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求孩子做某件事時,「我數三下」的方法為何十分有效?

「我數三下,3——2——」

通常這個時候孩子就開始有反應了,為什麼這個方法對孩子很有效?


謝邀。
這個問題有意思,因為國內外的教育里都存在這樣的情況,只不過通常在我們的印象中,這句話緊隨的就是威脅,例如「媽媽就走了啊」,「媽媽就生氣了啊」,「媽媽就不理你了啊」……所以我同意 @Dedicatus給出的「條件反射」的解釋。但是這一解釋只是闡明了為何威脅會有效,並沒有真正回答問題。

  • 為什麼數「1,2,3」會有效。

實際上,兒童的內在節奏感是遠慢於成人的,尤其是性格內向和不喜歡運動的孩子。尤其當兒童在進行自己喜歡的活動時,這一點更加顯著。所以,當家長需要他們停止這一活動,進行另一個新的活動時,這一點就更為顯著。所以,國外的育兒專家建議,需要給兒童留出過渡時間,讓他們有所準備。數「1,2,3」正是這樣一種留出過渡時間,讓孩子慢慢把注意力從當前的事情上挪到另一件事上的辦法。

  • 為什麼有時候數了「1,2,3」也沒有效果

因為你給孩子留出的過渡時間不夠。當孩子越是喜歡當前正在做的事情時,越是需要更長的過渡時間,來幫助他轉移注意力。所以我們經常聽到家長原本計劃數「1,2,3」,數到後來就變成了「1,2,2.5,2.6……2.91,……3」。這是有耐心的家長,性子急一點的,直接就把一開始提到的那些威脅放上來,甚至直接把孩子撂一邊先走了。

  • 如何幫助孩子順利過渡
  1. 拉長過渡時間不失為一種好辦法。
  2. 明確地告知接下來的「日程表」是什麼,並且闡明原因。當他們對未來進行的事有所了解,甚至感興趣以後,就會順利地轉移注意力。例如,小萌6個月的時候,我們希望他能停止玩耍,好好吃米粉,就會說:「小萌,現在我們要吃甜甜的米粉啦!吃完米粉以後,小萌就會長高長大喲!之後,如果你還有肚子,我們可以吃你最喜歡的牛油果喔!」這時候,原本對食物不感興趣的小萌,就會盯著牛油果,拚命張著嘴往前夠米粉。神奇吧。西爾斯醫生說,孩子真正的理解力,是你所以為的他的理解力的2倍。
  3. 以固定形式告別或開始。例如唱「再見歌」,揮手和正在玩的玩具/小朋友們說再見。這樣能形成良性的條件反射。
  • 特別提醒

威脅孩子也許短期內有用,但是長此以往會讓孩子失去對家長的安全感,容易產生叛逆和迎合兩種扭曲的相處方式,在未來滋生更多問題。龍應台有本書《孩子,你慢慢來》就兒童如何以自己緩慢的節奏來觀察、認識世界並作出互動,曾舉過很多生動的例子;結論是,孩子,你以你的節奏慢慢來,媽媽會陪你一起慢下來。


謝邀!這個辦法對我們家孩子很可能無效。我從來沒對孩子用過這招,如果這樣對他說,我猜測他可能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媽媽突然開始數數啦?本答案重點說說我是怎麼要求孩子做某件事的吧。最後有類似場景代替「我數三下」的好辦法哦。

先給個內容簡介:
1)盡量不去要求孩子做某事
2)2歲前用轉移注意力大法
要點:1.什麼時候用;2.用什麼轉移;3.打斷時機
3)2歲後遺留的幾個辦法(2歲前也可以用):
1.利用孩子的秩序感;2.提前打招呼;3.明確表達自己的需求
PS:2歲只是個大概的年齡。雖然要求孩子去做某事可能伴隨著孩子停止手頭正做的事,這裡僅討論主要目的是要求孩子去做某事的場景。

下面是正文。

首先,大部分情況我不會去要求孩子做某件事,尤其當孩子正專註於一件事時。什麼時候吃飯、什麼時候睡覺、什麼時候出門在我看來沒那麼重要。

有人可能要問了,那得培養孩子規律的生活習慣呀?

規律生活不是靠「要求每天必須準時準點」的外力培養出來的,其實孩子比你更需要規律的生活(秩序感),只要家長給孩子提供不太被打擾的環境。何況,孩子專註的時候那是幾頭牛都拉不走,何必費那個勁去打斷,否則可能以後又要操心怎麼把被破壞掉的專註力培養回來了。

其次,有些時候我們家長想圖方便,這也是正當需求,轉移注意力是很好的辦法(尤其2歲以內),能不知不覺轉移寶寶而不必直接說不或強迫。比如通過和寶寶玩找餐椅遊戲,吸引寶寶來吃飯,而忘記了還想接著看繪本的事。

有人可能仍然「擔心」,這樣不直接拒絕,會不會把孩子「寵壞」?

其實好不好看孩子的表現就知道了,轉移的話孩子開開心心,拒絕的話孩子抗拒掙扎。轉移注意力,也是一種委婉拒絕的方式,是一種大家都有台階下的溫和方式,也是在傳達給孩子你的態度,在建立規則,樹立你的權威。這才是真正的權威,才是能被遵守的規則,不存在被寵壞的問題。

為了更進一步讓大家理解,我再舉個大人的例子說明下「轉移注意力」。比如我有段時間很晚了還在手機上寫文章,老公來拉我說別寫了該睡覺了,可我正才思泉涌不願停筆。如果老公強行把我拉走,或啪一下把我手機搶走,或乾脆把手機關機,大家說我是什麼感覺?這正是孩子常常面臨的情況。而如果老公找了個吸引我的事,比如說快來看路易又發明個新玩法,我就屁顛屁顛被吸引去看了。然後過一會再想起寫文章的事,也知道老公不想我去寫,這樣的方式我也有台階下,也就算了,明天再寫吧。小孩也是一樣的,他們過一會可能也會想起來之前想做的事,也不傻明白你的態度,也就接受現實了,也會感激你的處理方式。


轉移注意力是個很有用的工具,我再詳細說幾點。

1)什麼時候用。


轉移注意力主要用於三個場景,要注意都不能濫用,用多則不靈

(a)「對寶寶的危險行為叫停」:盡量給寶寶創造一個安全適合的環境,減少對寶寶說不的機會,把好刀用在真正的危險上。

(b)「寶寶發脾氣」:盡量找到寶寶發脾氣的原因,避免火山爆發。委婉地說不,正是避免寶寶生氣的拒絕妙招。

(c)「要求寶寶停下手裡的事去做別的」:可適度用於方便父母,比如父母要著急出門,還得帶上寶寶,不得不讓寶寶停止正做的事。父母精力畢竟有限,不可能完全配合寶寶的意願,但也不能過度「控制」寶寶的意願。選擇在哪些方面偷懶,父母自己權衡


PS:寶寶能區別「對危險叫停的說不」和「為了方便父母的說不」。前者伴隨著父母裝不出來的聲音、動作和神態,向寶寶傳達著你在保護他們的信號;而後者,寶寶相對更不理解為什麼要停止,就更容易引發他們的脾氣。


2)用什麼轉移。


用什麼東西來轉移注意力,這個需要不斷變化,一個方法用多了可能就失去魅力,好久不用的方法再用可能又新鮮一陣,沒玩過、沒見識過的最有吸引力


舉個例子,路易對冰箱上的磁力小飛機很有興趣,小時候屢試不爽,後來玩多了,閉著眼睛都知道飛機會怎麼跑,就失效了,很久不用再玩,也只能新鮮兩天。後來爸爸發明個新玩法(1歲4個月),路易看呆了,原來冰箱上有一塊顯示屏區域不是鐵的,爸爸讓小飛機從顯示屏上面往下開,路過顯示屏時,小飛機就脫離冰箱掉落下來,而爸爸知道它會在哪裡掉落,伸手接著呢,這個新玩法夠路易琢磨好一陣了。


我們家那時候維護了一個轉移注意力列表,變換著用,我列表中的頂級方法包括吸塵器,吹風機,掃地機等,聲音大的,會動的,越誇張效果越好。轉移注意力大法需要的僅僅是你的一點創造力。


3)打斷時機。

讓寶寶停止,還有一個打斷時機的秘訣。寶寶專註地做一件事,是有一些專註力相對弱一點的時刻的,大人也一樣,再專註也難免開開小差,這些時刻更容易被轉移,也更少引發不滿情緒。通過觀察,可以很明顯發現這樣的時機,哈哈,感謝寶寶不夠持續專註,讓大人有了可以偷懶的機會。

舉個實例(1歲4個月)。自從路易學會自己洗手後,正如美媽們所言,也學會了自己玩水。只要是讓他洗手,或是看見大人用水池,路易就要玩水,玩得挪不動腳。於是,本來一分鐘的洗手時間,有時拉長至半小時都不止。媽媽再耐心陪伴,並行手機上網寫文章,也經不住一天幾小時耗在洗手間里,適度打斷是必須的。

媽媽觀察發現,路易時而專註地玩,時而到處看看,關注下媽媽。經過試探,媽媽找到個辦法:先陪玩一會,在路易專註的時候離開洗手間,等路易玩一陣歇會,發現媽媽不見了,就自己停止玩水,出來找媽媽,媽媽再迅速去關水。媽媽果然是魅力不減的吸引力法寶。

再多解釋下這個案例。路易一般都是自己玩,不需要媽媽陪著,媽媽走了他也不會來找,為什麼洗手的情況不同呢?這就要說說家長的行為對孩子行為的影響。平時路易各種自己玩,我們都評估很安全,不安全的都想辦法布置環境解決。而洗手這事,一開始路易上下腳凳並不熟練,且我們擔心他弄得到處是水再滑一跤,只能靠人看著。路易感覺到我們對他的不放心,對自己獨自玩水也沒有安全感,需要我們在一旁看著。如果在他不夠專註時我們要走,他會嗷嗷叫,這也是為什麼當他發現媽媽走了,會放棄玩水來找。後來,媽媽觀察路易能較安全的下腳凳了,只要保證地上沒水就行,就敢離開了。啰嗦這麼多,意思是,孩子的行為是大人塑造的。

再次,2歲以後隨著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轉移注意力逐漸失效,怎麼辦呢?


說說我現在(2歲9個月)用的幾個辦法。

1)利用孩子的秩序感。


比如,路易貪玩不睡覺,而我們已經困得要死了,這時我們只要說一句「誰先刷牙呀」,啟動路易的睡前程序,路易就像被按了啟動按鈕一樣飛奔到洗手間:「寶寶先刷。」 剩下的事情按部就班就OK了。


再比如,路易不願意出門,而我們著急要走,這時我們只要說一句「寶寶的鞋子在哪裡」,路易的出門程序即被啟動,他開始從鞋架上拿出鞋子,乖乖坐在門口樓梯上。


再多說個利用秩序感的例子(1歲10個月),那時候路易長時間玩水的情況時有發生(已經過了探索期),可突然有一天他不再玩水了。這天睡前洗手,抹香皂,搓泡泡,沖洗完畢,媽媽說「洗好了」,正想著用什麼轉移他,沒想到路易很自覺地關上水,下腳凳,媽媽順利地關上燈,牽著路易走出了洗手間。媽媽正納悶呢,這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路易的下一步行動立刻解答了媽媽的疑惑。


路易直奔找到他的毛巾,抓來左手右手手心手背翻著擦,每個角落都擦乾了,像模像樣地,擦完還把毛巾放回原位。原來,正是自己用毛巾擦手的吸引(新增步驟),讓他放棄了玩水。以前洗手後也擦手的,只是我們幫他擦了,沒有重視這個環節的放權,每次都是很費勁把他忽悠出來,草草給他擦完了事。頭一天剛引入了讓他自己擦手的環節,我們發現路易偷學會了自己擦手,他不僅知道擦手的環節,還觀察了我們怎麼自己擦手,要知道我們給他擦手和自己擦手動作是不同的。


謝天謝地洗手間放毛巾的位置被我們佔領,路易的毛巾只能放在洗手間外,這樣當洗手流程不是以沖洗肥皂泡結束,而是以擦手結束時,他所處的環境不再能提醒他玩水,這絕招我們怎麼沒想到(我們是無意之舉)。這件事給了我們一個啟發,可以利用寶寶的秩序感,控制流程結束時的環境,來影響寶寶的行為。當我們遇到問題,只想著在這個出問題的環節去解決,沒想過還能從另一個環節入手。


2)提前打招呼。


如果有一些孩子不喜歡做的事要發生,像打疫苗、洗頭、理髮,提前跟孩子打招呼,孩子的抗拒會少很多很多。


比如這幾天要打疫苗,出門前跟路易說要去打針,路易肯定不幹說:「不要打針,打針會哭的。」 我們接著安撫他的情緒,並給他講道理:「媽媽知道路易不喜歡打針,寶寶想哭就哭吧,媽媽也不喜歡打針,可是不打疫苗的話,寶寶可能會生病的,打疫苗是在保護寶寶。」 這樣說一段時間,差不多走到醫院路易就默認接受了,雖然一進醫院就會大哭,但不會奮力掙扎。


再比如路易不喜歡洗頭,我們也是提前跟他商量,路易很狡猾,媽媽說:「今天晚上要洗頭哦。」 路易還討價還價:「12點在洗吧(故意說晚點想以此逃脫)。」 我們也是跟他講道理,頭髮髒了不舒服會癢,洗乾淨了就好舒服,他最後也能接受。有一次路易勇敢地配合洗頭,自己主動表示「洗頭不哭」,可洗起來還是害怕得哭了。洗完媽媽給他講《星期二洗髮日》,路易就迷上了這個故事,太有共鳴了,前面一大篇冗長的文字化身為鋪墊,稱托起最後的高潮:「我就是要一直哭一直哭,哭到不哭了為止。」 從這以後,路易天天要看這本書,尤其是洗頭後第一時間就找它,原本八竿子打不著的事物就這樣產生了連接,生命可不就是不斷邂逅不斷連接的過程嘛。

如果孩子的生活要發生變化,比如明天媽媽要出差、明天由誰來代班帶他、明天誰會來家裡做客、明天我們要外出去哪裡等等,提前告訴孩子,讓他們有個心理準備會更配合。生活的變化事關孩子的秩序感、安全感,提前告知,提前處理孩子可能的情緒,事情會順利得多。


3)明確表達自己的需求。


舉個和本問題類似的場景,比如我正等著給路易穿襪子,而路易在床上瘋玩顧不上來穿。你等著很著急,有時候真的恨不得威脅一下:「我數1、2、3!」 不過我實在說不出口後面跟著的威脅的話,這句「我數1、2、3」說了估計路易也理解不了。


這種時候怎麼辦呢?


其實矛盾就是我還有別的事要做,否則我可以陪著他在床上一起玩,玩好了再穿襪子也不遲。找到了問題關鍵,辦法自然就有了,我的辦法就是表達出自己的需求:「媽媽還需要去洗衣服,如果你不著急穿襪子的話,那媽媽先去洗衣服啦哈,等你什麼時候想穿了,再叫媽媽來。」 這樣好好說,明確表達自己的需求,孩子不會有抵觸。


這時候就能看出路易是不是真的想穿襪子了。如果他是真的在投入地做某事,他會放你走的,過段時間會再叫你來穿,不叫你就再去試探一下。如果他是在故意叛逆,挑戰你的底線,那你這樣說他多半會表示:「寶寶現在就要穿襪子,媽媽先給寶寶穿襪子,再去洗衣服。」


孩子挑戰你的底線,你認真就輸了,上道就輸了。孩子需要的,正是確認你是一如既往無條件地接納他,委婉巧妙地拒絕他的不良行為,堅定地守住你的底線,這些給孩子安全感。


如果威脅孩子:「你再不穿襪子,媽媽要走了,媽媽不給你穿了,媽媽不喜歡你了。」 這就是把你未經處理的情緒用不太好的方式傳達給孩子,關鍵是還沒明確表達出你的需求,孩子的感受常常是莫名其妙,沒有規則的威脅給孩子帶來的往往是不安全感。


暗示技能冷卻時間


和現在的deadline是同樣的道理。


突如其來的死亡並不會使人恐懼,等待死亡的時間往往使人驚恐萬分,坐立不安。


條件反射
以前買貓抓老鼠,別個告訴我選貓要提貓的後頸窩,如果它反應激烈,亂抓亂動說明就是好貓,可以抓老鼠(現在很少買來抓老鼠吧),要是提起來沒什麼反應,慢悠悠的回頭瞥你一眼:提撒子提! 這貓就比較懶就不能要。當然賣貓的人也知道這點,於是就提著貓的後頸窩每天都打,貓就要掙扎亂動哦,當買貓的時候你一提它後頸窩,懶貓也就開始掙扎:老子今天要挨打!
家長數三下的時候,也是給了個指令,三秒過後會發生害怕的事情,(挨打 懲罰之類的)大概就是這個道理


因為這句話後面一般會跟著「你再不xx我就揍你了啊」


我覺得這是因為孩子天生具有探究事物的本能,大部分時候孩子並不是不願意做某事,而是他不明白為何要做某事。他們天生有對於「why」的需求。

而這個「數三下」當然不能解釋任何事情,但它提供了一個解釋的形式,類似於:

因為我說到三,所以你要做什麼。

很多人看來或許覺得我在說笑,但其實不只是只有孩子會上這種「形式主義」的當。

在哈佛曾經有過一個實驗,研究者在校園內的一個複印店內假裝要複印文件,以兩種不同的方式去找人插隊。

第一種情況:「我可以排在你前面嗎?」

第二種情況:「我可以排在你前面嗎?因為我要複印。」

研究結果顯示,在第二種情況下,只是多說了一個不算理由(因為排隊的人都要複印)的理由,它的成功率就比第一種情況高出很多。

由此,當你告知人們一個原因,無論這個原因多麼荒謬,人們都會更加傾向於採納你的提議(對比未被告知緣由的情況)。

我們都不太可能長時間的保持自我意識專註,來監督我們的一言一行是否合乎情理,所以在很多時候,我們其實是很容易被「說服」的。


很快會失效。如果你不能讓孩子徹底明白為什麼要禁止他們去做。


小時候父母給我定了很多規矩,只要我不從,他們就用言語傷害我,說得最多的就是我長大以後會沒出息。可是我從來就沒有聽過他們的話,我一直很逆反,我高中的時候也確實是學渣。

我常常一度覺得我的父母不愛我,如果愛我,怎麼會用言語傷害我,怎麼會按照別人的條條框框來束縛我?但是他們確實又很愛我,我要什麼他們都想方設法滿足。

這種兩面性一直讓我很矛盾,一方面恨他們,一方面又愛他們。後來我想明白了,他們也只是普通人而已,他們那一代的教育就是那樣,他們希望我很完美,是電視里的那種好學生,就好像工廠里的模範工人一樣,他們就覺得孩子完美了。

現在呢,我的一個哥哥,他是本市高考榜眼,卻因為父母的束縛而困在了小城市,因此記恨了父母一輩子,完全不與父母交流,一輩子想掙脫家庭牢籠而不得。我一直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走,成了我們這輩後代里走得最遠的一個,長輩們再也不會要求我任何,可是我卻突然變得很聽話,我父母讓我做什麼我都會答應他們。因為我愛他們,他們以錯誤的方式來教育我讓我痛苦不堪,但因為他們愛我,我也會用愛來回報他們。

所以即使現在,當我父母說數三下的時候,不到第二下我就已經聽話。


心理暗示累積成果。

行為結果分析很簡單的一個方式就是歸因,在多次類似情況下形成了肌肉和情景記憶。簡單來說,也就是懲戒後的結果,不斷去強化懲戒,並且能有針對性的去懲戒,最後形成了心理暗示。

其實就是家庭教育里的底線設定的問題,也就是家規的限定,那些行為是不能去做的,經過多次重複後,形成心理暗示結果。


補充幾點。
人對於即將到來的未知事情會有恐懼,不管是正性的還是負性的。而數三下則蘊含此道。
還有數三下,從原則上來說,這是一種不公正的、不公平的、取巧的辦法,這是一種剝削。原本雙方只是在爭論事情,還是處於平等的角度。但經此一說:"則瞬間進入了互惠原理的範疇內了。我數三下,這是我在給你機會,也是在給你不挨皮肉之苦的機會,同時也是給你一點面子,你自己好好把握吧。
這種強制性的互惠原理在+上可能的未知懲罰構成了又懼又感謝的複雜心理。嗯,很類似於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只是表明類似很像而已,這個時候的心理描寫)
如果您家的孩子越聽話,我不知道這是該高興,還是該悲哀。
還有的大人根本就木有殺傷力,孩子以前也木有過類似的條件反射,多半只是給你面子而已,怕你下不來台而已,陪你演戲罷了。孩子有的時候比大人更能看懂人的需求。


這個辦法反覆使用,的確能夠有效地把孩子變成機器人,或者一個未來的復仇者。

====

簡單系統家庭教育 歡迎到我的專欄看看。「家庭教育簡單到一句話說完:協助孩子完成從內在驅動力向自主意志轉化的過程。可是要真正理解這句話,卻是一個系統的過程。」 這個魔法123,可以說是完全忽視孩子的內在驅動力,忽視孩子的自主意志。對孩子當時的行為是有效了,但是卻踐踏了孩子的內心!你說孩子最終會變成什麼樣?

簡單系統家庭教育


那難道應該數到100嗎?
多了父母沒耐心等,少了孩子反應不過來,3下屬於緩衝地帶,給彼此一個台階下


DBM啊,「準備aoe! 3!2!1!」


DBM倒數開怪


1,deadline心理暗示:我數3下後,有可怕的事情發生哦。

2,支配權力暗示:你與我之間的關係,我具有無可質疑的支配地位。所以你必須聽我指揮。

3,壓迫感:我沒有耐心給你太長時間,就數三下。三下之後,後果自負。你必須快點決定。


首先說結論:這種威脅的方法是錯誤的。所以有效!

教育小孩子到這個地步,只能說是一種悲哀!

這個是典型的嚴厲型管教方法——孩子不參與決策過程。過度控制,有規矩沒有自由,沒有選擇。

常見的管教孩子方式有三種:

不同的教養方式

看一下,不同教養方式的特徵。

1、嚴厲型——孩子不參與決策過程。過度控制,有規矩沒有自由,沒有選擇。

2、嬌縱型——沒有限制,有自由但沒規矩,無限制的選擇。

3、正面管教型——和善與堅定並行,有權威,有規矩也有自由,有限制的選擇。

你覺不覺得第三種才是正確的呢?

有效管教的四個標準。

1、是否和善與堅定並行?(對孩子尊重、鼓勵)

2、是否有助於孩子感受到歸屬感和價值感?(建立心靈紐帶)

3、是否長期有效?(懲罰短期有效,但長期負面效果)

4、是否能教給孩子有價值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培養孩子的良好品格?

無疑,懲罰不滿足以上任何一條標準。一直以來,人們認為若要讓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讓他感覺更糟!認為懲罰能讓孩子吸取教訓。事實上,懲罰不會帶來改善的動力,只會是教給孩子四R中的一種或全部。孩子或許沒有意識到當下的心理動作,但是,他們未來的行為就是建立在這些潛意識之上。


恐懼比愛的支配力更強—馬基雅弗利


這或許涉及條件反射的問題,舉個例子:

約翰·華生認為人類的情緒(如恐懼)也是能夠被條件的。並相信行為的產生,能夠透過由非條件刺激伴隨原來無法產生任何反應的中性刺激,在自然而然地產生非條件反應之後,使中性刺激成為能夠單獨產生條件反應的條件刺激。

在他的實驗中,華生製造了一個恐懼反應,對象是醫院中一位孤兒阿爾伯特。在實驗開始之前,華生經過測試之後發現這位男孩不害怕包括老鼠、兔子、猴子、狗、棉絮和沒有頭髮的面具之類的東西。並發現阿爾伯對鐵鎚敲打的巨大聲響產生恐懼。

為了使阿爾伯特對老鼠產生恐懼的條件反應。華生使作為中性刺激(NS)的老鼠和作為非條件刺激(US)的巨大聲響同時出現,併產生了作為非條件反應(UR)的恐懼反應。在一段時間內多次的反覆之後,老鼠轉變為條件刺激(CS),也就是阿爾伯特對老鼠的單獨出現產生了條件反應(CR),包括恐懼和逃避。華生更證明了兔子、毛皮外套、華生的頭髮、狗,諸如此類的東西都能用和老鼠實驗相同的方法產生類似的反應,即使在不同的房間進行實驗也是一樣,表示這個實驗對不同的物品和環境皆有效。一個月後再度測試出阿爾伯特依然會對這些東西產生恐懼。

這個實驗證明了人類的行為能夠被刻意的條件,並與佛洛伊德學說中認為人類行為來自非刻意產生的潛意識有所差異。

本實驗簡化如下:

聲音 (US) =&>恐懼(UR)

聲音 (US) + 老鼠 (NS) =&>恐懼(UR)

老鼠 (CS) =&>恐懼(CR)

所以父母數三二一有效可能是因為開始的時候數三二一而孩子不聽話打了孩子,所以就造成了一個條件反射,爸爸媽媽數三二一而如果我不停止,就會被打或者其它懲罰,如果我停止了就可以躲過這些懲罰或者可能獲得獎勵。


推薦閱讀:

五歲的孩子看不起保潔阿姨,怎麼辦?

TAG:心理學 | 教育 | 育兒 | 兒童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