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手術是如何定位腫瘤區域的?準確率如何?

相關資訊:The Lancet:新方法高精度定位胰島瘤


手術是早期實體惡性腫瘤的最重要的治療手段,甚至可以說是目前唯一的可能達到根治效果的治療手段。要實現最佳的治療效果,在儘可能完整切除惡性腫瘤組織的同時減少對機體的創傷,就需要各種先進的輔助手段確定惡性腫瘤的侵襲範圍。實體腫瘤的手術切除範圍的確定可以分成兩個階段,即術前和術中。
題主提到的信息主要是針對術前而言,@豆小米 已經大致解釋了這種核醫學+影像學結合的手段定位腫瘤的原理;除此以外,術前可以使用的判斷惡性腫瘤的部位和與周圍器官毗鄰關係的方法還有:1.CT,廣泛用於多種實體惡性腫瘤的輔助診斷和定位,隨著CT排數及圖像閱讀方式的改善,其能夠提供的信息越來越多,準確率也進一步提高,能夠在術前為外科醫師提供腫瘤的部位、大小、毗鄰情況、侵襲情況以及有無遠處轉移等較為關鍵的信息,幫助醫師判斷有無手術指征及確定可能的術式;2.MRI,顱腦、肝臟以及直腸的惡性腫瘤應用較多(多為活動度較差的器官,因MRI受器官運動的干擾較大);3.PET以及SPECT,正電子湮滅成像和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成像,都屬於核醫學技術,多用於甲狀腺腫瘤的輔助診斷,以及惡性腫瘤骨轉移的輔助診斷;4.各種內窺鏡,比如胃鏡、腸鏡,可以直觀的判斷腫瘤的部位和大小。
術中確定腫瘤切除範圍的技術,最常見的就是@小明 提到的,靠主刀醫師的一雙手。還是以胃癌為例,術前胃鏡只能看到腫瘤在粘膜層的生長情況(胃的最里一層),肉眼只能看到腫瘤是否侵犯了漿膜(胃的最外一層),而胃癌很多情況下是會在胃壁的粘膜下層和基層中向周邊浸潤的,這個時候只有靠手才能準確的定位胃癌的大體浸潤範圍;在此基礎上,手術醫師會根據腫瘤切除的原則(比如切緣距離腫瘤邊緣5cm)確定手術的切除範圍。除此以外,術中還會使用的判斷手術切除範圍的輔助手段包括:1.術中病理診斷,這是很多惡性腫瘤手術所依賴的診斷方式,也是診斷的金標準,舉例,還是說胃癌,手術醫生在常規切除腫瘤後,會切取斷端的組織送病理檢查,如果提示有癌細胞的浸潤,則必須要進一步擴大手術範圍,並且再次病檢,確保斷端無腫瘤的浸潤;2.B超,比如針對有肝轉移的病例,如果術中考慮做肝臟射頻消融,會使用B超定位後經皮穿刺進行射頻消融治療,雖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手術,但也確實是一種外科治療方法,還有在間質瘤中的應用,主要是使用超聲內鏡進行診斷;3.CT,主要是在CT引導下進行穿刺和特定部位的藥物注射,不會進行切除的操作;4.內窺鏡,比如腸鏡在檢查中發現了一枚腺瘤樣的息肉,常規鉗取後損傷部位以止血夾鉗夾止血,病理診斷證實為惡性,那麼這枚止血夾就是手術中重要的定位方式,而另一種情況是術前腸道腫瘤過大,導致術前無法判斷在腫瘤近端的腸道有無CT無法發現的息肉或小的腺瘤,此時需要在術中切除腫瘤後通過腸道的斷端行術中腸鏡的檢查,以確定有無進一步向近端切除的必要;5.特殊染色,這是我在腦外科觀摩的經歷,在切除腦膠質瘤時,會通過靜脈注入特殊的色素,由於膠質瘤會破壞血腦屏障,導致色素從血管中漏出,從而將腫瘤組織染色,由此來判斷切除的腫瘤範圍。
說了這麼多,可能還是有不足的地方,歡迎各位同行拍磚補充。
再說一下準確率的問題。涉及惡性腫瘤,很難談具體某種檢查方式的準確率問題,因為轉移是惡性腫瘤的生物學特性,細胞層面的轉移基本上無法檢測到,而這樣的轉移又正是惡性腫瘤複發或遠處轉移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但凡是檢測不出這樣的轉移的診斷方式,都可以說是不準確的。像胃癌這一類實體腫瘤,一般只能將將術中所見以及術後的病理結果作為金標準來衡量其他如CT等檢查手段。具體數字因為手頭沒有教科書,無法查實,還請專業人士補充。
以上。


首先根據CT,內鏡等檢查,確定腫瘤位置。

手術中首先探查,用手觸摸腫瘤位置大小活動度,以準確確定腫瘤位置,選擇手術方式。

比如說胃癌,首先根據胃鏡結果,看腫瘤是在賁門,還是胃底,胃體,不同位置手術方式不同。然後根據CT,看腫瘤侵犯深度,如果明顯外侵粘連甚至侵犯臨近器官,那就要想想能不能做下來。真正能不能做還是手術中用手摸摸腫瘤才能知道。


眼看手摸;X光和CT:組織密度不同;磁共振:含水量不同;PET:代謝率不同/特定指標物的濃度;核素:標記物濃度。
上述中,CT的定位精度最高,核素區分正常與癌細胞最准。
手術中,切除區域一定位比上述儀器標示的範圍大,因為無論多精細都不能達到細胞級,而癌細胞數量很少就可能複發。此外,手術一般是按人體組織的自然分隔切除,例如切除同一動脈供血區,切除接收腫瘤位置淋巴的第一組淋巴結(前哨淋巴結)。
鏈接所指的標示優點在於可在術中即時進行檢查--低放射性保證了手術醫生的安全,切開後再檢測比術前無損檢測的定位準確很多。


方法五花八門豐富多彩
總體上分,有創性和無創性
原則上無創性檢查優先,最終確認還是靠有創性檢查
常見無創性檢查:由檢查的大體流行時間由遠及近排名:
查體(看外觀、觸診等),X線、超聲、CT(嚴格來說也是一種X線檢查,只不過能把很多的二維信息通過演算法算出三位信息而已),MRI,PET等。另有大量生化及免疫學檢查指標,象癌胚抗原、甲胎蛋白之類細說起來太麻煩,在此先行略過。
其他比較常見的如內分泌科對付甲狀腺問題做的碘131放射自顯影之類就先略過不提了。
有創性的嘛,一般在無創檢查高度懷疑某個問題時候才會用,比如組織穿刺活檢、甚至用腹腔鏡探查,手術探查什麼的(尤其是開放式手術探查,由於其風險很大,而相對效果不是那麼理想,除非非常非常特殊情況,否則不予考慮)。不過某些效益/風險比較高的檢查倒是可以考慮優先,比如胃鏡、腸鏡什麼的。
對於準確率這個問題,實在是…
這麼跟你說吧,絕對不是什麼檢查價格高,準確率就一定高的。
任何檢查,對於檢查不同類型的腫瘤的適用性都是不同的。
比如拿CT來說,本質上是利用不同組織對於X線吸收程度的不同來診斷腫瘤的(另外有些腫瘤組織宏觀的影像學特徵可以參考,不過表現這些特徵的組織一般來說不算小,或者惡性程度不太樂觀)那您是否想過假如某個癌腫它組織密度就是和正常組織無異呢?碰到這種貨你還用CT不就傻了么?又比如,某個組織對葡萄糖需求與其他組織無異,你拿PET來做,錢花了一堆,結果什麼有用信息也沒有,不光病人鬱悶,醫生也鬱悶。
另外,您這個問題有一定的模糊性,問題出在您對準確率的定義。
對於一個靠譜的臨床診斷方法評價來說,我們討論"準確性",更確切地說,是討論兩個指標:假陽性率和假陰性率。分別考察該診斷方法的特異性和敏感性。
一般來說,假陽性率高的方法,假陰性率就低;反之亦然。
所以根據不同的目的,我會選擇不同的方法。
比如說我要在某個社區篩查肝癌,我可以選擇CT,也可以給大夥做肝穿活檢。但是我會選擇CT,不會活檢。單純從敏感性特異性層面考慮,CT敏感性好(你的瘤子只要是肝細胞癌,大於多少毫米,我都能照出來,打個比方);但是肝穿刺我可不能保證一針下去立馬給你扎到瘤子上。但是如果你又黃疸,B超又有肝部低回聲區,核磁共振結果也不好。這個時侯可能選肝穿比CT靠譜,畢竟組織活檢是腫瘤診斷的金指標,特異性有目共睹(要注意,這裡所有都是說針對某種特定腫瘤,另外,篩查方法還要注意方案的經濟性,我這個例子其實比較糟糕,因為事實上CT經濟性依然糟糕,而且特異性不強,因此作為篩查手段有爭議;最常見的肝癌篩查還是甲胎蛋白(AFP),感謝 @芮元禕 的評論提醒)。
有沒有什麼辦法,既能增加敏感性,又能提高特異性呢?
對同一種可疑診斷,用不同方法的檢查去驗證!並通過大量病例的隨訪跟蹤預後,不斷調整診斷方案。
這下您理解為啥國外權威醫療組織機構隔三差五發布新的診斷方案指南了吧?

學業不精,難免有偏頗之處,望高手斧正,冒犯之處,萬望海涵,如有原則性錯誤的話,求摺疊。
以上


Quyen Nguyen: 熒光手術
醫學教科書為人體各組織標上顏色以便未來的外科醫生學習,而真實的人體組織卻不是那樣的。但是現在情況改變了。在TEDMED 上,Quyen Nguyen 向大家展示分子是如何照亮腫瘤使其呈氖綠色,向外科醫生標明確切需要切除的部位。(轉自TEDMED)
這是我2011年看到的ted演講,沒有時間看視頻的同學聽我厚顏介紹一下,該項技術主要是利用2008年諾貝爾兒化學獎得主Roger .Y.Tsien(美籍華人錢永健先生,可以百度google一下哦。杠杠的科學世家)的研究成果,陳永健教授改造了一種熒光蛋白,其分子可以理解為下圖

三個部件,藍色和紅色連在一起的分子呈中性時候不會顯現熒光,當黃色部件,某種特異性結合物質,遇到到腫瘤細胞標誌物(視頻里提到是某種酶)就會分解斷開,藍色的聚陽離子就會顯現熒光,使得腫瘤細胞一覽無遺。

三個部件,藍色和紅色連在一起的分子呈中性時候不會顯現熒光,當黃色部件,某種特異性結合物質,遇到到腫瘤細胞標誌物(視頻里提到是某種酶)就會分解斷開,藍色的聚陽離子就會顯現熒光,使得腫瘤細胞一覽無遺。
當然這項技術主要是應用於術中,題主可能問的是術前檢查。不過任何一項檢驗技術都有適應範圍,適應的病症,沒有高大全。樓上同學的答案其實在術前都很全面了,可是往往腫瘤病人會遇到沒有弄乾凈的問題(術前定位準確性是一個複雜因素,不能一概而論),熒光手術在這個問題上可能會有更好解決空間。


不同癌症類型涉及到的方法不同。

新進展。Imaging Technique Provides Color Coded Map Showing Cancerous Brain Areas;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更精確定位腦瘤的方式——OCT光學顯微成像技術。


先在患者體內注射分子熒光染料——吲哚菁綠(ICG),然後用700納米的近紅外鏡頭照射檢測區域,ICG在近紅外光的激發下發射出約800納米的近紅外光,「導航」系統將根據這種近紅外光和白外光的疊加,計算獲得實時影像,從而讓醫生通過顯示屏「一下子」就能精確定位腫瘤,整個過程僅用短短的5分鐘。


Jim Olson找到的腫瘤染色技術可以在手術時很準確地定位腦部腫瘤的位置。以往的方法並不能很好區分腫瘤和周圍的正常組織。而且在手術時大腦在手術刀的作用力下會有一定變形,讓之前就定位模糊的腫瘤更不好全部找出來根除。全文參見我的知乎專欄上的文章http://zhuanlan.zhihu.com/hitchhiker/20486390


腫瘤染色技術圖示

腦外科醫生在手術時很難區分腫瘤和周圍的健康組織。吉姆·奧爾森的腫瘤染色技術通過使腫瘤發出森森的熒光解決了這個問題。

1. 奧爾森需要一種只和腫瘤細胞結合的化合物。在以色列殺人蠍的蟄針里蠍氯毒素(對人類無毒)正是這樣一種分子。

1. 奧爾森需要一種只和腫瘤細胞結合的化合物。在以色列殺人蠍的蟄針里蠍氯毒素(對人類無毒)正是這樣一種分子。

2. 將熒光基團吲哚青綠(a)通過化學反應加到蠍氯毒素(b)上。這樣這一來蠍氯毒素就能發出在近紅外區的光了。

2. 將熒光基團吲哚青綠(a)通過化學反應加到蠍氯毒素(b)上。這樣這一來蠍氯毒素就能發出在近紅外區的光了。

3. 在手術前,將能染色的蠍氯毒素注射進病人血管,並通過血腦屏障進入腦部。

3. 在手術前,將能染色的蠍氯毒素注射進病人血管,並通過血腦屏障進入腦部。

4. 在腫瘤細胞表面有一種正常細胞沒有的膜聯蛋白A2(a)。研究表明蠍氯毒素(b)可以和這種蛋白結合,並藉此進入腫瘤細胞內部(c)。

4. 在腫瘤細胞表面有一種正常細胞沒有的膜聯蛋白A2(a)。研究表明蠍氯毒素(b)可以和這種蛋白結合,並藉此進入腫瘤細胞內部(c)。

5. 在手術時,醫生無法用肉眼直接看到變化。需要用近紅外激光照射將進行手術的區域(編輯註:目的是激發熒光基團發光),然後通過特製的攝像頭將染色後的腫瘤發出的熒光顯示在顯示屏上(如下圖)。

5. 在手術時,醫生無法用肉眼直接看到變化。需要用近紅外激光照射將進行手術的區域(編輯註:目的是激發熒光基團發光),然後通過特製的攝像頭將染色後的腫瘤發出的熒光顯示在顯示屏上(如下圖)。



先摸,再影像,再開刀或內鏡,進去後取出來,交給病理科,病理科討論後評分。


-------直接回答的話,加粗的部分就足夠了。而如果深入討論,這還是個蠻複雜的問題-----------
一.治療腫瘤的大的方向和原則
首先講一下腫瘤治療的四大原則:1)爭取「三早」(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2)首次正確治療;3)立足根治,努力保全功能;4)綜合治療。
許多早期(局限期)腫瘤可以通過手術根治,那麼在立足根治的目標下,如何確定分期,明確是否適宜手術就尤為重要了。
對於是否適宜行根治手術,多數情況下遵循「一票否決制」,即存在遠處轉移灶即為晚期(IV期)(既然遠處已出現轉移,那麼也就同時保證不了在轉移的解剖學路徑上的其他器官沒有癌細胞定植——要挑水總免不了水灑出來,何況桶還是漏的),失去手術機會(不再把手術定性為「根治」,治療的大方向已經改變,且在患者出院記錄里也絕不能寫「根治」,最多寫"好轉")(當然目前大腸癌單葉可切除肝轉移的根治除外)。
二.亞臨床病灶與腫瘤的微轉移灶
為什麼有些確診為非常早期的腫瘤在根治後一段時間仍然複發?
因為亞臨床病灶的存在
越來越多的研究認為腫瘤在早期就可轉移入血。所謂亞臨床病灶即指通過肉眼、影像學、顯微鏡下等現有均不能發現的病灶,通常認為是根治後複發轉移的主要來源。所以無論現有檢查手段多麼靈敏,都不能避免假陰性率(即不能檢出的病灶)的存在。當然目前有應用循環中腫瘤細胞(CTC)來檢測脫落遊走在血液中的腫瘤細胞,這是後話。
三.目前確定分期的手段
血清腫瘤標誌物:在某些腫瘤,標誌物的濃度與分期有關,而絕大多數情況下,尤其是原發灶已確診,標誌物只能作為參考的參考的參考(雖然有很多研究證實標誌物的異常預示著複發風險增大轉移存在,但這種異常通常不作為證明遠處轉移灶存在的證據),根治後異常增高也不能作為複發的確診依據。
影像學:目前靈敏度最高的檢查當屬正電子發射CT(PET-CT),然而由於這玩意死貴且存在假陽性率,檢查條件苛刻,報告有時坑爹(建議結合臨床這句話你們也好意思往上寫!?)一般不作為首選。通常選擇胸腹(+-盆腔)增強CT(廉價的超聲也是一種選擇,正如前面所說的一票否決制),對於腦轉移風險高的腫瘤可以加做顱腦CT,骨轉移風險高的可以加做骨核素掃描(當然也可參照鹼性磷酸酶)。一般這些沒問題的話外科大夫就可以開始屁顛屁顛地忙活了(當然其他手術禁忌症還是要顧及的),一切順利的話,可以捫心無愧地在出院記錄上寫「治癒」,成就+1.,醫患和諧度+1。
四.腫瘤的輔助治療
輔助治療分為輔助(術後實施)和新輔助(術前實施以縮小瘤體使手術易切),手段一般有化療、放療、靶向等。目的就是殺滅手術局部殘留的和那些全身的怎麼檢查都木有發現的腫瘤細胞。隨機對照研究已證明輔助治療在提高生存減少複發方面的價值。
五.各種利弊權衡與取捨
雖然在統計學上各種腫瘤的複發率不同,但就個人而言則是百分之百和百分之零的問題。雖然複發率再高的腫瘤都有不複發的個體而複發率再低的腫瘤都有複發的個體,但是臨床上不能投鼠忌器(這裡好像用詞不恰當呦,首鼠兩端?好像也不對)而根據某些個案來做出決策——過河看不清水下但也要摸著石頭,雖然有人被螃蟹坑過。某些逼格高不太靠譜而且還死貴的檢查,有時不但不能增加診斷率反而增加醫患矛盾,盡量不選用(當然要事先告知,如果患者執意或者實在必要可以考慮)。另一方面,既然為轉移灶不能完全避免,與其窮其所能非要查它個水落石出不如努力做好輔助治療,從而最大限度地殺滅這些看不見的病灶,即使不能斬盡殺絕也能最大限度地減小腫瘤負荷,推遲複發的時間,使患者獲得最佳的生存期,目前看來這種選擇是治療癌症的最優選。因此雖然目前各種高大上的檢查層出不窮,傳統影像學的診斷價值仍然絲毫不可低量,另外閱片人和臨床醫生的經驗也至關重要。因此,切不可執迷於各種傳說中的高大上檢查,當然你要發各種SCI另說。鄙人曾接診過一個來自帝都某醫院(注意這裡不是在黑偉光正太陽升的帝都)的病人,乳腺癌早期,但是院方非要讓她先做一個CTC(死貴死鬼)才同意給做手術,面對病人的詢問,當時實在是無語凝噎。
六.把癌症當作慢性病來治
目前很多癌症(如前列腺癌、乳腺癌)經過規範而系統(且副作用不是那麼大)的治療可以使患者和癌細胞和平共處,達到長期緩解生存(與癌共處?與癌共舞?),越來越多人的主張不再一味犧牲患者的生存質量而達到腫瘤的最大殺傷,可以認為「按慢性病來治」是腫瘤治療學發展的大方向。
-----------------------------------------------------------------------------------------------------------------------------------------------------------------------------------------------------------------------------------------------------------------------------------------以上觀點可能是作者一時興起的一派胡言,因此僅可作為娛樂參考,切不可以此作為治療的決策依據,對於對本答案各種執迷不悟帶來的後果本人不負任何責任。


癌症手術屬於所有外科手術中難度較高的手術,它需要達到根治效果,必須有精準的術前定位體系,術中操作符合「無瘤」原則,即不切割、整塊切除、no touch等原則。腫瘤定位方法多種多樣,根據不同腫瘤,同一種腫瘤不同分期有不同定位方式,總體說來,大部分癌腫術中定位並非難事,但是部分腫瘤術中定位有一定難,比如說胰腺胰島素瘤,胃泌素瘤等。常用方法如下。
1.肉眼或者手感。大部分腫瘤可以用此種方法定位,但是腫瘤根治過程中要嚴格遵循腫瘤根治原則,包括切緣等問題,部分腫瘤需要將切緣送術中冰凍以確定是否已經達到根治效果,比如低位直腸癌根治術中行超低位保肛術,最新nccn指南要求遠端達到1~2cm切距,冰凍提示良性即可。
2.術前影像學定位,比如說CT,MRI,B超等
3.術中超聲。部分實質性腫瘤,比如腫瘤位置較深的肝癌,胰腺癌等,可以術中彩超輔助定位。
4、內鏡。比如早期胃癌,腸癌等需要術中定位以了解腫瘤是否完整切除
5,經皮經肝門靜脈分段取脾靜脈血胰島素水平定位胰腺胰島素瘤
7.放射性核素標記生長抑素定位胰腺胃泌素瘤。
8.選擇性腹腔動脈注射促胰液素,取肝門靜脈血測定胃泌素水平定位胰腺胃泌素瘤。
9.術中內鏡照射十二指腸可協助定位胃泌素瘤。
10.pet-ct。較為昂貴,敏感性及特異性均達90+%,但絕非100%。協助判斷腫瘤是否合併遠處轉移。


1.肉眼、觸診;

2.內窺鏡,超聲;

3.X-光、MRI、f-MRI、CT、PET-CT。

第3準確率最高,尚未見具體統計數據。

以上。


講一個美國新出爐的一種新型「探照液」——類晶體管閾值感測器(納米感測器)。它能夠在正常組織中保持沉寂,但當它遇到實體腫瘤時,就會像燈泡被打開一樣,發出光亮,使得外科醫生在手術時能夠更好地看清腫瘤

和傳統的手術方式相比,有了這款「探照液」的好處在哪裡呢?

這項新型數字納米感測器引導的手術技術對病人來說有多方面的益處,包括能夠更準確地移除腫瘤,能夠更大程度上保留功能性正常組織等,這些益處既能提高生存率也能提高生活質量。

比如,該技術可以幫助結腸癌手術病人改善大小便失禁等副作用,也有望幫助放射科醫師減少影像錯誤率,協助癌症研究人員施行非侵入性的藥物反應監測。


手術過程中將其先靜脈注射進體內,依附於腫瘤君上的液體會自動觸發,發出亮光,其餘的則是保持熄燈狀態,這就好像腫瘤本身自帶了光芒一般。以此幫助外科醫生更加準確地區分癌症組織和正常組織。

這項新技術的主導研究人之一正是我非常熟悉的頭頸癌專家——美國西南醫學中心耳鼻咽喉科副教授Baran Sumer。



上圖左邊這個感測器模仿了腫瘤細胞酸性值環境,因此處於觸發「點亮」的狀態;右邊的則模仿的是正常細胞血液環境的酸鹼值,因此處於「熄燈」狀態。但在正常光線之下,我們很難看到兩種狀態的差別。

接下來只需要把這兩個感測器放到紅外線相機下。



我們能夠在屏幕上清晰地看到其中一支在發光。

再來個放大點的圖片,可以看得更加清晰。


這個納米感測器的發明者是美國西南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該感測器可以照亮癌症組織,幫助外科醫生更加準確地區分癌症組織和正常組織。

這是一個頭頸癌的普通腫瘤圖譜,方框標誌出來的部分就是腫瘤所在位置,依然難以辨認。



後來人們開始想辦法,讓腫瘤細胞發出熒光,下面這種圖就是做了熒光處理的圖譜。▼

雖然比上圖清晰了不少,但對於手術醫生來說,腫瘤的邊界到底在哪裡依然是模糊的,從而導致手術過程中很有可能傷及腫瘤周圍的正常組織。



最後來看看納米感測器的效果。它可以在微觀水平上點亮並顯示癌症組織,藍色背景是肌肉組織。自帶光芒的腫瘤可以看出其清晰的邊界。



在研究中,研究人員展示了該納米感測器照亮多個小鼠模型腫瘤組織的能力。該研究發表於《自然·生物醫學工程》雜誌


那麼納米感測器為何會在遇到腫瘤時被觸發點亮呢?

納米感測器可以放大腫瘤細胞內的pH信號,使得腫瘤組織和正常組織之間的區分更加準確。

pH信號是什麼?

癌症包含各種不同類型的腫瘤,但它們都有一些共同特徵。其中一項就是腫瘤的pH值和正常組織不同,腫瘤組織是酸性的,它們能夠向周圍組織分泌酸性物質。無論是何瘤種,在這一點上「腫瘤君」們與正常組織的區別具有一致性


傳統的方法前面的答案都說了,我來說下進展。

以神經外科膠質瘤為例,以往關於腫瘤定位和切除的原則是「廣泛切除」,即把可以切除的腫瘤最大化(與膠質瘤性質有關,如切除不全複發率很高,其他邊界不清、複發率高腫瘤類似)。但目前觀點認為,腦膠質瘤手術應該以保存功能為主,因此有了「術中喚醒」這樣的定位方式——即在進行功能區腫瘤切除術的時候,手術過程中會喚醒患者,進行一些命令,觀察其反應情況,保證功能完整性。比如在切除語言功能區腫瘤,會喚醒患者對其進行語言刺激,觀察其反應,幫助判斷下一步決策。在切除完後,還可以進行「術中磁共振」,以確保腫瘤切除完整。

未來的方向很可能如此,在保證患者功能與生存質量的情況下盡最大可能切除。這也是生存質量和生存時間二者之間的博弈。


根據影像資料,包括X光,B超,CT,MRI等,猶如地圖,術中結合解剖學,就可以準確定位腫瘤。現代還可以在影像的引導下進行手術。準確率很高。


經驗學+擴大切除的勝利


pet-ct


有一種color code的方法,TED和最新一集Greys Anatomy都有提到


可以指教一下甲狀腺乳頭狀癌,甲狀腺全部切除了,今後要注意哪些,怎樣確定癌細胞被切除凈了,患者為50歲的女性


推薦閱讀:

TAG:癌症 | 手術 | 臨床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