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有沒有「浪費」這回事?
首先亮出我的觀點:在經濟活動中不存在「浪費」這件事,比如我去飯店吃飯,只要我付了錢,這些菜就是我的私人財產了,我可以任意支配,吃了或者扔了都只是我一個人的事,和其他人沒關係,所以所謂的「浪費」只是針對我個人而言了,我把菜扔了只是我沒獲得菜裡面的「價值」。
我把這觀點和別人說了之後,大家都覺得我大逆不道反社會,但他們的理由沒一個能說服我的,全是「老祖宗說了不能浪費」 「農民的血汗」 「遭天譴」什麼的,我想從經濟和社會的角度了解到底有沒有「浪費」這回事?「浪費」到底對社會有沒有危害?
————————————————————
怕大家沒理解,在這補充:
在生活中,處於人性我們也不會隨便的浪費東西,特別是自己花錢買的或者花時間精力獲得的。
但我想知道的是,對於屬於我們個人私人的東西,在不危害到別人的情況下,我們是有權任意處理的,但為什麼我們沒把自己的東西使用在正常的用途上時會被別人指責為浪費呢?
————————————————————
再補充,看了各位的答案很受用,基本理解了,我剛接觸經濟學,沒很好的和生活結合,本來只是想從這個角度探討這個問題,也引了爭議,現在知道問題在哪了,還是得多學,謝謝各位。
既然提到了資源,在我看來,個人獨佔,使對人類有用的資源(食物可食),變成無用資源(食物不可食)或使資源使用價值降低(飯餿了只能餵豬),那麼從資源配置角度來說,降低了效率。那麼這個效率降低,就是浪費。經濟學不是也研究資源配置及效率問題嘛,那就是存在浪費這回事的。
至於危害,1.從社會角度來說,社會現實是不公平的,不平等的(每個人從出生開始佔有資源不一樣多,資源積累過程也有類似問題),但是我們都在追求公平(給有相同的機會去努力,力圖使努力者根據努力程度佔有相匹配的資源)。而.人,至少一部分人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至於這個不均是什麼造成的,他們不一定管。綜合以上,因為資源的不平等佔有,外加多佔有者不恰當的支配資源方式,會引起負面情緒,嚴重的可能會引起一些衝突。這就是我認為社會角度的危害了。2.從經濟角度來說,佔有的那部分資源不能發揮應有的價值,價值憑空蒸發了,可利用資源減少,配置效率降低,從大方向上來說,是危害。
「只要是用市場價買東西,不論剩餘多少,都是無可指責的。抨擊中國人每年餐桌上浪費
多少糧食,是毫無邏輯的胡扯。正是因為有剩飯剩菜,產量才高,才能維持農民的生計。
浪費是人類進步的主要特徵,你睡半張床就夠但買個一居室,有兩條褲子,這些,和剩下
半碗飯是一回事。」———王福重
--------------------------------------分-------------割-------------線--------------------------------------------------------
對於買來白菜之後,卻沒有吃掉,是不是浪費的問題,我的理解如下:
在經濟學中,「浪費」即資源沒有達到最優配置。
每個消費者按照市場價格去購買白菜,說明購買的時候消費者認為吃掉這棵白菜能帶給自己的效用與自己支付的價格相符。而後來不吃這顆白菜,只能說明此時的消費者的偏好已經發生改變,吃掉這顆白菜的帶給自己的收益小於吃掉這顆白菜的成本。兩個時刻,都是理性人按照自己的偏好做出的效用最大化的最優選擇,資源都達到了最優配置。必須要明確的是:消費者在購買白菜的時候與之後決定不吃白菜的時候,其偏好已經發生變化。
所以只要消費者能根據自己的偏好做出理性的選擇(理性人假設),並且白菜的價格是市場價格,那麼,便不存在效率損失(浪費)。就像福利經濟學第一原理:只要是通過市場競爭達到的均衡,都是帕累托有效率的。@楊索
唯一一種存在效率損失(也即浪費)的行為就是「你明明沒吃飽,卻因為其他原因(不小心或者你是個非理性人)把能填飽肚子的白菜丟掉了」。這種情況下的帕累托改進的措施就是「吃掉那棵能填報你的肚子的白菜」。
PS:很多人認為貧困地區有那麼多的人沒飯吃,所以浪費糧食是可恥的,不是資源最優配置。其實這些人完全忽略了把浪費的糧食運到貧困地區所需要花費的交易成本。故:
1.如果有一個機構專門從事把浪費的糧食運到貧困地區的活動(即減低交易成本),降低的交易成本如果可以使消費者認為可以忽略不計的話,浪費就是可恥的。就好比:買了兩棵白菜,吃了一棵,還有一棵,剩下的一棵你只要隨手一扔,就可以到達貧困地區需要食物的人的手裡的時候(交易成本接近為零),你卻丟進垃圾桶,這樣就是資源沒有達到最優配置,也即「浪費」。
2.不考慮「交易成本」卻以「貧困地區還有很多人沒飯吃」這樣的論調去抨擊「浪費」的人,都是紙上談兵的趙括。
------------------------------------------------------補充分割線------------------------------------------------------------
2013.12.20
新增補充一個自助餐館收費的例子來說明交易費用在不同局限條件下對於結果的作用:
吃自助餐要付一個固定的人頭價,然後自助,吃多吃少隨君便。這樣,顧客當然吃到最後一口的邊際用值為零,甚至有吃不完的棄於枱上。餐館提供自助餐的食品的邊際成本可不是零。邊際成本高於邊際用值是浪費,而所有前者高於後者的每口浪費加起來是總浪費了。這樣看,自助餐的供應無效率,違反了帕累托條件。
如果我們問,為什麼會有自助餐這種收費安排呢?答案顯然是減少了交易費用:量度顧客食量的費用,顧客點菜的麻煩,結賬時多了手續,等等,都是交易費用。原則上,餐館提供自助餐要基於交易費用的節省高於顧客大吃一通的浪費。我們也可以推斷,自助餐提供的食品不會是很珍貴或是成本很高的,因為珍貴食品的浪費會容易地超過交易費用的節省。同樣,我們可以理解某些自助餐提供珍貴食品時,餐館會加上限量的約束。這裡的要點是:加上交易費用的考慮,食物的邊際產出成本高於顧客的邊際用值是滿足著帕累托條件的要求。
上述自助餐的經濟解釋,用上的法門又是需求定律與局限轉變。但這裡帶來一個重要的理念:自助餐被視為浪費,無效率,只不過是因為我們漠視了交易費用。單是為了解釋吃自助餐的顧客狼吞虎咽,我們不需要引進量度及分類算價的交易費用,只提出按人頭算價的收費,吃多少沒有約束,就足夠了。但如果我們要解釋為什麼自助餐的收費安排會被採用,這些交易費用非引進不可。前者有浪費,後者沒有。要點是:解釋一個現象不一定需要把足以滿足帕累托條件的局限放進去;「浪費」的行為起於我們無需顧及所有局限來解釋狼吞虎咽。如果真實世界所有有關的局限都放進去,浪費算不出來。
這就帶到帕累托條件的一個重要用途。解釋一個現象,當我們發覺指定的局限有浪費的效果,我們要審查一下沒有引進的促成「浪費」的其他局限是否需要引進。
因為我們對於浪費的定義就是你沒有合理的去使用資源,沒錯,你是有權「任意處理」你個人私人的東西,換句話說,你有權浪費你的東西,但這不能改變你的行為屬於「浪費」的事實。時間也完全屬於每個人自己,你浪費時間理論上也不會對任何其他人造成傷害,但是別人還是會認為你浪費了時間,因為這是個事實,別人說你浪費也是指出一個事實,至於你把別人指出這一事實認為是一種指責,我想那是因為我們的普遍價值觀來說還是會認為這是個不好的行為,所以你會覺得自己遭到了指責。
如果你能理解別人為什麼會指責你浪費時間,就應該能夠理解別人為什麼會指責你浪費資源。
整個經濟學都在研究如何讓資源能夠更有效的配置。從生產的角度,資源要配置到能產生最大效用的產品上;從消費的角度,商品要配置給能給他帶去最大效用的人身上;對自己而言,原本這部分錢可以用於其他更給自己帶來更大效用的商品上。
當然,如果對於這個人,這種浪費減少了他的決策時間,為他帶去了心裡上的滿足,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是不是浪費』和『是不是能夠自主支配自己的財產』什麼時候能搭上因果關係了?不知道這是怎麼推出來的。
能夠隨便支配,就不浪費了么?
只要資源沒有合理分配利用,就是浪費。
當然,就算是浪費,你也有浪費的資格。
就是這樣而已。
我不是很懂經濟學,大概只能從社會角度稍微展開下。請輕拍。
我先想請問題主,浪費和節約這兩個詞,在你眼裡是褒義貶義還是中性呢?
如果我沒有理解錯誤的話,你是不是想說,一個人有權在不傷害他人利益的情況下,對自己的合法獲得的財產擁有任意的處置權?從財產法的角度來講,我同意你的觀點。例如:英美財產法有這樣一個根本原則,一個人對於他的財產,擁有五項獨佔的、永久的權利:占有權,使用權,轉讓權,破壞權,及利潤獲得權。所以,從法律的角度,一個人擁有隨意處置其財產的權利,只要其隨意處置不造成公共危害或妨害他人合法權益。
我知道有一個經濟學的根本問題是資源的稀缺性,即「有限的資源不足以滿足人們無窮的慾望」。有一些美國經濟學教材把「物品和資源的稀缺性及社會必須對其有效地加以利用」列為經濟學的一個基本任務。
再加上我個人認為浪費是一個中性詞(該詞語解釋了一個過度使用資源的現象或動作),我認為可能有如下幾個原因,導致一個人被另一些人指責他的行為是浪費的:
1. 當人類把自己當成一個集體來看的時候,「浪費」這一行為,可能被歸類到了不合理、不理智的行為那一類。所以當看到有人做出類似「浪費」的行為時,人類集體會向那個個體提出抗議;
2. 人類有傾向遵從習俗。在生產力低下的年代,資源的獲得,特別是糧食,是需要付出很多努力的。這種不浪費稀有資源的習慣一直被保留了下來,並被宣傳視為美德;
3. 浪費之於社會,就像損失之於個人。
解釋你的例子:在餐館裡點菜,客人和餐館是處於一個暗含的合同關係。一個擁有合理判斷能力的客人,在這個設定下,是被默認為:其已經承諾,若餐館提供其所要求的飲食,他會支付餐館合理的費用。合同*內,餐館提供的一般認為是服務,貨物(食物)是這一服務的附帶品。客人對這些飲食是具有任意處置權的。如果一口都不動,全都扔掉,從社會(不是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講,餐廳有可能覺得這個人是去砸場子的。因為這個人的行為是不像是一個擁有合理判斷能力**在這種情況下會做出的,因為我們都認為一個合理的人不會主動去尋求損失。
我的結論是,在經濟活動中存在浪費這一現象。浪費是一個中性詞,描述這一個現象和動作。我恰恰與你理解的相反,浪費是針對一個社會而言的。對於一個個人來說,你描述的更像是損失,例如你把沒吃過的菜扔掉。
*合同雙方所交換稱之為對價(或約因,英文consideration),其內涵是一方承諾做某事以換取另一方承諾做某事,或一方承諾做某事以換取另一方做某事。
**法律上定義理性的人(a reasonable man)的判斷和行為是,一般人,處於這種情況下,會做出的判斷和行為。
當然有。簡單一句話:經濟活動是為了優化資源配置,而浪費是優化資源配置的阻礙。
我認為,所有不談「浪費」的經濟學,或者認為「浪費無害「的經濟學都是耍流氓!
有啊。在牆上貼張紙,紙上寫「請不要撕掉這張紙」
我是來求摺疊的。
-雖然我絕對不是這麼想但我還是要這麼說-
沒有浪費這件事。
諸位有沒有過花錢娛樂的事情?我想各位在娛樂的時候如果拋開「使自己獲得樂趣」之外使用價值不一定比被「浪費掉」的白菜高多少。對,說的就是你遊戲王!
你說你花錢買的正版音樂、正版電子書真的比被倒掉的白菜有用嗎?你花錢買的是正版,不是電子書或者音樂本身你造嗎?那些可以麻煩獲得的你非要花錢買-_-b少和我說別人勞動的價值,白菜也是別人的勞動我也花錢買了啊!你說樂趣我倒掉白菜也獲得了極大的快感啊!你說你經常聽也不能說明你花錢買的非浪費性啊!
我再來說個胡攪蠻纏的例子:減肥。你tm吃那麼胖然後死命減肥不是浪費那些營養浪費那些食物嗎?你不就是花錢享受一瞬間的口腹之慾然後還要花錢處理後果嗎?同樣花錢老子買了白菜不吃倒掉就當是減肥憑什麼不可以?
你說我買一個4000塊錢i7的神船如果不是浪費的話,我買5000塊錢i5的聯想是不是浪費?多花1000不就是為了快感嗎憑什麼買電腦可以倒白菜不可以?你說我花大價錢護一木耳是不是浪費?憑什麼打炮可以倒白菜不可以?你說我花高價去西餐廳來一發高級小羊排是不是浪費?憑什麼下高級館子可以倒白菜不可以?
綜上所述,既然我已經支付了佔有資源的代價,那麼資源的使用權甚至所有權在我,我不管作何使用都是正義的,以為我或多或少都能得到回報。至於道德什麼的,旁人的價值觀騎到了自己頭上而已,只要不違法他們還能怎麼樣?君不見各路逗逼隔三差五叫囂著抵制日貨、指著各種事件的受害者罵他們不懂保護自己?
so,浪費這種事,只不過是旁人對他人佔有資源而回報率不如他們自以為是的預期時對他人的一種冷嘲熱諷罷了。老子就喜歡高級小羊排喂狗你吃不起過來和我們家的狗搶啊!
-不戰、不降、不和談-
坐等各種舉報摺疊嘲諷,不匿。
很抱歉,反對了所有認為沒有浪費這件事的答案。
當你點了一大桌菜沒有吃又不想產生愧疚感的時候,請使用自由主義的立場,「我自己的錢愛怎麼花就怎麼花」,而不要試圖告訴自己實際上沒有浪費這件事。
因為,真的有浪費這件事。
你閑置和廢棄的產品,實際上消減了這個經濟體中所有人的福利。
基本假設:
1.社會的資源是一定的。當一個資源(勞動力、礦產、土地、能源等)投入進了某項生產活動中,就不能同時投入到另一個生產活動中。
比如一塊地如果拿來種白菜了,就不能同時種棉花。如果一個人選擇在農村種白菜,就不能同時在富士康組裝 iPad
2.所有商品的定價均由供求雙方決定。
假如一個城市中,一開始每個人都根據自己真實的需求購買白菜,也就是說不會有白菜被爛掉。
有一天突然有一部分人開始炫富,老子每天買兩顆白菜,吃一顆,扔一顆!
供求曲線的變化是這樣的:
可以看到由於有人「浪費」了白菜,供需平衡點從P1變成了P2,白菜的價格上升,產量也上升了。
從價格這方面來講,所有人吃白菜的成本都變高了。
所以你怎麼能說,我浪費白菜,不管別人的事情呢?
這還不是重點。
從土地供給的方面來說,隨著白菜銷量的提高,部分農田本來是種棉花的,現在改成種白菜,棉花供給下降。供求平衡點從P1變成P2也就是說,棉花的價格由於白菜的浪費變高了。那麼隨之到來的就是衣服價格上升。
也就是說,棉花的價格由於白菜的浪費變高了。那麼隨之到來的就是衣服價格上升。
另一方面,從勞動力的角度來說,種白菜帶來的收益變高了。富士康一些員工選擇辭職回家種白菜。那麼富士康的用工成本也會增加,iPad價格也會水漲船高。
這個就不畫圖了。和棉花那個圖類似。
總結一下就是社會希望你浪費 政府希望你浪費 哪怕是最最窮苦的窮人實際上你的浪費也是在間接的幫助他們
唯一不希望你浪費的是你的錢包
我個人覺得要看你浪費了什麼
浪費水 浪費石油 浪費時間 這都是不對的 因為這些都不可再生
你浪費糧食就沒啥了 因為實際上就算你不浪費這些糧食糧食也不會落到窮人手上 窮人吃不上飯的本質是資源分配問題而不是資源總量問題
比如超市貨架上的白菜 ,你選擇節約資源不去消費他,結果他還是不會落到窮人手裡。相反,超市的銷售額下滑了,如果人人都不消費,首當其衝就是白菜滯銷,菜農吃苦,然後如果所有產品都這樣節制消費了,超市也會關閉,超市員工失業,經濟蕭條。
而你浪費會造成什麼結果呢?比如我一顆就夠了,但是我有錢任性買倆,吃一個扔一個。
首先白菜總量上升了,消費量上去了白菜暢銷菜農高興,超市銷量上去了超市也高興,然後有了錢了指不定就再開一家分店還能刺激就業。
然後就是由於商家收入增加政府的稅收一應增加,而政府承擔了社會福利工作的責任,政府收入增加了,山區基建和扶貧資金也會進一步增加,也間接幫助了窮人。
旗幟鮮明得說一句:就是沒有浪費!
先不扯什麼經濟學概念,浪費這個詞,請給我一個可操作性的定義。一個大家都認可的,可以度量的定義。
你給不出來?那還說P啊。
浪費這個詞,說白了是一個道德概念,是一種價值判斷。
對於任何道德概念,都不具備科學意義。這不是個簡單的連初中生都明白的道理嗎?
只是雙方關於「浪費」的定義有區別罷了。所以我覺得在討論一些問題前,最好先把大家關於一些關鍵問題的認識講清楚,以免產生雞同鴨講的情況,浪費時間精力。
我來回答一下,其實很多人對浪費的理解都受到了傳統的毒害。
1
浪費,指的是不充分利用,或不必要。
這個是詞典里的解釋。
然而,似乎我翻遍所有的典籍,都沒有找到何為「不充分利用」,也沒有找到「必要」二字包含些什麼。
如果沒有100%利用就叫不充分利用,那去餐館吃完飯,必須得舔光碟子才行,剩下一滴汁就叫浪費。你一定覺得沒那麼誇張,事實上後文會提到,就有這麼誇張。
必要呢,什麼是必要,什麼是不必要?
房子必要?iphone6必要?漂亮衣服必要?
如果只有生存所需的基礎是必要,那麼以上這些都是浪費。
2
什麼,你要買iphone6?為何不買小米?都能打電話、發簡訊,都能看新聞、發微信。
嗯,那就只能從收入支出比來分了。
對月薪上萬的人來說,買iphone6不叫浪費,對月薪2000的人來說,這就叫浪費。
但這也不對,月薪上萬的可能有8000要拿去供樓,剩下的每月光夠吃飯,那就還是浪費。
怎麼辦?那就按剩餘可支配收入來分吧。
你有10萬塊存款,有房有車,這下買個iphone6總不叫浪費了吧。
慢著。
你媽說,敗家玩意兒,攢錢留著以後換大house不行嗎?小米用用不挺好啊。
正當你無奈接受之時,你媽轉眼就給孫子報了個8000塊的補習班,還是毫無內容的那種。
你頓時覺得換房的計劃那就是個徹頭徹尾的騙局,不讓我浪費敢情是想給我兒子浪費呢?
3
由於我們對浪費的認知比較膚淺,因此基本都是從自我感官出發,去判定別人的浪費行為。
事實上,每個人對於不同體驗的可付出代價是不同的。
就如宋丹丹在小品里所言:「有人花錢吃喝,有人花錢嘮嗑。」
樂於花錢吃喝的自然覺得花錢嘮嗑的是神經病;
樂於花錢嘮嗑的也會覺得樂於花錢吃喝的層次很低。
究竟誰浪費了?
他們都用錢購買了某種體驗,誰也沒有浪費,只是他們願意付出的點不同而已。
就算當街撒錢的,那也不叫浪費,至少他享受著大家搶錢時候的畫面,試想,他會一個人悶頭撒在下水道嗎?除非他腦子壞了。
因此,只要是花錢購買了體驗的,都不叫浪費。
而如果沒有了這些所謂的「浪費」,世界將停滯不前。
試想下,喬先生舉著剛面世的iphone說,我這個手機很酷,能改變世界。
結果大家異口同聲地說,我用了10年的諾基亞還能用。
蘋果卒。
4
如果花錢購買的體驗沒有充分利用完,算不算浪費呢?
算,誠如文首所言,只要有一點沒有充分利用完,就叫浪費,但這是你的個人行為,在無損他人利益的情況下,無人有權干涉。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剩飯是可恥的,浪費了農民伯伯的辛苦。當時以為然,於是乎,為了非親非故的農民伯伯,用力地將碗底的飯舔干,受到了多方誇讚。
但事實上,你剩的飯和農民伯伯沒有一毛錢關係。
你剩飯或者倒飯,浪費的都是你自己的勞動,你剩了一粒飯,就浪費了你自己一粒飯的勞動,剩了半碗就是半碗的勞動,這其中並沒有傷害到其餘任何人。
你花錢購買了這碗飯的成品,那麼這碗飯從生產到運輸到加工的所有價值就都已經包含在你的購買價格里,你的錢為每一個環節都買了單,而這張用於購買的錢里恰恰只包含了你自己的勞動,沒有農民伯伯。
農民伯伯將米賣出的那一刻,他已經得到了回報,至於你把飯倒了還是用作私人珍藏直到臭掉,對他來說毫無影響,相信他也並不想知道,你給錢就是了,不給錢他肯定打你。
你要還是覺得可惜,就為你自己的勞動可惜,千萬別為農民伯伯可惜,他真的不想給你背鍋,飯也不想,它說你儘管倒吧,我還能餵豬呢。
5
在很多人的認知里,浪費就肯定與金錢有關。
事實上,浪費時間也是浪費,而且是更大的浪費。
我在《窮,是一種紮根在身體里的記憶》一文中提到了一個隔壁老陳的例子:
老陳資產豐厚,卻為了還5塊錢的價,面紅耳赤地同攤販糾纏了半個小時。
對很多人來說,老陳省下了5塊錢,但事實上,老陳有限的生命里又增加了無意義的半小時,這就是浪費。
除了時間和金錢以外,浪費機會就更容易被人忽略。
比如,你為了省買書錢,有可能浪費了一個讓自己進步的機會;
比如,你為了不冒風險,有可能浪費了一次絕佳的投資機會;
比如,你為了省西裝錢,有可能浪費了一次本該成功的面試;
……
浪費的定義並不如我們所想,浪費也不全是壞事兒,全在自個兒,和別人無關。
王福重說:要小心那些正人君子。
真的,要小心那些跟你無利益瓜葛卻諄諄教導你別浪費的人,他們要麼是好管閑事之人,要麼是好為人師之人,要麼就是別有居心之人,這三類人都要遠離。
(完)
作者:蔡壘磊
天使投資人|思維工坊創始人 | 高智商協會勝寒會員 |LinkedIn專欄作者
如果你也喜歡看理性、思辨的文章,請拿起手機掃以下二維碼,關注公眾號「請辯」(luojisiwei),有任何事,歡迎來後台找我。
我的新書叫:
《認知突圍:做複雜時代的明白人》
噹噹分榜穩居前三
當人手一冊的認知書籍,你值得擁有。
http://product.m.dangdang.com/25120137.html (二維碼自動識別)
一、
得要多麼以自我為中心才會認為自己的權利永遠第一。
得要多麼唯金錢論才能浪費了東西還理直氣壯。
得要多麼無知才會把浪費當成奢侈來炫耀。
得要多麼土豪才會把浪費當成享受。
我終於知道為什麼自助餐廳要寫上「浪費食物罰款」。
原來不這樣的話,就會有人大言不慚地宣稱:老子可是出了錢的,把你家菜取到盤子里再倒掉是老子的權利,老子就願意這樣圖個樂呵。
「老子出了錢的",這可真是牛X的閃閃發光的理由啊。
二、
為什麼浪費自己的財產仍然「可恥」,因為:
這個世界的資源有太多是有限的和不可再生的。
你今天消耗的資源,不是繼承自古人,而是借自後人。
財產是屬於你個人的,但你卻是屬於這個世界的。
當別人在說「貧困地區有那麼多的人沒飯吃,所以浪費糧食可恥」,不是別人不懂把糧食運過去要成本,而是別人在強調資源的稀缺性和有限性。
當你得以佔有這個世界上有限的資源,應有感恩之心、敬畏之意。不要學那些煤老闆,一心只知道「我出錢買的礦,想怎麼挖就怎麼挖」。
三、
什麼是浪費可恥,什麼是鼓勵節約。中國現在的教育是有多失敗,要討論這種問題。
我當年第一次到河南出差時,犯了經驗主義錯誤,點了份大碗的麵條,結果當然是沒吃完。這是浪費,但不可恥——事已至此,我總不能為了不浪費而拚死吃麵條吧。
但,我第二次到河南一定不會再點大碗了,即使大碗和小碗是一個價格。如果大碗比小碗貴,我當然更不會點大碗了。
可是就有人明知吃不完也要點大碗,還撇著嘴說老子有錢,老子就是願意,你丫就是吃不起,你丫就是羨慕嫉妒恨。
這就叫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你角度不對
糧食種出來,吃不完,還能怎麼著?浪費在餐桌上是浪費,那糧食賣不出去,爛在田裡、倉庫里,算不算浪費?不能只看到桌上的浪費,卻看不到別的地方的浪費。糧食生產很多年前就過剩了
農民種了糧食賣不掉爛在地里,才是真正悲催的事
如果我很有錢,我看到農民白菜賣不出去,很愁苦,我把他的白菜買下來,放在我的倉庫里爛掉了,那我幫助了農民,使自己受了損失,道不道德?
當然,我會盡量把點了的菜吃完,不剩下,並不是因為我節約不浪費,而是我心疼我的錢,糧食怎麼樣跟我沒有關係,但我的錢跟我有關係,賺錢太不容易了
此問題毫無意義!不浪費是一種資源得到最優利用的理想狀態,在此狀態之下的此資源的所有其它使用模式相對於理想模式都是浪費。
但,理想狀態畢竟只能存在於假設中。
相對於經濟範疇的爭辯,我傾向於浪費的程度和頻度體現了教養和私德,就是說,對物質和金錢的支配體現個體的前瞻性和計劃能力。
給能讀懂的人
看到最高票答案居然是浪費食物無所謂,真是社會教育的恥辱啊!讓我來告訴這樣想的人為什麼他們錯了。
首先,浪費食物和農民伯伯沒關係,我國品德教育一大錯誤就是用落後於時代的一些陳詞濫調支撐」傳統美德」,造成這些美德看上去都沒有說服力。只要食客並未敲詐農民,農民在市場中得到了收入,食客浪費食物並不直接對不起農民,農民種田再辛苦,得到了收入,如果收入過低是另外一個問題,和食客怎樣處置食物無關。
但是,浪費食物為什麼還是浪費呢?其一,作為一個能做鍵盤俠的現代人,你日常吃的食物肯定不是自家後院種出來的,是專業的農業生產者,經過一些系列種植和養殖過程,得到原材料,然後經加工、儲藏、運輸進入市場,再進一步被加工、儲藏、運輸得到銷售,然後經過烹飪,才成為可以下肚的食物。這個過程,消耗了大量的不可再生能源和其它寶貴的物質,包括水資源。上海世博會上有個石油館,裡面有個數字我印象很深,就是一個人一生吃的食物和穿的衣服,都需要幾百公斤的石油生產出來。聽上去也不是很貴,但是畢竟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而且燒掉是很可惜的,如果留著,本來可能在化工上得到更有價值的利用。
其二,現代社會要養活這麼多人,為了讓大家不餓肚子並且儘可能多地享有豐富的餐飲選擇,就需要生產很多食物。而人們日常浪費食物的行為,就增大了社會對食物的需求量。生產更多的食物,並非總是易事,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有很多,就是美國,也存在大量食品安全問題,比如畜牧業中過量使用、肉類和奶製品中過量殘留的抗生素和激素,比如果蔬的農藥殘留,比如因為化肥的大量使用導致食物口味和營養含量都變差(在美國歐洲常住的朋友會發現歐美不少種類的水果都味道比較寡淡),比如為了滿足市場需求過度開闢耕地導致的森林消失(包括地球上生態多樣性最豐富的幾處熱帶雨林),比如土地鹽鹼化、重金屬殘留,乃至海洋中河流帶入的有毒物質積聚,這些都會最終影響到這個世界中的每一個人。農業本身就是一種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是一種人類為了自身存在不得不為的惡,人類需要儘可能地減少農業對生態的破壞,從而留給自己更多研究學習更好調適地球生態的時間,而不是肆無忌憚地過度進行農業生產,無知地讓自己的行為禍害自己。
其三,今天大多數人吃肉,吃得起肉而且愛吃肉。但是吃肉是要殺生的,就是魚也有一定的智力,就別提相當聰明的禽類和與我們人類無論基因、身體構造還是情感結構都相當近似的豬牛羊這些哺乳動物了,殺掉這些動物補充我們的蛋白質,更是現階段人類不得不為之惡,我們是剝奪了有情感、有親情、有群體社會關係的這些動物的生命在養活自己。浪費肉食,就是白白浪費他們的生命,有良知的人,真的能安心,認為不是浪費嗎?
以上的分析都是針對食物浪費。題主所謂的是到底有沒有「浪費」這件事,浪費這個事情當然存在,並不是說一個東西所有權歸你,你怎樣糟蹋這個東西都不缺德,確實法律難以禁止你這樣做,但是你這樣做對人類整體利益的破壞可能是相當明顯的,只是你有可能並不了解其中的因果鏈。另外,上升到哲學一點的層面,浪費的意思大概是一個東西(物,甚至可能是時間、青春、機會等)沒有盡其用,但是很多東西怎麼算盡其用,其實人類往往並不能一口咬定,只能按自己的認知水平決定;比如石油,千百年里人類只知道這個東西能燒,到十九世紀化學工業出現人類才知道石油可以變成塑料袋、衣服和香料,那麼恐怕這之前石油燒掉了算不得浪費,這之後就多少有一點浪費了。所以浪費並不是一個簡單的道德判斷,是和人類社會的認知與能力有關係的。
假設你去飯店要了兩碗米飯,但只吃下一碗。你有理由說啊,「飯是我買的,現在我明明吃不下了,還非得為了所謂的不浪費而強撐,那才是最大的浪費。」看似有理,其實有個最大的破綻:浪費行為不在於剩下一碗沒吃,而是在這之前就產生了:你明明只有一碗的飯量,為什麼要點兩碗飯?
不能試圖用簡單的交換關係解釋所有問題,世上也沒有什麼東西本就該是你的。一碗米飯,從種莊稼到收割,從運輸到加工,最後做成米飯,歸根結底目的是什麼?不是供人購買,而是供人食用。 明明可以提供給真正需要的顧客,卻因為你的問題直接被倒進了垃圾箱,造成了社會資源不合理分配,還不叫浪費?
和題主的想法一樣,但是沒人能真是聽這種理論……
他們總是說,農民伯伯種的菜不是為了被丟到垃圾桶里的,我想說,農民伯伯種地為了賺錢,我付了錢了,這些東西就和農民伯伯沒關係了。
還有人說,你看看你剩下這麼多,還有很多人吃不上飯呢,那你少買一點飯省下來的錢會捐給災區嗎,你的飯省下來會給非洲難民送去嗎?要麼就去捐點錢,你的飯吃多吃少和災區沒關係!
還有人說自己花錢買來的吃完才是不浪費,要不然那些錢就打水漂了。
你買了這份食物的時候錢已經被花掉了,沒有浪不浪費,而且外賣那種東西營養一共沒有多少,可以簡單粗暴的說是忽略不計,吃了自己不開心還撐壞了胃,所以追求一粒飯不剩是為了什麼呢。
推薦閱讀:
※滙豐集團為何出售總部大樓然後又租回?
※債券市場為什麼在 2012 如此火爆?
※什麼是資產證券化?資產證券化的過程是怎麼樣的?
※人民幣的購買力是不是一直在降低?歷史有沒有相反的情況?
※學金融的,但是數學不好,還有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