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建築?
香港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建築
當然有,上圖,香港勵德邨。第一次抬頭穿透天井,我如同跌入循環往複的夢境。圖文原創,轉載請留言。
△從地面仰望天井.
始建於1969年,歷時近7年落成的勵德村,可以算作全港島最具特色的公屋(廉租房屋)之一,也是全港唯一一座圓環式建築。
勵德村以港英政府前工務司鄔勵德Michael Wrigh的名字來命名。每座27層,每層17戶,每個家庭空間呈扇形,單個面積不及30平米。如今,仍然有超過七千名香港居民,生活在這兩座奇蹟般的圓環狀大廈及附屬方形樓中。
(補充:這是我作為香港Klook Travel旅行體驗師的調研之一,這個月組織預備要在內地招募新一輪體驗師。感興趣可以加微信個人號klooker,說是鳴哥知友我給你們走個後門…)
△自頂樓俯視,宛若時空隧道般.
房屋狹小,在香港從不是一件新鮮事。今時今日,香港年輕人外出旅行幾乎只有一個要求:酒店要房大床大。那怎樣才算是大房間?香港人的共識是,能夠三面下床,就是大。
雖是公屋,兩棟圓環建築「勵潔樓」與「德全樓」卻擁有如今多數香港人夢寐以求的窗外風景:地處港島遙望維港、身傍綠樹茵茵的渣甸山,低頭就見維多利亞公園,海景綠肺不一而足。
△頂樓,欄杆遮擋住銅鑼灣的盛景.
△頂樓,欄杆遮擋住銅鑼灣的盛景.△另一面.被阻隔住的,是維港海景與遠處的西九龍ICC.
不信景色的尊貴?你看勵德村身旁就是大名鼎鼎的一級歷史建築「虎豹別墅The Haw Par Mansion」,1935年由東南亞巨賈胡文虎建造。樓高4層,連同花園佔地共2,000平米,南洋風格的「虎塔」及「18層地獄浮雕」全港聞名。
△1999年的虎豹別墅,如今已經進行古迹活化,供公眾預約參觀.
視野相同,身份不同。身處公屋,也可否遙望維港,做一把半山別墅的夢?
無奈美夢只能撫慰人心,不能預示未來。
就像電影《盜夢空間》中提到的,如果一個念頭可以創造城市,可以改變城市的地景風貌,甚至人口架構和社會層級流動。那香港政府的公屋政策就是這種「改變遊戲規則」的念頭。
△勵德邨內部,住戶依次排列,甚至沒有雙向通風的窗戶,只有外牆上端設有向內的換氣口,通風與隱私不可兼得.
現時香港約有三分之一居民(即逾200萬人)居住於香港各公共屋邨的出租單位。自1954年,政府在石硤尾興建首個徙置屋邨「美荷樓」以安置大火災民,六十年來公屋政策為香港底層居民提供居住方案,讓他們在這個飛速改變的世界立足,改變命運,飛出公屋。
△天台學校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公共屋邨特色,當時一些志願團體和教會組織在徙置大廈的天台開辦小學,為窮困家庭的子女提供接受教育的機會.
△天台學校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公共屋邨特色,當時一些志願團體和教會組織在徙置大廈的天台開辦小學,為窮困家庭的子女提供接受教育的機會.△1975年5月,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首次來港訪問,是本港開埠以來首位到訪的在位英國君主。英女皇訪港期間,曾到剛落成的愛民邨參觀,該邨當時遂被譽為「九龍模範邨」.
△1975年5月,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首次來港訪問,是本港開埠以來首位到訪的在位英國君主。英女皇訪港期間,曾到剛落成的愛民邨參觀,該邨當時遂被譽為「九龍模範邨」.
△前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於1977年訪港,併到屋邨參觀。戴卓爾夫人當年參觀了俗稱「火柴盒」的舊型徒置大廈/歷史圖片均來自香港房屋協會.
屋邨出身的名人不少,美荷樓走出的吳宇森、蘇屋邨長大的Beyond主唱黃家駒甚至還有恆安邨出身的王祖藍都在此列。
除了戶型小、公共空間只維持最低水準之外,近年來新建造公屋的條件十分不錯,空間亦增大,「鴿子樓」式公屋已經寫入歷史。雖說香港新界北、天水圍、屯門等地還是公屋聚集區,但如果運氣好,甚至可以輪候到紅磡附近的「海景公屋」。
硬體達標後,只剩下「身份和階層的象徵」牽動好面子的香港人。
△即使是建造歷史悠久的勵德邨,翻新工程的有力推展,也使這裡的居住環境得到提高。嶄新的電梯、頂樓的健身小公園顯示了這一點
△即使是建造歷史悠久的勵德邨,翻新工程的有力推展,也使這裡的居住環境得到提高。嶄新的電梯、頂樓的健身小公園顯示了這一點△不過樓道仍然相對破舊,整潔程度卻不錯.
△不過樓道仍然相對破舊,整潔程度卻不錯.成功申請到公屋的香港居民,享受著家庭單位月租千餘元的優惠政策,而且在不超過最高收入的情況下「自動繼承」。對於今日樓價高企的香港,如果想在勵德邨所處的港島大坑、銅鑼灣附近租相似大小的房子,月租大概在一萬四千港幣以上,這僅僅指普通居民樓,如果想租有陽台的高檔公寓,過兩萬也不是稀奇事。
而想要擁有自己的房產,三四十平米左右的入門戶型如今已經飆升到四百萬港幣以上,且還是在相對偏遠的地區,而非如勵德邨這般的城市中心。
△勵德邨外觀。由兩棟雙圓環建築和一棟長方形建築組成.
截止6月,今年香港公屋輪候冊突破27萬,政府房署預計本年度有3.47萬伙可供編配,這意味著八個輪候者中只有一個幸運兒能抽中。
國內年輕人有從「逃離北上廣」到「逃回北上廣」的大潮,以尋求大城市相對公平的就業機會;香港似乎也開始出現「逃出公屋」到「逃回公屋」的趨勢,甚至有學生18歲上了大學就開始輪候公屋,拿到額度占上再說。對於香港年輕人,如果「買樓」變得遙不可及,那奮鬥的意義也打上了問號。
說回勵德村。
這裡給我的最大感覺,就是不斷的重複。縱向層層疊疊沒有盡頭,橫向一家一戶循環往複,扣上相同的防盜門,開著房門掛著門帘通風,偶爾嬰兒發出嚎哭,大多數時間安靜得怕人,而居民見面會熟悉的打招呼,又是有了一絲生機。
但是更多的,仍然是黑暗和安靜。
就像一個巨大的煙囪。
就像一個巨大的煙囪。
空氣從四面八方湧入各家各戶,混合了不同的故事,帶著飯菜的熱氣和每個人個體蒸騰出的新鮮分子,也有陳年堆積的物品揮發出的沉寂味道。
靜滯、重複、平淡、安穩、不甘、躁動、親密、疏離、期冀、徘徊、生老病死、新陳代謝……帶著溫度從中間的天井不斷上升,上升。
而當你俯視下去的時候,一伸手,就能抓住他們共同的夢。
補充:由於勵德邨不對外開放,所以會有被保安發現並驅趕的可能。如果大家好奇也可以收好器材低調進入,不要打擾到居民的生活。
————————————————
因為一直在做媒體,所以攢了很多香港稀奇古怪的去處,都放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里,可以加著玩。
【公眾號搜:隱於野】歡迎調戲和問問題!有問必答!
鳴哥和體驗師小夥伴們也在這個知乎專欄:Ethan是一隻旅行體驗師
以下均為手機拍攝,實景可信度百分之百~
&>&>&>慈山寺
慈雲山的慈山寺是李嘉誠先生花費15億元建設的,2014年開放。建築是盛唐典型的寺廟風格,裡面的細節也很有講究,整體配色風格是自然安靜的,與典型金碧輝煌的寺廟風格大不相同。身處於此,你會整個人靜心。
有時候會有一些信佛的人,圍著寺廟走,可能是一種儀式,並不是很懂。
寺廟後面後一處隱藏的門,進不去,但這個圓形設計非常喜歡。
寺廟後面後一處隱藏的門,進不去,但這個圓形設計非常喜歡。是不是想到了昂平大佛的崇敬感?你在觀音腳下~
是不是想到了昂平大佛的崇敬感?你在觀音腳下~無限延伸感。
裡面有一處可以免費飲一杯咖啡或者中國茶,會附送很好吃的糕點。該房間內,每隔一段時間會敲鐘一次,工作人員舉起「靜」的牌子,每個人不許說話,放下自己手中的事情。
去的話,記得提前預約。
可以舀一碗水,走到觀音腳下。這一處細節是鑽石山志蓮凈苑所沒有的。
&>&>&>立法會
立法會是「天圓地方」的概念設計,弧形玻璃設計,給人一種嚴謹上又透明的包容感。由於立法會的地理位置,所以從弧形玻璃窗外看出去的景色也很好。建築內有一些很有意思設計,比如光影片狀的小人啊,立法會的紀念品店也超級不錯,物美價廉。
(只有這幅圖片出自Google,圖侵刪)
(只有這幅圖片出自Google,圖侵刪)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立法會是可以團體預約參觀的。露主有幸在zhanzhong時期進去參觀過,碰巧外面很多靜坐的人,所以有了下面的圖片。
去的時候立法會沒有開會。那段時間還去台北的立法會,感覺大致相同。
去的時候立法會沒有開會。那段時間還去台北的立法會,感覺大致相同。&>&>&>益發大廈
前面有人提過了,就在太古城旁邊,女生們可以去完這裡,去逛街(??`ω′?)變形金剛在這拍的,嚶嚶嚶,有個檯子,站上去拍照更加。
密集恐懼症的小夥伴,你看了什麼感覺~
&>&>&>落日下的汀九橋
加一個廣義建築類型的答案。
荃灣西也是個好地方,好山好水好風景。傍晚時分,地鐵站出來的海邊可以看到汀九橋,遠處左下角是青馬大橋~也是有點美呢~
&>&>&>CUHK的兩個地方
好多人推薦中大了,特別想說中大得兩個地方。一個是圖書館,一定要去LG,地下一層躺著看pad體驗一次。這個建築這裡的陽光可以直透下來,並且上面一層是水池,於是地下一層碧波蕩漾著陽光,非常美。
有時候在這下面讀書,有點曬!
有時候在這下面讀書,有點曬!
還有山頂新亞書院的天人合一,可能不算建築,仍然重點推薦一下。我內心香港最美的Top
3。
之後再來補充~~
上學期在「大毛」上了建築賞析,回來以後抑制不住對建築的熱愛啊。
按時間來介紹吧。
一、1950之前
能看到的比較早的建築,就要算港英殖民時期的傳統建築了。比方說下面的:
1)香港立法會
新古典主義。就在滙豐大廈前面,港鐵中環站,旅遊必到的地方。
1912年建成,預計今年交給香港終審法院使用。除此以外還有以花崗岩雕刻著稱的中環警署等。
2)港大校園內的標誌性建築
由於本人CU的…所以港大建築就直接搬維基的介紹啦:
香港大學建於1910年2月26日,其中歷史最悠久的建築就是本部大樓。大樓以文藝復興時期建築模式的花崗石柱廊所支撐,頂部則建有一座高塔和四座角塔,具有典型西方建築風格。本部大樓曾經是文學院的大本營,張愛玲便曾於1939年在這裡的文學院就讀。典雅的建築也令本部大樓成為港大學生拍攝畢業照的首選地。
而陸佑堂是指本部大樓二樓的大禮堂,是大學舉行活動的地方;該禮堂見證過不少歷史時刻,最為矚目的就是一九二三年剛卸任中華民國非常大總統的孫中山重臨香港,應邀在此發表演說,直言香港是孕育他學養和革命思想的地方。現今大學每年頒授榮譽學位都在這座禮堂舉行,此外亦不時舉辦音樂會和其他文化活動,電影《色,戒》便曾在此取景拍攝。
3)滙豐大廈(原址,現在已經被新大樓代替)
香港第一次出現的摩天大樓應該算是前滙豐總部,建於1935年的前滙豐大樓的設計風格還屬於新古典主義。當時的設計語言是以高大強壯為主,美國芝加哥學派設計師也偏向於從古典哥特式建築中獲取靈感,再用高聳、堅實的建築形態來代表權威和富有。
二、1950-1970 (Brutalism)
戰後三十年間,歐美盛行的建築風格以現代主義為主,尤其在後期,現代主義一「粗野主義」等形式出現。這一時期的建築大量採用鋼筋混凝土,建築外表很少做修飾性處理,大量的混凝土原材料暴露在建築外表和內部牆壁,給人以一種力量十足的狂野感。這一時期的代表作比方說:Corbusier 設計位於法國里昂的Monastery of La Tourette,Rudolph 設計的位於耶魯的 Yale Art Architecture 等。於此同時,香港本土建築師稀缺。當時唯一擁有建築系的香港大學每年畢業生不超過20人。大多數建築都是由英美設計師、海外學成的香港建築師或者上海移民香港的建築師所設計而成。
1951年落成並成為當時全港最高樓,可以看到照片右邊就是滙豐銀行大廈。這幢17層高樓所採用的藝術裝飾手法以及開窗、窗間牆、面磚等都運用在了34年建成的上海外灘中國銀行大廈。而這兩幢樓也都是由Palmer Turner 和陸謙受設計。在寸土寸金的中環商區中,即使貝聿銘的中銀大廈後來建成,這幢建築依然佇立在兩座摩天大樓中間並未被取代和重建,值得一看。
2)九龍伊麗莎白醫院
香港的公共建築講究堅固、效率和機械美學,這和Brutalism 不謀而合。伊院1963年落成,是當時英聯邦地區最大的醫院。外表有這整齊的混凝土剪力牆,成為了當時建築設計潮流的傑出之作。這棟建築也獲得了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銅獎。
3)香港大會堂
1962年建成開放,耗資2000萬港幣,由英國建築師Alan Fitch 和 R. J. Philips 完成。主要由兩棟建築構成,一高一低。低座內包括了音樂廳、小劇場、展覽廳和飯店,高座內則有圖書館和婚姻登記處。這些建築類型都是第一次在香港出現。而高底座之間有12邊形的紀念碑,紀念在二戰中死難的市民。整個建築風格擁有Bauhaus 校舍的神韻,十分優雅簡潔,也自然而然的成為了香港現代主義建築的代表之作。
三、1970-1990(skyline)
1970年代以來,借中國內地的改革開放,香港經濟騰飛,商業公司蓬勃發展,逐漸成為了亞太地區的金融、服務、航運和貿易中心。隨之而來的就是大量的商業地產開發,以及全世界最長的「天際線 (Skyline) 」的建成。與此同時,港島和九龍臨近維多利亞港的地區屢屢填海造陸。記得有香港local跟我講小時候坐天星小輪從尖沙咀到中環需要將近20分鐘,如今一趟船隻要不到5分鐘便可以抵達對岸了。
1973年落成,並成為整個70年代香港以及亞洲的最高建築。1970年,這塊地皮被拍賣出了2億5千萬港幣,成為了名符其實的地王。隨後,Palmer Turner 主持設計,木下一先生主筆。整幢樓平面呈正方形,直上直下,四角堅硬撐起上部。據稱當時在建築時,為了加快施工進度,外牆採用光滑的筒狀以便滑膜上升。同時,大樓所有窗戶全部採用近1.8米直徑的圓形,使得窗洞在受力時,不會被拉裂。外牆結構受力因此有了連貫性。最終,整棟樓從動工到完成只用了16個月。
2)合和中心
1980年落成,66層216米高,其自建成起保持香港最高樓一直到1989年中銀大樓建成。樓頂圓形狀空間為香港第一家旋轉餐廳,樓底部則為各種商鋪和飲食中心。合和中心一大特點是將皇后大道和上面相距幾十米高的堅尼地道連接起來,方便了居民的出行,也因此深受街坊喜愛。該樓是由合和集團主席胡應湘先生主持設計,成為了「本土化」摩天大樓的代表。
3)香港會會所
1983年落成,由Gropius的學生,澳大利亞現代主義著名設計師Seidler 和 Palmer Turner合作設計而成。設計者用曲線在方形的平面中進行劃分,如同巴洛克建築趣味一般的複雜穿插。魚肚形T形樑使得形態豐富又符合應力在結構中的變化,而樓體中間則沒有柱子。這種以結構來表達建築的方法當時較為先進。同時由於香港人工便宜,整樓採用混凝土現場澆築。
4)滙豐銀行
這是一幢十分傳奇的大樓。它身上的故事可以寫成一本書了。1986年建成,造價52億港幣,是當時全世界最昂貴的建築,也被稱為「太平洋時代的建築」,20世紀現代建築史經典《1900年以來的現代建築》選用它作為封面。它也成為香港走向世界的象徵。而大樓的建築師Norman Foster 也一舉成名。在此之前,他設計的最高樓層僅有4層,從無銀行設計經驗,而在此之後,他一躍成為國際知名的建築大師,倫敦機場、香港T1航站樓、法蘭克福商業銀行、北京T3航站樓等大型作品讓他名聲鼎赫。
大廈底層南北通透,當年佔領中環的人們就把帳篷搭建在這裡,內部有兩部呈八字形安放的自動扶梯,每部長20米直達三層。位於11層的大堂穹頂有一排巨大的鏡片,由電腦控制反射陽光入內。銀行檔案來往則通過80部自動傳遞車運輸。由於當時大陸工業水平有限,大樓全部配件都在海外完成。結構鋼件在英國製造,玻璃、鋁製外殼和地板在美國製造,服務設施元件在日本製造。可謂大膽而有前瞻性的決定。如今,一幢幢大樓平地而起,但位於皇后大道中1號的這幢滙豐大廈,絕對是必看的建築之一。
5)中銀大廈
1989年建成,1990年投入使用。對於我而言,這座大廈就是香港的象徵,而它的設計師也是年幼時我惟一認識的建築設計師——貝聿銘。20世紀初中國銀行香港分行的總經理貝祖貽正是貝聿銘先生的父親,所以,這幢大樓的設計任務也算自然而然的落在貝聿銘先生在紐約的事務所 Pei, Cobb, Fred Partners。在接手這幢樓的同時,貝聿銘也在同時設計盧浮宮前的金字塔、達拉斯的音樂廳。而當中銀成功投入使用的時候,貝聿銘先生正式退休。
中銀大廈高70層,含頂部天線共367.4米,比當時香港最高樓合和中心高出150米。整座大廈底層呈正方形,每邊長52米,沿對角線切割分成4個三角形,每個三角形在不同高度傾斜截停,是建築看起來變化多端,並且擺脫了傳統建築「盒子」一樣的形態。整座大廈造價10億,是滙豐大樓的五分之一,但各方面絲毫不輸給滙豐。夜晚,大廈的每個三角形邊緣部分會亮起燈光,十分漂亮。(還記得和基友在太平山頂給它拍照,狂風暴雨中等了將近三十分鐘,就為了等它所有燈光全部亮起,結果好不容易盼來,基友用濕漉漉的手在鏡頭這麼一抹……-.-|||)
6)力寶中心(Lippo Centre)
1989年左右完成,原名奔達中心,位於金鐘地鐵站西側,兩棟獨立大廈構成。是Paul Rudolph 晚年的作品。它每座大樓都分為三部分,每部分各個層面都有向外的懸吊,使得整個建築形狀十分奇葩,但也頗具美感。這個設計最慘的地方在於,擦窗工人完全沒法工作…為了擦拭大樓外部玻璃,還必須在吊船上創新加設子母裝置,即便如此所耗時間也是普通大樓的一倍。不過看在Rudolph 晚年的設計,以及僱主的有錢任性,還是不吐槽了。
7)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也就是那個聞名遐邇的人工(gui)島(tou)。美國著名事務所SOM設計建造,殼形橢圓多層大廳。在較平滑的港島海岸線中生生凸出來一大塊兒人工島。有百米長的前廳和六十米高的玻璃幕牆,站在島前可以瞭望中環、西九龍之間的海景。展覽中心頂部用鋁合金覆蓋,整個工程耗資48億港幣,本來是為香港回歸所特意打造,結果回歸前一直匆忙趕工,直到1997年7月1日才勉強投入使用。
雖然這座造型獨特的建築成為了香港的地標之一,每年香港書展吸引大批人到此,但它的展覽面積遠遠不能滿足需求,後來廣州、深圳的會議中心,面積都達到它的5倍以上。為此香港又在機場附近建造了亞洲展覽中心。
四、1990-今
1990以來全球化進程加劇,香港躍升為國際化大都市,這彈丸之地扔有眾多建築湧現。但事實上,自1980年代以來,主要地區香港建築經過了質的飛躍,形成了今天我們眼中的香港,而後的20年間,大多數只是量的調整和變化。相比中環、灣仔一代繁華地段的擁擠,其他較為開闊的地方反而湧現出了更多的有意思的建築設計。
城大的媒體學院2011年建成,理大的創意樓2013年建成,他們分別由Daniel Libeskind和著名女設計師 Zaha Hadid 設計(就是soho中國那位的御用設計師),Zaha是 DeConstructivism 的代表人物之一併且是2004年普利茲克建築獎的獲得者,她的建築善於打破常規的建築形狀,將空間與空間平滑而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其中城大的媒體學院更符合早期DeCon 的特點,建築外觀有力而不循常規,充滿著未來感。理大的建築則和國內的soho 類似,整座建築圓融順滑,牆與牆、窗與窗都自然連接,十分優美。
2)IFC、ICC
這兩幢樓目前為止是香港的最高樓,港島IFC高430,而位於西九龍的ICC高483米。兩座高樓鎖定了由西往東的維多利亞港的景觀,一直都是開發商的驕傲。IFC二期2003年落成,同時蘋果公司亞洲第一家直營店也開在了這裡,從中環碼頭向IFC走去的天橋上可以看到蘋果靚麗的旗艦店,並不時有遊客在這裡拍照。ICC由美國KPF公司設計,是九龍半島獨樹一幟的高樓,其最高層的觀景台也是香港天際線最佳觀景點之一。2008年起,由於擔心過多高樓將原本的山巒形狀完全遮蓋,香港政府不再批准任何這類高度的大樓。
(左側為IFC,右側為ICC)
(左側為IFC,右側為ICC)3)香港文化中心
位於九龍尖沙咀,海港城出來就能看到。1989年建成的這幢L形建築包含了2019座的音樂廳,1734座的大劇場和400座的實驗劇場及餐廳。音樂廳和大劇院形成L形的兩翼。它表面瓷磚是由日本公司製造。建成之初,人們希望它像悉尼歌劇院一樣脫穎而出,但由於當時建築設計競賽制度尚未完善,整棟建築的設計只是有建築署內部高級官員完成。緊臨維多利亞港的文化中心卻沒辦法在建築內欣賞維港,導致了它作為地標性建築的失敗。但近些年發展的3D表演光柱倒是重新煥發了這棟建築的青春。
4)赤柱社區大樓、天水圍社區
赤柱社區大樓完成於2006年,建築師利用交錯的框架,打破平衡堆成的方正與規矩,令室外室內沒有明確的界限。室內中間地帶是一個庭園,種滿竹子,打破了密封式大樓常見的幽閉。庭園的樓梯可以到達屋頂,天台上交錯密集的竹子搭建了天花板,也成為了庭園的延伸。它開創了市政大樓建築設計的新方向。而天水圍社區也沿襲了這種設計,它於2011年建成。隨著空間的變化,材料的表現和組合隨之變化,使得整個建築變化多端、美麗自然。
-----------------------------
1、所有圖片來自google image,如有版權問題,立刻刪除。
2、部分參考書目:陳翠兒、蔡宏與《空間之旅——香港建築百年》,彭華亮《香港建築》、薛求理《城境,香港建築》
三年前去香港玩,有兩棟建築印象深刻。
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大尺度懸挑,非常OMA。CAAU設計。
香港大學庄月明樓
經典的退台設計,貼合有坡度的地形。
0728更新大澳文物酒店
------------------------------
介紹幾個HK近期的新建築項目。兩個項目都不是大尺度的建設,都涉及城市既存肌理保護、山地地形的梳理和歷史建築的活化,且均位於鬧市,很方便參觀,大家有空都可以過去看看坐坐。
1. 金鐘,Asia Society 亞洲協會香港中心(建築師:Tod Williams + Billie Tsien)
正義道在金鐘香格里拉酒店斜對面,緊鄰英國領事館,是一條坡道。沿著頗陡的上山路向南幾十米,還未走進正門,就能聽到入口右側人工瀑布的水聲,像「引子」一樣提示參觀者,裡面可能是一個與自然相融的世界。瀑布是從這座接待館屋頂平台的水池中瀉下來的,不過在底層無法直接看到。接待館是一座相對獨立的全新建築,它既是整個建築群上部和下部的連接,也是集合新舊建築的出發點。簡單的線條和灰黑的色彩使身在其中的人覺得它完全是一個現代建築,然而走到它外面,尤其是站在頂部的空中花園俯瞰整個建築群,就會發現它又與古迹區的三棟文物渾然一體。
Tod Williams和Billie Tsien設計方案的核心部分,是一座雙層的折線型人行橋,它使人們既可以直接從空中花園走向屬於建築群上部的古迹區,也可以從接待館底層走到建築物外面,經過長廊走到古迹區下部,再由樓梯上去。粗看之下,折線型的設計並不必要,因為用直線連接兩點顯然更節省人力物力——建築師原本也是這麼想的。但是折線讓出的三角空間里正好有兩株茂盛的棕櫚樹,季節性棲息在樹上的蝙蝠在香港已很少見,所以,在實地考察了會址的環境之後,他們對設計做了較大的改動。
原先的這座英軍軍火庫,是很有歷史價值的建築。它從1840年開始作為英軍用地——那正是鴉片戰爭正式打響的一年。作為英國駐港陸軍的基地和住處,它由4棟建築物構成,其中,軍火工廠(現在的史帶-格林伯格樓)、軍火庫A(現在的亞洲協會藝術館)和軍火庫B(現在的麥禮賢劇場)為世界一級歷史建築物,原英軍駐港部隊宿舍(現在的GG行政樓)則是世界二級歷史建築。20世紀初,軍火庫在擴建後轉交英國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考慮到地面軍用設施容易成為空襲目標,它逐漸被棄用,後來改作政府倉庫。上世紀80年代之後,軍火庫除了曾被用作臨時工場之外,大部分時間處於廢置狀態,直至亞洲協會香港中心說服香港政府租借這塊地方,並募集到香港賽馬會的贊助,開始古迹改建工程。
Tod Williams和Billie Tsien在改建時非常注意保留建築群原有的風貌。沿著人行橋走到靠近原軍火工廠的位置,會發現地上開始出現路軌,這裡是曾經的軍器廠街,建於19世紀中期。原先,軍器廠街自軍火工廠始、延伸到路軌的盡頭為止,再往現在空中花園的方向就沒有路了,只有下山的陡坡。彈藥製造完成後,都需要被裝在小車裡推到路軌盡頭,然後由吊車吊下山,再搬上船。從山下運原料上來也是一樣。修復完成的軍火工廠和1863年建成時照片里的樣子並沒有太大的差別,所有的石頭都還是以前的,木頭因腐蝕嚴重不得不更換,但完全按照原來的選材和樣式重建。當年為防止火藥爆炸或山石滑坡而砌的護堤也被保留下來,據工作人員介紹,無論是建築樣式還是填補石與石之間縫隙的方法,都「非常地道,非常香港」。而且,看似原封不動的保留,其實一點也不簡單,「因為香港關於斜坡的法律有很多細節,比如要防止暴雨造成滑坡,所以在看不見的地方,我們其實加進了許多用於加固的鋼筋材料,還要保證不傷到坡上的樹」。
除了注重修復古建築原有的外觀和結構,並將數個獨立的建築物巧妙地聯繫起來,改建完成的香港中心建築群另一個突出的特點是「橫向性」。站在人行橋上層或者空中花園裡,很容易發現自己幾乎處於一個「盆地」之中:東西北三面是極具香港特色的垂直密集的建築物,南面是山,連山坡也沒能躲過高樓的擴張。但是修復後的軍火庫只有兩層半高,至少在視覺效果上,它是水平延展的,而且在建築群內部,還保留大片茂密的熱帶植物。這在香港這樣寸土寸金的地方實在太難得了,更不用說透過北面高樓與高樓之間的空隙,還能遠眺維多利亞港的海面。沒有大型活動的白天,空中花園裡總會有三三兩兩的參觀者,或者坐在寬大的石質長凳上曬太陽,或者趴在欄杆上看風景。(《外灘畫報》)
2. 中環,百子里公園(建築師: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
百子里公園是屬於「孫中山史跡徑」的一部份,隱蔽的「輔仁文社」曾設社於此。獨特的封閉式公共空間和多出入口的台地式地理位置,使百子里公園活化成為具休憩,娛樂及學習元素為一體的公共空間。 公園主要由三區組成,包括彷古特包亭、歷史展覽迴廊及革命歷史探知園。由於臨近「輔仁文社」的舊有聚集地點,所以希望透過設計佈局重塑百子里當年的城市空間及革命精神,而多樣化的展覽品及展示區設計,可以提供一條連續化的流線去感受公園獨特之處,亦為整個空間營造出地方特色。
(用地面積:1600平方米 獎項:香港園境師學會2012年度銀獎)
3. 大澳文物酒店(建築師:廖宜康 Liao Yi Kang Philip)
在港式思維中老舊建築並非負資產,卻多是「傳世之作」。它們或帶著歷史的笑容,或帶著歷史的愁容,決不會被輕易推倒淡忘。正是這種珍視,讓老建築連同舊時光一起滲入了港人的血液中。正如舊大澳警署活化而成的大澳文物酒店,成為香港「古迹活化」項目之一。
舊大澳警署是一座中西合璧、具有典型殖民地風格的建築,復修時,建築師為了平衡歷史和酒店的功能,最終妥善保留了樓高兩層的主樓、屋外的附屬建築及泥封已久的地堡、大炮、看守塔等。而中式瓦屋頂、木製平開窗、花崗岩石階、法式落地雙扇玻璃門、精緻的拱形大門、壁爐及主附樓之間的連橋等,無不突顯20世紀初的古典風韻。
活化後的大澳文物酒店樓高兩層,除一間原為署長室的200呎海景套房外,另有8間海景房間,酒店頂層設有玻璃屋頂餐廳Tai O Lookout。酒店還原封不動地保留了一個臨時囚室,每個只有3個平米大小,據說一般可以臨時關六七個人。此外,酒店還有兩個看守塔,現在則變成住客們的「觀景台」。
屋頂餐廳Tai O Lookout是整個酒店最美麗的地方。這家玻璃屋餐廳以前只是一個天台,是水警們用來種植紫貝天葵的。餐廳和酒店的殖民地風格如出一轍,木製餐台、屋頂的吊扇,都彷彿從那個時代的影像里直接移植出來。鄔庭欣透露,這裡的餐桌餐椅,全是由港姐朱玲玲原位於中環畢打街的「China Tee Club」結業之後所捐贈,流露著舊香港的情懷。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路
香港的居民樓都值得一看,關鍵是你從什麼角度看了 。
上周末去香港買個表,順便拍了幾張照片,感覺很棒,過來分享一下。
在地鐵站荃灣站旁邊的一個小區,上午10點拍的,天空、雲層剛剛好。
坪石村的紅石樓,旁邊還有翠石樓、藍石樓,都是一樣的構造。
坪石村旁邊有個彩虹村,那天拍照的時候賊熱,但是依然有好多年輕人也在那拍,儼然是一個網紅拍照地。
彩虹村旁邊有一個黃樓小區,渾然一體
然後我來到了堅尼地城,這個地方居民樓真的有點密。
來張遠觀的
還有張在路燈下拍的,當時覺得自己好渺小。
一路輾轉又來到了北角地鐵站,走了幾個路口,一抬頭,
我繼續尋找更加對稱的樓,沒找到,所以隨性來一張
那天時間太趕,北角站停留了一會就去銅鑼灣逛商場了,然後順勢又去維多利亞公園走走,於是拍了這張,天氣不要太好。
逛的太匆匆,只拍了這些,到了晚上還拍了張維港夜景,手持相機拍的哦。
最後來張自拍,據說會掉粉,看我眼中詭異的光,
這次行程太趕,一天半,下次再來拍建築繼續更新,喜歡可以收藏一下。
另外歡迎關注個人公眾號:失格的人間故事
每去一個地方我都講一個故事,口味有點重,小清新繞路。
香港,一座中西文化交融、散發著浮生魅影氣質的繁華都市。在這裡,你隨處看到滿是鋼筋大廈的城市森林,又能在下一個轉角,一不小心就邁進了歷史悠久的百年老街。
這裡羅列了一些香港有意思的建築,有高樓,也有公屋。這恰恰是香港的兩面:一面是都市繁華,一面是蝸居人生。
1、 益昌大廈
香港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區之一,香港的公屋有著它們自己的溫度,斑斕的牆體顏色是蝸居於此的居民對生活的寄託。
攝影作品來自lofter 蝸居,香港 東方之珠光鮮與浮-北北·ㄣㄒㄤㄥ
2、 彩虹邨
攝影作品來自lofter 動與靜 彩虹邨-Jimmi.Ho·ㄣㄒㄤㄥ
3、 勵德邨
勵德邨的天井,循環往複,走廊沒有盡頭。
攝影作品來自lofter 垂直香港 VOL.4-VincentNG港叔-Vosato
4、 香港理工大學創新塔
旋轉的樓梯,也是香港街頭巷尾的熱門景物之一。每一級階梯的定格,加上任何人或物的鏡像,都將是一場思想的蒙太奇之旅。
攝影作品來自lofter 阿布-jenniferbin (大圖點鏈接看)
5、 香港藝術中心
攝影作品來自lofter 明暗之間-legolok·LoFoTo
6、香港國際金融中心一期/二期
攝影作品來自lofter 夜不能寐 對於不夜之都的香港-北北·ㄣㄒㄤㄥ
7、中港城
攝影作品來自lofter 中港城,香港 微博:Ivan-423·untitle
8、坪石邨
攝影作品來自lofter 對於城市居民而言,相比於周邊的-米奇老表·LoFoTo
9、和昌大押
位於灣仔的和昌大押,是19世紀南方特有的唐樓建築,底層作商鋪,樓上是住宅,在100年後的重建中仍保留了它外在的模樣。
攝影作品來自lofter 位於灣仔的和昌大押,是19世紀-米奇老表·LoFoTo
10、西九龍中心
攝影作品來自lofter 劉三根
11、祖堯村
祖堯村全村19棟樓宇均散佈於不同高度的平台之上,高低錯落有致,製造獨特的視覺效果。
攝影作品來自lofter 垂直香港 VOL.7-VincentNG港叔-Vosato
12、百福花園
攝影作品來自lofter 百福花園,香港 微博:Iva-423·untitle
——感謝各位喜歡——
順便推薦一下關於香港這個城市優秀攝影匯總:香港|LOFTER(樂乎) - 記錄生活,發現同好
湊個數
首先鑽石山火葬場及靈灰安置所
前面有位推薦了這裡,我就上幾張圖。
閑來無事用了一個下午去轉了轉,拍了幾張照片。
先來火葬場部分
再來幾張靈灰安置所
不是建築專業的不敢妄評,不過個人來講這裡感覺是很舒適自在的。當然由於其功能,整體環境氛圍都比較靜謐莊重。但是這裡又沒有太壓抑的感覺,只是覺得很安靜。上到靈灰安置所看看周圍景色也很美。
不是建築專業的不敢妄評,不過個人來講這裡感覺是很舒適自在的。當然由於其功能,整體環境氛圍都比較靜謐莊重。但是這裡又沒有太壓抑的感覺,只是覺得很安靜。上到靈灰安置所看看周圍景色也很美。
再來個啟德郵輪碼頭吧
這也算是個一般人比較少來的地方,算是給對建築有興趣的朋友一個選擇
圖片版權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志蓮凈苑。
先上圖吧。
這是一個仿唐園林,裡面有一個寺廟、一個古代木結構建築博物館和一家素食餐廳。
位置在鑽石山地鐵站附近。
我在國內還沒有見過這麼精緻的仿唐園林,大明 宮遺址簡直就是個垃圾。(遺址是沒錯,你們可以去看看遺址公園裡的仿唐建築是什麼水準)當然我個人覺得草木山水的風格有借鑒日式園林。
旁邊就是高架、商場和香港特色高樓,你很難想像這樣一個地方會藏著這麼古樸的園林。在裡面坐一個小時甚至會忘記自己身在香港。整個園子不僅錯落有致,而且把人、宗教和建築非常完美的結合起來。我本身不信佛,但步入正殿和後面的天井之後,會瞬間產生一種靜穆的情緒。
大殿說實話並沒有多宏大,跟國內那些建築比起來很小巧,但你沒辦法說它小家子氣。
其實我是真的不太樂意理噴子。所以就不理了。
加兩條信息:
不收門票,隨便進。
齋菜除了一人、四人、八人套餐也可以自己點菜。
具體仿唐仿日我覺得還是仿唐比較符合,作為金融搬磚工我也是聽學建築的朋友說的。你們說仿日那就仿日吧。
齋飯也非常非常好吃,包括旁邊紀念品商店的巧克力。
強烈推薦帶本書去。我說一個沒人說過的吧,小建築,空間設置還蠻精彩的,希望有人能看到。
香港赤柱市政大廈 (Stanley Municipal Service Building)
(圖片均來自網路)
面積不大,綜合了市政和居民娛樂的一些功能,關鍵是設置在街角,兩條街的氛圍完全不同,它就綜合了兩個不同感覺的入口,在狹小的面積上還融合了一個現代化設計但並不冰冷的中庭,是一個結合context非常好的mixed-use的建築空間。功能,材質,形式,空間的設計結合均無可指摘。獲得了06年香港建築師學會頒發的全年建築大獎。
當時在香港交換時,導師領著看過,當時就為建築師的精心謀劃打動了。身臨其中,只覺得妥帖吧。
先寫這一個,想到什麼再來補充~不邀自來
鰂魚涌的益發,益昌,海山,康惠花園B座
這幾座大樓組成的密集樓群,讓站在中庭仰望天空的人有一種壓迫性很強的擠逼感
私以為我用膠片照的比數碼更能體現出一種滄桑破舊的故事感。
從外部看是這樣的(這張是手機拍的)大家可以把這個建築作為路線和排名第一的@Mingo鳴哥推薦的勵德邨放在一起,從勵德邨出來坐81路巴士,英皇道惠安苑下就ok。
補一張勵德邨,也是膠片
勵德邨走的我好苦啊,一路從跑馬地翻山越嶺過去的2333333
朗豪坊
更新:
香港城市大學
丹尼爾·里伯斯金的城大新媒體中心,在城大師生宿舍的旁邊,位置比較偏。
丹尼爾·里伯斯金的城大新媒體中心,在城大師生宿舍的旁邊,位置比較偏。從深圳灣過口岸坐巴到天水圍上地鐵,一直坐到底—紅磡,紅磡一出站經過了一條天橋就直接到了港理工,這是我第一次去香港的時候就想去的地方,因為一直覺得大學是一個城市文化的濃縮。
港理工
和紅磡這個名字一樣,到處都是紅色的磚,這也是紅磡給我留下印象深刻的原因。
近幾年爭議比較多的是扎哈的那棟創新塔,因為這棟白色的建築在到處都是紅磚主題的港理工校園裡顯得特別「扎眼」。
從
從http://archreport.com上借的圖,更多高清圖請看以下鏈接:香港賽馬會創新塔(Jockey Club Innovation Tower)
但是我當時去的時候還沒修好,然後出現的是這樣的。。
有人覺得文脈都給斷了,也有人覺得大學裡,特別是理工大學應該注入一些新的活力,挺有道理的。撇開這些來看,內部的流線還是挺性感的,畢竟創新塔不創新的話也沒意思了。。不過我只是來流浪的,不做過多評論。
有人覺得文脈都給斷了,也有人覺得大學裡,特別是理工大學應該注入一些新的活力,挺有道理的。撇開這些來看,內部的流線還是挺性感的,畢竟創新塔不創新的話也沒意思了。。不過我只是來流浪的,不做過多評論。其實港理工還有很多很有港味的建築,隨便轉轉一個小時就過去了。
其實港理工還有很多很有港味的建築,隨便轉轉一個小時就過去了。走出大學到尖沙咀(有時間的話尖沙咀也可以看看,既然主題是建築的話,尖沙咀那塊的酒店設計感都挺強的,旁邊九龍也有很多好建築,不過是後來去的),從尖沙咀坐地鐵到中環。
一到中環就是各種大廈了。
當然,還有很多高端大氣的大廈,不上圖了。
目的地是滙豐和中銀,下圖右是滙豐,Foster的作品,左是貝聿銘的中銀,中間就是中銀舊址。
滙豐一層是架空的,很喜歡這個設計,讓公共空間變得很通透。
就是這個長長的電梯
就是這個長長的電梯這是滙豐內景,可以看到內部中庭的設計還是和外部的風格是一致的。到最後還是沒有保安攔住我,以為我是來辦業務的吧。而且電梯還能上去幾層,再上去就是高級管理層了吧,不能通行了、
這是滙豐內景,可以看到內部中庭的設計還是和外部的風格是一致的。到最後還是沒有保安攔住我,以為我是來辦業務的吧。而且電梯還能上去幾層,再上去就是高級管理層了吧,不能通行了、中銀的底層,很符合貝老運用幾何的特點還有他很喜歡的山水。
接下來在中環的周圍走走,其實旁邊還有很多很不一般的大廈,都很有個性。沒拍照片,用全景截了一張。
同一條路的兩個方向
同一條路的兩個方向然後就沿著這條路往港大的方向走去,一邊摸地圖,一邊到處拍
中途來到這裡,雖然不是建築,但很喜歡這個樓梯街,一個樓梯上的社區,城市個性就在這裡體現。
很有愛的設計,社區很多老人,這樣冬天可以讓這些扶手不那麼冰冷,不知道誰做的,總之謝謝!
很有愛的設計,社區很多老人,這樣冬天可以讓這些扶手不那麼冰冷,不知道誰做的,總之謝謝!終於跋山涉水來到日程的最後一站——港大,其實可以坐巴過來,個人喜歡走路,走路可以把城市看得慢一些把建築看得細緻一點。
港大的教學樓沒有很特別,印象最深的是優雅的孔慶熒樓,對面的禮堂一樣的建築里還會舉行一些活動。
這裡也算是香港建築之旅的最後一站了,之後又去了幾次香港,不過更多的是感受那些香港市井的生活,城市的設計,建築還是每次都有新的發現,只是比較分散。如果有時間的話,港科大,將軍澳,荃灣,銅鑼灣都還可以好好逛逛。
其實我覺得那些滲透在日常的建築已經足以讓人興奮,樓梯街,廟街這些通過市民自發形成的建築活動,不是任何建築師可以製造出來的,包括從前的九龍城寨,都是一種不可替代的建築奇蹟。公共建築只有回歸市民,嵌入城市文脈,才是建築超越幾何超越藝術的魅力所在。
1. 如果是想看富有香港地方文化特色的建築,推薦這個ETH建築系參與開發的app, HK Typology,裡面羅列了香港不同時代背景下衍生出來的建築形態中的代表作品,如六七十年代輕工業發展對應 「工業大廈」 ;轉口貿易帶來的 「貨倉大廈」 ;67暴動後港英政府為安撫基層民眾開始興建的 「井形公屋」 ;80年代經濟起飛后土地價格飛漲,寸金尺土下催生出的 「筷子摩天樓」 等
https://i1.read01.com/uploads/0A6nZb00.jpghttps://i2.read01.com/uploads/0A6nZb01.jpghttps://i1.read01.com/uploads/0A6nZb02.jpghttps://i2.read01.com/uploads/0A6nZb03.jpg
勵德邨這混凝土剪力牆結構使得平面有夠難用的……兩面斜牆,還是開放式布局,沒有房間
ADVERTISEMENThttps://i1.read01.com/uploads/0A6nZb04.jpghttps://i2.read01.com/uploads/0A6nZb05.jpg
2. 想看香港乃至世界最先進的建築就必須是福爵爺的HSBC! 1983年蓋的樓,領先時代幾十年的設計。 單位面積造價($1,217/sf, 按今天的匯率換算就是7w5千多人民幣/平米) 在當年乃至今天都是貴絕全世界,忽略通脹來算也比晚它二十多年世界最高的杜拜塔貴了一大截。有時候尺寸真的不代表一切……由於香港並無重工業,中國大陸亦才剛開始改革開放;全棟建築每一個部件需要從全球各地的工廠訂造( 鋼結構組件於英國訂製,玻璃幕牆在美國生產,廁所等後勤單元間來自日本 ),然後船運至現場組裝,就像砌積木一樣。Rumour says that滙豐是想在97回歸後把整棟建築拆裝運回倫敦再重新拼接起來。
ADVERTISEMENT
鋼結構的大樓要面對維多利亞港潮濕海風帶來的腐蝕問題,用物理方法(譬如對鋼結構和外包鋁板之間進行空氣調節以降低濕度)解決成本太高,設計團隊巧妙地利用化學方法解決。環保及可持續發展策略方面,除了著名的中庭陽光折射鏡外,滙豐的冷氣系統用的是海水冷卻sea water cooling;為此,當時在建築對開的皇后象廣場下開砸了一條直通維多利亞港的遂道。海水冷卻有別於一般廣泛使用的空氣冷卻,減少了大量二氧化碳排放而且效率更高(上海去年才有了第一棟利用黃埔江水作空調冷卻的大廈,SOM設計,Arup負責EM)。
爵爺的設計將大樓里的垂直交通系統放到兩側,而不像其它高層辦公一樣在中間,這點絕對是劃時代的,就像重新定義了摩天樓的設計。沒有了樓層平面中間礙手礙腳的電梯井,每層使用起來的靈活性大增。整棟建築的結構體系接近斜拉橋的原理,這也不是傳統高層的結構,少了一堆煩人的柱子,樓層使用率也大增至80%,這在高層辦公建築裡面也是極其少見的高。
ADVERTISEMENT
HSBC位於皇后大道中1號,滙豐銀行擁有大樓面向維多利亞港的那片土地的永久使用權,就是說沒人能在它們前面蓋樓擋住視線,即使填海也不可以。 HSBC的首層開放給公眾,因為在香港這樣做可以獲得一定的計容面積豁免。
HSBC在香港雖然算不上有多高,但是從營造技術、空間、工程管理、節能理念等等各項看來,它絕對是甩開其它後輩幾十年。最重要的是,它並不是什麼多快好省拿來主義;確實是凝聚了當時各專業設計團隊的心血,和 有錢任性但又偏偏有品到爆的滙豐董事會 而來的。引用一句話去概括 "It was the first time anybody outside of America made a skyscraper that look like it wasn』t just a copy of an American original"
這項目完成後一舉奠定了福爵爺在全球建築設計界勞斯萊斯級別的地位,其事務所的設計費至今也依然貴絕同行。
ADVERTISEMENT
https://i1.read01.com/uploads/0A6nZb06.jpg
民間還傳說HSBC樓頂的擦窗機做成大炮形狀對準隔壁貝聿銘武士刀形的中銀……真是瞎扯無止境……
https://i2.read01.com/uploads/0A6nZb07.jpghttps://i1.read01.com/uploads/0A6nZb08.jpghttps://i2.read01.com/uploads/0A6nZb09.jpghttps://i2.read01.com/uploads/0A6nZb0A.jpghttps://i1.read01.com/uploads/0A6nZb0B.jpghttps://i2.read01.com/uploads/0A6nZb0C.jpg
3. 機場是很多人對城市的第一印象。赤臘角新機場啟用以前,香港的啟德機場長這樣……
https://i1.read01.com/uploads/0A6nZb0D.jpg
同時期的倫敦的希斯路2號航站樓長這樣……
https://i2.read01.com/uploads/0A6nZb0E.jpg
然後福爵爺通過設計倫敦Stansted airport重新定義了機場,從此以後,機場再不像以前那樣,沒有自然光,沒有或基本沒有窗戶。忽然,辦理登機、離境、到達的時光變得愉快起來,一切都是那麼的自然,旅行變成了享受。
https://i1.read01.com/uploads/0A6nZb0F.jpg
超大的柱間距令空間變得非常開敞,旅客對於自己所處位置瞭然於心,加上清晰的標識系統,你能在巨大的建築內隨意遊走。 下次經過T1,你可以注意看主結構(鋼柱、弓形桁架)與屋頂spaced frame的連結處都裝有三軸(上下、前後、左右)緩衝件,抵擋每年太平洋上吹襲而來的猛烈颱風。 不然跨度這麼大的屋面,颱風能輕易把它掀翻。這麼些年來只有一次,有塊玻璃被刮裂了。
https://i2.read01.com/uploads/0A6nZb0G.jpg
經過了十幾年,赤臘角機場完全不亞於甚至依然超越世界其他更新更大的空港。其出色、人性化的管理是關鍵。(例如,每一個角落在設計階段都經過認真思考,並確認能進行清潔維護。這是國內大部分大型公建都忽略掉的地方,所以總給人髒髒的感覺)你甚至可以從家門口出發,經地鐵,機場快線,直到抵達世界上其他任何一個機場,而途中不用走一級台階。倫敦的希思路T5,Foster的好伙(jī)伴(y?u)Richard Rogers所設計,就做不到這點。
https://i1.read01.com/uploads/0A6nZb0H.jpg
茶水間看T1
https://i2.read01.com/uploads/0A6nZb0I.jpghttps://i1.read01.com/uploads/0A6nZb0J.jpg
4. 如今,爵爺的T1已經無法承載每年遞增的旅客量 (所以拯救地球這個任務就交給答主我……;-)), 所以答主在10至12年間參與設計了新的Midfield Concourse,中場客運廊。新航站樓將於2015年底完工。
https://i2.read01.com/uploads/0A6nZb0K.jpghttps://i1.read01.com/uploads/0A6nZb0L.jpghttps://i2.read01.com/uploads/0A6nZb0M.jpghttps://i1.read01.com/uploads/0A6nZb0N.jpg機場控制塔上的T1
https://i2.read01.com/uploads/0A6nZb0O.jpg
656
當然有,上圖,香港勵德邨。第一次抬頭穿透天井,我如同跌入循環往復的夢境。圖文原創,轉載請留言。
△從地面仰望天井.
始建於1969年,歷時近7年落成的勵德村,可以算作全港島最具特色的公屋(廉租房屋)之一,也是全港唯一一座圓環式建築。
勵德村以港英政府前工務司鄔勵德Michael Wrigh的名字來命名。每座27層,每層17戶,每個家庭空間呈扇形,單個面積不及30平米。如今,仍然有超過七千名香港居民,生活在這兩座奇蹟般的圓環狀大廈及附屬方形樓中。
△自頂樓俯視,宛若時空隧道般.
房屋狹小,在香港從不是一件新鮮事。今時今日,香港年輕人外出旅行幾乎只有一個要求:酒店要房大床大。那怎樣才算是大房間?香港人的共識是,能夠三面下床,就是大。
雖是公屋,兩棟圓環建築「勵潔樓」與「德全樓」卻擁有如今多數香港人夢寐以求的窗外風景:地處港島遙望維港、身傍綠樹茵茵的渣甸山,低頭就見維多利亞公園,海景綠肺不一而足。
△頂樓,欄桿遮擋住銅鑼灣的盛景.
△另一面.被阻隔住的,是維港海景與遠處的西九龍ICC.
不信景色的尊貴?你看勵德村身旁就是大名鼎鼎的一級歷史建築「虎豹別墅The Haw Par Mansion」,1935年由東南亞巨賈胡文虎建造。樓高4層,連同花園佔地共2,000平米,南洋風格的「虎塔」及「18層地獄浮雕」全港聞名。
△1999年的虎豹別墅,如今已經進行古蹟活化,供公眾預約參觀.
視野相同,身份不同。身處公屋,也可否遙望維港,做一把半山別墅的夢?
無奈美夢只能撫慰人心,不能預示未來。
就像電影《盜夢空間》中提到的,如果一個念頭可以創造城市,可以改變城市的地景風貌,甚至人口架構和社會層級流動。那香港政府的公屋政策就是這種「改變遊戲規則」的念頭。
△勵德邨內部,住戶依次排列,甚至沒有雙向通風的窗戶,只有外牆上端設有向內的換氣口,通風與隱私不可兼得.
現時香港約有三分之一居民(即逾200萬人)居住於香港各公共屋邨的出租單位。自1954年,政府在石硤尾興建首個徙置屋邨「美荷樓」以安置大火災民,六十年來公屋政策為香港底層居民提供居住方案,讓他們在這個飛速改變的世界立足,改變命運,飛出公屋。
△天台學校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公共屋邨特色,當時一些志願團體和教會組織在徙置大廈的天台開辦小學,為窮困家庭的子女提供接受教育的機會.
△1975年5月,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首次來港訪問,是本港開埠以來首位到訪的在位英國君主。英女皇訪港期間,曾到剛落成的愛民邨參觀,該邨當時遂被譽為「九龍模範邨」.
△前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於1977年訪港,併到屋邨參觀。戴卓爾夫人當年參觀了俗稱「火柴盒」的舊型徒置大廈/歷史圖片均來自香港房屋協會.
屋邨出身的名人不少,美荷樓走出的吳宇森、蘇屋邨長大的Beyond主唱黃家駒甚至還有恆安邨出身的王祖藍都在此列。
除了戶型小、公共空間只維持最低水準之外,近年來新建造公屋的條件十分不錯,空間亦增大,「鴿子樓」式公屋已經寫入歷史。雖說香港新界北、天水圍、屯門等地還是公屋聚集區,但如果運氣好,甚至可以輪候到紅磡附近的「海景公屋」。
硬體達標後,只剩下「身份和階層的象徵」牽動好面子的香港人。
△即使是建造歷史悠久的勵德邨,翻新工程的有力推展,也使這裡的居住環境得到提高。嶄新的電梯、頂樓的健身小公園顯示了這一點
△不過樓道仍然相對破舊,整潔程度卻不錯.
成功申請到公屋的香港居民,享受著家庭單位月租千餘元的優惠政策,而且在不超過最高收入的情況下「自動繼承」。對於今日樓價高企的香港,如果想在勵德邨所處的港島大坑、銅鑼灣附近租相似大小的房子,月租大概在一萬四千港幣以上,這僅僅指普通居民樓,如果想租有陽台的高檔公寓,過兩萬也不是稀奇事。
而想要擁有自己的房產,三四十平米左右的入門戶型如今已經飆升到四百萬港幣以上,且還是在相對偏遠的地區,而非如勵德邨這般的城市中心。
△勵德邨外觀。由兩棟雙圓環建築和一棟長方形建築組成.
截止6月,今年香港公屋輪候冊突破27萬,政府房署預計本年度有3.47萬伙可供編配,這意味著八個輪候者中只有一個幸運兒能抽中。
國內年輕人有從「逃離北上廣」到「逃回北上廣」的大潮,以尋求大城市相對公平的就業機會;香港似乎也開始出現「逃出公屋」到「逃回公屋」的趨勢,甚至有學生18歲上了大學就開始輪候公屋,拿到額度占上再說。對於香港年輕人,如果「買樓」變得遙不可及,那奮鬥的意義也打上了問號。
說回勵德村。
這裡給我的最大感覺,就是不斷的重複。縱向層層疊疊沒有盡頭,橫向一家一戶循環往復,扣上相同的防盜門,開著房門掛著門簾通風,偶爾嬰兒發出嚎哭,大多數時間安靜得怕人,而居民見面會熟悉的打招呼,又是有了一絲生機。
但是更多的,仍然是黑暗和安靜。
就像一個巨大的煙囪。
空氣從四面八方湧入各家各戶,混合了不同的故事,帶著飯菜的熱氣和每個人個體蒸騰出的新鮮分子,也有陳年堆積的物品揮發出的沉寂味道。
靜滯、重複、平淡、安穩、不甘、躁動、親密、疏離、期冀、徘徊、生老病死、新陳代謝……帶著溫度從中間的天井不斷上升,上升。
而當你俯視下去的時候,一伸手,就能抓住他們共同的夢。
補充:由於勵德邨不對外開放,所以會有被保安發現並驅趕的可能。如果大家好奇也可以收好器材低調進入,不要打擾到居民的生活。
因為一直在做媒體,所以攢了很多香港稀奇古怪的去處,都放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里,可以加著玩。
【公眾號搜:隱於野】歡迎調戲和問問題!有問必答!
262
亢凱,啥都不喜歡,啥都不知道。
上學期在「大毛」上了建築賞析,回來以後抑制不住對建築的熱愛啊。
按時間來介紹吧。
一、1950之前
能看到的比較早的建築,就要算港英殖民時期的傳統建築了。比方說下面的:
1)香港立法會
新古典主義。就在滙豐大廈前面,港鐵中環站,旅遊必到的地方。
1912年建成,預計今年交給香港終審法院使用。除此以外還有以花崗岩雕刻著稱的中環警署等。
2)港大校園內的標誌性建築
由於本人CU的…所以港大建築就直接搬維基的介紹啦:
香港大學建於1910年2月26日,其中歷史最悠久的建築就是本部大樓。大樓以文藝復興時期建築模式的花崗石柱廊所支撐,頂部則建有一座高塔和四座角塔,具有典型西方建築風格。本部大樓曾經是文學院的大本營,張愛玲便曾於1939年在這裡的文學院就讀。典雅的建築也令本部大樓成為港大學生拍攝畢業照的首選地。
而陸佑堂是指本部大樓二樓的大禮堂,是大學舉行活動的地方;該禮堂見證過不少歷史時刻,最為矚目的就是一九二三年剛卸任中華民國非常大總統的孫中山重臨香港,應邀在此發表演說,直言香港是孕育他學養和革命思想的地方。現今大學每年頒授榮譽學位都在這座禮堂舉行,此外亦不時舉辦音樂會和其他文化活動,電影《色,戒》便曾在此取景拍攝。
3)滙豐大廈(原址,現在已經被新大樓代替)
香港第一次出現的摩天大樓應該算是前滙豐總部,建於1935年的前滙豐大樓的設計風格還屬於新古典主義。當時的設計語言是以高大強壯為主,美國芝加哥學派設計師也偏向於從古典哥德式建築中獲取靈感,再用高聳、堅實的建築形態來代表權威和富有。
二、1950-1970 (Brutalism)
戰後三十年間,歐美盛行的建築風格以現代主義為主,尤其在後期,現代主義一「粗野主義」等形式出現。這一時期的建築大量採用鋼筋混凝土,建築外表很少做修飾性處理,大量的混凝土原材料暴露在建築外表和內部牆壁,給人以一種力量十足的狂野感。這一時期的代表作比方說:Corbusier 設計位於法國里昂的Monastery of La Tourette,Rudolph 設計的位於耶魯的 Yale Art Architecture 等。於此同時,香港本土建築師稀缺。當時唯一擁有建築系的香港大學每年畢業生不超過20人。大多數建築都是由英美設計師、海外學成的香港建築師或者上海移民香港的建築師所設計而成。
1)中國銀行香港分行總行
1951年落成並成為當時全港最高樓,可以看到照片右邊就是滙豐銀行大廈。這幢17層高樓所採用的藝術裝飾手法以及開窗、窗間牆、面磚等都運用在了34年建成的上海外灘中國銀行大廈。而這兩幢樓也都是由Palmer Turner 和陸謙受設計。在寸土寸金的中環商區中,即使貝聿銘的中銀大廈後來建成,這幢建築依然佇立在兩座摩天大樓中間並未被取代和重建,值得一看。
2)九龍伊莉莎白醫院
香港的公共建築講究堅固、效率和機械美學,這和Brutalism 不謀而合。伊院1963年落成,是當時大英國協地區最大的醫院。外表有這整齊的混凝土剪力牆,成為了當時建築設計潮流的傑出之作。這棟建築也獲得了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銅獎。
3)香港大會堂
1962年建成開放,耗資2000萬港幣,由英國建築師Alan Fitch 和 R. J. Philips 完成。主要由兩棟建築構成,一高一低。低座內包括了音樂廳、小劇場、展覽廳和飯店,高座內則有圖書館和婚姻登記處。這些建築類型都是第一次在香港出現。而高底座之間有12邊形的紀念碑,紀念在二戰中死難的市民。整個建築風格擁有Bauhaus 校舍的神韻,十分優雅簡潔,也自然而然的成為了香港現代主義建築的代表之作。
三、1970-1990(skyline)
1970年代以來,借中國內地的改革開放,香港經濟騰飛,商業公司蓬勃發展,逐漸成為了亞太地區的金融、服務、航運和貿易中心。隨之而來的就是大量的商業地產開發,以及全世界最長的「天際線 (Skyline) 」的建成。與此同時,港島和九龍臨近維多利亞港的地區屢屢填海造陸。記得有香港local跟我講小時候坐天星小輪從尖沙咀到中環需要將近20分鐘,如今一趟船隻要不到5分鐘便可以抵達對岸了。
1)怡和大廈
1973年落成,並成為整個70年代香港以及亞洲的最高建築。1970年,這塊地皮被拍賣出了2億5千萬港幣,成為了名符其實的地王。隨後,Palmer Turner 主持設計,木下一先生主筆。整幢樓平面呈正方形,直上直下,四角堅硬撐起上部。據稱當時在建築時,為了加快施工進度,外牆採用光滑的筒狀以便滑膜上升。同時,大樓所有窗戶全部採用近1.8米直徑的圓形,使得窗洞在受力時,不會被拉裂。外牆結構受力因此有了連貫性。最終,整棟樓從動工到完成只用了16個月。
2)合和中心
1980年落成,66層216米高,其自建成起保持香港最高樓一直到1989年中銀大樓建成。樓頂圓形狀空間為香港第一家旋轉餐廳,樓底部則為各種商鋪和飲食中心。合和中心一大特點是將皇后大道和上面相距幾十米高的堅尼地道連接起來,方便了居民的出行,也因此深受街坊喜愛。該樓是由合和集團主席胡應湘先生主持設計,成為了「本土化」摩天大樓的代表。
3)香港會會所
1983年落成,由Gropius的學生,澳大利亞現代主義著名設計師Seidler 和 Palmer Turner合作設計而成。設計者用曲線在方形的平面中進行劃分,如同巴洛克建築趣味一般的複雜穿插。魚肚形T形樑使得形態豐富又符合應力在結構中的變化,而樓體中間則沒有柱子。這種以結構來表達建築的方法當時較為先進。同時由於香港人工便宜,整樓採用混凝土現場澆築。
4)滙豐銀行
這是一幢十分傳奇的大樓。它身上的故事可以寫成一本書了。1986年建成,造價52億港幣,是當時全世界最昂貴的建築,也被稱為「太平洋時代的建築」,20世紀現代建築史經典《1900年以來的現代建築》選用它作為封面。它也成為香港走向世界的象徵。而大樓的建築師Norman Foster 也一舉成名。在此之前,他設計的最高樓層僅有4層,從無銀行設計經驗,而在此之後,他一躍成為國際知名的建築大師,倫敦機場、香港T1航站樓、法蘭克福商業銀行、北京T3航站樓等大型作品讓他名聲鼎赫。
大廈底層南北通透,當年佔領中環的人們就把帳篷搭建在這裡,內部有兩部呈八字形安放的自動扶梯,每部長20米直達三層。位於11層的大堂穹頂有一排巨大的鏡片,由電腦控制反射陽光入內。銀行檔案來往則通過80部自動傳遞車運輸。由於當時大陸工業水平有限,大樓全部配件都在海外完成。結構鋼件在英國製造,玻璃、鋁製外殼和地板在美國製造,服務設施元件在日本製造。可謂大膽而有前瞻性的決定。如今,一幢幢大樓平地而起,但位於皇后大道中1號的這幢滙豐大廈,絕對是必看的建築之一。
5)中銀大廈
1989年建成,1990年投入使用。對於我而言,這座大廈就是香港的象徵,而它的設計師也是年幼時我惟一認識的建築設計師——貝聿銘。20世紀初中國銀行香港分行的總經理貝祖貽正是貝聿銘先生的父親,所以,這幢大樓的設計任務也算自然而然的落在貝聿銘先生在紐約的事務所 Pei, Cobb, Fred Partners。在接手這幢樓的同時,貝聿銘也在同時設計羅浮宮前的金字塔、達拉斯的音樂廳。而當中銀成功投入使用的時候,貝聿銘先生正式退休。
中銀大廈高70層,含頂部天線共367.4米,比當時香港最高樓合和中心高出150米。整座大廈底層呈正方形,每邊長52米,沿對角線切割分成4個三角形,每個三角形在不同高度傾斜截停,是建築看起來變化多端,並且擺脫了傳統建築「盒子」一樣的形態。整座大廈造價10億,是滙豐大樓的五分之一,但各方面絲毫不輸給滙豐。夜晚,大廈的每個三角形邊緣部分會亮起燈光,十分漂亮。(還記得和基友在太平山頂給它拍照,狂風暴雨中等了將近三十分鐘,就為了等它所有燈光全部亮起,結果好不容易盼來,基友用濕漉漉的手在鏡頭這麼一抹……-.-|||)
6)力寶中心(Lippo Centre)
1989年左右完成,原名奔達中心,位於金鐘地鐵站西側,兩棟獨立大廈構成。是Paul Rudolph 晚年的作品。它每座大樓都分為三部分,每部分各個層面都有向外的懸吊,使得整個建築形狀十分奇葩,但也頗具美感。這個設計最慘的地方在於,擦窗工人完全沒法工作…為了擦拭大樓外部玻璃,還必須在吊船上創新加設子母裝置,即便如此所耗時間也是普通大樓的一倍。不過看在Rudolph 晚年的設計,以及僱主的有錢任性,還是不吐槽了。
7)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也就是那個聞名遐邇的人工(gui)島(tou)。美國著名事務所SOM設計建造,殼形橢圓多層大廳。在較平滑的港島海岸線中生生凸出來一大塊兒人工島。有百米長的前廳和六十米高的玻璃幕牆,站在島前可以瞭望中環、西九龍之間的海景。展覽中心頂部用鋁合金覆蓋,整個工程耗資48億港幣,本來是為香港回歸所特意打造,結果回歸前一直匆忙趕工,直到1997年7月1日才勉強投入使用。
雖然這座造型獨特的建築成為了香港的地標之一,每年香港書展吸引大批人到此,但它的展覽面積遠遠不能滿足需求,後來廣州、深圳的會議中心,面積都達到它的5倍以上。為此香港又在機場附近建造了亞洲展覽中心。
四、1990-今
1990以來全球化進程加劇,香港躍升為國際化大都市,這彈丸之地扔有眾多建築湧現。但事實上,自1980年代以來,主要地區香港建築經過了質的飛躍,形成了今天我們眼中的香港,而後的20年間,大多數只是量的調整和變化。相比中環、灣仔一代繁華地段的擁擠,其他較為開闊的地方反而湧現出了更多的有意思的建築設計。
1)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香港理工大學創意樓
城大的媒體學院2011年建成,理大的創意樓2013年建成,他們分別由Daniel Libeskind和著名女設計師 Zaha Hadid 設計(就是soho中國那位的御用設計師),Zaha是 DeConstructivism 的代表人物之一併且是2004年普利茲克建築獎的獲得者,她的建築善於打破常規的建築形狀,將空間與空間平滑而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其中城大的媒體學院更符合早期DeCon 的特點,建築外觀有力而不循常規,充滿著未來感。理大的建築則和國內的soho 類似,整座建築圓融順滑,牆與牆、窗與窗都自然連接,十分優美。
2)IFC、ICC
這兩幢樓目前為止是香港的最高樓,港島IFC高430,而位於西九龍的ICC高483米。兩座高樓鎖定了由西往東的維多利亞港的景觀,一直都是開發商的驕傲。IFC二期2003年落成,同時蘋果公司亞洲第一家直營店也開在了這裡,從中環碼頭向IFC走去的天橋上可以看到蘋果靚麗的旗艦店,並不時有遊客在這裡拍照。ICC由美國KPF公司設計,是九龍半島獨樹一幟的高樓,其最高層的觀景台也是香港天際線最佳觀景點之一。2008年起,由於擔心過多高樓將原本的山巒形狀完全遮蓋,香港政府不再批准任何這類高度的大樓。
(左側為IFC,右側為ICC)
3)香港文化中心
位於九龍尖沙咀,海港城出來就能看到。1989年建成的這幢L形建築包含了2019座的音樂廳,1734座的大劇場和400座的實驗劇場及餐廳。音樂廳和大劇院形成L形的兩翼。它表面瓷磚是由日本公司製造。建成之初,人們希望它像雪梨歌劇院一樣脫穎而出,但由於當時建築設計競賽制度尚未完善,整棟建築的設計只是有建築署內部高級官員完成。緊臨維多利亞港的文化中心卻沒辦法在建築內欣賞維港,導致了它作為地標性建築的失敗。但近些年發展的3D表演光柱倒是重新煥發了這棟建築的青春。
4)赤柱社區大樓、天水圍社區
赤柱社區大樓完成於2006年,建築師利用交錯的框架,打破平衡堆成的方正與規矩,令室外室內沒有明確的界限。室內中間地帶是一個庭園,種滿竹子,打破了密封式大樓常見的幽閉。庭園的樓梯可以到達屋頂,天台上交錯密集的竹子搭建了天花板,也成為了庭園的延伸。它開創了市政大樓建築設計的新方向。而天水圍社區也沿襲了這種設計,它於2011年建成。隨著空間的變化,材料的表現和組合隨之變化,使得整個建築變化多端、美麗自然。
有人提到了這,我來傳個圖吧。
九龍塘 香港城市大學 邵逸夫創意媒體中心
學名Run Run Show Creative Media Centre (簡稱CMC)
多面體就是CMC
多面體就是CMC
對面那個中間橙色的建築是學生宿舍。外部給我感覺就是特別霸氣。
外部給我感覺就是特別霸氣。下圖是內部視角(一層)。幾張長形比例的圖是我一個搞建築的同學去參觀時拍的,效果不錯。
其實內部挺別有洞天的,先看樓層分布吧。
其實內部挺別有洞天的,先看樓層分布吧。在高層的樓梯往下看。
在高層的樓梯往下看。頂樓露台,視野非常好,舒心。
頂樓露台,視野非常好,舒心。在天台能看到海的,但是手機拍不出效果。
在天台能看到海的,但是手機拍不出效果。很喜歡來這。
很喜歡來這。列印室小隔間。
列印室小隔間。最後放張教室。基本這棟樓都是以白色為基調,而教室外壁都塗了紅色。
最後放張教室。基本這棟樓都是以白色為基調,而教室外壁都塗了紅色。手機里其實還存著外觀的整體正面大圖,是在一個攝影答主的文章里看到的。因為不是我拍的照片在這裡就不發了。線條感十足的建築拍出來很好看。
當很多人對香港的印象還停留在買買買和吃吃吃的時候,會玩的窮游er已經發現了一種打開香港的新方式——建築巡禮。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其實還有很多小眾又有格調的拍照勝地,隨便按個快門,就能get一張攝影大片!
彩虹邨
香港公共屋邨(簡稱「公屋」)是由政府興建、出租給低收入居民的公共住宅,彩虹邨則是香港最早期興建的公共屋邨之一。
各幢大廈均為彩虹色外牆是其最大特色,此獨特設計曾榮獲香港首個建築獎項——1965年香港建築師學會銀牌獎。作為香港屋邨的當紅頭牌,它真的超!上!鏡!
樓前有一片籃球場,站在那裡,隨便一拍就是一張ins大片。
圖/窮游er kjcover
如何到達:地鐵彩虹邨站C4出口,進入彩虹邨後沿著紫葳路找到一個兩層樓的停車場,拍攝地點是在停車場頂樓的籃球場。
對了,彩虹邨站的站牌也很美哦,以下是小編綠豆的作品:
海山樓
如果把彩虹邨比作一個人見人愛的小清新的話,那海山樓就是一個典型的大渾濁了。
鰂魚涌英皇道有一組商住混合形式的舊樓,共有五座相連的樓宇,分別為海景樓、福昌樓、海山樓、益發大廈和益昌大廈。
大廈M字型的構造形成了兩個大天井,五顏六色外牆和密密麻麻的窗戶,望上去非常壯觀,怪不得它還有個名字——「怪獸大廈」。電影《變形金剛4》曾在這裡取景。
如何到達:地鐵太古站B出口,出來左轉直行約300米。
南山邨
南山邨和彩虹邨一樣,也是典型的香港公屋,1975年由香港政府興建。南山邨主打綠色,顏色非常清新。
圖/窮游er Lindaywf
南山邨當中老街市上方的平台空地,有兩個擺放著高低錯落半圓弧形攀爬玩具的兒童遊樂場,如果你姿勢夠多,可以拍到很棒的人像大片哦~
圖/窮游er Lindaywf
如果恰好遇到雨後積水的話…你會收穫兩個南山邨!
圖/窮游er kjcover
如何到達:地鐵石硤尾站B2出口出來後左轉,沿著大坑東道前行100米。
勵德邨
始建於1969年,歷時近7年落成的勵德邨,可以算作全港島最具特色的公屋之一,也是全港唯一一座圓環式建築。
從圓筒形地面往上看,似直接通往天堂,由上望下看又是另一種風景!
這幢樓的外形是圓柱體,但樓梯是三角形,形成強烈反差。
圖/窮游er 大喊包Tequila
從勵德邨樓上還可看到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景觀非常好的公共屋邨。不過,這裡是私人住宅,進入前最好跟保安打聲招呼,切忌在樓道里大聲喧嘩。
如何到達:地鐵天后站B口出,沿銅鑼灣道步行約200米。
祖堯邨
祖堯邨這個名字是用來紀念於1971年2月去世的香港房屋協會始創會員之一的關祖堯爵士。
祖堯邨位於葵涌荔景山路,全邨19幢樓宇均散佈於不同高度的平台之上,高低錯落有致,與毗鄰的荔景山互相呼應,製造獨特的視覺效果。
如何到達:地鐵荔景站A2出口,步行100米。
PMQ元創方
PMQ 是 Police Married Quarters 的縮寫,即已婚警察宿舍,這裡的前身是荷李活道已婚警察的宿舍,2010年香港政府重新規劃,終於在2014年開幕成為香港創意產業的新地標。
圖/窮游er Lindaywf
這裡有許多文創店、甜品店、工作室…讓人眼花繚亂,小清新的樓梯同樣值得一拍。
圖/窮游er Lindaywf
如何到達:上環地鐵站E2出口,步行約15分鐘。
美荷樓
美荷樓(Mei Ho House),全稱石硤尾邨美荷樓,位於香港九龍石硤尾清拆後分期重建的石硤尾邨,是現時香港碩果僅存的「H」形7層徙置大廈,獲評為一級文物的建築物,承載的是一段香港的歷史。
從地下參觀室再到地上展覽室,可以了解香港50年代至今的建築及發展歷史。地上展覽廳里則可以看到各個年代屋邨的房間構造和飽含年代的老物件……有一種在看TVB電視劇的感覺。
如何到達:地鐵石硤尾站B2出口,步行約10分鐘。
樂華南邨
觀塘樂華南邨一個普通停車場里,藏著一個小小的拍照聖地。七面天藍色的牆並排在一起,每面牆中間都有一個空心圓,從不同角度觀看這些藍色圈圈,就像通向夢幻世界的時光隧道。
圖/綠豆
挑一個有陽光的日子去,會拍到神奇的光影效果哦~
圖/IG queeniesum
如何到達:地鐵觀塘站A出口,轉巴士22M,坐3站到樂華邨。
西環泳棚
在海邊用竹子和木板搭成橋向海中心延伸的這種游泳設施,最早出現在上世紀20年代。由於交通不便,今日人們常去的深水灣、淺水灣等公共游泳場所很難抵達,於是人們就近搭建了這種游泳設施。
圖/窮游er 大喊包Tequila
這裡是香港人拍攝婚紗照的熱門聖地,也是攝影發燒友的心水之地,想要拍照記得要多留點時間耐心等候機位。另外,早上拍攝人像可能背光,黃昏效果更佳~
圖/窮游er 大喊包Tequila
如何到達:坐58路巴士可以直接到賽馬會宿舍(西環泳棚)站,下來之後會看到一個去往海邊向下的樓梯。
嘉咸街
嘉咸街位於香港中環,這裡是香港最古老的露天市集,已有近160年歷史。去街頭巷尾走走,便能感受這座城市的古樸港味。這裡還有不少創意塗鴉,你與攝影達人,只差一面牆的距離。
圖/窮游er 大喊包Tequila
如何到達:地鐵上環站A2出口,或地鐵中環站D2出口。
看完這篇文章
下一次去香港的時候
還愁拍不出引爆朋友圈的好照片嗎?
→這裡是@窮游網(wx:qyer2012)的知乎官方賬號,作為國內最大的出境游一站式服務平台,我們會將及時準確的旅行信息、生動有趣的旅行故事在知乎與大家分享。歡迎行走世界的旅行者和對世界上癮的你關注我們,和我們一起互動:) Journey never ends!
如果要看香港建築的話大體可以分為三個時期的去觀看。香港這一坐城市歷盡歲月的痕迹,有許多的故事都藏在了他的建築裡面。
香港建築是變化多端的。由於土地有限,很少市區內的歷史建築能夠保存下來。可是,作為現代建築的中心,很多古老的建築物都被拆卸讓出空間給新的建築物。香港建築的歷史可以粗略分成三個時期,中國傳統建築時期、歐美建築時期及現代建築時期。
中國傳統建築時期
在未開埠之前,由於地緣關係香港的建築特色與嶺南一帶的沒有分別,都是以傳統中式廟宇、村屋、圍村為主。因為當時大部分香港人都是漁民,所以沿海一帶都建有很多觀音廟、天后廟、侯王廟,來保佑平安。在清康熙八年(1669年)復界後,很多潮州人及客家人遷入元朗、北區等地,為了保衛家園,他們建設了不少客家圍村及更樓。香港著名圍村有元朗錦田吉慶圍、沙田博康邨旁的曾大屋、上水鄉內的上水圍、由彭氏家族興建的粉嶺圍和九龍新蒲崗東光道的衙前圍村。
到了開埠初期,中環太平山街附近人口急增。因此人們開始大量興建唐樓解決居住問題。唐樓不少混合了中式及西式建築風格,常以西式的石柱及裝飾花紋配以中式的小型露台。由於當時的建築技術所限,一般唐樓都屬3至4層高,分為前、後座,前面設有騎樓,部分則設有露台,樓底比現代住宅建築為高。唐樓地下一層通常為商鋪,樓上則作為住宅。唐樓沒有電梯,只有樓梯連接各層,很多舊式唐樓沒有廁所設施。隨著香港人口不斷上升,城市不斷向西環、銅鑼灣及九龍各區發展,所以唐樓在這些地區不斷湧現,直到香港政府推出公共房屋政策為止。深水埗的雷生春,灣仔的藍屋都是著名的唐樓。因為後來開始改用三合土為建築材料,唐樓的樓層可以多達7層。現在大部分戰前唐樓由於城市發展及日久失修而慢慢消失。
歐美建築時期
開埠之後,英國人帶來了維多利亞時期及愛德華時期的建築風格。其中比較著名的有採用新古典主義設計的立法會大樓、以花崗石雕刻聞名的中環警署、第三代香港郵政總局、美利樓等等。前香港會所大樓建於1897年,風格則採用義大利文藝復興。香港首次被認為是大廈的建築物建於1904年6月至1905年12月之間。該建築物由五個大樓組成,每個都有5至6層。當時由占姆·凱撒克與保羅·遮打合資創辦的香港置地所興建的。
大部分高樓大廈都是商業用途。首個被認為摩天大廈就是建於1935年的前滙豐總行大樓,當時已經設有空調。大廈樓高70米,共13層,設計屬美國芝加哥學派。現在則由1985年所建成的香港滙豐總行大廈所取代。
在香港,擁有30年代的現代豎直線條及德國包浩斯風格的建築物只有中環街市和面臨被清拆的灣仔街市。灣仔街市是由當時工務局內的英籍建築師所設計的,而且還有一點裝飾藝術運動後期那種流線型外貌的風格。
位於香港黃竹坑華南總修院則揉合了中國及義大利建築藝術,成了當地很有特色的建築。
這個就是立法會大樓:
現代建築時期
一直以來興建的高樓大廈都是作商業用途。直到1953年石硤尾大火,多層樓宇才成為居住樓宇的標準,同時也成了公共屋邨政策的標準。興建於1965年的美孚新邨標誌著私人屋苑時代的開端。首個為中產階層而設的大型私人建築項目就是1972年由太古公司負責的太古城。[6]太古城的設計重點是沒有把土地浪費在銅像或地標身上。這樣的設計成了新標準。1985年重建的香港滙豐總行大廈是香港第一個提供中央空調的商業大廈。
中環的高級商業樓宇的需要日漸上升。經過了數十年的發展,中環成了大量高樓大廈的集中地。這些大廈構成維多利亞港吸引大量遊客的天際線。
1990年代起,一些住宅樓宇亦以摩天大樓形式興建,部分住宅樓宇的高度比一些國家最高的辦公室大廈更高。現時全港最高的住宅天璽是世界第7高的純住宅大廈,其他還有君臨天下、曉廬等等。隨著啟德機場在1998年關閉,因飛機降落安全而設的管制高度也提高了。很多摩 天大廈都計劃在九龍興建,包括了西九龍填海區。
雖然紐約市整體來說有很大的面積,但是香港的天際線比紐約市的還要長,共由7000棟摩天大廈所組成。這些摩天大廈中包括了著名的國際金融中心、中環廣場、中銀大廈、中環中心、擎天半島、朗豪坊等等。除了商業大廈外,很多基礎建設也是著名的建築物,例如:青馬大橋、汲水門大橋、香港國際機場、汀九橋、昂船洲大橋等等。
中銀大廈:(那麼出名的就不用說啦)
寒假剛從香港回來。本來是去看建築的。但是後來就。。。
------------------------------------------
在我路線上基本上都在中環吧。滙豐和中銀。還有一個城市展覽館。香港國際機場也可以看看。還有碼頭邊上的半島酒店以及藝術館吧(這個記不清了)。
還有的就是可以去香港理工看看扎哈的創新樓,這個算是最新的建築了吧。
大概只想到這些,以後有的再補充。
必須是香港科技大學!
(以下圖片均為本人拍攝,爪機拍照,技術不好請見諒)
港科大在香港比較偏遠的地方,依山,傍海,校園不大,但是很精緻。
大概是因為有些陰晴不定(下雨下得很任性),港科大的校園幾乎全部有頂覆蓋,但並不是說港科大就是一個全封閉的樓,而是這些頂營造出了很多有意思的空間(比如灰空間)港科大的建築風格很現代,校園也很年輕,不仿古,把高科技以及現代化的風格發揮到極致
還有高大上的海景宿舍,圖為從宿舍出來以後看到的海景
大氣的商學大樓(其實這張角度不是很好)
最後附一張山景
[圖片
[圖片理工的樓~
理工的樓~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