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有編劇嗎?

劇情全是靠漫畫家本人自己構思?
還是由專門的編劇編排劇情,漫畫家只負責畫出來?


作為一個半吊子的漫畫編劇我來回答一下吧!以下指的是國漫,日漫不了解。

漫畫有編劇嗎?


有編劇。

1、漫畫公司或者漫畫工作室:
一般小型的工作室就沒有了,他們一般都是自己想,或者在網上招兼職編劇,按單付費。

大的漫畫公司會有2-3個編劇,但是為了保證漫畫內容的多樣性,同樣也會找很多編劇兼職,將劇本外包出去。

為什麼要很多編劇呢?因為不管多出色的編劇,反覆寫一個題材,都會出現口吻、思路相似的情況。這樣東西可能就越做越爛了。不同的編劇擁有不同的思維,擅長把握不同的笑點。使用多個編劇會使系列漫畫的內容更加有趣。
2、獨立的漫畫家
漫畫家一般都是先在漫畫雜誌上連載,作品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粉絲之後,才會出單行本。在漫畫雜誌連載的時候,一般都是由自己來想,一個是他們有創作慾望,和自己想畫的東西。二個是因為在尚未成名拿高版稅之前,自己也沒有足夠的資金來請編劇,只能自己又想又畫。
漫畫初步取得成功後,漫畫家條件改善,可能就會有自己一個工作團隊,其中也包括編劇,大家一起頭腦風暴,把故事想得更加精彩。

還是由專門的編劇編排劇情,漫畫家只負責畫出來?
要知道,編劇創作時也不是憑空想像的,大部分時候是漫畫公司給出漫畫背景、人物設置,等等,甚至會有專業詳細的策劃書。然後編劇根據漫畫公司的要求,創作出故事來。從某些角度來說,製作漫畫的每一個人都是編劇,他們在畫的時候也另有絕妙的發揮(比如增加動作和表情,修改人物台詞)

漫畫編劇的工作方式和真人影視作品編劇的工作方式有何異同?

沒做過真人影視編劇,只做過動畫和漫畫編劇。但私以為,應該是一樣的。

無論是漫畫劇本,還是動畫劇本,都不是編劇一個人的產物。在創作過程當中,一定會和主筆、製作人、畫手有溝通。劇本即使通過了,他們也會在製作時將你的某些劇情改成他們覺得更好的。剛開始做動畫編劇的時候,製作組的組長就告訴我,有時動作不用寫得太詳細,可以讓分鏡師有發揮。

最後上一個簡單的漫畫腳本吧。

這個是【植物大戰殭屍】的漫畫多格,每個序號後面的內容就是一格的畫面,總共五格。上面是台詞,下面是場景、人物動作和表情,畫手就是根據這個來畫的。

對了,還有漫畫責任編輯,責任編輯可能是出漫畫的雜誌的編輯,也有可能是出版社的編輯。一般寫好的漫畫腳本發給漫畫製作人通過了以後,就會再發去出版社進行「三審」,有要修改意見就會打回來,一直修改到通過為止,最後腳本就可以分給畫手去畫了。

如果是漫畫家個人直接和出版社合作,那麼漫畫家本人要畫的內容也需要出版社審核通過,責任編輯根據劇本提出修改意見。要出版的紙質漫畫絕對不是你想怎麼畫就能怎麼畫的,相比之下,在網路上連載的漫畫限制就少得多。


知乎有了類似的回答了:漫畫家和漫畫家的助手,在工作上是如何分工的?(媽蛋,這回答是寫在「助手」問題下的難怪我一開始搜不到……)
歐美方面可看 @Multivac的《今夜拯救世界》,《超人不會不會飛》《生為傳奇》,裡面不少乾貨和八卦、黑歷史,比如超人生父沒有超人版權……
日漫方面可看《爆漫王》,樓里不少人說了,其實作為編劇,大場鶇這個小畑健專屬沒武論尊史村翔那麼典型,不提的是怕暴露年齡嗎……


蟹妖,對美漫無知,只能說說日漫

在日本,漫畫編劇是並不算一個新興的職業,是伴隨著漫畫出版產業的發展而產生的。


常盤庄的萌芽:

1959年的3月17日,小學館的《周刊少年Sunday》誕生,這是日本有史以來第一本純粹的國民周刊漫畫雜誌(講談社的《周刊少年Magazine》也是同一天創刊,只可惜因為缺少足夠的漫畫作者,只能用偵探小說來湊),在此之前,大部分漫畫家只能在一些小雜誌或者綜合性月刊上連載自己的作品,因為小學館和手塚治虫的關係很硬,順理成章地將「常盤眾」(藤本弘、安孫子素雄、石森章太郎、鈴木伸一、赤冢不二夫)拉到旗下,再加上如日中天的橫山光輝,迅速在日本國內掀起了新漫畫熱潮。
這期間《周刊少年Sunday》推出的力作《怪物Q太郎》,雖然署名藤子不二雄,但是卻沒少常盤眾的協力,因為同屬Studio
Zero的緣故,石森章太郎和鈴木伸一都沒少幫忙,彼此討論劇本、人物和細節,甚至代筆。藤本二人組感受過協作的爽感後就無法分開了。

常盤眾

常盤眾

孤獨領跑的梶原一騎

再說說同時創刊的講談社《周刊少年Magazine》,因為當時的漫畫家比較有限,而且手冢與講談社交惡,大部分名將都在小學館旗下,《少年Magazine》只能雞賊地尋找一些時髦的體育題材,招募專業寫手來寫劇本,再找年輕漫畫家來畫出來,這種更有效率,優化組合的模式在1966年開始連載的《巨人之星》時獲得了成功,梶原一騎原作,川崎升繪畫,內容是最流行的棒球題材,勵志熱血還有日本人的死硬勁兒,迅速掀起運動漫畫的高潮。講談社趁熱打鐵,又由梶原一騎創作了《明日之丈》,千葉徹彌繪畫,拳擊少年矢吹丈的拳擊之道,熱血勵志死硬,繼續火得一塌糊塗(注意,此時的講談社雖然雞賊,但是對於漫畫的品質有極其嚴苛的要求,這期間連載的均屬精品,《明日之丈》的純手工畫面簡直不敢太精緻!),此時的《周刊少年Magazine》已經迎頭趕上,開始與《周刊少年Sunday》並駕齊驅,日本漫畫出版開始步入雙雄時代。

《明日之丈》的開篇,字裡行間都彰顯著梶原的情懷與逼格,與千葉徹彌出色的畫技相得益彰,那個時代罕見這樣不苟的作品。

《明日之丈》的開篇,字裡行間都彰顯著梶原的情懷與逼格,與千葉徹彌出色的畫技相得益彰,那個時代罕見這樣不苟的作品。

一代宗師小池一夫

小學館看到講談社搞得風生水起,自然也不甘示弱,開始進行原作者招募,結果,一個劃時代的牛逼腳本作者出現了——小池一夫!!!他偶爾看到《周刊少年Magazine》上招募「枯れ葉の紳士録」的作者,便投稿一試,順利中的。小池熱衷於圍繞時事創作黑幫、殺手、性和暴力題材的故事,在1968年聯合齋藤隆夫推出了《骷髏13》,其中大量對於熱點時事的意淫,讓讀者腦洞大開,小池一炮而紅!小池的這種時事創作方法被大家所推崇,《骷髏十三》連載至今,是日本連載最長的漫畫。值得一提的是,《骷髏13》雖然屬於小學館,但因為其成人屬性,並未在《周刊少年Magazine》上連載,而是在同期發行的青年半月刊《Big Comic》上連載。相比其他的作者,小池接受過更好的教育,中央大學法學部畢業的他放棄了律師的夢想,毅然走上腳本創作的道路。一戰成名之後,佳作不斷,《斬虎屠龍劍》、《御用牙》《淚眼煞星》、《帶子雄狼》…作品不完全統計有XXX多部…當然,小池的野心遠不止此,他於1972年自立門戶,與葉精作等7名漫畫家聯手,成立小池書院,開始自行創作腳本+出版青年/成人漫畫。
1977年,小池成立了「小池一夫劇畫村塾」,開始向人傳授漫畫腳本創作技巧。高橋留美子、原哲夫、板垣恵介、山口貴由、山本貴嗣、堀井雄二等大大均從他這裡出師。有意思的是,小池一夫見到還在草莽之中的高橋留美子時,說:「你有做職業漫畫家的潛質(お前はプロになれる)」便將她提升至特殊研修班。日本漫畫薪火相傳,小池一夫功不可沒。

小池一夫先生的古稀慶祝會,看看有哪些大大?

小池一夫先生的古稀慶祝會,看看有哪些大大?

後進生武論尊/史村翔

1968年7月,《周刊少年Jump》終於出現啦!次年成為周刊,主打低年齡人群,靠著新人主打的《孩子王》和《無恥學園》,以及全新的營銷思路,幾年之內便與另外兩大霸主成鼎足之勢。這時的岡村善行先生剛剛踏上寫作之路,只能拙劣地模仿小池一夫的風格,年輕的原哲夫也還在小池村塾里努力學習。直到1984年,彼此等待了太久的二人聯手推出《北斗神拳》,繼承70年代一貫的暴力熱血外,還增加了一些神話與科幻的味道,迅速席捲日本島。岡村因為同時跟幾家周刊保持熱絡,所以武論尊的名字只在集英社使用。此外,岡村先生還與池上遼一和永安巧保持熱絡,一些勁爆熱辣的成年作品,除《灼熱Heat》外,《英雄本色》、《大時代》、《聖堂殺手》、《流氓俠醫》等均署名史村翔…此類作品在港台極受歡迎,大大影響了後來的港台漫畫和電影創作。

武論尊和兒子原哲夫?? ?(?_?)? ??

武論尊和兒子原哲夫?? ?(?_?)? ??

集英社的編輯們

1970S中期集英社的崛起對於日本漫畫出版體制的促進,無疑是極其牛叉的。這時的小學館,還在苦勸忙於動畫製作的常盤眾們不要拖稿,而講談社還沉浸在體育漫畫的奧林匹克精神中無法自拔,「編輯P2P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出現,迅速提升了漫畫行業的生產力,一位編輯終身負責一位漫畫家,一旦漫畫家畫出神作,編輯也便一起飛仙,這客觀上促進了編輯們的工作熱情和發掘新人的熱情,使得集英社在新人輩出的同時,還能保證稿件質量和交稿時間~① 《周刊少年JUMP》三代目西村繁男,在《JUMP》創刊時,他是當時的第一任編輯,「編輯P2P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創造者及踐行者,發掘了落魄的作者本宮廣志(當時本宮廣志經朋友引薦去集英社投稿時,實在是太落魄了,以至於西村對他說先別提漫畫我帶你去吃頓好的吧),和石森章太郎的助手永井豪。西村將自己的營銷眼光放在了漫畫創作中,給了旗下那幫年輕人們以很多素材和提醒。通過集英社出色的市場調查和反饋機制,西村也成功引領和構建了很多新潮的漫畫題材。②鳥嶼和彥,熱衷於退稿的神編輯,拯救了退稿大王鳥山明,當年他對鳥山明的評價是"現在雖然畫得不是那麼好,但是努力的話,將來會取得成就的"。同時也在他的積極鞭策下,懶惰的鳥山明才能堅持工作十餘年。鳥嶼桑霸sang氣xin滿bing滿狂,不但催稿不留情,而且數次參與鳥山明的創作,(強行)為其出謀劃策,改變故事軌跡,例如強行把阿拉蕾設為IQ博士的主角啦,強行加入少年們喜聞樂見的戀愛情節啦,數次強行阻止鳥山明完結龍珠的企圖啦。相比之下,同樣是被他發掘的桂正和先生,就乖得多啦。

臭名昭著的馬西利特博士,其原型就是鳥嶼和彥

近年來的後起之秀們:


曾經《周刊少年Magazine》的牛逼編輯樹林伸:開始只是擔當《足球風雲》和《GTO》的責編,受藤澤亨影響開始創作腳本,一發不可收拾,後來索性辭職干起了原作者。參與作品有《金田一少年事件簿》《偵探學園Q》《少年刑警》《閃靈二人組》...等XX部作品,擁有安童夕馬、天樹征丸、有森丈時、伊賀大晃、龍門諒、S.K、紀林等若干筆名。家姐受其影響也開始亂入,共同使用一個筆名」亞樹直「。

亞樹直Aamp;B

亞樹直AB


小學館的資深名編輯長崎尚志先生,曾擔任手塚治虫和高橋留美子的責編積攢點數,1999年後擔任《Big Comics Spirits》的主編,之後從小學館退職,成為自由原作師。《危險調查員》和《Monster》時期與浦澤直樹建立了深厚的戰鬥友誼,見證了浦澤大神的成長,《20世紀少年》時期開始參與創作並參與電影版的改編,後來利用小學館的關係成功搞出了《Pluto》,到了《BillyBat》時期已經開始與浦澤共同創作了。長崎擅長懸念和恐怖設計,對浦澤直樹的成功幫助甚大。同時還跟伊藤潤二、鐮田洋次保持著詭異的合作。他同樣也擁有大量的筆名:江戶川啟視、空談(創作委員會)、プランダ村、東周斎雅樂、理查德·烏…小說集《東方見聞錄奇譚》正在陸續創作中…除了浦澤大神的作品,還要推薦他和魚戶修合作的《亞特蘭蒂斯之謎》,考古愛好者的福利…主角人設幾乎是照著長崎本人來畫的。


左起伊藤潤二、佐藤優、鈴木宗男、長崎尚志

左起伊藤潤二、佐藤優、鈴木宗男、長崎尚志

與小畑健戚戚相關的堀田由美阿姨(《棋魂》)以及神秘的大場鶇(《死亡筆記》)

堀田由美amp;小畑健夫婦(*^__^*)

堀田由美小畑健夫婦(*^__^*)


………………………………………………………………………………


最後,漫畫發展到今天,隨著漫畫從業者的學歷與創作水平逐漸提高,同時出於對逼格的無上追求,漫畫家們越來越強調獨立性和獨創性,對於他人介入創作幾乎無法忍受,著名的例子有井上雄彥、富堅義博。還有諫山創先生,畫得那麼爛都在努力堅持一點一點進步創作屬於自己的漫畫。


以上


……圖片在搞笑,大家勿當真


2014.7.17第四次更新

提前說明:本人並非專業研究漫畫,只是對這方面比較感興趣,所答內容僅供參考,如有錯誤,還請指正。

以下主要針對日漫。

先放出結論:不能一概而論。

原因是,不同漫畫與漫畫家的創作方式有所不同。

以最典型的日本漫畫而言,從大類來分,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種。 (由於日本漫畫基本均為雜誌連載,因此不討論其他類型漫畫)

第一種模式,也是最普遍的模式,即漫畫家自己負責創作劇情與作畫。大部分日本漫畫與網漫均採取這種模式。這種模式需要漫畫家本身具有一定的敘事能力與較強的繪畫功底。我們熟悉的如《海賊王》(尾田榮一郎)、《火影忍者》(岸本齊史)、《死神》(久保帶人)等作品均採取這種模式進行創作。

第二種模式,即專人(原作者)負責劇情創作,漫畫家負責作畫。這種模式能夠發揮兩個人的專長,使其各司其職,使漫畫的創作達到最佳表現效果。負責劇情創作者同樣有兩種模式:通過文字表現劇情與通過畫面表現劇情。前一種模式一般是由原作者寫出腳本,再由作畫者繪畫。對於後一種模式而言,通常是原作者先畫出分鏡稿(僅僅包括了主要劇情,不要求作畫效果),再由作畫者進行重新作畫,畫出原稿。這方面最有名的例子無疑是《死亡筆記》(大場鶇原作,小畑健作畫)與《出包王女》(長谷見沙貴原作,矢吹健太朗作畫)。(關於這方面的更多信息,可以參照 @劉石舟 的答案,在此一併表示感謝)

第三種模式,即所謂的改編。改編的來源可以是動畫,小說或遊戲等。由於原作劇情已經明確,漫畫家自由發揮的空間較少。當然也有這種模式的例子有改編自小說的《殺戮輪迴》,改編自遊戲的《寒蟬鳴泣之時》,改編自動畫的《境界線上的地平線》等。這也是日本ACG產業流水線化的體現。也有根據其他漫畫進行二次創作的(即所謂的重製),即將原作劇情重新改編作畫,常見於一些網漫,典型的有《一拳超人》(ONE原作,村田雄介作畫)與《堀與宮村》(HERO原作,萩原大輔作畫)。當然,也有《PLUTO》(手塚治虫、浦澤直樹)這樣僅僅借用原作世界觀與人設,劇情全部重新創作的作品,此為後話。

但是,無論如何,始終有一點需要明確:雜誌社的責任編輯在創作過程中會發揮重要作用。一切創作都要經過責任編輯把關,發揮其審稿人的角色。實際上,責任編輯在某種程度上對劇情與作畫有決定性作用,特別是在類似於集英社這種競爭較為激烈的雜誌社。舉個例子,《金田一少年事件簿》早期由講談社編輯天樹征丸提出創意,由金成陽三郎編寫劇本,由佐藤文也作畫。但在後期基本劇情全部由天樹征丸提供。這無疑得益於他編輯的身份,隨後他也轉型為原作者。

不過,目前日本漫畫出現了一個新特點:漫畫家帶領團隊進行創作。最典型的例子是《名偵探柯南》(青山剛昌)。此人把團隊協作發揮到了極致,個人只提供主要創意與劇情走向,而由助手進行劇情加工與作畫。這種方式往往為圈內人所不齒,但是不可否認,這樣做集思廣益,很有效果。事實上,多數國漫現在採取的正是這種創作形式。個人以為,這種創作方式無可厚非,僅僅是一種新的潮流而已。

其他漫畫類型個人了解不多,還請高人指點。


這是由產業結構決定的。
日漫漫畫家本人同時負責編劇甚至分鏡腳本的情況很常見(所以也就是說為什麼會被叫「勞模」…),也有像《爆漫王》描繪的那樣,出現分工合作的情況。值得一提的是,《爆漫王》也是由大場鶇原作、小畑健繪畫分開創作的。通過小說原著改編成漫畫的作品數量眾多,拋開輕改漫畫,一個嚴肅文學改漫畫的著名例子是古屋兔丸的《人間失格》,由太宰治最富盛名的同名作品改編而來。當然也有著名漫畫家只負責畫分鏡草稿其他都交給助手比如富奸——唔!(被拖走)
美漫的情況則不同。美漫的創作方式是流水線式的,不僅編劇和漫畫家不是同一人,漫畫家負責的工作量比起日本漫畫家來說可謂是少得驚人。整個美漫的創作流程里,包含編劇畫師上色師,以及嵌字師——這聽起來很陌生,不過漫畫里那些為文本增加強烈視覺衝擊力的效果字、用於表達不同類型對話的對話氣泡,都是他們的功勞。答主購買美漫時的標準也和日漫不同,相比起留意作畫是誰,我會更留意編劇的名字,比較著名的有阿蘭·摩爾(《V字仇殺隊》,《守望者》),弗蘭克·米勒(《罪惡之城》)。

(左下角提供了創作人員的信息:編劇為阿蘭·摩爾,原畫為戴夫·吉本斯)
歐漫的創作方式則寬鬆得多。跟日本和美國不同,在歐洲,尤以我了解最多的法漫來看,漫畫被視為一種很高檔的藝術體裁,絕不是同美漫和日漫一樣,為了滿足大眾消遣時間的需求而大量繪製,因而漫畫家本人的創作方式比日漫和美漫更為輕鬆,售價也更加高昂。漫畫家本人甚至會跋山涉水親自周遊列國尋找素材。漫畫家作為個人,可以選擇同好友合作,也可以親自完成全部工作。法國漫畫家艾瑪紐艾爾·勒巴熱在創作《革命之路》時,讓好友幫忙繪製了一些分鏡。


—————————————
反正歐漫的價格是一本頂十本,不趕上打折根本就下不了手割肉……感謝三聯居然引進了,歐漫大法好!!!


有。
動畫漫畫都有編劇的。
PS:我就是。


可以參考日漫《バクマン》(譯名:《食夢者》/《爆漫王》/《BAKUMAN》)

大部分的漫畫家,同時是畫手+編劇。
這種二合一的形式在日本早期漫畫家中更為常見,例如《海賊王》的作者尾田榮一郎,《幽游白書》、《全職獵人》的作者富堅義博等等。
這種形式當然會讓作者壓力比較大,原案、分鏡、草稿、原稿都是差不多一個人完成(當然有些漫畫家也會有自己的助理,但是這裡大部分工作還是需要漫畫家自己完成)。
——可見於《食夢者》里的天才漫畫少年新妻英二,也有原型,但至於原型是哪位日本漫畫家,創作者沒有透露,讀者爭議也挺大。

也有些畫手會和一些「編劇」合作,在雙之間溝通好的情況下,會合作進行一部漫畫的創作。
有短期合作的,譬如一個畫手看見一個很精彩的故事,想畫成漫畫,就需要和原案作者進行溝通,雙方都滿意之後,才進行這該漫畫的創作。可見於《食夢者》里原案作者蒼樹紅和畫手中井的合作。
長期合作,可見於《食夢者》里的兩位主角,真城是畫手,高木很有寫故事的天份,兩人少年時期就成為好友,於是多年一起進行漫畫創作。
還有現在國內的畫手Old先,也是和慕斯長期合作。慕斯創作原案,就類似漫畫編劇了。

畫手自己有個「創意團隊」,也是有這種情況,但是很少。一是大部分漫畫家不屑於這麼做,二是創意用不用很大程度上只取決於畫手,在這種情況下,是很難長期維持整個團隊的運行的。
——可見於《食夢者》畫手七峰前期創作方式。

另外,《食夢者》主角的原型就是《死亡筆記》和《食夢者》本身的畫手和原案作者:)


有,特別是歐美,X-Men、鋼鐵俠、綠巨人等作品的作者 Stan Lee 基本就是個設定+編劇,由 Jack Kirby 等人繪製,後來的 Alan Moore 和 Neil Gaiman 等大神基本是小說家了。

但,這個話題很有趣的一點是:日本的漫畫編劇的確不多。

當然,有著名的武論尊、大場鶇、小池一夫等編劇,但比起既畫又編故事的漫畫家,其實是小眾群體。

我覺得有兩個原因:

1. 行業訓練使然。既然鳥山明能編高橋留美子能編青山剛昌能編尾田榮一郎能編井上雄彥能編安達充能編,你為什麼不行?行業有此標準,大家照此訓練,市場競爭,優勝劣汰剩下的牛逼畫家基本都是唱念俱佳的。

2. 多數畫家的收入不算多,分配是個問題。真的,不是每個人都是小田健,多數畫家的收入經不起太多分享,所以還是自己努力吧。

但如果沒辦法,就只能合作了,畢竟還是有原哲夫、葉精作等真的不擅長故事的人的,也有真倉翔、大場鶇這樣畫的太差但故事不錯的人的。


日漫的情況可以參考bakuman。
一般有三種模式:
1.作者畫NAME(分鏡腳本,相當於劇本),編輯審核NAME,提出修改意見,作者作畫,助手塗黑塗白貼網點畫背景,交稿。
2.腳本作者畫(或寫)NAME,編輯審核NAME,提出修改意見,作畫作者作畫,助手塗黑塗白貼網點畫背景,交稿。
3.富奸畫NAME,交稿。


額~~我想說。我就是~~


@風息神淚


我,中國資深漫畫新手一枚。劇本、分鏡、繪畫、背景等全部一個人。
但是,我也知道,中漫也有編劇、繪畫是兩人或以上的~以前在上海出的一本漫畫雜誌里看到過~名字記不起來了。最近的則是有妖氣的壁水羽~看到他有段時間在招繪畫主筆~然後又在換繪畫主筆~~但是,大多數都是作者本人負責
根據我差不多15年看到的日漫番外篇來看,除了Clamp這個組合團隊之外,一般的日漫都是由一個作者負責編劇、分鏡、繪畫~另外有一些助手負責修線、上網點、畫氣氛、背景等。
美漫以彩色為主,我看過的不多,據有限的證據來看,有兩種主要情況:一種是個人作品~是由作者一個人完成全部工作~偶而有帶助手的~反正編劇和繪畫基本是一個人。另一種就是商業化的流水線了~


有,先碼,有空答。自己和工作室的編劇少年都在做這個工作,順道一提編劇在我們這重要性比誰都高。


日漫的編輯能起到一半編劇的作用,尤其是部分兼原作的編輯,百度一下樹林伸老師和長崎尚志老師吧,集英社藏著掖著的大場9成9是擔當編輯的筆名


據我所知,漫威和dc是有編劇的,更像是流水線一樣的做法,編劇負責劇情,畫師來把它們實現,而日漫一般都是作者自己負責劇情,少數漫畫家會和某一個小說家,或者編劇合作創作,比如小畑健老師,什麼?你不認識他?棋魂聽過沒?他畫的


有,看過一個《古墓麗影》的漢化漫,最後附了幾張漫畫劇本的圖。


我覺得都到了漫畫問題了,沒圖說個P啊,前方多圖+視頻謀殺流量高能預警~


其實漫畫編劇應該定義成漫畫作品完成中的一個階段,在很多漫畫作品裡是和繪畫同一個人的,但是也有時是兩人甚至多人合作。


喜歡動圖的直接翻到最後看視頻鏈接
我們先用漫畫舉個例子


BAKUMAN》,就是描述兩個追夢少年合作創作漫畫的故事(三觀極正)。


這裡所說的分鏡稿應該就是所謂題主提問的「漫畫編劇」了。
那麼關於為什麼漫畫編劇要用分鏡稿表達呢?

這裡對

這裡對
高木秋人很嚴格提要求的真城最高就是腳本做完分鏡稿要交給的繪畫者
我覺得一個好的漫畫作品這兩者重要性都很高
腳本創作者要用精彩的故事和分鏡頭前期思考劇情和人物
繪畫者要根據這個劇情基礎上進行視覺設計


多的不說還是,上圖舉例
我們用《ワンパンマン》(一擊男)的ONE練筆原作相當於分鏡稿和村田雄介的重修版
對比來說明
ONE的分鏡稿

接下來對比下村田雄介的重修版(13P被改成了44P,我就放一部分吧)


好吧,我手酸了
想看說明的直接從視頻看4分鐘看起即可

視頻封面《食夢者》第1季第3集 - 高清正版在線觀看 - 搜狐視頻視頻

PS:最近,我一和我的美,,啊不視覺設計師說我們公眾號的文章需要漫畫化,她就嫌我的腳本丑怎麼破...?


當然有!日漫有,但可能會相對簡單一點,畢竟熱血漫或其他種類劃分明晰,但這不是說編劇不重要。
美漫有,石彈李這些人都是能編能創作的全才。
港漫……雖然落魄,但港漫的編劇非常重要,並且很多都較有名,比如黃易。


有的有,有的沒有,富奸,尾田,岸本,井上等都是自己想劇情,當然也有跟編劇合作的,小畑健的死亡筆記就是類似的,其實後者居多,畫工好,想像力又豐富的比較少,分工明確是主流,但合作起來容易脫節,畫出來的跟編劇想的有差距,默契度是考驗,(就跟產品狗與碼農之間的關係差不多,突然腦補出來的


有,叫原作。看了「bakuman」就明白,原作一般會畫出分鏡頭


推薦閱讀:

TAG:漫畫 | ACG | 漫畫家 | 編劇 | 動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