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的配樂對整部電影的風格形成起到多大作用?電影配樂的創作過程與普通作曲有何區別?
本題已收錄至知乎圓桌:拍一部電影?,更多「電影製作」相關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籠統地說,電影的表達方式只有兩種,1情境表達(寫實或非寫實)2敘事表達,很多時候,這兩種表達方式是同時進行的。音樂起到的作用是用抽象的方式對相對具象的影像描畫作出某種渲染,大多數的商業電影是有配樂的,配樂的存在對於普通觀眾理解影像表達和故事敘述有著非常大的幫助。
音樂通常是非常主觀的,是悲是喜或優雅或粗俗,或各種地域風情和文化背景。有時甚至不用看畫面也可以清楚的透過音樂來感受到電影所表達的內容。而影像是相對客觀的,在沒有對白時觀眾常常並不一定能理解電影中想表達的情緒,比如很多電影中大段空鏡頭的段落時,導演所要表達的情感通常需要一段主觀音樂來為畫面定性,同一段畫面,為它配上歡樂的音樂那它就是歡樂的,為它配上一段憂傷的配樂那它就可以是憂傷的。很多有對白的場景時,通過音樂的鋪墊和渲染,也可以讓觀眾感受到台詞背後的另一層意思,並對某些重要的字句做出提示,甚至可以僅僅通過音樂就可以為未來的劇情發展埋下伏筆。在我們看迪士尼的動畫片時,對於人物性格的認知僅僅需要聽該人物出場時的配樂便知,而人物命運的走嚮往往也都可以通過配樂的發展來給予觀眾一定的預示。
我們今天看到的絕大部分電影都是敘事電影,鏡頭語言相對偏客觀敘事,音樂語言相對偏主觀敘事。在絕大部分的商業電影中,為了能夠讓觀眾更快的理解和進入電影情境,通常都會使用配樂。不僅僅是用配樂來輔助畫面,畫面也會經常通過剪輯來配合音樂,有時可以只是留白和抒情,更多的時候配樂可以賦予畫面和故事情節以節奏感。在音樂和畫面契合不好的時候,電影的感性和理性表達上會失去平衡,而電影的節奏感也會出問題而顯得慢吞吞或是慌慌張張。
電影音樂分為主觀音樂和客觀音樂,客觀音樂通常是指電影場景中的自然背景音樂或是由作曲家為電影場景創作的氣氛渲染音樂,以輔助電影畫面的客觀敘事為主的音樂,通常並不帶有強烈的個人情感色彩,多見於動作片或紀實類電影。主觀音樂是指透過觀眾視角(上帝視角)或是劇中人物的主觀視角來創作的配樂,它只需要表達某視角的內心情感即可,有時甚至可以和鏡頭裡呈現的畫面是相反的,當電影需要主觀視角的情感表達時,通常會使用主觀配樂來取得該視角人物情感與觀眾情感的最大共鳴,使得觀眾與劇中人物感同身受。例如當電影主人公的愛人與別人結婚的場景,使用歡樂的婚禮音樂就是客觀配樂,使用憂傷的感情音樂就是主觀配樂。電影導演通過對於主觀和客觀配樂的調配使用來調動觀眾情感。
除此之外,音樂的逼格高低通常會顯示導演品味,例如比較端裝的導演通常喜愛古典交響方式,口味清奇的喜愛實驗音樂或是地域風格較強的音樂,動作片導演通常喜愛搖滾樂或是混合電子交響樂,小清新導演通常喜歡爵士和民謠,而較為接地氣的導演會較多喜愛比較容易懂的流行音樂。這些音樂的使用直接會影響電影的風格和語言。
電影選擇音樂的方式通常也只有兩種,選擇現成的歌曲或器樂曲,或是請作曲家為電影創作配樂或者對既有作品進行改編。大部分電影的音樂既有現成音樂作品也有作曲家為電影創作的作品參雜使用。例如天使愛美麗中的配樂就既有作曲家個人唱片中的現成作品,也有同一名作曲家為電影專門創作的配樂。
電影配樂的種類和風格非常繁多。很難一概而論。其中既有類似於約翰威廉姆斯為星球大戰創作的類似繁複而精美的古典技法作品,也有菊次郎的夏天中久石讓彈奏的流行鋼琴式的作品,更有漢斯季默在盜夢空間中幾乎只有電子音色和節奏塊而沒有什麼可以辨識的旋律為主的作品。
音樂的構成只有三點:1旋律、2節奏、3和聲。在歐洲傳統古典音樂中三者是密不可分,相輔相成的。由於中國的音樂教育和歷史原因,中國人對於旋律的認知遠遠大於對節奏和和聲的認知,甚至覺得和聲和節奏並不重要,這和當代世界主流音樂形態有著一定的偏差。
由於旋律的主觀情感特徵非常明顯,在今天的電影中除了需要調動觀眾感情時,其配樂中的旋律部分相比大部分的的音樂作品要弱化許多,換句話說,當代電影並不需要那麼多旋律來支撐。而旋律中的主觀情感有時反而對電影場景的鋪墊造成了某種破壞,觀眾會不由自主的跟著旋律走而不是跟著鏡頭的敘事走,這對導演在故事的掌控方面有時會造成一定的困難。當旋律過於強調時,有時甚至會使一部電影看起來更像一支音樂錄影帶,這對於大部分的導演來說是不可接受的,因為他們更希望用音樂來服務電影,而不是用影像去服務音樂。
通常,用影像去駕馭一段非常出色的音樂是非常非常困難的,當這段配樂為某段著名的流行歌曲或古典名曲時,導演更需要非常努力的用畫面去突破觀眾對某些著名音樂片段的刻板印象。相比起來,弱化音樂作品中的旋律部分就顯得更加可行。有經驗的電影作曲家也非常清楚這一點,他們在創作配樂時,可以僅僅通過簡短的音樂動機和節奏就可以為電影場景做出很好的鋪墊而不會顯得喧賓奪主。當主觀人物的個人情感需要表達給觀眾時,才會以一段或幾段濃烈的旋律來配合這種情緒的表達。雖然這種精準的音樂創作方式得到了大部分電影導演和觀眾的認可,但這並不代表為電影所做的配樂並不具有可聽性,如同某些民族音樂中節奏散漫而又缺乏和聲的單旋律一樣,僅僅依靠節奏與和聲的發展有時同樣可以創作出有說服力的作品,這樣的創作方式也在當代的獨立音樂創作中逐漸形成了一種潮流而變的相當普及。
今天我們聽到的音樂絕大多數的音樂只有十二個音(十二平均律)。而在自然的大小調音階中,只有七個音。對於大部分亞洲國家來說,五聲調式顯然是更容易被接受的選擇。在如此狹窄的選擇之下,創作一段短小而又與眾不同的音樂動機用作電影配樂是幾乎不可能實現的,這也很好地解釋了幾乎每一位著名的電影作曲家在動機寫作時都或多或少的與自己或他人的作品有雷同或重複之處。對於絕大多數觀眾來說這些似乎並不重要,觀眾更關心的是透過這些音樂創作是否可以讓電影的劇情發展表現出來一種獨特而不可替代的氣質,以及這種氣質所帶來的新奇的觀影感受。沒有觀眾會真的關心久石讓或是詹姆斯霍納一生中重複了多少次自己的創作,對他們而言,電影看的是否過癮才是重點。
1. 電影的風格在一開始就已經是被導演定了格調,音樂人要做的事情就是通過音樂來放大這種情緒,甚至是把畫面內沒有直白表現出來的情緒推動出來配合劇情發展,很少有先出音樂,然後導演根據音樂來拍片子的情況,那樣的話就成了MV......
2. 電影配樂在很多情況下是沒有太多歌唱性主旋律的,旋律性過強會把觀眾的注意力從畫面轉到音樂上,喧賓奪主,有些時候要跟畫面的節奏嚴絲合縫,起承轉合都要根據片子進行來進行,使用什麽編制,什麽時候變速,什麽時候轉調,什麽時候使用不同的樂器組合,都是配合畫面來做的,通常一部電影都會有個主題,也就是Main Title(或者Main Theme),其他部份的配樂是根據這個主題做不同情緒的變奏,現在的爆米花大片配樂很少有主題了,但大部份的文藝片劇情片還是保留了有主題的這個做法,基本上音樂會做成什麼樣,很大程度上是來自於導演的意見,而並非完全是音樂人自行想像的結果,所以中外影視劇配樂有很大區別也是因為中外導演的音樂素養完全不同所致~~
配樂對於電影風格形成的作用因電影主題、類型的不同而有差異,暫且將其分為以下四類:
一、音樂本就是電影的主題,或者音樂是電影的必須,自然配樂是電影成敗的關鍵。例如:《紅磨坊》、《芝加哥》、《悲慘世界》、《音樂之聲》、《貝隆夫人》、《如果·愛》、《天台愛情》這類歌舞片。
《Once》、《歌舞青春》、《海上鋼琴師》、《絕代妖姬》、《靈魂歌王》這類關於音樂的電影。
《Gloomy Sunday》,譯作《布達佩斯之戀》,這部片子很特別,一個作家根據匈牙利作曲家Rezso Seress在1930年的名曲《Gloomy Sunday》寫了一般小說,1999年這部小說被拍成了電影。
布達佩斯之戀劇照
二、電影本身很出色,配樂對電影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歷年各大A級電影節、重要電影獎入圍最佳配樂的同時又入圍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男女主配角提名之一的電影屬於這一類的典型。
《冷山》、《英國病人》、《畢業生》、《放牛班的春天》、《屋頂上的小提琴手》、《傲慢與偏見》、《斷背山》、《走出非洲》屬於這一類。
國內有《青蛇》、《無間道》、《阮玲玉》。
也有《假如愛有天意》、《午夜巴塞羅那》、《美好的一年》這類電影與配樂結合的很出色的電影。
《單車少年》,這部片子獲2011戛納電影節評審團大獎,也沒獲得過配樂提名。片中用了四次配樂,旋律一樣,每一次不超過10秒,用的可是震撼人心呀,所謂錦上添花,不過如此。
三、用配樂用的很出色,失去配樂電影會失色不少。
王家衛的電影是這一類電影的典型,以《花樣年華》、《東邪西毒》、《藍莓之夜》為代表。
最典型的莫過於那些恐怖片和驚悚片了,平均水平以上的恐怖片都算是這類,不勝累舉。
庫布里克的《閃靈》是驚悚片里用配樂的典型,後面的《全金屬外殼》、《大開眼界》配樂的因素少了些。
四、電影是好電影,配樂對電影幾乎沒什麼影響,因為導演拍片用音樂很吝嗇。
這類電影多見於韓國、日本,可能因為看得比較多,如金基德、森田芳光的大部分電影。
或者是電影工業早期的電影,如黑澤明、小津安二郎的電影。
也有當代一些很出色的導演,很少用配樂,如侯孝賢、阿莫多瓦。
《海上花》、《骨骼》、《回歸》、《浪客劍心》可以感受下。
補充問題:電影配樂的創作過程與普通作曲有何區別?
是樂曲和劇情的關聯度吧。
下面是許鞍華談與久石讓的合作的一段話:
「久石讓先生會先看電影劇本,跟我和編劇交談。在《姨媽的後現代生活》拍攝過程中,他前來探班,了解我們的工作情況。拍攝完成,我把電影初剪版本配好日語字幕拿給他看。他做好一版音樂,就拿過來大家討論,他再回去修改,改好了再找我們邊看邊聽,直到大家都同意,才拿到北京收音(即最後錄製電影原聲音樂)。這次合作,他中途至少4次來到中國,在收音前一次製作Demo時,還特地讓我去日本試聽。在北京收音現場,他也讓我全程參與錄製,以保證最後的收音完全沒有問題。這麼好的曲子,製作費用當然不低。但久石讓先生的工作質量與物質和時間的投入真是成正比的,值!」
1、電影的風格不由電影音樂決定,但是電影音樂卻極大地提升了一部電影的感染力,好的電影配樂在聽覺上的渲染效果極佳。
2、電影配樂與普通作曲最大的不同在於它不獨立,需要與畫面、劇情等電影中的具體形式相結合。
作用…反正巨大。聽著豬八戒背媳婦看鬼片,聽著周杰倫看指環王…試試就懂了
與普通作曲的區別嘛…
第一個,說三遍,導演!導演!導演!!哪裡要音樂,要什麼樣類型的,必須和導演充分溝通。配樂師可以給導演建議,但是最後拍板的還是導演…要是導演不開心了,有時候是會被炒的…(PS:我們老師天天和我們說,沒事要拉著導演去酒吧喝酒,喝著喝著你單子就來了。而且導演拍得再爛脾氣再笨腦子再傻,一定不要當面說,反而得捧著…等回家了再罵光他祖宗!)
第二個,時間和音樂情緒的問題。必竟是為了熒屏服務的音樂,音樂時長上與音樂情緒上肯定是要與熒屏相一致的。傳統作曲一段完了不爽再來個變奏!變奏不爽再來個華彩!甚至表演者也經常二度創作炫個技啥的…電影音樂要這麼搞就只能呵呵噠…
第三個,contemporary里有很多技法與理論是與大眾的欣賞經驗相悖的,例如序列音樂與頻譜音樂的理論在電影音樂中是幾乎沒有用武之地的(也有例外,比如cluster在配樂里還是能見到的的),因為與傳統大眾的聽覺體驗相差太多了…根本無法起到輔助表達電影情感的作用。1. 電影音樂不是促進電影的風格,而是要跟隨和配合電影的風格,要潛移默化地在視覺以外的層面讓觀眾對電影有一個形象和感性的認識(無論是誇大,正確還是錯誤)。
2. 普通作曲,怎麼算普通?這樣問的很不具體。廣告配樂,戲劇配樂這些算一般作曲嗎?它們和電影配樂有接近的地方,如果是說聲樂之類的那會有不同。因為電影配樂不只是寫出旋律,它有很多沒有旋律,人所不能唱出來的聲音組合在一起的音樂,和寫出一首歌曲是完全不一樣的。比如一些恐怖,驚悚場面裏的配樂,那就和寫歌,寫旋律有很大的不同。
導演在之前會把故事情節說給作曲人聽,剪出樣本給作曲人對照著創作。但也不是每個作品都如此。並不是每一部電影的配樂都可以/需要/值得當音樂去欣賞。音樂對於電影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幫助畫面和對白推動情緒。從這個層面上,旋律就相對不是那麼重要。大部分這類的曲子都是以清淡的鋼琴、有時配上小提或大提,弦樂的快節奏,大編製的烘托為主。這類曲子是很少帶歌詞的,除非是有大段的留白。基本上這些曲子的曲名都是依託於電影中的場景或是人物取得。看過電影的人再度單獨聽曲子的時候也能夠順利回憶到電影中的相應片段情節。
就用正在聽的兩張碟舉個例子:《不能說的秘密》和《天台愛情》。
這也算是國內電影里幾張算很不錯的原聲帶,電影本身也稱得上成功。而且大部分也都是由周董操刀,不同風格的電影,方便比較。
例如《不能說的秘密》中的《Opening》(大編製),《腳踏車》(鋼琴),《父與子》(小提琴)。
《天台愛情》中的舞曲《悲劇的序幕》(大編製),開篇《美術館》(鋼琴漸入),《熱血碼頭》(電音純節奏)。
因為一張原聲帶里大部分都是此類曲目,只列舉一部分。
還有一部分音樂是根據情節需要加入的。包括《不能說的秘密》中斗琴的片段,四手聯彈的部分,類似《1900》中的斗琴和為愛人演奏那首鋼琴曲,《天台愛情》中心艾在錄音棚演唱過很多次的《快門慢舞》,《雲圖》中的《雲圖六重奏》。在其他烘托情節的配樂就足夠優秀的情況下,這些音樂就更要出彩。要麼能體現技術的華麗,要麼旋律就一定要優美。要讓觀眾有意猶未盡的衝動。個人覺得最考驗配樂者的技術和能力。
還有一類是純粹的主旋律,就像《碟中諜》,《加勒比海盜》,《諜影重重》,《犯罪高手》等等,基本上就已經成為了電影的代名詞。這些旋律或許本身並沒有那麼優秀,但隨著在電影的高潮情節以各種變奏重複出現,還有這些系列電影一部接一部連番轟炸,一個貫穿始末的主旋律會情不自禁的勾起懷念和憧憬,讓人激動。
至於主題曲。個人感覺主要作用還是再電影上線前配合著預告片進行宣傳。主要的製作方式是與流行歌類似的,只不過在情緒和主題上會有著總結電影的作用。精良的預告片配合著一首百聽不厭的主題曲一定會為這部電影帶來不錯的票房,至少在國內現在很大程度上是這樣。例如最近的《致青春》,《因為愛情》,《穩穩的幸福》,《我好想你》。有彩蛋的片尾,配合著歌曲,就像MV一樣,能讓人滿足地走齣電影院。
至於爛片不爛片,就不是音樂人該管的事了。
至於普通作曲?如果說的是流行歌的話,那相比於流行歌的產業化,在套路上,或許更自由些,而在主題上,也許就要被牽著鼻子走。
這都是相輔相成的,相對於配樂,我更多地還是喜歡搖滾樂,因為我前兩年相當比較閑,我接電影配樂的工作相當少,實話說商業電影配樂的活兒不好乾,需要有經驗,尤其是合作的導演要懂音樂,膽子大,說了算,不能由製片人說了定,製片人只管給錢,不能太參乎藝術,各管各的一塊兒,偶爾提提自己的看法。否則啥也不是,這是我個人的看法。但實驗電影和先鋒電影相對容易得多,只不過,你和導演的氣質要對頭,這是核心。
你想想《泰坦尼克號》的主題曲換成《縴夫的愛》是什麼感覺。
舉兩個例子:
1.星球大戰
盧卡斯拍完《星球大戰》,找到科波拉因為《教父》大賣而燒包蓋起來的豪華影院,搞了一個內部試映,參與者看完後都不說話,氣氛尷尬。科波拉直接把盧卡斯叫到一邊商量如何彌補損失的事情。
盧卡斯心情沮喪不說,還想毀掉影片,斯皮爾伯格過來說,既然無法補救,乾脆換個音樂,他推薦了約翰威廉姆斯。
重新配樂之後的《星球大戰》成為開啟新好萊塢商業巨制時代的創世之作。來源:你知道哪些發生在電影內部試映時的趣事?
2.特洛伊
電影音樂陣前換將的狀況並不多見,《特洛伊-木馬屠城》算是近期內最轟動的一件,導演沃夫岡彼得森傾點首選的黎巴嫩音樂家Gabriel Yared耗時一年所做的音樂,竟因測試放映場觀眾反應音樂過於old fashioned,電影公司隨即另請《鐵達尼號》音樂家James Horner接手,Horner不愧快手盛名,一個月內搞定任務,但是,當Yared在官方網站發表聲明,並把片段樂章掛在網站接受試聽後,所謂"一個月快手做的音樂怎會比一年慢工作的好"的傳聞盛囂塵上。此一風波讓Yared的創作慘遭撤換,而Horner則得在時間的壓力下趕製成品,這一切無疑點出了電影公司對電影音樂創作的不專業與不尊重。
來源:Gabriel Yared
我覺得配樂對於電影的話是相當重要的,當欣賞電影時,一個好的配樂能很容易就帶你進入畫面,情緒氛圍的渲染就靠他了。電影配樂我覺得最好的就是昆汀的《殺死比爾》,昆汀用其他電影的配樂化腐朽為神奇,甚至我可以說是配樂撐起了這部電影,相當精彩。而且配樂是根據電影所表達情感而配的,而歌曲是歌詞旋律出來我們在感受他表達的情感的
電影看的不多, 但是Hans Zimmer為Call of Duty Modern Warfare 2挺給力的, 當然屌爆的Assassin"s Creed Ezio系列配樂給力, 有種生活在義大利的感覺!
好的OST能加深觀眾對情節的印象,或者作為理解電影的催化劑存在
初代リングの貞子登場【關注微博:@粵港澳爆料王】視頻論配樂對電影風格影響的重要性
兄弟 無間道看過嗎 蔡琴的被遺忘的時光給這部電影提升了半檔「逼格」 而就是這半檔 讓這部電影 由佳片變成了經典甚至整個香港電影半世紀的精粹 不能讓劇情硬傷的爛片變好片 但是可以令一些本就優秀的作品變成著作
配樂首先要表達這段電影的感情再配合這段電影畫面。我覺得其實你在這問這個問題挺sha diao的因為國產影視作品都是垃圾而製作都是腦殘,不如多看看他國10年前的作品。而你聽了他們的建議也只會弄出一堆垃圾。
電影先不說了,就說個動畫界的音樂總監,澤野弘之,一個人做的BGM撐起一部番的神,網易雲音樂日本類搜索經常前3,帶起了小林未郁、AIMER、EGOIST一眾歌姬,你說重不重要?
看這標題瞬間就想到了 《夢之安魂曲》
推薦大鏢客系列。
看完就懂了,會讓你嘴巴張著,眼睛睜得闊大,啥都說不出來,唯有震撼!
最近備受好評的你的名字,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