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與電影作為不同藝術形式的最重要區別是什麼?
本來想問「最本質區別」或「最根本區別」,但是又不確定它們到底有沒有本質區別或根本區別……
開始之前先講歷史小故事。
戲劇發展幾千年,各種風格和流派先後興起又衰落。終於,指針劃向了十九世紀,彼時現實主義和自然主義戲劇正在歐洲大陸盛行。自古希臘傳承的美學理念「摹仿論」,綿延二十多個世紀,依舊佔據戲劇創作的主流基調。當時的戲劇人認為,戲劇,就是要在舞台上將真實生活完全再現。所以,當時的主流戲劇形式,便是還原生活。摹仿生活的對話,摹仿生活的動作,摹仿生活的景片,一切都指向一個目標——讓觀眾們在劇場中產生「幻覺」。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電影誕生了。早期電影,現在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對著舞台的固定機位,對一場戲劇的記錄。戲劇人難過地發現,無論再怎麼製作景片和服裝,都不可能比生活中的「原版」更像生活——因為鏡頭中的素材,就是生活本身。這在當時的戲劇界引起了很大的衝擊,我相信當時思考「戲劇已死」這個命題的人,絕不比現在少。
然而我們現在看到,戲劇和電影都活得好好地。而電影以其可複製性和和可控制性,超過了千年老大哥戲劇,成為了表演藝術的代表。
我想說,聊區別之前,不如先來聊聊這兩者的相同之處吧。
最大的相同點,在於戲劇和電影的表現方式都是用「表演」承載「敘事」的。
這世界上藝術門類有很多,音樂,繪畫,雕塑,小說,裝置……大家呈現藝術的方式自也各不相同,表演,敘事,語言,造型等等等等。但是當表演和敘事這兩個維度交叉了起來,符合定義的只有戲劇和電影。
戲劇和電影的意義都在於——把一個故事用表演呈現給觀眾。
那麼,在肯定這個相同點的基礎上,就可以聊不同之處了。
基於表演和敘事出發,戲劇和電影,走了兩條不同的道路。
戲劇所不可缺少的元素,是舞台。
電影所不可缺少的元素,是鏡頭。
舞台的屬性是臨場感,是象徵性,是交流感;鏡頭的屬性是推拉搖移動,是取景布光,是蒙太奇。
像上面有人提出的時間空間的再創造,並不是電影的專利,戲劇舞台上當然也可以做到。舞台和鏡頭的的呈現差異,才是戲劇和電影的最根本區別。
戲劇人在舞台這個屬性上做文章,搞反幻覺化,搞解構主義,搞舞台特效。
電影人在鏡頭這個屬性上做文章,搞多機位,搞非線性敘事,搞3D原景重現。
二者皆是道地美食,只是口味不同,沒有高下之分,看你更偏好哪個。給你講一個故事。
我的一個朋友,多年前在公派到俄羅斯進修戲劇。當時他的老師是俄羅斯當時戲劇界的泰斗。臨別當晚的宴席上,他問了他老師一個問題:在電影發達的今天,為什麼還需要戲劇的存在?
他老師聽翻譯翻完立馬激動起來,拉著他先去了某個電影院的放映廳,當時正在放俄文版的《哈利波特》,觀眾席上的觀眾有的吃東西,有的聊天,甚至連吃牛排的都有。然後老師又帶著他去了一個劇院,當時正在演《奧賽羅》,那裡的觀眾各個屏息凝神,專註地觀看著演員的表演。
那位老師指著觀眾席上方的空氣說了一通俄語,當時我的朋友一個字都沒聽懂。只是看著空中被燈光照亮的粉塵在那裡不停地翻騰。
後來我問他同樣的問題的時候,他給我講了這個故事。然後和我說:
戲劇和電影的區別,在於臨場感。電影院里的空氣,只是被音箱震動了而已。而舞台上的空氣,則是被演員的能量,切切實實地帶動的。啊哈哈,終於被放出來~(≧▽≦)/~啦啦啦
在知乎上看過了很多類似的問題
這次我認真答一下
這類答案我只寫一次
@魏嘉毅先生已經回答到了點上,我再在他答案的基礎上做些引申。
電影的出現對話劇藝術的衝擊絕對是彗星撞地球式的,但正如老話所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經過這一次衝擊並繼續生存下來的話劇事實上比以前有了質的飛越——話劇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存在的意義。
我來列一下電影出現以後話劇的發展歷程:
電影大約出現於1895年左右
而話劇在19世紀末到現在湧現了:
- 象徵主義
- 表現主義
- 未來主義
- 超現實主義
- 存在主義
- 現實主義
- 荒誕派戲劇
等等流派
這裡面有很多名字我們都很眼熟,因為這是工業革命帶來的文化巨大改變的一個縮影,但事實上,文藝復興在16世紀就已經完成了,在我看來如果那時候話劇開始反思自己的話至少存在主義和現實主義會早出現很多。
魏嘉毅先生答舞台,回答這個問題已然足夠,我現在回答題主的「最本質區別」。
有沒有本質區別?
有。
但這裡我先從舞台說起。
既然說舞台,那什麼是舞台?
這裡向大家推薦一本由英國著名戲劇及電影導演彼得·布魯克所著的《空的空間》一書,裡面這樣寫到:
我可以選取任何一個空間,稱它為空蕩的舞台。一個人在別人的注視之下走過這個空問,這就足以構成一幕戲劇了。
我想大家印象中的舞台大概是
這樣的
這樣的
看得多一點的還有這樣的
看得多一點的還有這樣的但事實上不論怎麼變,上面的都叫做鏡框式的舞台
但事實上不論怎麼變,上面的都叫做鏡框式的舞台舞台還有
這樣的
這樣的
這樣的
這是演員與觀眾幾乎沒有距離的小劇場
這是演員與觀眾幾乎沒有距離的小劇場在先鋒戲劇中還有這樣的舞台
有的舞台美術設計甚至在觀眾一進場時,就讓觀眾參與到演出中來。如北京「火狐狸劇社」演出的《情感操練》即是如此:觀眾進場時要穿過用巨幅白布圍成的、半米寬、長近百米的狹長通道。「情感操練」中心很像一個冷冷清清的破舊廠房。道具很簡單,只有兩個巨大的白色長方形靠墊。這就有利於調動觀眾的觀劇積極性,去感受和理解當今世界「情感操練」的意義和價值。
而外國人更瘋狂
《再無安眠》(Sleep no more)。這部戲不存在什麼舞台,整部劇目在一座由主創精心搭建的賓館裡上演。整個劇情線索由十來名戲劇演員分頭展開,演員們在五層樓的賓館各個房間奔波、交談、打鬥、曖昧。也根本不存在觀眾席。觀眾們唯一能做的,是在不干擾演員的前提下穿梭於龐大的場景中,觀看某個局部的演員進行表演。最終,所有線索都會匯聚為一個完整的故事,但觀眾都無法掌握它的全貌;他們選擇某個視角,就會看到這故事的某個側面。
還有我為之痴迷的:
FUERZA BRUTA
《極限震撼》
沒有台詞,沒有故事,踏進劇場時,觀眾便踏進了一座情緒的黑箱。「舞台」由精巧的機關構成,能夠完成隨性拋灑碎屑、將巨大的泡沫塑料砸向演員、吊威亞等極盡瘋狂的任務。但在這裡,舞台退化成了演員的道具與支點。他們在那裡短暫駐足,而後沖向觀眾,拉他們參與遊戲。情緒是第一位的,其他思慮可以過後再說。
在情緒的支配下,演出被刻意割裂為幾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十分乾燥的,充斥著乖戾之氣。演員們在機械的輔助下砸毀舞台本身,進行瘋狂地舞蹈。碎片飛舞中,演員跳下舞台,與隨機觀眾展開互動:恐嚇、肢體接觸、在他們身邊毀壞道具,用最原始的方式注入情緒。無論對於老派劇評人或劇場安保而言,這種行動都是極其危險的。但這似乎正是《極限震撼》需要帶給觀眾的感覺——在刀鋒上跳舞的感覺。
伴隨考究而躁動的電子音樂,這種危險在第二部分中得到延續。DJ公然用水霧噴洒觀眾,提醒他們,潮濕靜謐要來臨了。在這一部分中,我們目睹了從未見過的劇場奇觀:一塊強度過硬的透明膜懸浮在所有觀眾頭頂,其上注水,有安詳的藍色頂光。演員們在這塊膜上與水進行優雅地互動,而觀眾則為他們的高度膽戰心驚,同時體驗一種微妙的復歸母體感。沒錯,以往用攝影機才能實現的水下觀感,在劇場中被完美再現了。演員在水中遊動、跌倒、屏息,在燈光的襯托下,恰似地球洪荒時那些水生的生物,也像在子宮中掙扎的胎兒。觀眾不得不努力抬起頭觀看上方的一切,這是 「敬畏」二字的自然表達。
而在第三部分中,表演開始進入尾聲,演員此時復歸舞台。在一條傳送帶上,他們開始狂奔, 衝撞一切阻攔。那是真正的衝撞——人類攻擊性最本原的形式。豐沛的力量感與偶爾的威亞飛天段落令人窒息。不管觀眾有沒有戲劇理論基礎,都能明白他們想傳達的信息。Fuerza,force衝垮一切的力。
當演出結束的時候,好戲剛剛開始。10分鐘左右的演員返場才是一切的精髓。劇院頂部毫無徵兆地開始瓢潑大雨——這強度可不是消防花灑能比的。在這個環節里,主創化身觀眾,觀察觀眾們的狂歡:這幾乎是一定會發生的。早已在一個小時里心中發毛的觀眾已然在水和音樂的刺激下陷入瘋狂,彷彿搖滾演唱會。演員會做他們最後的表演:衝進觀眾中央,與他們一同起舞、擊掌、擁抱。在這裡,整部演出才算完整:渾然一體,不講邏輯。最後的情緒宣洩、最後的危險同時發生,這才是《極限震撼》的真正高潮。
給你們放兩段視頻,自己感受一下
極限震撼秀宣傳片(高清完整版)
FUERZA BRUTA_不裝B不順手
帥哥跑步那段看得我哭的稀里嘩啦的
我想你們看完之後就不會再問
話劇會不會被時代淘汰?
話劇的魅力何在?
有電影,為什麼要看話劇?
這個時代我們有了電影、電視為什麼還要話劇?
等等一系列問題
這裡我不說話劇,我說戲劇
戲劇藝術的五大要素:劇本,導演,演員,劇場,觀眾
我們可以看到:這五個,電影都可以提供——但,不能讓他們同時處在一個時空。
沒進過劇場的人是感覺不到一群活生生的人在眼前呈現出一個故事和一塊冷冰冰的銀屏放映著的故事有著怎樣的本質區別;而沒上過台表演的人也是不會感受到,自己將故事推到高潮時立刻聽到觀眾的一聲抽泣或驚呼是怎樣一種滿足。(舉個例子,阿爾托在《殘酷戲劇》中提到,有位導演在演出中讓演員直接將動物內臟倒到樂池,請腦補現場觀看這段和看《電鋸驚魂》的區別)
這些——即使3D、imax做的再好也絕對無法提供,無論是對觀眾還是對演員。
說了這麼多,兩者的最本質區別究竟在哪?
是舞台和鏡頭的差異嗎?
我們再往深想一想,兩者帶來的差異究竟是什麼?
是因為演員和觀眾可以直接交流嗎?再想深一點,直接交流有何不同之處?
當然是真實感不同,但再想深一點,人究竟為什麼需要這種真實的呈現而不是滿足於虛幻的投影?
最後的最後,我帶大家回到戲劇的本源——祭祀。
所有的戲劇——從古典到先鋒都沒有逃脫祭祀的本質:神靈是命運,演員是祭司,犧牲是我們的生活,每個在劇場里的人都在參與著這場儀式。
戲劇和電影不同,是因為它們承載的歷史不同:
戲劇起源於人類對未知的恐懼,我們希望神明給我們自己想要的生活
電影起源於人類對自然的征服,我們作為上的創造著自己想要的生活
電影帶我們回到未來,戲劇載我們駛向過去。
很奇妙,不論電影院和劇場長得有多像,往裡面一坐,瞬間就能感到氣氛的差異。我想過很多方法來解釋,最終我想把它歸成人類基因里的動物性——真人的苦難、幸福、苦難都能迅速快速地傳染周圍的人。
人什麼時候不需要戲劇?
直到人類不需聽命運擺布的的那一天,而那一天,是不會到來的。
以上,就是我的戲劇觀。
PS:
1.說最本質的不同是一件比較尷尬的事,因為對本質的定義各人有各人的說法,我喜歡從起源上說。
2.沒有說過電影在生活的反思上不如戲劇,僅僅說呈現方法不同,所以傳遞效率不同
3.在創作層面上,電影可運用的途徑確實要多齣戲劇太多,如 @周祚老師所說,技術含量越低的形式,反而擁有越大的想像空間。
4.要將舞台劇改編成話劇最需要解決的確實是定焦與泛焦的問題,不過這方面百老匯和好萊塢已經輕車熟路了——大多是舞台劇改編成電影,拆散故事,增加細節。之前田水做過電影改編舞台劇《十二個人》、《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全都是沒有場景切換的戲,那感覺就跟沒字幕的電影一樣。事實上,解決它的最好方法就是實驗戲劇,這點恕我不贊同周老闆的言論——《狗兒爺涅槃》中開始狗兒爺的那段獨白,蒙太奇效果就非常棒。
5.嗯,再說明白一點「電影和戲劇的不同」就等同於「攝影與繪畫的不同」
誰更能表現戰爭的殘酷呢?
誰更能表現戰爭的殘酷呢?電影和戲劇不應該是對立的關係,事實上更應該是相輔相成的。
6.現在大家對於戲劇的偏見主要源於不了解,在未來戲劇必定會得到比現在高得多的尊敬,這裡面包括中國戲曲,當然這要取決於中國一代代文化人不停地努力。
【好像有點啰嗦,重點在後面黑體字部分啦。】
不是很贊同現有的答案呢。
特別是最高票「對時間與空間的再創造」甚至都不是戲劇與電影的區別,戲劇在打破時空局限方面也有很多例子呀,比如很經典的《推銷員之死》里就有「情景再現」的結構方式,更別提近些年的一些先鋒戲劇了。
其他的回答也講了許多區別之處,比如焦點、想像空間、即時性、臨場感、表演等等方面的不同,我還是比較認可的,但既然問的是「最」,似乎還應該更本質一些。
至於說「話劇與電影沒有本質區別」,我個人覺得是完全不對的。本質區別當然有,接下來就說說咯。
「話劇」是戲劇傳入中國後,為了與傳統戲曲作區分而產生的詞。80年代曾引起廣泛的爭議,不過後來爭議平息,現在還是用「話劇」來表示有別於戲曲的「中國戲劇」。所以嘞,這個問題其實是在問「戲劇與電影的本質區別」對吧對吧。
戲劇與電影(故事片)同屬於敘事性藝術,電影的萌芽時期受到了戲劇很大的影響。大多數故事片的敘事模式是非常戲劇化的。即:在相對有限的時間單位和相對獨立的空間場景內部,圍繞一個核心事件的矛盾衝突展開敘述,結構閉合而完整。(當然反戲劇化的傾向也很多見。)
而戲劇與電影最根本的區別在於:
①電影的基本元素是活動的影像,戲劇則是演員、舞台等實體;
②電影史現代科技催生的大眾文化,受眾面廣,戲劇則是古老的現場表演藝術,受眾面小;
③電影中導演的工作是第一位的,其關注的核心仍然是影像,戲劇則主要依賴演員的語言動作表現。
以上三點中,最最核心的是①。更精鍊的說,電影的核心是活動的影像,戲劇的核心是活動的實體。(這也就可以說明電影與戲劇在創作中,演員、導演等職能部門的重要性為什麼不同,以及戲劇演員為什麼比電影演員厲害一點。)
一家之言。本雅明上世紀有篇批判性著作叫《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講機械複製技術導致的藝術創作靈韻的消逝。如果從機械複製的角度講,電影從話劇而來蛻變、發展的歷史,不僅僅是一種藝術存在形式的顛覆,其本質區別也突出表現為電影藝術中靈韻及本真性的消失。
話劇藝術自誕生以來便具有儀式性、不可複製性。演員必須準確拿捏劇中人物特徵並以精湛的演技演繹作品,對演員臨場發揮能力及個人素質要求極高,要感動觀眾,引起觀眾的共鳴還要求表演具有較強的感染力。話劇是現場藝術,從演員的站位到道具再到身體姿態和表情,觀眾都能一覽無餘,表演失誤沒有NG和後期剪輯的彌補餘地,任何誤差都有可能成為藝術呈現過程中無法抹去的敗筆。這種特殊的藝術呈現方式是具有唯一性、本真性和神聖性意蘊基礎的。
機械複製時代的到來使得電影成為一門大眾藝術,同時在普及的過程中也不可避免面臨著靈韻的消逝。演員的表演一定程度上被攝像機限制和操縱,且由於其後期製作的特殊性及剪輯技術的應用,某種程度上降低了對表演難度的要求。電影一般運用蒙太奇、碎片化的製作手段把事物的原型肢解,破壞了從前話劇藝術的有機性與連貫性,這也使得明星塑造和包裝成為可能,於是明星崇拜現象替代了話劇藝術的本真性成為新的藝術附加值,但其本身的消費性質和展覽性質依然是虛幻的。
比較事物的方式有很多種,以上只是從機械複製的角度談二者的區別。如果換個角度,剛才談到的所有關於電影藝術的局限性都可以轉換為其優勢空間,比如,用線條鮮明的故事脈絡更加簡明清晰地表達創作意圖,利用精確度極高的鏡頭特寫突出展現人物心理,通過後期營造視覺驚奇效果創造更棒的觀影體驗等等。
無論話劇還是電影都是人類藝術發展史上的優秀結晶,貢獻社會同時也豐富生活,沒有高低之分。電影的本質是記錄性,戲劇的本質是假定性。由此可見,雖然它們都取材於生活,但取材的方式是不同的。
戲劇除了假定性外,我認為還有以下一些特性和電影有明顯區別:
交流性(觀演關係決定)
流動性(時空,審美對象,詩化)
表演連貫性
表演風格(考究的台詞,考究的表演)
間離(跳出)
融合(融合其他藝術門類,舞蹈,入畫,文學)
現在半夜四點多,等醒了詳答。
最本質的區別在於電影可以對時間與空間進行再創造。
探討電影藝術本身的獨特性,與其他藝術的不同,在電影理論中叫做本體論。因為戲劇和電影確實有相似之處,所以這個問題很多電影理論家都探討過,從不同角度得出了不同的結論。
因為還要趕期末論文,時間緊張,我就先憑印象說一點吧。
克里斯蒂安·麥茨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觀點,就是電影和戲劇的不同,在於演員是否真的在場。在戲劇舞台上,觀眾和演員是真的在一個空間內的,所以有其他知友提出的臨場感,互動性,假定性。而在電影院,演員是不在場的。也就是說,演員本身看不到觀眾,觀眾也無法真的看到演員,而是通過電影看看到演員的幻象。所以看電影滿足了人本身的窺淫慾。舉一個最極端的例子,如果把電影中的色情暴力場面搬到戲劇舞台會是什麼感覺?如果色戒中的場景搬到戲劇舞台上表演一定不會到那麼有視覺衝擊力的強度,不然演員和觀眾都會很尷尬。但電影就可以很大尺度的展現,觀眾也不會感到尷尬,反而會有一種窺探的興奮感。麥茨進一步說,所以電影觀眾也不會真的驚奇。不管電影奇觀展現到什麼程度,觀眾意識里還是知道電影里發生的不是真的現實。
說兩點,舞台假定性和時空合一的臨場體驗。
舞台假定性是個很有意思的東西,在中國戲曲藝術里,假定性被發揮到極致,當你隔著電視屏幕和大銀幕在看影視作品的時候,這是很難接受的東西,例如用2個人去表現千軍萬馬,嚴禁複製粘貼,結果會很搞笑。但在劇場,你可能一下子就接受了,心領神會,並且會為導演的巧思忍俊不禁或大加讚歎。
臨場體驗是一種跟 故事和角色以及其他觀眾處在同一時空內的和諧而微妙的體驗,就像看F1比賽,電視轉播比現場好看多了,但是永遠都會有人選擇去現場,因為雖然票價高昂但有難以取代的臨場體驗。但是這一條正在被電影以技術手段逐漸侵蝕,例如IMAX巨幕,3以上的各種D,以及可預見的很近的未來中可穿戴設備虛擬現實的快速發展,都在挑戰著傳統的時空合一的臨場體驗感。
話劇80%是表演的藝術,電影50%是剪輯的藝術。
電影能夠打造時間上的切割。
所謂剪輯也是一種藝術。作為寫過幾部未入門學生習作的編劇過來扯一下。
從編劇的角度而言,同為現實主義的情況下,最大的不同在於限制條件。
更多的人對電影的了解遠遠多於話劇,就學生劇社而言,幾乎絕大多數編劇在進入劇社之後都把話劇當電影操作的,不看場景限制,不看錶現手法。一場戲下來換景十幾次,所以絕大多數學生原創話劇的質量慘不忍睹。
比較傳統的話劇,如二十世紀初的尤金奧尼爾寫的話劇中,有幾部場景限制較為明顯,前些年中戲還是北影做過畢業大戲的《送冰的人來了》基本就局限於一個場景,某種意義上也可以算作三一律吧,估計也不太准。
後來老舍先生寫的《茶館》雖然時間和主要矛盾上都跟傳統不同,但三幕的場景也都在裕泰茶館一地。
場景變化應該是話劇劇本創作的一個重要限制因素,對於現實主義話劇而言,有些先鋒戲連情節人物都無所謂了,自然就不討論了。現實主義的話,基本上成熟的作品都不會有太多的場景。個人覺得這跟舞台的操作或多或少是有關係的,早期機械換景等技術都不成熟,過多的換景會導致原有的戲劇節奏和情節被打斷,影響演出效果。當然,現代以來,技術的成熟使得這一因素弱化了,前年看的《寶島一村》情況就好很多,通過各種技術手段讓這樣一個本來單調的場景變得豐富多彩,當然同理用於國話的《四世同堂》。
場景作為其中一種限制,而表現手法也是限制之一,受制於舞台帶來的距離感,很多在電影中容易表現的細節在話劇里都用不了,這使得話劇遠比電影依靠台詞的表現,所以說才稱之為「話劇」。
當然也不是說電影劇本就簡單,各分鏡之間的節奏,場景的切換都不是容易事,甚至更難於話劇劇本的創作,這裡我就一竅不通了。
我曾經寫過一個答案差不多是在講這個的,雖然沒有多少人贊但是我覺得寫的是不錯的,大家可以移步去看看:將舞台劇改編成電影,有哪些難點需要解決?
總結來說,我認為比較大的區別有:
1. 場景:現實主義話劇嚴格遵循三一律,特彆強調戲劇矛盾在場景中的集中度,即使之後的非現實主義和實驗話劇,在場景數量上仍有較大的天然限制,而電影的場景是完全自由的。
2. 焦點:電影的鏡頭焦點,即是觀眾的視覺焦點,導演帶著觀眾走;話劇的展現是泛焦的,舞台焦點並不完全確定,看一出話劇,是自己在不停找焦點的過程。
3. 想像空間:話劇致力於在舞台範疇上展現生活,有一些技術限制的存在,使得觀眾默認一些象徵手法的存在(比如背景景片上畫著一堆樹,表明他們在叢林中),同時,通過空間、燈光、音響等,用抽象而不是具象的方法來展示生活。因此話劇藝術是具有想像空間的。而電影藝術,本身就是對攝影對象的真實展現,所以是很少有這個想像空間的,或者說電影中的空間比話劇更真實更具象。
關於這一條,我想補充幾句:話劇演員的誇張表演,是因為藝術形式的限制,必須要讓後排人聽到和看到,而不是為了營造距離感和異空間感。
4. 即時性,每一場話劇的演出都是唯一的即時的,過了這一秒就消失的,而電影是永恆不變的。這種區別,實際上對藝術表現的方法有很大的影響。
5. 好像還有,先寫這幾條,我繼續開會去了,剛才對面甲方的一激動都開始說家鄉話了,我聽不太明白沒法同時寫了
本質上沒有區別,都是戲劇類表演,對演員的基本功要求是一樣的。很多影視演員就是戲劇院校或者專業畢業的。
表現上有差異:
- 表演效果的現場感:影視拍攝可以重來,也就是可以NG,然後一遍遍來,直到人(導演、演員或者其他人員)撐不住了為止,但是還可以考後期加工;戲劇則不行,沒聽說過演出時演員說錯了台詞或者走錯了站位然後導演或者舞台監督說「咔」,然後大家重新來一遍的--所以國外不少演員以能參加舞台演出為驕傲,因為可以證明自己的現場表演能力絕對強,不是靠後期幫助完成的。
- 表現手法的特性:影視可以有特寫鏡頭,可以把演員細小微妙的動作和表情刻畫出來,展現給觀眾看,所以不少影視角色的關鍵動作都是「小動作」「小聲音」,不誇張(至少現在的影視作品是這個風格);舞台演出則基本上是全景式展現,除了個別幾個座位可能能看清演員臉上的肌肉抽動以外,大部分觀眾就必須靠演員的肢體動作和語言表達來欣賞表演了,如果劇場規模再大一些,比如1000座以上的,很多表演就必須有點誇張,搞「大動作」或者「大嗓門」才能有效果。
- 效果呈現的連續性:影視作品拍完了以後,剪輯成片,這個表演效果就是定下來了,同一部片子你播放一百遍一千遍一萬遍,這個演員在這個時刻的動作表情不會有哪怕一絲的變化;而舞台演出每天是會有些許不一樣的,因為演員是人,人不可能如鐘錶一般精確到每天每個時刻每個動作都永遠一致,此外,演員對角色和場景的理解,每天也會有所不同,甚至台下觀眾的狀態改變也會影響演員的表演發揮,還有就是舞台表演如果可以連續進行,導演或者製作人可能也會根據市場反饋,對表演做一定修正,更換一些布景道具甚至對一些場景做大的改動。所以如果有這個機會,同一部舞台表演你連續看一周,同一個演員可能會看到三四個不同的狀態,或者同一個場景會有很多細節上甚至規模上的變化。
樓上朋友說的戲劇的「距離感」是傳統戲劇,尤其是戲曲的特色。現代戲劇不強調這個,反而更注重通過舞美燈光音響,以及演員的表演,來營造一個「同屬一個空間」的氛圍,讓觀眾跟著舞台走。
本科一個老師說過,電影是視覺藝術,而戲劇是文學藝術。
————————先說非「最重要」的區別;關於上面這句話的解釋,放到最後———————
英語里電影編劇被稱為scriptwright,而話劇編劇被稱為playwright。
電影海報上,最頂一行永遠是導演的名字;話劇海報上,排第一的永遠是編劇的名字。
一部電影拍攝完畢,這部電影便完成了;而一部話劇排練完畢,還只是剛剛開始——此後的每一場演出,都是不可複製的,變動的。所以電影是三維的,而話劇是四維的。
一部電影參與市場的形式,是上映和發布視頻產品;一出話劇參與市場,則是通過演出,以及劇本的出版。電影劇本當然也有出版,但其意義卻是附屬於電影的;話劇的劇本則是如小說一般的獨立藝術品。
電影來錢。一部八位數投入的電影,票房九位數一點不是新聞。獨立電影成本低,回報低,不過總體而言,電影產業是可以自給自足的。
話劇賠錢。不止中國;全世界沒有哪一個國家的話劇,是能純粹靠票房維持下去的。發達國家如英美,基金會+慈善捐款大行其道,構成話劇投入的中堅力量;即便如此,宣傳中也難免贊助商的身影。國內基金會+慈善捐款尚未形成潮流,於是形成了官辦戲劇大投入且佔據最優資源+民間藝術捉襟見肘步履維艱的對比。除了一些耳熟能詳的名字,如孟京輝賴聲川之流,普通的劇場(包括整個演出團隊)的生存實難維繫。濮存昕,何冰,袁泉,馮遠征,這都是實力派話劇演員,可是早年卻需要不時接拍電視劇來維持生存。
演員演電影,需要在分鏡頭中灌注連貫的感情;演員演話劇,需要在連續的演出中有收有放,完整表現人物的起伏生死。
電影演員有錄音師,如有需要還可以後期配音;話劇演員不用麥,幾千人的劇場,一開口便縱貫全場,唯歌劇演員可與之匹敵。
————————————那麼最重要的區別呢?————————————
回到開頭。電影是視覺藝術,話劇是文學藝術。
一部電影,核心在於用好鏡頭,無論是講一個故事,表現一些人物,還是抒發一種情緒。一切皆通過鏡頭具象化;鏡頭是敘事,是狀物,是抒情,是寫人。人物塑造一般,可如果鏡頭有力道,還是會成為一部出色的乃至革命性的電影。
一出話劇,核心在於用好語言。用語言做什麼?用語言關切人類最終極的生存命題。話劇的核心是人,關切的是有關人的命題,人的生存,困境,荒誕性,有限性。所以話劇根本意義上是文學藝術。用文本和舞台,講一個炫酷的故事,也可以獲得滿堂彩;事實上,舞台呈現形式的革新,也是話劇實踐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子課題。但是,沒有對人的根本的關切,便不足以成為一出真正有分量的戲劇。
當然,不代表沒有高度文學性的電影,也不是說沒有充滿視覺衝擊的話劇。作為一般藝術意義上的「表現力」,在這兩種藝術門類里,充滿了相似的體現。甚至藉助的手法,多媒體等等,也大有類同,特別是在今天。
可是,好的電影作品,看過以後,最觸動你的,想想,是什麼?
好的戲劇作品呢?
沒有任何貶低電影藝術的意思。只是想說,一部好的電影,可以好在許多方面;劇本,鏡頭,導演,表演,甚至配樂,等等。一個方面做得足夠出色,便足以青史留名。
但是一部好的戲劇作品呢?如果你看不到舞台上人的掙扎,看不到人的喜悅,痛苦,幸福,悲傷,無奈,辛酸,平靜,絕望,希望,活力,扭曲,抗爭,矛盾,荒誕;哪怕你看到十足美好的面孔與身體,美輪美奐的舞台設計與調度,令人拍案叫絕的情節設定——這齣戲也是殘缺的。區別呢,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表現形式
話劇是舞台的藝術,是將寬廣的現實生活抽象、濃縮到一個小小的舞台上。布景、燈光、服裝、道具等一切舞台元素的設計,都不是為了在舞台上複製真實的生活,而是創造一個經過了抽象和濃縮的生活場景。
影視表演則是鏡頭的藝術,最終的成品是經過了攝影和剪輯的渲染的影視作品。影視創作者會通過景別切換、鏡頭運動等方式,放大劇中的關鍵信息,讓觀眾隨時能夠看到必要的信息。
(左圖為話劇《軍號響了》劇照,右圖為電影《集結號》劇照)
二.表演形式
話劇舞台演出基本上是全景式展現,和觀眾有一定的距離,這就必須靠演員的肢體動作和語言表達來表現了,要用比真實生活誇張的動作和語言將飽滿的情緒傳達出來,這就是話劇表演的分寸。
影視可以有特寫鏡頭,可以把演員細小微妙的動作和表情刻畫出來,展現給觀眾看,演員只需要把自己最真實、自然、生活化表演展現給觀眾。
(左圖為話劇《軍號響了》劇照,右圖為電影《集結號》劇照)
三.表演的連續性和非連續性
話劇在整個演出的過程中,是連續不間斷的,講究一氣呵成。演員在塑造角色時是沿著時間軸以及劇情的發展來進行的。人物性格按劇情的發展設定,具有連貫性,伴有起伏變化,並且能保持前後的和諧統一。
影視是需要片段式的,拍攝的順序也不會按劇情的發展拍攝,而每一場戲每一個動作甚至每一個表情可以重複拍到滿意為止。
(這個區別可能就需要各位知友們親自到劇場里去感受啦)
當然不管是話劇還是影視劇,都有自身獨特的魅力,不應該是對立的關係,事實上更應該是相輔相成的。
找到影視表演與話劇表演的融合點,讓兩種藝術互相滲透學習,並通過兩種表演形式的融合讓更多的藝術作品,在精確到位的表演創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功,展現出這兩種藝術的魅力。
小貼士:大家一定聽過《集結號》這個電影的名字,它是馮小剛導演的作品於2007年12月18日上映,以第二次國共內戰和朝鮮戰爭為題材的中國電影。
可你們知道《集結號》還有話劇版的嗎?兩者同樣都改編自楊金遠的小說《官司》。
(話劇《軍號響了》劇照)
1999年,天津人藝曾經也上演過同樣題材的話劇,由孫文學執導的作品,名叫《軍號響了》,
曾在第8屆中國戲劇節獲得了八項大獎!
部分圖文源於網路
《軍號響了》劇照|來自天津人民藝術劇院
-
正好專業對口,不邀自答。
題目問的這兩種不同的藝術形式的最根本的區別的核心在於表演形式和呈現形式的不同。
話劇是一次性藝術,表演貫穿劇情一氣呵成,同時演員要建立在劇本的基礎上對人物進行二度創作,建立「自我」和「第二自我」,這對表演功力要求很高,而且演員在劇場表演和對著鏡頭是不一樣的。
影視表演要求是生活,而舞台表演演員與觀眾有距離,演員需要更大的聲音和更放大化的表演把內容傳遞給觀眾,所以發聲要用「實聲」。而且開演後導演基本上只需也後台或前排欣賞,舞台交給演員,即便出現舞台事故也需要演員自己發揮智慧解決。
影視藝術是導演剪輯藝術的集中體現,演員可表現空間比話劇要少。
曾在知網上看過很多關於話劇表演和電影表演的論文,基本上都差不多,你抄我我抄你。
另外在說到話劇演員和影視演員,個人認為優秀的話劇演員往往也是優秀的影視演員,比如陳道明、宋丹丹、徐崢等。但影視作品演得好的未必是優秀的話劇演員。話劇演員更講究紮實的表演和台詞功底和科班的訓練體系。-
不是特別懂藝術,談談自己的理解。
個人覺得話劇和電影最重要的區別在於一場話劇是由演員和觀眾共同塑造的,電影是演員自己塑造的。
參加過雷恪生老師的一場見面會,在裡面他提到80年代,他演話劇《阿Q正傳》的時候,有一個場景是自己邊打自己耳光,邊說「你還敢想女人?」結果觀眾哄堂大笑,他就納悶,這個地方大家不應該笑啊,就算笑也應該是含淚笑啊。仔細想了下,發現重音放錯了,放到「女人」二字上了。後來再演的時候,把重音放到「你」上,果然觀眾反應變了。
話劇就是在這樣一次次演員和觀眾的磨合中找到它最合適的表現方式,傳遞出它最想傳遞給觀眾的東西。電影的話更多的取決於演員和導演對角色和劇情的理解。
一句話回答:話劇與電影的關係,和繪畫與攝影的關係類似。是歷史積累不同的兩種藝術表現形式,各有所長,不能互相取代,但確實一直在相互借鑒。
(分割線)
剛剛看完《戀愛的犀牛》,就在想這個問題,跑來答一下。
為什麼自己會熱愛話劇?它和電影有什麼區別?如果讓我把《戀愛的犀牛》拍成電影我會怎麼拍?
在我構思的很多鏡頭中,將會出現很多的背景和細節。馬路和明明(劇中人物)將不會再站在暖紅色燈光下的巨大塑料布前自言自語。他們可能會在咖啡店裡開始對白,咖啡店的裝修風格也很重要。他們也不能講話講著講著突然衝出了一群人圍著跳舞,應該加入一段他們從咖啡廳出來之後到路上的情節……
你看,這就是電影和話劇的區別。電影能呈現更多的信息量,也必須要由更多的信息量來支撐。每一個畫面和轉場都需要確切的指向。而話劇不同,由於舞台的載體能承載的僅有「道具、燈光、人物、音效」等等,所以更多是通過表演本身以及營造的「氛圍」來傳達。
話劇與電影的關係,正如繪畫與攝影的關係一樣:後者作為比前者「先進」的事物出現,吸取了前者的一些特點,又發展出了自己的特色。
在攝影發明之前,如實地還原現實世界是繪畫的一大魅力。但攝影顯然比繪畫做的更好。於是,繪畫則開始了自己的發展,有了寫實之外的各種畫派,能夠更好的「創作」畫者內心世界的景象,反而是攝影達不到的高度。(用Photoshop對攝影作品進行處理,是不是一種繪畫行為呢?)
話劇因為介質的限制,就如同畫布與顏料對繪畫的限制一樣,不能如實還原劇中場景,於是就會有很多手法去表現,是和電影完全不同的體驗。
如果說傳統多幕話劇,布景以還原真實為目的,與繪畫中的(可能會被攝影取代的)寫實畫派是同樣的處境(即電影可以更好的講述這樣一個傳統的故事),那孟京輝等人為代表的話劇就對應了繪畫的其他畫派。他們在探索以舞台為載體的新的表達形式 ,從舞美視效,到講故事的流程順序方式、到多媒體的配合呈現,都是電影達不到的高度。從形式上,劇場所提供的沉浸式體驗,可能出現的台上台下互動,目前來說電影都達不到;從內容上,話劇多樣的轉場方式、敘事模式,創造的如夢如幻的敘事體驗,用於電影則相當困難,可以說會南橘北枳。近兩年的所謂「沉浸體驗式話劇」,觀眾全程參與並影響劇情,更是在探索話劇新的方式。
就如同沒有人覺得一張抽象畫會和一張攝影作品是同樣的東西,話劇和電影也不是。這兩種藝術將會一直並存,一起繁榮。現在看話劇的人越來越多,雖然還比不上看電影的,但畢竟是由於體驗話劇的要求比較高,也側面說明了話劇和電影的不同。
似乎是第一次在知乎上回答這麼認真……希望有幫助吧。和電影相比,戲劇一幕的時空跨度很小,所以矛盾必須突出,看點是「激烈的衝突和道德困境」;高科技少,更依賴演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