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時裝大牌與科技結合的例子?

是否有一些大牌比如LV,GUCCI這些牌子使用現代科技的例子,能舉一些例子嗎?例如某種產品使用了什麼高科技然後實現了什麼
其實這個問題的由來是那個想要什麼顏色就有,收藏同一條褲子才是好基友那個天貓的廣告,感覺時裝以後會不會走這種科技定製的路線


恩,這個話題眼下在時裝圈出現頻率挺高的,不管在設計師層面還是幕後的經營管理者都在著眼這一塊。

關於現代科技和時尚的結合分為兩塊,一個是設計層面,一個是運營層面。
1. 設計師在服裝設計的新手法,比如 運用3D列印代替手工縫製, 比如新型合成面料, 比如皮具上的熱敏感色。
2. 運營層面, 拋棄老式的營銷方式換成網路營銷或者店鋪陳設改用新的技術,在物流體系和倉儲體系投入昂貴的管理軟體。比如 時裝秀不再封閉,而是網上直播兼社交平台實時互動。 比如店鋪內放棄紙質新品冊改用IPAD。比如試衣鏡改成LED屏智能換衣。

說一個囊括了上面2個點的牌子當例子吧。
Burberry,幾乎是在所有品牌里使用現代科技最早,最多樣化,最深層次的。
這裡也不得不提一個人,Christopher Bailey, 現任Burberry的CEO兼任設計總監。這是歐洲歷史上第一個在大品牌里身兼這兩個重要職位的人。 很巧的是在他之前的CEO是Angela Ahrendts,跳槽去了一家著名高科技企業Apple... 幾乎沒人看好Christopher Bailey的,但是他一手主導了Burberry近幾年向新科技靠攏。。

來看一些Burberry的關於科技的大事件
1. 2011年在北京,成為第一個使用3D技術展現時裝秀的品牌。 (當時B還沒上任CEO)


Burberry北京盛會 3D全息走秀

2. 2011年,Burberry 業內第一個呈現全球同步的虛擬實境展示會。

當時,他們挑選了全球範圍內挑選25家旗艦店,舉辦2011年春夏女裝展示會,並將以「RETAIL THEATRE(零售劇院)」的概念帶來完整呈現,與會嘉賓更可通過互聯網獨家搶先選購時裝秀商品。。顧客通過數字化的科技,可以身臨其境地體驗店內的服裝和音樂,感受

當時,他們挑選了全球範圍內挑選25家旗艦店,舉辦2011年春夏女裝展示會,並將以「RETAIL THEATRE(零售劇院)」的概念帶來完整呈現,與會嘉賓更可通過互聯網獨家搶先選購時裝秀商品。。顧客通過數字化的科技,可以身臨其境地體驗店內的服裝和音樂,感受Burberry的品牌精神,並獲得七周內提前交付訂購商品的機會。 (普通顧客最早起碼要一年以後才能見到和買到這些商品)

3. 2012年在倫敦,13春夏秀,成為第一批開啟網上直播時裝秀的品牌,開啟在facebook的實時粉絲互動。

Burberry 發布會 實體與數字科技完美結合-Burberry ,發布會,-經營管理
當然這幾年instagram成為了各大品牌的主戰場,去年的維秘秀是第一個在ins上開啟實時互動的。

曾幾何時,奢侈品的形象被塑造成在手工車間里靠老匠人一針一線縫製的純手工藝品,每一件產品都散發著高貴的神秘感和無法比擬的獨特性。它就如同小眾精英之間的暗語,不足為外人道矣。但現在,你可以在Facebook, 微博,微信上加Burberry為好友或予以關注,在官網上看秀場直播,同一干名流共享當季的流行趨勢
Burberry把數字化營銷創新作為品牌的核心。從Facebook、Twitter、Youtube到國內的微博、開心網、豆瓣、優酷,社交媒體成為它手上的利器。 其實現在大家習以為常的互聯網就是高科技的體系,對一個100多年歷史的品牌來說,互聯網營銷,分銷等等都是以前所不能想像的。

4. 2014年在中國,Burberry在天貓開旗艦店,同類型品牌首家,其中國營銷戰略重要的一環
為什麼 Burberry 入駐天貓一個月銷量慘淡,退貨率高達 26.4%?

根據2013-2014財年下半年度財報,在截至2014年3月31日的前六個月里,Burberry實現總營收12.98億英鎊,同比增長19%。其中,中國市場為其在亞太區的業績貢獻了核心力量。

報告期內,Burberry集團零售業務總營收9.28億英鎊,同比增長13%,線上業務表現尤為突出。從商品品類上看,男士配件、男裝定製和女士服裝子品牌Prorsum業績最好。

中國助Burberry亞太區業績逆勢大漲19%_財經頻道

5. 2014年 中國, Burberry於上海舉辦盛大活動,慶祝全新上海嘉里中心旗艦店華麗開幕。(當時我沒抽到邀請函難過了好幾天- -)


這家店的可以說的點太多了,建議在上海的一定要去,我估計可以稱得上目前國內最數字化的是奢侈品店?但是我個人不是很喜歡。
(1)店鋪外牆首度採用動態照明設計,可播放預設的視頻動畫,或呼應天氣變化及戶外景色;店鋪的外牆燈光可隨自然光影的變幻隨時調節。(2)通過設置於店內的130台揚聲器和40塊數字化屏幕,讓顧客沉浸在美妙的視聽體驗中。旗艦店為顧客呈現全新升級的「Burberry零售劇院」概念,也是第一次在亞洲範圍內的店鋪設置品牌數字化藝廊。(3)首家試用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通過植入特定服裝和配飾中的數碼晶元,該技術可將有關該商品的多媒體內容展現給顧客,通過於店內指定鏡面前刷取晶元信息,鏡面會瞬間轉變為數碼屏幕,播放商品的T台秀片段,或其他有關商品製作及細節的獨家視頻內容。(4)專屬購物體驗,推出手機結帳服務,並可通過店內所有銷售人員手持的iPad設備一對一地記錄並查詢顧客的購買記錄及喜好。

Burberry不僅把科技應用在表面上,更深入品牌管理。除了努力解決成本問題、引入電腦化庫存控制、精簡英國的製造業務並將供應商數量從250家縮減至100家之外,前任CEO Angela Ahrendts對Burberry進行線上線下整合的戰略布局亦是其在任時的業績亮點。

總結下吧,奢侈品的窄眾和互聯網的廣眾並不衝突,Burberry證明了奢侈品可以適應互聯網,並可以活的更好。在商業和藝術之間,在大眾與小眾之間,傳統與創新之間,對科技的理解和運用,給其他品牌開闢了一條先河,多了些借鑒。

唉。。熬夜做assignment去了。。過幾天空了再來潤色吧


剛開始在日報看到那個答案里沒有Iris Van Herpen,我也想來補充來著~結果看到有人說了我就不說這個了,為那位匿名答主默默點了個贊~~

隨便補充幾個
1.三宅一生2015春夏系列,使用到了3-D蒸汽延展技術

看起來不會有哇好厲害好酷炫的感覺,但實際也是使用到了先進的現代科技,所以上面有位答主回答得很棒,這些品牌幾乎都會使用最先進的科技與設計結合,只是在材料和表現上很多人不一定能看得出來,比如PVC面料、硅膠、樹脂等,那些重新配置研發出的新型服裝面料更不容易看出。

看起來不會有哇好厲害好酷炫的感覺,但實際也是使用到了先進的現代科技,所以上面有位答主回答得很棒,這些品牌幾乎都會使用最先進的科技與設計結合,只是在材料和表現上很多人不一定能看得出來,比如PVC面料、硅膠、樹脂等,那些重新配置研發出的新型服裝面料更不容易看出。

2.萬一方(YIFANG WAN)發光鞋也蠻有名的

3.CuteCircuit
設計師之一Francesc曾是Valentino的設計師,這一來自倫敦的品牌擅長將LED加入設計,Katy Perry曾著其設計參加過Met Gala~

4.鐳射切割技術
運用到這個技術的品牌其實很多,尤其是運動類的設計,為了製造鏤空透氣效果特別喜歡用到它。
Alexander Wang 2014春夏系列

衣服上的鏤空其實都是

衣服上的鏤空其實都是ALEXANDERWANG的字樣


「techno-fashion」是21世紀的一個熱門詞,不過時尚與科技的結合可以追溯到18世紀中期 ——技術進步其實一直影響著(甚至塑造著)時尚設計與製造。

18-19世紀主要是工業革命影響紡織製造業進而影響服裝製造,標誌性事物如珍妮紡織機,提花機,縫紉機。20世紀前幾十年,技術進步快速改造著城鎮面貌與地理景觀(如摩天大樓),產生了裝飾藝術設計(Art Deco),後者影響了當時的時裝界,不少服裝的圖案與造型充滿幾何美學的元素。橡膠與塑料的技術革新也讓它們得以進入時尚殿堂,在運動鞋與晚禮服上找到功用。

二戰後,時尚與科技的結合再次洶湧而至,主要表現為:科技為時尚之Muse。比如,Pierre Cardin 和 André Courrèges 將太空競爭作為當時其年輕品牌的第一靈感來源。整個60年代,這種風氣很盛,太空旅行這種超高端科技影響了很多設計師。

20世紀晚期,隨著個人計算機的應用以及互聯網的出現,」文化「有了與以往不同的內容與含義。於是,有些設計師比如 Jean-Paul
Gaultier開始轉向 「cyber space」 尋求美學靈感,而有些計算機軟體比如CAD和電腦提花機,則進入了服裝行業。

之後,數字技術不斷改變著時尚的基本設計、製造和推廣營銷。社交媒體網站的興起與成功,不斷給時尚品牌的打造提供著新思路。

以上總結自Fashion Insitute of Technology博物館的展覽。至於技術創新如何影響了時尚的生產、材料、審美和功用,以及如何解讀這些現象,好幾位知友的回答很好,作為非從業人員提不出更獨到的見解,淺提下科技從業者看Techo-Fashion的一個切入點:

1.二者顯性相關:技術直接作用與時尚產業,時尚直接將技術拿來用。視覺與功用上有明顯的銜接點,業外人士也能看出科技的採用與反映。這個意義上,很多科技工作者已經在時尚領域了(化妝品產業更明顯),未來可能會出現新專業和新職業。

2.二者隱性相關:在時尚與技術的銜接中有中間環節,比如時尚的設計靈感來自反映與利用了科技的其它藝術形式;或者設計師、裁縫師在設計與製造中採用了某些實驗性技術手段;以及正在RD階段的大量創意與概念。除了個別有才華、可以從事時尚設計的科技工作者,其餘科技工作者悶頭做自己的事。

3.二者爭議性相關:強調其功能的電子科技產品以及科技產品的時尚設計,算在時尚的範疇好呢?還是歸在其本體範疇好呢?還是獨立出來好呢?

無疑,科技工作者希望產品美觀時尚。

當然,時尚也決不會放過科技。

2014/2015季的幾個時尚周,都整合了不少熱門的可穿戴技術。Rebecca Minkoff 推出了可以通過藍牙獲取手機電話與簡訊內容的手鐲,Tory Burch 與 Fitbit合作推出了作為智能手機附件的黃銅項鏈與手鐲,Nike Fuelband 和 Ralph Lauren 推出了檢測心率、呼吸與步伐的 smart T-shirt。倫敦時裝學院研究品牌策略的專家認為,這些還不夠,我們依舊缺乏美觀與功用結合完美的東西,時尚與技術的無縫集成,至少還有兩三年的路要走。

Bradley Quinn(Techno Fashion,Textile Visionaries, Chinese Style, Design Futures, Fashion Futures,The Boot 的作者,有時去時裝學院做演講)是位關注並善於思考科技創新如何方方面面影響時尚並與時尚結合一起推動時尚產業發展的作家,他有句話我很贊同:「The fast-paced
progress of technology complements fashion』s ever-evolving aesthetic,
and each gives the other a wider frame of reference and more scope to
explore new horizons."
上面列出的幾本書,都值得一讀,提供了不少業內人士(不僅是設計師)基於經驗的見解。

在Textile Visionaries一書中,Quinn詳細的探討了織品的技術化(不局限於服裝業),介紹了三十多位有前瞻性的當代設計師如何受科技啟發以及如何利用科技打造織品,並附有他們的設計草稿、進程照片和數字效果圖。

Techno Fashion一書最接近我們討論的話題,我沒有看過,以下內容摘自亞馬遜:

From digital-display dresses to remote control couture, this book
exposes the revolutionary interface between contemporary fashion and
technology. As twenty-first century fashion makes a dramatic departure
from traditional methods, designers no longer turn to the past for
inspiration, but look to the hi-tech future. The result is techno
fashion, the new wave of intelligent clothing that fuses fashion with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electronic textiles, and sophisticated design
innovations that express new ideas about appearance, construction and
wearability. Born out of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fashion designers,
researchers and scientists, this new dialogue could be the most
significant design innovation in fashion"s history, or indicate its
eventual demise. Either way, techno fashion promises to forever disrupt
the historical narrative of fashion evolution. Through interviews with
designers ranging from innovators such as Hussein Chalayan and Tristan
Webber to mavericks like Alexander McQueen, Bradley Quinn examines the
impact of this new direction. The fusion of design and technology
introduced by Yohji Yamamoto, Rei Kawakubo and Issey Miyake has created
another direction for clothing, creating a new breed of
designer-cum-scientist who redefines the way we dress, communicate, and
even respond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 As technology begins to shape
fashion"s future, it redefines the boundaries between clothing, body and
machine, forever transforming the ethics and lifestyles traditionally
designated by codes of dress.

以下四幅圖片來自FIT的展覽:Fashion and Technology

上文提到的Art Deco設計,流行於上世紀20年代後期的美國

上文提到的Art Deco設計,流行於上世紀20年代後期的美國

Jean Paul Gaultier設計的連身衣(1996),材質是多彩尼龍和彈性纖維,印花為歐普藝術風格的網路圖案。

Jean Paul Gaultier設計的連身衣(1996),材質是多彩尼龍和彈性纖維,印花為歐普藝術風格的網路圖案。

Thierry Mugler 設計的晚禮服 (1979),銀質錦緞。

Thierry Mugler 設計的晚禮服 (1979),銀質錦緞。

Prada (2008), 真絲斜紋綢加多色印染。

Prada (2008), 真絲斜紋綢加多色印染。

很喜歡FIT。它除了時尚主題的展覽,還有藝術與設計方面的。大部分主題都十分有趣,像是提醒了你某個不曾注意過的角落,或者把你想過的碎片整合起來了。與時尚發布秀或一般時尚展覽不同,FIT展示的是」過去」的東西,」曾經「的時尚,你看到的是時尚的歷史、軌跡、演變以及業內人士當初的勇敢嘗試。

14年倫敦時裝周上亮相的可愛照明裝,由英國設計師Richard Nicoll設計,與Studio XO和迪斯尼合作完成。服裝使用了Lumigram公司的光學纖維面料,Nicoll很好的處理了這種織物具有的流動性,我覺得比起Lumigram公司幾年以來生產的發光服裝明顯時尚許多。Lumigram公司生產的其它發光用品不錯,尤其是床上/桌上用品,其創始人Jacqueline原來也是時裝設計師。

14年倫敦時裝周上亮相的可愛照明裝,由英國設計師Richard Nicoll設計,與Studio XO和迪斯尼合作完成。服裝使用了Lumigram公司的光學纖維面料,Nicoll很好的處理了這種織物具有的流動性,我覺得比起Lumigram公司幾年以來生產的發光服裝明顯時尚許多。Lumigram公司生產的其它發光用品不錯,尤其是床上/桌上用品,其創始人Jacqueline原來也是時裝設計師。

Pringe of Scotland AW14 系列針織衣,與將整件衣服用3-D技術列印出來不一樣,為了實際上可以穿,Pringe of Scotland 採用了如下思路:

Pringe of Scotland AW14 系列針織衣,與將整件衣服用3-D技術列印出來不一樣,為了實際上可以穿,Pringe of Scotland 採用了如下思路:

Each of the fabrics were digitally designed and made up of over 1000 individual 3d printed geometries that interweave together to create bespoke three dimensionalmaterials. These materials were then seamlessly integrated into the collection usingtraditional knitwear techniques. Each fabric was designed and engineered to exhibitthe required movement, behaviour and aesthetic in order to work on the body and as part of the seasonal collection.

以上是瑞士品牌Akris 的2014成衣,亮點在於衣服上綉著的LED燈,與Forster Rohner 合作製造。後者首次成功地利用工業生產工藝將有源燈具嵌入織物內,且不影響織物應有的基本特性,如耐水洗、表面手感或懸垂性等。

以上是瑞士品牌Akris 的2014成衣,亮點在於衣服上綉著的LED燈,與Forster Rohner 合作製造。後者首次成功地利用工業生產工藝將有源燈具嵌入織物內,且不影響織物應有的基本特性,如耐水洗、表面手感或懸垂性等。

Alexander Wang 的AW2014系列,採用熱敏面料,使用激光裁剪,編織和縫製。(王老兄你聰明但是不好看啊)

Alexander Wang 的AW2014系列,採用熱敏面料,使用激光裁剪,編織和縫製。(王老兄你聰明但是不好看啊)

Ralph Lauent 推出的 smart T-shirt Polo Tech.

Ralph Lauent 推出的 smart T-shirt Polo Tech.

Wrangler SPA牛仔,宣稱可以使你的肌膚光滑潤澤。它使用一種叫蘆薈汁織物的面料,號稱採用微小防水的蘆薈汁 "配方」,不但可以擋風擋雨,還可以潤澤肌膚。(噱頭啊)

Wrangler SPA牛仔,宣稱可以使你的肌膚光滑潤澤。它使用一種叫蘆薈汁織物的面料,號稱採用微小防水的蘆薈汁 "配方」,不但可以擋風擋雨,還可以潤澤肌膚。(噱頭啊)

這個叫Metamorphosis的」服裝「...嗯,一看就知道與時尚無關,它是技術嘗試,用於酒精攝入反應測試。如果投入使用,相信可以做得很時尚。

這個叫Metamorphosis的」服裝「...嗯,一看就知道與時尚無關,它是技術嘗試,用於酒精攝入反應測試。如果投入使用,相信可以做得很時尚。

當science 與 fashion 相遇時,不乏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情,比如 the personal space dress:

當別人進入了你的個人空間,裙子就會自動張開,好喜感(*@ο@*)

當別人進入了你的個人空間,裙子就會自動張開,好喜感(*@ο@*)


艾里斯·范·荷本 (Iris van Herpen) 1984年出生於荷蘭Wamel。艾里斯·范·荷本 (Iris van Herpen) 是一位年輕且才華橫溢的女性設計師,大學在位於荷蘭東部城市阿納姆 (Arnhem) 的荷蘭藝術學院 (ARTEZ) 攻讀時裝設計專業。
Iris van Herpen 尤其擅長從服裝本身的材質來做設計,並且輔以誇張的造型。曾與亞歷山大·麥昆 (Alexander McQueen) 和維果羅夫 (Viktor Rolf) 一起工作過,在設計風格上Iris van Herpen 也受到了兩大品牌的影響,前衛且充滿創意的服裝外觀讓Iris van Herpen 的作品充滿視覺衝擊力,引人矚目。於2007年創立的同名服裝品牌。在阿姆斯特丹2009秋冬時裝周上為我們帶來的以木乃伊為設計靈感,將堅硬冰冷的材質加以切割、扭轉、編織構造出概念性強烈的後現代木乃伊時裝大受好評,之後在荷蘭設計界的最高獎項「荷蘭設計大獎」的評選中,Iris van Herpen囊括多項大獎。之後又再2010年春夏時裝又在英國皇家節日音樂廳的秀場上大放異彩。


首先介紹下3D列印技術的原理:在計算機里建立所需物體的三維模型,然後把模型分成很多層的結構,取原材料放入3D印表機內,機器將材料融化後噴出,跟噴墨印表機一樣,列印出物件的第一層、第二層、第三層……每一層逐漸疊加,當所有層都打完時,所需要的物體就出現了。簡單點說就是三維立體成型技術,通過CAD等三維製圖軟體智能建模,然後注入原材料,就可以列印了。理論上來說,只要印表機足夠大,就能列印出任何東西,比如服裝、汽車、零件、模型、傢具、房子、飛機等。

2011年3月,Iris van Herpen荷蘭設計師在她的首次在巴黎高級定製時裝周上發布她的3D列印作品,引發全球時尚界熱議與追捧,她的3D列印禮服還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50項最佳發明之一。其中數白色塑料骨架禮服最讓人印象深刻,彷彿把整個人體骨架穿在皮膚之上,但是冰冷的形態又完美貼合人體曲線。

Herpen自從採用了3D技術後,徹底告別了縫紉機傳統服裝製作工藝,她利用3D列印技術探索並嘗試服裝剪裁,將複雜的服裝結構繪製在虛擬的人體模型上,然後找專業的3D列印公司進行後期製作,所使用的大部分都是塑料、橡膠和金屬等非傳統制衣材料。「我第一次使用3D列印時,它徹底改變了我的想法」,Herpen說:「它釋放了所有的物理限制。突然間,每一個複雜的結構都變得可行,相比剪刀和縫紉機,這種方式讓我可以創造更多的細節。」至今,Iris van Herpen已經與許多藝術家、建築師、舞蹈家以及音樂家合作過,跨學科的知識被她靈活運用到自己的設計中,通過3D列印技術將靈感變成現實。

Herpen自從採用了3D技術後,徹底告別了縫紉機傳統服裝製作工藝,她利用3D列印技術探索並嘗試服裝剪裁,將複雜的服裝結構繪製在虛擬的人體模型上,然後找專業的3D列印公司進行後期製作,所使用的大部分都是塑料、橡膠和金屬等非傳統制衣材料。「我第一次使用3D列印時,它徹底改變了我的想法」,Herpen說:「它釋放了所有的物理限制。突然間,每一個複雜的結構都變得可行,相比剪刀和縫紉機,這種方式讓我可以創造更多的細節。」至今,Iris van Herpen已經與許多藝術家、建築師、舞蹈家以及音樂家合作過,跨學科的知識被她靈活運用到自己的設計中,通過3D列印技術將靈感變成現實。

冰島音樂妖后Bj?rk在專輯《Biophillia》所穿的Synesthesia金色裙子,則用到了經過特殊處理的皮革,上面加了金色的箔片、激光切割以及浸膠塗漆處理,這些耐用而敏感的材料,可以反射、移動、振動,甚至發出聲響。而在Bj?rk今年的各地演出現場,她甚至讓整個舞台上的表演嘉賓都穿上了Herpen最新推出的2012年高級定製系列,那些層層疊疊透著光亮的及膝禮服,由許多半透明的鐵藍色片材疊加成類似貝殼的形狀,在不同的光線角度下,裙擺能夠從非常深沉的黑藍色轉變成反光的亮藍色,讓整個表演效果非比尋常!



設計師如此完美地呈現一件件前衛而充滿未來感的時裝,得益於比利時的Materialise公司提供的技術支持。這家公司可謂開創了三維列印製作的先河,自1990年起就一直致力於三維列印和快速成

上圖便是她在13年的巴黎春夏高級定製時裝秀上的最新作品之一,在這場名為電壓(Voltage)的時裝秀上,凡·赫本一共展出了11套服裝。下圖則是這款3D列印的服裝細節放大展示,使用

上圖便是她在13年的巴黎春夏高級定製時裝秀上的最新作品之一,在這場名為電壓(Voltage)的時裝秀上,凡·赫本一共展出了11套服裝。下圖則是這款3D列印的服裝細節放大展示,使用 Stratasys-Objet Connex 3D印表機製造。

服裝秀開場身著金屬網衣(法拉第籠)的模特與模擬閃電(特斯拉線圈)起舞,喻示自然與科技的結合乃是設計師的靈感來源。

服裝秀開場身著金屬網衣(法拉第籠)的模特與模擬閃電(特斯拉線圈)起舞,喻示自然與科技的結合乃是設計師的靈感來源。

「對於我而言,時裝是一個於我、於我的身體都非常親密的藝術表達。我將其視為慾望、心情、文化背景等組合起來的自我表達。在我所有的作品中,我試圖清晰地傳遞這樣的信息——時裝是展示和穿著的藝術,絕不僅僅是功能性的或空虛的商業化工具。」

「我 希望用自己的作品證明:時裝可以為這個世界增加價值,它是超越時間的。一個人穿著 (有趣的) 衣服,便可以創造一種非常令人興奮的、重要的自我表達。「形式屈從於功能」絕不是我贊同的觀點,恰好相反,我發現形式可以改變和完善身體,並影響到情緒。 人的一舉一動,對身體的呈現是如此重要,所以反映到我的作品中也一樣重要。我將形式、結構和材料用一種新的方式組織起來,希望我的時裝能帶來最佳的張力和 行動舉止的呈現。」

Iris van Herpen SS2013

Iris van Herpen SS2013

Iris van Herpen 2013 AW 高定



視頻封面3D派報道:超酷的Iris van Herpen(3D列印時裝設計師)2013春夏時裝秀視頻


3D列印先驅Materialise China和 Melinda Looi (馬來西亞最有影響力的設計師之一,她不僅為王室和名流設計過服裝,還贏得過無數獎項)合作,設計了亞洲首個3D列印時裝系列,並辦了一場公開時裝秀。設計師 Looi 非常喜歡大自然,她選擇「鳥」作為整個系列的主題,展示了以五種鳥類為原型設計的作品——face it(頭飾),stand on me(鞋子),her love and strength(項鏈),let her shine(裙子)和open wings(披肩)。

face it (頭飾)

face it (頭飾)

stand on me (鞋子)

stand on me (鞋子)

her love and strength (項鏈)

her love and strength (項鏈)

let her shine (裙子)

let her shine (裙子)

open wings (披肩)

open wings (披肩)


這話說反了,應該問哪些時裝大牌不是使用領先的科技的。隨便舉一個,Burberry起家靠的是什麼,是在19世紀末期搞出來防水透氣的Gabardine面料給皇家海軍做軍官服開始的,在goretex等膜功能面料誕生之前這是世界上最好的風衣面料,直到今天其在質感和防護性方面的平衡隨著不斷的改進紡織工藝依然處於領先地位。歐洲各大頂級服裝品牌使用的面料,動輒超過180支的羊毛面料,從篩選到加工都是科技的結晶,包括靜電處理分選和進一步形成超細羊毛纖維同時還要保證纖維足夠的連續長度,都是技術。真有人以為時裝大牌都是僅僅靠買設計和搞營銷過活的?


面料

服裝界大牌的根本就是誰壟斷一手優質面料誰勝出

優質面料滿滿的高科技

輕薄暖、著色(漸進色、不掉色)、拼接、人造毛人造皮都是科技進步的結果


怎麼沒人說MICA,我來貢獻一個。

最近晶元老大Intel和時尚品牌OpeningCeremony合作了一個手環,看到這個突然感覺三星和蘋果的各種watch簡直丑爆了,jawbone之類的手環也太不適合時尚的姑娘們。那麼MICA這玩意兒到底能幹嘛呢?MICA其實是My Intelligent Communication Accessory的縮寫,在今年聖誕節期間將在Barneys銷售,這對於時髦又極客的姑娘們來說是個福音。

MICA 智能手鐲能直接放入 sim 卡支持 3G 網路,還配備 GPS 晶元, 1.6 英寸藍寶石鏡面 OLED 顯屏足夠查看各種信息。出門忘帶手機也沒事,而且續航時間可達到48小時。

MICA 智能手鐲能直接放入 sim 卡支持 3G 網路,還配備 GPS 晶元, 1.6 英寸藍寶石鏡面 OLED 顯屏足夠查看各種信息。出門忘帶手機也沒事,而且續航時間可達到48小時。

據說這款手環售價495美金,價格真不便宜,但沖著蛇皮、藍寶石這些材質,和3G通訊的功能,應該比較適合簡訊狂人吧。

據說這款手環售價495美金,價格真不便宜,但沖著蛇皮、藍寶石這些材質,和3G通訊的功能,應該比較適合簡訊狂人吧。

如果增加自拍功能就更好了~~~~~~~~~~


前面大神總結了很多產品的科技化,我來補充幾點科技化服務。


1. 3D人體掃描技術 3D Body Scanning Technology-- Bloomingdale(美國知名百貨公司)Bloomingdale在洛杉磯的購物中心安裝了一個流線型體感試衣間,該試衣間由Bodymetrics公司開發,內部採用8台Kinect圍成一圈,可以掃描顧客的體型和尺寸,並為其推薦一套合身的牛仔服。


2. 射頻識別技術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Rebacca Minkoff, Coach,Burberry在他們實體店的穿衣鏡上運用了次此技術。

Rebacca Minkoff 紐約旗艦店

Coach 紐約旗艦店


3.近距離無線技術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Match2blue( 某德國體育用品公司) 運用此技術對進店客戶進行電子身份識別。

3. 畢墾 Beacons--Macy"s,Timberland,Kenneth Cole,Clarks.當Beacon檢測到用戶進入到一個商場時,Beacon可以即時地推送打折信息到用戶手機上(當然這個推送一定是通過特定的app實現的,用戶要首先安裝這個app)。

4.無線區域網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ing technology (Wi-Fi)-- John Lewis ,Burberry.店員在無線Wifi下通過iPad 服務顧客,同樣顧客可以在店員的幫助下通過apps或者官網進行定製性服務。


5. 二維碼 QR codes-- UGG,Ted Baker(London) 通過掃描二維碼獲得產品信息。UGG去年開業的東京門店採用了一個帶有觸摸感測器的互動式店鋪櫥窗,重要商品會在屏幕上顯示,並且帶有配套的二維碼,顧客隨時可以掃描並且在線購買。購物機會大大超過了常規的店鋪營業時間。

----------未完待續


手機上沒圖。

你看看2006年秋冬的Alexander McQueen 。當時就用全息投影,讓kate moss演繹了超級華麗的形象。

高科技還有啥。Adidas by Stella maccartney ,時尚和高科技材料結合。


關於現代科技和時尚的結合,的確可以從兩種角度去理解,一種是從設計層面,另一種角度是運營層面。

設計層面來說,傳統面料已經能滿足基本功能需求。科技和工藝的加入,一是提高生產力削減成本,二是增強功能性,三是被時尚大牌放到秀場做噱頭。

1. 流行工藝(比如數字化設計,無水染色,自動剪裁縫紉,激光切割),不僅來滿足設計感,還能提高生產力加速周轉,最重要的是可以削減生產成本。所以這些新技術被時尚品牌廣泛使用。

2. 戶外或者運動品牌的功能增強 (比如抗菌,防水,保溫,乾燥,吸汗,散熱,結實等),背後都是科技與工藝的支持。

3. 隨著3D列印技術的成熟,這項技術被逐漸運用到時尚品牌的秀場中。近年來時尚大牌紛紛開始在runway上推出3D列印的服裝,或者運用到3D展示。其中當屬Burberry最會運用,倫敦時裝周重頭戲!BURBERRY全球同步3D串流直播2010/11秋冬女裝發布會。 但畢竟3D列印作為一項工藝,目前還並不完善,諸多弊端例如成本高,耗費時間長,核心理念與品牌風格不吻合等等。所以我認為近幾年時尚業運用這項技術,營銷成分要遠遠大於實際運用。

(Ralph Lauren 2013的激光鏤空工藝的包)

(Ralph Lauren 2013的激光鏤空工藝的包)

(2013 維多利亞秘密秀場 抓人眼球卻曇花一現的3D列印內衣)

(2013 維多利亞秘密秀場 抓人眼球卻曇花一現的3D列印內衣)

(時尚獨立設計品牌 Diane Von Furstenverg 在谷歌眼鏡剛剛發布之際,在自己2012的秀場上幫助谷歌推廣,也登上了各大媒體時尚和科技版面頭條。)

(時尚獨立設計品牌 Diane Von Furstenverg 在谷歌眼鏡剛剛發布之際,在自己2012的秀場上幫助谷歌推廣,也登上了各大媒體時尚和科技版面頭條。)

值得一提的是,在科技產業里,如果要增加時尚的工藝美感,就會用銀色作為主色。蘋果為例。而在時尚產業里,如果設計里添加了科技成分,顏色的運用也會少許多(黑白銀居多)。要知道,通常一個時尚品牌的主打包包,最終出廠的都能有十幾種不同顏色供顧客挑選。

從運營管理層面來說,科技不僅能給店鋪陳列提供更享受的視覺化和音樂體驗,還能在各大電商營銷時代充分被利用(比如智能手機app的營銷)。另一方面科技改善了用戶體驗和提高了新鮮感,當然我也認為是一個比較製造噱頭的事情。

比如優衣庫的Magic Mirror 神奇魔鏡。
這是優衣庫2012年在加州和紐約幾家零售店裡推出的虛擬試衣鏡技術。


當時的新聞如下:「 Uniqlo的虛擬試衣鏡用Kinect的體感技術,裝置在60英寸的顯示器內,並用加裝攝影鏡頭來感應人體位置,鏡面旁邊加裝了觸控螢幕,消費者可以選擇顏色外,還能夠讓鏡子對你照相、並發送Mail出去,讓你的朋友們能夠給點意見。 英國品牌Topshop就曾經使用AR door技術的虛擬試衣鏡,消費者只要輕輕一揮手,就可以看到衣服穿在身上的效果。」

這項虛擬試衣技術有沒有被深度發展,我並不清楚。但當年微博上熱推這條新聞,成功製造了許多當地消費者躍躍欲試的進店慾望。

還有許許多多其他時尚與科技公司聯名推出的智能手環或智能服飾,不一一舉例。但他們的合作,一是為了測試市場反應,二是互借名氣和噱頭做營銷唄。

另外,不要再和我說那些和健康有關的科技穿戴了,比如監控心率,測量體溫這些智能技術。很遺憾的告訴你,題主所提出的「時尚大牌」,我假設題主意指的是奢侈品牌如愛馬仕路易威登,輕奢品牌如Tory Burch,COACH。據我所了解,這些時尚品牌核心理念更注重的是運用傳統面料引領時尚潮流(比如皮革的運用)和品牌經典的傳承。所以這些品牌對於科技穿戴的接受程度,大概也只能停留在智能手環和谷歌眼鏡等科技accessories了。而在3D列印技術更加成熟完善,可以被低價運用之前,他們對於這項技術的態度亦是十分保守。


看了 @AlexanderShen的答案,自愧不如,自己只糾結於產品本身來說,視野略狹窄了,摺疊我吧。

首先得說說題主「高科技」的定義,上次碰到一個認為只有像魔術師搞出拽酷炫電子玩意東西才是高科技,其他都叫抄襲,我算是懶得跟這種人較真了。如果題主也是這麼認為,那麼就當我沒說 ,直接忽略我。
======================================================================
開始認真回答題目:


首先題主提的這兩個牌子本身就是個錯誤。

LV,GUCCI其實背後都是LV在控股,現在的經營模式也差不多。現在大家接觸到的產品,只是他們靠著老名聲再賣一些流水線上的玩意而已,雖然標榜著高質量(實際上也比同類普通牌子好),但那價錢+加工方,個人覺得實在不值,甚至不如廟會上買個精緻的面人的價值,那好歹真是精心的純手工。

當然一些老牌奢飾品在這之外還在做自己高端手工定製的生意,價格不菲,身份不到,你碰都碰不到,但因為品牌的傳統以及悠久的歷史,其實他們大多都不會選擇科技含量太高的東西,反而更加願意使用純天然,非常自然的東西。

所以各種意義上,恐怕科技的注重都會比較少,雖然並不是絕對,但大部分時尚品牌,都會先注重舒適、自然、美等要素,很多傳統材料現在已經符合這個特質,沒必要。

那麼服飾市場上有沒有重視科技的品牌或者方向呢?

答案是有的!那就是戶外用品。

舉兩個例子

比如說這個,Buff Headwear ,看起來沒什麼?並不就路邊10塊錢一條的魔術圍巾?錯了,作為魔術圍巾的老祖宗,這個品牌一開始就以他的超細纖維面料再配合魔術圍巾的多功能取勝的,後來依然在著重面料方面,比如抗紫外線功能產品等。

再說我2000年左右出國時,曾在某折扣店買了一件日高Nikko的衝鋒衣,當時了解並不多 ,只看中了保暖、擋風和兜多的特性。等我作為留學狗到達了那個一周下八天雨的小島上經歷了第一場雨之後,我才發現其面料神奇的地方,所有的掉在水珠在衣服表面如同水滴在荷葉上的狀態一樣,以至於如果過要進屋,脫下來抖一下,衣服基本就是乾的!!! 我靠太方便了,於是幾乎只要不太熱,那件成了我出門標準的裝備,因為那地方真的天天都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有雨。

當然我不迷戶外,那也是我第一件衝鋒衣,如果我孤陋寡聞了也沒事,現在是否普及開了我也並不清楚。這就是科技的力量,也許沒題主想的那麼拽酷炫,但從那次我實實在在的感覺到了在戶外裝備這種注重實用的領域,科技的力量帶來的方便。

附加:日高官網上介紹的產品中可能給會含有的各種的材料特性-》》Nikko


以上,回答完畢。


感謝張英楠的邀請。
關於服裝與科技的結合這類話題,我從剛接觸服裝那會兒到現在都一直在思考並且規劃著,而且這也是服裝行業脫離瓶頸的必經之路。這話說的有些重,但實際上我看到這個問題時就在想,未來還有什麼行業是不與科技結合的?

「科技與人文的結合」絕不該是噱頭、廣告、營銷手段!而是產品!產品也不僅僅是硬體,還有軟體。以服裝來說,硬體就是指服裝本身實物,而軟體就指的是服裝在使用過程當中的體驗;舒適性、功能性、視覺感受、以及價值觀等。這些也只是服裝本身單一方面的體驗,如要再用心一些,就應該在售前、售後等方面加入比當前還優秀的用戶體驗。但是!讓我感到困惱的是,科技目前所帶給我們的關於服裝行業的用戶體驗儘是如此的糟糕:

視頻封面虛擬試衣間 - 思科網真視頻

這是思科網真的虛擬試衣間。我第一次看的時候我還以為這女的在幹嘛?結果在試衣!你能想像你在實體店裡對著一塊屏幕「手舞足蹈」,並且旁邊還有人在;而且一般店鋪的裝修多為落地窗,窗外的人可以清楚的看到你在裡面「手舞足蹈」,你認為他會覺得你在做新潮的事?我估計沒多少人願意被當成二貨一樣在屏幕面前「手舞足蹈」!

同樣可笑的產品還有Google Glass:


我能感受到的「站在科技和人文的十字路口」的除了喬布斯,還有就是老羅。
服裝與科技的結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如果你們真的笨、真的做不了,那就讓我來做。


看到很多例子都說完想說的,那我就說三個例子吧。
第一個是上面有幾個人提到的侯賽恩·查拉揚【Hussein Chalayan】。
查拉揚跟眾所周知的時尚鬼才亞歷山大·麥奎恩【Alexander McQueen,下稱AMcQ】一樣,繼承英國頂級時裝設計學院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CSM】的搞怪奇才,1995年他的設計系列Absolut中,他以乘務員制服為靈感,設計了一系列可以伸縮、展開的服裝,方便乘務員在應對各種場合的時候適應身體的變化。

【因為年代久遠,已經很難找到高清大圖了】

【因為年代久遠,已經很難找到高清大圖了】
在2016年的設計系列中,他使用了水溶材料作為模特外衣的面料,在表演的中場,水簾在舞台中間降下,兩位模特的外衣由於水溶的效應而呈現出不一樣的形態,從而成為新的設計。

在2016年以未來為主題的Met Gala中,女明星Claire Danes一身Chalayan的LED禮服裙征服全場,不過早在2009年,Chalayan的LED裙裝已經在英國的設計博物館展出了。

在2016年以未來為主題的Met Gala中,女明星Claire Danes一身Chalayan的LED禮服裙征服全場,不過早在2009年,Chalayan的LED裙裝已經在英國的設計博物館展出了。


說完Chalayan,就來說說他的學長McQueen了。
麥昆很會在時裝上大玩科技和藝術是眾所周知的了,在1999年Shalom Harlow身穿純白裙子由一綠一黑兩個色彩噴槍上色的設計相信喜歡設計的時裝精們都知道。


不過在2001年,McQueen讓自己的繆斯Kate Moss穿上一襲奶白色雪紡裙,在走秀中就上演pepperg host效應,所謂pepper ghost,就是今日的3D投影,不走在時尚前列,又怎麼對得起McQueen鬼才的頭銜呢。


最後一個要說的,是一個國內現在不怎麼有名,但是曾經風靡全世界的設計師Hemlut Lang,他的衣服名聲起於捆綁和挖洞,但是這次要說的不是他的設計,而是他達成的某個成就——第一個在網路平台同步直播走秀的品牌,這個創舉在1998年Lang已經達成了,所以在前幾年大家驚訝於Burberry可以在網上同步看走秀的時候,我一點也不驚訝,畢竟Burberry並不是開先河的那一位啊。

以上。


候塞因·卡拉揚(Hussein Chalayan),一個服裝設計大師,他的設計中我覺得包含了許多的科技性的東西,不浮誇,奢華,真真正正在做設計。比如他設計過一款可以自動打開裙擺的衣服...等等吧在面料上也比較有突破


只是為了告訴排名第三的匿名答主我的第一反應也是艾麗斯范荷本~那位匿名答主太傲嬌啦~又是匿名又是關閉評論~快點取匿啦~~關注你~~


雖然 Hussein Chalayan 有點兒偏題, 但他家的衣服簡直是黑科技…


我來舉一個比較坑爹的。
不是比較坑爹,是真的坑爹。

你們猜這貨是幹啥用的?

你們猜這貨是幹啥用的?
萬寶龍寶珠筆?萬寶龍圓珠筆?萬寶龍水彩筆?
就算是萬寶龍鉛筆拿來寫字裝酷也值了啊。

錯!這貨是萬寶龍和三星合作的電子筆,可用於三星蓋世系列手機。
售價460美元。

萬寶龍的S-Pen,看起來高大上吧,有什麼功能呢?
沒有!這貨就是一不能裝在機身里的萬寶龍牌三星S-Pen!要萬寶龍146的價!
也是醉得不行。


如果把時間往回撥個20年,科技不僅限於IT,那我覺得最蕩氣迴腸的無疑是貝納通玩F1。


沒人說說這貨?


nike雖然算不上什麼時尚大牌,但也應該是各位「潮男」的必備單品。上面的這雙air mag就是當中的怪獸級產品,限量慈善售賣中拍出天價。那跟科技有什麼聯繫?它的首次登場是在科幻經典《回到未來2》當中,主角穿越到2015年穿上了這雙能自動系鞋帶的夢幻鞋履。在當年的發售中並沒有加入這個吸睛的功能,可是在明年也就是2015年,這款經典的「誕生元年」nike要再次發售,而且是擁有這個奇思妙想的完整版!真是滿滿的情懷啊


推薦閱讀:

TAG:時尚 | 品牌 | 衣服 | 科技 | 品牌營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