你這裡有攝像頭嗎?
現在我們的產品上有10路成都基地的熊貓頻道,近期還會增加10幾路卧龍基地的直播~
—————————————以下才真的是重(廣)點(告)————————————————
你以為華貴慵懶的熊貓已經生活的夠慢了嗎?
NoNoNo!
比熊貓更【慢電視】的是——
大自然!
這是上海陸家嘴,今天下雨上空有點灰濛濛的。
由於工作的關係,我每天都會看各種景點的視頻好多遍,上海這個我主要用來看當天的PM2.5值有沒有爆表。。。因為天氣好不好真的從上空看就很明顯~
為什麼說這個更慢呢,因為這種遠景的角度是真的變化不大。只有黃浦江上的船隻以極慢的速度滑動提醒著觀眾這是一段視頻。(仔細看的話正大廣場的顯示屏也是一閃一閃的-0-)
這是風景如畫的海南。。
這是風景如畫的海南。。
後來我知道風景如畫的意思就是真的不動!!!我有開玩笑問過同事是不是發一張圖片上去就可以了,直播的話還要考慮海南傳過來的網路是不是穩定!!
光看這些靜態的東西確實是很沒意思,但是!
樂趣在於,當我們把時間拉長,從一天、一個季節、一年的角度去看的時候,就變得很有趣。
就像我作為一個東北漢子,來上海前不是很懂什麼叫藕斷絲連,真的吃到才會想起小時候學的成語是什麼意思。(當然我是覺得這個成語改成【拔絲地瓜】我會更好理解)
比如三叔天真深入過的沙漠:
(排隊這麼整齊是要擠奶嗎。。)
(排隊這麼整齊是要擠奶嗎。。)
這裡寧夏,還有一個地方是可以沖沙的,就是《花兒與少年》第二季許晴帶大家去玩兒的那種~
這個地方冬天的時候畫面幾乎是黑白的,開春後一天天綠了起來~看到這種變化整個人都好起來了~
這個地方冬天的時候畫面幾乎是黑白的,開春後一天天綠了起來~看到這種變化整個人都好起來了~
端午的時候前面做了一整排學生在畫畫,我這種文藝青年的心都要化了。
比如熊貓海這裡,現在是這樣的:
純天然的顏色很深邃很漂亮。而且神奇的是!!冬天的時候水都結冰了,但是那道光亮的部分還在~
純天然的顏色很深邃很漂亮。而且神奇的是!!冬天的時候水都結冰了,但是那道光亮的部分還在~
大概就這些吧-。-
這個做實景直播的項目叫「印象天下」。手機下載「和視頻」,可以在底欄「直播」——印象天下中找到~
而且還有獨家的正版湖南衛視高清直播喲。
利益相關:可相關了,畢竟我廣告都打成這樣了- -
—————————————————免費給別家打廣告———————————————————
其實最近有一檔節目,東方衛視和騰訊一起做的,叫《我們15個》,好像全程是10個月,騰訊24小時多角度、不間斷直播;東方衛視每周一會播剪輯後的版本。算是在快和慢中間找到一個平衡吧。但其實這個「慢」也是相對的慢,15個人在一起矛盾和衝突也很多。我看一段時間,結果就是——把彈幕關掉了。。
慢電視與真人秀一樣,滿足了我們的上帝視角窺探欲。
這只是現代人失去了感受生活的能力,然後通過看電視的習慣專註於和現實生活一樣未經剪輯的畫面,重拾這一能力的過程。
我敢打賭,幾乎所有人都不知道自己家,學校,公司經常走的樓梯是幾步台階的。
剩下的不過是生活太閑和類似小米的社交互動元素,形成話題,觀眾參與等等,這些我們都不陌生。
其實通過學習繪畫可以能好的獲得這種能力。
生活著生活。看著裡面的故事慢慢的和自己的時間速度同步著,就像生活中找到了個伴一樣。
浮躁的社會才需要慢的東西靜下來。
算是一種平衡吧。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