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紀錄片《歸途列車》?

紀錄片《歸途列車》的創作有哪些不為人知的背後故事?
如何看待這部紀錄片?
如何看待裡邊體現的種種社會問題?

剛看完。歸途列車
農民工,留守學生,教育,打工,春運……諸多難解的社會現狀。
幸好還有一批真正有社會責任感的電影人拍了這部片子。
看的時候,我總是不停的想像著攝影師端著攝像機在農民工人群中被擠來擠去的樣子,還有當父親和女兒衝突爆發動起手來攝影師、導演的心情,諸如此類種種……
當然片子所體現的問題是更加值得我們深思的。

~~~~~~~~~~~~~~

這兩天一直忙準備考試,半夜補充些相關的訪談視頻材料

  1. 導演范立欣_網易紀實~~~
  2. 范立欣:歸途列車講述一家人的夢想與傷痛-20130426鳳凰視頻
  3. 范立欣 一種關注 視頻

暫時這些了,歡迎大家補充境內外的各種材料~


謝邀,題主其實問了三個問題,我答第一個問題

我沒有見過范立欣老師本人,但看過歸途列車以後,覺得這部片子是我看過的優秀的紀錄片之一。

我們看片子的時候有個毛病,就是會想如果是我我該怎麼拍。在看這部片子的時候,我覺得難度最大的兩個點,是工廠和火車站的鏡頭。

中國的媒體從業者都知道,因為某些我不說你也懂的原因,一些像是工廠,車站,機場,地鐵等等的地方,拍攝難度較大。不是因為畫面難拍,拍出來不好看。而是你沒有很硬的關係,或者比較強的「來事兒」能力,拍攝會有很大的障礙。

范老師所要拍攝的工廠,是農民工聚集的流水線加工工廠,也是被許多外媒看做是沒有人性只知壓榨的血汗工廠。

這種工廠本來就因為口碑不好,廣受詬病,對媒體是避之不及甚至有仇視的態度。

范老師是怎麼搞定的呢?

我看完片子後查了一些資料,如果沒記錯的話,范老師拍攝張姓夫婦打工的小工廠時,跟工廠方軟磨硬泡了一個星期,才被允許進入工廠拍攝一天。拍攝他們女兒打工的工廠,范老師甚至請來了當地黨委書記和工廠老闆一起吃了個飯,才換來了三次拍攝宿舍外加拍攝一次白班和一次晚班的機會。

拍個片子容易嗎……

而且等你拍的時候,人家已經粉飾太平好幾天了,拍攝環境早就不是原來的樣子了……

拍攝火車站的時侯,正是春運高峰,一票難求,車站人山人海,一眼望不到邊。

范老師的攝製組跟車站關係比較好,車站特例給他們組批了三天的火車票。為什麼三天,因為范老師不知道張姓夫婦能買上哪天的票……

結果還是出了點插曲

拍攝張姓夫婦排隊買票的時候,其他很多排隊的人以為范老師是記者,是來做類似「每人都能買上票,全國人民好喜歡」這種正面新聞的。結果估計有五百多人就圍了上來,想表達自己的「訴求」……

攝製組最後是在警察叔叔們的幫助下逃出來的……

出不來就會被人民群眾聲討至死……

還有一處比較有意思的地方

拍攝女兒和父親翻臉,父親大打出手那一場,導演和攝像很淡定,我猜測應該是錄音老師「入戲了」,立馬就想衝上去勸架,被攝像一把拉住了……

女兒沖著鏡頭說,你不是要最真實的我嗎,這就是最真實的我,其實是和導演說的

我覺得導演應該在之前跟女兒談過,讓她跟父親說一說自己的真實想法,結果女兒直接跟老爸翻臉了……這對導演來說是意料之外的收穫吧,這場戲也成為了全片一個重要的高潮

我就知道這麼多,歡迎大家幫我補充。


——————————————
評論里的補充:
@Cloud
錄音不是入戲了 是他的話筒穿幫了
當時鏡頭是在父親還是女兒臉上的特寫 因為情緒一下子爆發出來 所以鏡頭需要給到全景來交待這個房間內所有人當時的狀態(同時也更符合情緒爆發時的鏡頭語言需要) 而錄音師顯然沒有足夠快的意識到鏡頭所需要做的這一調整 所以鏡頭拉開後還能看到話筒在畫面里有幾秒鐘之多 應該是在旁的導演或攝影師把他往後拉他才退了出來 這也是本片最大的一個技術瑕疵
不過錄音質量在國內的紀錄片里而言 已屬不錯


紀錄片《歸途列車》的創作有哪些不為人知的背後故事?
參見上面兩個紀錄片相關人員的回答。

如何看待這部紀錄片?
好,且真實。
完整地表現出來了這類家庭的狀況,它的選題很準確,觀察很敏銳,故事很真實。

如何看待裡邊體現的種種社會問題?
如何看待?我不知道怎麼客觀理性中立地回答。
我就講講我們家的故事吧。影片中的張家屬於農民工version,我家算個半中產version。

我五歲的時候我爸離開了所在的國防工廠去珠海打工。
我媽在家帶我。
我爸是機械工程師,我媽是該國營廠附屬中學教師。那時候我們家住在一個八平方米的小屋裡,廁所和廚房在筒子樓的另一頭。那時候我爸媽的想法就是留在廠里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有一套自己的單元房,那邊工資高,攢夠了錢,買套房子就回來。那是1997年底。嗯,後來我知道,為了防止我媽被單位開除,那時候他倆辦了假離婚。你們感受一下我國假離婚的傳統歷史是如此的悠久。
我五歲的時候根本不懂什麼叫分開,我只是知道我爸突然不見了。我現在對那個時候有的印象就是我爸打電話回來,問我:你想不想爸爸?我眼淚在眼眶裡打轉,然後我說:不想。眼淚就忍不住掉下來。
後來我爸過年回來,我能記得他那時候特別想我,他會給我念那種故事會上面的什麼爸爸出門打工女兒捨不得爸爸走,睡著了也要在爸爸手上系一根繩子,怕他偷偷離開。我爸大學的時候可是吹笛子寫詩樣樣文藝活都來的男子,你看他怎麼這麼俗非要煽情。於是我很冷酷的聽完了這個故事,雖然哭了,但是還是死都不承認我想他。什麼叫「想」?
其實我比張琴幸運很多,我媽是老師,所以她有寒暑假,所以我們寒暑假都能去廣東看我爸。我對我爸的感受就是,我剛和他混熟,就要分開了,下次又生了。
終於,我五年級的時候我們家買了一套商品房。我六年級的時候可以交房。
結果六年級的時候我媽下崗了。你們聽過說公立高中有下崗這一說嗎?(當時這個學校已經劃歸地方) 恩,就是下崗了。一方面是我要升學而那個中學很爛又強制教師子弟必須上那個中學,我媽不願意我上這個學校,一方面是我爸離開太久家裡也沒什麼關係。我那是第一次見我媽哭了。她給我爸打電話,問他怎麼辦。
我爸也傻了。那時候我爸剛開了一個小小的加工廠不過三個月,想著靠這麼多年的經驗撈點裝修錢回家去。他們倆糾結了一個月,決定我和我媽都去廣東。我媽在這個家庭式作坊中試圖從一個體育老師轉型為會計,而我,他們覺得小孩上學問題應該不大,畢竟我成績不錯。
一夜之間,我的整個世界都不一樣了。朋友,學校,未來全都不一樣了。我在廣東沒有學上。公立小學不收我。私立小學要求我留級,因為我英語不好(那時候我們家那邊英語不算主課所以我沒好好學)。最後我上了一個農民工子弟學校。我在那個學校的同學據我所知只有一半完成了義務教育,另外一半小學畢業就不念了。他們中除了我沒有一個完成高中教育。我那時候的同桌小學畢業就去賣鴨脖子了。
啊,對了,那個農民工學校剛好涵蓋了義務教育的九年,也就是說你畢業了之後要自己考高中,而東莞的公立高中不收外地學生,私立高中一學期學費7000。而且這個農民工學校是私立的。學費相對於好的私立學校很便宜,但相對於我在家念得那個省重點小學500多一學期的學費,貴了很多,一學期2000多吧,那是03年。
被我爹媽關在屋子裡關了半年多,被我爸媽各種半吊子英語轟炸了半年多,我考上了東莞最好的私立中學。更進一步被各種摧殘。學校強制性寄宿,我不會說白話(粵語),也不會收拾打扮,家境在一堆本地同學中屬於差到不行的,當時性格也從啥都高興的傻妞變成了很自卑敏感奇怪的一個人。最慘的時候走在樓梯上有人把我往下推。被孤立,不僅是同學,還有老師。按理說我成績不錯老師也大多是外地挖來的教學骨幹應該對我不錯,但實際上,我曾經發燒39.5度去老師辦公室請假被老師罰站在空調前吹著後腦勺,老師罵我「不會請假」。天啊,我當時只開口說了一句,「老師我發燒了」,然後她就罵我「你發燒了跟我說什麼,我又不是醫生balabala"。眼淚在眼眶裡打轉,卻什麼都不敢說,因為不能得罪老師,因為除了這所學校我沒有別的選擇。
初三過年回家的時候,家裡親戚說我沒有廣東戶口,將來不能在廣東高考,在廣東上高中將來要被耽誤,於是就回家上學了。自己。周末去親戚家,有的親戚對我很好,有的讓我體會到人生五味。但已經很好,雖然是我自己,但是在家裡的學校沒人會欺負我,排擠我,有一次和初三的班主任說到在廣東被欺負的事情,她特別溫柔地擁抱了我一下。那時候兩邊學的東西還有點不一樣,特別害怕中考考不好,會被我爸弄回廣東上學,夜裡夢到哭著醒來。
萬幸中考考得不錯,上了本省前三的高中。依然住校,然後周末去親戚家。有一次在親戚家半夜急性腸胃炎疼得醒來,怕打擾別人,從凌晨三點到六點在廁所上吐下瀉也不敢叫醒別人。後來吵醒了他們,把我送到醫院,然後因為親戚家的哥哥去學樂器,所以他們就先離開去接送哥哥了。我一個人坐在輸液室,眼淚就叭叭地掉,特別嫉妒那個哥哥,真的,特別特別地嫉妒。可是我知道我爸爸媽媽沒有辦法,我們家也沒有辦法。
因為這個事情親戚家的長輩打電話把我爸媽訓了一頓,說,「有爹媽生,沒爹媽養」。於是我媽被派遣回來照顧我。裝修了五年級買的那個房子,住了進去。我爸獨自一人在廣東。其實這個時候我已經不需要照顧了,我住校都五年了,還有什麼不習慣的?
後來我高考考得不錯,再後來我媽又回廣東去和我爸折騰那個小廠。

我的家庭,從我五歲那年開始就是撕裂的,破碎的。帶給我的,我父母的負面影響太多太多,很多是永遠無法彌補的,而我們家已經算是其中最好的了。和我爸一起去廣東的那些叔叔,他們有的真的離婚家庭破碎了,有的雖然沒有離婚但是到現在夫妻都是分離的——一個負責在家照顧老人孩子,一個負責在外掙錢。而我們這些從小和父親分離的小孩,一個共同的感受就是生命中有一部分缺失了,而且是無法改變得缺失了。和異性的交往,對生活的安全感,都比別人脆弱很多很多。我看到所有安安穩穩地長大的同齡人,我都特別特別羨慕,止不住的那種。

同樣的故事發生在農村家庭中只有更糟沒有更好,而這個紀錄片中的張家的無奈再這個國家被重複了上億次——在所謂中產階級和精英們看不見的地方。

這個國家有很多人受了這樣的委屈,這裡面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於惡的制度不允許人才自由流動、連帶下崗、強制子女上本校、禁止外地人就讀當地中小學、禁止外地人在當地高考,如果這些政策不存在,起碼不管是我家,還是紀錄片中的張家,都不會這樣「沒辦法」。而戶籍制度,正是這其中最「惡」的那一個。

今年我叔叔砸鍋賣鐵外加我爸幫助在東莞買了一套房,我的小堂妹可以入讀小區旁邊的公立小學一年級。我希望有一天她面對中考高考的時候,他們家不用重複我們家的悲劇。


以前我會站在麗琴一邊,現在我堅決站在父母這邊。
我看片子的時候覺得我和麗琴有一些相似的地方。
我們家在本省一個經濟最落後的市裡面,填資料的時候戶口是農民,父母工作是無。
也並不是真的沒工作,我爸是開拖拉機的,拖拉機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奶奶給我爸買的,當時應該也是挺洋氣的東西吧,也是很掙錢的收入工具。但是一直到我高三,2014年,我爸一直靠拖拉機謀生。他開拖拉機去本地的啤酒廠里拉整箱的啤酒,再賣給附近的人;空閑的時候再給附近蓋房子的人拉拉水泥,沙子,石頭塊什麼的。我媽就是很普通的工廠工人,在車間流水線上昏天黑地,賺一些錢。我想如果我爸媽感情好的話,我也會覺得自己家庭美滿的,但是我爸媽很愛吵架。我媽覺得我爸不能賺錢,而且很愛賭博——我媽和我說過我四歲的時候有一次發高燒,那天晚上下大雨,我們家交通工具只有自行車,她背著我去找在外面打麻將的我爸,讓我爸送我去醫院,我爸壓根就不管我,然後她就一個人背著我冒著大雨去很遠的醫院了。我媽是比落後的縣城更鄉下的地方出來的,我曾經根據他們相親的故事猜測我媽願意嫁給我爸只是因為她覺得我爸家更有錢能過更好的生活。然而事實卻是我媽現在是我外婆三個孩子里過得最差的,而且生活毫無起色。所以我印象中我爸媽沒有一天是不吵架的,每天我媽都要去麻將桌上抓我爸,我也常常受我媽的指使去煙霧繚繞的賭博場所從一堆神情亢奮的大叔中間辨認出我爸然後叫他回家。我媽表達她對我爸的不滿最激烈的兩件事就是反鎖上門不讓我爸半夜回家導致我爸砸碎窗玻璃爬進來,還有懷我妹的時候撕掉准生證。
生活為缺錢所困和一窮再窮兩者之間是互通的關係的。
我爸一直沒有固定工作,在上個世紀靠人情關係生活的時代他過得很好,但是經濟發展越來越快,他只是越來越力不從心。我小學每天午飯在外面吃我爸會給我五塊錢,我最開心的事是看到他從兜里掏錢的時候有很多張一百塊,最低落的是很多時候他掏出來的錢除了要給我的五塊就只有一兩張一塊了。這種擔憂一直持續到我高三,我住校每周回學校之前他給我一個星期的生活費,常常是他給完我生活費就什麼都沒有了。還有學校常常交補課費,高中之後就要交很多很多學費了,每次只要上兩百的金額我就不敢和我爸講,而最後的結果也都是我爸掐在交錢最後期限的時候從口袋裡掏出正好的金額。
所以我可以理解麗琴。他爸說她只認錢,只認錢不認人是不對,但她認錢沒有錯。長期生活在一個缺錢的環境中,目睹父母為錢是如何聲嘶力竭地爭吵,知道錢是如何來之不易,對錢趨之若鶩,很正常。至少,我也是這樣的。我理解她。
我比麗琴幸運的是,我的學習成績不錯,進了重點高中,考上了985.211的大學,學習是我一條已經走的比較順利的出路。但是,現在我在學校里也經常為自己的生活費發愁。我知道其實很多人在大學裡已經經濟獨立了,這才讓我更感到心慌。我不知道我除了發傳單,洗盤子,當服務員,我還可以有什麼掙錢的方法。我是從小城市裡出來的,長相很土,打扮很土,觀念很土,除了讀書比別人用功沒有什麼優勢了——我現在僅憑做事比別人認真點在死撐著,學習成績也只能在那些整天上課刷手機下課打遊戲看小說的同學身上找優越感了。而且,老師們都說,如今寒門再難出名校大學生,我覺得雖然我父母健在不至於悲慘到能被報紙報道的程度,但身邊同學經濟能力的平均水平還是讓我很多時候更希望沉默。
而我比麗琴不幸的是,我父母不和睦,我爸媽並不會語重心長地和我對話,我無法了解他們的想法,我沒有來自家庭的情感支撐。這些對於我而言是最重要也是最缺少的東西。也許是最缺少所以最重要吧。
片子里的工廠我見過,高三畢業暑假在裡面打過工;綠皮火車我坐過,春運回家的時候和大包小包的大叔們擠在一起;回家一趟要換好幾種交通工具的經歷我也有過,鄉間巴士也是很便捷的出行方式;大鐵盆的飯菜有什麼好嫌棄的,大雜燴燉在一起的東西真的很好吃。
很多東西我都經歷過,有一些還正在經歷,所以我看片子的時候非常有共鳴,彷彿我就是片子中的人,他們的出路也將成為我的出路。
我認為女孩和男孩很不同的一點是,男孩會一味承擔現實,而女孩會對未來有不現實的憧憬。麗琴認為她到了廣東就是不一樣的生活,會被她的好朋友影響,但其實這真的很不靠譜。我從小看湖南衛視長大,被狗血偶像劇洗腦太多,而且周邊同學的影響讓我很多時候幻想自己是知識分子文化精英,我看名字一長串的外國人的名著,看日本小清新的電影,用韓系的化妝品,和同學討論的是意識流小說法國新浪潮電影,或者哪個明星拍了新作換了女友,那支口紅比較好看。然而回到家裡,我是衣服純靠手洗去河邊吭哧吭哧費勁的家務好手,手機信號永遠不好只有2G,家鄉是扶貧調研目的地,大學學院里假期到我的家鄉來做社會實踐發回的報道感動了好多人,讓他們感嘆現在竟然還有這麼貧窮的地方。

以前我會很理解麗琴,父母的缺席和父母的不和帶來的後果是一樣的,我們都渴望離開這個家,去獨立,去自由。
某種程度上說,麗琴比我更勇敢,我害怕承擔,所以假借讀書的名義繼續用爸媽的錢。
但現在我更心疼父母了。麗琴放棄了唯一能通往上層的機會,雖然她很早實現了獨立,但是不僅浪費了爸媽的打拚,還賠上了自己的一生。
我現在可以看懂父母的辛苦。我爸雖然愛賭博,我媽雖然愛罵人,家裡也一天到晚雞飛狗跳,我從來沒感受過什麼是愛,但是我的學費從來沒有交不上,我的三餐永遠吃飽,我過年的新衣服永遠有。雖然我把整個家庭生活中的窘迫不堪看的很清楚,但其實,我在物質上一直是這個家裡得到最多的那一個。
父母也是第一次當父母,對於我們這種家庭來說,吃飯的時候給你最多的肉,買新衣服的時候給你買最貴的那一件,僅有的錢為你花的最多,就已經是我的爸媽能做的最感人的事了,因為錢也是他們最在乎的東西。

我最近時常受精緻主義撩撥,看韓劇女主角心想我也要變成那樣這樣,可是內心越來越難以被真正觸動。看了這部片子後覺得,這才是我真正向上的方式啊。


三個問題:
1、紀錄片《歸途列車》的創作有哪些不為人知的背後故事?
2、如何看待這部紀錄片?
3、如何看待裡邊體現的種種社會問題?

第一個問題@羅塵 老師和@Warsniper 老師都說到了一些,創作背景我不是很了解,所以我就嘗試著回答一下第二個問題吧。不足之處,還請擔待。

第二個問題:如何看待這部紀錄片?

我認為,這部紀錄片在中國是非常優秀並且非常珍貴的。但是憑它自身的藝術造詣並不足以進入歷史。

說這部片子好,首先是導演的視點好。很多獨立電影導演總是願意去關注相對邊緣的群體,而以農民工在中國的人數之多,分布之廣,不僅不是邊緣人物,反而可以說是這個社會的基石。春運和外出打工的農民工在某種原因下成為一個頗為敏感的話題, 其中蘊含的關係、思考極其複雜艱深,並不是人人都有膽量去花三年時間拍攝。從這一點看,范立欣令人肅然起敬。落實到影片本身,也因為導演從始至終沒有對片中人物的生活進行過多干涉(引導性提問暫且不談,因為提問畢竟不影響到對於主人公真實狀態的表現),他努力地呈現外出打工農民工客觀的的生存狀態並深入到了一定層次,片子的節奏也比較流暢,甚至頗有故事片的意味。(當然,可以斷定依然有少量的擺拍存在。但是就像《北方的那努克》一樣,那種對於原本狀態的呈現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更為關鍵的,導演這一點大體上還是很到位)同時,對人物的呈現,對構圖的講究(第一個鏡頭就驚到我了,但是對於夫婦倆第一次坐船回家的畫面處理我非常不認同),對細節的關注,對素材的選擇,尤其包括對音樂的使用,都可圈可點,大家有目共睹,無須贅述。

但是,我也堅持認為,這部片子的力度不夠。刮開精巧的技法,剩下的那些東西,在我看來,尚遠遠不足以支撐導演的宏願。這麼說吧,導演對於農民工群體的心理狀態和農民工子女的心理狀態了解得還不夠深入,整個片子的成功最終最主要得益於這個題材,這個視角,而導演自身的功力還有待再修鍊。就我看來,導演大部分時候是站在一個人文關懷者的角度來努力追求一種「近似客觀」的呈現,但是有一個問題是我近期一直在思考的:導演認為「客觀」或者「值得同情」的東西,它「足夠真實」嗎?而「真實」與「真實」之間的界限又在哪裡呢?

在《歸途列車》中,我們顯然可以看到農民工生存的艱難,可以看到農民工子女內心的彷徨和掙扎,可以看到春運的恐怖,甚至可以看到社會在改造著人的性格,可但是我依然沒看清楚。農民工生存的艱難僅僅是回家難嗎?僅僅是和女兒的矛盾嗎?僅僅是姐姐不願意借50塊錢給弟弟嗎?他們與周圍世界的關係具體是怎麼樣呢?他們與自己的工廠關係又是怎麼樣的?究竟為什麼回家如此艱難?而最應該為他們的艱難負責任的人呢?他們對於該負責人的人沒有負起責任來是一個什麼看法?農民工子女內心的彷徨具體是什麼?是一個方面還是多個方面?除了女兒之外,兒子那句「我不想努力讀書」是不是也應該進行一個挖掘?片中女兒的虛榮和叛逆從何而來、如何解釋?她在工廠打工的時候看的那本書是本言情小說這跟她隨後提到的理想之間有聯繫嗎?等等等等。其實從這個片子來看,還有很多問題可以深究,甚至可以關聯。我站在范立欣導演的角度想過這個問題,也許他有他的考慮和困難,但是就成品來看,對於似乎多的是蜻蜓點水,導演似乎犯了一個錯誤,即在拍攝前心中已有主題和認識,拍攝時只是在想著怎麼呈現自己的認識,而不是在拍攝的過程中真正去認識。

憑藉我對農民工這個群體的認識,我覺得《歸途列車》的思考依然是大部分人想像的那個樣子,或者是在火車站呆幾天人人都可以看到的樣子。然而真實遠不止這樣。真實的農民工也是有喜怒哀樂的,我在片子里幾乎沒有看到他們的喜和樂的部分。真實的農民工他們生活在這個世界裡,他們其實也在觀察著這個世界,我在片只只看到了奧運會、中國經濟這樣寥寥可數的「歷史性事件」。真實的農民工子女最大的矛盾其實不在於家庭的貧窮,而在於和同齡人對比之後的心理落差,在於一種深刻的自卑。真實的自卑者,其實心裡又是翻江倒海搖擺不定的自我折磨和自我質疑。真實的代際矛盾跟我們身處的時代如此劇烈變動有著深不可測的關係。等等。

這一些,導演並不是都沒有呈現,而是不深。舉個例子,片中的女兒到了廣東打工之後有一天晚上攝製組的工作人員應該是在跟她聊天,聊到最後她說無線迷茫又心懷詩意地說,「離開廠去開服裝店。」「我們去漂泊,去流浪。」這個地方,如果我在現場,我會建議導演給這個夜晚再留一些畫面。而不會在匆忙間戛然而止。

還有一個我想提到的是導演在影片中頻繁採取的對人物進行側面拍攝的方法。在不考慮拍攝難度的情況下,我其實認為《歸途列車》這個片子正面拍攝可能會更好。比方說農民工在火車站進站的小鐵門打開之後的魚貫而入,如果能加入幾個正面拍攝的鏡頭,你會發現弄農民工的表情最多的,不是憤怒,不是焦急,不是歸家的心切,也不是登車的喜悅,而是木然。我很早以前就開始關注春運這件事了,也曾成天地在火車站目睹過那些農民工如何排隊,如何買票,甚至他們如何在火車站過夜我都很比較清楚。事實上,真實的情況跟影片中呈現的比起來,我認為人與人之間還有一層很深的冷漠。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更加疏離。這部紀錄片名字叫《歸途列車》,那麼我想導演想要表達的就絕不僅僅是片中這一家農民工,這一家人只是他的一個表達的寄託。這個社會的農民工群體才是他更加想要觀眾看到的。

因此,如果我在現場,我會建議導演去餐車拍一組長鏡頭。為什麼去餐車?因為很多人大概都不知道,春運的時候有一些買不到票的卻仍然急切想要回家的人,會選擇逃票。而春運期間車票查得相當嚴格,逃票的人十個有九個會被抓。那麼這群被抓的人如何處理呢?很簡單,拉去餐車,補票。正由於這個原因,每年春運餐車都人都擠爆了,我曾上過餐車親眼見過那些農民工是怎麼樣回家的。觸目驚心。有一些年輕或者精力旺盛人就在餐車買一份飯(運氣好的話這樣做可以坐到用餐的位子,當然大部分農民工捨不得去買飯,火車上的食物對於他們而言太貴了,不如忍一忍留點錢回家給孩子們用),然後打牌,嘮嗑等等。其餘的就擠在過道里或者兩節車廂之間的地方,晚上的時候像流浪漢一樣橫躺在某張破爛的報紙上,或者趴在要帶回家的「蛇皮袋子」上,再或者整夜地抽紅雙喜的香煙,或者放愛情買賣那樣的歌曲,等等。我覺得那是春運中「歸途列車」上更可寶貴的真實。

我並不是沒有看到,導演事實上也拍攝了不少農民工們在歸途的列車上的表現,高談闊論也好,木然也好,導演不是沒有表現,我還是陳虻那句話,「認識有多深,呈現才有多深」。導演了解得比很多觀眾多,但是其所呈現的力度在我看來仍然不夠。我們不能說一個傑出的導演是他努力去了解了,了解得比正常人多一些了,他就會有好的創作和作品。而是說,一個傑出的導演是在人人都有機會去了解和拍攝的情況下, 他能敏銳地觀察到其他人觀察不到的情緒,能表達其他人表達不了的體驗。對,敏銳。往往這種敏銳才最能擊中人心底的柔軟。

最後,引用《游褒禪山記》中一段原文與同行者共勉:

於是余有嘆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xiàng)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以上。


我寫一下我的感受,我和下面一位樓主情況經歷很像。和紀錄片里女孩子經歷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我出生在江西一個農村,父母也從小在廣東打工,父母沒文化,父親是農民工。母親也就是一普通打工的人。從小自己是留守兒童,對於缺少父母關愛是深有體會的,但自己仍然覺得電影中女主角比我幸運,因為我父親愛賭博,母親愛吵架,並且我父母一直認為讀書是沒有用的,希望我能初中畢業就出來打工。而故事中女孩父母是希望她能讀書,這是難能可貴的。父母因為沒文化吃了太多苦太多虧,寄希望於子女能通過讀書改變命運,這種愛我能深深體會的。但我同時又比這女孩幸運,首先我認為這女孩和初中時候的我對世界的認識是完全不一樣的,雖然初中我讀書也很差,第一次中考差了重點分數66分,那是2003年時候,但我從來不認為讀書沒用,也不希望這麼早就出去打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比這女孩成熟很多。可事實是我第一次中考很失敗,父母希望我出去打工,怎麼辦呢?對於農村孩子來說,你只有2種選擇,要麼出去打工,複製父母的生活;要麼就想辦法努力把書讀好;我選擇了後者,和父母打了賭,給我一年時間復讀,我要是考不上重點高中,我就出來打工。就在2004年的那一年,我拼了命讀書,因為基礎太差,中間吃了很多苦,最終第二年超過重點分數線十多分,聽上去很驚險,現實就是這樣,你必須考上,否則你的命運就註定無法改變,後來我又考上211大學,再後來大學畢業我考上國家公務員,現在在辦公室看到你們的評論,很多感慨。正如樓主EIING所說,我很不贊同女孩的選擇,不僅浪費了父母的打拚,也陪上了自己的一生。可女孩似乎並沒有後悔自己的選擇,因為賺錢花錢本來就是她想要的生活,至於人生有沒有意義,這些問題她是懶得想的。我只是心疼電影中的父母,雖然父母沒文化不知道如何和子女溝通,多年的付出沒被子女理解。但是這種情況何嘗不是發生在千萬農民工的家庭里呢?你很難要求從小沒有父母教育和陪伴的孩子,在十多歲的人生十字路口明白讀書有多重要,他們只是知道,讀書好累,自己太窮。自己只想過既能馬上賺錢又能逃避讀書的生活,可他們或許在多年以後才會明白,原來一念間的逃避會讓自己付出一生的代價,而且永遠沒有回頭的機會。
所以,最後,我想說,我的家境算是留守兒童裡面很糟糕的了,但人生是公平的,你選擇什麼樣的生活你就要去接受什麼樣的挑戰,你的人生就是你的人生,別人乃至父母也無法為你負責。


這部影片我是在2009年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大會上看的首場首映,那天導演范立欣本人、張以慶老師、楊紫燁老師都到了現場,我還作為觀看嘉賓發言過。


回看我當天寫的日記,當時的發言內容是:

「整部影片沒有很多國內電視台中放的紀錄片常見的習慣性的矯情成分,這是我看影片前最大的顧慮,因為我很不希望再看到拍弱勢群體時矯情或者悲憫的情懷,這並不是真正的尊重。

這部影片從頭到尾都保持了平等、中立的態度,很了不起。賈樟柯導演喜歡把劇情片與紀錄片混搭,結果讓我覺得有點做作,但這部很規矩的紀錄片當中加入的空鏡頭和鋼琴獨奏,又給整部片注入了靈氣,感覺很詩意

另外,剛才Lincot教授評價范導的拍片風格和義大利導演羅里西尼很類似,翻譯沒有翻出人名,不知道我說得正不正確?

還有,其他觀眾會覺得這部影片的目標群體是農民工、外來務工這樣一個群體,但我覺得不是,裡面有女兒成長時與父母的矛盾,她那種對事情真與假的偏執其實很多人在青少年時期都有過的,我想光是這一點就可以讓影片很多年後還依然在世界各地都有能理解它並被它觸動的觀眾的。


無論是姐姐還是弟弟,都沒有得到來自父母接納和關心。弟弟兩次考了第五名,母親都沒有給予鼓勵。第二次弟弟已經明確表達了「不願意努力學習」的想法,卻沒有引起母親的重視。姐姐學習不如弟弟,自然得到的指責更多。
父母的生活過於艱辛,以致於愛的能力過於欠缺。父親自己也說,「知識不夠,心裡想得也表達不出來。」母親更是連這點覺知也沒有。從這個角度來看,弟弟會有不同於姐姐的命運嗎?很難。


剛剛看完這個紀錄片,輾轉反側,如鯁在喉。想到自己08年的時候在幹什麼?春節期間看新聞,南方大雪,春運大潮,那只是茶餘飯後的一瞥,也震撼,然後就忘了,但是記錄片里,春運大潮讓整個城市變成了人間地獄,每個小細節都讓人心碎,原來回個家也可以變得那麼遙遠神聖。不談社會大問題,只說說親情和人生方面。
讓我印象深的是小女孩和父母間的關係,這條線里最讓人心碎的就是父女為了上學的事爭吵,矛盾的頂峰兩人大打出手,儘管如此母親還是擔心女兒外出打工受苦,在灶王爺面前哭著為她祈福。父母付出了最多,為了孩子背井離鄉,然而最後卻失去了自己的孩子,沒有參與孩子童年的生活,是造成深深隔閡的原因。可是不出去打工又怎麼維持一家人的吃穿用度,這種死循環,讓人唏噓不已。
紀錄片的可貴就在於其真實性,雖然有時候真實到露出了生活的爪牙。現在閉上眼睛還能看到女孩在第一次面對春運時,因為小小的興奮露出的微笑,當時看的時候我心裡一錚,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剛剛走出父母的保護,帶著對新世界的期待,全然不知前方的路坎坷不平,父母為自己的擔心,我只是笑笑覺得是他們不懂,然而到底是誰看不明白呢。可是退一步想,如果一開始就失去了希望,豈不是連第一步都不知道如何走了。
現實並不殘酷,它只是現實而已。此刻想要去好好的抱抱爸媽,是他們的不輕鬆換來了我的輕鬆。
那麼,晚安吧,世界。


父母給予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小時候缺失的感情長大了也很難去彌補。但是在中國這是很多留守兒童從小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來來回回看了三遍。把自己帶入女孩視角,每看一遍都壓抑的想哭。
覺得最觸目驚心的是女孩對在學校學習知識的不認同,反而極其渴望去打工。
她敏感而孱弱,她或許是思念過世的疼愛她的爺爺,或許是怨恨母親早早離開她追隨父親的腳步外出打工,或許是窘迫於父女間深深的隔閡,或許是有些嫉妒年幼無知卻被父母寄予厚望的弟弟。
讓我影響深刻的兩個鏡頭。
一個是女孩少有的天真的樣子——在火車站和父母被擠在人群里,張望著能否搭上火車。她不太在乎被推搡、來不來得及上車、她甚至有點興奮和好奇。她忍不住露出微笑——在被媽媽呵斥後收斂了、並恢復了面無表情的樣子。
這個時候她在想些什麼呢?
還有一幕是她在昏暗的員工宿舍里(如她所願不用繼續上學了)和探望她的父親一番無意義的對話。父母是擔心她的、希望她回家繼續學習。她敷衍地回答著,隨意瞥著有些骯髒的窗帘,嘴上卻不曾退讓。
或許她不後悔,大概只是對這個純體力的工作感到些厭煩。
看女孩母親決定無論如何也要留下來了,按她的想法「女兒已經成這個樣子了,兒子一定要好好教育,讓他好好念書,將來不用打工」。
希望女孩和她的父母看了紀錄片後能夠明白,父母是對真心她好的,可父母大概不太明白她想要的是什麼。且,有些東西缺失了是再也補不回來的。希望還年幼的弟弟能有另一個生活軌跡。


紀錄片的定義是真實、客觀地記錄正在發生或未來將消失的事實。《歸途列車》講述的是外出打工父母與留守在家子女的故事,真實地記錄春運期間火車站擁擠的場景。整部片子沒有一句旁白,除了一些必須交代的內容用字幕外,全程採用同期聲,最大程度地記錄發生的事實。

印象最深刻的一個場景是春節回家那天父女爭吵甚至大打出手,這也是片子的高潮所在。在這過程中導演和攝影師都沒有介入勸架,而是真實地記錄,因為我們知道即使記者們不在現場,這樣的爭吵照樣會發生,記者只是記錄者的身份。還記得女孩對著鏡頭說:「你們想記錄真實的我,這就是真實的我。」讓父女都尷尬的鏡頭恰恰是最真實的記錄,也是攝製組意外的「收穫」。(所以大家會說記者就是唯恐天下不亂啊)爭吵過後女孩就到深圳的夜店打工了,在剪輯上,女孩、外婆、父母三個場景輪流切換,起到對比的效果。

還記得紀錄片《幼兒園》里有一句:「也許是孩子,也許是我們本身。」是啊,在《歸途列車》中,記錄的不只是張昌華一家,也許是我們自己,它反映出父母期望與孩子夢想之間的矛盾,大多數家庭都存在這樣的問題,也是中國社會普遍存在的現象。父母希望我們好好讀書,將自己的願望強加於子女身上,從來沒有想過孩子要的究竟是什麼。

影片的一個亮點就是沒有任何的矯揉造作,沒有任何粉飾的地方,很多畫面的拍攝就跟監控錄像一樣真實,我就在廣東生活,一些場景依舊十分熟悉。你說,中國的經濟騰飛了,人們都過上了小康生活,可是真的是這樣嗎?通過紀錄片可以看到,我們當中許多人依然過得水深火熱。它實際反映出來的是這樣一個問題。


心痛這個女孩


邊看邊寫


影片的開頭媽媽給女孩打電話,媽媽一開口就問的女孩成績,媽媽問女孩考得怎樣,女孩說一般,然後媽媽說要努力。不知道是線路問題還是怎麼的,這通電話就完了。
另一個場景就是過年回家,應該才回家吧,媽媽對男孩說,媽媽每年回來都要看你的成績什麼的,語文沒考好之類的。
顯然姐姐的成績沒有弟弟好。讓我想起我的父母。小時候我和弟弟差不多也是爺爺奶奶帶大的,不過我開始上學的時候,家裡經濟要好一些,就把我和弟弟送到寄宿學校讀書。兩個星期可以回家一次。
每月有月考!
有月考!
有月考!(重要的事說三遍)才小學啊!
每個月爸爸媽媽都要問,哈哈,我「天資聰慧」小學就可以考出語文?數學100分這樣逆天的好成績。沒錯!就是這樣。每次問起成績我心裡都是上上下下的。有時候感覺是很想父母了,但一想到打電話又要問我成績,心裡更是不是滋味!和這個姐姐一樣,我也有一個弟弟,當然成績比我好。對比就這樣出來了。過年也是過得很開心,吊打也是有的,過年頻率最高(主要是小時候太皮了)
其實姐姐的想法很難揣測,從小與父母分離,溝通少,相互理解有限,女孩想著父母問什麼不陪我,我想她要的是父母的關心,當然不止是學習,媽媽就是太過於關心孩子的學習,(也許是相隔太遠,交流不夠,媽媽只有和她的孩子談論學習)偏偏姐姐的成績不如弟弟,處於青春叛逆期厭學情緒就上來了。其實媽媽應該多關心一下姐姐的生活。
爸爸真的是一代爸爸們的樣子,他在飯桌上對孩子說的話,我的爸爸不止一次在不同的場合對我說過。
不過姐姐關於讀書的思想真是不可思議,我反正不能理解。
Ps 第一次在紀錄片里聽到家鄉話
導演真的很厲害


很慶幸

作為一個留守兒童

現在沒有在工廠流水線裡面苦命工作

很慶幸

作為一個留守兒童

比女主多讀了兩年書

很不幸

我和爸媽的關係很差


有人說這是一個可悲的時代,是的!這個文明在現階段,有著N多的問題存在著。


這紀錄片所拍下的就是真實又讓人無奈的故事,真的是無奈,為了更好而放棄與女兒同處,16年後,女兒大了,但在她的印象中並沒有父愛母愛這些…然其父母結果是為了更好的目標沒完成,女兒在農村的環境下認為讀書無用,也外出打工,一代成二代…


前途無望這種思維....


有人評擊制度,是的,現有的制度很不公平,以農/城 區分,本地外地,…不公平!我們都共同經歷過,小時候,各種走讀費,各種不一樣的待遇,諷刺的是我家由農轉城戶口來的,兩邊不討好,回老家沒農田,回城裡沒待遇…終究書沒讀好,出來工作也賺不到錢…只能說混個日子。前途?…我只怪自已沒努力,沒怪父母沒怪國家,他們都儘力了。

我們都不會育人,包括政府的各種教育政策,雖說國家重視教育…


話說回來,拋棄制度那些不論,兒童成長時的心理變化才是關注的重點,誰能說片中的父母不愛女兒呢?但結果是女兒並不領情,怨恨(原諒這個用詞)…16年換來這樣的親情,誰理解片中父母的感受?16年來女兒見父母次數…誰來理解女兒感受?


子女的認知能力非常有限…真的,即使你很耐心教育,你可能還是未能把他們的某些觀念給轉過來。(實測我的倆侄子…)


留守兒童,這是個大話題,在經濟發展到今天這個程度,多少家庭為此付出了什麼,只希望當局正視這個問題。我們祖國有著太多的謊言,壞的不是祖國,是其中某些人…會收快遞嗎?


想到哪說到哪…勿噴

同時也希望更多的人來關注真實的紀錄片,反對以此謀利的無良人。


記得有一個留守的孩子曾說過這樣一句:以前放學我好想回家,現在卻一點不想回家。因為家裡沒有了爸爸媽媽那熟悉的身影,家裡安靜得連針掉在地上都聽得見!
多麼可怕的童年!沒有過這種經歷的人無法體會這情緒的,我卻是從小有過這種體會並成長起來的人。
小時侯大概十一二歲時父親開了一個小煤窯,我每年的暑寒假都是在空曠無人的山溝中度過,晚上一個人在山溝里守著煤窯,後來父親經營不下去了還欠下一大筆債務,九五年春節他去福建打工,我在當地縣城讀職業學校,九六年母親去了父親那邊,我跟姐都在縣城讀職校位但不是同一所學校,九七年春節我讀不下去綴學去了父母那邊,在一起打工到二零零零年,再後來就是我父母在福建,我在江西、浙江、廣東、
山東、安徽、四川等地輾轉,姐在零三年嫁到成都後再沒見過面,直到去年我與父母在家鄉買了房子才有短暫相聚,我姐已經是一位精神分症患者,失去的太多太多……
我兒子現在七歲,從零八年出生到現在我與他聚少離多,有時一年只能在春節相見一星期的時間,讓我十分痛苦,今年一直在家卻沒有任何就業機會,內地與沿海的就業機會差距真的太大了。不知道我能否堅持?
這是一個時代中億萬家庭的傷痛……


這是一部以電影形式展出的紀錄片。記錄了經濟蓬勃發展的大社會下,小人物的命運、情感及生活。

《歸途列車》於2006年開拍,導演范立欣輾轉多家工廠,找到了張昌華這個有著十幾年打工史的家庭,並通過廣州、四川兩地拍攝,展現了他們三年的真實生活。

16年前,張昌華和陳素琴夫婦倆離鄉背井去到廣州打工。

他們不斷寄回微薄的收入,將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他們留在家鄉四川的一雙子女身上。

「讓孩子讀書成材,有朝一日能離開農村到城市,不再重複他們的生活。」就是他們對孩子全部的期盼。

但他們的所有期盼在女兒張琴的叛逆行為中被一一打破了。

《歸途列車》中,導演用了大量的鏡頭去呈現夫婦二人的歸途。知乎上很多高票回答也在集中這個問題上。大部分人都贊同《歸途列車》是在以小見大,用一家之生活看社會農民工之生活。

有人喜歡看苦大仇深的畫面,覺得那才是真實。

比如鏡頭裡,農民工一定要為歸家而逃票,跟乘務員衝突後痛哭流涕,才叫歸家不易;

比如鏡頭裡,一定要有滄桑,一定要有煙圈裡若有若現的臉,才可體會生活辛酸。

所以《歸途列車》里,車廂里農民工之間的高談論闊,很多人認為太不實際。

生活苦痛快樂交織,但都是平淡過的。起起伏伏、波濤洶湧,生活里不常見。常見的是小水花小波浪,一家的水花俯衝上來,就有一家的水花平靜下去。

《歸途列車》里,尤其是這樣。

搶票歸家,在列車上跟同鄉談天說地,大過年的,誰不想高興回家。

女兒叛逆。張昌華夫婦願望破滅,所做的也是不斷去女兒工廠看望,請她下館子,跟她說「你終於知道我們的苦了哈」之後,低聲問詢,「你再想想,回去讀書輕鬆些。」

還會燒東西、求神靈祖宗,覺得女兒的叛逆是妖邪入體。

影片的高潮出現在最後,父親張昌華和女兒張琴大打出手的時候。

張琴不斷說,「老子要你管。」

張昌華拳打腳踢,說,「你再跟我說老子,你是誰的老子」。

扭打過後,張琴從地上站起來,指著鏡頭講,「你不是要看真實的我嗎,這就是真實的我。」

歸途這趟列車或許本來就是兩方面的。

一方面是張昌華夫婦從廣州回四川,其中艱苦萬難,為的是回到家這個實體。看看父母老人、看看孩子,叮囑他們的吃穿住行,叮囑孩子成績為先。

等到春節一過,立馬返程回到車間,開始馬不停蹄地工作。

這是最為內斂、樸實的一種思鄉與愛,是中國許多打工家庭的生活軌跡。

只是女兒不懂,所以在鏡頭面前口無遮攔地說:「他們還不是為錢。」

另一方面,是女兒張琴和父母對「家」的回歸。

張琴能真正地理解父母苦楚,父母也能體味女兒心思。這是感情對家的一種回歸,也是他們最為需要的回歸。

但太難。父母與張琴之間的隔閡太深。所以影片結局以張琴去夜店當啤酒女結束。而不是一家團結和睦,皆大歡喜。

其實很久以前,關愛留守兒童的標語就出來了,物質保障、教育資源,外圍的東西大家都在做。因為這相對來說容易。

真正難的,是在孩子與父母之間。隔閡太深,並非列車就可抵達;真正的歸途,也並非某地某樓某號。

但如果不離家,哪兒來收入;離家後收入微薄,養家糊口艱難,又怎麼能接孩子一同前往;想接孩子去,但各種政策條規束縛,去了未必就是好策.......

歸途列車,何處是歸程。


我看到了一副中國社會底層民眾生活的浮世繪。

我看到了社會的在經濟迅速發展過程中的撕裂現象。

我看到了 由於農民共子弟、留守兒童在少年時期缺乏合理的引導和優質的教育導致的在認知、情感、價值觀方面的偏差。為什麼在農民工父母反覆強調重視讀書的前提下,小孩卻是叛逆的不想讀書?學校的教師有沒有責任有沒有起到教育引導責任?回想十年前初三時候的自己,跟片中的那個叛逆的不願受教育的小女孩是何其的相似。再看看如今即將研一的自己。我慶幸我自己跳出了那個窮者越窮(思想上的貧窮)的惡性循環,同時我也為她們惋惜。

發生這一切的根源 我想還是在於經濟發展不平衡導致的教育資源不平衡。民工子弟在那樣一個缺乏讀書氛圍的條件下,教師又缺乏耐心引導,這些都一步步的導致了她們形成錯誤認知而誤入歧途。


占坑


心疼那姑娘。


看了這部片子 會感覺到 有種貧瘠不分地域 不分家庭 與這部片子心有戚戚焉的人或許都曾經歷過和父母的分離 經歷過父母的艱辛 經歷過無愛 出逃 奮鬥。
看了片子內心最大的感覺就是胃縮緊 很難受 很壓抑 就像外界的石頭重重壓的人不能反抗。我也理解秀琴第一次隨父母去趕春運時臉上的笑意 媽媽指責她這種春運帶給人回不去家糧食沒有人被擠得像螞蟻的結果是可悲而不是可笑。這種笑意在我看來還有點自尊心 秀琴有自尊心的 自尊心不要再和父母面無表情的融入這個沒有人性的工廠 沒有人性的春運 沒有人性的綠皮火車。就像她媽媽說回來照顧她們 秀琴和弟弟都拒絕的原因 她們不想成為負擔 不想為了負擔成為貧窮的幫凶 所以她們如此渴望賺錢 自由 。
這個家太沉重 貧窮帶來了沉重的現實。沒有交流 只有期望 ;沒有反抗 只有順從 ;沒有自由 只有年復一年的重複。爸爸一家之主的地位,媽媽對爸爸的疼惜,她們給予子女的愛就是有錢給她們上學。這份愛太重 對於秀琴和弟弟來講,是用身體的極度壓抑辛苦換來的,敢用嗎?肯定會內疚的。
每個一線城市中總有這樣的家庭。背井離鄉,渴望改變命運,渴望不承擔家裡那份引起有內疚的愛,僅僅獲得一絲自由而已。每個一線城市都有壓抑人性存在的工廠,那裡暗無天日 唯有自殺來顯示最後的反抗和自尊。那些無愛絕望的孩子會來到城市中最桎梏的環境中 與最「吃人」的工廠彼此相吸引。


其中一個片段記憶猶新 麗琴和爸媽趕火車回家是麗琴在笑 然後媽媽說了一句 這麼多人趕車你覺得可笑嗎 我只覺得可悲 其實無論什麼時候這樣的現象都是存在的


紀錄片《歸途列車》中,有兩個令我印象深刻的畫面。第一個畫面無關本片的主人公,而是作為本紀錄片的故事背景的存在,即主人公在廣州制衣廠里發生的一幕:工人們在縫紉機前辛勞地,麻木地工作,


占留


推薦閱讀:

TAG:紀錄片 | 社會 | 紀錄片推薦 | 紀錄片製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