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工程水源最後輸送到地方因水價高企不能投用,那南水北調工程會因此失去意義嗎?


居然被邀請了。絞盡所學儘力一答。


目前來看沒有失去意義。南水北調本質上是為了緩解我國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勻的問題。東線一期工程出現這種狀況是因為調水目的地連續出現了多年的平水年或豐水年,本地不缺水,自然不會去用耗費大量資源調過來的水。高水價只是因為有了本地水價的對比才顯得高。而且,這個地區沒人用並不代表調過去的水就沒用了,還有更北方的地區需要這些水,這些水只是經過這裡。
放一下東線工程的規劃:

第一期工程:主要向江蘇和山東兩省供水。抽江規模500立方米/秒,多年平均抽江水量89億立方米,其中新增抽江水量39億立方米。過黃河50立方米/秒,向膠東地區供水50立方米/秒。
第二期工程:供水範圍擴大至河北、天津。工程規模擴大到抽江600立方米/秒,過黃河100立方米/秒,到天津50立方米/秒,向膠東地區供水50立方米/秒。
第三期工程:增加北調水量,以滿足供水範圍內2030年水平國民經濟發展對水的需求。工程規模擴大到抽江800立方米/秒,過黃河200立方米/秒,到天津100立方米/秒,向膠東地區供水90立方米/秒。

由資料可知,對山東等地的調水只是小頭,最終的目的地其實是黃河流域和黃河以北的海河流域。

南水北調是個長期的工程,要經過多年的建設才能達成目標。山東的這個問題實質上是因為工期太長,長到山東的水文條件發生了變化,當地人不想要這個長途過來的水了,但是更北的地區還是缺水的,有可能第二期第三期完工後黃河海河流域也開始變成豐水區了,但是至少目前看來還是缺水的,所以最終目的是朝這些地區輸送水資源的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在現階段並沒有失去意義。

簡單點說,你開車載著一車水去送一條直線路上的幾個缺水村子,但是路途遙遠,你開著車到了第一個村子發現他們自己挖了口井,不願意給你送水的車費,但你不能說你開車送水的行動失去了意義,因為目前傳來的消息是後面幾個村子依然缺水,你可以帶著水繼續前行,儘管他們也存在挖井的可能。


樓上說的很贊,在這裡我還想補充幾點。
1.本地水價略低,這與我國華北地區地下水開發使用較多有關,從技術層面上講開採地下水的成本要低一些,基本上是會比南水北調調來的水水價低的。
也正是由於地下水的過度開採,才導致了環渤海地區日益嚴重的海水入侵問題、地面下沉問題,這些都是後患無窮的,必須釜底抽薪,通過改變用水結構來解決。
2.在評論中看到有人說目前華北、東北降水量比往年多了,這確實是最近幾年出現的新變化,記得也有位院士分析了這一趨勢並就此質疑了南水北調的長期意義。不過未來的水資源時空分布到底如何還是很有爭議的,就目前的北方缺水形式,南水北調非常重要。
中國新時期的水利戰略不再是趨利避害,而是人水和諧。
企業以經濟利潤出發必然會不適應新水價,然而現在更重要的是對水環境負責,必須從長計議。


南水北調敲定還是上世紀的事情,那個時候的調水的成本可沒有現在高
對於京津地區來說,調水水價是高於地方水,但是問題是地方水根本就不夠啊
民用水的話,目測應該會有補貼吧
親~我真的不知道啊


南水北調的基本意義是解決華北地區的缺水,附帶意義是改善華北地區的生態環境
所以從現在和往後50年來看,早就失去了其社會意義和經濟意義,是好大喜功的勞民的水利工程之一
南水北調示意圖


1.從以上這種圖來看,各支流的引水工程都是在做減法,也就是說目前在降水量逐年下降的情況下,引水使長江水流量的減少,勢必會讓沿途各地區的地下水資源減少,水庫也無法補充足夠的水量
2.單不論從丹江口A點引到帝都B點的水質如何,單就沿途各地區的缺水狀態和生態環境,也是急需要補水的
所以2188億的總投資,能否緩解沿途各地區的缺水狀況和生態環境還是個疑問號,從這種借東牆補西牆的做法,從直覺上來看就是解決不了現實問題,達不到當初設立工程的目的

如果海水淡化技術逐年更新,海水淡化的成本逐年減少,我建議修建東高西低的封閉式引水渠,類似高鐵的幹線網路,能做到不影響各地的生態環境,又能為各幹流做加法
類似古羅馬時期的高架引水渠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沿線的江蘇地區其實都不缺水,只是起到北送水源的作用,但是估計沿線地區水價都會有明顯的上升,對於百姓和企業估計都會造成一定影響。另外,東線工程送到京津地區其實更多的是補給了缺失的地下水了,所以存在的隱患都是一個未知數。對於政府補貼水價,之後再提升水價希望獲得收益填補投資的錢,反正都是個死循環,最終掏錢的都是百姓自己。我感覺現在擔心的倒不是水價問題,而是這項工程是否能帶來它的真的價值,但願利大於弊。
ps:14年1月7、8、9還去了江蘇水利樞紐參觀實習(準確點就是參觀),水利工程與人文風景融為一體倒是很值得一提。


南水北調是場「鬧劇」:一江污水向北流
(註:本文來源吳軍老師的微博,原文請查看:查看長微博_騰訊微博)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於2013年12月通水,中線線工程將於2014年完工。在工程即將竣工時,人們發現這個花費了數千億人民幣的南水北調工程缺乏最基礎的數據,人們竟然不知道作為水源的漢江到底有多少水可調,不知道北京缺水的最主要原因是什麼,不知道水源地污染的確切程度,更不知道水污染何時才能得到治理。工程完工後將要上馬一大批補救的後續工程。總之,南水北調工程決策並沒有可行性研究報告作為依據,決策在前,可行性論證在後,搞的還是wenhuadageming那一套。

一、南水北調工程搞的還是wenhuadageming那一套

南水北調工程分東線、中線和西線三個工程。東線工程是從揚州江都泵站抽長江水利用大運河向天津和沿途各地輸水;中線工程是利用漢江上的丹江口水庫通過人工明渠向北京和沿途各地輸水;西線工程是從雅礱江、大渡河向黃河輸水,然後順黃河東下,為沿途送水。最終調水總量為一千億立方米。南水北調工程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跨大流域最多(長江、淮河、黃河、海河)的巨型調水工程。

為什麼說南水北調工程搞的還是wenhuadageming那一套?有以下幾點理由:

第一:南水北調工程搞的還是wenhuadageming中違反科學民主決策程序、領導拍腦袋做決策的那一套;

第二:南水北調工程反映的還是人定勝天的理念,而不是搞可持續發展。南水北調工程是和缺水問題的表面現象做鬥爭,而不能解決產生問題的根本原因;南水北調並非到了非調不可、非調就沒有生路的地步。

第三:南水北調工程與wenhuadageming中的許多工程一樣是釣魚工程,造價不斷攀升,調水規模將不斷擴大。工程完工並不意味工程的結束,而是需要更多、更大的工程來彌補工程所造成的問題。

二、工程即將竣工才發現基礎數據沒有做好

2013年11月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主任鄂竟平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訪問時承認,南水北調工程的基礎性工作沒做好。

什麼是一個工程的基礎性工作?就是基本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對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而言,最基礎的數據就是北方缺多少水?為什麼缺水?作為水源的長江、漢江到底有多少水?有沒有多餘的水可供北調?水源地的污染情況如何?水污染能何時得到治理?

2001年北京取得了2008年奧運會的舉辦權。打著為北京奧運會提供清潔飲用水的旗號,2001年11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做出了建設南水北調東、中線工程 的決定,2002年開工。在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做出這個重大決定時,並沒有通過了審查並被批准的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作為決策的依據。直到約七年之後,在 2008年10月21日國務院第32次常委會議才審議批准了《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總報告》。

就在決策之前,丹江口水庫大壩加高、移民和分段 輸水渠道建設等分工程都已經開工建設了。這是決策在前,可行性研究在後,一個完全顛倒的決策程序,是wenhuadageming的邊施工、邊設計、邊勘測政策的翻版和創新。

例如,中線工程以漢江的丹江口水庫作為水源。漢江有多少水可供北調?在中線工程即將結束時還不清楚。根據退休工程師鄧聯木的資料,1930年到1978年年均入庫徑流量379億立方米,1979年到1990年年均433億立方米,1991年到2002年年均262億立方米,2003年到2010年年均371億立方米。以哪個流量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基本數據?鄂竟平不能回答。

世界著名的水資源專家羅賓·克拉克(ROBIN
CLARKE)在Water《水》一書中指出,取水量占徑流比例越大,造成的水資源管理的問題越大。根據歐洲的經驗,比例在百分之五以下,不會造成問題;比例超過百分之二十,則會造成嚴重問題。因此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輸水之時,便是漢江河流生態系統死亡之日,如果不立即採取補救措施的話。

三、人定勝天還是可持續發展?

《Kollapse》一書的作者賈德.戴蒙認為中國領導向來有人定勝天的觀念。他將三峽大壩、南水北調和西部大開發這三大巨型工程稱為人定勝天思想的具體表現。

「和世界接軌」是一些專家為中國政府注釋決策常用的辦法,他們列舉了世界上一些國家的調水工程,如美國的、德國的等等。但是他們沒有報道最新的發展和未來的趨勢。在西方工業國家中,包括俄國,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之後就放棄了巨型跨流域的調水工程計劃。如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北美大調水工程,前蘇聯的北水南調工程。這些國家之所以放棄這些跨流域的巨型調水工程,第一是因為認識到工程會帶來的嚴重的生態環境後果,如前蘇聯的調水工程引起斯維爾河流量減少,使拉多加湖無機鹽總量、礦化度、生物性堆積物增加,水質惡化;第二是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出現,可持續發展的一個最基本概念就是利用當地的資源,跨流域的調水工程是和可持續發展理念背道而馳的。

四、治標不治本

談到南水北調工程,就會聯繫到北京的缺水問題。根據中國專家的演算法,北京的人均水資源量幾年前還有300立方米,和以色列相仿,現在減少到只有100立方米。地下水位每年下降90厘米,有些地區地面沉降十二三厘米。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計劃每年為北京提供10億立方米的水。許多中國專家認為10億立方米不夠,希望立即擴大調水量。

其實北京是中國風水最好的城市之一。和北京在同一緯度上的首都有莫斯科、華沙、柏林、德國原首都波恩等。流經北京的有五大河流,許多地名都和水有關,中央政府的駐地叫中南海,不叫中南沙。永定河原是北京最大的水源,永定河上的官廳水庫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造的第一個水庫,總庫容22.7億立方米,可以容納永定河一年的流量,後又擴大到41.6億立方米立方米。

中國政府前後在永定河上建了五百多座水庫,縛住了蒼龍,人戰勝了天。可是永定河流入官廳水庫的水每年只有2.5億立方米了,而且還是被污染了的水,不能作為飲用水源用。北京缺水問題的關鍵之一在於永定河水源的枯竭和污染。如果永定河恢復自然生態和流量,治理流域內的水污染,北京就不缺10億或者15億立方米的水了。

北京缺水問題的關鍵之二在於北京用水的浪費。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在決定建設南水北調工程時提出兩個原則,先節水後調水;先治污後調水。這是兩個不錯的理念,但是在調水工程完工時,節水沒有做到,治污也沒有做到。和wenhuadageming一樣,說假話說大話。

既然北京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地方,那麼北京應該是世界上最節約用水的地方。可是情況正好相反。北京是世界上用水最浪費的城市。德國人均每天生活用水量不到130升,而北京是人均每天300升,是德國的2.5倍以上。

北京的用水在於奢侈用水和浪費用水。北京的高爾夫球場用水、私人游泳池用水、水景房、水景景觀、人口滑雪場等用水將消耗南水北調入京水量的一半。

另外三十多年來北京自來水管道滲漏現象一直沒有改善,損耗量佔百分之二十到三十。如果北京人的生活用水量達到德國的平均水平,每年可以節省近12億立方米的水。那樣既不需要南水北調,又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五、一條不歸路

為什麼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完工、中線工程即將完工,中國領導興奮不起來。

因為這是一條沒有前途的不歸路,後續還有很多棘手的問題要解決。東線調水渠道與淮河平面相交,治理了三十年的淮河水質一直沒有改善,東線水質難以得到保證,天津乾脆不要南水北調的水,寧願用價廉質好的海水淡化水;(編者注南水北調成本已經高於現有的海水淡化成本,目前最低的海水淡化成本約為3元,南水北調目前成本約為10元,另有報道稱已經達到18元。)漢江流域的水污染遠遠超出估計的程度。淮河流域是中國癌症村最集中的地區,漢江流域也出現了癌症村的分布。通過一江污水向北流可能把癌症村引向北京。


現在不是先治污後調水,而是先調水,留下一大堆難啃的治污任務。漢江被調走這麼多水,緊接著就要調水救漢江。救下游、救襄陽等城鎮有引江濟漢工程和鄂西調水工程;救漢江上游和陝西的關中地區有引江濟謂工程。漢江水源不足,必須著手從長江幹流、從三峽水庫調水,有可能加高三峽大壩,提高三峽水庫水位,再次搬遷三峽移民;或者從小江抽水建隧道救漢江。長江中下游要緊急救洞庭湖、救鄱陽湖,建了攔湖大壩。在長江上游要從金沙江調水救雅礱江和大渡河,從金沙江調水救滇中等等。

用不了十幾年,長江流域將出現全面缺水,入海流量銳減,海水倒灌,上海、南京缺水。那時只有從雅魯藏布江、怒江和瀾滄江等河流大量調水救長江。而這三條河都是國際河流。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曾經說過:要像防止戰爭一樣減少跨流域調水。意思就是,戰爭是解決問題最後的手段,跨流域調水也是解決問題的最後手段。能不調水就不調,萬不得已了才調。


我只想吐槽,作為東線的源頭,為毛揚州居民水價包括南水北調費!憑什麼我們不僅要輸送水資源,還要付錢!


中線和西線還靠譜點,最起碼經過設計,可以自流到黃河。建設東線簡直是禍國殃民!


等北方乾旱到一滴水也沒有的時候工程的價值就顯現出來了。以現在山東的降水量可能不需要調來的水,但是這個工程在這,時刻保持能用就是對北方最大的保障!萬一哪年又大旱了呢!


本來就沒啥意義,隨著海水淡化成本降低,遲早成為爛攤子。調水貴,那調人不貴阿。北方缺水,那就去不缺水的地方發展嘛,這樣人口也會跟著聚集過去,缺水地區人少,資源消耗也就少了。有多大的資源承載能力,就建多大的城市。非要把大把政治、經濟、文化資源集中在北方,吸引全國人過去搞了兩個巨無霸城市。


放心 已經強制使用南水北調水 群眾喜迎水價上漲!日期2016.10.15


1、南水北調是國家工程,不能以哪個省受益哪個省受損來評判。
2、供水歷來是帶有公益性和市場性兩種。如果用供水成本作為評判南水北調的必要性。
3、水價高低是相對的,當一個地區嚴重缺水,影響的社會穩定時,水價就不是問題,如果一個地區不缺水,水價就是問題。
自己的一點看法,也許文不對題,見諒。


這兩年旱的地下水都抽不上來了知乎就又把這個問題翻出來到處推送了么?

另外如果知乎開的早點大概還會有個問題:三峽電價過高三峽電站是否是去了意義。


做加法,上中下策:海水淡化,南水北調,抽取地下水.

做減法:遷都,遷耗水工業,遷百姓.

我玩模擬城市的經驗,一開始划出一小塊工業區,會進駐高耗水耗電的污染工業,等教育上去了,污染工業的需求變負,然後全部推倒,水電資源馬上就夠用,並且污染工業不會再進駐(被製造業替代,污染消耗都小)


我認為,在好的大工程總有疏漏的地方,好比南水北調這樣利國利民的工程也是一樣,實施起來受困於水價高要優於沒有這個工程,只是為什麼會導致水價高,怎麼用,地方政府能不能補貼,怎麼補貼是當務之急,按道理來說應該以民生為本,降低水價,但鑒於我國機構人事紛繁,那麼,水價高就是一個複雜的綜合問題,希望有充滿智慧的領導想個招解決下,民生無小事,事事重要


感覺南水北調工程快搞砸了……


由中央政府協調上馬的巨型工程,還得由中央統籌協調各地方,不僅僅是水價問題,還有一連串補貼和轉移支付問題。比如說,水價算出來很高,總不會直接全部轉嫁到用水者身上;地方出的一部分補貼,之後還會通過其他方式找中央補到其他位置。


南水北調的意義並不只能給他當做企業創造利潤來看,他還為華北地區補充地下水源


我不知道。。。。吐槽也有,讚賞也有。。。反正給了很多人很多項目啊。。。。不用也拉動GDP了


我算明白了,如果不調水價,南水北調工程就白瞎了。等著水漲價吧各位。


戰略需要吧!如果華北人口繼續增加水資源會更加緊張,到時候就能體現價值了,不能簡單的考慮經濟效益。


南水北調工程解決的就是我國水資源南多北少的問題。這是一個公益工程,其實是用我們百姓的錢辦百姓的事,水價高,自然群眾不想用這個水,但是要是當地水資源短缺的時候,再怎麼貴也會用的。政府肯定會調控的。而且投資幾百個億的工程,不可能會擺爛的,整個工程是通過國家發改委批複的,如果擺爛不是就國務院犯一個重大錯誤。
但是長江水引水距離這麼遠水質上問題能否得到保障,就是工程後期的維護費用也是不小的數目,還有一年引水這麼多對男方水資源,生態的影響也會有一定的影響。不過還是希望能發揮比較大的效益吧。


近期政府補貼,遠期還是漲水價。
樓上說的對,本地水不夠用啊,夠用就不調了。


推薦閱讀:

TAG:水利 | 水資源 | 南水北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