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在處理自己的事情時完全沒有動力,完成別人的請求時卻拼盡全力?
在MBTI性格中有種ESFJ類型的人,這種人為了自己事情完全不上心,無法為了自己的私心而努力,可是,一旦感受到了來自別人對自己「我需要你幫助我完成某事」的意願時,就會拼盡全力去完成那件事,甚至自己的第一感覺是厭惡,但是還是漸漸忽略掉自己的情感。
這樣的人格到底是怎樣形成的?這種人是不是難以成功,因為沒辦法為了自己做任何努力?
======================
感謝各位,有和我相似境遇的,有回答在理的。
謝謝邀請。
文化對每個個體都有一種無形的約束。在人的成長過程中,種種來自於本我的願望一般都會被打壓。比如,利己的行為會被責備,而利他的行為則會被讚賞,在集體主義文化中更是如此。人最初是利己的,後來在文化要求下,慢慢地變得『利他』,但這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利他。比如題主所說的「完成別人的請求時拚盡全力」,看起來很「友好」,但這只是一種生存策略。有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利他?有,條件是一個人已經足夠強大,種種自戀的、被愛的、安全的需要已經被充分滿足了。此時,按心理學家馬斯洛的說法,人會進入自我實現的狀態,更多的被一種建設性的、創造性的、利他主義的驅力所驅使著。
所謂成長的過程,便是接受與認同社會要求的過程,這個過程伴隨著不斷的挫折和痛苦。作為個體的人來說,有兩個問題是要不斷面對的:我能不能在社會中生存下來?我能不能得到別人的喜歡?當一個人無法對這兩個問題有一個明確而自信的回答時,難免會委屈自己討好別人。討好別人是對對真實自我的壓抑,很多人的苦惱均來源於此。有些人埋頭苦幹,有些人在單位或學校里煎熬地生活著,明明很想離開過上自由的生活,但卻沒有充足的膽量與勇氣。
討好是一種示弱,它也許能喚起別人的保護,或者能防禦別人的傷害。但討好是一種兒童心態,是一個人缺乏獨立性與自信心的表現。而一個有獨立感與自我確定感的人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成人(心理上的成人,並非指生理上的)。每個人都曾經是弱小和自卑的,那麼成人的過程,便是逐漸走向自信與獨立的過程。只有這樣的人,才能「成為自己」,才敢於拒絕別人。 @動機在杭州老師引用的管理學大師德魯克一次拒絕別人要求的話:「如果我說富有成效的秘密之一就是把所有的邀請,比如您的邀請,都扔進一個大大的廢紙簍的話,我希望您不要認為我太自以為是或者過於粗魯。根據我的經驗,提高生產效率的方式是不要做任何幫助他人工作的事情,而是把所有時間都用於上帝讓你做的事情上,並把它做好」——把所有的時間都用於上帝讓你做的事情上,並把它做好......這是多麼令人嚮往的人生境界啊!
回到題主的問題:這樣的人會不會成功?一般不會,即使成功了,往往也會不持久。因為他們無法以一顆平常心面對成功。成功來臨時,或者過於激動,或者過於不安,無形中摧毀了成功。當這些人有幸成功時,會時刻生活在強大的心理壓力之中,對於這些人而言,成功甚至會讓他們短命(那些過勞死的成功者不免會讓我有這種猜測)。只有內心強大的人才能成功並保持成功。照此看來,當你覺得自己不夠強大時,還是暫時把手頭的事情做好,不要老是做成功的美夢吧。而當你內心真的強大時,成功自然會來臨。畢竟,內心真正強大的人太少,所以,這樣的人怎麼可能不成功呢?自尊的管理是一項重要的自我功能
一個人,無論是襁褓中的嬰兒、充滿活力的青年,還是耄耋老者,每天都要面對同樣的問題——「如何活下去」?為了能夠活下去,就需要有很多種心理功能,來支持自己完成衣食住行的任務。基礎的是感知覺、注意力和身體控制能力,高級一些的是記憶能力、言語交流能力,還有完成複雜任務的邏輯思維、抽象能力和想像力等。正是這些基本的自我功能的有效發揮,保證了我們能夠獲取生存的必需品、賺到錢,完成照顧自我和家人的一系列複雜的動作。
此外,為了處理人與人之間愛恨情仇的複雜關係、調節內心的焦慮和憤怒等糟糕情緒,我們還需要發展情緒覺察能力、焦慮調節能力、自尊的調節能力、人際交流能力等等功能。與維持基本生活的能力相比,這些能力不直接影響吃喝拉撒的日常生活,但會極大地影響我們情緒體驗和生活質量。比如焦慮調節能力不足,在工作、生活有變動時很容易過度緊張、煩躁,甚至失眠;有的人受挫後慣於指責別人,搞得自己人際關係不好,卻難以覺察自己表達方式上的不得體、也難以反思自己的錯誤。這一類心理功能,可以稱為社會性心理功能。
在社會性的心理功能中,自尊的管理能力非常重要,它會讓我們敢於尊重自我的情緒體驗、維護自我邊界、正視內心的真實需求,通過現實層面的付出,來以獲得較高的自我及他人評價、達到自我認可和接納的生活狀態。同樣在我們遭受挫折、失敗時,能夠引導我們客觀看待自我的能力,忍受一定程度自尊受傷的崩解感,不會自暴自棄,乃至蒙羞自盡。
不敢滿足自我的需求是自尊低下的表現
題主說道的這種人,顯然缺乏健康的自尊水平,他們一貫地忽視自我的基本需要、不敢堅持自我的真實需求。反倒是為了別人的需要,他才能克服外界的困難,勇于堅持、突破一些自我的束縛,以沒有底線的付出來滿足對方。這說明他們其實是有能力在現實中克服困難,缺乏地是在內心把對別人需求的尊重、以同樣的態度放在自己身上。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感覺能克服外在困難,卻面對不了自己的真實需求呢?核心點在於,他覺得別人的需要值得被尊重,而自己的需要想一想就算了、不值得被尊重,更奢談勞師動眾、大費周章地去獲得滿足。潛台詞是,「我值嗎?我行嗎?我可以嗎?」
不敢滿足自我的需要的人,有兩種動機在發揮影響:一是害怕自己的需要,因為尋求需要的滿足曾經給自己(及早年照顧者)帶來很大的麻煩,比如孩子渴望彈鋼琴,但是父母經濟壓力大、家裡空間小,一旦堅持要買鋼琴,會給家人和自己帶來巨大的麻煩。於是慢慢內化了這種疏於照顧自我需要的模式,即使在長大後具備條件買鋼琴,也會在心裡犯嘀咕,「我不會給別人添亂吧」?
二是如果自己獲得了滿足,那麼內心會有強烈的內疚感。這種情況在個人(及家庭)經受過創傷後更容易出現。比如同樣在戰地醫院,從戰場上救下來的戰士明顯比受傷的老百姓使用的鎮痛劑要少,因為戰士往往覺得自己能撿條命活著回來,已經比戰死沙場的戰友幸福太多了。如果我太照顧自己、把自己搞舒坦了,就對不起那幫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了。越戰之後,大量的越戰退伍老兵一直生活在社會的下層,極端地甚至會自殺,很多都與這種倖存者內疚有關。
因為他們面對不了要成功與幸福的渴望,因為這樣就要面對「兄弟們都戰死他鄉,我卻獨享富貴,太不夠義氣」的自責感。
病理性利他是自尊低下的人滿足自我的曲折方式
當一個人經濟能力較好時,把一小部分錢用於環境保護、幫助窮困學生等公益事業是一種健康的利他行為。而上面提到的這種人,在否認與拒絕自己的基本需求後,反而對別人的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心思,促成他人需要的滿足,雖然也是利他,但前提卻是自己否認、拒絕了自己真實的需要,是一種負面方式的利他,即病理性利他。因為他的目的是迴避面對自己需要時的複雜情感、迴避在意識層面正視這種需要時會喚起的強烈焦慮。
而這種負面的利他可以起到緩解面對複雜情緒和焦慮的作用,原因在於他把自己內心的需要投射給了對方,自己通過照顧他來比較繞(乃至歪曲)的方式滿足自己的需要。這也是為什麼命名為「病理性」,如果一個人對這種投射的情況缺乏覺察,一直誤以為是別人太需要、而不是自己。這會導致自我和別人的邊界不清、自我和別人的內心活動難以被現實檢驗,導致不斷的誤解和衝突,甚至走向脫離現實能力的危險。
聽起來是不是有些熟悉?在中國很多家長都會為了孩子捨不得吃、捨不得穿,但是孩子要參加高價培訓、要買高檔衣服,父母是敢於不計代價地滿足孩子的,因為在那個瞬間,花錢的爽快和揮霍感是一樣的,而給孩子花錢明顯會減少內心的自責、反而體會到道德上的優越感。「我是為了孩子,花再多錢,我也驕傲」。不僅不會傷自己自己的自尊,反而臉上有光、心中有愛,渾身地自在搖擺。殊不知,內心渴望滿足的需要在一次次的搖擺中,遺失殆盡。為以後孩子長大不需要自己時,自己悵然若失的空洞感,埋下了伏筆。因為「孩子就是我的生命,我是為了孩子才存在,孩子離開了家,我也就不知道我是誰了」。
自尊管理的問題來自於不健康的家庭氛圍
這種聽起來有些受虐的性格怎麼形成呢?
他們早年成長的環境往往比較惡劣,一種是需要壓制自己的真實感覺、表現的很乖巧才能吸引父母的關注和讚賞。這樣的家長往往比較自戀,也需要從孩子的優異表現中得到自戀的滿足。小到孔融讓梨式的謙讓行為,大到孩子優異的成績、特殊的才藝,都要炫耀和誇獎一番。這樣的家長很難看到孩子自然、真實的需求,也無從對孩子的這部分做出有效的回應,結果孩子慢慢也內化了一種別人的需要更重要,別人先被滿足後,自己才有糖吃的模式。
另一種是父母之間有很多衝突、時常爭吵,自己反過來要照顧父母的情緒。原因在於,即使付出那麼多心血來維持家庭的和諧,至少要比默默忍受家庭的破碎要好得多,潛台詞是,」這個家,需要有人輸血來拯救,父母都指望不上了,只得我該出手時就出手了」。而往往這樣的孩子又被大人、周圍的人誇獎為懂事、不給父母添亂。這種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模式的循環往複,使得真實的自我需要在看似和諧的氛圍中消失殆盡。最可悲的是,不到自己生病難捱、痛苦萬分時,這個當事人都不願去覺察,那麼處處隱忍的人原來是自己。
病理性利他可以成功、乃至可以成為榜樣
具有病理性利他這種犧牲精神的人,在某些特定的環境中、某些特定的文化里,可以是成功者,乃至是成功的典範。比如幾十年前某軍隊里的小班長,帶領一個班的人集體外出勞動,因為道兒遠,所以得帶飯到那兒吃。不巧,其中一個小同志忘記拿飯盒了。這位班長慷慨地把自己的飯盒給了他,小同志飽餐一頓,自己卻餓了一天。可以說,這個班長作為光榮形象是成功的。但是他的動機並不健康,顯然有低自尊在作祟、是病理性利他的表現(這個理解不止基於上述行為,也結合了他《XX日記》中提到在舊社會的早年生活)。因為班長如果想幫助一個同志,完全可以號召班裡的人一起幫助他,每人少吃一勺,然後大家都吃七八分飽、餓不著,而又共同幫助了一個同志。或者至少是一人半盒,兩個人都墊巴點。而不是否認了自己的基本需要,來滿足對方(除非你有更險惡的收買人心的動機,這個另當別論)。
為了自己的需要而能敢於表達、堅持自我需求的正當性,在受到侵犯時敢於據理抗爭,是一個人尊重自我、自尊調節功能健全的表現。而不顧自己生活而熱心腸好幫忙的人,往往有病理性利他的問題,他們缺乏直面現實問題的勇氣,通過不斷照顧別人、為別人的權益去爭取來找到存在感,也曲折地滿足地自我需求。他們的低自尊感狀態,傾向於把被照顧的需要投射給了別人,自己滿足對方的時候,內心也得到了滿足,只是意識層面不願或不能接受是自己有這種需求。
為之一嘆!
除了 @動機在杭州 老師提到的討好型人格之外,我再補充另外一個可能:
一些人無法承擔對自己的評價,以及評價所可能產生的羞恥感。
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付出努力,可能遭遇的負面評價有:
「這個人很貪婪」;
「這個人拼起來的姿勢好笨拙,聰明人就不用那麼拼」;
「俗人,功利心重」;
「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誰叫他之前不努力」;
「哈哈他都拼成這樣了,還是得不到」(個人認為這個最可怕);
……等等等等。
假如這些評價轉移到別人身上,自然不會拿它當回事。
說到底,還是愛惜羽毛。——又想吃,又害怕顯得吃相難看。然而可惜的是,這些害怕常常與現實不符。有時我們舉手投足,都會感覺有假想的觀眾(perceived audience)盯著自己,如果這個觀眾過於刻薄和毒舌,我們做事就會束手縛腳,難以放開。這些負面評價不見得存在於現實中,卻真真切切地存在於當事人自己心裡。他們過度地擔憂,自己過於「上進」的形象落在別人眼中,是否就會像芮成鋼那樣的「好學生」一樣可笑可鄙?假想出來的冷笑聲,稀釋或打消了自己做事的動力。
對別人的事上心,對自己的事敷衍,可能有很多原因。比如,一些心理學家相信,我們對人際關係的理解,本質上類似於商品交易,付出是期待回報的。所以為別人做事儘力,可以當作一種投資。再比如,任何事情要持續,都需要反饋,為別人做事,感激和讚揚就是一種反饋,為自己做事有時候反而沒反饋。
但我覺得,最常見也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你心裡有個核心信念,這個信念是,「我不重要」,至少,「我不如別人那麼重要」。
因為你覺得自己不重要,所以在處理自己事情的時候,你可以敷衍塞責。也因為你覺得自己不重要,所以你需要別人來肯定你的價值和重要性,在為別人做事時,哪怕你的第一感覺是厭惡,你仍然沒法拒絕,而要拼盡全力。也許你是擔心,如果我不這麼做,別人會覺得我能力不夠、態度不好,並因此看不起我。
討好型人格是怎麼形成的呢?在我們很小的時候,無論我們微笑還是哭鬧,父母都會及時回應我們。我們和母親穩定的依戀關係,讓我們覺得世界很安全,而我們自己很重要。這種無條件的積極關愛就是自尊的來源。但是當父母的關愛逐漸附加條件,比如,如果你哭鬧,如果你沒和叔叔阿姨打招呼,如果你沒考好成績,父母就不愛你們。我說的並不是那種善意假裝的「不愛」,而是有些父母會表現出來的真實的失望和疏遠。這些孩子聽話是聽話了,但他們會逐漸習得這樣的信念:如果我要得到父母的愛,一定要做成什麼事,只有這樣,我才會有價值。而如果父母的要求總是很難做到,久而久之,他們就會發展出討好型人格。
這些討好型人格也會有很多助人行為。大部分時候,我們都倡導先人後己,助人,尤其是犧牲自己的助人行為,是被廣泛讚揚的。但也有一些助人行為,總讓人感覺哪裡不對。比如前幾年有位歌手,幫助很多上不起學的貧困兒童讀書,這本來是件好事,可是他為了做這件事,弄得自己家徒四壁,到處借錢,甚至給別人下跪來求善款,最後因為自己沒錢治病去世了。這樣的助人行為並不讓我們覺得肅然起敬想要見賢思齊,反而有些彆扭。
佛教的某些經典中,愛己是要排在愛人之前的,利己不利人是要優於利人不利己。比如法句經就說,無論利益他人之事何等重大,不要因此犧牲自己的福利;要了解自己真正的福利,並用心實現它。(法句經,坦尼沙羅尊者英譯)。這其實也好理解,我們愛自己,才能推己及人。我們自己有餘了,才能給別人。尤其不應該為同等的,或者別人更小的福利來犧牲自己更大的福利。
那些自我價值感低的人,容易發展出討好型人格,認為自己的價值都有賴於別人的肯定,他們會有很多過度的助人行為。但也有一些人,在幫助別人的時候並不是那麼自願的。他們甚至會厭惡後悔自己的付出,甚至在心裡嘀咕:「我這何苦呢,我遇到什麼事,這小子可不會這麼幫我。」可下次遇到了類似的請求,他們仍然很難拒絕。對於那些「認為自己不重要的人」,真實地說出自己的想法,拒絕別人是一件很需要勇氣的事情。有些人覺得,跟別人保持合適的邊界,判斷什麼時候該幫助什麼時候該拒絕太累,所以要麼乾脆來者不拒,成了付出卻得不到回報的老好人,要麼乾脆當孤家寡人,直接遠離人群,既不接受幫助也不幫助他人。
最近我在看湛盧文化出的《創造力》,有個細節很有意思。這本書源於一個宏偉的計劃,心理學大師作希斯贊特米哈里者想採訪我們這個時代最有創造力的一群人,來了解創造力的共性。結果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就拒絕了這個採訪。他的拒絕信是這麼寫的:
「如果我說富有成效的秘密之一就是把所有的邀請,比如您的邀請,都扔進一個大大的廢紙簍的話,我希望您不要認為我太自以為是或者過於粗魯。根據我的經驗,提高生產效率的方式是不要做任何幫助他人工作的事情,而是把所有時間都用於上帝讓你做的事情上,並把它做好。」
他覺得自己的事是上帝讓他做的,那自然不能怠慢,而你雖然是著名心理學家了,但你畢竟還是地球上的,那拒絕你也自然不在話下。你看,當你覺得自己重要了,對於該不該幫別人,該幫到什麼程度,也就容易判斷了。
簡直就是在說我!
其實我覺得沒那麼玄乎,
我只是
責任心重,
不想拖後腿,
覺得幫助別人能夠實現自我價值還很快樂,
並且從小受到教育「要有誠信,答應別人的事情就要做到」
罷了。
比如說小組作業和個人作業,
我永遠都是認認真真地做小組作業,而自己的作業隨便應付就好……
因為我覺得我不在乎績點,但不代表別人不在乎績點啊。
什麼不自信、愛缺失……好像……沒那麼嚴重吧。。。
這種行為與mbti類型無關。
這是愛缺失的一種體現。形成原因,往往是因為原生家庭破裂,或者要求過於嚴苛,教育不當所致。比如:不聽話,爸媽就不要你了等等。使孩子覺得自己被拋棄,沒有價值,只有努力討好父母才值得愛。
委屈自己成全他人,這種行為模式看起來高尚,也容易受身邊人的認可,取得一些成績。但是因為做事是由畏懼他人生氣開始,未從內心出發,壓抑自己真正的情感需求,長此以往容易迷茫,不知道自己活著的價值,患上抑鬱、焦慮。
想要改變這種行為模式,要從傾聽自己的內心找到自身的價值,學會合適的方法去拒絕他人開始。
擴展閱讀:當發現自己幾乎做任何事的動機都是取悅別人,應該如何改正?http://www.zhihu.com/question/26802579
看到題目,其實很明白樓主那種被人需要的感覺。
首先人類身為社會動物,天生渴望建立交際圈和鞏固「人脈」。當別人有求於自己時,會覺得自己被需要了,在群體中是有價值的,所以樓主拼盡全力去幫忙也無可厚非啦。
其次就是不擅長拒絕別人這個點,樓主不妨提高一下自尊心,不要擔心拒絕了別人的請求就會苛責。力所能及的時候幫忙當然是好的,但是也要給自己一些空間和時間。
相信這兩點樓主已經聽過不少分析了,那我想提供一個比較特別的角度給樓主,那就是利他主義者在人際交往中其實是更有魅力的,而且比較容易有「艷遇」哦~
縱觀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利他主義貌似是個冒險而任性的習慣。但是經過祖先代代傳遞,至今我們還保有這種「利他習慣」,說明利他傾向對於生存和繁衍可能是有某種優勢的。
有一種說法認為,利他行為常常會帶來回報。
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利他主義是一種「富足信號」,它暗示給你的潛在性夥伴,你會是一名很好的伴侶——因為廣施善行表示你起碼有相當高的能力和資本可以付出。諸多過往研究也支持了這種觀點,無論男女,利他主義行為都提高了 TA 對異性的吸引力。
英國心理學雜誌最近的一篇文章里,Steven Arnocky 等研究者想再深挖一點點:利他主義是否不僅讓人們更有魅力,還真的增加了他們的性生活? 研究者解釋說,「因為實際發生的交配行為才會最終影響特定遺傳特徵的演化。」
換句話說,如果證實這個假設,就能很好地解釋為什麼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仍有很多人展現出利他傾向。
想要了解利他主義傾向是否增加了我們祖先的性生活,有一種方式就是檢驗當代利他傾向更強的人是否性生活也更豐富。Arnocky 的團隊希望通過兩個實驗一探究竟,實驗對象是加拿大年輕人。
他們請來 192 名未婚女性和 105 名未婚男性描述自己的利他傾向(e.g. 會不會捐款給慈善機構?會不會獻血?會不會扶人過馬路?等等),並詢問了被調查者的性史以及對異性的慾望。
統計分析發現:
- 利他傾向得分較高的男性和女性都自我報告對異性的吸引力也更高,更受異性關注。
- 相較於女性,利他傾向較高的男性更願意說出自己性伴侶更多,更常有露水之緣。目前處於穩定戀愛中的被試也一樣「性福」,最近30天里性生活頻率更高。
當然第一項研究有些瑕疵,它的數據和結論都基於被試的自述。而且,萬一真實情況是那些做愛更多的人更願意吹噓自己的慷慨無私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第二項研究找了 335名 大學生,通過現場考察他們是否會捐出自己可能獲得的 100 美元獎金來了解他們真實的利他傾向。
參與者還是需要回答性史方面的問題,另外,還增加了一些考察指標,比如 TA 的自戀程度、TA 的回答是否會迎合社會讚許(比如請人們對「我從不後悔自己做出的決定」這類描述做評價,他們的反應能看出人們是否會傾向於自我粉飾,塑造一個超級正面但不符實際的形象)。
即便去除了自戀程度和社會讚許度較高的被試以後,第二項研究仍發現,利他行為傾向和更多性生活有關。不論男女,利他傾向高的人都經歷了更多露水之緣,在過去一年裡有過更多性伴侶。
這些新發現也支持了過去對狩獵部落的研究——更願意將獵物分享給非親屬的男人,性生活會更多。最新結果也與之一致,說明有利他行為的男性女性都更具魅力。
這是首個驗證利他主義會真真切切影響西方當代社會中的人類交配的實證研究。利他主義對兩性造成的實際影響有些不同,對男性來說是更「有效」的特點。
但研究者也提醒我們——這些因素只是相關而已哦~其因果聯繫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哦~
我們也懷疑過,會不會是因為豐富的性經驗和性伴侶反過來鼓勵了這些人變得更慷慨無私呢?這就需要對性生活習慣和利他主義進行長期跟蹤研究來解答了。
但起碼,已知的研究結果與先前一致:利他傾向讓人們更有吸引力,性生活更豐富,這一點是無可厚非的了。(所以問者也不用為此太糾結,最終還是會更有收穫…… )
最後推薦一本書,叫做《give and take》,裡面有提到giver和成功之間的關係~
-----------------------------------------------
本文節選自利他主義者更「性福」 | 無私人人愛,點擊標題可閱讀全文。
友心人(yosumn),鼓勵批判性思考、有趣且專業的心理學科普社區。
這種特點可以分成兩部分來看待。一方面,他對自己想做的事情沒有動力,不一定是像其他答主所說的不自信,可能是他對自己所能達到的境界並沒有那麼大的需求。還有一種可能是拖延症。另一方面,對別人的事情能夠快去的做完,一方面可以是因為他需要獲得別人的肯定和認同感,需要被別人需要,也可能是因為他對別人更有責任感,一般而言我們對別人都不會太有拖延症的對吧。
其實有時候覺得也不一定是討好型,可能有些人自控能力比較差,對於自己的事情,如果不是特別著急的話就會一直拖延下去,但是這件事情如果必須的話肯定會完成的。對於別人的事情,有一種外界的壓力,既然答應了就肯定會好好辦的。
反對流行的高票答案如不自愛或者缺愛,這些解釋很容易使人往錯誤的方向用力,惡化問題。
真正的問題是討好別人沒討好成功時被拒絕被嫌棄的痛苦體驗,這種天打五雷轟或者落入冰窖一般的痛苦體驗會被潛意識仔細迴避,表現為行為里逃避某些事情繞著走的空白。所以看得出在走彎路卻發現不了逃避的到底是什麼東西。
如果這種痛苦體驗來自以前在嚴酷父母老師老闆環境里的創傷記憶包括軀體情緒記憶,參考@高科 教練的文章,讓身體化解你的痛苦。
如果這種痛苦體驗至今還是現實處境,換環境吧。感覺樓上很多答案的分析說得很好,可是未必就符合情況。
就我看來,一個人做事情的積極程度和他對事情的重視程度是成正比的。就一般人來說,他自己的事情有很多,可是並非都是重要的,他可能只是對對自己重要的事積極完成,而對不重要的事敷衍了事而已。
而別人的事是否重要,就和誠心,責任還有親疏關係有關了。對於別人的事,如果答應了別人,就認真的做好其實是一種很好的態度,是塑造自我形象和拓寬人脈資源的必要手段。
題主的問題就很不具有代表性,因為自己的事有重要和不重要的分別,而別人和別人也有親疏輕重的不同,怎樣取捨就是個人處人處事的觀念問題了,自己覺得開心滿足而又明顯無害就好。
其實極端點說,社會上大多數人都是在為別人做事的,可是在這個過程中自己的能力也可以得到提升,自己也必然會得到一定好處的。至於是不是有心理上的問題,那就再說吧,竊以為心理學在某些方面被簡化和誇大了。
不自信。自我價值的實現完全建立在取悅別人的基礎上,也就是說你從沒想過取悅自己。
這和MBTI類型無關(別說ESFJ,就算INTP也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這也和「低自尊」、「討好型人格」無關。
我覺得原因有三:
1.所謂「自己的事情」不一定出於你的自由選擇。例如,減肥是你「自己的事情」,但你可曾問過自己:按照健康標準,你真的需要減肥嗎?所謂「好女不過百」的審美觀,是你自發產生的,還是這個社會強加給你的?反而你答應「別人的請求」倒是出於你的自由選擇。有自由選擇才有內驅力,有內驅力才有動力。
2.自己的事情一般沒有deadline,別人的請求一般有deadline。
3.當你眼看著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了,你會降低對自己的要求,就算徹底失敗了,你也會找借口原諒自己;而別人可沒有這麼寬容。
題主描述的這種行為類似於一種利他行為,但是區別於基於對對方的共情以及超我價值觀的驅使,有時候這種利他行為更多含有一種自我折磨的需求,並且也造成了這樣的後果。比如題主提到的,對於自己的事情完全不上心,但是對於別人的事情,即使讓自己感到厭惡,也會努力去完成。內心的動力總是複雜的,在此只談一下自認為可能的原因。
1、因此首先提一下病理性利他,有時候這會作為一種為了防禦我們內心無法接受的感受所採用的手段。
防禦的會是什麼呢?很多時候是我們自身的需求感,我們之所以需要不讓自己感受到自身的需求,是因為可能因需求感而感到自己的貪婪,從而產生內疚。我們會把這種自身無法接受的需求(意味著貪婪)投射到別人身上,從而讓角色反轉,在滿足別人的時候代償性地滿足了自己的需求感,同時成功地迴避掉了貪婪所帶來的內疚。
另一種情況是為了防禦對他人的憤怒。這種對於他人的憤怒感受被隱藏成為自我犧牲,通過自我犧牲並且為他人付出,讓自己佔據了道德制高點,以此潛在地達成了對他人的攻擊。
以上這兩種情況類似於這個人擁有異常強烈的道德感,不論是對自己貪婪還是憤怒,都無法和自己的道德感和平共處,於是表現出像是道德自虐的狀態。這種狀態就和個人早期道德感的形成,對於自己一些情感(如憤怒、貪婪、內疚等)能否能夠在安全的環境中被體驗和表達有關。
在這兩種情況中,其實也有很多人能夠取得社會化的成功。因為雖然是為了對抗自身道德的責難,但是有時候卻能夠發展出利於他人、利於社會的行為,因此在合適的情況下反而能夠得到社會和他人的認可。
2、另外還存在著通過犧牲自己來維持人際關係的情況。很多時候,採用這樣方式的人其實是在說「請不要離開我,如果離開我,我就會傷害自己」。歸根結底是一種對於被拋棄的恐懼,由此形成的討好式甚至自我犧牲式的行為。而這種被拋棄,喪失愛的恐懼和早期撫養過程中撫養者積極的、迅速的、無條件的關愛有關。如果撫養者懈怠,那麼兒童可能就會通過更強烈的刺激(如讓自己身陷險境)加強獲取力度;如果撫養者經常把關愛和懲罰放在一起(比如一些所謂「懲罰性的關愛」),同樣會讓兒童把自我挫敗與維持重要關係聯繫在一起。
很多時候這樣的心理模式和行為,同早期經歷的這些沒有被自身完全處理的「創傷」有關,而這種「創傷」又沒有嚴重到讓自己完全失去被愛的希望。於是自我犧牲、自我挫敗成了讓自己爭取被愛的希望的一種手段。
在以上這種為了維持關係而不斷自我犧牲的狀況下,成功似乎就成了一件很難的事情。這種模式下,重點在於維持自己糟糕的處境,光是這一點就消耗了大量的心力。
每種性格都包括優點與缺點,題主集中描述了ESFJ的缺點,不管自己的事,拼盡全力幫他人做事,這是一種極端性格,將它與ESFJ性格的人混為一談,有失偏頗。ESFJ性格的人優缺點主要包括:
ESFJ在感情中的優點:
不遺餘力地履行自己的職責和義務;
天性熱情友善,樂於認同他人;
具有服務意識,喜歡取悅他人;
對於自己的承諾十分認真,尋求能夠白頭偕老的愛情;
富有責任心且腳踏實地,是處理日常事務的可靠人選;
通常積極向上,且非常受歡迎,對周圍人群有很大的吸引力;
通常非常擅於理財;
思想傳統,具有家庭觀念,常會舉辦家庭慶典及傳統的特殊活動。
看到這些是不是覺得這個人其實很不錯呢?
ESFJ在感情中的弱點:
對於改變以及新環境常會表現出不適;
極度厭惡衝突和批評;
需要他人大量的正面肯定來獲取自我滿足;
有可能過分注重權力地位,關注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很難接受感情的終結,並總會將罪錯全部歸到自己身上;
很難接受自己身邊親密的人有任何負面問題;
對於自己需求的關注不足,常會做出自我犧牲;
有可能會運用陰謀操縱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題主描述的「不管自己的事,拼盡全力幫他人做事」類似「討好型人格」,但是即便是討好型人格的人也不會不管不顧自己的事,他們主要是從心裡不敢、不習慣於拒絕他人的要求。具體討好型人格是怎樣的心理機制,之前知乎已經有人問過,我也有回答過,如果題主感興趣可以搜一下。謝謝~歡迎討論~
————————————為了答案全面,我決定把討好型人格是如何形成的答案粘貼上來——————————————其實我不想答一到題到處粘來粘去的&>&<...原諒我——————
題主您好,根據薩提亞理論,人與人在交往過程中會有四種應對策略:
1、討好型:壓抑自己真實的需求感受,以他人喜好為標準,通過迎合他人保護自己不受傷;
2、超理性型:不近人情,絕對理性的分析一切問題,實則是為了保護自己免得受傷而將自己的感情、情緒封閉起來;
3、指責型:將一切問題歸咎於對方,保護自己不受傷;
4、表裡合一型:心理與行為統一的狀態。
四種應對策略沒有好壞之分,只是方式不同。表裡合一對我們個人來說是最舒服的。我們每個人都會不同程度的運用四種應對策略,而且大多數人對不同的人也會採用不同的應對策略。
@羅林的答案中已經將討好型人格描述的非常清楚,此處我大概講一下在諮詢過程中如何幫助客戶,以及在生活中我們如何幫助自己來調整這一應對方式帶給我們的負面影響。
在過去的生活經驗中,我們逐漸養成了討好型人格,這一應對策略一定程度上幫助了我們,讓我們可以更好的生活下來。可能幫我們贏得了父母的一個笑臉,可能贏得了一些朋友。隨著我們的成長,這一策略帶來的負面影響越來越大,逐漸讓我們不能承受,帶來很大痛苦。我們有想法想改變它,但是共處這麼久,一時不知如何改變。在我們決定要逐漸遠離這一模式時,可以靜下心來,對它說類似的話:「謝謝你,過去幫助我很多,但是,我已經成長到另一階段,目前這樣的狀態帶給我很多困擾,所以,要說再見了」。
說完再見之後,我們來看一張圖(之前針對討好型人格做的案例分析圖,不好意思是繁體字~相信大家都能看懂,就不改了)這是我們內在行為想法的一個冰山模型。題主,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這是我們內在行為想法的一個冰山模型。題主,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最上一層的外顯行為,可能是放下自己的急事去幫別人,放棄自己的觀點迎合他人。
接著一層是應對方式,包括開始提到的討好型、超理性、指責型、表裡如一四種模式。
第三層是感受,比如您在迎合他人時是什麼感受?可能是開心、放心,有安全感的感覺等,此處您可以想最近發生的一件您迎合他人的事,對於此事,您最基本的感受、情緒是什麼,可以寫下來。
第四層是感覺的感覺,請您感受一下,在上一層的開心、安全感之下,您更深層次的感受是什麼,可能是壓抑感、悲哀感、委屈、焦慮、累的感覺。(在諮詢過程中,這些是需要諮詢師逐步引導您自己說出的,此時我這樣直接寫出來會給您暗示的感覺,是不對的,不過目前沒有想到更好的說明辦法。。)
第五層是預設立場、主觀認識,比如題主主觀上可能認為只有順從、迎合他人才能獲得愛,才能得到價值肯定,否則會受到傷害。
第六層是期待,我們期待關愛與認同等等,這種愛與認同可以來自自己和他人。題主現在可能的狀態是不斷壓抑自己,以迎合他人獲得他人的認同和好感。其實,這種認同也可以來自我們的自我認同,相比外部認同,自我認同更為可靠,而且源源不斷(知易行難,與題主共勉)。
第七層是每個人心底的渴望,被愛、被認可、有價值感、自由等等。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渴望追求這些。題主自問心底的渴望是什麼?結構上看很簡單,在諮詢中這是深層次的討論,一步一步來。
第八層是自我,拋開學業、工作等等一切標籤的那個我,它是我們的生命力與精神力,拋開一切的標籤,依然相信我們是有價值的。
謝謝您看到此處,如果進一步問題請評論或私信,歡迎交流~創建於 2015-01-21
很多時候,我碰到難的事情,就想要逃。拖拉。有時還老在那裡想,做這個事情的意義。
但如果是朋友拜託的事情,可能因為是覺得要幫助到別人,反而更勇敢。
我想,有這種情況的可能不是你一個人。不要太擔心。勇敢起來,做自己該做的事請。另外,這種個性的人,會不會比較適合做需要和他人接觸,需要服務他人的事情?
我覺得我給學生上課的時候就比較興奮,自己在辦公室里做研究的時候好像就沒那麼興奮。當我看到學生臉上那種從不懂到懂從迷茫到清楚的表情時,就很開心!
不需要理會有些答案中負面的話。
什麼是真正的成功?通過工作,能夠給別人帶去好處,我覺得就是一種成功!加油!希望你找到適合自己的專業和工作!首先,題主說的是有的人。可是你並不了解有的人。有的人其實不是你想的那樣,他們有能力默默快速做好自己的事情並幫助他人,自己成長也幫助他人成長。有的人他們內心有用不完的愛,所以可以將愛分給很多人,他們的愛如此之多,甚至讓旁觀者懷疑他們沒給自己留一點。
然而,他們告訴你他們對自己的事情不上心,卻對別人的事情全力以赴只是不想打擊你的自信心。讓你覺得世界美好,眾生平等。畢竟編造一個弱者思維可以理解的理由遠比解釋大神的世界容易的多,也討喜的多。所以題主就相信了不是么,還自作聰明的默默同情了下大神。
不要問我怎麼知道的。
。。。
不想去做的事都是不喜歡的
因為不喜歡自己要做的事,所以幫別人做自己不討厭的事。。。
像草履蟲一樣。
嗯,我說的就是我。
有事兒您說話!
這樣才能體現自身的價值嘛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