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兒童進行系統的安全教育?

從兒童能自由行動開始

---------
本題已收入知乎圓桌 ? 寶貝小心,歡迎關注討論。


謝 @劉柯 邀!安全教育是個很沉重的話題。我以前是個很沒有安全意識的人,在我老公的幫助下慢慢培養出了安全意識,在孩子的安全教育方面我們也從未鬆懈,寶寶的安全意識一直比較強。我不是專家,系統更談不上,僅提供一點個人觀點和經驗,重點在後面,請大家耐心看。

1. 不僅兒童需要系統的安全教育,成人也需要系統的安全教育。光受教育還不夠,更重要是舉一反三去實踐的過程。

安全一直是我生活的盲區,關注點完全不在這方面,直到遇到我老公。他是個非常有安全意識的人,總在生活中不厭其煩地反覆提醒我各種場景的潛在危險及防範措施。

一開始說實話我並不重視,常常覺得這人是不是有「迫害妄想症」,這樣活著累不累呀;慢慢地體會到安全意識的重要性,如同上了保險,是為了保障我們的生活盡量不受意外的侵害;再後來,我自己也有了主動觀察的意識,畢竟安全隱患很難被窮舉,光記住一些典型場景是不夠的,還需要我們舉一反三地發現身邊的潛在危險。

當時有一本書對我個人的影響很大,是王大偉(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的一本《給小偷一個不偷你的理由》,剛出版就被我老公發現並買給我看。這本書從犯罪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小偷的心理,怎麼選擇對誰下手。我意識到,像我這樣缺乏安全意識的人,正是犯罪份子的重點目標,發生意外的概率可能遠大於一般人群,這給了我改變的動力。

有了孩子以後,看著剛出生那麼弱小的寶寶,被蓋住口鼻都可能引起窒息,我很慶幸自己提前有了安全意識。懂得保護自己,才懂得如何更好地保護孩子,何況如今有了養育孩子的責任,更不能忽視自己的安全。


2. 兒童的安全教育,首先在於成人學習並給兒童提供安全的環境。

在我們家,我們主要參考的是《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第25章「給寶寶安全的居家環境」,這方面類似的資料還有很多,其他答案也有不少可能更好的推薦。

我想強調的是,光看資料是不夠的,我們需要照著清單一項項進行排查工作,確保環境的安全。而且,排查工作不只是一次,需要不定期進行,尤其當我們觀察到孩子能力增長了,需要重新安排相應的環境。同樣,清單不可能窮舉所有隱患,舉一反三的實踐還需要家長站在孩子角度的換位思考。

我們布置這個家的時候就充分考慮到寶寶的需求,這為我們的環境排查降低了不少工作量。比如我們乾脆就沒有買茶几,也沒有買低矮的電視櫃,這樣在寶寶剛會爬會走的階段就沒有太多需要收起來的雜物。比如我們選擇比較低的床,選擇沒有尖銳邊角的桌椅,以減少防護的壓力,孩子需要的時候才防護,不需要的時候就不防護,也給孩子學習自我防護的機會。

我產假的時候是自己一個人帶娃,上班後也是我媽白天一個人帶娃,不可能一直盯著寶寶,非常需要設置一個寶寶能安全獨處的環境。2個月的時候,我們設置了一個遊戲床,這樣我可以做自己的事不用擔心寶寶掉下來,他也可以很自由地練習快速踢腿,看著遊戲床上的抓抓樂擺動,每天自己玩3、4個小時。8個多月,寶寶會爬能扶站了,我們又設置了一個圍欄,他每天扶著圍欄走來走去,我媽就可以安心做飯。 1歲娃會走路了,圍欄關不住他,因為我們家客廳和餐廳有兩級台階比較危險,我們就用一個他害怕的瑜伽球把他限制在客廳里。

很快路易學會了爬樓梯,還學會了開屋內的門,開始在家裡到處探索,新的危險不斷出現。舉個例子,他對爬沙發興緻勃勃,可他只會上不會下,爬上沙發後歪歪斜斜地在上面走路,或者靠摩擦力攀爬上沙發靠背,站在靠背最頂端,都是超危險動作啊!我們要是在旁邊,就保護他滿足他爬沙發的需求,可我們沒看著他的時候怎麼辦呢?娃爸想了個超牛的辦法徹底解決了隱患,我們家沙發的坐墊是可以掀起來的,娃爸把里側挨著靠背的那一邊坐墊抬起來,下面放上兒童凳,這樣沙發坐墊就成了一個斜坡,路易就爬不上來了。過了不到一個月,路易爬沙發的技能練得爐火純青,慾望得到了很大滿足,也就不那麼熱衷於此項活動,忙著練別的去了,我們也算鬆了口氣。

為了防止路易睡覺掉下床,我們也做了專門的設置,有段時間我們家的床是這樣放置的:大床放在屋子的一角,兩面靠牆(其中一面臨著點窗戶),第三面是床頭(和窗戶垂直),最後一面放著嬰兒床和尿布台。來我們家玩的朋友都會問:「你們是怎麼爬上去的?」 沒錯,我們就是翻過床頭上去的。過了幾個月,新的危險又來了,這段時間路易學會了扶著窗戶把手爬上窗檯,還偷偷觀察學會了打開窗戶,爸爸又得擠破腦袋想辦法,把大床小床整個平移,和窗戶隔出點距離,並趕緊找人裝上了防護欄。

有了安全的環境,可以大大減少對孩子說不的機會,這樣那些真正需要你干預的危險場景孩子會更容易順從,好刀要用在刀刃上。


3. 兒童的安全教育,還在於對其他監護人(比如老人)的安全教育。

我媽和我以前一樣,沒有什麼安全意識,可白天需要她帶娃,她這個安全漏洞必須及時補上。我們的辦法和當年我老公對我的一樣,不厭其煩地案例教學,每當從新聞、網路或朋友處得知什麼安全事件或各種騙局,我們都作為案例講給我媽聽,或把相關資料拿給她看,並一起討論可行的防範措施,還包括一些急救的常識。更主動地,我通過詢問和觀察(周末)了解我媽和寶寶在一起的情況,設身處地地預估可能的危險,然後去網上找相應的案例給我媽打預防針,並常常提醒,比如提醒她在外面眼睛不能離開寶寶,人多的地方要一直拉著寶寶的手。

舉個防陌生人闖入的例子,考慮到白天只有一老一小在家,我們都等到快周末才下單網購,並指定周末才送快遞。每天上班出門,我們都提醒我媽有來自哪個電商的快遞,不同電商我們用的不同名字,偶爾平時有快遞來,我媽一聽名字就知道是不是預期的快遞,以辨別真偽。就今天,我們遇到一件奇葩的事,有個冒充凈水器廠商的人打電話說給我們家換濾芯,然後約好了今天派師傅來,還推薦我們換一種更便宜的濾芯。幸好我們當初買了一個濾芯套餐還沒用完,此人卻隻字不提,我們覺得奇怪打廠家400電話問,才發現廠商根本沒有預約記錄,查詢這個師傅的手機號也是假的,騙局真是無處不在。我們還設置了一個攝像頭對著大門,萬一有陌生人惡意闖入起個威懾作用。

這裡再推薦一本適合老人看的書,也是王大偉的《幼兒身邊的81個危險》,分為家庭篇和戶外篇兩冊,用漫畫、童謠、案例的形式介紹生活中的各種危險情況,易讀性很強。我們拿著這本書一個個場景跟我媽討論,加深她的印象。


4. 對兒童進行安全教育的幾個辦法。

講了這麼多,終於到了教育兒童。其實孩子的所有問題,無論是發脾氣,還是不良行為,無論是害怕,還是設限,都可以先從環境和家長自身的改變入手,而不是單純地批評或要求孩子,很多問題改變環境以及家長的認識就解決了一大半。

前幾天育兒群里討論防觸電問題,有的家長認為光靠所謂「有效溝通」沒有用,除了打一頓還有什麼辦法?

其實還是有很多辦法的,可以根據孩子的性格和好奇心程度相應處理:

a. 有的孩子比較膽小,你說說就真的不會嘗試了,比如我就是這樣的小孩;

b. 有的孩子膽大一點,光告訴他們危險是阻止不了的,在他們嘗試的時候家長自然表現出的驚嚇反應,就能讓很多孩子明白危險,我娃小時候很多情況是這樣,他也因此很知道「危險」這個詞的含義;

c. 有的孩子仍然不放棄,或者孩子有一天又興趣重燃,如果你判斷此刻他們正被強烈地好奇心驅使,可以在你的保護下進行適度探索,並強調大人不在的時候不能嘗試,也許人家只是想玩玩插座蓋子,摸摸插座邊緣,或按按插座的開關按鈕;

d. 最後實在不行,孩子非要嘗試危險,講又講不聽,還有安全插座嘛,可以把危險環境暫時隔離掉;

e. 同時,家長再不斷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通過講道理、看繪本、重複場景的演練不斷強化。


那麼,如何對兒童進行安全教育,我們家用得比較多的幾個辦法如下:

1)設限

上面的b、c方案就是設限。給孩子設限,即限制孩子的某些行為,是養育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項技能。在我們家,設限的主要使用場景包括:危及安全、妨礙他人、兼顧家庭其他成員的需求等,不能濫用,濫用就無效了同樣,寶寶成長的不同階段,需要的限制也不一樣,要根據寶寶的能力和需求量身定製。

正是設限,保證了孩子自由探索的安全空間,也讓孩子有能力約束自己,孩子才有了所謂的自由。從孩子的角度,他們也需要設限帶來的安全感,不必擔心從事被允許的工作會帶來危險。

那麼怎麼設限呢?

(1)家長本能的反應:這招是從西爾斯學來的,尤其適合用於危險場景。

(2)溫和而堅定的設限,家長不能帶著情緒。

(3)設限規則的制定必須提前,既往不咎。

(4)保持規則的一致性:設限規則的建立、重建都伴隨著孩子一次次的試探挑戰,這時候規則設立者一定要堅持自己的原則。規則建立好了,也需要常維護,孩子會偶爾挑戰,以確認規則是堅固的,確認自己被持續地保護著。

2)場景重複

上面的e方案就是場景重複。孩子行為模式的習慣養成靠的是不斷地重複,這一點在如何教導孩子敢於認錯? - 豬豬-路易媽媽的回答里強調過,安全教育也是一樣。路易現在快三歲了,最近熱衷於自發一字不落背下各種繪本、兒歌、童謠。利用這一點,我們開發了「知識問答」遊戲,題目包括家庭住址、父母姓名、父母手機號等。我們也給孩子講一些安全繪本、安全常識歌謠,目前引入的不多,一來他安全意識很強,二來我們主要從生活中自己找危險,自編歌謠,比看繪本可能更直接。更大一點,打算針對一些常見的安全場景,給孩子進行演練(類似大人的防火防震演習)。

3)環境防護

上面的d方案就是環境防護。現在市面上有各種安全防護產品,我覺得該用也得用,比打一頓強,只要不是不想別的辦法全靠它。

4)孩子的自我保護

我們也不需要太過度保護孩子,孩子本身就有自我保護的本能。有一個我印象很深刻的細節,那時候路易一歲多剛會走路,有一次他鑽到飯桌底下,突然猛地一下站起來,他不知道自己的身高已經高於桌子了,結果頭被狠狠撞了一下。從那以後我們觀察到,只要他再爬到桌子底下去,出來都改成爬行,爬到桌子邊緣準備站起來時,他不確定自己是否出了桌子的邊界,竟然小心翼翼地用手舉在頭上防護,一點點慢慢站起來,這樣就不會撞到頭了。這是孩子自己想出來並嘗試的辦法,我們沒有教他,整個過程我們只是在一旁觀察,沒有表現出擔心、驚訝的情緒,也沒有出手干預。


關於設限,我再補充幾個例子:

例子1(家長本能的反應):路易第一次知道界限是個很有意思的故事。那時候他8個多月,剛剛會爬,他在客廳的地墊上活動,總想方設法靠近地墊外面的世界。兩個枕頭已經限制不了他的活動能力,這天就在我們眼皮底下,路易開始了人生第一次挑戰行為。只見他身手敏捷地翻過了兩個枕頭,對久違的瓷磚伸出了小手,知道我們在盯著他,他一邊看著我們,一邊試探性用手碰了碰瓷磚。媽媽心想摸就摸吧,感受下瓷磚的觸覺也挺好,就沒有做出反應,繼續觀察路易還能幹點什麼。路易見我們默許了他的行為,高興得開始用手啪啪拍瓷磚,觸感又涼又硬,拍著果然帶勁。很快,路易開始得寸進尺,幾個月大的小寶寶認識事物的方式無非是用手摸摸、用嘴啃啃,只見路易趴在瓷磚上,伸出舌頭企圖要舔瓷磚。這在我們家可是不被允許的,媽媽本能地大叫一聲,路易迅速往後退了兩三下,退回到枕頭後面,這是他第一次知道了界限。後來路易又多次挑戰過舔地行為,都被堅決地制止。

例子2(溫和而堅定的設限):路易有回(1歲3個月)爬到他的浴盆里玩,坐在浴盆里像划了個小船,可他的小手卻不老實,伸得老遠抓東西,失去平衡差點翻船。這迴路易又想划船玩,他先指著浴盆「嗯」,問媽媽這是什麼,媽媽在一米開外的地方回答說:「這是浴盆。」 然後,小路易就抬腳企圖跨進浴盆,媽媽本能地叫了一聲「哎哎哎」,接著用平靜地語氣說:「不去,危險。」 媽媽身體保持不動還在原地。路易停下了動作,思考了下,又重複指著浴盆「嗯」,換成指認麻痹媽媽哈,媽媽回答「浴盆」,然後路易順勢又抬腳,媽媽淡定地重複:「哎,不去,危險」。這樣十幾次之後,路易不再嘗試爬浴盆,玩起了一旁的小收納箱。媽媽除了最開始本能地叫一聲表明立場,之後的語氣是越來越平靜,越有信心,就越能兼顧溫和與堅定,設限效果也越好,良性循環。

例子3:再講一個負面的例子,話說我一般不會批判別人的做法,因為你不是別人很難了解別人的處境和考慮,但這個例子我覺得很典型,又涉及安全這麼重要的方面,才做些分析以提醒大家。 有次在公園,看到一個3、4歲的小女孩追著一個結伴同行的小男孩玩,追得太快以至於小女孩的媽媽有一陣子沒能跟上,她媽媽就擔心安全問題,想教育她不要離媽媽太遠。然而她媽媽的方式很糟糕,既沒有自然流露出自己的擔心情緒,也沒有強調「不能離媽媽太遠會危險」,只是拚命地問小女孩:「你為什麼非要跟著他跑?」 重複問了很多遍,很兇很不講理的感覺,最後終於提到一句「危險」,也沒說清楚怎樣是危險的,聽上去倒像是給自己的生氣行為找理由。道理其實沒講清楚,小女孩肯定不明白為什麼惹媽媽生氣了,很委屈地哭了起來。這時她媽媽像被啟動了按鈕一樣,很不耐煩地說:「又來了。」 然後就打了小女孩,用暴力制止了她的哭聲。又過了一會,我們看見那個小男孩和他媽媽坐在一塊大石頭上休息,順便等著小女孩母女倆,小女孩一來就爬上石頭坐在小男孩旁邊,她媽媽就當著小男孩媽媽的面說:「你幹嘛非挨著他坐?」 語氣充滿厭惡,絲毫不顧及小男孩和他媽媽的感受,事實上小女孩坐在哪裡並不影響她媽媽,可見她媽媽在生氣小女孩跟小男孩太近,似乎不是真的擔心她的安全。講這個例子我是想強調,很多時候打不打根本不是問題的重點,關鍵是家長有沒有讓孩子明白自己的什麼行為會帶來怎樣的危險。


我們家孩子非常有安全意識,也許是遺傳了娃爸的基因,也許是我們的安全教育多少起了點作用。比如,他在小區里看見汽車開過來,老遠就拉著我們跑到一邊。比如,阿婆常帶路易到小區里雜貨店買東西,老闆偶爾逗路易:「我給你糖吃,你跟我走吧。我帶你去玩,你跟我走吧。」 他都堅決地表示:「不行。」 老闆只好退而求其次地問:「那我把你的菜拿走行么?」 路易想了想「不拿點東西打發你不行呀」(我腦補的),於是很大方地說:「拿走吧。」 再比如,他一上車就大聲強調:「先別開,寶寶還沒先系好安全帶。」 他默認的規則是只要車開就必須系安全帶,不開的時候可以不系,這時候媽媽才能抱他。

以上就是我們家不系統的安全教育,需要啥就教育啥,大家僅供參考。


有個小動畫,叫《蠢蠢的死法》給兒童看的,還蠻好玩的,怎麼系統教育不知道,也許只能觸景生情(看到了什麼,或者看到了電視新聞)地不斷嘮叨和嚇唬http://v.ku6.com/show/ITBCKenBm7YilTeXAEcQlQ...html


家庭對兒童進行安全教育,可以從自救技能學習、隱患排查、逃生演練等多方面進行。

針對兒童而言,普通日常生活中的創傷自救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比如在勞動中或者是玩耍的時候手指、四肢出現創傷,一個學習過急救知識的兒童是可以完成基本的外傷簡單處置的,作為止血、包紮、固定、搬運這四大創傷救護技能,兒童能夠身體力行的是止血和包紮,固定和搬運對於兒童來講會有一定的難度。

作為急救技能中的心肺復甦和其道梗阻的處置,對於尚未發育成熟的兒童而言是很難完成的。
那麼遇到危險隱患的時候,兒童也是可以根據掌握到的知識,來判斷哪些是危險源,哪些危險源是可控的,哪些是容易出現失控的,哪些情況是可以利用學過的知識去消除並遏制危險源從而減少或者降低發生災害的幾率

從年齡段劃分來看:
為學齡前兒童,急救技能中的簡單止血方法應該是比較容易掌握的。
小學階段的兒童應該能夠熟悉並掌握急救技能中的止血包紮和固定能力。
再大一些的青少年應該能夠完成所有創傷救護的基礎技能以及心肺復甦和氣道梗阻。
在災害自救方面,學齡前兒童應該學會一些在日常生活中的家庭自救方法,雖然兒童年齡小,心智尚未成熟,但是他們有著超強的模仿能力和學習能力。

除了創傷自救技能之外,兒童也應當參與學習一些消除災害隱患的行動。我們在給兒童上減防災課程的時候,經常會要求兒童們定期和家長一起做家庭應急演練,我們通常會通過製作一個立體的、直觀的家庭房間分布圖或者模型(繪製平面地圖或者用已經印製好的圖片示意也可以),讓孩子們來挑選出家庭裡面那些擺設或者地方有危險隱患,那些地方有危險源、危險源是否安全可控,如果不可控如何進行應急處置。

在家庭應急演練時,兒童可以和家長一起,模擬在發生火災或者地震等情況時候的逃生,或者學習利用專業的應急包來進行災害自救和避險逃生。家庭開展這樣的演練活動,既能夠幫助兒童提升應對災害的能力,也是家庭自我檢查和確認安全水平的好機會。


系統的兒童安全教育,我覺得我們有必要從反思一些常規的錯誤開始。

1、反思災害教育中的錯誤認識

(1)注重認識目標,忽視行為矯正,災害教育不同於一般的知識教育,主要不是追求認知目標的達成,而是通過認知目標的實現來促進學生心理機能的完善和行為的規範,以正確看待災害,在災害發生時採取正確的行為與措施。單純給學生灌輸防災知識無法達成災害教育的目標,必須在轉變防災態度、促進防災技能的學習方面多作努力;

(2)缺少學科整合,欠缺教學資源,有關災害教育的學科之間缺少必要的整合;當前課程資源的開發設計中沒有注重社區的教育教學資源開發(如災害遺址、防災主題公園等),更談不上應用於教學中。

(3)教學方式單一,忽略防災演練,教學模式單一,不適應於災害教育的特點。防災演練是災害教育的重要一環,是知識向能力轉化的重要環節,不僅僅是發出警報、模擬逃離這麼簡單,應該多增加體驗式、探究式學習與防災減災演練,也一定要科學地編製學校防災計劃並組織實施。


2、傳播減災知識要從學校做起

災害教育是由學校、社會、家庭三個維度構成的。其中,學校災害教育應該首先發展,因為學生可以向家庭和社會傳播防災減災知識、能力,進而提高整個社會的災害意識與防災素養。具體來說,

(1)整合不同學科資源,綜合滲透且開設選修課;積極通過災害教育校本課程建設開展災害教育教學實踐,貫徹「學習對生活有用的知識」的理念。注重對學生防災技能、態度的培養,改變之前過度強調防災知識的意識。

(2)災害教育的教學策略應該是「綜合滲透,主體探究,活動強化,全面發展」。災害教育教學應按照 「掌握知識—獲得能力—培養態度」的程序,循序漸進開展教學設計及教學。通過案例教學、實踐體驗、探究等方法促進學生學習興趣,學生正確看待災害現實及影響,保障教學效果。

3)完善災害教育數字化資源庫,開發設計災害教育教學資源。通過形成性評價,促進學生全面、可持續的發展。

總之,減災從學校開始。學校是災害教育開展最適合的地方,學校教育比較系統和正規,學生是易受災人群,學生能把災害意識向家庭與社區擴散,從而提高全民的災害意識。教學設計、活動實踐過程中需要關注兒童的年齡與心理特點。


3、創新災害教育教學策略方法

教師進行教學設計時,要不斷反思災害教育中之前的錯誤認識,充分肯定學校教育在防災減災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與意義,不斷探討災害教育教學策略與方法。

1)充分認識文化層面上的災害教育差異問題。如中日災害教育有所差異,不能歸結為經濟發展程度所致,還需要分析不同的災害背景及防災文化差異,我國傳統文化避諱談及災害等問題,覺得晦氣、倒霉,這些都是以揚棄的態度加以把握。

2)教師應充分注意活動課類型與內容比例問題。災害教育不能遊戲化,但也不能教條化,主要通過教學需要讓學生形成積極的防災態度—不恐懼災害,也不漠視災害。災害教育活動課程可以講座、小組討論、演講、知識競賽、演練等多種形式開展,但需要與講授課程充分融合,不能顧此失彼。不是所有內容都需要通過遊戲展現。同時,講授式教學需要佔一半的課時,這才能保證學生、尤其是高年級學生知識的學習積累。

3)災害教育是素養教育不是職業教育。一般意義上的災害教育不是培養專業的災害救援人才、管理者等,主要是通過提前受教育者的素養,進而推進防災文化的普及,安全安心社會的建設,與災害相關的內容都可以講,科技層面、文化層面、政策層面等。鑒於此,希望廣大教育工作者不要功利化災害教育,災害教育立意要高,細水長流。

4)正確處理區域性災害問題。區域性本地常見災害應該成為災害教育的主體,但不是全部。比如西南地區的學校認為沒有必要學習颱風災害,綜合思維能力的培養,不要局限於地域災害。學生的成長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除了學習教材所列的常見災害外,教師還可以開拓更多的內容。


4、學習災害教育教學引導模式

教師要根據教材學生情況,選擇貼切的教學方式。力求「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在教學中應該應用多種教學方式,可適於災害教育的教學模式:探究式教學模式、體驗教學模式、合作教學模式、案例教學、戶外教學。災害教育可採用探究、討論、實驗,觀察等多種活動形式,使學生與學習對象相互作用,從而獲取主動認知,主動建構,得到充分發展。採取「小組討論」和「合作學習 」的方式,讓學生多想,多試,在討論和合作中去發現,去探索,去創造。


研究者提出通過教導相關知識,讓學生感知災害的危害,進而理解防災準備的必要,通過這一連串的啟發過程,學生可學習防災的技巧,組織自己的防災策略。當災害發生時,才能有正確的反應,將災害的傷害降至最低。


5.開展災害教育教學課例研究

我國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專題研習,非常適合開展災害教育。利用當地災害的類型和特點,通過理論學習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廣泛採用研究性學習。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學習為基礎,從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以自然災害的相關問題為研究習題,主要採用小組合作或個人形式進行研究性學習,使學生通過查閱文獻,調查訪問,親身實踐,深刻了解其災害現象、成因、危害等。尋求可行的解決方法,養成嚴謹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提高學生應對災害的能力,對於正確環境觀和災害意識的形成非常有利。

借鑒國外的災害教育案例,我們可以發現其善於運用探究式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且注重減災防災意識的培養。探究活動基本程序:提出假設—搜集資料—驗證和修改假設—對新的假設做出解釋。下面我們來看一則英國災害教育的案例,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對兒童進行系統的安全教育,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清楚。這裡選取減災教育為內容,以壹基金的「減災小課堂」為案例,做一說明。

減災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升人們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從而降低災害所帶來的傷害和損失。壹基金減災小課堂,是按照邏輯相關聯的五節課程構成,分別是:「認識災害」、「了解環境」、「識別風險」、「設計行動」、「實踐行動」。這五節課可以與任何一種突發自然災害相結合,比如地震、火災、洪水、泥石流、颱風、雪災等,演繹成為針對某一特定災害類型的五節課。由於自然災害具有很強的地域特點,每個學校面臨的主要災害類型也不同,所以減災小課堂需要讓老師和學生根據當地實際需求,選擇危害度最高的災害類型,並結合當地的災害案例開展教學。


1.認識災害。主要包括認識地震、火災、洪水、泥石流、颱風、雪災等自然災害的基本原理,災害發生時的先兆,災害的具體危害等。一般通過對災害原理的模擬及對人造成影響的實驗過程來開展,學生分組開展實驗,觀察災害發生的過程及後果,討論災害的特徵及應對辦法等。比如,用「一起震震震」的實驗模擬地震,用「泥石流那裡去」模擬泥石流等。


2.了解環境。災害帶來的後果和兒童應對的方法都與居住的具體環境有密切關係。這一節課將帶著學生用繪製資源圖的方法,對自己生活的學校及社區的環境進行考察。兒童分成4-6人的小組,小組成員分工協作,將觀察的與災害有關的信息繪製在資源圖上。考察環境的過程也是兒童思考災害與自身關係的過程,團隊的交流與分享非常重要。


3.識別風險。為了降低災害可能帶來的危害,學生必須清楚的知道居住環境中哪些是危險點,哪些是安全的去處,哪些是可以防災或救災的資源。這節課將繼續用分組的形式,通過繪製出來的資源圖,討論識別風險與資源,並將將這些信息點標註在地圖方,用安全或危險貼紙進行張貼。


4.設計行動。對如何消除災害風險,如何提升應對災害的能力,兒童是會作出自己判斷,並作出力所能及的行動的。這節課將繼續分組,每個小組策划出一個簡單的、具體的、可執行的活動,並在下一節課去實現,老師予以適度的指導。通常兒童們討論出來的方法包括「設計逃生路線」、「製作宣傳海報」、「設計急救包」等。


5.實踐行動。減災教育的目的是改變,不僅是對兒童知識和能力改變,而且是兒童通過學習作出改變。這一節課就是按照上節課的方案,實踐行動並作出改變的過程。兒童根據方案,可能是自主進行了一次逃生演練,或者只做了一個減災宣傳海報,還是設計了一個急救包,都將激發兒童對於減災的信心,提升他們的行動力和表現力。


國家安全教育,要從娃娃抓起。



《紅袋鼠安全自護金牌故事》

從設暗號不給陌生人開門,過馬路,防火安全用電,遊戲安全方方面面都講到了

這套書我沒買,全部給我家小孩聽的音頻。

李佳講得相當生動有趣,我家小孩聽過她講的就不要我人聲了。


《小笨熊成長行為故事繪本》

有本《自救》把吸煙危害、火災、煤氣、安全用電一起講了,還有《我不怕妖怪》講孩子一個人睡不害怕,一本書一個主題,沒有拼音,需要家長讀給孩子聽。

我家買了一套書八本吧,孩子挺喜歡的。

我看到有兩輯十六本,我是隨便挑了套買的。

如何對兒童進行系統的安全教育?


從兒童能自由行動開始

告訴小朋友家裡哪些地方需要大人陪同,比如陽台、廚房,別說不準去(嬰幼兒會把「不」理解成「要」)
告訴小朋友自己的手機號(比110管用)、家庭住址、父母姓名
告訴小朋友身體的生理結構,內衣遮住的部位不要給別人看也不要摸

我家小孩摔了我不扶,孩子自己就形成了保護機制(摔疼了身體主動進化了),摔下去會主動保護好自己的背部和頭部,幼兒園上小中大班皮得上竄下跳都沒事,烏青天天有但是都不礙事,老師放心摔不壞;老師還讓我在家長會上傳授過經驗,因為同時期班裡有小孩子家裡保護太好,摔下去大頭朝下把自己磕了,還有摔後腦摔成輕微腦震蕩的。。
這事兒其實我沒啥經驗,就把孩子放在自己觸手可及的位置,時刻觀察克制自己不動手就好了,很多坑我們是沒辦法替孩子抹平的,所以不如一開始就讓孩子知道怎麼爬起來怎麼摔得不疼:看著孩子摔,判斷輕重,輕的不扶,告訴孩子護住頭和背盡量別後摔就好了。我家小孩很喜歡在床上玩摔跌,床上軟的時候丫各種折騰,後來我買了個小床鐵板的,丫照樣砰地摔下去把自己整哭了,從此一到小床上丫被我推倒也會像慢動作播放一樣一點一點兒往下倒,笑死我們了。

根據孩子的敏感期來順勢引導會比較輕鬆,我家小孩2-3周歲的時候(具體時間實在記不清感覺很久以前的事了)才開始分你我它,這時候教ta陌生人的概念比較好懂,我家小孩迅速地掌握了家人、親戚、兄弟姐妹、陌生人、壞人、好人、叔叔阿姨同學玩伴兒等一系列概念。

關於孩子的敏感期階段,蒙氏教育的相關書籍講的很清楚的。
有觸覺、味覺、空間、色彩、重量、數字、文字、時間各種階段,蠻有用的。
另外有時間看一些兒童心理學,可以更好的理解孩子的思維邏輯。


1.將所有可能的危險項目做一個詳細的歸納(例如:按危險程度做成一個表格...)。不一定要給孩子看,主要是為了讓大人能夠知道(如:一些潛在的危險)。
2.大人以身作則,不要越過這條危險的溝壑。(身教重於言傳)
3.分析其中的每個危險給孩子聽。(切記要在讓孩子正視的同時不要讓其過分害怕)
4.最重要的一點:從小樹立孩子正確的生命觀、人生觀、價值觀。


我不知道答案,但是我覺得答案應該是這樣的。
0-2歲************************
3-5歲*************************
6-8歲*************************
9-11歲*************************
12歲到15歲*****************
……
---------------------------------------------------------------
我覺得安全教育應該培養一種「理性」的勇敢。主要內容應該是教育兒童如何在遇到危險的情況下自救和他救。看書和看視頻什麼的有作用,但是最好是能夠有一定的直觀體驗,根據兒童的心智發展的實際情況來擬定合適的教育計劃。
----------------------------------------------------------------
順便問問其他朋友,有什麼好的活動方式和計劃沒有?


謝邀。
想」系統的教育「要靠看書,不能靠看答案。以下簡介。

0-3歲,主要是家長幫助做好各類安全防範。家長也要學一點兒童急救常識,醫學常識,不要隨便給孩子吃藥。一般育兒書裡面都有介紹,有餘力推薦醫學院教材《兒科學》(目的是作為常識了解,不要自己給孩子看病)。
在家,避免小孩子接觸到危險物品:小顆粒的東西,超過20厘米的線繩,買插頭保護塞,熱物品遠離孩子,抽屜、門設安全鎖,把葯收好等等。
在外,避免去安全措施差的地方,避免過於擁擠的地方等不適合小寶寶的地方。必須和孩子保持在安全距離之內,看住孩子的手腳頭,在鑽,摸,踩之前把孩子拽回來。

-------------------------------------------加一句最重要的-------------------------------------------------------
孩子在學會流利表達以後(會說話以後),要熟記:我叫什麼,父母姓名電話,家庭住址。
例:我叫豆豆(可以是小名),我家住在某某(某某區)某某小區名爸爸叫某某某,手機***********,媽媽叫某某某,手機***********。
-------------------------------------------------------------------------------------------------------------------------

3-7歲,
1.學校教育:幼兒園一般每年都有消防地震疏散演習什麼的。家長趁熱打鐵,在家多練習。
2.生活教育
聽到空襲警報教孩子辨別,了解家附近的人防入口;
進入新場所注意留心出口/安全通道位置;
狗跑過來不要動啊;
不能在停車場玩,司機看不見小朋友!人行道盡頭車行出口/車庫口/電梯口必須停下;
自己/小朋友不要玩樹枝,石頭;
人擠人的樓梯等一會再走;等等。
3.書籍教育給孩子講解,提問,幫助孩子內化吸收。
有各種幼兒安全繪本,推薦日韓的。
幼兒畫報。淘寶有套裝和打折的過期刊。



我小時候是介樣噠:

東北,冬天取暖燒爐子,我爸媽怕我哪天掉進去,進去,去……

有一天,忘了是他們倆誰,拿著我的手就往爐子上試了一下,我驚了!!!
問我:燙不燙 (O_O)?
我說:燙 ::&>_
從此,我見到爐子都是繞著走的-_-||
哪裡有爐子不走哪裡,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安全……


在美國,家長帶孩子定期做兒童體檢的時候,兒科醫生都會給出相應的指導的。


關於這個問題,因為之前做過一個關於兒童安全的專題,所以我說說自己的看法。大多孩子遇到的危險來自於父母的無知,父母的無知來自於失敗的教育,那RV4偷車棄嬰案就是血淋淋的教訓。想想也是,我們從小都是跌打滾爬的長大,壓根沒被教育過,又如何能有「兒童安全」的意識呢?

吐槽:你們那些開著豪車不給孩子配安全座椅的父母是鬧哪樣啊?你們那些開著車老婆坐副駕駛把孩子抱胸前的是想讓孩子給你當肉盾呢?你們那些買了安全座椅,把安全座椅安在副駕駛的爹媽是腦子短路了?

下面來簡略說下0-6月兒童的安全指南(從以前編輯的文字複製的),父母首先得知道啥是不安全的你才能教育自己的孩子吧。(我是這樣認為的)。如果你在孩子出生這段最脆弱的階段沒啥兒童安全的意識,那麼你也不用想如何教育孩子有安全意識了。這叫知識傳承!!

0-6個月兒童安全指南
寶寶想對你說: 我是一個剛出生的嬰兒,雖然大多數時間在睡覺,但我卻在對周遭的好奇中快速成長,不知不覺,我會突然學會蹬踢和翻身,給你帶來驚喜。可是,當我來到這個世界時,人們用成人的方式為我安排好了一切,我沒有選擇和改變的能力,所以請你來保護我。
你知道嗎?
  雖然我的身體在快速成長,卻有很多事還做不到,所以請你要特別注意:
  ?我會揮舞小手,但蓋在我口鼻上的東西,我卻拿不掉。
  ?我很喜歡水,可是在水中,我需要時刻保護。
  ?我會舔吃我的手指,用小手抱住奶瓶,也能伸出小手去拿面前的東西,然後放到嘴巴里。
  ?我頭部的天頂還沒有完全閉合,而且頭重身體輕,隨時可能頭朝下跌倒。
窒息和氣道阻塞預防
  在嬰幼兒小床上,不要放置任何塑料包裝材料和有縫口的包等,如果這些東西蓋住了嬰兒的口鼻,可能引起嬰兒窒息。
  為預防可能的窒息,並降低嬰兒猝死綜合症的發生『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 (SIDS)』,你的嬰兒應該臉向上睡。千萬不要讓你的嬰兒睡在任何柔軟的物件上,它們可能遮蓋住嬰兒的口鼻。
  讓嬰兒單獨睡,不要與成人一起睡。已多次發生成人的被褥蓋住嬰兒口鼻而導致嬰兒窒息的事件。
  千萬不要把小的物件放置在嬰幼兒可以接觸到的地方,即使一會兒也不行。如果你的嬰兒發生氣道阻塞,你要有所準備。問你的醫生發生這種情況時,你要採取的步驟是什麼?學會怎樣來救助一個氣道阻塞的孩子。
跌落預防
  嬰兒在出生不久,就會用腳踢、擺或推可觸及的東西。這些最初的移動就可能導致跌倒或墜落。
  當你的孩子日益長大,並能翻滾,這時如不適當保護,他們就會滾動進而跌落下來。
  不要把你的嬰兒單獨留在換尿片的桌子、床、沙發和椅子上。在你給嬰兒換尿片時,如需轉身或移動身體取東西時,你的一隻手一定要護著嬰兒。
  當你不能抱他/她時,把你的嬰兒放在安全的地方,如嬰兒床上和嬰兒用圍欄中。
  嬰兒也許在6個月就會爬了。請為樓梯裝上安全門,並在可能使他受傷的地方, 要隨時關上門。
  一樓以上的窗要裝上護欄。
燒燙傷預防
  嬰兒3-5個月大時就會揮動手臂。
  不要抱著嬰兒的同時,另一隻手拿著乘有熱水的杯子或其他熱的食物,你的嬰兒可能會被燙傷。
  給嬰兒洗澡的水溫,要低於49攝氏度(120華氏度)
  天冷時,不要在嬰兒的被子里放上熱水袋,電熱袋等,嬰兒會因此而燙傷。如果你的嬰兒被熱水燙傷,應立即用冷水沖,或把燙傷的部位直接放在冷水中浸幾分鐘,幫助降溫,然後用乾的繃帶或布輕輕蓋在燙傷的部位,帶著嬰兒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和治療。
溺水預防
  給嬰兒洗澡時,不要離開。
  給嬰兒洗澡時,如要接電話或開門等,要把嬰兒抱出水盆,放回小床上。
  兩厘米左右的水也可能使一個嬰兒溺水。
  只需二分鐘,嬰兒就可能在水中失去知覺。
道路交通傷害預防
  事實已證明使用嬰兒汽車座椅能有效降低交通事故對你孩子的生命威脅。
  建議為你的嬰兒準備一把嬰兒汽車座椅,這將使你的孩子更安全,還能養成有良好的習慣,從而使你能安心地駕車。
  你的嬰兒座椅要放置在汽車的后座,並使嬰兒臉向後坐。
  保證你的嬰兒汽車座椅是正確安裝的。仔細閱讀你汽車指導手冊中有關座椅安裝的指導。
  當你的孩子在汽車裡時,每次都要使用嬰兒汽車座椅。
  千萬不要抱著你的嬰兒,坐在帶有安全氣囊的汽車前座。


有個組織:全球兒童安全組織(SAFE KIDS WORLDWIDE)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以致力於預防兒童意外傷害為使命的非營利性的全球性組織。 如果你想詳細的了解這方面知識,去網站自己瀏覽先學習下,教育好自己再教育孩子吧。


幼兒說認為,6歲內的孩子由於心智未發育成熟、對很多東西都缺乏安全意識,大人的照看是第一責任。

一般來說,6歲內常見的兒童傷害有下面一些,家長照看時需要留意:

燒燙傷:防止孩子玩煤氣爐、不要觸碰熱水壺、不能玩耍打火機。

觸電:將家裡的電插頭、電源堵上,告誡孩子不能用任何東西插進插座。電吹風、剃鬚刀等危險電器要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中毒:家裡的潔廁精,尤其是有腐蝕性的液體,比如煤油、硫酸、汽油等一定不要隨意放,更不能用食品飲料的罐子裝。

溺水:孩子在家裡玩耍時,需要查看廚房廁所洗手間是否有大量積水,在外玩耍時不能靠近池塘河流。

頭部受傷:防止孩子攀爬高處摔落,撞傷頭部,尤其是後腦勺。

窒息:阻止孩子將硬幣、小珠子、小型玩具等塞進嘴巴造成窒息。

刺傷割傷:家裡的刀具要放好,不要給孩子玩。

骨折和扭傷:室外不要攀爬不合適兒童玩耍的遊樂設施,並且要查看設施下面是否有保護作用的墊子。

眼睛受傷:避免激光類玩具,尖長的玩具比如刀劍等不要讓兩孩子相互揮灑。


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要採用啟發和誘導的方法和孩子談話。應遵循以下原則:一要待孩子身心發育達適當程度,方可進行。二要對孩子的嘗試和失敗有耐心,成功時要及時給以鼓勵。三要在訓練中避免強迫,要引導孩子高高興興接受訓練,寓教於樂。幼兒自我保護強,戶外安全有保障
在教育和訓練中,還要掌握孩子的心理特點,尤其全家人對兒童的要求和教育方法必須一致,否則會造成兒童心理紊亂。成人對兒童應一視同仁,不能有所偏袒,以免造成孩子缺乏信心和頑固任性,對培養習慣不利。大班的孩子,常表現一定的抵抗性,喜歡說「不」,對此應採取策略,凡事必須正面誘導,向孩子提出明確要求,並指出為什麼要這樣做,為什麼不能那樣做。兒童喜學榜樣,模仿性極強,故在遵守用電、玩水、交通規則等生活習慣上,同其他行為一樣,成人應做出良好榜樣,並鼓勵兒童之間相互學習,養成良好習慣,改正缺點。
在此基礎上,積極配合學校開展的各類安全活動鞏固安全知識,比如:前兩個月學校開展了防火自救知識講座,我們聽孩子說後,在家也搞了個模擬火災現場逃生活動,我、孩子的媽媽和孩子扮作火災現場人員,採用各種手段逃生,孩子自己知道爬在地上,用濕毛巾捂住嘴巴選擇安全出口撤離火災現場……活動過程中,孩子不僅鞏固了安全知識,而且在充滿樂趣的遊戲中增進了家庭親情,「火」場孩子時不時對我們的提醒,讓我們作為家長的更系統知道了正確的應對火災現場的實用知識。
除此之外,可以通過有關安全知識DVD、圖片、故事等來教育孩子注意安全,為了激發孩子學習這方面知識的興趣,我們往往帶孩子去現場感受,比如:在教交通安全方面,我們帶孩子到街上去認識斑馬線、人行道,車行道,知道「紅燈停,綠燈行」是怎麼回事,回到家讓孩子扮小交警,指揮我們這些「行人」過馬路,孩子通過看、聽、想、做不知不覺中就把安全知識牢牢地記在心中了。
有時幼兒園會要求孩子畫畫,我們適當引導孩子畫些宣傳安全的畫,孩子開始畫時不知如何創作,不停地問,於是,我們為她找了許多相關的圖畫書,讓她自己翻,看不懂的地方問我們,結果她最後畫出的那幅宣傳畫是我們都沒想到的在路上一串大腳印,一串小腳印,大腳印在車行道上,小腳印在人行道上……這幅畫真實的描繪出許多成人淡漠交通安全知識,而小孩子卻認真遵守交通秩序的社會現象。畫面簡單,含義卻是那麼深。
1.防止玩火。孩子是不宜進入廚房的,火柴和打火機一類易燃引火物決不能讓孩子去玩弄。教育孩子玩鞭炮和焰火時要特別小心,孩子要在家長的陪同下玩這些東西。讓孩子懂得玩火的危害性。
2.不要玩水。教育孩子不要在湖、河邊上玩耍,要在安全地帶,決不要亂跑亂蹦,以免失足誤入水中。
3.不要玩電。囑咐孩子不能去觸摸和玩耍正在運轉的電風扇等電器產品,不能摸電插座。
4.不要讓孩子隨便拿刀、剪或其它尖銳器物當作玩具。教會孩子正確使用刀、剪等用具。
5.避免運動受傷。孩子在運動或遊戲時,教育他們注意規則,按順序進行,避免碰撞。教育孩子不做危險性遊戲。
6.不要亂吃食物,不要買「三無」食品,注意食品的生產日期,髒的食物不能吃,陌生人給的食品不要吃。幼兒進食一般要有人在邊上監護。
7.防止異物入體。教育孩子不隨便把小石頭、花生粒、瓜籽、小紙團等東西放入口腔、鼻、耳,以免發生意外。
9.教育孩子,使它們懂得登高的危險。不可從高處隨便跳下,不拿力所不及的東西
10.要告誡孩子,不要把鉛筆、筷子、冰棍、玻璃瓶或尖銳的東西拿在手裡或含在嘴裡到處跑,因為這樣容易扎傷孩子。
11.教育孩子不要把塑料袋當做面具往頭上套,以免引起窒息而死亡。家長也盡量避免將塑料袋亂放。
12.在野外旅行散步時,教育孩子不得隨便採摘花果,抓捕昆蟲,更不應放入口內,預防中毒等意外事故發生。
13.教育孩子單獨在家時,聽到敲門聲不要隨便開門,可說:「我父母不在家,請你以後再來」。以防竊賊趁大人不在時闖入盜竊。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終生平安與幸福。幼兒園階段是幼兒自我意識發展打基礎的時期,抓往這一關鍵時期家長對孩子進行自護自救的教育,規範孩子的安全行為,培養其自我保護的必備素質,會讓孩子受益終身。


我覺得安全意識每個家長都有,對於孩子關鍵是重複重複再重複。 不要抱怨社會,不要抱怨課堂,從每個家庭做起!!


話說回來,國外學校對孩子的安全教育確實比我們更重視。

以下分享一個德國的同學前兩天發的一篇海德堡小學安全教育課的體驗經歷。

德國學校每年有一次SICHERHEITSTAG(安全日)教育活動,主題涉及交通安全,火場逃身,遠離毒品等方方面面。上周筆者有幸參加了海德堡一所小學三年級的Gewaltpr?vention(預防暴力)活動,獲得了一些近距離的感知和體驗。

此課程分6個模塊6個小組循環進行,內容包括:phantombild(疑犯拼圖), aus Auto angesprochen werden(被車裡人搭訕), Wer ist fremd(誰是陌生人)? Verhaltenstraing(反應訓練), Mein Schulweg/Rettungsinseln(上學路上/救生筏), Allein zu Hause(獨自在家)。

老師,警員和志願家長以遊樂場,上學路上,獨自在家等幾個場景的設置,和孩子們共同討論了「被大孩子欺負怎麼辦」,「遇到脫鏈的惡狗該如何應對」,「該不該和陌生人交談」,「獨自在家要注意什麼」等現實問題。

比如被車裡人搭訕,孩子們需記住:我沒有義務提供信息;我走我的,並非不尊重他人;我不和陌生人交談;我試圖記住司機的樣子等。

比如獨自在家,孩子需記住:我不告訴任何人,我一個人在家;我不在電話中給任何信息;任何情況下我都不開門;我知道緊急電話等。

比如在遊樂場,孩子們應做到:不和陌生人交談;學會說不;小朋友呆在一塊玩;小朋友結伴同行等。


在整個課程中,筆者參與了其中的Verhaltenstraing(反應訓練),這裡重點解說一番。

10月7日上午HEIDELBERG LANDHAUSSCHULE音樂廳,沒有琴聲,也沒有歌聲。穿透老玻璃的是一陣陣燎耳的嘶吼和尖叫。正在進行的是小學三年級的「安全日」教育活動。這裡是六個模組之一的Verhaltenstraining(反應訓練------關鍵時刻一定要有所反應)。特別的訓練自然少不了特別的客人:來自海德堡警察局的Jochim警官。此刻,他正和孩子們圍坐在一起,各自捂緊了耳朵,放聲大叫。他說,緊急情況下,貼近對方耳邊尖叫,一來可以使他感到切實的疼痛,二來可以造成他極大的恐慌。

這一模組的主要內容有兩部分:
第一部分「WER BIN ICH」(我是誰)。孩子們逐一介紹自己的姓名年齡,家庭住址,電話號碼,興趣愛好。這個看似極為尋常的環節其實包含了幾個非常重要的信息:
Ich bin Herr Jochim. Ich bin eine Person!

事實上,這些平日里看起來淘破天的孩子在自我介紹時大多眼覷著地,怯於和他人有目光的接觸。Jochim先生會幫助他們糾正站姿,並告訴他們要表現出由內而外的自信:

「我雖然小,但,我是一個人,我需要空間。我在街上走著的時候昂著頭挺著胸踏步流星而不是溜著邊兒掏著空兒悄悄穿行,你們,要給我讓出足夠的空間。」

記住家庭住址和電話號碼對於一個小學生來講並不是一件難事兒,但說不出的還是大有人在,Jochim先生說,在尋求幫助時,能背出電話能讓事情簡化許多。而對於如何尋求幫助,他強調說要「責任到人」。如果喊「HILFE」的時候沒有人停下腳步,就要變被動為主動,快速篩選一個人,緊緊抓住他的胳膊,堅決地說「請您務必幫助我」。

孩子們的興趣愛好非常之多:足球,馬術,游泳,LEGO,芭蕾,鋼琴,小提琴......這裡Jochim先生想著重表達的是:「你,有權力說NEIN」,這些究竟是父母的興趣還是你的興趣?在許多問題上,你有權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而這些想法和意見必須得到應有的尊重。

第二部分是動作訓練。Jochim先生提了一隻軟墊護住腿部,讓孩子們輪流練習進攻,一時間音樂廳里風雲陡起吼聲大作。

Jochim先生解釋說,在與陌生人或不友善的人交談時盡量將雙手交叉放在腹前,如果口袋裡有鉛筆或鑰匙,可以隨手掏出握在掌心以應對萬一。這樣,當對方掄你耳光的時候,雙手可以及時向上前方挺舉抵擋一二。然後,一條腿穩住重心,另一條腿使全力踢對方的小腿迎面骨,雙手護住自己的頭部,同時一定要大----聲----呼----叫。如果對方因為小腿疼痛而屈膝,你可以用鉛筆或鑰匙襲擊他的臉部,非常必要的時候不排除攻擊眼睛。


最後,Jochim先生問孩子們對今天所有的活動設置是否感興趣,他得到的答案是尖叫!


鄭淵潔《皮皮魯送你100條命》


《Hoof and Safety with Nuzzle and Scratch》是BBC出品的兒童安全教育電視系列,採用動畫、布偶、真人結合的形式拍攝。該片把要傳達的信息變成一個個小小的情景動畫,通過孩子都喜歡的形式展現出來,這些所有的安全知識都潛移默化的被孩子們輕鬆接受。

《Hoof and Safety with Nuzzle and Scratch》共13集,每集19分鐘。適合3歲以上小朋友觀看,一邊做英語啟蒙,一邊進行安全教育。

《Hoof and Safety with Nuzzle and Scratch》劇集列表

S01E01.Hot Stuff

Nuzzle and Scratch learn how to avoid nasty incidents involving hot things.

S01E02.Gnomes and Gardens

The alpacas discover things around the garden that are best avoided, including shears.

S01E03.Yucky Stuff

The two furballs of fun guide viewers through what"s bad to try to eat.

S01E04.Water, Water Everywhere

Nuzzle and Scratch find out how to stay safe and sound in the wet stuff.

S01E05.On the Road

Nuzzle and Scratch are here to help keep you out of harm"s way on the highway.

S01E06.Sharp Objects

The duo take us through the do"s and don"ts of using sharp objects.

S01E07.Pens, Doors and Soggy Paws

Get the lowdown on what"s hot and what"s not in the latest Safety Ranger guide.

S01E08.Here"s Looking At Chew

Safety Rangers Nuzzle and Scratch spot the hazards in biting off more than they can chew!

http://S01E09.In the Car

The duoi learn about seat belts, door handles and getting out on the safe side of the car.

S01E10.Highs and Lows

Nuzzle and Scratch learn to be careful near open windows and in high places.

S01E11.Slips and Trips

The furry friends find out how to stay safe on shiny floors and on stairs.

S01E12.At the Supermarket

Nuzzle and Scratch go off their trolleys at the supermarket.

S01E13.On the Buses

All aboard the safety bus as Nuzzle and Scratch learn to stay safe on, and

near, buses.

英國兒童安全教育十大宣言


1、「平安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教育兒童人人有若干權利,如呼吸權、生命權、隱私權。這種權利任何人不能剝奪。告訴兒童,任何人也無權剝奪兒童的安全權。安全重於一切。

2、「背心、褲衩覆蓋的地方不許別人摸」

兒童應當知道身體屬於自己,自己的某些部分應被衣服所覆蓋,不許別人看,不許觸摸。兒童有拒絕親吻、觸摸的權利。

3、「生命第一,財產第二」

告訴兒童,遇到暴徒時,有權獲得朋友的幫助或堅決拒絕暴徒的要求。許多暴徒表面兇狠,內心卻很膽怯,許多兒童齊心協力,一齊高喊「滾蛋」,通常能把壞人嚇跑;萬一遇到身體威脅,兒童身小力薄,一般只能向壞人屈服。有時,孩子們會擔心被壞人搶去財產、自己回家挨打受罵。例如,有的孩子會想:「如果壞人搶了我的自行車,父母準會打死我。」應告訴孩子,他們的身體安全,比自行車重要得多。

4、「小秘密要告訴媽媽」

向孩子保證,無論發生什麼事情,只要孩子向父母講明真情,父母都不會怪罪,而且會儘力幫助孩子。當兒童向大人說實話時,他們應被充分信任。大人應當信任兒童並及時幫助他們。例如,在性騷擾事件中,如果兒童向大人訴說,而未得到信任,這種騷擾會長年累月持續下去。

5、「不喝陌生人的飲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

有權不聽陌生人的話,不喝陌生人的飲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有權對毒品、煙酒說不。

6、「不與陌生人說話」

孩子有權不和陌生人說話。當陌生人與孩子說話時,孩子可以假裝沒聽見,馬上跑開。陌生人敲門可以不回答,不開門。告訴孩子,對陌生人不理睬是對的,小孩沒有能力幫助陌生人。大人不會認為這是不禮貌的。

7、「遇到危險可以打破玻璃,破壞傢具」

為了保護自己,兒童有權打破所有規章與禁令。告訴孩子,在緊急時,他們有權大叫、大鬧、踢人、咬人,甚至打破玻璃,破壞傢具。司馬光砸缸就是典型事例。

8、「遇到危險可以自己先跑」

遇到壞人、地震、大火,孩子應當果斷逃生,拔腿就跑,自警、自救、自助,可以不要等大人的指示。

9、「不保守壞人的秘密」

告訴兒童,即使他曾發誓不告訴別人,但遇到壞人欺負,一定要告訴家長,這些秘密千萬不要埋藏在心裡。

10、「壞人可以騙」

遇到壞人,可以不講真話。機智應對,才是好孩子。


最重要的應該是培養他自己「惜命」的意識。深刻的意識能夠讓他在生活中隨時隨地自主的注意安全防範。這遠比刻意強調如何避免危險來的高效。


再怎麼教育孩子也不能變成魔法少女/魔法少年 還是加強治安管理刑事偵查效率和懲罰力度比較靠譜


推薦閱讀:

TAG:教育 | 育兒 | 兒童教育 | 安全 | 徐州豐縣創新幼兒園門口爆炸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