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能夠科學地破解「中國式讓梨」?

這是今早(5月9日),微博上巨熱門的一條微博,轉發量巨大。那麼,怎樣能夠科學的破解「中國式讓梨」?(破解方法也要適用於其它衍生的中國式xx,比如:中國式買單、中國式收壓歲錢、中國式留吃飯。。。其它很多栗子,暫時不舉)

ps:為什麼要「破解」?這樣讓梨累不累!

註:來自「笛子」http://weibo.com/echohall#_rnd1431772250052的微博。笛子強,不上色!


中國式讓梨背後的原因和中國的拼酒文化基本同源,沒耐心看完的請直接看針對這個問題的行動指南:

行動指南:建立自己的低 EQ 品牌。

坦誠,不要讓大家預期你行動時會有很多的盤算(不是那種明明想要卻需要假裝推脫幾下再收下的人),哪怕一開始會承擔一些代價。

其實一切相關「禮數」的判斷都是以你的一貫標準作為基準,然後看偏離程度的,重要的只是這個偏離程度

如果大家對你的普遍認知是你精於人情世故,平時默認狀態就是禮數周全,那麼為了傳達尊重的信號你需要進一步升級你的禮數行為(比如更主動謙讓,推脫更多回合)。

而如果以死宅 Geek 的形象示人,平日不休邊幅,那麼正常交往禮貌就已經足夠表達你的尊重了。


——0510update來自評論區——

我所說的低 EQ 不是說不明事理地搞砸事情,而是不要很多裝的東西(比如一上手就拍胸脯稱兄道弟之類),這樣和各種偽造信號的相比,一開始你會吃虧,因為別人可能會覺得你冷淡,可是只要長久下來對方了解清楚你的一貫標準,也就沒有差別了,並且在這個階段,你的拍胸脯和稱兄道弟會遠比別人有價值。當然,如果是發展大量的淺交,「高 EQ 」 狀態的人會持續佔優勢,但大量的淺交,本身不太是我認為值得追求的狀態。

——————展開的分割線——————

果殼有篇文章(人情債的博弈:為何會有「中國式讓梨」?)把這個過程視作沒有產出的零和博弈,我對這個點不太認同,我覺得這個過程(雖然並不高效,後文會講)和面試一樣,產出的是「信號」。

什麼是信號,就是說明你的特質的,準確度較高的判斷依據,比如面試中,你有一個名牌大學的學歷,就是很好的信號(說明勤勉+智商不會太差),又比如很多時候大學期間你有很多的課外活動經歷也會被作為信號。恰當地使用信號,可以極大降低溝通交往中的成本和風險,這個例子中,藉助信號,僱主就可以不用花許多時間自己考察各種知識點,還可以迅速用活動能力篩掉嘴炮黨。

在更普通的人際交往中也有信號應用場景,比如通常在你身上花費的時間是對方對你態度的最好指標。高中有段時間我一直想不明白小男生為什麼都要扎堆去跟妹子扯扯天氣或者題目,這特么是毫無效率的溝通交流方式好么!後來意識到,說什麼不重要,這群狼的真正目的就是浪費時間給妹子看,《小王子》書里不是說么,「你為你的玫瑰花花費的時間,使你的玫瑰花變得那麼重要」,有點類似。

如果是不經算計,純自發的行為,這裡的主動謙讓和為對方著想的行為,也是一種信號,對應著自律和分享精神以及團隊精神,原生具有這種特質的夥伴,更有結交的價值,於是即使純出於本能人們也自然會對這樣的同伴給予更多善意和信任——這些善意和信任後續當然是可以轉化成物質利益的,也就是漫畫里說的「長遠來看能獲得比一個梨更多的利益」。

—————————複雜的人類的分割線—————————

但是,問題在於,信號可以被偽造,一旦簡單的信號被偽造之後,原來交流的雙方就要考慮更複雜更難被偽造的信號。

比如意識到這些信號的重要性之後,學歷可以被偽造,活動記錄可以被偽造,對妹子的興趣也可以有搭訕術和把妹法則來指導偽造,更何況發現了社交中的偏好後,區區的一個梨呢?

於是學歷需要激光列印蓋章全國聯網在線驗證,社團活動公司只認那些有名的官方社團並且會致電相關部門做背景調查,妹子漢子也逐漸開始能夠識別暖男和綠茶。

同樣,當人們普遍發現讓梨這個行為一本萬利之後,原本自發的行為也就開始被各種偽造了(比如各種「吃虧是福」,「吃小虧佔大便宜」的教導),於是大家都執行這個儀式。但大家都這麼做的時候,這個行為的信號作用也就沒有了,就需要代價更大的行為和手段來釋放信號了。

稍微好一點方法,是送更貴重的禮物,比如送房子車子奢侈品。說稍好是因為,至少人家得到了有用的東西。
差一點但同樣流行的方法,是忍受一般人難以忍受的損失,製造這類信號的過程純粹損己不利人。比如兄弟會新人入會的捉弄環節,或者喝酒喝到趴下,這就是拼酒文化的根源,而且如果這個分析正確的話,宣傳飲酒傷身對緩解拼酒問題是沒用的,參與者要的就是通過傷身來發信號表忠心。另外,嚴打嚴查的風口浪尖上,組局吃飯本身就是承擔巨大的風險了,額外信號的意義就減少了。

總結:為什麼大家都恨這種廉價的讓梨?妄圖用廉價的東西偽造信號,無意義地堆高了正常交流的成本(比如,大家都讓梨的情況下,我不讓,就會開始讓人懷疑我無禮,雖然很可能我跟你推來讓去中,浪費的時間換成工資都能買好幾個梨了),製造了囚徒困境。


中國式讓梨的表現:


1-明明雙方都想吃大梨,嘴上卻不這麼說;
2-反而要把大梨推給對方;
3-三番五次地重複這套動作;


中國式讓梨的孿生兄弟:
中國式買單,大家搶著結賬,甚至可以為了爭奪付款的權利而大打出手,最後在這場買單爭奪戰中失利的一方要表現地異常懊惱,甚至還要埋怨搶到賬單的人,「老李啊,你太見外了」;而獲勝的一方常常表現地誌得意滿,同時呢也要用一些說法來安慰對方,「小王你遠道而來,這次就我請了」


類似的,還有中國式收壓歲錢、中國式留吃飯等。


中國式讓梨等行為,它們的共同表現在於:
第一,表裡不一,心裡想的和嘴上說的、實際做的,不是那麼一回事兒;
第二,爭奪主導權,不論是把梨子讓出去也好、把賬單搶到手也罷,大家都想由自己來主導、決定事情該怎麼處理;
第三,過程是一場拉鋸戰,在決定梨子、賬單的最終歸屬之前,一定會經過反覆的推讓,少則三五回合,多則半個鐘頭。


決定過程長短的因素很多,一般來說,
關係越是疏遠的,過程越長;
圍觀人群越多的,過程越長;
東西越是貴重的,過程越長。

——————分隔線——————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中國式讓梨」包含兩個部分,一部分是「讓梨」,是個人行為;另一部分是「中國式」,是社會禮節。


關於個人行為層面的「讓梨」,截至目前,我認為 @霍真布魯茲老爺 的回答,很好地解釋了為什麼會有「孔融讓梨」這個典故,最具有說服力。


他的說法是,孔融之所以讓梨,不是出於謙讓,而是孝悌(ti,四聲)。東漢的公務員選拔,有一個察舉制度,由地方長官在轄區內隨時考察、選取人才並推薦給上級或中央。其中有一條硬性指標,孝悌。孝,你要愛父母,報父母的恩;悌,你要愛兄弟姊妹。怎麼知道你孝不孝、悌不悌呢?你得用行動來證明,你既孝又悌,而且要讓大伙兒都知道。


孔融是怎麼讓梨的呢?
把大梨讓給哥哥的時候,說哥哥年齡大,哥哥應該吃大梨;
把梨子讓給弟弟的時候,又說弟弟比自己小,自己要讓著弟弟,弟弟應該吃大梨。


等等,好像有哪裡不對。孔文舉,您這個邏輯不通、自相矛盾啊!!!


其實一點兒都不矛盾,因為孔融要悌啊!!!


光讓哥哥不讓弟弟,那不叫悌;光讓弟弟不讓哥哥,那也不叫悌;為了實現悌的目的,用什麼說法並不重要,關鍵是要把梨讓出去。


其實要解決問題,很簡單的,孔融是大戶人家,你多買點兒梨,或者讓丫環把梨拿刀切成塊兒,紮上牙籤,不就完了么?但是這麼干,孔融就失去了一次非常重要的、表現自己「悌」的機會了。


關於社會禮節的「中國式」,有一個美國人的說法,值得借鑒。

這個人叫阿瑟·史密斯,他出生於19世紀中期,1872年來到中國,當然,咱們那會兒還是清朝。他來清朝當傳教士,也搞搞醫療、慈善、教育等工作,在中國呆了20多年。他寫了一本書,非常有名,叫《中國人的性格》(Chinese Characteristics),這本書出版後,引起了羅斯福總統、魯迅先生、辜鴻銘大師等人的多方關注和重視。


他是站在一個外國人的角度來看中國人,書寫的很精彩,大伙兒不妨去讀一讀。
裡邊有一章專門是講禮貌的。史密斯說,中國的典籍上記載的禮儀準則有300條,行為準則有3000條。這話出自《禮記·中庸》,所謂「禮儀三百,威儀三千」,意思是「禮」的總綱有三百條之多,細目有三千多條。確實恐怖,小學生守則也才10條啊。


史密斯認為,在對「禮貌」這個詞的理解上,西方人和中國人完全不同。西方人認為「禮貌是某種善意的表達」,一個人表現出來的態度是他整個內心的表達,是心口合一;而中國人表示的禮貌像是文藝表演一樣。


中國式禮貌,目的在於維護既定的關係,是調解人際關係的潤滑劑,是用來維護社會秩序的。


他說啊,「禮貌就像氣墊一樣,裡面雖然什麼東西都沒有,但是卻能很好地減緩顛簸。客觀地說,中國人對別人表現出來的禮貌,首先考慮的不是客人的感覺,而多是為了顯示自己懂得待人。


史密斯舉了個例子,「譬如說你到了中國人的家裡,你不想喝茶,而主人偏偏為你生火燒水沏茶,結果你被煙熏得流淚,喉嚨也嗆得不舒服。他確信自己盡了待客之道,完全不去考慮客人是否樂意。」


當然,這本書只是史密斯的一家之言,而且成書年代比較久遠,書中有些觀點也難免偏頗,希望大家理性看待。


我不知道科學地破解是什麼意思。我的看法是,用漫畫中的中國式讓梨來代表中國文化並不地道。確切地說,它描述的是部分中國的市儈文化。市儈文化的道德標準,就是要「會做人」。會做人,意味著人脈廣、門路多、吃得開、走得遠。人情世故雖然也有情字,重點卻在世故。情商的問題,要用智商解決,該走心的事走腦,不僅走腦,而且燒腦。


我總覺得,在那些「會做人」的人眼裡,禮儀或者道德規範都太嚴肅了,讓梨事小,失禮事大。但道德本來也可以很簡單。我有一個學生,暈車,有一次坐公交的時候,暈得厲害,旁邊有個阿姨看她這樣,就遞了顆糖給她。她吃了,覺得好了很多。以後每次坐車,她兜里都會放幾顆糖,如果見到有人暈車了,她也會上去給暈車的人遞上一顆糖。


從這件簡單小事,我們就可以看到道德是怎麼起作用的。道德的流傳並非通過規條戒律,而是通過美好的感情,相互傳染。道德的核心並不是理智,而是情感。

心理學家海德特認為,當我們看到別人做了善事,或者自己成了善事的受惠方,就會喉頭一緊,胸口一熱,想要去幫助別人,或者讓自己變得更好。這種美好的情感正是道德傳遞的基礎。相反,沒有去情感基礎的、乾巴巴的道德信條,很容易成為壓制人本性的工具。


孔融讓梨的背後,其實還有另一個故事,是我從 @簡單 在孔融什麼時候才能吃大梨子? - 教育的答案中看來的:


孔融的哥哥孔褒有個好朋友叫張儉,得罪了宦官,遭到通緝,走投無路之下,投奔孔褒去了,那時孔褒不在家,16歲的孔融見張儉神色慌張,便把張儉留下。後來事情敗露,張儉逃走,孔融、孔褒卻被逮捕下獄。孔融說人是我留下的,哥哥並不知情,應該我來負責。孔褒說人是來找我的,不是找弟弟的,自然該我負責。孔母說,我是一家之長,家裡的事情自然該由我負責。一家人爭著要求自己頂罪。郡縣官員拿不定主意,只好如實上報朝廷,最後由皇上定奪,把孔褒給殺了,放了孔融。


生死的事,自然不是大梨小犁所能比,可一家人也是慷慨赴死,爭先謙讓。


所以回過頭來,完整的孔融讓梨故事,應該是這樣:大槐樹下,陽光正好。一家人一邊吃東西,一邊聊天遊戲,其樂融融。這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家人之間的愛,已經超越了利益和生死。孔融自覺地拿了一個小梨,想把大梨留給自己愛的哥哥弟弟。父親問他為什麼,孔融自幼飽讀詩書,所以他給出了一個聰明的答案。多年以後,這個答案被抽象成了道德信條和做人規則,用來教人做人。


而實際上,孔融當時說了什麼,或者誰吃了大梨,壓根都不重要。因為孔融讓梨的本質,不是一個道德故事,而是一個關於愛的故事。故事的背後,是中國社會已經沉澱千年的,母慈子孝、夫敬妻賢、兄弟和睦的家庭文化,沒有這個文化根基,你就是每天讓100個梨,又有什麼用呢。你可以要求一個人遵循道德信條,但是沒法要求一個人愛。


所以中國式讓梨的背後,也許正是越來越遠的人際關係。只有禮儀的皮,沒有情感的核,於是讓梨就變成了這樣一幕相互謙讓的樣板戲。


1949年的時候北平和平解放了,傅作義將軍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實際上傅作義在新政府和國民黨之間還是有徘徊的,還和新政府提出來說他有經營綏遠(大概是呼和浩特一帶)的經驗,要帶著手下人去屯墾搞水利,這種分封諸侯的事情當然不能讓他干成了,中央研究說傅作義將軍這麼大的咖在一個地方搞水利太屈才了,乾脆當水利部長吧,這就把他留在北京了。這期間傅作義內心裡一直是搖擺不定的,也搞了一些小心思和手段。到1951年的時候,傅找到毛主席說他還有若干槍支,若干電台藏在哪兒哪兒一直沒彙報,現在要上交給中央。毛主席說沒事兒你自己留著用吧。大家可以猜猜傅作義有沒有「自己留著用」。

通過這麼一個小故事呢,就是想說:人和人的位置高下和關係擺在那兒,說是讓你留著用,但凡腦子清楚的,都知道實際要怎麼做。90%的「孔融讓梨」,都是有提前內定好的結果的,事關利害,馬虎不得。「讓梨」不是困境,如果是,那困就困在你這個人情事故可能還沒琢磨清楚。該是你的你就象徵性讓一讓,最後拿回來,該是人家的,你就別過腦子了,拚命往外推就是了。人和人之間喜歡玩兒這些表面文章,確實挺虛偽的,這樣的狀態有時候令人生厭,但是不得不說這也是人際關係的一種緩衝,製造一種禮貌的距離感。智慧也罷,市儈也罷,人際的這些東西就像肌肉一樣,鍛煉多了形成所謂「肌肉記憶」了,也就能下意識做出來了,可怕吧。

至於如果真的就是一個梨,一頓飯這麼大一點兒的事兒,我還真沒琢磨過,如果你生活在一個圈子裡需要計較這回你吃了這梨下回該我了,我的建議是抓緊時間從幼兒園畢業,等你上了小學就自由了。


既然是「中國式讓梨」,那就先看看老外是怎麼破解的,看看這篇新聞:外國人怎麼看「孔融讓梨」

和中國「孔融讓梨」式的教育不同,肯特·劉教授說,無論是澳大利亞還是美國,注重學生的個性和多種思想的包容以外,還重視教育學生學會並懂得「分享」。「如果只有一個梨,不一定要完全讓給別人,但是教育者會引導學生將梨分一半給別人,是我們在教育時要引導的方向。」他詼諧地說:「這種思維其實跟孟子說的『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不謀而合。」

哦,原來是可以切開搞平均主義的呀,嗯,有道理,共產主義萬歲。

這位看官可能要問了,哪要是不能切分的東西呢,比如一塊漂亮的石頭,或者一輛豪華的跑車,當然是分享使用權咯,你玩三天,我玩三天,完美。

剛說到這兒,台下坐的某些看官就起鬨了:說什麼玩意呢這是,大爺才不想分梨呢,我們是想獨吞的好不好,要不是為了大爺我這張老臉,誰會陪他們玩這種勞什子的「分梨遊戲」,忒naive。

看官莫急,您要是早說這話,我不就不跟您這兒磨嘴皮子了嘛,您吶,只要如此這般,這般如此,我保管您能手到「梨」來(此處省略損招100條)

同在台下的題主君終於聽不下去了,站起身來厲聲喝道:說什麼玩意呢這是,你當大爺我跟你似的窮鬼一個呀,大爺好賴也是有知乎賬號的人,能為了區區一個梨,跟他們在這麼掰扯嘛,我們想要的是,如何將中國式分離,中國式買單、中國式收壓歲錢、中國式留吃飯這類假大空的糟粕「社交儀式」,從中國文化中徹底切割出去。

---------------------------------------- 書歸正傳,正式答題 --------------------------------------

傳統文化的形成自然有其文化與經濟基礎,比如中國式分離,百年之前的中國交通都是極不發達的,鍾子期想聽聽俞伯牙談情,就要等上一年之久,你說人家分別之時能不死去活來嗎。再比如中國式留吃飯,同理呀,歷史上的中國老百姓沒吃過多長時間的飽飯,大多時候都是在餓肚子,再加上交通不便,子期來看一趟伯牙,伯牙不留他搓一頓,好意思跟人家吹牛逼說他兩是好基友嗎。這些事在當年可不是」社交儀式「,那可是有實實在在的利害關係和真實感情在裡頭的。

時光荏苒,轉眼就到了今天,如今的人們早已不把吃飯、喝酒、送別當回事了,重視這些」社交禮儀「的經濟基礎和社會基礎已不復存在了,但是文化畢竟是有慣性的,失去了經濟基礎的社交模式,就變成儀式了。「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果然是要被嫌棄的,畢竟約完炮再來個十里相送,確實不太好看哈。

我覺得 @錢卓群 給出的「信號理論」很對,社交行為是傳達信息和意圖的工具,它和語言、文字一樣,都是信息的載體。

「社交儀式」可以傳達信號,但是如果背景噪音太大,也就是當大家被某些舊習俗牽絆,違背主觀意願敷衍為之,接收信息的一方就要增加過濾篩選的成本,以免被人當做缺心眼來看待,在某些接收方佔據絕對主場的特殊場合,可能強制要求信息發送方按固定格式來提交信號,比如「幹了這杯就是兄弟」。

於是乎,發送信息的一方為了提高信號的功效,要麼增加發送信號的頻率,三天兩頭請你吃個飯,要麼提高發射的功率,比如發送個「蘋果手機」的強脈衝,以免自己的信號被宇宙射線的背景噪音湮滅。

既然儀式化的社交已經失去了社交溝通的效用,必然會被時代所淘汰,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一路走來,消失掉的習俗何止百千,例如「殉葬」、「冥婚」、「打春」,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模式的改變,累贅的習俗必然會被淘汰掉,留給時間去解決吧,不要以為動用「思想改造」大法就能在短期內化解這個問題的。

如果我們能用技術手段,實現全體人類的「共腦共生」,精神思想互換不消耗、溝通邊際成本為零,人類就連社交都不再需要,或者說,某種更高形式的社交又出現了。

等於沒說,是吧。


首先,這並不是一個完整的博弈,雖然其過程很像重複囚徒博弈中的人情交換」(Favor trading)。但整個博弈過程中雙方只是在套用人情規則而已,因為雙方對於遠期利益的投資」與「對於當前利益的追逐「都不是理性人的效用考量,只是基於人情規則中差序規則和」一報還一報「(TFT)來進行一種擬劇行為。

所謂的擬劇行為就如同你在某種場合和語境,按照一定的禮法規則,雙方所展示的儀式性行為,完全屬於一個根本不產生效益的零和博弈。
而由於我們宗族社會中」長幼差序「和」家長制度「的存在,使得這裡面出現了一定的權力關係,那就是」長讓幼「會成為一種雙方認可的「美德」,而這個美德在我們現代社會中又似乎可以被量化成一種」人情付出「,並且如期貨般可以換取收益,而另一方顯然知道這種人情債的償還成本是不確定的,故而不想付出。於是雙方開始打著「美德」的借口,運用宗族社會中「長幼差序」原則所引發的博弈,以現代社會中人情債作為期貨收益的考量,在宗族制家長的威權之下進行了一系列儀式性的動作,而儀式性的動作不僅毫無收益,而且純屬浪費時間,在浪費時間的過程中誰玩不下去了,就只能鬆口,然後雙方開開心心地找了個台階下。

儀式是差序原則和權力關係的表徵,也是社會關係中最簡單的一種互相確認的模型。

而這件事情之所以招人反感,是因為整個宗族社會所延續的社會關係,包括祠堂制的倫理審判,父權大家長制,家長威權,宗族互助體系中長幼差序等等都被與原生家庭隔絕越來越遠的核心家庭結構所取代了,故而這層社會關係就不存在了,僅僅存在於殘留文化中,故而這種儀式性的文化,看起來就是落後的東西,個體化表達和社會自組織更為離散的年代,人際關係的方式早就不是如此了,價值觀共同體恐怕占的比例要更多,這種毫無收益東西顯得尤為扯淡。


所以你不需要去「科學破解」這項儀式行為,事實上它本身自然會玩不下去的。

1,自組織的離散化和人口高流動性,使得宗族社會的組織生態在地理條件下都不可能,子女都在大城市打拚組成自己的核心家庭或者單身社群,離原生家庭在社會關係上越來越遠(即使在本地),大部分宗族內的人際規則基本上就解體了,無非就是「過年」這種宗族味道還很重的團圓活動你會遇到這些事情。你要碰到這種「長幼差序」和「儀式」都很難了。「讓梨"的動機也就沒有了

2,宗族性質的人情債和商業社會的人情債合二為一,僅限於80-90年代這種過度時期,現代商業社會人際交往的方式更多依託於價值觀共同體和文化圈共同體組織起來,而雙方人情交換和合作都是完全按照契約模式來進行的,最多蒙一點禮教文化的面子禮儀。所以,原有人情社會和血緣共同體所帶來的一系列人情加總已經不存在了。舉個不好聽的例子,現在的人際交往中有人會因為你倆有一些似是而非的人情關係就幫助你的嗎?即使人情關係濃厚也要用契約來確定雙方效益吧。
這就對了,人情共同體解體後,我們更加遵從一種雙方邊界明晰,議事方式邏輯化,契約守序和允許進行效用估值的一種合作模式,也越來越接受雙方界限明確,交往層面分級的交往方式。

所以連共同體都解體了,這種規則也會慢慢變的,「讓梨」已經讓不起來了。

3,家長制威權就更不用說了,個體化表達和社會分工體系的細化使得大部分人都有條件脫離家長的價值觀擺布來決定自己的人身,而現在知乎普遍認可的社會模因甚至矯枉過正到凡家長價值觀即落後的層面上。所以家長制威權在現代組織中已經沒有基礎了,說難聽點現在凡是能夠取得一份至少小資階級收入的年輕人有怎麼聽過你父母的話么??那麼這種」讓梨「的動力(家長逼迫),也已經完全沒有了。

不需要科學破解,它自己會完蛋的。

最後,謝邀。。


這是笛子畫的……
我再說一遍,
這是笛子畫的……

上色助手笛子_《超有病》

還不明白麽……


別人要搶著付錢,我從來不阻止他(逃


一語道破了情商的偽命題。

其實情商本質上是智商,分成兩個不部分,一是對社會生活的認知能力,二是對言行得失的快速計算能力。前者幫助一個人找准眼下生活的得失規則,後者則關乎規則的利用。

但是,最近幾十年割裂兩商(即另立情商)的說法大行其道。這是因為一般情況下,為了應付一般生活,大人會訓練小孩一些基礎的「情商」,形成一種類似習慣的東西,就像童蒙學漢字一樣,從強迫習慣橫豎撇捺開始才能有下筆成文的能力,讓孩子可以順利的從對社會生活的零認知過度到有可以自主發展情商的階段。

但是隨著社會生活的的圈子越來越大,花式越來越多,而成長應該是個紮實而緩慢的過程,這就導致不少家長想走捷徑,所以有了灌輸式情商教育,在灌輸「橫豎撇捺」的過程中打包「高級漢字」甚至「好詞好句」乃至「範文」,成了類似應試教育一樣的模式,從此情智被強行殊途,沒有了關係。

我想要說的是,訓練出來的情商只能應付特定時期和特定事件,像圍棋定式,有注有彩的真局,靠定式是贏不下的。
如果只學套路本身而不拆析套路,基本不會獲得創造套路的能力,不僅在應對特事的時候福禍難測,而且很有可能阻礙個人正常情商發展的路,引人誤入歧途,最終走火入魔。

情商不是可以標準化的東西,一事一情,任何脫智化形式化情商的事,都是短視的。不過人生本就不長,何況更多的人生活層面相對固定,可能學個一招半式一輩子都用不完,所以這種短視行為的收益可能還不錯,這才有了現在情商這個概念的風靡,但效果是否真的如願,得看這一代人的世界了。


高分答案說得很好,市儈文化。該動腦子的地方不用,根本不是多大一個事想太多。我小學去我一個同學家玩,可能因為我很懂禮貌,走的時候聽到他媽媽批評他「你就沒人家精。」但我沒耍小聰明占他什麼便宜啊。這個問題困惑了我許久。後來想明白這個叫市儈心態。
孔融讓梨僅僅是個家教和孝悌的問題,為這事絞盡腦汁生怕吃一點虧,真是醉了。孔融年少時候除了讓還有爭。「望門投止思張儉」的張大人是國家要犯,他所到之處家破人亡,但是人們都願意收留。張跑到孔家投奔孔融哥哥孔褒。孔褒不在,孔融自作主張收留張。趕到事發,要砍腦袋,孔家兄弟和孔母一門爭死。攤上這事兒,市儈心態的一分鐘都不要考慮,心裡暗暗盼著別是我別是我別是我。


讓梨這事,重點只在一個讓。兄讓弟是愛,弟讓兄是悌。都值得頌揚。有了好事希望自己的至親先享用,別人開心自己也快樂。五十衣帛七十食肉。其實五十的穿新衣有啥意思七十的肉都消化不了。但這就是一個孝道。這麼一個小事,斤斤計較地如此明白,不累嗎?營銷號博關注就算了,其他人起什麼哄?簡單一些厚道一些不好嗎?


從 @錢卓群 的回答再進一步,從信號的角度說,這是signal jamming中的Red Queen Problem.(紅皇后問題)

之所以稱為「紅皇后問題」,典故來自於《愛麗絲鏡中奇遇記》中紅皇后對愛麗絲說的,你要不停地往前跑,才能保持原地不動。

應用到signal jamming中就是,接收信號的人由於知道你的信號可能是誤導的(jamming),所以會主動調整對你的信號的預期,結果是其實你無法誤導接收信號的人;然而,如果你沒有發送誤導信號,而是發送了真實信號,又會因為接收信號的人改變了預期,而使得對方對你的評價向反方向偏離了真實情況,為了保證接收信號的人對你的評價符合實際,你就必須發送那個誤導的信號。

在「中國式讓梨」的過程中,雙方都試圖通過「讓梨」來發送自己有更好「品德」的信號,但是雙方又都預期到對方發送這樣的信號本身是誤導的(顯然雙方都想要大梨),結果是最後雙方對於對方的品德的評價也沒有改變。但是如果任意一方選擇不發送信號(不讓梨),那就會被對方認為是「更」沒有品德的表現(相反方向的評價偏離)。於是雙方只能選擇都讓梨,增加了溝通的無謂損失。


好奇怪的問題,題主的圖裡明明是兩家人,這種時候,首先問的不應該是:

這梨到底誰買的?!!!!!


另,正版孔融讓梨沒有這個困擾。

《後漢書·孔融傳》李賢注「《融家傳》曰:『年四歲時,與諸兄共食梨,融輒引小者。』大人問其故,答曰:『我小兒,法當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


把兩個梨子切成小塊,大家一起用牙籤插著吃。


第一反應是移民。。。


【早點進入這階段就可以早點超越這個階段
我覺得家長講得非常清楚,做的沒什麼問題。讓孩子經歷這個過程是有必要的,是不可逆的。你不這麼教,他自己也會這麼想。

邏輯清楚的大人,其實心裡都會想到這些東西,如果我們自己這樣想著,卻用另一套「美德」去「教育」,那是欺騙,對孩子是非常不好的,小孩天然能感受到這種扭曲。

大人要做的就是把這些講透,幫孩子把個中關係理順,讓孩子直接進入這個階段,不要在蒙昧狀態停留,早點進入這階段就可以早點超越這個階段 。

在蒙昧階段停留太久的小孩(中國其實大量這樣的人不是嗎?),會在長大以後把這種衡量博弈的現實當作大驚小怪的真理,而長期停留在這一階段。 所以中國這麼多的互相算計的人,覺得自己小時候都上當太久了吧。

-------------------------------------------
事實上圖片中的大人做的還非常好,沒有一點強迫,而是告訴孩子他沒有看到的關係(孩子要大梨本身就是趨利,但是他只看到眼前梨的利益,沒有看到長遠的利益),把它點出來,並讓孩子自己衡量一下再決定。
所以決定都是孩子自己做的。 我非常欣賞這一點。

有的人認為讓太小的孩子「算計」,接受「成人規則」太早了。 如果你認為太早,那麼就先別教孩子讓, 一旦你開口叫孩子讓東西,又不告訴他讓的本質。 你就不免欺騙他。這裡面的危害,比直接告訴他要來的大。


回複評論中
「超越這個階段然後進入的是什麼階段?」 的問題

答:下一個階段是 「能夠自己看到更深入的利害關係,並且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明確地做出選擇並承擔自己的選擇。」 這是我們一生為之努力的。


一個道德規則能夠建立並使人遵守,不僅僅是利於公序良俗,而且能使遵守規則的人獲利。」孔融讓梨「用囚徒困境解釋不是不可以,但孔融讓梨建立之初卻不是一個囚徒困境,甚至孔融讓梨的行為本身是否存在都並不重要,宣傳這一行為本身至關重要。

」孔融讓梨「是東漢名士慣用的策略

」孔融讓梨「本身講得並不是謙讓,而是孝悌,注意孔融謙讓的對象是兄長。為什麼有這樣一個故事呢,因為東漢選官的一個重要途徑是察舉制,《後漢書》中說「詔書辟士四科:一曰德行高妙,志節清白;二曰經明行修,能任博士;三曰明曉法律,足以決疑,能案章覆問,文任御史;四曰剛毅多略,遇事不惑,明足照奸,勇足決斷,才任三輔令。」徵辟賢士一共有這四科,但所有徵辟的賢士都必須要有一個前提條件:皆存孝悌清公之行。

東漢既然以孝行作為選官的重要途徑,而孝悌的品行又來自於鄉閭清議,士子自然各顯神通,博取孝悌之名。而有一個人,就用「孔融讓梨」式的方式為兄弟謀取官位。

此人名叫許武,他已經被舉為孝廉。但兩個弟弟聲名未顯,他想了一個辦法,在他父母死後分家產時,把家產分為三份,故意「自取肥田廣宅,奴婢強者,」而「二弟所得,並悉劣少。」成全兩位弟弟「讓田」的名聲,結果鄉里人一看,這兩個弟弟品行高,孝悌,「鄉人皆稱弟克讓而鄙武貪婪。」這樣的人應該推舉為官。他的弟弟許晏、許普很快就「並得選舉」,都當了官。
然後這個許武,又把宗族召集到一起,「我當初憂慮兩位弟弟沒有榮祿,所以分家產的時候拿了大份,現在我置辦的家業三倍於父母的遺產,我一點不要,全給兩個弟弟。」這下郡中輿論嘩然,這哥哥品行高,就舉薦到中央去了。

許武在孔融之前,他通過兩次「讓梨」式的行動,充分利用遊戲規則,不僅利益沒有受損,反而讓自己家族的利益得到最大化。

孔融讓梨的典故出自《世說新語》,除了這個典故之外,孔融還有一個典故,「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在《世說新語》中,這種「神童」式的段子井噴式的在「黨錮之禍」中「黨人」名士的家族中出現,恐怕並不是這些家族具有更高的品行。究其實質,也不過只是圈子內部互相吹捧博名博位的手段罷了,而在東漢末年,這些名士的後人,日漸佔據高位,也更容易流傳罷了。

破解「中國式讓梨」
實際上,中國式讓梨並不市儈,而是中國熟人社會的必然。

中國式讓梨的道德行為之所以能夠推廣,與中國古代以家族為核心的社會體系不無關係。

家族和熟人,通常是中國人最可信賴的社會關係,
古代中國人,可能一輩子活在由家族和熟人交織的社會關係網中,這樣的情況下,維持自己在社交關係中良好的道德形象就顯顯得十分必要

中國式讓梨,其實反映的是當前道德滯後於社會發展的問題。中國社會已經一隻腳邁入現代化,但道德依然是鄉村田園式的道德標準,在面對現實問題時,常常陷入困境。

這種問題的解決,只能依賴於社會的發展,當中國進入陌生人社會,人們依賴於法律和契約營造的社會關係,而不是熟人靠道德營造的社會關係,就能避免此類問題。

而比較現實的問題是,在社會無法改變時,破解中國式讓梨的最佳方式是提升你的社會地位,較高的社會地位使你可以不在意自己在較低社會地位人群的形象,當你有求於人時,你總是無法避免陷入這樣的困境。

我的微博:
Sina Visitor System

簡書地址:霍真布魯茲老爺
豆瓣:霍真布魯茲
微信公眾平台:霍老爺的小木屋 ddz_233

http://weixin.qq.com/r/OUM9JcvEw5a8rY9G9xYr (二維碼自動識別)


如果有刀
把梨一切兩半
一人一半大的一半小的


等爸爸走後,哥哥們摸著孔融的頭說,你早這麼做我們不就不會打你了嗎?


看了這麼多答案,心裡挺不是滋味的,因為我覺得這些答案都偏離了我認為最重要的教育核心。

基本上所有答案都聚焦在了「讓梨」的「讓」字上面,把「讓」的涵義嵌套在各種博弈模型,文化背景中解讀,而這些解讀都偏離了「讓」字的第一步:克制和放下。而剋制住一開始就去拿大梨的衝動,才是家長能教給孩子的,讓他們能受用一輩子的美德:克制住貪婪的本能,放下面前的誘惑。

讓桌上梨易,讓心中梨難。不教孩子真正放下而教孩子如何「假裝」放下,在我看來說是誤人子弟都是輕的。孩子遵從於慾望的誠實,沒有任何錯誤,我們對他們行為的引導和解讀,才是教育的意義。我希望讓孩子懂得,人這一輩子可以損失很多次鴨梨,但只要一次沒克制住,拿了不該拿的鴨梨,都會付出慘重的代價。至於什麼禮儀,什麼教化,什麼得失,如同陳丹青老師所說,去他媽的,先活下去最重要。只有保證活下去了,才可能用一生慢慢學習和品味禮儀教化和得失。其實學不會,品不出也沒關係,中國歷史五千年也就出了一個孔融,但就是那個孔融,也沒落下個善終的好下場,難道還不值得我們警惕嗎?


如何用量子力學論證茴香豆的茴字到底有多少種寫法?


推薦閱讀:

TAG:生活 | 道德 | 社會學 | 經濟學 | 人際交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