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風險你有什麼獨特見解?

風險無處不在,而且連續。
請不要把書本知識或簡單一二維思想作答。
獨特等於經驗累積後深層次思考,往提供乾貨。


根據與@Mu Tian的討論,我覺得有必要重寫一下答案,順便回應他關心的問題,也指出他的問題。

Mu Tian所說的「未知」風險,如果就是所描述的「黑天鵝事件」,或者拓展到小概率事件,學術界對此有明確的定義,叫「尾部風險(left tail)」。所謂尾部風險,就是發生概率很低、難以預測、但影響很大的風險。針對尾部風險如何測量與防範這個課題,從學術界到投資機構都有研究,但主要方法還是從投資組合入手降低風險,減少尾部風險發生的機率。

為什麼不是像Mu Tian所說的「金融機構應該投入大量資源來挖掘已有數據,尋找新的風險因子和風險事件」呢?如果真的把這個風險定義為「未知」的,又如何識別?如果把他看做是極低概率的風險,這樣做是否值得?金融機構進行風險管理和控制是要成本的,過分強調「識別風險」和「管理風險」是要犧牲收益的。如果想完全杜絕「尾部風險」,並不是無法做到的,通過調整投資組合即可,但需要的成本是多少呢?Myron Scholes有過一個測算,若風險資產組合想要完全避免尾部風險,所花費的成本驚人的高,就是風險資產組合收益與無風險資產組合收益的差價。

既然這樣,為什麼還要風險資產組合,而不是大家都拿著債券。因為從長期來看,包含了尾部風險的風險資產組合收益要大大高於無風險資產收益,即承擔「尾部風險」來獲取收益。當然,每個人都會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盡量避免尾部風險降臨到自己身上,無論是Mu Tian反對的「「科學地」量化已知風險」,還是「挖掘已有數據」、「維持風險偏好」,都是被所有人說爛了的方法,大致相當於「你要做一個好人」、「你要保持注意力集中」、「你要咬牙堅持」這樣的人生經驗和勸告,沒有任何實操幫助。

如果有人問我,如何幫助PE或者銀行避免「尾部風險」,抱歉我做不到。同樣是Myron Scholes測算,一個風險資產組合,從1930年至2012年,正常價值680美元,規避1/3尾部風險後價值4904美元,規避1/2尾部風險後價值12931美元,差距何止10倍。如果我有辦法避免哪怕1/10尾部風險,我也不會在知乎寫答案告訴你如何操作,我已經投身PE了。所以我並不是說沒有尾部風險,也不是表示無法預防尾部風險。

但非用「未知」這個詞的話,我不覺得什麼風險是未知的。任何抵禦風險的手段都是在風險發生過以後發展出來的,就像我並不知道有萬磁王這個變種人我也無法讓所有警察不帶金屬,一是「未知」確實代表不知道,二是讓所有人帶塑料子彈成本太高。我不覺得美軍會針對變種人這種「未知」進行預案,銀行也不會。

另外,Mu Tian比較感興趣的是銀行到底有沒有能力抵禦風險,銀行那些繁多的監管指標和測算體系到底有沒有作用,資本充足率和其他監管所要求的風險抵禦措施到底有沒有效果,感覺他個人很悲觀。銀行風險抵禦措施是伴隨著一次又一次大規模風險事件發生後一次又一次加強的。從Basel 1到Basel 3,從PLAC到TLAC,對銀行資本充足的要求越來越高,對風險監管的要求越來越多。全球的系統重要性銀行在恢復與處置計劃之下,經過嚴格的壓力測試,結果顯示系統重要性銀行被一次或幾次危機擊倒的可能性已經微乎其微了。根據「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5」中壓力測試的結果顯示,哪怕在重度衝擊下(不良率上升4倍、GDP增速降至4%等),中國銀行業資產充足率仍可維持11%左右。在Basel 3體系下的銀行,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脆弱。

當然,這也只是限定在「已知」風險中的「尾部風險」的情況下。如果真發生什麼「未知」的風險,比如霸天虎進攻地球,什麼計劃也白搭。

以下為原答案。

-

@Mu Tian提兩點意見,供參考。

金融機構進行風險管理或者控制是要成本的。專業的資產組合(包括銀行資產)里風險和收益基本對等,過分強調「識別風險」和「管理風險」是要犧牲收益的。至於是相對低收益審慎經營、還是承擔高風險獲取高收益,就是管理層的決策了。但有一點是不變的,你剔除的風險越多,你的收益相對就越低。說到底,所有的風險管理措施,最終都會落實到人,都需要充足的經驗和紮實的專業基礎才能做到。

另外,Mu Tian忽略了風險管理最重要的機制,也是現代風險管理體系發展的結果,更是對歷次金融危機的反思,是風險對沖機制。比如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存款準備金,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充足率。無論任何風險,最終都要靠充足的財務資源來彌補。無論市場風險、利率風險,還是操作風險什麼的,並不存在什麼「已知」和「未知」,次貸危機幾乎對全市場來說都是「未知」的,但這實際上並不是什麼「未知」的東西。危機突發時該怎麼做,一套一套的誰都會說,可真事到臨頭了,還是只能靠資本來對沖。對於過度投機遭受重大損失的,別只看見賊挨打忘了賊也吃過肉就好。

對中國銀行業來說,實際上更沒有什麼風險是「未知」的了。剔除差異不大的風險管理水平和風險偏好外,大家都是一條繩上的螞蚱,都被宏觀經濟牽著走,誰也脫不了干係。經濟下行時拼什麼,就拼誰的財務資源充足,誰風險抵禦能力強。至於「按照自己設定的投資策略,避開不擅長的行業,避開不了解的產品,該止盈就止盈,該止損就止損」,又要天資聰穎的從業者奮鬥多少年才能達到這種水平呢。指望全公司甚至整個團隊都有這種水平,更不太現實了。


1.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

防範和規避風險,比具體的風險處理,要重要一萬倍。

2.能預知和防範的風險,都不是真正的黑天鵝風險。

3.有時候最大的風險,反而不是財務損失風險,而是機會流失的風險,也就是隱性的機會成本有時候遠高於顯性的財務成本,所以決策中,果斷試錯+嚴格止損,才是明智之舉。

4.並不是所有風險都能防範和控制的,有時候只能在更高維度或者層面去解決。

在投資交易層面來講,市場不存在聖杯,任何策略都不可能永遠特別有效,都不可能永遠不出大的風險,在策略層面這個問題是無法解決的,只能在更高維度或者層面去解決,比如資金管理、策略組合、FOF等。

5.風控不產生收益,但風控能延續生命,活得久才能等到更多大的機會。

6.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孫子兵法》

在投資交易中,真正的高手能做得其實很有限,都是先做好嚴格風控,力求本金不虧損,再耐心等待市場給機會,這也是我們常說的,只能盡量做到不虧錢,至於賺錢,賺多賺少看市場。


贊同 @Sgt Pepper 的回答,在公開市場層面,任何試圖博取額外收益的行為,都天然承擔著風險。把所有風險都消除之後的行為,獲得的收益就是看名字就知道意思的「無風險利率「。Sgt Pepper具體而精彩的在回答中展開了闡述。

硬要說無風險的確定盈利機會,在純市場層面上確實不能說完全沒有。但真的要試圖操作這種機會去獲利,其實不得不面臨另外層面的風險。比如頻頻出現在媒體上(不管誤讀還是正解)的」高頻交易「,其中一類高頻做市就是看起來確定盈利的。但問題是這麼好的生意不是你一家想做,你得跟挺多的競爭對手拼速度、拼策略。這種比拼的門檻到往往會抬得很高,你不得不先花費巨大的投入來搭建一個系統,才有進場跟別人搶生意做的資格。這時風險就從二級市場層面上的盈虧,挪移到了更像PE的這種」投資性「風險:你不投入,沒有入場賺錢的資格;先投入之後,實際進場時才能知道投入是真的賺了(由於這類系統的複雜性與競爭激烈性,在投入的初期時不確定最終能否產生足夠的回報)。這方面只是略知皮毛,只是拿來舉個例子,說明硬要追求無風險的交易盈利機會,那麼另有投資類風險等著你。 @董可人 董兄是這行的業界大牛,並且做了極多的分享。有興趣可以看看他的回答列表,乾貨極多。

要說風險,有時面臨的情形是:被冠以」風險管理「名稱的這個部門,遠遠不能單獨hold住它。測算風險數值、出各種報告這樣的本職工作完成之後,提交出去的結果如何應對,有時決策權不在風險管理部手中。在JPM著名的倫敦鯨案例一個問答下面,有幸看到 @Steven Li 李總的評論回復。之前JPM的風險組是測算到了CIO部門組合的巨大風險的(並且測算的數字與事發後的實際虧損非常接近)。但是結果提交上去之後,被強勢的CIO部門給否決並無視了。在CIO這樣的利潤部門順風順水的時候,得到銀行高層支持並繞開風險部繼續行事的可能挺大的。整個行業這種情況不少見,不是這一個特例。
這是由銀行/機構整體的經營方針、部門執行策略時的延續慣性(比如過去一段時間運行好好的策略,在其依賴的大環境不知不覺發生改變之後,是否無意或刻意的忽略改變帶來的風險)、 更玄些的說,還有人性追求利潤時對風險的刻意模糊弱化。好幾個這樣的合力決定了風險管理的效果與成敗。風險管理部門,其實只能完成風險管理這個系統性工程中的一個環節。

至於近年,計算機技術不管存儲能力還是運算能力的大幅提升,帶來的」大數據「相關技術發展(濾出打著這個旗號的一些宣傳概念之外,還是有不少切切實實的大數據技術,在金融行業外用的更是蓬勃發展),也會對風險管理引入新的問題與機會。比如習慣了使用傳統的統計技術來分析數據,但當可以拿到茫茫多的數據(更樂觀些的想,相當於拿到了傳統統計中總是不可見的」總體「),並且現在強大的計算能力也可以運行更複雜、以前刻意簡化了的演算法/指標。這是是否可以用另外的角度來估算同一個目標。雖然數據大並不一定等於更好,複雜的運算也不一定等於更好,這都需要翔實的試驗來驗證。
但如果由於機構/部門的慣性,對這可能有益的新方向視而不見(對新奇古怪的東西/想法的抗拒性),或者刻意忽略(懶得折騰)----參考上面說的政策慣性。可能引來的風險就有兩類:一是錯失更好的方法帶來的機會;第二種就更嚴重,如果別人嘗試並發現了好處,進而探知以前的方法存在的某種缺陷,針對性的找使用缺陷方法的對手方獲利。市場上茫茫多的對沖基金存在,不管多稀奇古怪的方法都不放過的情況下,個人覺得這種情況還是挺可能的。


在金融體系里,風險管理是一門相當系統的學科,如果展開來講,幾萬字都不夠,題主是想要獨特的見解,其實也沒什麼獨特的見解,風險管理的模型有很多,要說獨特,每個都很獨特,對於了解的人來說,那些模型都是日常都會接觸到的,但對於不了解的人來說,每個都很獨特。
與其探討獨特的見解,不如說說通俗的看法。
通俗,就是大多數人看了都能懂,並且都能代入理解。
風險其實可以看成是一種波動,風險高的金融產品波動率大,風險低的金融產品波動率小。
比如,你現在有二十萬元,希望能投資一個項目,現在你有兩種選擇:
第一種:投資股市,預期年收益50%,年底能賺十萬元。
第二種:開個炒栗子店,預期凈利潤率50%,年底能賺十萬元。

這裡的預期收益和預期凈利潤,是上一年的數據結果,你在投資前,肯定會對項目的數據進行分析,那麼,你會選擇投資股市還是開炒栗子店呢?
憑直覺,你會選擇開炒栗子店,你可能並沒有學過風險管理,但潛意識告訴你,開炒栗子店才是最優的,對於這兩種投資項目,你在心裡已經做了風險評估,雖然年收益都能達到50%,但很明顯,投資股市的風險要遠大於開炒栗子店,股市去年能賺50%,今年大跌就有可能賠50%,糖炒栗子店去年能賺50%,即使今年生意不是很好也能賺40%。
股市投資收益的波動大,炒栗子店的凈利潤波動小,我們可以說,投資股市風險大,投資炒栗子店風險小。
投資股市和開炒栗子店,這是兩種差異很大的投資產品,我們憑直覺還能判斷,但對於那些差異很小的投資產品呢?直覺有時就不那麼靠譜了。
前兩年,互聯網金融概念被引爆,P2P理財業務在全國遍地開花,很多人把自己的血汗錢投入了P2P,最後卻血本無歸,一方面是因為很多P2P本來就是騙子公司,比如e租寶,另一方面是因為大多數人基本沒有風險管理的意識。
那麼,我們再來看看P2P理財和銀行普通理財的例子:
比如,你現在有十萬元,希望投資兩種理財產品:
第一種:投資銀行理財產品,預期年收益5%。
第二種:投資P2P理財產品,預期年收益15%。

那麼,你會選擇哪一種理財產品?有風險管理意識的人都會選擇第一種,沒風險管理意識的人都會選擇第二種。
有時候,多了解一點風險管理的知識,不僅能讓你自己少栽跟頭,也能讓你周圍的人遠離陷阱。
那兩年,有很多人來銀行辦轉賬業務,問他們要把錢轉去做什麼,他們都會說現在有一個特別好的理財產品,年收益能達到20%,走出銀行大門的時候,還會對客戶經理撂一句話:
"把錢放你們銀行這麼多年,都虧了不少錢,你們這理財一年才5%的收益,我去別的地方理財一年能到20%!"
這些人是真虧錢了嗎?當然不是,他們是覺得少賺了,因為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比他們所謂的理財產品收益率低,所以他們覺得自己虧了。
對於這種說辭,銀行的客戶經理也很無奈,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不可能達到20%,通常也就在5%的水平,客戶看到別的地方的理財產品比銀行的收益高,就把錢轉走,客戶經理也沒辦法。
這些人把理財看成了在菜市場賣菜,誰給的價高就賣給誰,銀行長期穩定的收益,讓他們忘記了對風險的提防,也忘記了對風險進行管理,在他們眼中,以前買理財產品都沒有賠過,那麼以後也不會賠,可他們不知道的是,即使理財真如賣菜,賣給信用好的人和信用不好的人也是不一樣的,賣菜也並不全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很多時候買方還要賒賬,雖然對方出的價錢高,但是賴賬的風險也高,可能你之前賺的錢,就因為對方這麼一次賴賬而全都虧空了。

看過以上兩種案例,相信大家對風險都有了初步的認識,風險通常是和收益率放在一起看的。
我們都知道一個事實,高收益高風險、低收益低風險,風險管理從來都不是為了把風險降到最低,而是在風險和收益之間找到一個最合適的取捨區間,達到投資最優化。
風險和收益,是投資分析的兩個參數,當對兩個投資項目進行比較時,我們可以這樣進行比較:
當收益率一定的時候,我們比較風險,選擇風險最低的投資項目。
當風險一定的時候,我們比較收益率,選擇收益率最高的投資項目。

在第一個例子中,投資股市和開炒栗子店都是50%的年收益,但是開炒栗子店風險低,我們選擇開炒栗子店。
在第二個例子中,投資銀行理財產品和P2P理財產品的年收益不一樣,風險也不一樣,那我們怎麼比較呢?
對於這種問題,我們可以用夏普比率的方法,P2P理財產品的風險是巨大的,如果按照每單位風險的收益率計算的話,我們應該選擇投資銀行理財產品。
對於不同風險和收益的理財產品,我們可以先進行標準化。
所謂標準化,就是使研究對象標準,方便比較研究,說句話說了等於白說,那我們就再舉一個例子:
就拿知乎來說吧,你想比較兩位大V,誰寫的答案更受歡迎,那麼你該怎樣比較呢?
最直觀的數據當然是累計贊數,比如第一位大V累計得贊50K,另一位大V累計得贊40K,光看贊數,應該是第一位大V寫的答案更受歡迎,但是一點開答題數,你發現第一位大V答題數1000道,第二位大V答題數只有200道。
我想,你心理已經有結果了,第二位大V寫的答案更受歡迎,你會在心中計算一個比率,累計贊數/答題數,這個比率越高,答案受歡迎程度越高,我們把這個比率成為「贊答率」
第一位大V的贊答率=50k/1000=50贊/答;
第二位大V的贊答率=40K/200=200贊/答;

通過贊答率的比較,你已經能夠基本判斷出,第二位大V的受歡迎度更高了,這就是標準化的過程,很多物理學公式都是標準化的過程,比如計算壓強的公式,計算速度的公式,計算比熱的公式。
放到風險管理,標準化的過程,就是計算承受每單位風險,所獲得的收益率是多少,單位風險的收益率越高,這個投資產品就越好。
回答文章開篇的那句話:
風險其實可以看成是一種波動,風險高的金融產品波動率大,風險低的金融產品波動率小。
我們假設銀行理財產品的波動率是1%,收益率5%;P2P理財產品的波動率是10%,收益率15%,我們計算一下收益風險比:
銀行理財產品:0.05/0.01=5
P2P理財產品:0.15/0.1=1.5
用文字表述:
每承受一單位風險,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是5;
每承受一單位風險,P2P理財產品的收益是1.5;
很明顯,銀行理財產品要優於P2P理財產品,理性的選擇應該是投資銀行理財產品。
在以上標準化計算中,我們假設參考基準是0,如果我們以銀行的一年期無風險利率為參考基準來計算,還需要加入一個參數,我們假設銀行一年期無風險利率是2%,那麼計算公式變為:
(理財收益率—銀行一年期無風險利率)/波動率
銀行理財產品:(0.05-0.02)/0.01=3
P2P理財產品:(0.15-0.02)/0.1=1.3
計算結果變小了,但是銀行理財產品依然優於P2P理財產品。
以上公式就叫夏普比率,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專門學習一下。
通過以上分析,大家對風險管理已經有了基本的認識,掌握以上風險管理的知識,已經能夠讓你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很多理財產品高收益的坑,有些知識不能讓你致富,但能讓你減少損失,這些知識在生活中也是很必要的。
關於風險管理,細分起來,還可以分為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操作風險,研究風險管理,離不開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關於詳細內容,年底我還會再寫系列文章,發布到我的文章專欄里,歡迎大家閱讀!


風險,並不是什麼絕對量,只能算是一個相對量。

做一件事情過程中的實際風險大小,是參照當事人的相關能力來進行評判的。也就是說,同樣一件事情對於不同的人而言,風險大小程度或許會有所不同。

現實中常有人說,某某人又冒險幹了什麼驚天大事。其實,這句話表達有些錯位。這是用圍觀者對事件的風險感受來表達當事人所做的事情,真正做出驚天大事的人,不過是在做自己能力圈以內的事情。對他而言,風險程度遠不及圍觀者想像中的那麼大。

舉例說明,十米高空走二十米長的鋼絲這件事。對於掌握相關技能的專業選手而言,幾十米高空的鋼絲都敢走,這十米高的幾乎就沒什麼風險。但是,同樣的事情,對於並沒有掌握相關技能的我們來說,要去做就真的是冒險,甚至可以說是白白送死。


1. 波動不是風險,亂動才是(即:你或者我自己才是風險)。
不準備說什麼大道理,舉個例子就明白了,一股票盤中因某消息刺激大幅下跌,後因管理層澄清迅速回升,如果你盤中未經思考進行了交易,特別是T+0,那麼你這個人就成了風險。最終的結果就是股票價格還是那個價格,但是你的虧損已經產生了。
2. 不確定/未知才是風險,因此一件事對你可能是風險,對別人卻不是,反之亦然。即做相對別人有比較優勢的投資,你比別人有內幕,你就做超短線。比別人有遠見,就做風投。也即【能力圈】
3. 股價波動不是風險,基本面的變動才是。所以要選擇公司治理結構優秀,股權結構合理,業務容易審計,業績變化因素較少的公司進行投資。

最後:盲從他人是最大的風險


這是我曾經寫的一篇文章,談不上什麼獨到見解,只是覺得以前把風險描述的都太複雜了,所以想寫的通俗一點,希望和樓主分享。
以下微信正文,有點長。

不知從何時起,「風險」這兩個字開始火爆起來,各種新聞媒體、學術期刊、專家名人、軍政要員,都習慣將風險這兩字放在顯著位置,就連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有多達8次提到風險,反覆強調要「化解和防範」各類「風險隱患」。但和一些通常的熱點辭彙不同,大家在將風險掛在嘴邊的時候,似乎對這兩個字背後的東西考慮的不多,因此也產生了很多對風險的困惑和誤解。筆者由於工作關係經常要面對這類問題,也曾有幸請教過風險管理權威標準的起草者,在此嘗試用通俗化的語言來描述風險,還原風險的本來面貌。
不同行業對風險的理解不同,但根據權威國際標準,風險普適性的英文定義是「Effectof uncertainty on objectives」(引自:ISO31000 Guide 73)。翻譯成中文,就是「不確定性對目標的影響」。定義只有10個漢字,但卻是經歷無數國內外專家咬文嚼字的結果,仔細推敲,這個概念主要從不確定性、目標和影響的角度對風險進行了詮釋。

問題一,風險從何而來——不確定性(uncertainty)是風險的根源。
由於人認識事物的能力有限,總有很多東西是看不太清楚的,例如公交車什麼時候會來?馬布里會投三分還是兩分?老天爺什麼時候地震?一場大雨會多久才會停;國際油價明天會漲還是跌;甚至亞馬遜雨林的蝴蝶會不會讓北京霧霾加重等等……這些情景都充滿了不確定性,並且隨著時間推移不斷變化。從本質上講,我們身邊環境中充滿了形形色色帶有不確定性的因素,這些因素就是風險的源頭。所以當我們說:「哎…這事可估不準」;「嗯…這個可不太好講」的時候,其實就是在談不確定性,也就是在談風險了。
如果按要素法將不確定性分類,就可以形成一套系統化的風險因素結構——例如常見的「政治風險、市場風險、技術風險」,就是說由政治、市場、技術方面不確定因素引發的風險;按此邏輯還可以細分,例如我們經常在新聞里聽到的「匯率風險、利率風險、價格風險、信用風險……」它們就是市場風險細分的結果;理論上這種方式可以無限延伸,例如央行報告說當前國內勞動力價格趨升,其實就是在說價格風險中「勞動力價格風險」的變化趨勢。同時這些因素又在相互作用彼此影響——例如烏克蘭危機使俄羅斯遭遇西方制裁,制裁引發俄國內通脹加劇、貨幣波動,進而導致很多俄羅斯進口企業支付信用下降,影響他國出口企業收匯並加速資本外流,反過來使得俄經濟形勢進一步惡化,同時也增加了中俄之間的市場機會——這就是典型的政治風險與市場風險的相互作用。所以前面說的風險因素結構,並非是一個簡單的、一成不變的「鏈」,而是時刻變化、相互之間複雜作用的「網」,不確定性的複雜程度讓無數專家跌碎眼鏡,讓不少投資客血本無歸,甚至讓一些百年企業轟然倒下,但同時也孕育了無窮的新市場和新機遇,這正是風險的魅力所在。
需要說明的是,隨著對風險的認識越來越深入,對不確定性的描述也趨於精細化,例如談到「人」的不確定性,大家往往關注的是人做出某個特定行為、產生某個特定狀態的不確定性,例如孩子在幼兒園能否按時吃飯;貨車司機是否處於疲勞駕駛狀態;政府官員在招標過程中是否存在權錢交易等等;再例如金融行業討論一個指標的不確定性,不僅要考慮總體的變化趨勢,甚至可能要精確到具體時點,例如滬市某支股票在開盤後1小時的交易量和成交價。像這種對不確定性的精確描述,包括了主體、時間、地點、行為和(或)狀態,所形成的結果通常稱為「風險事件」。雖然我們往往會聽到、看到很多「大」的風險因素,實際關注的重點是具體的風險事件,因為它們才是風險的表現和載體,也正是這些多種多樣充滿不確定性風險事件,在每一天中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問題二,我們要面對哪些風險——這要由目標(objectives)決定。
既然不確定性那麼普遍,那麼客觀上說做任何一件事就都會有風險,可難到做事時要把所有的不確定性都考慮一遍么?顯然不現實也沒有意義,所以我們每天究竟要面對多少風險,還要由主觀的一面來決定,這主觀的一面那就是目標。人活著就有目標,按照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人的目標由低至高可以分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實現五個層級。就拿我們每個人都特別關心的安全目標為例,凡是能夠影響我們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目標的風險,就可以統統打個包叫「安全風險」——舉例來說,大家一提到嬰幼兒的安全風險,往往就會想起三聚氰胺、甲醛、PM2.5、劣質玩具、危險車輛、人販子,其實就是在擔心食品原料、家庭環境、自然環境、產品質量、交通環境和社會治安方面存在的風險因素——因為這些因素有個共性的特徵,就是可能危害到嬰幼兒的人身安全與健康。由此可見,有哪些不確定因素(及其引發的風險事件)可能影響到我們的目標,哪些就是我們應該關注的風險。同樣道理,還有很多從目標出發給風險命名的例子,例如環保風險、合規風險、廉政風險、效益風險……,有些人喜歡在大目標的框架下縮小範圍,例如「出行安全風險、家庭安全風險、生產安全風險」也都是這個邏輯的延續。
在這裡要提一個常見的誤區,就是很多人說:「這事兒沒啥風險」,其實目標一旦形成,有些風險就隨之存在了。例如我們每天過馬路,其實都要考慮安全這個剛性目標,相應的就要必須面對方方面面可能威脅安全的風險,例如違章的車輛、發生故障的交通燈、濕滑的路面和不靠譜的司機等等,這些風險可能單個發生也可能綜合作用,但都共同指向了「交通事故」這個風險事件。無論我們重視與否,其實這些風險始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可能您會說:「我每天過馬路不想這麼多,幾十年也沒出大事啊」——那是因為您的生活習慣在不知不覺中就控制了風險(例如「一看二慢三通過」),也可能這些風險因素湊巧沒有同時發揮作用。由此可見風險是否存在,和風險有多大是截然不同兩回事,我們可以因為風險對目標的影響很小而忽略它,但絕不能否認它(們)的存在。筆者在工作中接觸過很多風險管理的業務專家,這些人從事航天科研、股權投資、進出口貿易、安全生產等不同的工作,但他們有個風險共識是「不知道風險存在就是最大的風險」。太多教訓表明,我們能夠注意到的風險通常都還好辦,真正讓人恍然大悟或痛徹心扉的,往往都是人們沒有察覺到的風險因素——挑戰者號太空梭發射前,NASA不知道一個小小的高壓密封圈能導致悲劇;餘額寶初露端倪的時候,銀行老闆們肯定想不到這麼「山寨」的理財工具會興起什麼波浪;阿拉伯之春發生前,全世界十有八九的投資人都不會想到穆巴拉克、卡扎菲們竟然在短短時間內下台;你說川普當美國總統,大家在幾個月前會認為你瘋了……前兩年有本書叫《黑天鵝》火的一塌糊,其實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問題三,怎樣考慮不確定性對目標的影響(Effect)——不確定性蘊含著機遇和威脅;影響大小與目標、時間、不確定程度和承受力有關。
我們之所以關注風險,說到底還是關注它對各類目標的影響,可不少人一提到風險,首先想到的是事故、是損失、是災難……總之覺得風險就等同於負面的結果,不是個好東西,所以要千方百計的「防範」——之所以產生這種誤解,主要源於人總是習慣性地關注壞事、加上新聞媒體的渲染和各類監管機構的要求(總是過分強調「防風險」),導致很多人談風險而色變,恨不得離風險遠遠的,不沾一丁點風險才好。其實從來源角度看,風險是客觀存在,有目標就要面對風險;而從影響角度來說,風險其實就只是一個威脅與機遇的統一體,本身談不上好壞。
在第二個問題中談到,所有的影響都是就目標而言的(Effect on objectives)。現實生活中,我們的目標非常豐富,結構也更複雜,很多目標相互重疊、甚至相互矛盾,而且還隨著時間不斷變化,這就導致同樣一個風險發生,對不同的目標的影響也不同。感冒了,耽誤了合同少賺了錢,卻讓疲憊的身心得到舒緩;誤了飛機,影響了行程多花了錢,卻可能在無形中躲過了一場大劫;失業了,短時間內似乎苦不堪言,實際上卻迎來了事業的轉機……馬哲講矛盾的轉換、先哲講福禍相依,其實風險也是遵循這些哲學原理。
既然風險是機遇與威脅的統一體,那它的大小又與哪些因素相關呢?概括來說有四方面:一是不確定性的複雜程度,二是時間長短,三是目標高低,四是可承受能力的強弱。這個問題有點複雜,不妨先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如果我們要求小明「用12秒時間跑完100米」,之後請他在相同的道路上跑100次。每次出發前給他吃不同類型的飯菜,跑步過程中讓他經受不同強度的風、聽不同分貝的加油聲……最終發現小明每次都是起跑很慢,但是加速極快,統計結果是100次中有80次耗時在12秒之內,甚至還有50次跑進了11秒。於是最終我們說小明完成這個目標的風險不大,因為小明雖然被各種外界因素干擾,但還是有80%的概率成功,而其他同齡人完成這個目標的概率通常還不到50%。
在這個例子中,「用12秒時間跑完100米」就是目標;每次的風速、噪音、食物代表了各方面的不確定性;50%是平均水平,高於這個水平就算是優秀,這體現了風險的可承受能力;小明起跑很慢,說明在起點時完成目標的風險較高,但隨著速度提升,風險也隨時間越變越小;最終小明的統計結果(80%跑進12秒),就是他在各種不確定性作用下完成目標的綜合能力,這個能力遠遠高於承受能力(50%的概率跑進12秒),所以總體來說小明完成這個目標的風險很小。然而同樣性質的事情,當目標、環境、時間要求和承受能力變化,風險也就徹底不同了,如果現在是奧運選拔賽,目標可能就要設定在10秒、風險也要考慮的非常複雜、承受能力可能因此提升到99%,小明完成目標的風險也就是極高的。
將這個例子引申出來看,假如小明年初用10萬人民幣投入A股市場,目標是收益5%(跑贏銀行),碰上大牛市賺個2、3萬都不稀奇,因為不確定性對目標的影響很小,實現目標太容易;可大熊市下能夠保本就很不容易,這是因為不確定性差異太大。但即便是大牛市,如果100%要讓小明在一季度就實現8萬元的收益——顯然風險也很大,因為這個目標太高(80%收益率),時間太短(短短三個月),可接受水平也太離譜(100%),除非出現奇蹟,否則很難實現。
這兩個例子很簡單,您也許看後覺得理所當然,但現實生活願意這樣去思考的人並不普遍。一些決策者一方面將風險掛在口頭,另一方面卻看不清風險在哪裡,更不知道風險對目標有多大影響。例如2010年前後,很多國內煤炭企業收入大漲,三季度即完成全年預算任務(目標),但真實原因卻是同期國內用電量和用鋼量激增,煤價大幅上揚(不確定性),收入增長與其風險管理能力其實沒有必然關係,但不少企業負責人只關注短期的收入和效益而不考慮聲譽等長期目標,也不考慮自身實際的經營管理能力(承受能力)一味要求抓住機會加大產量、加大投資,結果煤炭產品質量嚴重下滑,項目論證也不細緻,2年後煤炭行情反轉,匆匆上馬的項目短期內難以產出,習慣於過好日子的員工又難以適應新變化,經營形勢立刻由盛轉衰,甚至危及現金流。相似的例子在國企海外投資項目上更為普遍:在澳洲,中信泰富某項目由於對當地的勞工風險和環保風險判斷過於樂觀,導致磁鐵礦開採成本遠遠高於預期;鞍鋼投資的項目則由於高估了西澳政府在電力建設方面的態度,導致高壓輸電線遲遲不能建設,嚴重製約了產能;在緬甸,中電投低估了緬甸民主化運動和美國重返亞太戰略的影響,最終導致水電項目投資失敗……這些例子不是說企業的決策者不聰明,也不是說他們不關心風險(有些決策是背後另有深層次原因),但至少反映出當時的決策者們沒有搞清楚時間、目標、不確定性和自身承受能力之間的關係,也就很難做出合理的判斷。
也許您會問,看清楚是一方面,可光看清楚沒用,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夠降低這些不確定性的影響呢?談到這點,教科書上一般會給出風險規避、風險控制、風險分散、風險轉移等一大堆專業名詞,其實都不複雜。仍然舉小明跑步的例子:像吃東西這類可控的行為,只要管住嘴就能徹底消除(風險控制)。像風力、噪音這些不可控因素,只要將場地轉移到室內(風險規避)、戴上耳塞(風險控制)就能有效化解,將影響降到最低程度;小明自身在起跑時上的不確定性,可以通過針對性的訓練加以改善(風險控制);萬一小明跑步摔傷或遭遇事故,還可以通過保單將損失轉移給保險公司(風險轉移);如果對小明沒信心,或者擔心小明臨場出狀況,就額外準備一個小強作為替補(風險分散)。當然這裡面還有個費效比問題,如果以上這些措施花錢太多沒必要,那就只能降低目標或者降低可接受標準來承受風險了。這樣一來您就會發現,其實這些做法、這些名詞都並沒什麼稀奇的,不說也知道,只不過沒有用這套邏輯去思考罷了——而這個邏輯其實就是風險管理的基本程序:即明確目標和可接受的程度,找出影響目標的風險因素,判斷它們對目標的影響,選擇一系列措施加以管理直到各種影響能夠接受為止。
問題四,我們應該怎樣對待風險。
在風險已經無處不在的今天,人要活的健康舒適、要追求家庭幸福,就沒法完全迴避風險;企業要謀求生存和發展,就更要適應新常態下的風險環境。既然如此,我們又該如何對待風險呢?這方面的理論和專業方法很多,但筆者更想用四句普普通通的話,來反映風險的應對之道:第一句話是「用開放的視角看風險」。看待風險的視角決定了風險管理的過程,有些觀點不是天生完美的,而是隨著對風險的理解程度的加深而逐漸成熟。總結社會上對風險的普遍看法,可以由淺入深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漠視風險。就是按照習慣性的思維去做事,不考慮或者故意忽視各類不確定因素對目標的影響,有這樣觀念的人不在少數,口頭上根本表現不出來,但思想和行動上往往非常草率,而教訓往往也最為深刻;第二階段是防範風險。就是領教過風險的厲害,吃過風險的大虧,於是將風險當洪水猛獸看待,這種觀念現在非常普遍,特別是很多政府官員和國企領導,這種觀念並非不對(對於事故風險、違規違紀風險和社會治安方面的純風險是必要且正確的),但過於強調防範,就會陷入「有火災而否定火」的邏輯誤區,從而採用過多的風險迴避和風險預防措施。這可能消耗過大的代價因噎廢食、也可能將威脅與機遇同步扼殺,特別對於那些市場風險尤其明顯;第三階段是化解風險。目前很多文件,都提出要「化解風險」,這就是在防範風險的前提下,承認很多風險是不可控的,是難以從根源上防範的。例如市場方面的匯率風險、商業信用風險;國別政治方面的主權信用風險、法律法規風險;自然因素引發的儲量風險、災害風險等。所以要強調通過多樣化的手段(包括戰略選擇、商業模式、合同條款、衍生工具、信息系統控制、服務外包、應急方案、保險等)來進行化解、保障總體目標實現。這是風險理念務實、成熟的表現,也是社會上對於風險的主要引導方向;第四階段是駕馭風險。就是能夠從一個長期的視角觀察風險中的機遇威脅,從機遇中發掘成功的機會,同時充分化解各類威脅來實現目標,到了這一階段風險管理能力就已經成為核心競爭力的一部分,古往今來軍、商、政以及科技界的精英們很多都是這方面典範。
需要說明的是,這四個階段並非一成不變而是不斷轉化的,能夠駕馭風險的人一定都曾經歷過漠視風險的階段,並從風險中汲取過經驗;然而這些人因為成功,也更容易麻痹,更容易自大,更容易重新回到漠視風險的階段,到時付出的教訓往往可能也更為慘重。所以,無論過去處於哪個階段都不重要,關鍵是要用開放的心態看待風險,能夠面對風險無處不在的現實,始終保持對風險的敬畏之心,剋制住自大、貪婪、懶惰的人性弱點,堅持用理性的視角看待風險、設計目標、制定策略、果斷執行,這是成功駕馭一切風險的大前提。
第二句話是「看清大勢,順勢而為」。開放的視角是對待風險的前提,但光有觀點換不來米飯和麵包,做正確的事才是關鍵。處在如今這個年代,風險變化的速度已經遠超我們的想像,昨天還是所謂的行業標兵,明天就成了反面典型;兒時心中的名牌企業,不經意間它竟悄然倒下;過去引以為豪的最佳實踐,在互聯網公司面前卻脆弱不堪;十年前還是讓人愛答不理的小企業,轉眼間竟成了高攀不起的大集團。企業如此,人亦如此,兩個06年到一線城市闖蕩的普通青年,一樣的努力拚搏,一樣的才華橫溢。A君看清大勢,趁房價未啟動時借款買了房,一舉解決了後顧之憂;B君卻只顧忙於眼前工作,而白白錯過了大好機遇,以至於相見時感慨:「不是我明白,這世道變化快……」這樣的例子你我身邊比比皆是,可見再偉大的企業,如果在風險的大趨勢面前固步自封,對環境的變化視而不見,那市場很快就會將它淘汰;再優秀的人,如果在大趨勢面前不敏感、麻木了、懶于思考、怠於行動,那麼恐怕他離生活的大煩惱就不遠了。所以人也好,企業也好,都需在迅猛變化的風險環境中,靜下心來提早思考,企業思考的成果反應在戰略中;普通人則是對自己及家庭的生活規劃。
誠然,很多具體的風險是常人看不透的,古今中外能夠看透未來的都只有極少數賢達,但是只要肯觀察肯思考,一段時間內風險變化的大趨勢總能找到——目前來看大勢是什麼?往挑戰說可能是就業難、工作累、物價漲、融資貴、生活壓力增大、要學的新東西太多;往機遇說可能是互聯網+、大數據、PPP、新型城鎮化、工業4.0、一帶一路、節能減排、資本證券化……順勢而為又是什麼,那就是立足於對風險趨勢的判斷,結合自身的能力和需求,有勇氣、下決心,在恰當的時間選擇該做的事。有些企業可能覺得,未來中國將有千百萬私企快速成長,現在的大趨勢就是要創業、做互聯網,所以我也要一定去開闢互聯網業務;有些人可能認為,現在是難得的大牛市,錯過了就可惜了,於是就跑步進場。然而歷史證明,順勢而為從來不等於「跟風而為」,盲目跟風的下場往往都很慘淡,我們今天看見馬雲們打拚之後的輝煌,卻沒看見同一時間無數互聯網公司破產清算的結果;今天高喊5000點胡亂買股票的人,估計是沒親身經歷過五三〇慘案的教訓。所以說,順勢而為的關鍵是要有對自身風險管理能力的判斷,「為」的這件事並不一定要大、也不一定要顛覆、要折騰,堅持本身也是一種選擇,哪怕把一件小事做到極致也是了不起的成就。重要的是這件事要適應需求的變化趨勢、符合自己的目標和實際、與其他人的做法有明顯的差異並且與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順勢而為。
第三句話是「三思而後行」。想清楚要幹什麼很難,但即便想清楚了也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真正要行遠路光靠熱情肯定不夠,還要有對風險的深入判斷,古人說「三思而後行」用在這上面再合適不過。哪三思?就是「思目標、思利弊、思改進」。還以我們最初舉的上班出行為例,「思目標」,就是先去想上班這件事有哪些目標,其中哪個比較重要,比如安全&>效率&>成本&>舒適;「思利弊」,就是從正反兩方面考慮哪些風險會給目標帶來影響,比如明天起很可能降油價,開車出行省錢又舒服,可再一想最近外事活動頻繁說不定要封路,且天氣預報說明天降水概率大於70%,搞不好還會因此而遲到;利弊權衡清楚,就是「思改」——可不可以改換路線讓風險小一些,或者迴避一些風險?如果路線改不了,可不可以選用更地鐵之類更可靠的交通工具?交通工具沒得換,能不能改個出行時間,錯過早高峰?還做不到,哪是不是可以托同事打個卡,萬一遲到也不會有影響……所有這些都考慮到了,最終再來考慮「行不行」。簡單點說,這「三思」的目的就是弄清楚目標是什麼;風險有多大;方案是否可行,也只有做到了這三點,才有可能放心大膽去「順勢而為」。
放大到現實社會,如果說哪個領域最重視「三思」,那肯定是軍事。因為「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所以《孫子兵法》特別重視戰前「廟算」的重要性,強調「多算勝,少算不勝」——算來算去算什麼,就是算風險和目標之間的關係。劉伯承元帥有句關於戰前準備的名言,叫「五行不定輸得一乾二淨」,其中的五行指任務、敵情、我情、地形、時間,可見這句話就是對目標、風險與作戰方案之間複雜關係的高度提煉;許多人推崇粟裕大將用兵,翻看《粟裕回憶錄》中關於各作戰方案的描述,無一不是充分考慮了戰場可能發生的種種變化,設計了種種應對措施,細緻程度讓人肅然起敬。既然生死攸關的軍事問題都可以用這「三思」來解決,我們就業、投資、安家以及各項重大決策為什麼不能這樣考慮呢?
當然,三思也不是胡思亂想,不是杞人憂天,特別是「思利弊」——過分看重風險中威脅的那一面,就只能退縮不前甚至喪失機會;過分強調或誇大風險中的利益,輕視乃至故意迴避各類威脅,可能就是引火上身。所以很多時候,三思不一定非要自己苦思,更不能一意孤行,遵循「兼聽則明」的原則,廣泛聽取對風險的各種聲音,才能心中有數。
第四句話是「靈活應變,亡羊補牢。」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事前思考的再細,風險評估的再全,方案布置的再周密,總會有意想不到的風險發生,總會有一些風險的變化出人意料,這就需要考驗當事人的風險應變能力。遇到地震怎麼辦?遇到搶劫、車禍或恐怖襲擊怎麼處理?有了緊急採購需求領導恰巧出差怎麼辦?大合同上門,但產能和資金不足怎麼辦?明明沒有做錯,但一夜之間微博微信上負面新聞滿天飛怎麼辦?這些問題看似遙遠但卻極為現實,稍有閃失輕則破財重則喪命。而且說實話,這些問題我們真的知道該怎麼辦嗎?筆者曾經歷過一次企業消防培訓,講師詢問乾粉滅火器的使用常識,在場30名高學歷人才(平均年齡29歲、多數是碩士以上學歷)中回答知道的只有4個人,也許您會說這是中國教育的悲哀——但不知道您的答案是什麼。
所以除了看清大勢、做到三思之外,能夠在一些風險面前做到隨機應變同樣非常重要。消極一點看,這能夠保財保命;積極一些看,其實人和人對風險的認知程度差不多,你看到的風險我也看到,你不了解的風險我也不了解,而你面臨的風險偏偏我也要面對,那為什麼風險一發生有人倒下有的卻走的更遠,其實區別就是應對突發風險的能力不同。筆者曾經接觸過一位長期從事海外業務的企業家,他說我們在海外的項目很多就是「高風險項目」(歷史原因國際上風險低的項目往往不會留給中國人),有些風險可能就是很難避免,但出事兒時能夠有效應對、頂得住衝擊,不發生顛覆性影響,項目可能就成功了。他們在緬甸、在伊拉克的項目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對自然災害、社會動蕩、法規變化和社區風險的有效應對(同期一些企業的項目卻因相同風險遭遇重大損失)。這話說來容易做來難,因為雖然風險變化的過程可能非常漫長,但爆發起來往往極為迅猛,初期的小火遏制不住,演變成熊熊大火就是一場災難,要在非常短暫的時間內做出判斷和行動。要做到這一點,可行的應對方案、充分的人員訓練和可靠應急資源缺一不可。仍以上文提到的這家海外企業為例,他們在30多年的國際貿易和投資中,積累了豐富的應對經驗,形成了大量操作性很強的風險應對方案(特別是撤離方案)且定期更新;在海外項目經理選派的時候,不僅僅考察學歷、業務、忠誠度這些基本要素,也同樣重視獨立處理複雜情況的能力;人員出國前,做大量的應急培訓並配上小冊子、保險和疫苗;在海外有專人負責衣食住行,並負責接洽我國使領館人員和當地要人;熱點地區一律配備衛星電話,此外還有完整高效的風險監控和輿情監控機制……可見「風險面前一分鐘,風險背後一年功」,風險面前玩花架子沒有任何意義,只有實實在在的下功夫,才有可能做到「臨危不亂、靈活應變」。而偏偏機遇在危機面前表現最為強烈,那些因為風險而顯露出來的市場、那些歷經風雨而不傷的員工,往往是企業最大的財富。
也許您注意到,上面的例子中提到了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30年積累的風險應對經驗」,這其實隱含了本文想說的最後一點,就是「亡羊補牢」,也就是從風險中不斷學習和成長的能力。有專家總結朝鮮戰爭中美兩國軍隊的偉大之處,共同點就是學習能力非常強,雙方都能夠在最短時間內調整和修正自己。美軍在初期吃虧後,李奇微能夠迅速發現志願軍後勤薄弱的缺點並及時改變戰術;而志願軍則能夠認識到內外線作戰的巨大差異,快速建立後勤體系並調整作戰部署。可見很多時候,強者拼的不是在風險面前不犯錯誤,而是誰的學習能力更強、改進行動更快。回到本章第一句話的風險視角問題,那些能夠駕馭風險的人,一定都是能夠從風險中汲取經驗教訓的人;而一旦放鬆了對風險的警惕,或者固執的不做出改進,可能就會回到漠視風險的危險狀態之中。
其實我們每個人,無論是來自哪裡、從事何種職業、將來希望走向何方,在成長的路上都難免有想不到的情況、有看不清的風險、都有在風險面前摔跟頭吃苦頭的教訓。面對這些,不同人的差異非常明顯,有些人想到的是推卸責任,有些則是自怨自艾,有的為丟了面子暴跳如雷,有的則因為喪失機遇懊悔不已,但也總有一些人能夠靜下心來,用平和的心態看待風險帶來的得失。他們不會因偶爾的好運沾沾自喜,不會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他們喜歡研究歷史的軌跡,也喜歡捉摸未來的變化趨勢;他們喜歡總結自己在應對風險上的經驗教訓,也不放過任何向別人學習的機會。他們是具備駕馭風險潛質的一群人,可能是你、也可能是我,可能是認清了風險的任何一個人。


價投分子與象牙之塔的死磕:讓我們來談談風險

最近看到個段子,說如何識別正規投資公司和騙子皮包公司:

「長相猥瑣,說話模稜兩可,表情形同便秘,一說起投資總是談起風險,表情淡漠、精神萎靡不振,一看就被生活的工作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不敢跟你保證收益率的投資經理一般是行業翹楚。

西裝筆挺、成功架勢十足、誇誇奇談、口若懸河,動不動就給你說宏觀趨勢、自信得一塌糊塗,世界格局和行業趨勢都按照他的嘴巴走,拍著胸脯保證收益率的基本是騙子皮包公司。」

雖然因為工作的關係每天不得不裝個西裝革履、人模狗樣的孫子,但我仍然要給這個段子點個贊,尤其是第一段中「一說起投資總是談起風險」,以談不談風險來判斷基金經理靠不靠譜,我感到了內心轟隆隆的共鳴。一般關於客戶的兩件事我一定會報以最深情款款的凝視:一是投資目標,二是風險偏好(risk tolerance)。無論美股如何連續十幾天創新高——風險,始終應該是我們談投資的頭抬。



1. 那到底風險是啥?

讓我們做一個詞源考據,無論是中文的風險還是英文的risk,都是一個舶來詞,以下是其漫長的心路歷程:古希臘語ριζα —&>拉丁語 resicum —&> 義大利語 risco —&>法語risque —&>英語 risk。古希臘詞源指」根「或」石頭「,拉丁語詞源指」懸崖」,最後引申為「大海之上的難以避免」這個隱喻——惡海行舟,風來了,險就生。而現代語言對風險的定義,多半是「出現損失或傷害的可能性」。

金融上對風險的理解,大約就有了「傳統」與「現代」兩派,彼此涇渭分明。在學校里的莘莘學子們,如果你同時修了《巴菲特投資理論》(很多大學都開類似的價值投資選修課)和《投資組合風險管理》這兩門課,那你多半就要精神分裂。

傳統觀點——或者咱就直接叫做巴菲特觀點——認為風險就是「損失或傷害的可能性」,就按字典來理解。但是現代金融學就要追問,哥們我是要建模的好不好,你這跟 la la land一樣如太虛幻境一般的「可能性」,我要如何量化之?我要怎麼比較踢球和跳傘之間風險的大小:踢球很可能出幺蛾子,但一般最多就是斷個腿;跳傘跳出黑天鵝的可能性極小,但一旦出事,就要淪為一攤肉泥。這兩者,誰風險更高?

不量化我怎麼建模,不建模我怎麼得諾獎?

所以現代觀點——或者我們可以叫做學術界觀點——從經驗主義入手,從大量的歷史數據中發現一個大致規律:風險高(這裡仍然理解為受損失的可能性高)的資產,一般其價格走勢的波動就會比較大。

於是他們給風險找了一個代理,叫波動,波大的風險就高,波小的風險就低;而波動本身又有個代理,叫標準差。接著他們又把風險分為系統性風險(systematic risk)和非系統性風險 (non-systematic risk),而按照現代組合管理的說法,非系統性風險(又叫公司特定風險,比如賣豬毛的怕豬瘟帶來的股價波動)是完全可以被充分的多樣化(diversification)給消弭掉的,所以在他們的眼裡風險就只有系統性風險,而非系統性風險——除非你懶——不然是可以被做掉的。

所以從現代組合管理的角度出發,風險就變成了無法被多樣化掉的系統性風險,他們取名叫做 β(beta),讀成開坦克的貝塔。貝塔衡量某個資產的預期收益之於整個市場預期收益的敏感程度......話說得嚴謹就很累,咱用大白話來說(沒有學術般的嚴謹啊不要挑刺):貝塔就是資產的價格之於大盤價格的敏感度。貝塔小於1,則資產價格波動小於大盤波動;貝塔大於1,則資產價格波動大於大盤波動。

巴菲特們自然要否定學術界的風險觀。首先說說標準差,這個肯定不靠譜。比如有A、B兩個股票,A 的股價過去六年最後一個交易日的價格分別為 1、2、3、4、5、6,而B股價為2、1、2、1、2、1。結果一分析,A的標準差遠大於B,於是得出結論,A比B的風險要大......

A股票六年以來穩穩地上漲500%,而B股票六年穩穩地被腰斬,結果A比B風險要大?聽到這種話格雷厄姆的棺材板也要壓不住了。


2. β

再說說貝塔。

貝塔那敵人就太多了,尤其是姓「價」的,對其喊殺之聲鑼鼓喧天。首先就是我們的巴菲特老爺子:

「我們這種格雷厄姆-多德死忠粉,是從來不談貝塔的,也不談資產定價模型(CAPM)或者證券間的協方差,我們對此毫無興趣。我們只關心倆事:價格與價值……(我們來舉個例子),如果一個股票從市值8000萬美元跌到了4000萬美元,那麼它的貝塔會更高。如果你認為貝塔可以衡量風險,那麼雖然股票價格更便宜,但反倒看起來更危險。(這想法)是愛麗絲漫遊仙境。」 (出自《格雷厄姆-多德村的超級投資者們》演講)

巴老還有一句話:風險來源於無知。意思是你全知就沒風險了,證券價格在那裡波來波去跟你險不險有半毛錢關係。

克拉曼(Seth Klarman)說:「貝塔純粹從市場價格來衡量風險,而基本上不看投資標的之基本面。並且令人髮指的是連價格水平(price level)也被徹底忽視了(指貝塔只看價格波動)。照這種認知,在50美元價位投資IBM股票與在100美元價位投資IBM,風險相當。」(出自《安全邊際》)

「學術界與許多專業投資者想出了一個餿主意,用一個希臘字母貝塔來定義風險。他們認為歷史上價格波動程度比較高的股票風險就更大。但是真●價投們肯定會認為這是在扯淡。一個高波動的股票也可能被極度低估,從而成為一個事實上風險很低的投資標的。」(出自《證券分析》序言)

「貝塔同時也默認某一樁投資向上的潛力與向下的風險大概相等,此與我們知道的世界現實相違。歷史的波動無法預測某種投資的未來表現(甚至未來的波動),所以用貝塔來測風險,很渣。」(出自《安全邊際》)

諾獎得主Eugene Fama教授和他的小跟班Ken French教授(對,就是搞 Fama-French模型的那倆哥們)在1992年就發表過研究,說明個股的歷史貝塔無法預測未來貝塔。另外還有研究顯示貝塔有回歸均值(mean reversion)的傾向,意思就是只要時間一拉到天荒地老,所有股票的貝塔都會回歸到均值——也就是「1」。所以很多人玩貝塔的時候就還要用個「調整後的貝塔」——將其往「1」上再調一調——總之玩法很多很亂。

所以我們苦心孤詣用歷史數據回歸出一個貝塔,如獲至寶,但在實踐中卻常感覺怪怪的。比如某個公司可能測出來貝塔等於1.4,但是市場突然閃個崩——像1987年10月黑色星期一那次暴跌20%一樣,結果此公司或許就跟跌個12%。而這個時候你就很分裂了,尼瑪這股票的貝塔到底是1.4還是0.6?

從貝塔的角度來看,你的預測永遠最多最多也就跟你的歷史數據一樣好。牛逼哄哄的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就是這麼翹辮子的。

不得不說貝塔是我心中的痛。為啥,因為金融科班出身,當年象牙塔里教的都是貝塔、阿爾法、CAPM、APT 這些理論上很剛強但實踐上卻很坑爹的東東;而後來CFA的課程,也基本上是圍繞著搞Beta搞組合管理這個核心。所以貝塔我是不得不學。

但由於童年時代被價投理念洗腦,我早早就不幸得知貝塔在真實世界裡的面目。所以可以說我是含著熱淚將這些學院派的知識學完,同時心裡卻又不得不滿腹狐疑。那種認知失調的糾結與痛苦,沒人能懂。


3. 風險越大,回報越大;風險越小,回報越小?

學術界的那一套在實務上很多時候其實玩不轉,所以在真實的金融世界裡,我們還是要搞出點實用主義。比較常見的就是J.P.Morgan搞出的 VaR 模型,可翻譯為「價值at風險」模型,來衡量某一金融產品或組合的最大可能的損失。

VaR可以測量某一時間內的潛在損失,以及產生該損失的可能性。比如10% monthly VaR=5%,讀成在這段時間內,10%的情況下該資產(組合)市值會下跌至少5%。我這裡也無意於展開深入介紹這個模型,總之是其思想核心,還是能追溯到風險的本意:產生最大損失的可能。

當然還有人認為光理解為「損失的可能性」還不夠,比如達摩達蘭教授(Aswath Damodaran)就說,誰對風險的定義最高明?中國人啊。中文裡的「危機」一詞,你看,有危之處必有機。其他人只看到了風險的損害,或者只看到不受歡迎的波動,但卻不像中國人一樣看到了風險所帶來的機會。關於這個說法.......中文造指好的哥們怕是忍不住要來噴一下,聽說最先是肯尼迪造的謠。



所以就牽引出一句古老的諺語:風險越大,回報越大。但這句古諺到底靠譜嗎?

這句話反正與學院派的觀點不謀而合,所以其實也是很多金融理論的一個前設。風險=波動,他們認為波動越大,預期收益也應該越大,不然此組合就不在有效前沿(efficient frontier)上,而不在有效前沿上的奇葩我們是不考慮的。

這個思想影響很深遠。比如我們考察基金經理的業績表現,2016年王經理基金回報10%,徐經理基金回報20%,兩人誰更牛逼?買菜大媽們脫口而出那肯定是徐經理了徐經理我愛你。但直接比收益率是最拿衣服的做法,因為王經理可能是只玩藍籌的,而徐經理可能是只玩創業板的,倆平台的風險本來就不一樣,那怎麼能直接比收益捏?所以我們最好能看一下該組合「單位風險能帶來的收益」。

於是這裡要做個除法。根據現代組合理論 風險=波動,咱就可以把分子定為「組合收益-無風險收益」,分母就是「組合的平均標準差」,上下一咔嚓,就是大名鼎鼎的夏普比率(Sharpe Ratio),衡量風險調整後的收益水平。現代組合理論認為這樣你才能決定王經理和徐經理你更愛誰。



這就是「風險越大、回報越大」這大白話經過理論抽象後的版本。Sharpe Ratio還有一個近親叫 Information Ratio,來衡量基金經理獲取主動型收益的能力。不管怎樣,風險(波動)與預期收益成正比是大師教授們搞出這些個 ratio 的前提。

巴菲特對此表示:呵呵。

他說 (大神的話我這裡還是老實摘錄、直接引用吧,出自《格雷厄姆-多德村的超級投資者們》演講):「不否認我們的生活中風險與回報是呈正相關的。比如你給我一把左輪手槍,上一顆子彈,轉一下,對我說:朝你的大腦袋開一槍,我給你一百萬。我會禮貌地拒絕,大概是因為覺得一百萬不夠。然後你可能會說:那我給你五百萬,但是要開兩槍。此時風險與回報正相關。

但是價值投資正好相反。如果你花一塊錢去買六毛錢的資產,這比你花六毛錢去買一塊錢的資產風險高多了;但是後者的預期回報卻更高。在一個價值投資者的組合里,預期回報的潛力越大,風險其實就越低。」

另外巴老對為何要量化風險也困惑不已。為啥非要量化風險啊?對於價值投資而言,風險不是 0 就是 1。有風險的地方,我們不去不就完了嘛。(還記得芒格那句膾炙人口的名言?)


4. 風險厭惡

現代組合理論的很多觀點一般都有一個假設前提:人都是風險厭惡(risk-averse)的。當然這裡的「風險厭惡」並不是指與風險不共戴天,還是跟前文說的一樣,乃是「如果要讓我吃一份風險,那你必須同時喂我一份相稱的預期收益」,白吃的風險我可不願意去吃。但是這種假設其實不是我們的真實世界。

人一定厭惡風險嗎?其實不一定,比如讓你做個陳詞濫調的二選一:

現在就給你十萬刀。

2. 現在先不給你錢,一年後咱扔個硬幣,國徽就給你二十萬刀,數字你就給我十刀。

我不認為所有人都會去選第1個選項,雖然選擇2的人其實不太理性:1. 兩個選擇的期望值不相等,直接拿十萬刀的期望值是100000;扔硬幣拿兩萬刀的期望值是(200000 X 50%+(-10) X 50%=99995,理性的人不該選99995而放棄100000;2. 錢有時間價值,即便期望值相當,你也應該選擇拿眼下的錢,而不應該去考慮一年後。

那為啥有些人會在此時不理性地選擇2呢?

因為風險有效用嘛,這一場華麗的冒險會讓你接下來的一整年充滿了嬌羞、興奮與期待(對某些人而言可能二十萬刀毫無內心影響,那就加到兩千萬刀罷)。那麼效用是啥?一個最庸俗的說法,效用(utility)可以理解為某個事或物給你帶來的爽度,所以啪啪啪會有效用、吸煙對某些人而言也很有效用,而「風險與刺激」本身就會對某些人帶來極大的效用,不然就沒法解釋賭場這個東東。

在美國各地有許多賭場,我也偶爾會去光顧。但我自己有個原則,就是只花一百,輸光離場,絕不流連忘返。 我一般只玩 Craps(一種擲骰子的遊戲,其實我很喜歡玩德撲但是一百塊根本上不了桌),因為此賭局從概率上來說賭場優勢(house advantage)比較小,只要策略別太激進,一百塊其實可以玩很久。

但是無論如何我都能理性地認識到,除非我當日運氣逆天,不然只要時間一玩久,我是肯定要虧錢的。那某些金融理論這裡就要奇怪了,我知道自己穩輸為啥我還非要去做送財童子呢?

因為「追求風險」這事本身就會讓人很爽嘛。所以我花一百塊,其實跟花一百塊門票錢去迪士尼一樣,就是買個爽度與效用。 如果你理論假設所有的人只要沒有明面上的回報(預期收益)就不會去承擔風險,那就沒法解釋在高速上飆車這件事,除非飆車的都不能算人。

我們的造物主的手藝巧奪天工,所以大千世界什麼樣的奇葩都有。你非要說如果不厭惡風險你就不是個理性的人,那我只能說你實在是太以己度人、太自以為是了。


5. 了解自己的風險偏好

那既然上蒼把我們造得如此不同,我們在做投資時的第一課,就應該是對自己的風險偏好有清晰的認識。但其實「清晰地認識自己」談何容易。

風險偏好簡單點說可以切成兩半,一是承受風險的意願,二是承受風險的能力。意願和能力只要和諧一致一般就沒啥大問題:比如你有萬貫家財,那你當然可以時不時地梭點期貨期權來陶冶情操;或者你雖然家徒四壁,但是卻不作不浪不放蕩,那最多就是個節衣縮食,不大會遭啥滅頂之災。

王小波說過人類一切痛苦都來源於慾望與能力的落差(大意),所以具體到投資的風險偏好里,比較難辦的是意願和能力不和諧。比如一哥們是個啥縣級市首富,結果丫錢全投資了美國國債,這就有點太慫了。或者另一個哥們有青雲之志與鋼鐵般的意志,但是卻拿出閨女下半年要交的大學學費直接殺入港股找個渦輪梭哈,這就有點禽獸不如了。

這樣的人就需要一些正確的風險教育,前者是要讓他man一點,而後者是要讓他像個man一點。

附錄:

那麼問題就來了,你是否了解自己的風險偏好呢?以下的一個小測驗也許可以幫你對此加深理解,有興趣的就做一下唄,又不要錢。

註:本調查問卷由Virginia Tech 和 University of Georgia的兩位教授所製作,來源: http://njaes.rutgers.edu:8080/money/riskquiz/ ,所有單位為美元之處都被我以1比5的比例 scale 到了RMB。

1. 你的朋友會如何評價你對待風險的態度?

a. 純賭徒

b. 在充分研究後願意承擔風險

c. 小心謹慎

d. 堅決迴避風險

2. 幻想你正在上一個電視真人秀節目,正面對以下的選項,請問你會選哪一項?

a. 5000 RMB

b. 50%可能性贏 25,000 RMB的機會

c. 25%可能性贏50,000 RMB的機會

d. 5%可能性贏500,000 RMB的機會

3. 你剛剛存夠了錢,要度一個「一輩子就放縱這一次」規格級別的旅行大假,結果在出發前兩周你被炒了魷魚。請問你會:

a. 取消旅行假期

b. 降低規格,節約成本

c. 照去不誤

d. 提高規格,加大消費,這輩子也許真的就只能放縱這一次了

4. 如果你出乎意料地得到了一筆100000人民幣來進行投資,你會:

a. 放銀行吃利息

b. 買入高等級的債券或債券類基金

c. 買入股票或股票類基金

5. 你對投資股票及股票類基金感到:

a. 很不安

b. 有點不安

c. 輕鬆寫意

6. 當你想到風險,首先映入腦簾的是:

a. 損失

b. 不確定性

c. 機會

d. 雞動

7. 有一群大V都在預測說金價、房價會漲,債券價格會跌,但是他們都同意政府債券相對安全。此時你大多數的投資資產都政府債券里。此時你會:

a. 繼續持有政府債券

b. 賣掉政府債券,將獲得的錢款一半放入貨幣市場賬戶(money market account,吃吃利息的資金賬戶),另一半買入實物黃金。

c. 賣掉政府債券,以獲得的所有錢款買入實物黃金。

d. 賣掉政府債券,以獲得的所有錢款買入實物黃金,並加槓桿融資買入黃金。

8. 以下投資你最青睞那一筆:

a. 最多賺1000 RMB,最差虧0 RMB

b. 最多賺4000 RMB,最差虧1000 RMB

c. 最多賺13000 RMB,最差虧4000 RMB

d. 最多賺24000 RMB,最差虧12000 RMB

9. 現在白給你5000 RMB,然後請你二選一:

a. 100% 虧掉2500 RMB

b. 50% 虧掉5000 RMB,50%啥都不用虧

10. 現在白給你10000 RMB,然後請你二選一:

a. 100% 虧掉2500 RMB

b. 50% 虧掉5000 RMB,50%啥都不用虧

11. 有個親戚給你留了500,000 RMB的遺產,在遺囑中規定你只能將其全部投資於以下四種資產,你會選擇:

a. 儲蓄賬戶

b. 股債混合共同基金

c. 一個15個股票組成的投資組合

d. 商品,諸如黃金、銀、石油

12. 如果你有100000 RMB,以下哪個組合你最愛:

a. 60% 低風險投資, 30%適中風險投資, 10% 高風險投資

b. 30% 低風險投資, 40%適中風險投資, 30% 高風險投資

c. 10% 低風險投資, 40%適中風險投資, 50% 高風險投資

13. 你信賴的發小老王是一個極有經驗的地質學家,他剛組了一群投資者去搞一個金礦項目。這個金礦項目如果做成,你將獲得50至100倍的收益。如果做不成,你血本無歸。老王預計成功的概率大概有20%。你會投資:

a. 零毛錢

b. 你一個月的收入

c. 你三個月的收入

d. 你六個月的收入

以下是打分規則:

1. a=4; b=3; c=2; d=1

2. a=1; b=2; c=3; d=4

3. a=1; b=2; c=3; d=4

4. a=1; b=2; c=3

5. a=1; b=2; c=3

6. a=1; b=2; c=3; d=4

7. a=1; b=2; c=3; d=4

8. a=1; b=2; c=3; d=4

9. a=1; b=3

10. a=1; b=3

11. a=1; b=2; c=3; d=4

12. a=1; b=2; c=3

13. a=1; b=2; c=3; d=4

將你的分數加總

18分或者更低:低風險偏好(low risk tolerance,保守型投資者)

19 分 至 22分: 低於平均水平的風險偏好

23 分 至 29分: 適中的風險偏好

29分 至 32 分: 高於平均水平的風險偏好

33 分 或者 更高: 高風險偏好 (high risk tolerance,激進型投資者)

本文行文倉莽,如有不足之處,還請各位海涵斧正。

轉載我是歡迎的,但請您署名陳達,在此謝過。


說說幾種常見的風險。


死亡風險

You can run , but you can not hide.


這個說起來比較好玩。


美國竟然還有專門研究和關注人類死亡風險的網站,可以對死亡在不同性別、年齡、區域等因素上的差異進行查詢,還可以在不同群體間進行橫向比較。


把死亡風險詮釋的淋漓盡致的肯定當屬《死神來了》這部片片了,我也是被這倒霉片子嚇得晚上做噩夢的人,也產生過一段心理陰影,對什麼電子產品設備都躲得遠遠的,小心翼翼的。不過恐怖效果真的是超贊,最低級的恐怖效果就是突然一驚一乍的嚇人,或者靠音樂嚇人,而成功的效果營造應該是讓觀眾一步一步地走進故事,讓觀眾覺得這個故事本身極為恐怖,細思極恐,這個才是優秀的恐怖片。


全片所講:死亡風險幾乎是無所不在的,這個其實是真的,當然我是不太認同片片幾乎否定了人的主觀能動性,還誇大了現代化設備的風險性這些個觀點的。片子里死神搞死人類的手段全是用人類發明的現代化設備,什麼過山車啊,烤膚機啊,健身器材等等,就是為了表現出當代都市看似發達安全完備的現代化設備,實際上包含著種種隱患,告訴人們要時刻有危機意識,不要給予這些東西過多的信任。現在整個世界科技至上,理性當家,在知乎也是,任何感性的主觀臆斷的都會被嘲諷至死,而這部片子的導演正是想對此發出質疑,發出不同的聲音,告訴人們冥冥之中自有定數,不能憑藉理性與科技就掌持著話語大權,對神秘主義還有別的實行打壓。

創業風險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達。


但是還是會有很多人在想法面前趑趄不前,因為風險。

風險越大,說明你目前準備的還不充分或是未來的競爭壓力大,比如

1、錢的問題,有好的idea但是沒人投資的話,一切都會終於此了。

2、時間的問題,創業前期,可能需要大量複雜而且巨大的研究工作(有時需要幾年時間),但是時間不等人。

3、資源的問題(人、技術),這是創業差異化的關鍵所在,比如華爾街見聞一開始成立的時候就是因為擁有很多擁有國外視野的財經學者這些資源,然後定調並依仗其慢慢做大。

4、管理的問題,創業的人不一定就是出色的企業家,不一定有出色的管理能力,如果開始創業了,但是只懂技術啊或者只是有很好的腦洞,在大的戰略規划上不行,這樣的公司成立起來也是有很大的風險的。

5、競爭。永遠要記得,藍海只是暫時的,競爭是必然的。


買房風險

新房一般都是統一價格流程簡單,二手房交易周期長稅費複雜風險更大,其中有很多風險可能大多都要來自於中介設的套套:

1、假房源、問題房,這個時候就需要具有甄別能力,其次意志要堅定,不能輕易被中介忽悠。

2、抵押房、這個得靠你自己催中介幫你拉產調,並且多次。我買房是直接跟房東交易的,請了房多多的交易人員幫走流程,其實也就是中介吧,拉了兩次,確認你簽合同前和之後房子都是沒問題的,畢竟二手房交易周期有點長。

3、產權問題、業主配偶要同意賣方。如果業主是老人,其子女要同意賣房,否則有可能日後反悔。

4、貸款問題、記得很清楚,買房之前我有做貸款預審批,檢查自己能不能貸,能貸多少,而跟我一起買房的朋友,一開始沒有檢查貸款資質有沒有問題,到最後要貸款的時候,跑幾家銀行都貸不了,超過預期,只能違約。

4、資金安全、保障資金安全,比如走資金監管

5、違約問題,簽合同的時候一定要擬好條款,必要的時候建議帶著懂這方面的朋友或是律師,這樣能為你爭取到更多的利益。

6、交房風險,留一部分尾款,待過戶以後,戶口遷移和房屋交接(確認物業費,取暖費,有線電視費,固話寬頻費沒有拖欠)完成後再支付。

……

對於風險的防範除了操作過程中的當心,也還有很多買房保險,比如,鏈家的八大安心承諾,房多多的最全16項安全保障服務等等,保障範圍包括從找房買房到交易的全過程。


投資風險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投資理論上面所說的風險和日常口頭用語中的風險是不一樣的,後者的風險通常意思是遇到了損失事件,而前者的意思是投資回報的波動性,是雙向的而不是單向的。比如四大行的定期存款,利率是確定的,回報率也是確定的,不存在波動(不考慮其他因素)。而股票的回報則遠遠地要狂野地多,可能是腰斬,也可能是翻倍。風險和回報一般有四種情況:

1、低風險低回報

2、低風險高回報

3、高風險高回報

4、高風險低回報

13正常,2一般是4這些投資打出來騙人的幌子。

怎麼規避風險呢?三個問題,自己測試一下,有一個答不出來,建議放棄為妙。

1、我是否真的了解這個投資品種?

2、這個投資的最終去向是什麼地方?

3、我對這個投資機會的介紹人是否信任?


以上。


我能承受別人承受不了的風險,所以我才能賺別人賺不了的錢。


無知,而自以為是,才是最大的風險。
對於足夠的了解和認知,風險都是可控的變化。


風險可以分為已知風險(模型內風險)和意外風險(模型外風險)。

例如做股票投資組合優化時,輸入的協方差矩陣是已知風險,而真實分布可能不同於協方差陣、而且不是正態分布、甚至沒有分布,這叫做意外風險。

已知風險可以比較好地量化處理,意外風險主要看一些robust的風險控制措施。


管過一段兒風控,來說下我個人對風險的看法。

以下個人看法受制於我個人的知識水平和經驗,不具備普適性,僅提供大家一個看待風險的非投資角度。


1、接受發生概率極低的風險。

不管我們是走路、坐車、坐飛機....始終會有:被撞、失事等極端事件的發生,但是我們不會因為可能發生車禍就不去上班,所以大部分時間裡大部分人是無視這一風險的。

所以在風險控制里有一條叫:風險保留。意思是默認這個風險程度是可以被接受被容忍的。從某種角度來講,類似於:當它不存在。

因為此類風險發生的概率極低,並且不存在主觀完全防禦的可能。

如果非要較真兒說不出門就沒這個風險,那麼待在家裡一樣有可能因為電線短路、火災、地震而發生不測,同時不出門所損失的工資是大部分人不能接受的生存風險,比起「可能因為意外事故而掛掉」這樣的不確定風險來講,「不出門而丟掉工作」是即刻發生並且不能承受的恆定風險。


所以在金融領域也會發生許多在事後復盤看起來當事人做出過相當愚蠢的決定,只是因為我們做為旁觀者,體會不到當事者那份受到「不出門而丟掉工作」風險壓迫的感覺,並且信息相對完整,因此可以做出截然相反所謂「明智的策略」。


2、評估毀滅性風險的發生概率。

車禍的發生率是有統計的,其他事情也是一樣。

我們的精力要花在90%的事件上,而不是那發生概率為1%甚至更低的黑天鵝事件上。

企圖以個人能力抵抗諸如百年以後可能發生戰爭這樣的事件是不經濟的。

這個事兒在風險控制里屬於:風險評級。

對抗任一風險,都有或多或少的成本投入,如果成本大於風險造成的損失,一般會選擇風險承擔也就是風險保留,忽視這一風險而不是去抗衡。


3、選擇低投入的策略降低風險發生概率。

承上,發生車禍的死亡概率也是有統計有參照的,所以如果坐在前排系好安全帶可以規避掉一部分,選擇坐在後排座位又可以規避掉一部分。

另外坐長途車選擇合理的路線以及熟知司機的開車習慣;如果自己開車保持精神集中,不在自己和司機喝酒的時候開車坐車等,都可以部分的降低車禍喪命的發生概率。

這個事件在風險控制里是:風險轉移和損失控制。

說白了就是:死道友不死貧道,和斷臂求生。


基於人與生俱來的僥倖心理,無論我們在做任何策略,都會優先考慮最佳情況下的收益,而有較大概率忽視掉部分因素改變下發生的巨額虧損,我覺得正是基於此,才產生了風險控制的理論,目的是為了保住成果,落袋為安。

或者說留下最後的有生力量,不至於全軍覆沒。


所以風險控制的本意不是保守和固步自封不做進取,而是賺取高於平均值的利潤,或者至少在別人虧空的時候保住自己的底褲。


在日常生活中,接受那些大家都在承受的風險:比如地震火災等極端事件,當它不存在;加強個人安全係數,比如學習一些緊急逃生知識做一些野外求生訓練提高個人體能,學會游泳、開車等;獲取高質量信息來源,提高個人信息收集處理效率,可以讓自己在危機發生的較早時間知悉並採取合理對策。


最後,保持「適度貪婪」,給自己留出緊急避險資金,不要把全部身家壓在一件事上,不要賭明天;投機可行,量力而為;在不同的階段,調整自己的風險控制策略,減少焦躁感,加強目標管控能力。


風險不可怕,反而可愛。

有時候我們要主動尋找風險,因為風險意味著機會。

另一方面,要能夠控制風險。一個買點,首先考慮的是最多能虧損幾個點,其次才是盈利。

只有這樣,才會是風險變得可愛。


10/6/15 addition:


Responses to Sgt Pepper:


Great additional points you"ve put in your answer.


--

1. To further contribute to this discussion, my view on tail risk unknown risk: black swans are in the intersection of tail risk and unknown risk - unknown, low probability, extreme impact. Not all unknown risks are black swans.


2. You are right that I can"t name the unknowns and the banks can"t name the unknowns - unknowns are unknown by definition. I think a lot of the unknowns can be known - e.g. what"s the right t-value to use in a t-copula so you can conservatively forecast your tail risk loss? From what I"ve heard the t-value banks use is essentially made up. Lots of similar examples other there - capital diversification factor, LGD assumptions, etc.


3. Cost of identifying these risks - whether that"s a cost worth bearing is an interesting question. Worth stressing that cost of identifying the risk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cost of eliminating them - banks take calculated risks, and they should take those risks. You said tail risks are tolerated for the return and I agree. The question is does the bank actually know how much tail risk they are taking - what is the right budget for calculating all the risks they take? That"s an open question.


4. About bank stress testing, I don"t know much about the technical details although I did watch the results in Europe and US closely. I disagree with your assessment that Chinese banks do well in stress tests indicates they have enough capital -but that"s a very technical debate so I"ll leave it there for now.

It"s interesting to see other Zhihuers commenting that Chinese banks, or banks in general, do not have unknown risks, or do not have any way to improve on how they manage unknown risks.


The core capital adequacy requirements and the risk hedging are both ways to manage the known risks. The additional capital buffers are meant for the unknowns. Banks like to argue with the regulators how much buffer is adequate to manage the unknowns.


But that disagreement is not all that concerning. What should concern us is, whether the banks acknowledge the unknown risks exist, and acknowledge they could improve how they manage them; whether they have enough information to measure what is adequate comes with a second order.


After all, it is easy for the banks to stare at their technical toolkit and think they can manage all the known risks; they were always like that, and that"s not enough to protect from the next crisis. We shouldn"t take "when the unknowns hit nobody would survive without bail-outs anyway" as an answer.

__

Here are my two cents.

先吐槽。

風險,是對有不利影響的可變因素的統稱。銀行的風險,企業的風險,整個資本市場的風險,都是些賺錢多些少些的問題。

而人的貪慾是不能自我控制的。銀行家常說審慎運營,嚴格風控是核心競爭力;在前些年,恐怕說了他們自己都是不信的。金融危機以來,監管愈發嚴格,金融屆對風險的態度,才勉強嚴肅一些。即使如此,你若去和銀行里負責業務的高管談起來他們的資本模型,風險偏好,那種「還不是為了應付那些官僚」的態度依然隱約可見。到底是銀行用模型去尋找風險,還是銀行自己先想好風險長什麼樣子,再拿模型把它畫出來給別人看,這個問題留給各位評判。

上次金融危機的時候,李祥林同志的高斯Copula抓了瞎;銀行的風險專家們一看,喲,原來尾部風險沒有模擬到位,那麼我們換個t-copula好了;但是誰能保證,下次金融危機的時候,不會出個新的勞什子,把諸位的資產負債表攪合個底兒掉?

好了,說正事。

金融業對風險的理解,尤其是對信用風險的理解,雖然在技術細節上看起來很高端很自成一體,但只是戰術層面的先進;在戰略層面上,金融業上跟會出人命的行業比起來,風險管理還是小孩子過家家一般的眼界。摔飛機的風險,鑽油田的風險,搞核電站的風險,風險行業的戰略家,都去對付這些事情去了。

我眼裡的風險大師,是專業刀尖舔血,殺人越貨(大霧)的美國陸軍。他們對風險的理解,很值得借鑒。美國陸軍認為,風險(hazard)可分為兩大類:已知風險(risk)和未知風險(uncertainty):
1)已知風險,指已有充足信息,了解主要變數,可以合理預期可能帶來後果的風險 - 金融業的風險管理,主要集中在這個類別;
2)未知風險,指在行動中出現的,之前未曾預期到的不利性可變因素,以及其可能帶來的負面性後果。

在軍事領域,城市裡可能有游擊隊埋伏,不明身份的汽車內可能有自殺性炸彈,這些都是已知風險;戰役中遇到敵人新研製出的黑科技(時間倒流?瞬間移動??尤里復仇???),這就是未知風險。

對於已知風險,美軍提倡的應對策略,叫做信息式風險管理(information based solution):通過足夠的偵查,足夠的分析,來測定已知風險的各種主要影響因子,並基於此評估風險,選擇正確的應對方式。因為風險事件的後果是可預期的,因此在執行層面,最關鍵的是預演:針對每種後果,部隊提前熟悉應對策略,一旦戰場信息對該風險事件進行了預測,就立即嚴格執行風險對策。

對於未知風險,美軍提倡的應對策略,叫做行動式風險管理(action based solution):如果戰場遇到了之前沒有預期到的狀況,各軍事單位會自動獲得事先規定的特別許可權,以便當場評估風險,作出處置,並完成作戰任務。

在我看來,美軍的風險觀,對金融業有三點啟發:
1)信息的最大價值,在於將未知風險轉化為已知風險。在風險事件中,未知風險帶來的損失遠遠超過已知風險,此謂黑天鵝事件。投資人和貸款人目前的精力大部分花在了更」科學「地量化已知風險上,這是戰略上的短視-金融機構應該投入大量資源來挖掘已有數據,尋找新的風險因子和風險事件。
2)管理已知風險的關鍵是按照規則執行應對策略。銀行缺的不是對已知風險的理解或合理的應對策略,而是在放貸的過程中嚴格執行風控流程,維持自己的風險偏好;同樣,投資機構在風險面前,最關鍵的是自律:按照自己設定的投資策略,避開不擅長的行業,避開不了解的產品,該止盈就止盈,該止損就止損。
3)管理未知風險,依靠的是優秀的人才,合理而靈活動決策機制,以及清楚明確的運營目標。風險管理框架下,應該設置特殊條款,指出當未知風險出現時,一線員工可以自動獲得特殊許可權來應對風險,而不必等待上級統一指示;員工應該經過充分的訓練,來學習出現了未知風險時如何冷靜應對,如何使用臨時獲得的高級許可權;並且所有員工要對機構的風險偏好和運營目標有一致的認識,在未知風險來臨時,儘管應對手段沒有標準可循,但是要達成的目的是明確一致的。

寫的有點兒亂,見諒。


盈虧同源


簡單聊兩句,風險確實無處不在,只有幾率大小的問題。
投資股票、債券有虧損的風險,走在路上有可能發生交通意外的風險,把閨蜜介紹給男朋友都有被挖牆腳的風險,試問世界上有絕對無風險的事物嗎?

===========================================================這是發跡線

隨著我們知識和社會經驗的積累,面對事物都會有自己的判斷,其實就是風險與收益的權衡,當一件事的風險遠小於收益時 ,趕緊去干;當一件事的風險與收益相當,或相差不大時,則要非常謹慎,多求教專業人士或牛逼的朋友,千萬不要死要面子,小編就吃過大虧;當一件事的風險大於收益時,穩健的人一般不幹。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舉體育彩票的例子來反駁,2塊錢損失博取1000萬收益,這不是風險遠小於收益嗎?
我能說你天真還是無鞋?
2塊錢雖然可能會中1000萬,但是根據數學概率論的演算法,中彩票的幾率比被雷劈中的幾率還小10000倍,所以我一般不買彩票。2塊錢可是我一天的飯錢啊 ^__^

============================================================這是美瞳線

每件事都有風險,是不是我們就拿它沒辦法?
當然不是,一些聰明的人,或是經驗豐富的人非常擅於分散風險。隨便舉一些例子大家都明白,比如金融人士鍾愛的對沖基金、保險,創業尋找合適的夥伴,甚至於找個備胎都算分散了風險。
分散風險的方式多種多樣,這得靠平時的學習和積累,所以多讀書,多交益友對人生的成長還是非常重要的。


風險和機遇並存,是否能解讀+-EV取決於智商更取決於人生經驗,所以年輕的時候去多嘗試一下,去犯錯,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風險和機遇並存,性格影響風險偏好影響決策影響命運,你想要成功就得給人生加點槓桿,但加多了也可能隨時翻船。所以很多成功人士都迷信,有智慧的人明白,儘力了,勝敗乃天數。

風險偏好就像一個指針,指引著命運前行的方向。


在和投資者朋友們交流的時候,經常會有人問我這個問題:


有沒有風險小點,比較安全的投資產品?

今天就來談談這個問題。

Source: Woodsford Capital

Source: Woodsford Capital

先上一張圖。這是一張信息量比較大的圖。請容我慢慢解釋。

在上圖中,你可以看到,我羅列了目前市場上比較主流的一些金融資產品種,包括:現金,國債(國庫券),防通脹國債(TIPS),公司債券,公司股票和房地產。你可以看到,在每一種資產旁邊,我都列出了其面對的主要風險。這就揭示了我想說的第一個問題:沒有什麼資產是絕對安全的。每一種資產都有其相對應的風險。

此話怎講呢?讓我們針對這些資產逐一進行研究。

(1)現金

持有現金主要有兩個風險。首先是通貨膨脹風險。這個風險大多數人都可以理解。我把現金放在銀行里,雖然可以保證不虧(假設銀行是安全的),但是我面臨的風險是如果通貨膨脹速度高過我的現金得到的利息率,那麼這部分現金在未來的購買力就會減弱。

一個比較好的例子是中國的一些老年人。他們不習慣理財,對各種金融產品要麼不熟悉,要麼不信任(持有懷疑態度是對的),把錢放在銀行定存里。結果過了30年回頭一看,房價,教育,醫療等費用已經完全不能和當年相比,簡直恍如一夢。

現金的第二個風險是匯率風險。這在以前可能沒有多少人會關心,但隨著國界開放,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我們有越來越多的消費和服務需求來自於國外,因此我的本幣(人民幣)對於國外的產品和服務的購買力也會直接或間接影響我的生活質量。在這種情況下,匯率風險也是持有人民幣現金的風險之一。

在上圖第三欄,你可以看到我表明的應對方法。對於通脹風險,比較常見的應對方法是購買抗通脹資產,比如房地產,股票,抗通脹債券(有些人也會購買黃金,不過我本人不是很喜歡黃金,這個話題有點扯遠了,暫時按下不表)。對於匯率風險,一個比較常見的應對方法是分散貨幣持有範圍:除了人民幣以外,也可以持有一些美元,歐元或者英鎊(那些小貨幣,諸如澳元,新幣等就不用考慮了)。

(2)國債/國庫券

對於大多數人來講,國債是最好的理財工具之一。首先國債的發行單位是一國政府,有中央銀行背書,理論上沒有違約風險。由於政府控制的中央銀行在理論上可以發行無限多的貨幣(本幣),因此政府沒有必要在國債上違約。當然如果政府發行了外幣國債(比如美元國債),那麼其違約的概率要高很多(比如阿根廷,泰國等等)。

但同時這也意味著購買政府債券面臨一個很大的通脹風險:如果政府不負責任沒有節制的發行貨幣,則會有兩種可能:首先通貨膨脹升高,這樣收取固定利息的國債投資者的實際回報率會降低。其次如果政府同時又想把通脹率壓下去,那麼央行會提高利率。在這種情況下,國債的市場價值也會下降(因為折現率升高了)。這兩個風險都是持有國債的投資者所需要面對的。

(3)防通脹國債(TIPS)

防通脹國債將其派息率和通貨膨脹率(CPI)掛鉤。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不必擔心在高通脹的環境下損失自己購買的國債價值。目前有不少發達國家(比如美國,英國等)政府會不定期的發行防通脹國債。但是購買這種債券是不是就沒有風險了呢?也未必。

首先購買防通脹國債的風險在於政府賴賬。當然這種可能性非常小,但是理論上政府無法通過發行貨幣來支付防通脹國債的利息。在一種極端情況下,政府會陷入一個無終點循環:發行貨幣--》通脹上升--》利息上升--》發行更多貨幣--》通脹更高--》利息更高。終止這個循環的唯一辦法就是政府違約。

購買TIPS的另外一個風險是通貨不膨脹。

上圖顯示了美國5年和10年期TIPS的殖利率。你可以看到在2011年和2012年,其利率在0%以下(負利率)。負利率可以這麼理解:簡單來講就是你花100塊買了那個債券,到債券到期時你拿回來的本金和利息總和小於100塊。造成負利率的原因很複雜,但其中有一條可以理解為投資者們為自己對通貨膨脹的擔心買了一個保險。大家都知道天下沒有免費的保險,要保險,就要支付保險金。而如果你投保的不幸事件沒有發生的話,那麼你的保費就打水漂了。那個負利率就是你所支付的保費。

上圖顯示了美國5年和10年期TIPS的殖利率。你可以看到在2011年和2012年,其利率在0%以下(負利率)。負利率可以這麼理解:簡單來講就是你花100塊買了那個債券,到債券到期時你拿回來的本金和利息總和小於100塊。造成負利率的原因很複雜,但其中有一條可以理解為投資者們為自己對通貨膨脹的擔心買了一個保險。大家都知道天下沒有免費的保險,要保險,就要支付保險金。而如果你投保的不幸事件沒有發生的話,那麼你的保費就打水漂了。那個負利率就是你所支付的保費。

(4)公司債券

08年金融危機以後,美元利率很低,將美元放在銀行里(活期存款)所得到的利息接近0。為了追求回報,很多人被建議購買公司債券。由於公司債券的評級不同,其所支付的利息也不同。

讓我感到驚奇的是,很多人將公司債券(投資級)視為安全的投資品種。事實上這是一種誤解。從本質上來講,公司債券是政府債券和公司股票的混合體。購買公司債券需要承擔利率風險(比如央行把利息升高的話,公司債券的價格會下降)和信用風險。公司的信用風險和公司的盈利前景息息相關。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投資專家(比如David Swensen)建議投資者不要購買任何公司債券。原因是投資者承擔了和公司股票類似的風險(公司的盈利風險和信用風險),卻沒有收到相應的回報。

Source: Asvanunt, Richardson: The credit risk premium, Working paper, 2015

Source: Asvanunt, Richardson: The credit risk premium, Working paper, 2015

在2015年的一篇論文中,作者Asvanunt和Richardson計算了美國公司債券從1936年到2014年的歷史回報,結果在上述圖表中。他們發現投資公司債券並沒有給投資者帶來應得的回報。比如從1936年到1988年,公司債券的回報率為每年4.73%,而政府債券的回報率為每年4.39%,兩者幾乎相同。在這種情況下,當然購買政府債券更加划算,因為政府債券的風險要比公司債券小很多。

有很多投資者覺得只要購買的公司債券是投資級別的(Investment Grade),就沒有風險。這是一種極大的誤解。原因如下:首先即使是投資級別,也會有公司違約。

上圖顯示的過去34年美國公司債券的違約記錄。你可以看到幾乎每年都有投資級別(IG)的公司債券違約的案例。違約率在2002年和2008/09年達到了高峰。事實上有很多研究表明公司債券承擔了和股票類似的風險(比如在2002年和2008年股災的時候,公司債券和公司股票一起價值大跌),卻沒有給予投資者像股票那樣的回報(因為債券的回報率是固定的)。這背後有很多原因,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是公司的管理層都希望股票價格上升(比如很多CEO都持有股票期權),卻都希望債券價格下跌(這樣公司可以回購,降低融資成本)。

上圖顯示的過去34年美國公司債券的違約記錄。你可以看到幾乎每年都有投資級別(IG)的公司債券違約的案例。違約率在2002年和2008/09年達到了高峰。事實上有很多研究表明公司債券承擔了和股票類似的風險(比如在2002年和2008年股災的時候,公司債券和公司股票一起價值大跌),卻沒有給予投資者像股票那樣的回報(因為債券的回報率是固定的)。這背後有很多原因,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是公司的管理層都希望股票價格上升(比如很多CEO都持有股票期權),卻都希望債券價格下跌(這樣公司可以回購,降低融資成本)。

如果一個投資者的投資周期比較長(比如10年以上),那麼他應該持有股票和國債,而不是公司債券。股票會給予他更高的回報,國債會給予他抵抗風險的保護,在這種情況下再持有公司債券就顯得有些多餘了。

(5)股票

關於股票的討論有很多,我在這裡就不花很大篇幅去贅述了。建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我之前寫過的幾篇關於投資股票需要注意的風險:

從機構投資者的專業角度來看,普通投資者都有哪些常見的心理和經典錯誤操作? - 伍治堅的回答

有哪些理財高招? - 伍治堅的回答

(6) 房地產

這是一個很多人都關心的問題。

大多數中國的投資者尤其鍾愛房地產,因為他們(北上廣)幾乎沒有經歷過房價下跌。不像:

香港


新加坡


日本


上面幾張圖的共同點是,他們在90年,97年都經歷過房市大跌,親身體驗到了投資房地產的風險。

但是你再看看上海房價


現在你可以理解為什麼會有隔夜排隊搶房這樣的事情發生了吧。在這個時候,我發現我去和投資者講投資房地產的風險,猶如對牛彈琴,根本就是在白費口舌。在我看來,可能我們需要像香港人,新加坡人,日本人那樣經歷過一輪房價暴跌,才可能再心平氣和的坐下來,好好談談投資房地產的利弊和風險。

說了那麼多,最後小結一下。每一種投資標的都有風險。我們每一個人,作為投資者主體,其實每時每刻都在做資產配置的決策。即使你不做決策,其實也是被動了做了決策(比如你把收入和儲蓄都存在銀行里,不做其他投資,看似非常保守,其實也是在無意識間做出了將大量資產放在現金里的決策)。當然,有時候不決策也不一定是壞決策,因為最後的結果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也取決於運氣。但是如果我們想要更理性一些,我們就需要考慮,如何更科學的做出對自己有利的資產配置決策。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如果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看看我之前寫的幾篇相關討論:

當今世界經濟形勢下,身家1000萬以上的高凈值客戶該如何進行全球資產配置? - 伍治堅的回答

成年了想投資股票,該如何入門? - 伍治堅的回答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謝邀,

我就說說最熟悉的保險相關的風險的感受吧。

很多男性客戶覺得,沒必要買重疾類保險,因為自己不會那麼倒霉。就像一個有過親身理賠經歷的朋友說的,自己之前那麼健康,如果不是深度體檢,啥都不知道。這種事兒,攤在自己身上和別人身上,感覺是不一樣的。如果認為風險還在存在的,那麼去自己評估什麼60歲以前得大病概率大不大?如果一直沒發生理賠,那麼還不如當初拿去投資,就沒有什麼意義。


通過鍛煉也好,定期體檢也好,家裡沒有大病基因也好,都不代表一定百分百不會得大病。也是之前聽客戶自己有感而發。風險不可預估,加以量化。只不過,看你要不要去賭這個概率。還有,最差情況下,自己是否承擔的起。


推薦閱讀:

TAG:投資 | 保險 | 風險控制 | 金融 | 風險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