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平常人來說,為什麼化學家普遍沒有物理學家出名?


因為這幫人用自己的名字命名物理單位啊!

牛頓、瓦特、庫倫、伏特、安培、歐姆、法拉第、亨利、韋伯、焦耳、帕斯卡、特斯拉、赫茲and so on……

學完初中物理,怎麼也得記住十個八個吧……

而化學……只有摩爾啊,可是摩爾又不是名字,百度搜索摩爾,蹦出來的是摩爾莊園,一個兒童向頁游-_-||

不過這樣也難不倒我們偉大的化學先賢,你們都知道諾貝爾物理學獎吧?發獎的諾貝爾是化學家,哇咔咔~(≧▽≦)/~


簡單來說,物理比化學更基礎。


物理追求完美的理論體系,實現之後可以非常精確預測實際情況,重大突破能夠帶來重大應用。而這樣的理論成果,很多時候是一個人在相對短的時間內能夠搞定的。這樣新聞效果很明顯,能夠在普通社會引起一點轟動。

嚴格按照科學的層級,化學說實在的就是物理下屬的一個小分支,系統太複雜,理論很難精確。一般都是通過很多年的實踐總結一些經驗,緩慢地進步。實驗學科的本質都是緩慢積累的經驗,精確的理論解釋一般都是在實驗取得成功後很多年才取得進展。期間需要很多代人的努力,這樣,即使化學的成果擁有與物理相似的影響力(比如合成氨),但是更多參與的人員,就會稀釋給個體帶來的名望。

各種實際學科都是這個樣子,比如turbo-engine,比如複雜的晶元設計,比如各種傳統的機械學科,都是類似的(我就不在這裡黑生物了)。緩慢的積累,台階似的細小進步不斷疊加。很多很多相對平凡的人的工作的總和才能造就有意義的工作。這樣也就沒了所謂大新聞的效果,也就沒有特別出名的科學家了。

另外,其實普通人知道的物理學家不就是經典力學電磁學,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那幾個人么。那時候是科學的幼年時期,一個天才就能改變一個學科。現在是科學相對成熟的時期,各種體系都建立起來了,突破性的進展很難了,研究變成集團軍作戰了。所謂的nobel獎,也都是授予一個研究團隊中的領導者或者代表人物了。所以,漸漸的,普通人就都只能看到科學技術進步的成果,不會再注意這些成果的漫長發展過程了。

總之,科學的幼年時期,也就是浪漫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當天空中只有兩三顆星,你會注意到它們,欣賞它們各自微弱光芒的獨特的美。當有著兩千億顆恆星的銀河展現在你眼前,世界會被照亮,心靈會被這個偉大的整體震撼。但是任何一顆星星的光芒,無論多麼耀眼,都會被其餘的所有所掩蓋。

Oct. 12, 2014


1.物理量種類繁多範圍廣泛,且大多以物理學家名字做單位,很多人都會用,也經常都在用,使得很多物理學家耳熟能詳,把你知道的物理量單位羅列出來就是物理學家開會。 即使不耳熟能詳:

栗子1...
攝爾修斯是誰?
攝氏度的創立者。
(⊙o⊙)哦,知道了……

栗子2...
特斯拉牛逼不?
以特斯拉命名了物理量單位。
哇哦……

2.物理學以人名表示的定律定理很多,歐姆定律,安培定則,麥克斯韋方程組……而元素周期表的知名度肯定大於門捷列夫。

3.20世紀物理學開拓了量子力學和相對論兩大領域,許多物理學家極大的拓寬了人類的視野。對科學界和民眾的影響力是巨大的。

物理和化學都是人類認識世界的兩大學科。很多人致力於拓寬人類在這些學科的視野,在總結的時候各有差異導致了這一現象,不必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待。


通俗的講,你用滑輪把一車磚瓦吊上房頂了,人們會覺得這個有用;你把一試管的液體倒在另一個試管中,看不到任何變化,人們只會覺得你在胡咕咚而已。


source:

source: http://xkcd.com/435/


這類問題其實不是特別有營養,樂於回答只是覺得題主可能漏了一些信息。
普通人應該是指對科學很不通的,對這部分人來說,就算讓他說物理學家,也就能說出牛頓愛因斯坦,伽利略也只算半個物理學家吧,最多再說個霍金,有多少人能列舉出玻爾、盧瑟福、法拉第等等那一大堆?如果要說化學家呢,普通人列舉出諾貝爾和居里夫人也不是難題吧?所以對於圈外人士來說,真的不一定有太大區別。
所以感覺到物理學家更出名的其實是稍有點科學素養或者自認為很有科學素養的人,這一點都不奇怪,我們接觸科學的順序肯定是先從物理開始,化學畢竟是以物理學為基礎,懂化學的基本也都熟悉主要的物理學家及其代表作,但懂物理的卻不一定熟悉化學圈的事,所以有此感覺也就正常了。從名氣和貢獻來說,拉瓦錫、門捷列夫、貝采尼烏斯、費歇爾、弗洛瑞真的不及那些量子力學大牛么,恐怕不好這麼下結論吧,如果不認識可以自行搜索一樣他們的成就,可能就會覺得這麼牛的人物我為什麼不認識?根本問題是,我認識他們幹嘛?所以如果感覺物理學家更有名,無非只是不了解化學罷了,如果還要再論數量的話,有機人名反應就夠了。
對於普通人來說,過去是搞文學的最有名,現在是搞影視的最有名,因為看懂的門檻相對低,物理學門檻這麼高,大家就是湊個熱鬧而已,那些成天開口說愛因斯坦的,有幾個知道老愛同志做過啥


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還不夠有名……?


很簡單,學科定位不一樣。
中文名字:物理。 世間萬物,其中的理
英文名字:physical。真實的。
物理學研究的就是這個自然,解釋這個自然的客觀規律。用數學公式來描述這個自然。
你說其他學科怎麼比?
不要相信學科平等,行行出狀元。同樣世界冠軍,100米的世界記錄的保持著博爾特。舉重的世界冠軍,比的了嗎?


前面已經有人說了,很多物理學家有名,是因為他的名字作為了單位。
像牛頓伏特安培……而且,高考要考……(這才是重點

化學的話,很多化學家的名字是由於成為了反應的命名,才被人們記得,這在有機化學中特別常見。
比如Kishner-Wolff-黃鳴龍反應,一下就有三個人(還有一個中國人好自豪
還有前幾年得諾獎的鈴木交叉偶聯等等……
這些在高中根本不會涉及到,化學專業本科學不學我就不知道了……
這些反應在當時搞競賽的時候涉及到,看過一本大概叫有機化學人名反應的書,裡面有300多條這樣的反應……

利益相關:化競失敗者,物理系本科生


因為化學家的理論不適合大眾腦洞大開。你聽過有人根據某化學配方提出其實我們真能穿越時空么?沒聽說過吧


因為中學物理課本里的人名比化學課本里多


我倒是感覺有個化學家很牛,門捷列夫。


物理學家的顏值都好高


物理實驗成功一百次,失敗一次就算失敗
化學實驗失敗一百次,成功一次就算成功


其他的答案更多的在說為什麼物理學重要,而不是回答題目為什麼物理學家更有名。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更能讓普通人感受智力極限的震撼(數學家名聲赫赫也是這個原因)。

注意一個現象:物理學家中其實是理論物理學家更有名。實驗物理學家和化學家、生物學家一樣,很難向普通人傳遞出一種智力極限的震撼。
理論物理學家不然,同樣的文獻放在面前,同樣給一支筆一張紙,我就算不出引力公式也得不到麥克斯韋方程更不會想到引力是空間彎曲造成的,我怨不得自然科學基金胡亂給怨不得實驗室買不起好設備,被碾壓後只能跪拜大神智力超群。


初二學物理,初三才學化學。


不知道你有沒有學過大學化學課程,如果你學過就會感覺在學物理。物理就是在研究世界存在的機理


極端來講,數理化不分家,都是哲學細分出來的。
出了學校,人們接觸最多或者最容易接觸到的是物理,手機信號不好、家用電器開關、買個菜這東西幾斤,這是鮮活的物理知識,而且物理學上有兩個牛逼的不斷被電視廣告提及的愛因斯坦,還有蘋果砸到的牛頓。


化學研究到深層,又是分子離子電子的故事了…


推薦閱讀:

如果把地球加速至光速或接近光速,會發生什麼?

TAG:物理學 | 化學 | 物理學家 | 科學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