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產紀錄片大多有解說?

相比之下,國外優秀的紀錄片往往沒有解說,而是直接用鏡頭語言和同期聲來表現,感覺非常親切自然,有更好的「帶入感」。國產紀錄片難以擺脫解說詞有什麼原因或歷史背景么?


你說的這種紀錄片,可以大致命名為「闡釋型紀錄片」(Expository mode,紀錄片學者Bill Nichols的分類法),中外皆有,不能說這是中國獨有的。也不能說優秀的紀錄片就不用解說、愛用解說的就笨拙。

但這的確是有歷史淵源的,紀錄片史我不算很熟,隨便扯幾句。

這種畫面配解說的紀錄片模式,起源於三十年代英國的約翰·格里爾遜(和有聲電影技術的發明分不開),他比較強調紀錄片對公眾的教育作用,用解說直接陳述總是最方便的。這種模式容易演變為採用全知的視角,用類似上帝的聲音灌輸創作者想讓觀眾知道的東西。所以在三、四十年代,這種紀錄片模式很快受到政府的青睞,特別是在英、美,都拍攝了不少介紹政府政策的影片,例如宣傳羅斯福新政啊,鼓舞軍民一心抵抗納粹啊,效果很好。

49年後中國的紀錄片製作受這種模式影響非常大,它利於政府宣講,是好用的武器。進入電視時代後,一種比較獨特的類型,叫「電視專題片」的也是基於這種模式成型,至今不衰。相反在歐美,六十年代「直接電影」、「真實電影」等流派興起,格里爾遜模式多少有點落伍了。

總而言之,解說詞的多寡不是衡量紀錄片好壞的鐵律,也不要把這種模式和政治掛鉤。中國也有許多不依賴解說詞的紀錄片,比如當代獨立紀錄片的形態就是非常多樣化的。國外紀錄片至今也有大量利用解說詞的,還得看影片的種類和目的,不能一概而論。


國外大量紀錄片使用解說詞。
有一部著名的蘇聯紀錄片叫《普通法西斯》,全篇取材於納粹德國新聞影片,但是導演羅姆使用了解說詞,準確的說,使用了很多意向性極強的解說詞,完全重新闡釋了這些鏡頭的意義,告訴觀眾,納粹是如何形成的。
如果沒有解說詞,這部著名的紀錄片基本毫無意義,她偉大的意義就是解說詞。
來看看他的解說詞的風格:

「我看著這個熊熊燃燒的納粹標記,怎麼也無法想出,在德國這樣一個有偉大文化傳統的國家裡,怎麼竟會讓一批半文盲的、自以為是的蠢人當權呢?還不遺餘力地要把人變成得意忘形的野獸。」

如果我們把探索頻道和國家地理頻道的片子叫紀錄片的話,她裡面是有大量解說詞的。
同樣BBC的《行星地球》的解說詞極為優美。

其實類似於用明星來解說的紀錄片在好萊塢舉不勝舉,非常非常多。比如迪卡普里奧解說環保影片《11小時》,湯姆克魯斯解說的工業光魔紀錄片《Greating the Impossible》等等。從這個側面你可以知道,紀錄片用解說詞不是中國才多。

你覺得中國解說詞多而且煩,是因為解說詞沒寫好而已。@magasa已經解釋了,我們的解說詞是說教性的,宣傳性的,灌輸性的。

但這不能否定解說詞的重要,關鍵看你怎麼寫。如同電影畫外音,用不好,覺得畫外音是極爛的手法,用好了,畫外音是倍增器。


之前各位答主已經把帶解說和不帶解說的紀錄片說得很詳細了,我就從國內電視台的運作環境角度補充一點吧。

國內的電視台紀錄片製作流程是先有主題和計劃,再拍攝,再有文稿,最後編鏡頭。國外的商業紀錄片則是先有主題和計劃,再有拍攝,再剪輯,最後配文稿。這兩個在流程上是有區別的,國內的製作模式是文稿先行

文稿先行的結果是畫面只是拿來配解說的,但是畫面要是沒拍到足夠符合具體某一段文稿的鏡頭時,這個畫面只能隨便找點湊合的來補了,結果就造成聲畫兩張皮,文稿是完整的故事,畫面都是些碎裂的片段,從畫面上來說無法組成一個個子故事,這樣的話,觀眾的親臨感和代入感都會被削弱得很嚴重!這是不符合電視傳播規律的。國外的製作流程是先用鏡頭組成一個個故事,再用解說在故事的縫隙間解釋一些鏡頭沒法說明的背景知識,這更像電視劇,更能給人以親臨感和代入感。

那麼為什麼國內的電視台紀錄片製作流程是文稿先行呢?這個@magasa 已經說了它的歷史成因了,我來說說它為什麼現在還在沿用。在中國大陸各大學裡文稿先行已經是所有老師抨擊的靶子了,搞得我讀書那會一直以為外面的電視都不再文稿先行了(讀書那會看電影看片段分析就是不看電視……),但是實際工作以後,發現業界仍然很傻逼地在用著老套的模式。

經過多年工作以後,我現在才算真正體會到了這一模式尚在沿用的原因:
1.文稿先行的存在有其慣性影響。做電視是一個多工種配合的流水線工作,對於欄目而言,更是要有組織成規模,一個人或者幾個人想改變模式,都是很難的。打個比方,一個欄目,裡面編導有老人有年輕人,你讓年輕人改變較容易,但在論資排輩嚴重的事業單位裡面,要求老人做改變,難度性不是一般的大,老人一句話「我老了,學不會,不會做」(要改變,真的要學的和要適應的都挺多),作為製片人你怎麼辦?先拉攏,拉攏不了就想辦法把他擠到別的科室去,擠不過去就不要改了,總不至於一個欄目一半的節目是鏡頭先行,一半的節目是文稿先行吧,那這個欄目就得了精神分裂症了。(在體制內要開掉一個沒有人脈背景的小員工也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何況是一個老員工)

2.文稿先行的製作效率高。文稿先行和鏡頭先行代表了這個片子到底是配了畫面的廣播,還是帶了點畫外音解釋的電視劇,這兩者的思維邏輯是不一樣的,鏡頭先行在剪輯時要消耗的時間比文稿先行長得多!鏡頭先行的製作模式對前期采拍的要求比文稿先行高得多(花時間也多),總製作周期將被延長一截。這個要解釋起來很難,還得實際用不同的順序做幾個片子才能體會得出來。那麼,國內的大多數衛視一年毛利不過幾個億,而不是像湖南台那樣一百幾十個億。從成本上考慮,是低質低價的專題片還是高質高價的紀錄片比較適合自己,就不言而喻了。要知道,Discovery一個小時的紀錄片收購價是100萬美刀啊,賣它片子的大多數製作團隊都可以為了一個片子折騰上半年的,Discovery可以向全世界收購片子!但是國內大多數衛視根本給不起能讓人安心做好片的酬勞,因為錢不多,播出壓力又大,它既不能招收更多人,讓每個人擁有足夠的時間來做片,也無法給外人做的好片以足夠滿意的收購價。這些衛視只能用自己那點人做點爛片了賬了或者找外面的製作公司製作一點爛片(錢不夠,外人也不會給你好好做,這種事多幾次,領導收片要求不降的話欄目也不用做了)。

3.電視台目前普遍的審稿制度決定了文稿不行,一切都歇菜。在國外,製片方可能先找編導要故事台本,這是個包括了鏡頭的台本,而在國內,製作周期短,時間上不允許,製片人都是先找編導要來文稿(單純的解說和同期稿,形同廣播稿)審核的。這意味著,一個紀錄片在製作過程中,審片方最早就是把它當做一篇廣播稿來審的。製片人看了幾年幾十年的廣播稿,評價一個稿件能不能看懂,文筆優不優美都已經是從廣播稿的角度上來的。但是視頻和廣播,和文字的組成和傳播方式都是不一樣的!鏡頭先行的片子,解說和同期稿都是不完整的,破碎的!如果審片方沒有很強的畫面想像力,或是鏡頭先行節目的製作經驗,審片方是看不懂鏡頭先行方式搞出來的稿件的!如果編導嘗試用鏡頭先行的方式製作節目,很可能稿件被打回重做或者是被改得面目全非,然後編導拿著篇被改好的廣播稿,原來先行剪輯出來的畫面自然就完全不貼合了,只能重新剪,最後出來的片子自然也就是一個配了畫面的廣播。


-

電影史上有一個很好的教材,叫「興登堡號爆炸」。

優酷上剛好有幾個版本,下面這是「環球片廠」版:

視頻封面1937年5月10日對興登堡號飛艇爆炸事件的特別報導視頻

下面這是「百代片廠」版:

視頻封面興登堡飛船墜毀全程視頻

另一個,不知出處:

視頻封面恐怖啊!!大的飛艇墜毀視頻

三個版本,剛好是我們讀電影史時,必讀的上好範例。尤其是「環球版」「百代版」二者對比。

一、
要知道,拍攝現場是沒有錄音的。

錄音機(留聲機)是十九世紀末,收音機廣播是1920年代,而興登堡號事件,是1937年。
很多人以為,我們現在聽到的影片音軌,包括爆炸,包括記者激動旁白,都是現場錄製。
大錯矣。
現存所有的興登保號新聞片(newsreel),都是拍畢沖洗完,最後進錄音室,請配音員加配的效果。

尤其是百代版,為了效果,故意作出現場「收音機現場轉播效果」,其實扯淡,根本是事後的表演。

二、
兩個版本,正好是完全兩個思路:

環球版,加進來了一堆現場的效果(還有人群的尖叫聲),旁白清晰而冷靜。
而百代版,現場音效混雜,記者聲音好像從收音機中傳出,甚至說到哭了,用哭腔來震撼世人。

我還看過一個版本,優酷上沒找見,旁白單純一句:
「各位觀眾,你們現在親眼目睹的,是一場歷史性災難的發生。」

(若有人找到那個版本,請告知,我會立刻加上)

三、
哪一個版本好?是安靜無聲呢?是冷靜無干擾的旁白呢?還是哭天喊地的表演呢?

說實話,我更喜歡「無語版」,淡淡一句,讓觀眾自己去安靜觀看。

可歷史教會我們,這樣是賺不到錢的。
根據當時的歷史資料,百代版的銷量,大概是環球版銷量的數十、數百倍。
說到底,觀眾不在乎別的,他們要的,是效果。是那種接近於表演,身歷其境的臨場感。

若要理解旁白的重要性,興登堡號事件,是上好的電影系教材。

----------------------------------------------------------------------------------------

ps:

請不要到討論串,又留下「答非所問」這種評語。
見到必刪。請注意,你不是小學生。

-


@magasa 已經解釋得很專業了。多說一點:
解說不是問題,什麼樣的解說才是問題。
國外優秀的紀錄片很多都有解說,並不僅僅直接用鏡頭語言和同期聲來表現,也會感覺非常親切自然,有更好的「帶入感」。
國產紀錄片難以擺脫解說詞的歷史原因是因為要宣傳,要引導,要讓你看到希望你看到的。
看看朝鮮現在的節目,就可以看到我國紀錄片曾經的路。


說實話,直接電影、真實電影這些概念現在不查資料已經有點拎不清了,所以不說歷史、不說分類,來點大白話吧。
因為我們所能看到的國產紀錄片,多為所謂的專題片。
前面的答案里有提到格里爾遜模式,以宣傳為目的的紀錄片,很難擺脫解說詞。提到中國紀錄片,大家第一印象是什麼?《河殤》《話說長江》《大國崛起》《舌尖上的中國》……這些都是帶有宣傳、科教目的的作品。不僅有解說詞,而且把解說詞單拉出來看同樣是精品。可見解說詞的分量多重。
這種主題先行的創作形式,其實很適合有點點過於正經的中國人。
但是,它們不是中國紀錄片的全部。比如我很喜歡的《老頭》《和自己跳舞》《龍脊》(這個是有宣傳義務教育背景的,陳曉卿作品),以及不太喜歡的《瘋狂英語》等等等等,它們更接近題主「沒有解說」的「國外優秀紀錄片」,但卻被忽視了。畢竟,紀錄片的市場太小眾。
有人認為中國的「專題片」是怪胎,其實我個人覺得有個單獨的名字也挺好,這樣更能提醒大家去關注其他類型的紀錄片。
現在拐回頭來看《蘇園六紀》這樣的早期作品,鏡頭語言生硬到想撞牆,完全是為了貼合解說詞。但是,今天優秀的「專題片」已經不是這個路數了,比不了BBC的一些大製作(《wild China》在策劃時就可以精確到秒),但也有不少精品。
這件事上沒必要妄自菲薄,不管「專題片」,還是「紀錄片」,國產優秀作品的比例我覺得都比電影要高,反正我挺喜歡看的。


解說的基本作用

1.對畫面未表達清楚的意義,進行解說加以說明。

2.對故事走向的引導

3.對紀錄片各個篇章的結尾和開啟,通過解說與觀眾進行說明交互。

國內為什麼都有解說:

1.我國紀錄片大多數取材為歷史題材,第一歷史題材基本就是屬於「闡釋型紀錄片」,第二歷史題材紀錄片通常需要大量的寫意性鏡頭,並非現實生活中還能常見的鏡頭,而這樣的鏡頭意義對於觀眾來說表達力弱,所以就出現了大量的解說加以說明。

2.另外紀錄片作為影視作品中的一種,也是屬於精神消費品,我們觀看紀錄片的精神反應是用於與我們個體生活的範圍有明顯的區別或者是產生很強的共鳴,只有這樣你才會對這一部作品產生情感,而產生情感你就需要接收信息,我國很少拍攝全片無旁白的紀錄片是因為這樣的紀錄片對題材限制較大,我國最近出品的一部「鄉村裡的中國」就是一部沒有旁白的紀錄片,我們可以看出它的選題,是對於我們個體生活環境而言有非常大的差別,把這一個「群體抽離」出來,通過以「觀察型」的紀錄片呈現方式拍攝出來,就能夠有很大的鏡頭意義,即使它在鏡頭銜接上處理的不是很完美,但是你會因為它的差異性,或者是觀眾不同所具有的共鳴性上讓你忽略到其他技術上的問題。


題主說的往往沒有解說而是同期聲,應該是指類似BBC部分紀錄片中是有一個主持人的,主持人帶領觀眾去看去採訪專家當事人,其實主持人的角色就相當於解說詞了。BBC有的紀錄片甚至會有演員表演還原歷史情境。這隻能說是紀錄片的不同形式,部分題材適宜,但多數紀錄片採取影像資料採訪畫面和解說詞,顯得更客觀真實嚴肅


歸根結底我認為可能還是支撐故事線的條件不足。原因有二,導演本身的能力不足,以及客觀條件給予的支持不足。

所有影像技巧在我看來都是各種各樣的解決方案。視頻影像最初的樣子就是客觀的記錄,而且沒有聲音,沒有剪輯,沒有表演…當人們發現這些畫面沒有新鮮感的時候,便開始嘗試加入聲音和音樂以吸引觀眾;當觀眾對雜亂無章的畫面失去耐心的時候,便出現了剪輯,於是一個個畫面連成了一段情節;當觀眾對俗套的情節感到乏味的時候,表演又來了…

這就像是哲學中遞弱代償的概念(我很喜歡這個概念,多個回答里都引用過),我們吃不飽飯,於是開始馴化和種植作物,收穫的作物可以飽腹也容易被暴民搶劫,於是組成了軍隊,軍隊保護你們卻沒時間種地,於是出現了稅收,有人不願意上繳糧食怎麼辦?於是出現了管理者,管理者濫用職權怎麼辦?於是又出現了制度和法律…每一個新事物的出現都為了解決之前出現的問題,而舊的問題解決了又會帶來新的問題。

這個原理放在拍紀錄片里也依然適用。空鏡頭、跟拍鏡頭、同期聲、採訪、音樂、音效、畫外音…這都是一個個解決方案。我無法用純鏡頭語言完整講述故事的時候,就需要採訪串聯;我的講述有些枯燥,不妨試試增加音樂音效;鏡頭很多沒有抓到,受訪者說話不到位,故事不成個…那就上畫外音輔助吧。為什麼最後才考慮畫外音呢?因為這些解決方案中只有畫外音是你主觀可以操控的,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干預紀錄片的客觀性和故事線,這些恰恰跟記錄的本質相悖。

為什麼拍紀錄片呢?為的就是客觀記錄,真實,強烈的真實性。所以但凡有能力的導演都不會放棄對客觀真實的追求,無奈每個人能力不同,追求也可能不同,於是那些無法用客觀技法講述故事的導演不得已決定用一些畫外音。不難發現,有畫外音的紀錄片會相對節奏緊湊,且簡單易懂,這也正是這種敘事方式傻瓜又高效的地方,但並不高級。就好比別人把飯喂到你嘴裡,比你自己做飯吃飯舒服,卻少了些獨立思考的樂趣。

當然有時也有客觀因素的影響,比如你拍動物世界,根本沒有主觀角色的對話,也根本無法控制拍攝對象,除了用鏡頭拼湊故事,為了不讓片子太無聊,以及科普需求,不得不使用畫外音。

也有追求不同的。有的創作者不是非常在意紀錄片的真實性和客觀性,或者這個題材也不太需要那麼客觀,亦或者資金等外界因素的影響。那麼這些片子一開始畫外音可能就成了創作中的重要部分。比如《舌尖上的中國》,導演想要表現的就是漂亮的食物,食物自己怎麼可能講出故事?就必須人工加戲,講與食物有關的人的故事,可人物故事需要娓娓道來,層層遞進,七分鐘的時間怎麼講完?於是畫外音成了最好的選擇,三言兩語,起因經過高潮懸念一氣呵成。

再比如歷史題材、科普題材和政教題材,除了畫面稀缺無法用鏡頭講故事,不得不用畫外音之外,灌輸思想可能也是創作者的重點訴求。客觀事實是沒有觀點的,必須讓觀眾自己總結觀點,但一千個觀眾有一千個觀點,為了讓嚴肅題材嚴謹無爭議,畫外音的直接灌輸來的簡單高效,當然也有點粗暴。

中國的紀錄片大多通過電視渠道播出,對影片的收視效率和創收能力都有了要求。真實記錄的且導演功力深厚能用客觀語言講故事的片子,往往沒有太多畫外音,而慢節奏敘事和長時間思想碰撞,相悖於這個利益體系,常常被拒之主流媒體門外。大量畫外音的影片,如同速食麵一樣簡單快捷,反而受到了快節奏時代的寵幸。

其實不僅是中國,NHK,BBC,Discovery也有很多含有大量畫外音的影片,只是我們不常看沒有發現。如同中國現代美術的老師來自蘇聯一樣,當年第一批電視工作者大都拿日本NHK作為模仿對象呢。不同的是,國外有另一條專門為紀錄片開通的播放途徑和評比環境,於是你會看到很多獲獎的紀錄片,追求真實客觀和藝術性,所以很少有主觀畫外音的出現。

最後還有一點不得不提,那就是偽紀錄片的存在。有的導演充分認識到了畫外音會降低自己影片的藝術性,暴露自身敘事能力不足,但客觀故事又擰不成個,怎麼辦,那就在前期干預受訪者吧!我個人認為適當干預沒什麼,如果你干預的好,故事講得好,依然是好紀錄片,也依然體現出導演的調度指導能力,但千萬別讓觀眾明顯看出來。玩脫了的在國外片子里也大量存在,這是就是偽紀錄片嘍。


從某種角度來說,不帶詞看得真不會睡著嗎?
ps,為什麼有些人總覺得國家在洗腦?某些東西的確會有煽動感,但是你沒有判斷力嗎?能質疑國家洗腦的,都是存疑的,對你的洗腦都未成功,難道除了你們以外的都是沒腦子的愚民?
不過我不否認,某些語言的確帶走引導性。
傻糞路過…


其實高票的答案說的很清楚了,我來說說我的看法。其實提問者所指的國內解說很多的紀錄片,大多數算不上紀錄片,而應該是政論片。

政論片主要的目的是傳達某種理念,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用解說詞(後期配上去的聲音)推進片子敘事,然後貼上畫面,配上和自己立場相關的解說詞,這種片子表意清晰,不管受眾接不接受,至少我知道這片子說的什麼。這種片子每個國家都有,只是在中國會跟政治利益結合的更緊密一些。 舉例:
1.每到我dang幾十周年,都會有大型的紀錄片出現,我不記得名字了,大體上就是 人民的豐碑,復興之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個主題還真拍過紀錄片),互聯網+(這個主題也拍過紀錄片,還蠻火的),數說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用了時下最火熱的假「大數據」)
2.《大國崛起》《河殤》《穹頂之下》這類算得上紀錄片,但我個人更加傾向于歸為政論片一類。

國外也有這種與政治利益聯繫緊密,宣傳國家軟實力的,通篇解說詞。舉一個例子,美國pbs拍攝過不記得名字,大體上講美國的工業時代3.0,不過同樣是有宣傳性質的紀錄片,美國的觀點顯得比較平衡,勸服效果更好一些。

當然,中國也有解說詞很多,拍的很好的紀錄片,比如《梁思成與林徽因》《江南》《話說長江》等等,尤其是文稿很紮實,也很動人。

補充一點,國內也有很多通篇沒有解說詞,拍的很好的紀錄片。舉例:
《請投我一票》(vote for me) (講述的成人世界的政治遊戲如何在兒童中體現)
《幼兒園》(張以慶) (每個人都是孩子,只是我們現在都忘了。片中的茉莉花音樂,按時青春逝去,孩童成熟帶來的淡淡的憂傷)
《好死不如賴活著》(艾滋病人的四季)
《鄉村裡的中國》(鳳凰有看的)(講述了農村的真實面貌,表面上憎恨土地,實際上對土地愛的深沉)
《姐妹》(幾個外地打工的髮廊妹的城市心酸歷程)
《鄺丹的秘密》(為了讓外來務工孩子讀書,父親修鞋子。孩子離開城市,最熟悉的不是高樓大廈,而且父親坐了七年的凳子。)
《央視紀錄片—畢業生 武大版本》(記錄大學本科畢業,兩個性格完全不同畢業生的命運走向,結尾處,男主在黑暗的背景中喃喃自語: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會好好讀書。)
《閑著》(底層人民的生活艱辛和對音樂的追求。跪著的人永遠不知道站著的滋味,但是今天只為自己活)
《活著》(范簡)(地震之後,災區人民再生育的過程,以及如何活下去的故事)
《高三》(周浩拍的)(片中的每個主人公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你甚至會去關心他們的命運走向,但高三的班主任卻一直堅守教學一線)
《書記》《急診室的故事》《大同》(周浩)等等。
我舉例的這些紀錄片,主人公大部分都是工人,農民,普通的崗位職工,這些才是社會的主體,不同於電視新聞中邊緣人物的扭曲報道,真實的他們應該是紀錄片裡面的樣子。

最後,國外也有很多沒有解說詞,拍的很好的紀錄片,BBC NHK之類的。

不能以是否有解說詞來衡量一部紀錄片,關鍵是看這部片子 說什麼,怎麼說,為誰說。


在試過幾部所謂成功的紀錄片(有解說)之後,我們精心拍了一部完全沒解說的紀錄片。相比較之前的作品,身邊的朋友們都喜歡看沒解說的這部,說情緒連貫,很抓人。所以最後播出的時候我的期待很高。可惜,最後的收視率幾乎成為我們歷來作品中最低的。

我想了半天,可能大家喜歡有一搭沒一搭地看電視,低頭吃零食或者和家人聊天的時候還能聽聽解說詞,隨時都能跟上劇情吧。唉。


國外優秀的紀錄片往往沒有解說

??我國紀錄片的解說詞難道不是跟BBC學的嗎??趙忠祥老師那個是典型的BBC腔啊。而且早期有聲紀錄片都是有解說的,本身就是新聞片嘛。
無旁白紀錄片本身是極少數,搞電影出身的人才喜歡無聲的。專門搞紀錄片的都是做電視節目起家的,你讓他們不用旁白,他們就不會幹活了。哦,還有那種用主持人的,同樣是旁邊。
像歷史紀錄片不用旁白的,我孤陋寡聞,沒有見過,大名鼎鼎的《夜與霧》不也是靠旁白的嗎?比它還優秀的紀錄片,總共也就那麼兩三部吧?


《時代》 20150521 電影眼看中國Ⅱ 第七集 《話說長江》_《電影眼看中國II》_視頻_央視網
《真相》 20150521 電影眼看中國Ⅱ 第八集 《望長城》_《電影眼看中國II》_視頻_央視網
放一部紀錄片的兩集。
《話說長江》(1983)和《望長城》(1991)都是中日合拍作品,前者就是著名的」畫面加解說「模式,後者採取了主持人串聯的形式(基本上就是無解說的紀實了)。
《話說長江》把中國紀錄片帶入了一個解說詞美學的時代(實際上是拍攝的素材缺乏體系,內容缺東少西,不得不拿解說詞湊)。大量作品開始採用這一模式。
幾年後,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看膩了這種模式的紀錄片。《望長城》劇組也想改變這一模式,紀實美學開始出現在中國紀錄片上。紀錄片職員表上也開始出現了」音樂音響總設計師「這一職位(之前的素材恐怕很多都是無聲的)。
CCTV9有時會拿部分紀錄片的精彩片段湊時間(《美麗中國》、《舌尖上的中國》等),這些片段在播出時是沒有解說的,純粹靠字幕。和解說版相比,或許沒有解說我們更容易看膩。
不過本人也看過一部沒有解說(甚至沒有旁白)的紀錄片——《高考》(第1、2集:毛坦廠的日與夜 上/下),感覺這部沒有解說也不錯。

個人感覺一部紀錄片是否配解說主要看這部紀錄片的性質及這部紀錄片的風格。


紀錄片有很多種,國外那種沒有解說的紀錄片往往是observation mode,沒有提問沒有出現任何記錄者 就像牆上一隻蒼蠅悄悄紀錄一切 Aka:fly on the wall。國內有話外音的紀錄片或者是expository 或者是 interactive mode 有拍攝者直接的出現比如提問啊 圖像啊 等等。另外 這種紀錄片太多了 國外有很多啊。一般這種畫外音配都要用中產白人來配音。


沒有解說你們都會想歪,這不是歷史想看到的。


話說,10多年前剛工作時,含著滿腔熱情,做過一部這樣的紀錄片。

記錄學校學生自己舉辦作品展的過程,全片只有現場聲、音樂、少許交代時間地點的字幕,以及最後的自由式採訪。

自己拍,自己剪,自己送給領導審閱。

可能是過程記錄得比較清晰吧,還有不少暗拍的鏡頭比較出彩,片子很順利地過審播出了。

到後來拿去省市和學會,竟然還拿了幾個二等獎。

但後來我發現,這次的成功完全可以說是意外來的。

1是當時節目時段缺內容,我片子還算勵志,也看得懂(到底不是動物世界),最主要是沒有任何「不正確「的內容,所以過審播出了。

2是後來送去評獎,要求是分清內容類別的,而我的片子是紀錄片,這個在當時來看,符合的片子寥寥無幾,所以我榮幸地填了空,哪怕只要是多1-2部同類型的,也就絕對輪不到我一個新人去得瑟了。

3是具當時參加評獎過程的老領導若干年後說,當時第一輪評獎還夾雜有權利鬥爭的,我本來是第一,鬥成了第二。。。還好,我到不在乎。

4是這麼多年過去了,再也沒機會做成這樣的片子。要麼題材缺乏,要麼時間不夠。現在做片越來越商業化,小台更沒什麼財力支持。我不再有衝到火線幹活的勁頭了,也懶得參與到神仙打架的事務中去。


個人覺得:專題片其實應該算是紀錄片的一種,畫面加解說詞的模式是標準的格里爾遜式的紀錄片。各國的紀錄片劃分標準不同。早期的影視行業是作為宣傳的工具,不像現在市場化運作,公司、獨立製片人和一些基金有參與運作,早期,作為宣傳工具的專題片一般都是帶有一定傾向和引導作用的,而且是在電視台播放,應該劃分到新聞紀錄片的範疇,必須要靠解說詞加以說明。


答主,我知道一個優秀的自然紀錄片解說人叫SIR大衛愛登堡,您是不看自然紀錄片嗎?
還是認為他的片子不夠優秀?


紀錄片的表達形式多樣化,隨著時間還在不斷的變化,永無止境。就個體而言,你的欣賞力因一些因素的改變,你就會習慣性地作出好壞的評判,但這並不重要。我們只要涉取裡面陽光的東西就夠了。


有沒有解說,其實就是港漫和日漫的區別,就看你好哪一口了


題主你看的國外記錄片很多嗎?
我看的紀錄片就不算多,甚至回想不起來我看的哪部紀錄片是沒有解說的。我是不是也可以問,為什麼國外的紀錄片都有解說?


推薦閱讀:

TAG:電影 | 紀錄片 | 影視 | 影視製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