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哪些很有誤導性的「經濟學常識」?

比如有人會誇誇而談道:銀行ATM取出的錢是新錢,印證了央行在擴大貨幣的發行量,然後通貨膨脹了。
又再者,比較兩國物價的時候,直接拿某一種商品或服務做對比。
諸如此類。這些看似正確的「經濟學」言論其實缺乏仔細推敲。

望大家詳細描述一下,也方便別人理解。

類似問題:都有哪些很有誤導性的「生活常識」?

題主其實希望盡量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誤導性表示出來,而不是指出人們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誤解。誰要是解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實際意義防止人們不形成誤導性的結論,題主會進行摺疊操作,就像劉鴻登:都有哪些很有誤導性的「經濟學常識」?


說個最近看到的:禁用童工一定會減少童工數量 ?

事實上並沒有那麼簡單。當政策並未完美執行時,或處罰金額不高時,禁用童工有可能反而提高童工僱傭量。

解釋如下:

首先,童工現象較為泛濫的往往是發展中國家,並且把童工送往工廠的往往是極低收入家庭。對於這些家庭來說,成年人的收入往往不足以維持家庭基本開銷,因而才有必要把家中的一個或數個小孩送去工廠做童工。

設想現在政府禁止了童工,並對發現有童工的工廠實施罰款。這一舉措無疑提高了工廠僱傭童工的成本,於是工廠願意付給童工的工資變少了。在這種情況下,原本依靠童工的工資才勉強維持生計的家庭變得難以維持。因此,在生存壓力下,這些家庭不得不把家中剩下的小孩(如果有)送往工廠。

於是,一個原本旨在減少童工數量的政策事實上在一定期間內增加了童工數量。

------------
較早用經濟學模型指出這個問題的是:
Basu, K (2005) 「Child labour and the law: Notes on possible pathologies」 Economics Letters 87(2), 169–174.
http://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631173

為什麼我會最近關注到這個問題呢,因為最近有對於印度童工問題的研究佐證了以上理論,詳見:
Why do bans increase child labour?


增發貨幣會導致通貨膨脹,即「貨幣數量論」

這個所謂的「經濟學常識」就像幽靈,曾在經濟學史上不斷出現,這兩年由於日本央行的精彩表現,大家開始知道這個常識並不是永遠成立的,但也並不是完全不成立,請一定注意我不是說「增發不會帶來通脹」,而是說「增發不一定會帶來通脹,還有可能帶來其他結果」。

下面我試著用最通俗的方法來解釋這個理論錯在哪裡,讓經濟學0基礎的人也能看懂。

首先來看基礎知識,著名的費雪方程式,雖然是出現於20世紀,但用它來解釋從重商主義開始一直有的爭論最適合不過了

M(貨幣的數量)V(貨幣流通速度)=P(物價水平)T(各類商品的交易總量)


(seminar做報告的時候用excel做的渣圖表,所以是日文,將就著看吧)

假設市場上有3個人,A有100日元,B有筆記本,C有筆,AB做了一次生意,BC再做了一次生意,此時:

M=100日元
V=2(100日元流通2次)
P=100日元(筆記本和筆的平均價格)
T=2(2件商品)
即:100日元貨幣量×2次流通=100日元物價×2件商品

經典的古典派主張是:M↑V=P↑T


古典派說,你們看,市場上的貨幣量M變成了200日元,物價P也會變成200日元!

即:200日元貨幣量×2次流通=200日元物價×2件商品

古典派用類似的理論來批判重商主義:你們拚命貿易有什麼用處,流入國內的貨幣量↑→物價↑→出口↓→貨幣量↓,簡直是用繩命在做無用功!

對此,重商主義的反駁可以概括為:M↑V=PT↑


誰說市場上有200日元,物價就會變成200日元啊!你傻啊!市場上的錢多了可以去投資啊,然後就多出來剪刀和夾子了啊!A和B就能用200日元買到除了筆記本和筆之外的其他東西了啊。貨幣量M的增大也可以幫助把餅給攤大了

即:200日元貨幣量×2次流通=100日元物價×4件商品


簡單粗暴一點說,這個反駁其實就是凱恩斯舉債擴大經濟的基礎,為這個理論最著迷的就是所謂的「安倍經濟學」,目前國債已達1000兆日元,每年光是利息支出都是10兆日元,然並卵,日本央行死命印鈔票也沒有帶來預期的通脹和經濟增長,為什麼呢?

因為其實這個方程式里的4個都是變數啊喂!

你們經濟學家老是張口閉口「假設其他條件不變」但在真實世界裡其他條件哪裡會這麼乖乖不變啊!

日本目前的情況就是:M↑V↓=PT

因為國民對市場預期的悲觀,沒有人願意投資,央行發出來的錢大部分爛在了銀行里,沒有進入流通(只有一部分進入股市帶了一波節奏,導致15年我導師帶的大批學部生在論文里為安倍歌功頌德,現在不知道他們作何感想2333)所以貨幣流通速度下降了(安倍經濟學真的失敗了嗎? - 羽頎的回答 - 知乎)

當然實際上的貨幣數量論比我舉的例子要高大上多了,後面還有2.0版的劍橋方程式(畢竟貨幣流通速度這玩意其實是很難測的),不展開了。反正簡單粗暴地認為「貨幣增發就會帶來物價上漲」肯定是誤區

歡迎討論,但上來就開噴的三無用戶,不好意思,直接拉黑(我不過說了句安倍經濟學失敗了而已,至於這麼如喪考妣嗎?)


所謂常識多是約束條件一般情況下的學科結論,如果沒有掌握這些結論的約束條件,在分析特殊情況時就會受到常識誤導。比如我們常常說喝水有利健康,可前幾天某人的奶奶一天喝了三壺水,結果電解質流失太多,進醫院了。

經濟學常識是一樣的。經濟學特殊性還在於大部分經濟學研究是基於發達國家的,而發展中國家的約束條件和其不一樣,因此很多經濟學結論是不能照套在發展中國家的。可是很多經濟學家沒認識到這一點,因此亂開藥方,結果事與願違。

比如華盛頓共識中,要求擴大稅基、降低稅率,政府支出轉向回報率高的基礎設施投資,同時要求貿易自由化。這本質上就是要求政府降低關稅,同時增加公共基礎設施投資,希望通過降低邊際稅率和擴大稅基帶來的收益,彌補降低稅率的損失。後者明顯是經濟學技術上的彈性問題,因此當降低邊際稅率和擴大稅基帶來的收益,低於高關稅下公共基礎投資帶來的收益時,就不應該鼓勵自由貿易。

以汽車產業為例。徵稅有兩種方案,一種是在地方征消費稅,一種是在國家層面征關稅。經濟學家鼓勵貿易自由,實際上就是同意前一種徵稅方式,排斥第二種徵稅。問題在於發展中國家法制情況很差,逃稅漏稅非常嚴重,比如即便是今天的中國依然存在大量的套牌現象。在發展的初期,買車的人都是當地有權勢的人,征消費稅就更難,而關稅反而有利於防止漏稅。

其次汽車和公路是互補品,沒有國家投資公路建設,那麼汽車的邊際回報率就很低。因此降低稅率,不一定會提高消費剩餘。此時在消費稅漏稅嚴重的情況下,通過名義上的貿易保護征關稅,然後將稅款投資到交通領域,反而提高了消費者剩餘。

為什麼很多經濟學家反華盛頓共識?為什麼經濟學家認為以東亞為代表的貿易保護主義實際上有利於經濟高速增長?原因其實就在於約束條件不一樣,發展中國家有自己的法制情況,發達國家自由市場那套利益集團理論雖然也有用,但是在特定時期,利益集團帶來的效率損害,低於維持保護帶來的投資收益。


好老的問題,突然又出現在時間線上,路過也想起一個就扯一下。有一個常識叫「邊際效用遞減」,當然這個常識本身並沒有形成太多誤導,只是往往現實中可能會看到不符合它的現象從而認為它被推翻了。是真的不符合了嗎,還是對它的簡單使用造成的誤導?【以下論述並不嚴謹,通俗表達,請包涵;加上對微觀懂得太有限,有錯的話直接在評論區指出就可以】


I. 效用的複雜性

按照通俗的說法,邊際效用遞減,就是一個東西擁有越多,越多的那些部分帶來的效用就越低。但是現實中一定這樣嗎?廣義來說(使用哲學層面的效用定義),是的,但是狹義來看(使用有一定局限性層面的效用定義),也許不一定總是如此。或者說,現實中也許經常觀察到(至少表面上)不符合邊際效用遞減的現象。

早晨起來,餓得很,本來要吃十個包子的才能吃飽的,所以第五個比第一個效用要低?或者說如果可以觀察的話,存在一個市場可以一個一個討價還價購買,第五個總是要比第一個包子支付少一些?再比如考試中,第100分要比99分效用要低?一個好吃的飯店,吃第十次要比第九次效用低?

如果完全符合經濟理性人的假設,那麼這個人就的確會為第五個包子支付相比第一個包子更低的價錢,以及節省爭取拿到最後一分需要在平時花費的邊際成本遞增的超多時間用於娛樂。當然實際情況中,這個例子是非常低劣的例子(抱歉此刻沒想到更好的例子),嚴格來說並不成立,因為考試存在能否翻過招考門檻以及牛逼閃閃的信號效應作用從而複雜化了效用函數,而吃包子嘛存在飽腹感渴望的心理效用。飯店嘛,屬於離散事件,每次想吃的時候受到的催動因素太多不可估計。

儘管這兩個例子低劣,但是它們告訴我們即便我們知道了邊際效用遞減,但是效用函數到底包含哪些層面,如何測定個體或特定群體的效用函數,卻是非常困難的事情。這使得我們常常觀察到看起來不符合邊際效用遞減的現象,比如「並非奢侈品,即便是必需消費品,買貴的總沒錯,越貴買得越多」。再舉個實際的栗子。比如簋街的一些小店,或者是火爐火、海底撈等一些熱店,顧客們寧願排起長龍也不願意尋找同一樓層中具有高度替代性的餐廳,而同時那些較為火熱的餐廳卻寧願讓顧客排起長龍以維持其火熱的氛圍,也不願意通過提高價格來達到更高價格位置的供需出清點。這就不符合我們一般對效用與需求函數認識。


II. 需求曲線的形狀

在初級微觀經濟學總,依靠建立在一個傳統狹義理性人的假設上, 才建立了替代效應需求對價格一階導為負且滿足凸性的前提條件,這也使得通常來說一種商品相對於收入而言可以分為正常商品與低檔商品,而相對於價格而言可以分為普通商品與吉芬商品,並且某一種商品通常不可能同時成為正常商品與低檔商品,或同時成為普通商品與吉芬商品,即需求曲線應當具有一定的單調性(不存在拐點)。 而在現實中,我們可以常常看到廣泛地存在著許多流行商品,似乎同時具備著普通商品與吉芬商品,或同時具備著正常商品與低檔商品兩種屬性,即需求曲線存在拐點,也就是說常說的S形需求曲線(如下圖)。

唐毅南、陳平(2009)在Becker(1991)的基礎上,使用「超女」這一事件作為案例,建立了一個引入「社會人理性」的新效用函數,從而對S形曲線進行了新的解釋。他們認為社會心理對個體消費行為具有一定影響,並在此基礎上構建了一個同時包含經濟人理性與社會人理性的效用函數(即個體總效用函數至少由個體實際消費效用函數與社會影響效用函數兩部分組成)。其得到的一般性結論為:S形曲線中代表「反常」需求的是人際作用的結果(或者說社會人理性),而大部分時候這種社會人理性表現得並不明顯或者隨著社會影響的減弱,就會表現為經濟人理性下的傳統單調下降需求曲線。但是在有些時候,有些區間就會得到加強並表現出來。


對於上圖,如果我們將到達頂峰的A點左邊部分全部去掉,或者說此時對應的DA事實上很小的情況下可以將左邊部分忽略不計,則該曲線則可以變為一個傳統的單調下降需求曲線。因而對於A點左邊,顯然受到社會人理性的影響,當隨著這種影響減弱的時候,就會完全表現為經濟人理性下的需求曲線。


回到上面的栗子,儘管熱店在A點之前不斷提高價格,然而需求量還是會持續增長,呈現出一種吉芬商品的特性,而隨著餐廳排位不斷變得更加冗長,這個增長必然受到上限約束,到達A點之後,要使得需求進一步增長,就必須實施降價行為。而此時,熱店的服務供給可以表現出吉芬商品與普通商品兩種特性,要解釋從B到A的吉芬商品曲線段,就需要考慮它作為風潮店的社會人理性影響以及消費風險函數的引入。如上圖,在考慮社會理性之後,A點到B點中存在一個斷代,與供給曲線無法相交,因此並不存在市場出清點,廠商比如熱店就可以長期保持其超額利潤,並選擇適度的風潮市場屬性,以保持最優經營。


---------從這裡開始,可以直接跳過,到III-------

總體來說,唐毅南、陳平(2009)假定我們作為社會人,實際消費行為中有兩種消費效用,一種是基於物質效用的替代品選擇,即物質的消費;另一種是純粹作為時尚品的心理消費,即非物質的消費。並且根據(Wilson,1969;Sen,1970;Lavalle,1978;Eliashberg,1981;Fishburn,1984)的一般方式,設定社會效用函數就是各人效用函數的某種形式加總。在此基礎上,推導出了一般性的結論。具體推導過程有點太範式化,就不貼上來了,具體請參見唐毅南、陳平(2009)的論文。其推導出的第一個結論是效用曲線和需求曲線可以如下(需求曲線參考了Caminal and Vives(1996)),並以此解釋了引入社會理性之後的效用函數如何合理解釋了S形需求曲線的存在。

在此基礎上,如果進一步考慮熱店的供給約束,畢竟一家店的座位和營業時間有限,每天燒炭上限有限等等。可以推導得到一個需求曲線簇,如下

從這個曲線簇可以看見, 社會相互影響較弱時,社會人理性可以忽略不計,經濟人行為公理可以成立,即需求近似全部表現為經濟人理性,則表現為如圖中曲線簇中靠上的一般單調下降需求曲線;而當社會相互影響較強時,社會人理性不能被忽視,則會出現如圖中曲線簇中靠下的S形需求曲線。

-------跳過結束-------


III. 進一步討論

儘管心理效用並沒有脫離初級微觀經濟學中的效用函數範疇,或者甚至可以說從顯示偏好而言已經包含了心理效用,但是社會相互影響儘管是一種心理效用,與可以在顯示偏好中體現的個體心理效用仍然並不相同,其不同點就在於受到群體行為影響,或者說群體行為會影響在該市場中或該商品消費中的個體心理效用,社會相互影響在這裡對於個體而言具有一定外生性,然而對於在該市場中的社會總效用與總需求而言卻是內生的。從某種角度而言,有點像網路經濟的外部性,但並不完全相同,也不完全同於攀比效應(隨著別人對某商品的消費增長而增長)或虛榮效應,儘管表面上需求曲線都可能存在非線性,網路外部性,協同性等特徵。傳遞性公理強調了一個商品束不能比它自己更好,只能弱偏好於自己,而當考慮社會相互影響時,受到更多人歡迎的該商品束就可以嚴格偏好於受到大眾冷落的該商品束(在忽略受人追捧引起的價格變化前提下,即默認廠商定價早已脫離邊際成本,並保持定價不變)。這一點,在勞動力市市場中也非常常見, 在唐毅南、陳平(2009)的文中,也介紹了Stiglitz(1976)and Dessing(2002)的關於勞動供給曲線的非單調性。如果從這個角度來重新認識分工與組織生產演化進步的結構內生性,也許會得出一些新的宏觀經濟結論。


此外,消費者的風險函數,即搜尋成本與風險規避,在某些情況下加入它們可以使得S形需求曲線回歸正常單調性。 開頭已經提及過,人們寧願排隊也不願意尋找同層的高度可替代性餐廳,一方面是由於其商品服務的差異化特徵,另一方面是源於考慮需求曲線的時候必須考慮消費的搜索成本與風險規避。尤其是在一個現今消費選擇琳琅滿目的情況下,冒然嘗試新的餐廳可能存在一定風險,尤其是在難得的假日好想吃個超舒服的飯、或者好不容易約在一起聚餐的飯局,或者好不容易勾搭男神女神出來的飯局。而一家熟悉的熱店儘管長期吃也許並不能每次都達到5星感受,但能平均達到4星也不錯了,相比冒風險尋找新的5星結果卻體驗了2星餐廳的低劣效用,人們更寧願花一點等待時間和更高價格買個安心。這一點也是部分普通商品在變潮之後具有吉芬商品的原因之一,即我們習慣於認為便宜沒好貨或者大家說好就是真的好,寧願多花一點錢來滿足這個風險規避的效用,以及「相信貴可以傳遞出信號效應」強化了社會人理性行為。總之,如果我們將風險規避與消費行為的搜索成本加入效用函數一起考慮,就未必還會得到S形的需求曲線。而且這種風險與搜尋成本問題可以通過解決信息不對稱來得到緩解,比如各類點評網站,可以通過發信號的功能減少信息不對稱及增強社會人理性。


以上比較啰嗦,其實就是一個意思,如果可以從哲學層面定義總效用函數的話(不僅可以映射各方面的效用,還同時覆蓋了得到效用與損失效用函數,比如以吃包子為例,吃上五個包子的滿意和沒吃上剩下五個包子的不滿意都要包括進入效用函數),現實中邊際效用一定是遞減的。但是往往只能從一般學科層面定義局部效用函數,那麼並不一定能觀察到邊際效用遞減。比如我愛吃抄手,可以一天吃五頓,天天吃,周周吃,月月吃,並不厭煩,下一頓效用一點不減。再比如大家都愛錢,越多越好,當然財富可能也是S形需求曲線,跟勞動供給類似,其一坐標軸可以為工作時間或者苦逼程度,但是對很多人而言,這條S形曲線中的A點遠得望不見,也就成了近似的吉芬商品...再比如考慮資產市場噪音與正反饋屬性,違反邊際遞減規律的現象比比皆是,但這都沒能推翻「邊際效用遞減」。


-------


各城市均衡發展才是中國的出路。當然啦,這個比起常識,可能更像一個「共同訴求」。

但是,但是,但是!

這是違反經濟規律的。在自然條件下城市規模的對數基本上和規模的排名是線性關係,這是Zipf"s law

還有更多類似的經濟現象,可以看男神(顏值和學術上都是!)Gabaix的這篇文章~
Gabaix, X. (2009). Power Laws in Economics and Finance. Annu. Rev. Econ, 1, 255-93.
http://pages.stern.nyu.edu/~xgabaix/papers/pl-ar.pdf


1.價格歧視是一個貶義詞,代表著不公平,無效率,是狡猾的壟斷者欺負消費者的表現。
」價格歧視「招致大家憎惡的原因和這個命名(Price discrimination)有關係,經濟學家們對於價格歧視並不像對壟斷(monopoly)那麼反感,理論上」歧視「最嚴重的」一級價格歧視「(first-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恰恰和完全競爭一樣是由帕累托最優的。

2.每當經濟不景氣時,逆差國就會採取」貿易保護主義「,這項政策會改善該國的國際收支狀況。

按照開放經濟學的理論,貿易壁壘並不會改變凈出口規模

答:劉昊Wallace Tong。
古典情形
古典經濟學認為貿易餘額等於S-I. 貿易政策會影響NX(varepsilon )曲線,當不會影響資本凈流出,因此貿易餘額不變。如下圖「

圖片來源:Gregory. N. Mankiw,Macroeconomics 8ed ,pp156

圖片來源:Gregory. N. Mankiw,Macroeconomics 8ed ,pp156


蒙代爾-弗萊明模型
M-F分析了開放小國經濟(SOE)兩種匯率政策下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貿易政策的效果。以貿易政策為例:

  • 浮動匯率制下,關稅的增加或是貿易壁壘的設置,會使NX(e)(凈出口)曲線擴張性移動,因此IS*曲線也會擴張性移動,因為世界利率不變,而LM*曲線鉛直。因此,均衡匯率會上升,凈出口下降,恰好抵消了關稅和貿易壁壘的效果。凈出口不變。

圖片來源:Mankiw(2012)pp365

圖片來源:Mankiw(2012)pp365

  • 固定匯率制下,貨幣當局的一大任務是保持匯率固定。初始和上段機制類似,匯率有上升的態勢,此時,外匯管理局就會以固定匯率拋售本幣,將本幣幣值降下來,相當於又實施了一項貨幣政策。效果是,LM*曲線也會向右移動,以使匯率保持不變。前面也說了,貿易壁壘使NX(e)右移,因此,同樣匯率下,現在的凈出口增加了。

圖片來源:Mankiw(2012)pp371

圖片來源:Mankiw(2012)pp371

可是,每當一國出現嚴重的貿易逆差時,「貿易保護主義」就會大行其道
是經濟學錯了,還是逆差國知識水平不不足夠?這不是這個問題討論的內容。


有一個在稅收環節比較常見的錯誤認知,「提高稅率就可以增加政府收入」。


更為準確的理解是,當稅率能夠保持在一定範圍內的時候,稅率的增加確實意味著政府稅收收入的直接增加,但是當達到某個臨界值之後,繼續提高稅率反而會導致稅收收入下降。


這有些不可思議,實際上並不難理解:

當稅率不斷上升,直至超過某個臨界點後(例如邊際貢獻率),經濟活動所能產生的利潤就將被極度壓縮到無利可圖,此時經濟人從事經濟活動的意願降低至最終消失。

如此一來經濟活動就會停止,稅收收入所倚賴的稅基自然也就下降至零。這樣一來,即使稅率再高,稅收收入也只會不增反降。所以稅收收入與稅率的關係會在臨界點處產生轉折,二者最終形成類似於拋物線的曲線。


經濟學上有一個專門描繪該情形的理論——拉弗曲線,以美國供給學派經濟學家拉弗的名字所命名。



拉弗先生認為,要獲得一定量的稅收收入(基於稅率臨界點的理論最大值除外), 會存在一高一低兩個對應稅率。他提出,政府應當選擇較低的那個稅率,以此激發社會經濟活力,在保證既定稅收收入目標的基礎上擴大稅基,促進經濟繁榮。

拉弗先生曾憑藉此理論出任里根總統的經濟顧問,為時任當局推出的經濟政策做出過貢獻。

當然作為一種經濟學理論,拉弗曲線也存在著局限性,比如它雖然解決了里根政府時期的「滯漲」,卻未能有效地解決赤字問題,這裡就不充分展開了,以後有機會再聊。

這些問題也值得一看:

  1. 普通人對於稅方面都有哪些常見的錯誤認識?
  2. 什麼是財務思維?財務出身的人有哪些職業上的思維慣性?
  3. 據你所知,最短用多少時間可以通過註冊會計師的考試?
  4. 在中國合法避稅有哪些途徑?

我說兩個:
1、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無差異的人類勞動。以及其伴生品:合理價格與不合理價格。
2、消費、投資、出口三駕馬車拉動經濟增長。以及其伴生品:內需不足與產能過剩。

第一個是馬老爺子說的。這個很扯淡啊:現在有很多人認為LV包就特么一個破包又沒有什麼珍惜動物皮毛作原料就幾個人縫一下就特么上萬,不合理;有很多人認為北上廣的房子誰都買不起,不合理(或者裝上一個美麗的糖衣叫有泡沫)。更絕的是,這些不合理的東西還真特么有人買,這些人氣死了,回想起一個東西叫理性人假設,也就是在相同的預算下人會選擇具有最高價值的商品。他們就急的跳了起來,說理性人假設不對!為什麼呢,就是應用了這個理論。其實這也不是馬主義的問題,像斯密當年在《國富論》裡面也提出過所謂「鹿和海狸」模型,也是用勞動作為衡量物品價值的唯一尺度。這也不怪人家,歷史局限就是這樣的,但是由於我國的特殊國情,這個在二十世紀初已經破產了的爛理論在我等國家依然有著根深蒂固的影響。這個理論的荒謬之處是,徹底否定了價值的主觀性,在現代經濟學,特別是奧地利學派的眼裡,價格只是市場中的人對物品邊際主觀評價的體現,每個人的自由意志、知識和信息是評價價格的唯一標準,並沒有一個客觀的標準能夠測度價格。因此,價格本身就是所有人對一件商品主觀評價凝結成的東西,價格的波動本質上是人心的波動。而在馬克思那兒,這種對商品的主觀評價被歸結到一個「使用價值」裡面去了,於是乎就有了高中政治課本裡面的那句喪盡天良的「價值決定價格,供求影響價格」。很多人信以為然就經常跳出來說價格不合理,罵這罵那,一些要麼不學無術要麼恬不知恥的經濟學家,比如預測界的奇葩謝國忠先生,就整天說房價不合理有泡沫要破滅,世界上呢,根源在這兒。

第二個是中國的半瓶醋經濟學家曲解凱恩斯的結果。凱恩斯主義講,經濟的總收入等於總支出,而總支出,以大家熟知的GDP為度量,等於消費加投資(加政府支出)加凈出口。於是乎,一些扯淡的經濟學家為了在政府謀求一個高參的職位,放出了「經濟增長要從投資推動型轉型為需求拉動型」這樣無厘頭的觀點,所謂擴大內需、刺激消費,都是特么這群人提出來的。其實但凡有經濟學常識的人都應該知道:長期看,一國貧窮還是富裕決定於這個國家生產商品和勞務的能力(當然這是在平均意義上的,現實生活中看,主要取決於一國富人創造財富的能力)。無論你的經濟學學到什麼水平,犯這種低級錯誤要麼是智商不足要麼是存心不良。而凱恩斯主義,本身是個中短期的概念。宏觀經濟學視角下,經濟分為長期、中長期(這兩個劃分也有時被叫做特長期和長期)、中期和短期。長期與中短期的根本區別在於市場出清、貨幣中性、價格完全調整的理想狀態,經濟增長都是在這個框架下討論的,而中短期的特點是市場非出清、貨幣非中性、價格剛性或粘性,是屬於經濟波動和商業周期應該討論的範疇。凱恩斯主義的核心觀點是,通過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讓老百姓消費,讓社會生產出來的東西能更多地賣出去,而這種經濟政策本質是改變了社會的財富分配結構,也就是說,讓窮人更有錢(因為高的邊際消費傾向,現實中這從來做不到),而不是提高生產能力,所以,消費永遠不可能促進經濟增長。經濟增長只有可能來自於技術進步、人口增長和資本積累,沒有其他。記得當年某個已經蹲監的地方大員曾經煞有介事的說,社會公平老百姓才會消費,這時候經濟才能增長,一度掀起了一股消費愛國的國粹情緒,這真心是跳樑小丑所為。

嗯,以上。


這是我「中級微觀經濟學」這門課接觸到的一個案例。當時我很沒有理解。我覺得比較有意思,給大家分享一下。

美國七十年代曾經經歷過石油危機,在石油危機的時候美國政府為了調控石油價格曾經做出這樣一個舉措——對購買石油的民眾抽取一定比例的稅收。但是和通常的稅收不同,聯邦政府隨後會把稅金全額返還給民眾。
這個政策表面上對民眾利益沒有損害,但這種行為實際上令民眾福利下降了……

老師講到這裡時我忍不住插嘴了。那時我的思想比較傾左,比較相信政府的作用。而且這個,正常人從直覺上都很難理解啊——明明我手裡的錢沒有變,為什麼會令我的福利下降呢?我上台和老師激烈地辯論了起來。那位老師是個上財的研究生,生的胖胖的,經常笑。他通過作最簡單的無差異曲線進行推導,令質疑者們啞口無言——雖然當時,從直觀上我還是無法理解這是為什麼.

當然後來,隨著學習的深入,終於明白了這個問題——這就是稅收造成的要素價格的扭曲,對消費者福利的損害。亦可稱稅收的超額負擔。

這個事例對我的啟發很深刻——即使是最簡單的把戲,也可能從納稅人口袋裡掏走錢而令我們不自知。

————————
感謝@也無風雨 同學的補充:「個人覺得「」從我們口袋掏出錢」措辭不當,這只是減少社會的總效用,政府並沒有從中獲利。」


1) 時間成本
2) 完全競爭
3) 對劣逐良的解釋

時間本身是沒成本可言的。時間本身不是行為。只有計劃中的行為才有成本。能計劃的是能選擇的。我們無法選擇時間流向與快慢。所謂時間成本,在這表面概念全錯的詞的正確含意,是指一個行為計劃所過的時間,在另一個行為上的可能收入。即同樣時間單位下,也許能完成行為組合甲,也許能完成行為組合乙,但不能都完成。這個組合可以叫做計劃。每個計劃中能細分的小行為可以多樣,但每個計劃用的時間一樣多。但是建議別用這個詞。它能解決的溝通問題比它帶來的錯誤思考也許少得多。

完全競爭是個生不如死,同時死也不如生的均衡狀態。在這個狀態下,每人即不想死,也不想活。收入中的快樂與痛苦相抵,卻已是最大化。這也是個宿命的世界,因為未來已知,信息取得成本為0。這模型其實甚少人用。存貨清倉0存貨的世界未必是個美好理想。

只有在能強制規定對良劣一視同仁的情況下才有劣遂良。首先這現象能被觀察到,劣與良本身是必定可以被區分的。區分它們的成本也是會較小的。其次逐的意思不是永遠逐出每一個市場,而只是從有規管的市場逐到沒規管的市場。若區分劣良的成本很高,只有少數人區分得出,即使這少數人收集良的,也並不能在使用良的與他人交換其他物品上佔有優勢,因為其他人區分不出良劣,不會為換取良的而多付代價,所以能區分出良劣的人很少時,這少數人並沒強烈的動機要收集良的,他們只會收集足夠自用或在小圈子內用的良品。只有在大眾能容易地區分良劣時,在不受規管的市場中,用良品交易才能比用劣品有明顯優勢,才造成良品流向不規管市場,劣品留在受規管市場的現象。


不算經濟學常識,就是一個簡單觀點吧:屁股決定腦袋,和你做生意的人與你的利益是對立的。

這是一個較為短視的觀點,現實中卻有人常犯。多數時候,與「和你做生意的人」是可以共贏的,他多賺並不意味著你就少賺,時間拉長更是如此。

  • 有些人會這樣說中間商:「他批給我東西這麼貴,好處都讓他賺了」,事實上,這些人將商品轉手再賣出去也是賺錢的,在中間商這裡提貨甚至比他們自己去廠家拿貨價格還低。但他們還是不太爽,覺得中間商就是剝皮的。這裡還包括很多例子,比如果農即使大豐收也賺不了太多錢,因為大頭是收購果品的商販在中間環節賺取的,很多果農會覺得這些商販是自己賺不到錢的原因,這些人「低買高賣,跑個運輸就把大錢賺了」。事實,是這樣么?長遠看,沒有販子,果農會賺的更多麼?
  • 有些人會這樣說各行中介(尤其房產中介):「他們才是房價上升的幕後推手,在買家那裡忽悠人家加價,在賣家那裡要房源獨家代理,自己什麼不幹空手套白狼」,事實上,中介的信息服務是有成本的,政府真的一刀切取消他們,購買方和銷售方未必會降低交易成本。
  • 有些人會這樣說保險:「你想想,保險公司每年賺上萬億的保費,他們用精算算明白了保單的風險成本,自己怎麼賠都不會虧錢,還拿大家的錢再去投資賺錢,我們投保人除了為自己的風險買單,還要為保險公司的銷售成本(渠道傭金)買單,太不公平了。」事實上,保險之所以能抵禦風險,就是因為投保基數足夠大,保險公司賺了錢,也並不意味著投保人是虧錢的,反倒是投保人的收益會跟著增加;反之,保險公司產品因精算假設過於樂觀,導致定價偏低,短期表面上看投保人少繳了保費;但長遠看,因保險(壽險)公司長期負債經營的特點,定價不科學可能導致更大的風險,進而損失投保人的利益。
  • 最後,再講個果農的例子,我們老家都種蘋果,有一個村民十分「精明」,在和收購蘋果的販子做生意時,都會趁人家不注意的時候,在分揀的時候摻上不好的蘋果,或者裝箱之後進行掉包。販子一次兩次容易被他騙到,但時間長了,尤其是長期的回頭客,到果園裡收購蘋果,都點名不要他的貨。後來,他只能賣給不了解情況的新販子,價格嘛,反倒是不如以前。

堵上別人的路,有時候就是堵上自己的路。短視,是多數人在經濟事務中常犯的錯誤,無論是農民、工人、商人,搞投資、搞實業、搞互聯網,我們都需要檢視一下自己的決策和行為。養成從妥協與合作中尋求共同利益的習慣,不吃獨食,與「和你做生意的人」實現共贏。


太晚了,腦子有點糊塗,想到什麼說什麼,望指教。

當因變數收到兩個自變數決定時,不能說其中一個自變數完全決定因變數。

舉例:稅率增加,稅負增加。錯誤是因為稅負=稅基*稅率。對香煙增收額外的稅,香煙價格增加,消費者偏好改變,變的不那麼買香煙,開始去買價格更低的替代品,比如啤酒?
這個時候由於消費者購買少了,香煙增稅的數量下降,稅基減少。
稅率上升,稅基下降,稅負達人變化不確定,主要取決前二者對稅負的彈性,即敏感程度。

舉例:馬歇爾-勒納條件
直接標價法下,人民幣匯率上升,人民幣貶值,出口減去進口的總額上升。
錯誤,不一定。
只從出口考慮,
因為人民幣貶值,會使得本國商品的外幣價格較便宜,出口數量增加。
出口額(外幣價格表示)=出口數量*本國商品外幣價格
一個增加,一個減小,出口額增減情況不確定。

好啦,拋磚引玉,經濟學中很多錯誤常識,都是由於「當因變數收到兩個自變數決定時,不能說其中一個自變數完全決定因變數」。

例子看看就好了,把握實質才是關鍵!
———————————————————————————————————————————
2014年1月23日 補充
我覺得我沒有舉一個形象的例子,可能大家沒聽我在說什麼。
比如,有A和B兩個商品,他們都是¥5.
現在對A的單位商品收¥1的稅,並且對每個買A的單位商品的消費者,返還¥1.

這個時候,消費者會去選擇B,而非A.
原因:
A雖然實質還是花¥5,但是多了一道手續,在某種意義上市一種增量成本。
就好比批准你和王大鎚來我家,但是我限定你不用換鞋,但是王大鎚要換鞋。
雖然你們離開我家後,都是穿自己的鞋。
但是你是不是覺得我偏好於你,而對王大鎚不好?

因此這樣就解釋了消費者會去偏愛B商品。
如果B的數量無限,因此消費者不會再去買A了。

相比於以前,你¥5的錢,所能夠買的商品是不是只有B了?
然而以前能夠買A和B,或者A和B的組合呢?

用一句經濟學的話來說,你¥5的錢,所能夠買的東西少了,你的錢不值錢了。
那麼你所擁有的東西突然變不值錢了,你說你是不是被這種「稅收+稅收返還」的方式坑了?

去吃飯了,太餓了,不懂的,再問我哈~
———————————————————————————————————————————
2014年1月29日 補充

現在計劃生育已經開放了,那麼就可以說說計劃生育了。

這裡不談論人權、富人特權等話題,只涉及計劃和市場的討論。

之前網上討論激烈,其中不支持計劃生育的觀點主要有類比日本生育情況。日本是一個人口老齡化的國家,但是它也沒有實行計劃生育,為什麼人口還是負增長呢?

這裡又要回到經濟學的本質,

數量和價格都共同由供需決定,這裡不談價格,反而談談數量,因為這個比較直觀。

即需求量(或者就理解為數量)由供需決定,這裡也不談供給,只談需求。

即需求量只由需求決定。

那麼需求由什麼決定呢?

我這方面研究不深,因為涉及到基礎理論,所以就不敢胡扯了,我想說一下自己的想法。

先舉個例子,以前幼兒園,父母比較忙,所以負責任的老師會留下來等父母來接孩子。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老師給予了父母方便,可是自己作為自己孩子的爸媽,卻不能早一點回家陪孩子。當然一般晚到的父母是比較內疚的。

於是有些地方開始實行市場配置,即如果父母來晚了,就需要給予老師一筆費用,以作為懲罰。樂觀的想,這樣父母應該會來的早些。但是實際上晚到的父母越來越多。

這裡回到我們基本的問題:提高成本,就一定會減少需求嗎?

在上面的例子就恰恰相反。當然我們細想後,可以發現兩個原因:

1.不差錢。有些父母很有錢,不差這點錢,你罰他,他也覺得不痛不癢;

2.他付費後,就看做成一種服務。對於他購買的一個服務,他當然是盡情享受。這裡盡情好像不恰當,換成「瘋狂」?好像也不太合適,差不多啦,大家都懂的。

好了,我們大概可以感覺得到需求由什麼決定了?

至少它是由兩個以上的變數決定的,不僅僅是成本一個決定的,因此它也屬於「一個因變數受到兩個自變數決定」的問題。

現在作為事後諸葛亮,我們可以去評價這個政策是否成功樓,可量化的指標當然是數量,即晚到父母的數量。並且恰恰數量又反應了人的習慣,說明這個政策沒有糾正父母晚到的壞習慣。人們並沒有改變自己的行為習慣,而且變本加厲地遲到,所以這是一個失敗的舉措。

幫大家總結,下午嘛,時間充裕,腦子機靈。

為了簡化問題,我們不考慮價格、供給,於是問題變得了簡單:


剩下的一個X,大家可以一起想一想,至少戰五渣的我現在沒想到。

那麼類比計劃生育,也是那樣。也許我們早些年和日本一樣的話,我們也不能保證人口的變化是需求下降。即市場化不管制,不能控制人口朝下降的趨勢發展。其實政府的目的都是希望大家改變生孩子的習慣——只生一個(也不對,貌似那時農村可以生兩個,那麼就定義為少個)。但是市場的變化我們不能確定,所以採用計劃。

其實不採取市場化的幼兒園,其實就是在用計劃的手段實行父母接送。你來晚了,你就要內疚,因為別人都來得比較早,就你要晚來。但是市場化就不同了,老娘付了錢是來享受服務的,你不能把它怎麼樣,有句話叫什麼來著:顧客就是上帝嘛。

這裡貌似有點為計劃經濟背書的感覺,我非五毛。

只是這樣還想跟大家講一個東西,那就是成本的性質。有些成本是具有懲罰性質的,比如罰金;有些卻不具有,比如費用。

在幼兒園的例子中,如果不繳費給老師,那麼家長晚到,就會內疚,這是一種間接地罰金;但是如果交了費給老師,那麼家長晚到,就理所當然了,他把晚到理解為一種費用,反正老娘給了你錢,你就乖乖幫我守孩子。

因此具有懲罰性質的成本,會讓人不僅賠了錢,還內疚(內疚是最主要的);不具有懲罰心智的成本,卻會反向作用於需求,因為它不會讓人感到內疚。

也許從這個層面,可以說明需求由兩個因素決定了:

我發現我說話還是比較亂= =,我補充一下,就是說計劃和市場都是手段,他們都是對商品和勞務的評價方式,如果市場的評價方式帶來了不好的外部性,我們就考慮計劃。你看一下說話,人模狗樣的了。

@何惜陰

———————————————————————————————————————————

2014年2月4日

今天更新一個例子,不算是經濟學的常識,但是很有關係


我們去評判一個歷史人物的時候,有一種觀點就是只看政治正確性,不看私德。如何理解呢?

比如,孫文他的貢獻很大,具體請翻高中歷史書,如果燒了,就去看網上查。但是他有個外號叫做「孫大炮」,這個名字是誰起的呢?就是袁世凱。當年孫文辭去臨時大總統的位子,去找袁世凱說:「袁兄,不妨我給你打個下手?」

袁:「孫老弟,你真見外,什麼打下手,是指導有木有?」

孫:「哪敢見外呀,我看民國鐵路交通匱乏,你給我XXX萬黃金,我去幫你修XXX公里長的鐵路。」

袁:「孫老弟,真是我大國的公僕啊,我自嘆不如,不過修鐵路的事情,我們再議可否?你別人可以不行,我可要信啊!」

孫悻悻然,說:「好的,那有勞袁兄了。」

等孫走了以後,袁就破口大罵「孫大炮」,大家知道嗎這個「XX公里長的鐵路」是去年咱們中國才完成滴,這個公里數是全球第一。

看到這個時候,我們就會覺得孫的品質好像不那麼可以嘛。

再說一個,郭沫若,貌似他文學造詣很好,但是人品嘛呵呵,文革的時候創作不多,和第一夫人關係甚好,這樣不對,是每一代的領導人和他關係都很好。好像人品也不那麼可以嘛。

但是他們都是我們肯定的對象,這是無可厚非的。因為他們在時代的風尖浪頭上,他們做了正確的決定——完成了政治正確性的使命。然而一個人是否偉大就是和政治正確性相關,和私德貌似不太有關係。

因此按照這樣的說法,一個人只要做了政治正確性的事情,就說明它偉大。那麼貌似人可以失去感情和私德,蛻變成一個機器人。這個機器人只要做政治正確性的事情,就算是偉大。

但是這個邏輯有蹊蹺,後幾天我再繼續說。


之前說,一個人是否偉大,就看他是否做了政治正確性的事情。因此人可以退化為一個機器人。但是這樣的觀點是蹊蹺的,因為我們沒有深究政治正確性的背後邏輯。

我們可以在經濟學的假設下去做深究:

政治正確性有什麼作用?對於每一個百姓來說,如果你政治正確性對我來說帶來好處,比如你的某個策略和政策是我的福利增加,我就覺得政治正確性好。所以目的是我的福利增加,政治正確性只是手段,談不上喜歡不喜歡。

對於私德,為什麼我們喜歡,也可以從經濟學的假設去理解,一個人私德好,那麼我就願意去和他相處,因為那樣我會覺得很舒服,我占他下便宜,他君子不計較。並且我和君子在一起,別人也會認為我是君子,我會獲得某種認同感,這是從影響力的角度去考慮。另外他君子,也會影響我,我可以促進自己進步,如果在機會成本小的情況下,我會願意那麼做。

因此某人的私德和政治正確性都是手段,最終使得我的福利增加,才是我最關心的,也是目的。

因此,如果私德和政治正確性是一個人自身的兩個自變數,那麼我的福利就是因變數。那麼我們在關心自身福利時,就要去看某人私德和政治正確性的彈性。

因此大家普遍認為政治正確性更重要只是政治正確性作為自變數彈性更大,而非政治正確性只決定一個人是否偉大。這裡提一句,一個人是否偉大,是對別人福利增加的量正相關。

引用:

引用:

影響力,一般認為指的是用一種為別人所樂於接受的方式,改變他人的思想和行動的能力。影響力又被解釋為戰略影響、印象管理、善於表現的能力、目標的說服力以及合作的影響力等。有羅伯特·西奧迪尼著的同名圖書《影響力》

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指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所要放棄另一些東西的最大價值;也可以理解為在面臨多方案擇一決策時,被捨棄的選項中的最高價值者是本次決策的機會成本;還指廠商把相同的生產要素投入到其他行業當中去可以獲得的最高收益。

在經濟學上的彈性概念是由阿爾弗雷德·馬歇爾提出的,是指一個變數相對於另一個變數發生的一定比例的改變的屬性。彈性的概念可以應用在所有具有因果關係的變數之間。作為原因的變數通常稱作自變數,受其作用發生改變的量稱作因變數。例如自變數x和因變數y之間存在關係y = f(x),則y的x彈性:Ey/Ex=(△y/y)/(△x/x)=f"(x)·x/y

在西方經濟學中,彈性指的是消費者和生產者對價格變化的反應程度。

在經濟學中,彈性的一般公式為:彈性係數=因變數的變動比例/自變數變動比例

@何惜陰

———————————————————————————————————————————

2014年2月6日 更新

因為存在通脹率,因此我們時常說貨幣是有時間價值的。因為通脹率的影響,使得未來的100元人民幣是沒有現在的100元人民幣值錢的。並且因為銀行的真實利率的存在,也使得未來的100元人民幣是沒有現在的100元人民幣值錢。因此我們說,貨幣是有時間價值的。

但是這是從顯性的角度去看,我們忽略了隱形的角度。

比如,假如你購買一一支股票為10元,今天跌停並且明天又立即漲停,你也還是虧的。因為跌停一次變成9元,再漲停才到9.9元。或者如果今天漲停,明天跌停,你也還是虧的。因為漲停一次是11元,再跌停還是9.9元。這個就是套牢了,9.9元小於初始投資10元,這個差額也是時間成本。

因此對於時間價值,不僅要從顯性的角度看,也要從隱形的角度看。這樣滿足一個因變數受到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自變數決定。

因為存在通脹率,因此我們時常說貨幣是有時間價值的。因為通脹率的影響,使得未來的100元人民幣是沒有現在的100元人民幣值錢的。並且因為銀行的真實利率的存在,也使得未來的100元人民幣是沒有現在的100元人民幣值錢。因此我們說,貨幣是有時間價值的。

但是這是從顯性的角度去看,我們忽略了隱形的角度。

比如,假如你購買一一支股票為10元,今天跌停並且明天又立即漲停,你也還是虧的。因為跌停一次變成9元,再漲停才到9.9元。或者如果今天漲停,明天跌停,你也還是虧的。因為漲停一次是11元,再跌停還是9.9元。這個就是套牢了,9.9元小於初始投資10元,這個差額也是時間成本。

因此對於時間價值,不僅要從顯性的角度看,也要從隱形的角度看。這樣滿足一個因變數受到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自變數決定。@何惜陰

———————————————————————————————————————————

2014年2月6日晚 更新

經濟學中很多錯誤的常識不僅僅建立在「一個因變數由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自變數決定」,還出在靜態和動態之間。

比如,我們常說的基尼係數,它是一個靜態的數據。它直說明了某一個時間點上某個地區的貧富差距。但是某個時間點上的貧富差距大,並不意味著某個時間段貧富差距大。如何理解?就是說階級之間流動性好。也許你的父輩很窮,但是在你這一輩,可以通過高考,最後成為富裕的階級。那麼我們就可以說,即使存在貧富差距,也不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因為貧富差距意味著效率的體現。一個總是效率和市場的社會,一般情況下經濟都比較好。但是如果階級之間流動性不好,也就是說無論有沒有高考,你爸窮,你和你的子子孫孫都會窮,因為階級固化,導致財富不再在階級之間流動。

因此存在一個「拼爹指數」——「拼爹指數」這一戲稱指的是「代際收入彈性係數」(IgE),用來表明父母和子女(成年後)收入的相關程度。如果該係數為0,則說明兩代人的收入流動性大,個人收入多寡完全取決於他們自身。反之若為1,則說明該國家個人收入水平完全由他們家庭背景所決定。根據2011年的數據,中國的「拼爹指數」高達0.6,在樣本國中僅次於秘魯(0.67)。這說明在中國門第出身的差別不可小覷。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孩子更有可能打開財富之門,而這扇門對於窮人家庭有可能世世代代關閉下去。

即「你爸窮,你和你的子子孫孫都會窮」的內在動因就是你爸的財富可以一直不耗散的傳給你和你的子孫。

因此,我們在用靜態的數據去決定動態的情況時,還要考慮是否滿足「階級固化」的條件。

前幾天看到一篇知乎的文章,大概說知乎的低素質用戶正在降低知乎的水平,其實也是用靜態決定動態的錯誤常識。具體見知乎的危機-石蘇 。

其中他引用二八定律說明,知乎中80%的用戶是低素質的,所以知乎沒救了。但是這裡的二八定律是靜態的,本身就只能在單次博弈當中去考慮。在長期的博弈中,就算這樣的危機是由低素質的用戶造成的,那麼也只是在靜態的角度去考慮。只要保證知識能夠流動,促使低素質的用戶能夠得到成長和進步,那麼這樣態勢就不會長久得保持。換句話說這20%的人不會永遠的在貢獻知識,80%的人永遠在獲得知識。

最後這也是「一個因變數由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自變數決定」的例子,因此,自變數為靜態數據和固化條件,因變數是動態情況。 @何惜陰

———————————————————————————————————————————

2014年2月11日 更新

最近關注了下美國的失業率和勞動替代率,也補了一下習,把自己理解的寫了專欄,請教大家~

140216 美國失業率下降,勞動參與率下降,好事還是壞事? - 李二狗說 - 知乎專欄

@何惜陰

———————————————————————————————————————————

2014年2月14日 情人節快樂 更新

轉自己的答案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哪些行業反而會逆勢發展?

@FlyRideR說的很對,我補充一下。


理論上,可以把一個人的時間分為工作時間和閑暇時間。
那麼一個人工作的機會成本就是閑暇時間,一個人閑暇的機會成本就是工作。
這裡每個理性人都會去做成本收益分析,去權衡工作還是閑暇對自己更有利。

當累進稅增加或者其他促使經濟不景氣的因素髮生,會導致人們對於閑暇的偏好會更大一些。
因此,機會就來啦,只要和閑暇時間有關的行業都會逆襲。
比如,沒事可做,就睡覺,那麼發明更好的睡眠枕頭的行業可能會逆襲;
比如,沒事可做,陪孩子,那麼發明母嬰互動遊戲的行業可能會逆襲;
比如,沒事可做,就混日子,不貴的煙和酒的行業就會逆襲。當然營銷做好一點會更好,比如來一句:」若你生不逢時,我將與你同在!「消費者一感動,可能就會培養很好的用戶忠誠度;
比如……

當然也要考慮和閑暇時間的關聯程度,關聯程度越高,行業壁壘(成本)越低,那麼越可能成功。
這裡行業壁壘指比如煙草行業,不是你想賣,想賣就能賣。

因此逆襲=(閑暇時間/工作時間)*x(關聯程度)*y(行業壁壘)
———————————————————————————————————————————
2014年2月25日 更新

上海這幾天一直在下雨,妖風肆虐,我發現自己已經打壞了兩把傘。這讓我算了一下傘的平均折舊,我發現便宜,買一把20元的傘,一陣強風費一把。按照概率統計,兩個月壞一把,也就是一個月計提的折舊為10元。然而買一把100元的傘,基本上兩年依然可以完好,那麼我假設折舊期限為4年,那麼每月折舊也是2元。但是每次我在亞馬遜和京東上,總能發現20元的傘銷量非常高。並且以各自的銷售量乘上單價,也會發現20元傘的銷售額遠遠高於100元的傘。並且假設20元的利潤率為10%,100元傘利潤率為15%,也會發現20元的傘利潤率會更高。按照大家對生活必需品的理解,應該不會出現這樣的錯誤,但是貌似大家貌似都被這種低價營銷給騙了。

這讓我想起檸檬原理:

「檸檬原理」概念是經濟學家喬治·阿克洛夫於1970年提出來的。

「檸檬」一詞在美國俚語中表示「次品」,「檸檬原理」是信息不對稱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信息不對稱理論同樣作出重要貢獻的還有斯蒂格利茨和斯彭斯,這三位美國經濟學家同時成為2001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廣義來說,「檸檬原理」包括以下基本觀點:①在次品市場上,交易雙方對質量信息的獲得是不對稱的,賣者知道產品確切的真實質量,而買者卻不知道產品的確切質量。②交易活動的參與人(這裡指賣方)可以利用這種信息的不對稱性對買方進行欺騙,這就是「隱藏信息」和「隱藏行動」。③隱藏信息將導致「逆向選擇」,其含義有二:一是在交易中隱藏信息的一方對交易另一方利益產生損害;二是市場的優勝劣汰機制發生扭曲,質量好的產品被擠出市場,而質量差的產品卻留在市場,極端的情況是市場會逐步萎縮直到消失。這是因為買者只願意根據他所知道的平均質量來決定支付的價格,這個價格將使質量低的賣者願意成交,質量高的賣者由於不能得到同質量相稱的價格而退出市場。

因此100元傘的製造商就是這裡質量高的賣者,這樣的下場,幾乎和「劣幣驅除」相似。我想這也是一種錯誤的常識吧。

——————————————————————————————————————————

2014年3月6日 更新

標題:140307 因市定價和價格的不對稱性

摘要:價格在某些時候和銷售量不是平滑的關係,這和我們分析經濟學的剪刀交叉圖不一樣。因此圖這種東西是建立在實際上的,當實際的情況不能用圖像簡單表示的時候,慎用。


還記得當年電商大戰中,財經媒體最喜歡說的就是京東為了搶佔市場份額,而犧牲利潤率,說3年(?)不盈利。今天可以給大家再講一個經濟學的錯誤常識。

先引入概念——因市定價行為。主要指廠商給據市場的競爭程度來調整出口價格。如何理解?讓我們放在一個國際貿易的視角去討論。當匯率的變動,使得你可以選擇提高利潤率或者擴大市場份額,你選擇什麼?一般情況下,大家都會去考慮做成本收益分析——去衡量提高利潤率而得到額外的錢,和市場份額不擴大而帶來的風險。這裡的風險如何理解?你想你的產品銷售量不增加,但是總有一天,世界人民會變有錢,會出現其他的競爭產品,他們銷售量越來越大,最後你的市場份額比例越來越小。最後他們只會選擇一到兩個熱門的產品,而你因為市場份額小,知名度小,只能到角落畫圈圈了。這裡不量化風險,但是我們可以定性分析。

在直接標價法下,匯率升高,本幣貶值。

例如,以產品A為例,以甲為本國,生產產品A。最近甲幣長期來看是升值趨勢,而乙國的乙元一直在跌。因此甲元貶值,匯率e上升。乙人會覺得他的東西變得便宜了,並且購買力上升。買得起產品A的乙國人增加了。這個時候甲國生產產品A的廠商可以考慮提價了,對不對?反映到

銷售收入公式就是

圖片1

其中,X是出口量,Px是產品A的外幣價格,e是直接標價法下,用本幣表示外國的貨幣的價值,你可以理解為中國是本國,美國是外國,所以e=6.08,,用6.08元表示1美元的價值。

反映下來的情況是e上升,Px上升。這個時候會使得市場份額下降,也就是銷售量。前文說到,這是有風險的。所以一些廠商為了規避這樣的風險,反而降低Px,以求X能夠保持或者增加。

圖片2

假設產品A的單位成本為c

於是一個廠商的利潤為

圖片3

利潤率為

圖片4

於是利潤率不變。

於是利潤率不變。

但是,當甲國的甲幣升值時,e下降,這個時候甲可能增加Px,或者X

圖片5

按照市場份額的風險,廠家一般會選擇擴大市場份額,即選擇後者。

其利潤率變化為

圖片6

利潤率降低了,原因是為了擴大市場份額。

利潤率降低了,原因是為了擴大市場份額。

我們就會發現一個問題,當匯率變動的時候,產品的外幣價格波動是不對稱的。其不對稱之處反映子啊利潤率的波動不對稱。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價格在某些時候和銷售量不是平滑的關係,這和我們分析經濟學的剪刀交叉圖不一樣。因此圖這種東西是建立在實際上的,當實際的情況不能用圖像簡單表示的時候,慎用。

——————————————————————————————————————————

2014年3月12日

FROM: @odd hao 的問題

「經濟學上反映閑暇時間和工資率關係的曲線是什麼呢?我最近也沒有太弄明白他倆的關係,考慮到工資率上升時,人會追求更多的閑暇時間。」

插入圖片:工資率和工作時間曲線關係

如圖,w表示工資率,t表示工作時間,我們假定社會上的人無差異。

你會發現,當工資率上升,工作時間是先增加後減少。因此存在一個均衡工資率和工作時間,為什麼?

這裡要注意,圖只是理解的手段,並非實質,我們要引入兩個概念,我就不查定義了,如果你想了解深入,可以百度下。

1. 收入效應,當工資率上升,你是不是覺得工作是一件有前景的事情,你是不是更願意去做?因此收入效應下,工資率和工作時間是正相關關係;

2. 替代效應,當工作時間t增加,閑暇時間(24h-t)減少。因此替代效應下,工資率和工作時間是負相關關係。從另外一個角度,你作為一個勞動力,在時間方面,你擁有並生產兩種產品,工作時間閑暇時間。並且我們知道邊際效應遞減,當你靠工作獲得的報酬越多時,錢的效用,就慢慢下降了。因此這時,你會覺得工作時間t偏高低,而閑暇時間(24h-t)相對重要了。

因此你會發現,工資率和工作時間的關係是有兩種因素影響,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

圖中A,替代效應>收入效應;B,替代效應<收入效應


寫一個個人的思考,大家可討論指教。

隨意使用「公地悲劇」概念解釋其他現象,例如:「「公地悲劇」是礦難頻發的制度原因」,其中提到:

「公地悲劇」的產生是由「公地」的產權特性所決定的。「公地」作為一項資源或財產有許多所有者或以國家的名義所有,在有很多所有者的時候,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都有使用權,但沒有人有權阻止其他人使用;在以國家名義所有的時候,又常常由於所有者的虛置缺位,難以形成對使用的有效制約。結果是資源的過度使用和枯竭,典型的例子就如過度開採的礦產、過度放牧的草原、過度砍伐的森林、過度捕撈的漁業資源以及污染嚴重的河流。

結論是:

在土地及地下資源私有制度下,「礦藏的採收率(採集到的礦石占儲量的比例)成為地主關心的事,他必定會在經濟合理的範圍內盡量將地下資源採集上來,不會發生掠奪性開採」

事實上,礦產和草原雖然都是自然資源,但是有著本質的不同,前者即使適度開採,也是不可再生的,後者則可以短時間內可以再生。

資源開發者按照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原則使用資源,所以並不是一個煤礦中的煤炭開採的越多對開發者越有利,未來開採出的煤炭的價值要按照貼現率摺合成現值進行比較,例如,假如你擁有一座煤礦,採用掠奪式開採三年采完,每年100萬噸,煤價每噸500元不變;採用適度開採二十年采完,每年25萬噸,貼現率為8%

那麼一個理智的煤礦所有者應該如何決策呢?

方案一,開採出的煤炭總量為300萬噸,總值為15億元,現值為12.89億元。
方案二,開採出的煤炭總量為500萬噸,總值為25億元,現值為12.27億元。

結論,在8%的貼現率和煤價不變的預期下,資源開發者一定進行掠奪性開採,無論他是不是煤礦的所有者。開採行為與產權無關。

即使對於草場,可視為永續再生資源的情況下,私有者在合適的貼現率預期下也會進行掠奪式開採,先把錢賺到手再說,可以去進行其他投資嗎。


馬爺爺的勞動價值理論,雖然資本論養活了一大批知名教授,其中人大的宋教授還是我好友的爺爺。一直沒有機會向其當面討教,所以怕我這個結論也有些偏頗,畢竟一個人的知識都是片面的。
剩餘價值理論里,如何認識資本本身的價值?資本家不提供勞動,比如現在的風投或股權基金,只提供資本,靠資本的有選擇投向優化經濟和產業結構,這是否本身就是很大的價值呢?肯定資本本身的價值在更高的哲學層面又要求發達的私有產權保護制度,這與馬爺爺眾多革命理論就更對不上了。所以......


平均主義害死人。

這怎麼沒人說……


我來說一個巨大型的誤導人的經濟學常識:只要讓每個人都富裕起來,那麼全體人就都可以富裕。


我認為中國人基本上沒有什麼經濟學常識。


我想談談這些常識......
1.技術進步會增加失業!?
答:想像這樣一副場景,郭台銘再也受不了接二連三的「樓跳跳」了,決定將富士康Iphone6生產線工人全部替換成機器人,顯而易見,將有一大波妹紙馬上失業。腫么辦?正如工業革命開始使用機器大規模生產後,短期確實有大量手工業勞動者失業。誠然由於技術進步,不再需要這麼多的勞動力了,但是市場可以通過其他途徑使富餘勞動力出清(例如,生產機器人的廠商需要增加勞動力)。另外技術進步,生產成本降低,消費者更容易滿足物質需求,這時就會追求更高需求了(按馬斯洛需求理論講),比如更多人想看電影、做大保健,那麼這又創造許多就業機會。試想一下,工業革命200多年了,技術將生產效率提升成千上萬倍,但失業率長期也在5%左右啊。
-----------------第一條分割線--------------------


劣幣驅逐良幣
劣幣驅良幣的格雷欣法則是一個個例,但是卻被人當作了常識,格雷欣法則出現是有嚴格的條件的——信息不對稱,花劣幣的都是能人,收劣幣的都是傻子?(這點張五常在某篇發文中有提及)不過是信息不充分時代,收劣幣的嫌麻煩,不願意去稱重,這在格雷欣法則那個年代那個例子是成立的,但是以後未必能成立,除非同樣滿足信息不對稱條件,滿足劣幣優幣購買力平價條件,滿足劣幣優幣有法定匯率同時市場保有量很大的條件,而我想說滿足這些條件的就算是個例了,而且大家理解的常識「劣幣驅逐良幣」似乎從來沒考慮或者不知道這些條件把。「劣幣驅逐良幣」就好像是沒有「直角三角形條件」的勾股定理。

假如真的劣幣能驅逐良幣,空一格常公派子打大老虎推行金圓券怎麼就不成功呢,常公能可地圖開疆,日記擴土實在不應該不知道「劣幣驅逐良幣」常識呢。
所以自然界優勝劣汰是必然,逆淘汰只是特定條件的事件。


誤導:

分析:

就中國現時的交通狀況而言,人們是否選擇高速出行,受價格變動的影響幅度較大,可以將高速公路出行視為一種需求彈性較大的商品。而高速公路這種商品的「供給量」是固定的(車道固定)。根據供求關係的原理,價格下降,需求量上升。反映到高速公路降價甚至免費這件事上面,則是降價/免費,導致出行需求量爆炸式上漲(需求彈性大),再加上公路運力固定,造成高速公路大塞車。可以用簡單的圖表表示該供求關係:


圖中供求交匯的點為理想狀態下的平衡點,指在某價格下,該商品的供給量剛好能夠滿足需求量。就哈爾濱除夕高速公路免費一事而言,可以預見,當高速公路價格處於0的時候,人們對高速公路的需求將會遠遠大於供給,也將造成高速公路的大塞車,再加上是除夕,塞車的問題會更加嚴重。甚至可能會有不少人慾除夕團年而陷於高速公路之囹圄的現象。

類似地,2010年廣州亞運會期間,政府曾經下令全城公交免費,基於相同的原理,該措施最終也被迫腰斬:南方周末 - 廣州取消亞運公交免費 緩解客流飆升


推薦閱讀:

TAG:經濟學 | 經濟學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