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古代人物畫總是看著不那麼寫實?

看中國古代人物畫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平民百姓,畫出來的人可以說是有神韻在,但為什麼就看著那麼不真實呢?反觀西方油畫,畫出來的人如此逼真簡直可以媲美照片。這是為什麼?我知道國畫比較看重神韻和寫意,但為什麼就沒有發展出一個流派注重寫實的人物畫呢?不過話說有些風景畫花鳥畫倒還蠻寫實。


咱從社會角度稍作解釋,大家看看聽聽吧。
有不同觀點歡迎交流。

第一,我們得承認,某種繪畫形式是否寫實,源於我們現代人自己對「寫實」概念的理解。
我們這代人是從了解西畫的寫實概念中理解寫實的,而繪畫科學的應用是西畫式寫實概念的基礎,比如光影結構透視解剖對比等。這些科學概念被引入藝術,是在社會基礎科學得到長足進步後的結果。
我們只要對比中國與西方基礎科學的發展狀況,不難發現藝術觀察科學中對解剖學有較高要求,而這主要來自醫學的發展。西醫與中醫的區別我們現在都比較清楚,最主要的就是針對人體醫學解剖的認識。用形而上理念看待,對人體解剖的理解被應用在藝術里,顯然推動了藝用解剖學的發展,因此西方的繪畫與雕塑逐漸走向「科學化」的寫實。但中國的醫學發展較少涉及解剖,對人體內部病理的診斷也主要來自對人體外部的觀察而得出的推理,所以解剖學並沒有在中國得到較大發展,這也會產生對藝用觀察方面的限制,藝術領域對人體結構的理解主要依靠外部觀察後推論出的結果來確定繪畫時採用何種表達方式——意象式的線條
「三停五眼」等人物畫結構基本規律,就是老祖宗們在當時的科學認識上總結出的藝術法則,其實非常管用。
藝用透視學也是西方文藝復興時期的產物。早期西方繪畫中的透視也很初級。

第二,線條作為藝術表現方式,這基本就是由繪畫材料決定。
中國特色的繪畫工具主要以毛筆為主,特別是帶有「鋒」的毛筆。羊毫較軟且蓄水量較多容易造成洇水,在宣紙上不宜長時間停留,狼毫較硬,但水分比羊毫更容易流失,所以使用中國的毛筆必須了解筆毫的特性,掌握毛筆中水分的多少,併合理控制下筆的速度和時間。至於畫紙,我們現在看到一些保存很好的中國早期繪畫作品,多還是繪畫在絹、帛等織品上。織品和宣紙的吸水程度,也決定了繪畫可以採用的繪製手段。中國傳統繪畫顏料是以水來調和。這都造成中國傳統繪畫不適宜產生色彩的筆觸造型,而更適合用暈染、疊加等方式產生畫面色彩的變化。工筆畫是這種繪畫方式的極端發展,可以繪製出非常精細的造型和色彩效果。

結合前面所說對人體結構的了解,中國畫用線條造型、暈染敷色,且採用初級藝用透視,其實是這種藝術形式發展的必然結果。

花鳥畫之所以可以畫得很精細,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花鳥在繪製時基本屬於放大繪製,藝術家可以對花鳥進行非常細緻的觀察。
但我們還是得說,這些花鳥畫依舊是線條造型(寫意和大寫意是中國畫晚期的結果),在線條的「控制」下要完全表達當今我們理解的寫實概念中的結構、透視、解剖……,不可能。(學過速寫的人應該能明白我為什麼這麼說。)

所以說線條更適合用來表達意象式造型。

我們現在理解的寫實人物概念主要受西方油畫的影響,是使用色塊、筆觸造型,與中國造型方法完全不同。
如果我們以當年處在那種科學認識基礎上的老祖宗的眼光,以及他們對寫實概念的理解,我們不會認為這些人物繪畫作品不真實,相反,我們只會覺得這些畫已經很逼真了,特別是在我們中國一直沒有攝影術的情況下。

西方寫實油畫雖然發展勢頭很好,但一直不重視意境在畫面中的運用。到十九世紀開始注重畫面中的寫意效果,並從東方藝術中(例如日本浮世繪)吸收了不少經驗,逐漸學會意象化色彩、筆觸的使用,畫面開始脫離純寫實,逐漸帶有寫意效果。印象派就是一種色彩的意象造型藝術流派。

西方藝術界喜歡吸收新知識新經驗倒是真的,這點確實是東方藝術的缺憾。
中國繪畫明清時代也有不少人努力變法,在寫意上走得更遠,也受到過當時一些人的批評。當年吳冠中等前輩搞藝術的中西合璧,還有不少藝術界人士指責他們,想想還真滑稽。


不是說中國繪畫沒有發展出注重寫實的流派,而是一直沒有這個機會。
大家應該還記得,當年徐悲鴻等人留洋學藝歸來,中國社會發生了怎樣的變動?之後中國整個文化藝術界又產生了怎樣的變化?雖然接下來中國藝術界天翻地覆,但傳承與變革的機會已遭腰斬,想要在原來的基礎上發展出新的寫實流派,並不容易。
當今中國畫藝術界不是沒有寫實人物畫藝術家,只是更多人選擇走捷徑。先出名再畫畫,結果畫也畫不成了。
再有,我們對當代的中國畫作品了解還是太少,所以形成中國人物畫都不夠寫實的觀點。
其實現在很多小寫意人物畫、工筆人物畫都開始運用了西方繪畫的透視學、解剖學等藝用科學,這樣的國畫寫實人物作品有不少。

或許,現在這個時代正是國畫人物向寫實流派發展的機會吧。

我們不能因為自己不知道,就說沒有啊!

各位朋友有貼圖,俺就不上圖了。


多圖預警


身為中國畫人物專業的大三學生看到這個問題不得不答。

先上結論,再展開

中國古代人物畫看起來不那麼寫實是有先天(用線造型的傳統本質)和後天(宋代以後社會主流觀念對造型能力忽視)兩大原因組成的。

——————————————————————分割線—————————
第一部分

為什麼說用線造型是中國畫傳統的本質?(看到這裡肯定有一大波人跳腳——扯!淡!)

從工具上解釋,毛筆,在紙上留下的痕迹,幾乎都是線性的。(不服!說好的皴、擦、點、染呢!!??那麼多效果你當沒看見?)好吧,你自己試試看,畫一群人,用勾線和皴擦點染五種方法哪個最快?必須是勾線啊,實用。

且不說後面四者都是依附於線條才成立的,歷史向前推進,早在毛筆產生之前,原始社會的中國人削竹為筆,用竹尖在地上書寫,看吧,線性觀念其實那麼早就進入了中國人的思維(當然,石刀刻的甲骨文也是一樣的道理)所以,用線造型,或者說線造型,是中國畫的傳統本質,也是中國畫區別於西方繪畫的最明顯特徵。

羅丹說,世界上不存在真實的線條。所以,中國畫用線造型這事兒就已經決定了,不管再怎麼努力,要想完完全全徹底的貼近現實,是行不通的。

但畫畫這事兒並不是越逼真就越好,與真實保持適當的遠離,才是繪畫的妙處所在。

用西方繪畫舉例


這是全力貼近真實的————寫實主義的庫爾貝(事無巨細完全按照看見的來哪怕很醜但只要真實一併畫下來)(庫爾貝是西方藝術史上最原原本本的寫實主義,題主說的3D啊寫實啊之類的以他為代表最合適不過了)

這是極力遠離現實的————抽象大師康定斯基(我畫的是啥你看不懂就對了)

這個是與現實保持一定距離並帶有強烈的藝術家個人情緒的——梵高和席勒,我們可以統稱為表現主義

作為參照,上幾張中國古代的

梁楷,作為寫意的代表

宋徽宗臨唐代張萱《搗練圖》,作為工筆的代表

(為什麼選這兩張下文再講)


看出來了嗎,中國古代人物畫在面貌上和西方的表現主義最接近。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才可以探討中國古代人物畫為什麼不夠寫實的問題。

第一部分總結:

毛筆工具帶來的線性思維,對於中國畫往寫實方向走帶來了障礙,而且不小;但聰明的古人索性反其道而行,利用線造型和平面化反而可以拓寬對人物的表現形式,這一點西方的藝術家到了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才意識到。

第二部分


為什麼上面選那兩張宋代的畫作為代表?現在回答你

其實,中國古人的寫實能力是有的,而且非常厲害。但是這一點體現最好的,不是繪畫,而是雕塑。


兵馬俑,秦代的水準。

說書俑,漢代的水準。

隋唐以前的繪畫(壁畫除外)均已失傳的情況下,通過雕塑我們可以直觀地了解到古人的寫實功底。而宋代繪畫正是這種能力在古代繪畫中體現最好的。

這山峰。。。

這螃蟹畫的,夠寫實吧

誰說古人不懂解剖!!??

所以說,有造型能力的人畫的變形才可以稱之為變形,因為他有控制力;而沒有造型能力的人的變形,只能叫畫不準。

宋代畫院里的都是一等一的高手,能跟他們相提並論的,功力自然不用多說,所以才在宋代的範圍內找最好的畫。

但是這種以宮廷畫匠為主的模式在宋代之後走向沒落,轉而興起的是文人士夫畫。簡言之就是我的職業是別的我不會畫畫我只是畫著玩兒玩兒來抒發我的高尚情操。它的本意是只要畫面感覺好了造型正不正確其實無所謂。


但在這我要強調的是,文人畫的興起階段的形依舊是很美很考究的,只不過它們很古雅不似晚期的南宋院畫那樣艷浮罷了。

這個階段人物畫的最好的非趙孟頫莫屬了。

隨著文人畫佔領統治地位,造型能力和寫實傾向逐漸為社會主流所排斥。但是造型能力的下降對山水花鳥畫的影響並不明顯,而對人物畫來說卻是致命的。(寫到這裡想起來為什麼老師上課總是說造型是第一位的了)

爛畫的圖我不想貼

到最後中國畫里人物出現的最多的樣子是這樣

沒辦法,說穿了就是已經不會畫人物了,哀


我不怪你們我知道你們其實都是專職山水畫家。。。

(陳老蓮任伯年們我對不起你,你們畫得很好可是實在沒辦法放進來討論寫實的問題啊)


第二部分總結:

宋代以後繪畫觀念的轉變導致畫家總體的造型能力下降,寫實不能。。。

————————————就這樣結束了?——————————

不!!還沒有


上面說的是社會主流,下面是非主流部分


早在明嘉靖、萬曆年代(1522—1620年間),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十五世紀初葉至十六世紀前半葉)的繪畫技法傳入中國。文藝復興藝術的兩大經典法寶:古典藝術和新產生的透視技法,被利馬竇等一批傳教士帶入皇朝,在南京等大都市傳播開來。西洋肖像畫的技法,引起了旅居京城的中國寫真畫家們的極大興趣,他們在畫作中,注入了一些西洋技藝,使傳統肖像畫在表現技巧上有所突破,這樣的肖像畫一經投入市場,立刻受到了王公貴族和時人的歡迎、青睞。


我承認我第一次看到的時候驚呆了,佚名高手哇 %&>_&<%


  明代最有影響的肖像畫家曾鯨(1566—1650年),祖籍福建蒲田,長期客居南京。其畫法是以「墨骨」為主並結合多層烘染,是中國傳統線描與光影明暗相結合的結晶。當時在南京追隨曾鯨的肖像畫家就有金谷生、王宏卿、張玉珂等。美術史上稱這一時期的肖像畫風為「波臣派」———曾鯨字波臣,後人以其名字來命名這一畫派。


這個其實很逗,古人的寫實也僅限頭部呵呵哈哈。。。。╮(╯_╰)╭

————————————結束了?—————————————


當然沒有

上面是古代部分,下面是當代的

中國人物畫能不能寫實? 答案是當然可以!!

寫實了就會變得和西方畫一樣嗎? 答案當然是不!!!

我答這道題的目的,就是要告訴所有人,在中國,比起其他畫種,中國畫人物畫是最強的。

但是有太多人不知道這一點

不廢話,上圖

蔣兆和


黃胄

周思聰


何家英


方增先

周昌谷

顧生岳


李震堅


黃髮榜(親愛的榜爺,在木板上畫)

劉國輝

吳山明(用宿墨)

吳憲生

尉曉榕

盛天曄

花俊

潘汶汛

鄧先仙


吳冠華

當我寫下這串名字的時候,我無比得自豪,因為我感覺到此刻我就與中國的美術史緊緊相連。

感謝每一個看完的人

以上圖片來自網路。


謝邀。

盡量嘗試說簡單些。


其一:所謂寫實與否,透視和光影效果是個很關鍵的部分。

而西方畫重視透視與光影效果,是文藝復興之後的事。
即:在沒有透視及光影效果的時代,西方畫也不寫實。

公元前的埃及壁畫:


公元後的拜占庭壁畫:

對比一下:唐朝閻立本《歷代帝王圖》。


南唐的《韓熙載夜宴圖》:

是不是可以這麼說?
結論之一:文藝復興之前,其實西畫和中畫的人物畫,大家都差不多,因為透視和明暗對比不靠譜,所以,都不算太寫實。










其二:中國也不是一開始就寫意的。實際上,有一個時期,其實很重寫實,尤其是宋朝畫院,界畫、花鳥,雖然談不到透視光影,但都很寫實重視細節。比如:宋朝的樓閣

但是:

但是:
宋朝之後,文人畫流行,大家都愛玩山水寫意,這就大大降低了工筆的地位;到明朝中後期,士大夫更懶得畫工筆,大多筆墨文章,求寫意淋漓去了。
那時節,畫肖像的,太寫實會被認為不摹古,且匠氣。這是士大夫掌握作畫話語權的直接結果。






而歐洲那邊,在透視、明暗對比出現前,其實也不算寫實。比如文藝復興期間,博魯蓋爾這幅:


對比:

其實論」寫實「,也不比《清明上河圖》靠譜多少吧?博魯蓋爾這幅,都已經是《清明上河圖》之後幾百年的作品了。


但文藝復興之後,一切慢慢變了。


比如,以下是畫聖喬托的作品,文藝復興前期。看著依然不算寫實吧?不是他老人家型打得不準,或者構圖不好,或者動作失真,主要是因為沒有透視明暗對比凸顯質感。






以下是拉斐爾師父吉蘭達約的作品,好,但依然有些2D。

而看拉斐爾的這個,明顯人體材質、開始當真了:

卡拉瓦喬是明暗對比的大師,17世紀初無數人學他:

而之後,北方畫派(荷蘭)對材質和光線又有了研究,比如倫勃朗

所以:透視、明暗效果和細部質感的成熟,使得西方畫,是一個極其、極其、極其、極其漫長的過程。

而哪怕到了19世紀,古典油畫已經在透視、結構、細部描繪方面大成後,還是有些問題。比如:


安格爾這幅《大宮女》天下知名,他自己是19世紀前期古典畫派最重要的人物,一向講究素描的精確、透視的到位。但注意這個姑娘的脊椎骨:明顯長得不靠譜,違反人體基本事實了。
即是說,到19世紀,透視和明暗對比效果已經很出色到足以亂真了,但在細節方面,西方畫依然有不寫實的一面。


實際上,莫奈、雷諾阿、西斯萊這些印象派之所以造安格爾的反,就是因為「古典畫派沒有畫出我們眼睛所見的東西」。即:「西方古典畫派,還是不夠寫實。」










做總結了。
早期,大家都不用透視和明暗對比時,西畫人物和國畫人物,其實都不算寫實。


中國自宋朝畫院,重視寫實過一段,但宋朝之後文人畫盛行,也斷了工筆匠們的念想。大家都開始刷寫意+摹古了。


歐洲自文藝復興之後,重視透視、明暗對比、細部描述,尤其是南方畫派的人體構圖和北方畫派的細部勾勒都發展出來後,就製造出了足以亂真的3D效果。
但是,哪怕到了19世紀,透視和明暗技法已經普及,西畫在構圖方面依然不算寫實(參考安格爾)。所以才會出現印象派和古典派的長期鬥爭。
一言以蔽之,公元前一千年,大家都差不多,甚至中國畫還更寫實些。
之後,歐洲人走了透視和細部,而中國畫家走了寫意的路數。
大致如此。


試答。
首先,中國人物畫的魅力和追求的境界在於線條和氣韻。線條的粗細變化和走向可以塑造怒目金剛,也可以塑造慈心菩薩。而且細節度非常高,這點不亞於西方古典人物畫。

左圖為現代臨摹,線條的差別顯而易見。 圖片來源:豆瓣一片關於 元 中國書畫的帖子。


但是中國人物和花鳥畫,畫面顯得特別平面、無縱深(導致不真實)。我認為,原因有兩點。

  • 一是因為中國畫並不系統地運用透視術,整幅畫面經常會有好幾個滅點或者軸側圖像(傢具大多是軸側),造成不真實的感覺。
  • 二是因為中國畫對光影變化的表現是很主觀的,而不是像西方古典科學客觀地表現光感。畫家根據自己的觀察或想像,通過筆墨的濃淡來表達空間遠近或者光影變化。(這在山水畫中很明顯,並且效果非常好)在工筆人物、花鳥畫中,為了表達細節,筆下的濃淡變化就更少了,這樣就造成畫中人物體積感很差,雖然細節到位了,但是沒有真實感。

宋徽宗的《摹搗練圖卷》,前段時間上博展覽看了原作,非常非常細緻。。。那髮絲。。那衣服紋樣。。


看宋欽宗仁懷朱皇后像 和 拉斐爾的《披紗巾的少女》 就能明顯看出體積感的差異。
(不過個人認為帝後人物像大多匠氣十足,藝術價值不高。。作為中國人物畫的例子拿來和拉菲爾比其實不太公平,中國人物畫追求的境界也不在力求真實這一點上)
而工筆花鳥畫,因為表現對象比較小,雖沒有體積感,看上去仍然比較真實,但仔細看還是非常二維的。

宋徽宗的 《桃鳩圖》


補充:匿名用戶。。提到的畫材的確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宣紙或者絹布都不是可以反覆覆蓋、慢慢塗抹的畫材,中國畫顏料也很難在紙上混色,所以要畫光下那種明暗深淺顏色跨度都很大、漸變還要柔和的膚色非常難。表現在畫上就是中國人物畫一般都是白描勾線再填色(平面化的感覺),因為中國畫顏料很難不勾邊直接互相交接——而油畫可以柔和地從淺色過渡到深色,讓畫面中的形體邊線徹底消失。


我覺得某些回答的某些部分是很有誤導性的。比如 @張佳瑋 拿一副古埃及的壁畫和唐代畫比,那可是公元前 1000 年以前的作品,而且這種畫風至少公元前 3000 年以前就定型了,再說並不一定埃及就能代表西方,埃及沒有寫實繪畫(其實羅馬化還是有的)不代表希臘羅馬沒有。比如 @沈臨楓 拿兵馬俑當作寫實的證據,未免有些太沒說服力了。畫說在前頭,底下舉一些例子(來自維基百科)。

Facsimile of the Narmer Palette, c. 3100 BC,跟那種畫一個風格。

跟埃及人比也可以。。可以比雕塑,比如拿木乃伊的面具嘛,或者古埃及也有雕塑。

King Menkaura (Mycerinus) and queen, Egyptian, Old Kingdom, Dynasty 4, reign of Menkaura, 2490–2472 B.C.

兵馬俑,

兵馬俑,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

Nefertiti Bust,

Nefertiti Bust, 1345 B.C.:



同期兩河的雕塑也一點不差啊
Burney Relief / Queen of the Night, between 1800 and 1750 BCE:


有沒有很像這個:
Wood Bodhisattva, Song Dynasty (960-1279)(公元後哦)


到了古希臘時代,已經日臻成熟:
Charioteer of Delphi, 478 or 474 BC:

之後的古典時代、希臘化時代、羅馬時代, 已經發達到無以復加的程度了:

之後的古典時代、希臘化時代、羅馬時代, 已經發達到無以復加的程度了:
Lapith fighting a centaur. South Metope 27, Parthenon, ca. 447–433 BC:


The Pergamene style of the Hellenistic period, from the Pergamon Altar, early 2nd century:


Hagesandros, Athenedoros, and Polydoros, Early First Century B.C.E:


Augustus of Prima Porta, 1st century:

太多了根本貼不完。。我們再來看看兵馬俑:

太多了根本貼不完。。我們再來看看兵馬俑:
兵馬俑,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


再來看繪畫。龐貝古城發現的繪畫無疑是最有價值的:

《伊蘇斯之戰》 ,公元1831年從龐貝古城遺址發現的鑲嵌畫,據考證是描繪伊蘇斯之戰,根據公元前4世紀希臘畫家菲羅克西諾斯的同名壁畫複製而成,從中可見希臘繪畫發展情況。原畫是應雅典統治者卡山德的要求創作,作於公元前310年。


《提奧尼索斯秘儀》:

《有桃子的靜物》,公元50年

《採花少女》,約前15-公元60年

公元 79 年,龐貝毀滅於火山噴發,這些畫就被埋藏了,可見創作年代早於 79 年。為什麼非得拿拜占庭壁畫說事呢。。


還有羅馬化埃及的法尤姆肖像:


《奈奧夫婦》,公元1世紀

《絡腮鬍子青年》,

《絡腮鬍子青年》,公元2世紀

再來看看中國畫:

人物御龍帛畫,戰國:

龍鳳仕女圖,

龍鳳仕女圖,戰國:

女史箴圖(局部),(傳)顧愷之

女史箴圖(局部),(傳)顧愷之345–406):

孔子像,(傳)吳道子(約685年-758年):

大概就是這樣。各位自己評判。

大概就是這樣。各位自己評判。


以上是一些例子。下面講講問題本身。(慢慢填坑……)

首先,我認為和作畫材料有關。最初的中國畫是帛畫,而環地中海的是壁畫。

但是這不能解釋雕塑的問題。


===============================

6 月 27 日更新:

但是也許雕塑也和材料有關。西方的雕塑刻在金屬或者石頭上,而我們的兵馬俑卻是陶器。並不能說中國沒有石雕,然而石雕的大部份,例如著名的大佛像等,是印度傳入的;進一步追溯,實際上是亞歷山大東征帶來的希臘文化的一角。


想到這裡,我不禁產生了一個疑問:中國沒有產生寫實的畫作或者雕塑,究竟是因為中國是特例,還是西方是特例?就好象現代科學一樣,並不是沒有產生現代科學的中國顯得特殊,而是產生了現代科學的歐洲顯得特殊,因為其他文明同樣沒有產生現代科學。那麼,其他文明究竟有沒有產生寫實的藝術呢?


世界上的文明說多也不多,說少也不少。各種各樣的文明是很多,看現在的民族有多少就知道了。然而其中很多文明互相影響非常之深,比如環地中海的諸多文明,特別是人類文明開初的兩河、埃及、希臘,互相影響之處不計其數。多虧了除了世界島還有新大陸,美洲的文明早期幾乎完全隔絕於舊世界,這為我們探究寫實藝術的問題留下了一個口子。


那麼美洲藝術是怎樣的呢?它們有多麼寫實呢?


作為一個畫了很多年油畫和國畫的人,可以負責任的說 —— 材料是決定性因素。材料決定技法,技法決定審美。這三者雖然會互相影響,但宏觀來說,基本是這個順序。
為什麼中國造宣紙和墨,西方產生油畫,則和地理條件有關。
還有一個原因是繪畫的作用,西方繪畫大量用在傳播宗教上--如教堂壁畫,因為平民識字少,因此很需要易懂的視覺衝擊。雖然中國的寺廟也有大量壁畫,但相比起繪畫來說,我們發展較多的是印刷術。
此外,在發明大規模生產的顏料之前,西方畫家個個都要自己製造顏料,相當於個個都是化學家,因此是相當專業的工種。我國畫家則很早就和文人身份結合在一起,繪畫觀念上很先進,但是。。。不看重寫實。


古代中國,能被畫肖像畫是身份的象徵。繪畫的出發點很少是寫實,例如帝王肖像畫看起來都很魁梧,這是為了顯示其地位。並且,若注意觀察的話,一幅畫中若同時繪有主人和傭人,主人明顯大於傭人,二者的身材差距是極大的。


宋蘇軾有言:『 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
這樣的思想對於文人繪畫影響很大。求深意,而非形似。 某種程度上,這個思想跟現代藝術很相像。


主要原因在於審美趣味的區別,西方人物的寫實傳統來自於古希臘,古希臘人的審美偏向於人,無論是雕塑還是繪畫均如此,他們以人體為美。而中國藝術的審美偏向於自然,輕視對人的審美,人成為了自然的配角。

此外就是需求問題,我們古代對人物繪畫的最大需求是道釋人物和古代先賢先聖,一般用於壁畫,屬於宗教教化功能,不需要寫實,甚至於最好不要寫實。唐宋對人物寫實有小高潮,但這是搭了唐宋繪畫重寫實的順風車。如永和兄所言「 為什麼中國古代人物畫總是看著不那麼寫實? - 李永學的回答 」 ,從市場需求來看,中國人對人物肖像沒有喜好,官員和有錢人沒有保留自己畫像的想法。當然明朝還是出了波臣派這樣的小眾派別,這個答案有提及為什麼中國古代人物畫總是看著不那麼寫實? - 沈臨楓的回答。


畫畫和畫像是兩碼事,一個是文化行為,一個是市場行為。中國古代並沒有出現專門的肖像畫市場,沒有出現專門以給人畫像為謀生手段的職業,所以中國古代肖像畫技術沒有得到發展。歐洲是在文藝復興時期暴發戶多了起來,然後就出現了大量對肖像畫的需求,畫家們為了多賺錢苦練寫實技術,然後歐洲的寫實技術就突飛猛進了。


簡單說一句:中國繪畫是高度寫實的。
再說一句:你首先得分清「寫實」和「現實」。寫實是指「逼近事物本來的樣子」,例子:夏天西湖靈山經常霧蒙蒙的,那畫一幅寫實的《西子湖夏日圖》,應該突出那種霧蒙蒙的感覺,而不是把每一個荷花葉子都畫出脈絡--因為正常天氣里你根本看不見荷花葉子的經絡長啥樣。
還有就是「現實」,意思是:把不論真假是否客觀存在的東西都畫得和真的一樣。往遠說有羅馬雕塑,近處說就是《霍比特人》里的史矛革巨龍,不管真假,反正看著跟活的似的。

中國繪畫之所以被認定為寫實,我假定你說的是山水圖卷(要說工筆花鳥不寫實宋徽宗要詐屍出來咬你了LZ)。山水圖卷最開始的意義是文人用來假想自己出去旅遊了,就像現在很多人喜歡在家看國家地理幻想自己在大草原上喂長頸鹿一樣。所以這東西追求的是代表性—夏末西湖霧蒙蒙、冬日太行有枯樹—得最大程度突出2點:啥地方?啥時候?

比如你一輩子沒去過太行山,但是你從書上知道太行山冬天蕭索、都是低矮的枯樹、有寺廟的飛檐藏在枯枝後、山勢嶙峋,然後你再去看《晴嵐蕭寺圖》,一眼就能認出這是哪裡、是什麼季節。中國繪畫最大化突出客觀事實里的代表性事件,比如枯樹(冬天)、比如涓涓細流(春)、比如朦朦水汽(夏末南方江河)。

這種是很高級的寫實方法。有點像法國印象派,畫的不是景物的變化,而是光。中國山水畫的是自然風光在人眼裡的樣子。
(手機就不上圖了 回頭補)


我覺得排名比較高的答案看起來很高端,但是其實是在迴避問題,題主問的是為什麼中國畫沒有走上寫實的道路,可是他們回答的是,中國畫以前也是寫實的。這根本就是重複問題啊。

我覺得是東西方審美意趣所決定的,而這種審美本身又是建立在我們的人種特點和生產生活方式上的。
我印象中谷崎潤一郎寫的蔭翳禮讚里很好的講過這一點:

東方的文化,審美,是「去光」的,沒有強烈的直射的光線,在適度的,經過選取的亮度之下,陰影之中,將要被描繪的事物的細節一一顯示出來,更多的細節延伸至黑暗當中,帶著神秘和不可言說的美感。更多地模稜兩可,更多地欲語還休,正是蔭翳之美。

奧爾罕帕慕克也間接的描寫過中國的審美。
安拉的細密畫師們,筆下的美女,千百年來都是杏仁眼三角形嘴,這是來自中國的偉大畫師們的傳承。即使是斗膽描繪愛人的畫師,儘管他心中浮動著愛人的甜蜜模樣,也不無沮喪的發現,他最終繪下的,仍然是一個中國美女。

我覺得這兩者,很好的說明了問題。
東方文化的審美,是一種適度遮光條件下,平面化、細節化的審美,而且是追求意趣、風度,勝過實際的審美。更重要的是,這種審美有一種高度的「標準」和「一致性」。對美進行了非常嚴格的定性定義。
這就導致了一種結果,所有被描繪下來的「美」,都是合乎定義的美,也就是一個摸樣的美。
這是脫離了實物,抽象了的美。
發展到更後來,追求的就更加和寫實南轅北轍,或者說,中國的繪畫,是求仙問神的修行,筆畫精神,都是在追逐理想中的美。
而西方自文藝復興之後,追求的是在凡人的身上發現神性,以及美。
(延伸一點的話,我覺得這可能已經是哲學上的差別了,世界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我們的藝術試圖透過神的眼睛觀看世界,表現世界整體的普遍性,而歐洲人,他們透過凡人的眼睛,詮釋世界個體的特殊性。)
其實這一點,在東西方的傳統服裝上都有體現,但是那是一個更大的話題了。

到了今天,大部分東方人,已經接受了西方式的審美觀,這是不可避免的。這是二維向著三維世界的轉變。但是更遠的未來會怎麼樣,東方的審美意趣是徹底成為西方審美的細部補充,還是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復興,都是難以預測的事情,沒有人能知道。


私以為這其實與國畫一直只是讀書人的技藝並沒有很好地獨立出來有很大關係。
西方人物繪畫之所以那麼寫實,究其歷史原因是很血腥的,為了研究人體很多畫家自己親自解刨屍體,甚至去刨墳偷屍,在當時一個好畫家對於骨骼肌肉很可能要比一個醫生更了解。我們現在所學習所了解的透視解刨知識,就是那些咱們耳熟能詳的大畫家在陰暗的地下室像變態醫生一樣解刨屍體得來的;反觀中國傳統繪畫,它一直並沒有正式的單劃分出來,多是作為讀書人的附屬技能存在的,他們飽讀詩書自恃清高,是干不出來解刨人屍的事的,古人對於死後墳塋的敬重就更不會去刨墳了,連中醫也沒怎麼發展出系統的人體解刨手術,所以說對於人體的理解自然達不到寫實的高度。
還有就是輕視工業,士農工商,一等的自然瞧不起三等的,工業上的新發現不會及時反饋到繪畫上。反觀西方繪畫因為相對獨立,就不會受到讀書人臭脾氣的影響,積極吸取科學的新知,印象派的發展其實就與工業上發現了光的豐富顏色(三稜鏡)有很大關係。
至於花鳥魚蟲,因為比較小,解構簡單,動作單一比較容易畫的寫實。
所以歸根結底的說,就是因為中國傳統繪畫一直沒有很好地獨立出來罷了,是幸也是不幸。
其他的就是西方發展出來的油畫等顏料是厚塗顏料,更適合做寫實繪畫。

補充閱讀:
英國展出達芬奇人體解剖素描:精確度驚人

萊昂納多.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萊昂納多.達.芬奇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第一位畫家,也是整個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達.芬奇在解剖學和生理學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被認為是近代生理解剖學的始祖。他掌握了人體解剖知識,從解剖學入手,研究了生理學和醫學。他最先採用蠟來表現人腦的內部結構,也是設想用玻璃和陶瓷製作心臟和眼睛的第一人。他發現了血液的功能,認為血液對人體起著新陳代謝的作用。他說血液不斷的改造全身,把養料帶到身體需要的各個部分,再把體內廢物帶走。達.芬奇研究過心臟,他發現心臟有四個腔,並畫出了心臟瓣膜。他認為老年人的死因之一是動脈硬化,而產生動脈硬化的原因是缺乏運動。後來,英國的威廉.哈維證實和發展了達.芬奇的這些生理學成果。其實達·芬奇不是唯一的,也不是第一個解剖屍體研究繪畫的畫家,但絕對是最出名的一個!

《印象派繪畫與中國油畫》

十九世紀末光學的發展推動了繪畫色彩的革命。印象派首當其衝,用油畫實證了光學與色彩的關係這一基本理論----一切色彩都來自於光,來自於太陽的光譜----紅橙黃綠青藍紫。印象派畫家之父--莫奈曾說過:我們的繪畫上的紅橙黃綠青藍紫,這種色彩斑斕的繪畫將永遠佔有沙龍展出的所有地盤。過去那種醬湯色,暗棕色,暗綠色調的繪畫將永遠回不來了。

推薦閱讀:@Nalak提到的,所講頗為不錯。


我覺得看一下郎世寧及其弟子共同繪製的清高宗帝後像就很能說明問題,對比明顯。這種不同有理解上的不一樣,也有技法上的不一樣,郎世寧兼容出了很好的效果。


受邀,但是。。。
嗯 我完全不懂 試著從側面提供一點資料

個人覺得是用毛筆和宣紙的作畫質量解析度太低
另外就是傳統文化下面中國人不太喜歡研究解剖屍體而造成的寫意風格流行

下面的大部分文字和圖片都來自職業中醫黑(笑) 能靠點兒譜嗎

1045年(宋慶曆五年),在環州(治所在今環江毛南族自治縣)舉兵反宋的歐希范及其部屬243人被俘後全部被殺害於宜州西門外,其中56人被剖腹。推官吳簡和畫工等人把挖出的臟腑進行仔細觀察,實繪下《歐希范五臟圖》,這是中國醫學史上第一張實繪的人體解剖圖。

這個是明代李梴編撰、刊於1575年的《醫學入門》中的臟腑圖。。。

左邊是明代高武撰的《針灸聚英》中的「五臟六腑之圖」刊於1529年;右邊是人體解剖之父維薩里Andreas Vesaliua在1543年出版的《人體結構(De humani corporis fabrica)》

http://ww2.sinaimg.cn/large/6f6fc3dfjw1dhuxswgzzxj.jpg

這是兩張人體解剖圖。上一張出自1774年威廉姆·亨特的《孕婦子宮》;下一張是出自1830年王清任的《醫林改錯》。(胖哥註:王清任應該是中醫史上唯一具有實證精神的人的,他修改過很多中醫里的錯誤知識,可他對人體的認識還是充滿了錯誤。他畫這圖時可是1830年啊!)

皇上如果知道了御醫用的是這種教材會不會有種坑爹的感覺。。。

話說公元9世紀到11世紀的著名畫家我想了半天想不起來有誰。。。
到了歐洲文藝復興的時候開始不忌諱解剖屍體,事實上解剖屍體和繪畫的提高也確實是分不開的,兩者的關係隨便一搜就能找到很多文章,現在我也認識幾個職業畫畫的工作之餘都會去選修解剖課,用他們的話說這算必修課,對自我提高有很大的助益。


我只是做個補充。。。。。。比例的不協調也是人物不寫實的重要因素。

上述的答案基本已經回答很完善了,只是大家都忽略了一點,中國畫中的人物畫,不論是紙本還是絹本,甚至是壁畫,若是涉及到帝王的人物畫,帝王的比例會大於其他將臣等人,這也是於寫實於透視完全無關的,突出的就是權利地位,皇室威嚴。比如眾所周知的唐代閻立本的《步輦圖》。


環繞於宮女中間的就是唐太宗了,左側就是吐蕃使者,很明顯,人物的比例已經造成了畫面的不真實,除了帝王頭像比例的大,我們能看到吐蕃使者三人也是從大到小排列。其實這幅畫的角度並不是畫者的角度,是唐太宗的角度出發的,君臨天下的心理使然。

環繞於宮女中間的就是唐太宗了,左側就是吐蕃使者,很明顯,人物的比例已經造成了畫面的不真實,除了帝王頭像比例的大,我們能看到吐蕃使者三人也是從大到小排列。其實這幅畫的角度並不是畫者的角度,是唐太宗的角度出發的,君臨天下的心理使然。


這個心理和古埃及壁畫中的人物畫心理是一樣一樣的,古埃及壁畫中人物臉都是側面,而身體都是正面,腿以下又是側身,也叫側面正身律。這也是古埃及當時的觀察法(即心理主觀因素)所致的,他們繪畫也不講究透視,人物大小根據不同人的不同社會地位來定。


---------------------------------------------------------------

這麼總結看來,除了明暗光線、線條、氣韻、紙張等原因外,這種政治心理因素也是值得考慮的。


事實就擺在那裡,太多人不願承認,甚至根本沒意識到。
並不像很多高票答案所說的那樣,其實很簡單一句話:科學技術水平的落後
西方文藝復興以後,出現了理性的科學的思想萌芽,人們對光影、透視等現象的認識和研究不斷加深,這些科學的發展正是畫面寫實的基礎。隨著科學水平的不斷提高,西方也有一個從稚嫩的寫實走向成熟的「照片級」寫實的過程;而中國,幾乎沒有出現過任何科學的萌芽,人們所有的發明創造都依賴於經驗和嘗試,所以寫實這種需要科學理論支撐的東西自然發展不起來。
有些人會拿西方的抽象畫來和國畫對比。其實西方人是畫寫實畫的已經沒有更多追求了,才去追求抽象。要讓抽象畫家畫寫實,人家同樣可以畫的很好。就像物質財富充裕了,再去尋找精神上滿足的。而國畫呢,則像是飯還沒吃飽的人成天想著實現共產主義一樣,naive!
還有一種就是曬幾張工筆畫,然後說它們和西方油畫一樣寫實的朋友們。建議你們先去醫院的眼科掛個號,你們眼中的現實世界居然長這個樣子,你在逗我嗎?


我覺得題主真正想問的意思是為什麼中國古代人物畫,裡面的人長得都是一個樣子,人物的臉好像都是為了拼湊一幅畫面而從同一個素材庫里拖出來的一樣,沒有特點,千篇一律。


這些男男女婦的臉,真心長得都一個樣子。
我覺得這個和沒有發展出透視和明暗沒有關係,即便是線描一樣可以表現出人臉的結構特點,缺乏透視和明暗沒有解釋為什麼古代畫裡面的臉長得都是一個樣子。單眼皮,雙眼皮,厚嘴唇,薄嘴唇,高顴骨,尖下巴,寬額頭,高髮際,塌鼻子……這些面部特徵不是所謂沒有透視和明暗就能解答的,是什麼讓中國古代的畫家完全無視不同人臉之間的區別,一定是有別的原因。

上面這些畫也沒有透視和明暗

上面這些畫也沒有透視和明暗

或者說古代的中國人可能都是臉盲?哈哈哈。當然這是我的瞎說啦,這也是一直困擾我的問題,還希望有高人解答我的疑問,關注坐等。


首先,我必須得說明一下,油畫並不是西方特有,油畫本身是起源於中國,而且起源時間並不算晚。

但油畫在中國只被當作旁門左道,通常只用於民間的裝飾而已,中國的正統還是以工筆和寫意的國畫為正統。

後來油畫傳入西方,並在提香、波提切利、以及三傑等等的發揚,才成為西方藝術中的瑰寶。

那麼為什麼油畫何以在西方牆裡開花牆外香,其實就不得不說中世紀那悲催的繪畫水平說起。

在油畫傳入西方的前夕,西方世界還在為溫飽而鬥爭,又被黑死病弄得奄奄一息,這種環境下,當時的西方人基本沒功夫考慮藝術,只考慮下一頓飯,所以,西方當時並沒有什麼繪畫藝術。

西方當時僅有的繪畫全在教堂的抄本中,或者貴族的私人收藏中,教堂抄本里的多半是宗教性的插圖,那繪製水平……這麼說吧,也就是能看出是繪畫而已;至於貴族的私人收藏什麼的,我覺得叫做「貴族子弟性啟蒙教材」比叫做繪畫要好———不要想當然地以為只有中國人和印度人才看小黃本,作為當時西方僅有能吃飽穿暖的人群,貴族們偶爾也偷偷思思淫慾。

中世紀抄本的插圖,基本就是平面的線條加色塊的堆積,根本沒有後來油畫的藝術審美。

直到十二世紀,歐洲出現了一個文藝復興(是的,文藝復興是從十二世紀開始萌芽的),其標誌是大學的出現,其實,中世紀並非那麼黑暗,至少不是完全的黑暗。很多學者行會開始注意到從阿拉伯世界回滾的古希臘文藝,於是開始從古典文明中借鑒很多審美,包括文學、雕塑還有繪畫,於是開始有人在繪畫中使用透視原理,於是西方繪畫終於有了層次感。

額,睡覺了,也不知道廣大知友有興趣看沒,不知不覺說了好多,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答完,如果大夥有意願看,點贊鼓勵下,我就繼續答完吧再配點圖給大家看看,也不枉我學過畫畫。


「看中國古代人物畫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平民百姓,畫出來的人可以說是有神韻在,但為什麼就看著那麼不真實呢?」
蘇東坡說過一句很著名的論述「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這句話充分的表明了,中國古代人們的審美選擇,但是是不是不真實呢?其實不然

並不是古人不能畫的逼真,恰恰相反其實古人可以畫的非常逼真,從精緻的花鳥畫就可以看出,崔白的《雙喜圖》中兔子的刻畫,用極為細膩的線條進行輪廓處理,並且能夠注意到兔子身上的體毛也有長短之分,且各有內層保溫和外層防護之作用。從中所知,細節的刻畫並不影響繪畫的目的———意趣的表達。
題主還提到帝王畫像



以上這兩幅圖是《歷代帝王圖》的局部
提到《歷代帝王圖》就必須說說它的繪製時間,是唐朝。作為一幅唐朝才繪製的畫卷,繪畫者根本不可能看過那些歷朝歷代的帝王,那要怎麼去畫呢?根據書籍記載,那麼也就是說單靠文字的描述去繪製的畫卷出現所謂的失真也在情理之中。
而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帝王將相畫是具有模式和規範的。對於繪畫者都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則,比如坐姿要怎麼畫,手要怎麼擺,甚至於衣服的摺痕有幾條等
特別是民間的畫師,畫人物像基本是依靠前人的口傳心授。
圖片上傳不來大家自戳連接吧徽州容像藝術(組圖)|藝術品賞,藏品,欣賞,組圖(慎入口味比較重,大過年的有點······)
「反觀西方油畫,畫出來的人如此逼真簡直可以媲美照片。這是為什麼?」
我記得在一個電影中看過的情景,早期西方人畫像是被畫著坐在有方格的屏風後,通過光源把頭部投影到屏風上,畫者就根據投影在方格上的輪廓線勾勒出頭部外形。不是說這是西方人畫的逼真的原因,只是這樣絕對要比中國古人光靠目測來的靠譜!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和西方人的繪畫理念,材料等有關。
還有,中國古代沒有風景畫一說,只有山水畫這個題法!
基本就這樣了。


推薦閱讀:

TAG:繪畫欣賞 | 藝術史論 | 中國畫技法 | 中國美術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