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什麼內容都可以研究嗎?
比如足球等等
經濟學研究的邊界在哪裡?
--------
本題已被收錄至知乎圓桌 ? 經濟課堂 101,歡迎關注討論。
雖然有點晚,但還是來參與下對這個問題的討論,說點我的看法吧。
我覺得這個問題可以分成兩部分:
1.經濟學的方法可以用來研究什麼問題;
2.什麼樣的研究應當被視作經濟學。
@慧航和@陳茁(我@不到你……)其實分別是在回答兩個問題。
雖然 @慧航覺得陳玉宇他們那篇文章不應當被視作經濟學,但一旦真的機緣巧合碰到類似的問題,也有合適的數據了,我相信你也不會去管這東西算不算經濟學吧。能發表就能算業績不是……
所以這是個可以用經濟學方法研究的問題,那這樣的研究算不算經濟學呢?這方面我同意@慧航的標準,只有那些以理性假設為基礎,研究人類決策行為的才能被視作經濟學。
但到這裡,我們就不得不問自己一個問題:為什麼在理性假設顯然存在問題,顯然不是對現實良好描述的情況下我們還要接受它,甚至以此為基礎構建整個學科?
@陳茁認為這是因為以此為基礎得到的結論可以解釋現實。但經濟學的任務不僅在於解釋現實,我們還要把結論可靠地外推到樣本以外的地方,就像 @SlowMover 在評論中說的那樣,我們需要就一些假設的counterfactuals回答 What would happen if such and such were the case的問題。而要實現這個目的,我們就必須保證用於解釋現實的假設和理論是可靠的。
那如果理性假設是不可靠的,是不是整個經濟學的理論就都是不可靠的?
對這個矛盾,我是這麼看的:理性假設不是對個人決策的精確描述,但它在很多時候是個足夠好的假設。任何它是足夠好假設的領域,就都是經濟學研究的範圍。在這點上,我跟 @慧航的觀點是類似的。
所以回答什麼問題不是經濟學,就相當於是在回答,理性假設的死角在哪裡。
@慧航 舉了《烏合之眾》的例子,覺得群體性的非理性是理性假設難以覆蓋的領域,對此我的觀點恰好相反。我認為群體的非理性在很多時候與個體的理性是不矛盾的,文革式的狂熱掩蓋下未必就沒有個人利益最大化的理性思考。
我認為理性假設真正的死角,恰恰不是群體,而是個體。
在討論理性假設死角時,我們得問自己,為什麼我們認為這個早就被找到無數反例的假設在研究很多問題時是個足夠好的假設?除了用它推出來的結論是符合現實的這樣的回答,我們還需要在理論上也給出一個解釋,把這個故事編圓。
我個人在這個問題上是這麼思考的:
首先,我們有理由認為,一個成年人,在自己熟悉的領域,在有充足考慮時間的情況下,其決策是基本理性的。而這個世界上大部分決策,特別是重要決策,都是這樣做出來的,因而局部的、少數的非理性會被掩蓋。
其次,理性能帶來利益最大化,因而競爭會淘汰非理性。這個觀點跟演化博弈類似,參考有哪些我們覺得荒謬的事,卻有著合理的經濟學解釋? - 改之理zcw 的回答。這個回答中那些一邊跑一邊跳的羚羊是理性的嗎?一邊跑一邊跳是它們的理性決策結果?它們沒這麼聰明吧……只不過不這樣做的羚羊都死了,所以我們只能看到「理性」的羚羊。
類似地,市場上廠商的決策者未必學過經濟學,未必知道如何行為是最優的,他們的決策過程也未必理性,但只有那些經常做出理性決策的廠商才能最終活下來,人類又能學習,所以我們看到的廠商決策多半是理性的。
(插點私貨,哈里謝頓在上,我覺得經濟學才是最接近心靈史學的學科吖!)
而顯然,這兩個凸顯理性的機制都要求群體性,我們沒法保證個體行為、個別決策是理性的。
我們頂多只能說,在某些情況下,一個理性的企業應當如何設定價格,我們也多半會在市場上看到大部分企業的行為整體上不會偏離預測太遠。但我們應當避免把這樣的解釋框架的適用範圍過分擴大化,我們永遠不知道,某個具體的決策是企業家深思熟慮後的結果,還是他宿醉下後拍腦袋的結果。我們當然可以生造出一個效用函數來解釋他的任何行為,但這有什麼意思呢。
當然,這不是說我們不應該用經濟學來討論具體行為,只是我們應當記住,這時候我們所給出的解釋,其實還是基於一些假設,而這些假設並非總是成立的。
所以對個別行為的解釋,是理性假設,也是經濟學研究的一個死角。
除此之外,經濟學的研究還有另外一個死角:決策過程。對經濟學來說,決策過程就是個黑盒子,我們或許會討論它的大小形狀,但它的內部,就完全是經濟學鞭長莫及之處了。我們簡單假設任何人都知道自己的偏好,或者我們根本不關心偏好而直接用行為解釋行為。不管如何,觀測不到的決策過程都是經濟學研究的死角。
比如今天知乎日報推的問題「怎樣才能知道我對他/她是真愛」,這就是經濟學研究死角的一個現成例子。按照經濟學的邏輯,你TMD怎麼能不知道自己的偏好呢?不僅僅在知乎,我想每個經濟學研究者都會這樣反問自己:經濟學的邊界究竟在哪裡?
常見的一類「錯誤認識」是,經濟學只是研究「經濟」的,而多數人對經濟的理解僅限於「宏觀經濟」。經濟學研究經濟,這似乎是非常符合常理的。然而如果你仔細看一下現在經濟學研究論文的題目,你會非常的驚訝,現代經濟學研究的範疇已經不僅僅停留在「宏觀經濟」、「產業」、「貿易」等的問題上,甚至也不僅僅停留在「金融市場」、「大宗商品」這些與經濟息息相關的市場上,現代經濟學的研究範圍涵蓋了諸如犯罪、生育、婚姻、歧視、家庭、健康、環境、政治、教育等一系列問題,可以說涵蓋了社會科學的方方面面。
而另一類「錯誤認識」,正如題主的問題一樣,認為經濟學什麼都可以研究。一個明顯的反例是,經濟學解決不了物理學、化學的問題。
之所以會有「經濟學什麼內容都可以研究」的錯覺,是因為經濟學已經把觸角深入到了傳統上不認為是經濟學領域的各個領域,似乎每一個社會科學的領域經濟學都能沾邊。而這一切的根源應該要追溯到已逝的諾貝爾經濟學將貝克爾(Gary Becker)。
有關貝克爾的資料已經非常充分,即使在知乎上,也已經有了非常多的討論。貝克爾將經濟學的分析廣泛應用在生育、犯罪等各個領域,大大拓展了經濟學的領地,自他之後,有了「經濟學帝國主義」的說法:20世紀70年代,經濟學家貝克爾(G.Becker)出版了《人類行為的經濟分析》一書,嘗試用微觀經濟學的基本方法和概念——如理性選擇、利益最大化行為、交換等等——來解釋一些非經濟問題(如犯罪、家庭、教育等),並取得了出於意料的好效果。這種成功不僅表明許多傳統意義上的「非經濟學」研究領域被納入經濟學研究範疇的可能性,而且在更高的層次上也意味著經濟學家向原來的學科分工發起了挑戰。也是在這個意義上,貝克爾的這本著作被視為「經濟學帝國主義」的最強音,是經濟學家「入侵」其他社會科學領域的號角。
然而,在經濟學頻繁入侵其他社會科學研究領域的同時,我們也不禁會問,經濟學的邊界究竟在哪裡?所有的社會科學都可以被經濟學所涵蓋么?
我想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為了搞清楚經濟學的邊界,我們其實只要搞清楚一個問題就好了:究竟如何界定經濟學?經濟學的研究包含那些要素?
作為社會科學中最擁抱科學的一門學科,就像物理學分為理論物理和實驗物理一樣,經濟學也可以分為理論經濟學和實證經濟學。前者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建立理論模型,解釋經濟個體的行為、經濟的運行情況;而後者的目的主要是通過現實中觀察到的數據驗證理論模型。
因而我們可以大體把經濟學的理論分為兩類:經濟學的理論模型、驗證理論模型的計量(統計)模型。這兩者之間雖然看起來十分不同,但實際上是緊密相連的。
首先我們來說第二類模型,因為這個似乎是最容易區分的。是不是使用了計量模型就是經濟學了呢?我想這個是否定的。
經濟學和傳統自然科學最大的差別是能不能做實驗。雖然有實驗經濟學,然而現實生活中的絕大多數問題是不能做實驗的。所以為了得到確切的因果推斷,必須用一些更為複雜的統計方法。比如在我的這個回答裡面:在你所研究或者熟悉的經濟學領域,你認為最核心的問題是什麼? - 慧航的回答我舉了一個估計供給和需求函數的例子。這本來是經濟學所面臨的問題,而最開始的識別方法都是基於經濟學理論的。久而久之,這些方法中的某些方法被抽象出來,成為一種看起來比較獨立的統計方法,比如工具變數(IV)方法。
當這些方法被從經濟學重抽象出來,看起來像是一個統計方法的時候,這個方法就有了「入侵」其他學科的可能性。舉兩個例子,空氣污染對人的壽命究竟有多大的影響?這是個經濟學問題么?似乎更應該是一個自然科學的問題。然而經濟學家陳玉宇等人使用了計量經濟學中的「斷點回歸」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那麼我們是否可以說,醫學這個領域被經濟學入侵了呢?我覺著不能這麼說,僅僅使用了計量經濟學重的工具,並不能說明其研究的問題就是經濟學。
另外一個例子是我跟 @趙思家私下討論過的這篇文章:貧窮,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 - 神經科學 - 知乎專欄 我說在經濟學家看來,這篇文章漏洞很大,計量經濟學的一些基本方法可以幫助矯正這些漏洞,得到更清晰的因果識別。當然,限於實驗條件,這也只是假想。但是如果我們有足夠的經費去做經濟學家想要的實驗,使用了計量經濟學的方法去做因果識別,那麼我們可以說經濟學入侵了神經科學么?我覺著不是的,神經科學仍然是神經科學。
我的想法是,當這些計量經濟學的方法被用做工具去研究其他學科的問題時,並不意味著經濟學擴展了自己的疆界:在其他學科看來,這不過是一個統計方法而已。當然你可以說,如果我掌握了這些方法,我可以做很多有趣的研究,比如題主所說的足球,然而這些研究畢竟是少數。在醫療、神經科學、足球等的領域,有大片大片的領域是計量經濟學所不能施展拳腳的。在計量經濟學看來,任何的計量工具的使用都是要有理論背景的,單獨的計量經濟學不能給你提供理論背景,而沒有經濟學理論的背景所使用的計量工具,僅僅是個統計工具而已。
所以一切的一切,我們還得回歸到理論上來。那麼經濟學的理論的疆界在哪裡呢?我們不放來看一下經濟學研究所擴展的領域,比如生育、犯罪等,經濟學家在理論上作出了什麼樣的貢獻。
在生育這個問題上,貝克爾提出家庭是不是生小孩、生幾個小孩都是基於家庭的預算約束一種最優化行為。這個研究的本質是一種「權衡(trade-off)」,也就是說家庭多生一個小孩,會導致家庭的消費減少減少效用,而與此同時小孩本身可以給家庭帶來效用,理性的家庭必須對多生一個小孩的利弊進行權衡。而實際數據中也發現了證據支持這種理論,因而貝克爾成功的把經濟學應用在了這個領域。
舉兩個這方面研究的例子,比如2015 Kuznets Prize獲獎論文:生育行為的質量-數量權衡 - EconPaper - 知乎專欄 以及Nancy Qian的《Missing women and the price of tea in China》。前者驗證了生育行為的質量-數量權衡,而後者則驗證了經濟條件對生男、生女的選擇。
然而,儘管數據中可以驗證以上理論,並不意味著以上理論就是這個問題的全部。這個理論裡面諸如對生小孩的偏好、生男孩和女孩的偏好等都是假設外生給定的,而同樣重要的問題是,為什麼會有這種偏好?為什麼只有東亞國家對男孩的偏好最為明顯?文化傳統在對男孩女孩偏好上有多大影響?
我想這些問題很難在經濟學的框架下進行解釋,經濟學能解釋的,只有個體選擇中理性決策的那部分。
同樣對於犯罪的研究中,本質上也是對犯罪與否的權衡。這在本質上仍然是個體的理性決策。然而,經濟學卻不能解釋為什麼罪犯會有犯罪的想法,其心理動機是什麼,這更多的是犯罪心理學的研究範疇。
所以經濟學能研究的範圍看起來很寬,但其實很窄:經濟學只能研究人類行為中能被理性解釋的那部分。比如,《烏合之眾》中的群體的非理性行為,就很難納入到經濟學的研究框架中來。雖然經濟學已經將越來越多的人類行為納入到理性能夠解釋的範圍,越來越多的問題被經濟學家發現可以被理性解釋,然而即使那些能被解釋的部分,也並不是這個現象的全部。
當然,經濟學也研究非理性,但是經濟學對任何非理性的研究都是「非完全理性」,把一些傳統上經濟學定義為「非理性」的行為,用「理性」的框架進行解釋。所以歸根結底,經濟學還是研究那些「至少看上去理性」的行為。
所以結論是,經濟學什麼內容都可以研究么?只要你能為你所研究的對象找到符合經濟學模型的理性的行為解釋,我想經濟學是可以研究的。然而不要忘了,人的行為是非常複雜的,群體的行為是非常複雜的,社會的現象是非常複雜的,能夠被「理性」所解釋的部分很多時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經濟學理論是個筐,但不是什麼東西都能往裡面裝。這個問題很難回答,我試著答一下。
第一個是理論方面。
這和經濟學怎麼定義有關。在《一致的計算》開頭,布坎南和塔洛克把經濟學定義為研究交換。只要是有多方為了利益進行交換,就可以用經濟學研究。在這本書之前,政治學家認為政治過程是零和博弈。這很好理解,權力是有限的,你掌權了,我就沒權了。但是布坎南和塔洛克提出,政治過程也有非零和博弈,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互投贊成票。政黨A提出了法案甲,政黨B提出了法案乙。雙方都希望自己的法案通過,但對對方的法案是否通過持中立態度。那很有可能AB兩個政黨會做一個交易,雙方都對對方的法案投贊成票,這一交易的結果是雙方都獲益,這就和經濟學裡的交換很類似。所以布坎南和塔洛克認為,互投贊成票應該用經濟學來研究。從此之後,研究政治不再是政治學家的專利。
當然對經濟學擴展領域貢獻最大的是貝克爾。貝克爾乾脆把經濟學按研究方法而非研究對象來定義。他提出,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就是讓個體在約束下最大化自己的偏好。只要是用了這套理性選擇方法,那就是經濟學。也正是用這種方法,貝克爾指出,很多過去由社會學研究的非市場行為背後都有理性選擇的因素。於是,「經濟學帝國主義」流行起來。對幾乎所有社會現象,都有經濟學家通過理性選擇模型來研究。似乎經濟學根本就沒有了邊界。
但是以上對經濟學的定義也隱含給出了經濟學的邊界。難道人類社會都是交換,都是理性選擇,一點其他的東西都沒有了嗎?我對此很懷疑。有經濟學家評論貝克爾的生育理論時說:「經濟學是關於選擇,社會學是關於沒法選擇。」生育除了理性選擇之外應該還有其他因素。經濟學家Easterlin在發展生育理論時就認為很多社會學考慮也有價值。他舉了一個例子。婦女在哺乳期間往往會暫停和丈夫性交,所以延長哺乳時間是一種降低生育的方法。Easterlin指出這裡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這對夫妻如經濟學家所言,為了降低生育而有意識地選擇延長哺乳時間。第二種情況,這對夫妻延長哺乳時間只是被動地接受社會規範,照著其他人的做法做而已。這兩種情況在政策上有不同的意義。前一種情況中,發放避孕藥可以降低生育,因為這對夫妻可以用避孕藥來更便宜更有效地控制生育。但在後一種情況中,發放避孕藥無用,因為這對夫妻本來就沒想降低生育。如果我們把所有延長哺乳時間都解釋成是為了降低生育,那就會出問題。
綜上,很多社會現象背後都是為了目標的某種交換,所以經濟學有廣泛的應用。但社會中並不只有交換,所以其他社會科學也有存在的價值。
第二個是實證方面。
由於經濟學家積累了非常豐富的處理非實驗數據的經驗,只要有數據的地方,就有經濟學家的身影。只要能搞到數據,能用經濟學已知的方法處理,經濟學家就會搞出論文出來,而不管是哪個領域。最有名的就是陳玉宇及其合作者的那篇用冬季供暖政策來研究污染對壽命影響的PNAS論文。這勉強可以說是環境經濟學,但最恰當的分類還是流行病學,至少也是環境科學。之所以經濟學家會去研究這個問題,是因為他們發現可以用經濟學界已經熟知的斷點回歸方法來研究。我知道兩本書,一本是著名的freaknomics,一本是講足球的soccernomics,都是用數據說話。這種模仿economics這個詞取標題的做法似乎是在暗示看數據是經濟學家的活。
這些被入侵領域的專家當然是不滿的。有流行病學方面的人對陳玉宇的論文有意見。不過最著名的一次爭吵還是在經濟學家和人類學家之間展開的。有經濟學家在AER發文,提出了一個新穎理論,經濟發展和很久很久以前人類的基因多樣性是倒U型關係。基因多樣性中等的地方如歐洲亞洲的經濟發展最好,基因多樣性太高如非洲太低如美洲土著都不好。他們當然是有數據支持的。結果一大批學者包括幾個哈佛的人類學家在《當代人類學》發文反駁,說這篇論文錯誤一堆。對這次跨學科大規模爭吵有興趣的看這個鏈接:人類學家和經濟學家幹起來了!!!。(這個例子並不典型,因為這篇論文是有理論解釋的,不是只看數據。)
是不是只要有處理數據的方法就可以,並不需要那個學科的背景知識?我不清楚。但這方面是有反面教訓的。經濟學家Oster在JPE上發文用東亞的國別數據證明乙肝會影響出生性別比。但之後台灣學者在AER發文,指出台灣的數據和這個論斷不符。Oster又搜集了中國大陸某地的數據,發現乙肝確實不能解釋出生性別比,似乎算是承認錯誤了。(這個例子也不是很典型,Oster在醫學界也有支持者,就是發現乙肝病毒的Blumberg,參見 諾貝爾的爭論 我學者平息)
所以在實證方面也許也是有邊界的,還是有這個領域的背景知識比較好。(實證這一部分舉的兩個例子都不是很典型,實在不好意思,我知道的故事也就這麼多了。(*^__^*) )
如今經濟學的研究觸角延伸到哪裡了?如果你的印象僅僅停留在基於「利益最大化"假設下的經濟行為和宏觀後果的研究,那你落後幾十年了。如果你的印象更新到了Gary Becker(我偶像)的經濟學帝國主義,那恭喜你,你只落後了大概二三十年吧。
為了展現一下今時今日的經濟學都延伸到哪裡了,我複製粘貼了一些references如下。附上了google scholar上顯示的被引用數。請留一下雜誌哦,都是發在最正宗的經濟學top5上的。
人類行為究竟可以用期望效用最大化模型來描述嗎:對稟賦效應和科斯定理的實驗檢驗
Kahneman, D., Knetsch, J. L., Thaler, R. H. (1990). Experimental tests of the endowment effect and the Coase theorem.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325-1348.
Cited by 3445
ps:經濟學的理性人定義=選擇行為可以用期望效用最大化模型來描述,而其必要條件就是:滿足可傳遞性,完備性,和獨立公理。如果這幾個條件,尤其是可傳遞性,被違反了,那就不可以用理性人來定義了。在實驗里發現的稟賦效應即是對可傳遞性公理的違反。
人類行為究竟可以用期望效用最大化模型來描述嗎:來自真實市場的檢驗
List, J. A. (2004). Neoclassical theory versus prospect theory: Evidence from the marketplace. Econometrica, 72(2), 615-625.
Cited by 491
在展示了行為如何違反期望效用最大化的基本假設之後,作者給出了一個讓他拿了諾獎(!)的替代理論:
Kahneman, D., Tversky, A. (1979). 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 Econometrica: Journal of the Econometric Society, 263-291.
Cited by 39243
關於「損失厭惡」和「參照點依賴「的生物演化解釋:
Rayo, L., Becker, G. S. (2007). Evolutionary efficiency and happines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15(2), 302-337.
Cited by 299
拖延症患者的自我博弈:
O"Donoghue, T., Rabin, M. (1999). Doing it now or later.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03-124.
Cited by 2090
為什麼要過度自信?因為要克服拖延症啊:
Bénabou, R., Tirole, J. (2002). Self-Confidence and Personal Motivation*.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7(3), 871-915.
Cited by 918
ps:大家認識Tirole大神吧?
人們面對囚徒困境會合作嗎?偷懶的人會被懲罰嗎?
Fehr, E., G?chter, S. (2000). Cooperation and Punishment in Public Goods Experiment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80-994.
Cited by 3192
為什麼偷懶的人會被懲罰,即使懲罰者無論現在還是將來都得不到任何好處:
Falk, A., Fehr, E., Fischbacher, U. (2005). Driving forces behind informal sanctions. Econometrica, 73(6), 2017-2030.
Cited by 385
我們追求平等嗎:
Henrich, J., Boyd, R., Bowles, S., Camerer, C., Fehr, E., Gintis, H., McElreath, R. (2001). In search of homo economicus: behavioral experiments in 15 small-scale societie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91(2), 73-78.
Cited by 2078
(注意這篇的題目就是:」追尋傳說中的理性經濟人:在15個原始部落的行為實驗「。而結果是,在世界各處的任一個部落都找不到傳說中的追求物質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經濟人。)
把追求公平的偏好建成模型:
Rabin, M. (1993). Incorporating fairness into game theory and economics.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281-1302.
Cited by 4814
Bolton, G. E., Ockenfels, A. (2000). ERC: A theory of equity, reciprocity, and competi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66-193.
Cited by 4559
Fehr, E., Schmidt, K. M. (1999). A theory of fairness,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817-868.
Cited by 8134
關於公共品的社會規範的演化:
Sethi, R., Somanathan, E. (1996). The evolution of social norms in common property resource use.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66-788.
Cited by 545
合作的邊界:什麼決定了你會善待陌生人還是只對親朋戚友友好呢?
Tabellini, G. (2008). The Scope of Cooperation: Values and Incentives.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23(3), 905-950.
Cited by 571
在實驗里觀察內疚感對信任行為的影響:
Charness, G., Dufwenberg, M. (2006). Promises and partnership.Econometrica, 74(6), 1579-1601.
Cited by 1003
把內疚心理模型化:
Battigalli, P., Dufwenberg, M. (2007). Guilt in game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7(2), 170-176.
Cited by 360
利他,自私和損己害人的人都是怎麼演化出來的:
Eshel, I., Samuelson, L., Shaked, A. (1998). Altruists, egoists, and hooligans in a local interaction model.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57-179.
Cited by 431
市場或其他經濟機制對偏好有什麼影響:
Bowles, S. (1998). Endogenous preferences: The cultural consequences of markets and other economic institutions.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36(1), 75-111.
Cited by 1714
還有,為什麼會有從眾行為?
Bernheim, B. D. (1994). A theory of conformit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841-877.
Cited by 1468
傲慢與偏見:激勵理論的人性一面
Ellingsen, T., Johannesson, M. (2008). Pride and Prejudice: The Human Side of Incentive Theor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8(3), 990-1008.
Cited by 387
———————End here—————————————————————
說多幾句吧,主要是關於「理性人」的問題:
1. 如果把理性行為定義為「every behavior that can be modeled is rational」,那這其實是一個不可證偽的陳述,畢竟在大多數經濟學研究者的信仰里,every behavior can be explained and modeled.
2. 無論在文獻里還是教科書里「理性」都有更狹窄而明確的定義,mwg即把rational等於完備性+可傳遞性。而在大部分應用文獻的模型里,大多採用的假設是完備性+可傳遞性+滿足獨立公理+時間偏好一致性+個人利益最大化,在求解個體之間互動結果時假設nash,甚至common knowledge of sequential rationality。
3. 並不是說這些模型「不對」,也沒有說他們「不好」。作為一個偏向於應用理論的researcher,我當然理解不能用多「真」和多「假」來評判一個模型的好壞。怎麼建模怎樣分析才最合適,都要依研究問題和具體情景而定。
4. 但另一方面,正如很多圈外的人所疑惑的,既然這麼多經濟學模型都建立在這些那些假設之上,難道我們就不關心這些假設可靠性嗎?難道這些假設就不需要檢驗就可以毫無顧忌地使用嗎?如果某個假設不能很好描述真實的人的行為,那如果把真實的人的行為納入到模型里會對結論會造成影響嗎?如果我們不了解關鍵假設在我們想分析的情景下和真實行為的gap有多大,我們怎麼有足夠信心相信模型結論呢?我貼上這些文章是想說:
經濟學學術圈對1.人究竟是不是理性的究竟是不是自私的,和2.如果人不是經典模型描述般理性和自私的話那會出現怎樣的結果,都是有在做研究的啊。
答這個吧。
@慧航 的答案里,我比較不贊同他將「理性行為」和經濟學研究的邊界等同起來的做法。不是要老生常談地談什麼行為經濟學,而是覺得:1. 理性行為不能簡單地從「決策是否深思熟慮」這個角度來判斷,2. 不存在理性行為的合理邊界。
其實早期經濟學家確實是以「目的性」作為人類行為的是否理性的判據的。比如新古典之父羅賓斯和奧派的米塞斯,都認可偏好的「有序性」等價於行為的目的性:畢竟,如果你的偏好結成一個圈,那就不存在所謂的最好了。但是,正如某些人已經發現了的,這樣定義理性行為,計量經濟學就應該徹底從經濟學研究方法工具箱中被驅逐出去,這是因為,有沒有目的性無法從單個選擇行為當中被識別出來,區分行為理性與否,不存在科學的度量方法:我做了一件事,我不說你怎麼知道我是怎麼想的?就算我說了,可信嗎?
經濟學家常常將行為的「理性」視作人類行為的假設,是基於這樣一組邏輯:非理性的主體將在市場互動當中被淘汰,最經典的例子是money pump和Dutch book:不滿足偏好理性要求的行為主體會被理性的行為主體套利到錢盡人亡,因此,並不是理性行為很普遍,而是不理性的行為很難存活在市場活動當中。貝克爾,作為經濟學帝國主義的集大成者,自己也論證過,如果不按照無差異曲線與預算線的切點消費,這樣的消費者終將被市場所淘汰。
但是,理性,作為西方哲學探討了幾百年的一個重要概念,是沒有辦法找到一個足以讓所有人認同的精確定義的。就像易中天品三國里重點探討了每個人物的「歷史形象」、「民間形象」和「文學形象」一樣,理性,有它哲學的、經濟學的、口語的含義。比如威爾金森的《行為經濟學》的第九章中,作者提到,一致性偏好、使用推理、自私是經濟學中常見的理性概念,而這三者互不重合。哪怕在經濟學內部,也有「有限理性」、「生態理性」、「演化理性」等等概念。
即使按照MWG的定義,把偏好的完備性和傳遞性當做理性,也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這樣的偏好不必然滿足隨機佔優,不必然滿足「結果主義」,在某些觀點看來,這就是非理性行為。因此,在決策理論中,排除錯誤理論的一種方法就是提高理性概念的要求。博弈論亦是如此,為了避免多重均衡,經濟學家一次一次地提高理性概念,從納什均衡到SPNE到貝葉斯完美到顫抖手,每一步對人的理性都有更高的要求。
那麼,如果我們認可理性行為的標準是多元化、多層次的,那麼理性行動這個概念的邊界實際上是非常模糊的。我們不能說生育決策不理性,我們也不能說消費決策不理性,甚至,在某種意義上說,自殺是理性行為,散盡家財也是理性行為,因為,在這些關於行動A理性與否的判斷中,我們可以問:「為什麼他要這麼選擇A?」如果能找到一個原因,我們就有充分的理由認為他是理性的,即使那個理由不是他真實的想法。
所以,理性行為不是理論經濟學的一個合適的邊界。
經濟學家怎麼做?這還要回到偉大的上世紀中葉。事實上,經濟學模型發展成現在的:約束條件下的效用最大化+聯立最大化問題的解求不動點,是一個已經被證明在邏輯上問題最小的方法,也正是因為這個方法在邏輯上、哲學上問題足夠小(當然也不是沒有),經濟學家才敢揮舞著它堂而皇之地研究制度、法律和社會。
有人會問,「經濟學家假定我效用最大化,可是我不知道我自己的效用函數是什麼啊!我沒最大化啊!我不是理性的啊!」我的一位老師,教金融的,就曾跟我說過,「我覺得經濟學假設我在效用最大化是對我的一種侮辱」。
上世紀中葉,經濟學家其實已經得到了這樣一個共識:思想是不能觀察的。你行為的初衷究竟是冷靜的思考還是熱血和衝動、究竟是為自己還是為他人,經濟學家拒絕觀察,因為觀察了也不科學。比如所謂的幸福經濟學,我個人覺得其實挺可笑的,講個故事,我的另一位老師當年在黃有光手下讀博士,黃老設計了一套十分完美的、十分科學的關於主觀幸福感的問卷,但有一個致命的缺憾,太長。當時我那位老師說,您這個雖然科學,可是做到最後因為太長本來幸福的人也不幸福了。再怎麼說,哪怕心理學裡面問卷也是一種非常low的研究方法了吧。
書歸正傳,經濟學家認定,能觀察的只有選擇,也就是說,不問你做事的動機,只問你做了什麼事。收集到關於行為的數據之後,只要能在其中「辨識出」某種程度的目的性就夠了,至於這個目的性是否真的是行為人的目的,經濟學家表示無能為力。
這也就引出了經濟學方法論中最重要的科學哲學立場,叫做instrumental empiricism。這個哲學立場就是弗里德曼在1953年的《實證經濟學方法論》中隱含的前提:假設本身不必然包含關於所研究問題的任何信息,假設不必是真理,只要他能解釋現實,就好了。就比如,同是芝加哥學派代表人物的貝克爾,在他的生育決策模型中,生育多少是靠耐用品消費的跨期選擇理論推出來的,在另一篇「理性成癮」當中,吸毒量是靠習慣形成的跨期選擇理論推出來的,這並不是說經濟學家就認定了人們是這樣決策的,而是這個解能夠在數據上解釋現實中我們觀察到的生育和吸毒數量。僅此而已。
至於經濟學真正的邊界,我倒認為,不存在理論經濟學的邊界,有了演化博弈,很多人甚至做出來「最優的大腦是模塊化的科層結構」這樣一個和社會科學都搭不上界的結論(當然我覺得這個研究挺不靠譜的),事實上,現在真的有人在用一般均衡模型去解釋大腦的運轉。物理化學問題經濟學模型當然也能解釋,我們把每個粒子都當成一個效用最大化主體就是了,只不過,沒有主流物理學那麼好而已。
真正的經濟學研究的邊界,我認為,恰恰在於計量方法,或者更寬泛地說,在於實證研究的方法,在經濟學家的哲學觀里,沒有邏輯上不存在解釋可能性的事情,只有定量預測在現實中碰一鼻子灰的事情。
以上。
--------------------------------------------------------------------------------------------------------------------------------------------
更新,這裡reply一下 @SlowMover兄和 @馮晗 老師的comment。把這攤渾水再攪混一點吧!
事實上,通過這次圓桌,我深切地感受到一件事情,大眾對於經濟學作為一個「基於『錯誤』假設推導出的結論體系」有某種程度的不滿:為什麼假設是錯的,我要相信它背後的結論呢?
@SlowMover兄提到了economic models這篇文章,如果我沒理解錯,這篇文章的核心觀點就是這樣,人們為什麼相信經濟學模型,本質是因為經濟學模型的假設是一個對現實的好的近似,只不過模型對一些不必要的細節進行了失真處理。
所以,弗氏的實證經濟學方法論中的as if 方法,與GV的文章的根本區別在於假設究竟要在多大程度上是一個「fact」,而非簡單的一個假設。
這個分歧事實上是理性選擇理論在哲學上最不紮實的地方,背後隱含地含混了兩種認識論立場,一是工具經驗主義,二是科學實在論。通俗的說,理性選擇究竟是一個useful fiction,還是一個miracle maker (MacDonald, 2003,這篇文章就是為了反駁理性選擇理論能夠作為全部社會科學的共同範式的)。兩種哲學立場的根本區別,以理性選擇為例,在於是否認定「理性選擇」這件事是否真的發生了,工具經驗主義認為無所謂,假設只是為了預測,只要預測准,就可以了,科學實在論認為有所謂,基於一個錯誤的假設,預測得再準確也只是湊巧。
然而,這裡有一個根本問題:人的理性與否,絕不可能是一個fact,只可能是一個assumption,我們不可能找到一個標準判斷一個行為是否是理性的。首先這裡面臨著一個理性的定義問題,這也是我在上面的答案中重點敘述的。即便我們用最低層次的偏好假設廓清理性,依然有很多問題,比如,理性必須要與偏好沿時間軸的穩定性結合在一起,並且刨除無差異關係,我們才能從數據中識別出理性行為。這是因為,顯示性偏好必須依賴於沿時間軸連續收集選擇數據。
在決策理論中,如果今天的你和明天的你有不同的偏好,那麼通常的話語中甚至不認為今天的你和明天的你是同一個人。在這個角度上,應用顯示性偏好,每一個真正的人都只能有一個樣本點,而且這個樣本點甚至沒有任何用處,無論是政策上的還是預測上的。
我們也不能從「想法」或者決策過程中判別理性。貼張圖這張圖是著名的神經經濟學多系統範式,它通過「受控的還是自動的」、「認知的還是情感的」把人類行為分為四個象限。記得前年弊院一位教授信誓旦旦地說,經濟學研究的是第一象限,受控的基於認知的行為,但我當時就站起來反駁,經濟學研究的無非就是第四象限,自動的情感反應,因為經濟學中的行為無非是給定一個菜單之後做選擇,這個選擇在理論上要求滿足幾個最低限度的邏輯一致性而已。然而,邏輯一致性無法通過數據給予判斷。真實世界中,我們經常說某個行為是一時衝動,但那也只能是猜測,依靠的是選擇之外的東西,比如面部表情等等。事實上,我們完全可以給它找一個足夠理性的動機,而哪個動機正確很難找到合理的判據。
神經經濟學的很多研究已經告訴我們,負責reasoning的眶前額葉皮質往往是決策制定之後才亮起來,所以拋開可能的爭議,我們甚至可以悲觀地認定下面兩個事實:第一,人的reason只是對衝動行為的事後解釋,和第二,根本不存在自由意志這種東西。結合在一起,理性選擇是否存在都是存疑的,因為選擇這個東西甚至都未必存在。
但是,我們基於理性選擇理論做出的預測,往往就是能預測對。
結合原答案中所說的,也許理論假設必須是一個好的近似這句話是對的,但是就理性假設而言,我們沒有科學的判據推測一個行為是否是理性的。
所以,我們才只能認定理性假設僅僅是一個假設。
--------------------------------------------------------------------------------------------------------------------------------------------
針對 @馮晗老師的觀點,恕我完全不能同意。
理性假設不是對個人決策的精確描述,但它在很多時候是個足夠好的假設。任何它是足夠好假設的領域,就都是經濟學研究的範圍。
您的觀點的問題在於,如何判斷理性選擇是不是一個好的假設?如果這個判據是能否解釋現實,那麼其實和 @慧航的觀點正好相反。如果您的判據是內省的,那麼您在下文中自己承認了
除此之外,經濟學的研究還有另外一個死角:決策過程。對經濟學來說,決策過程就是個黑盒子,我們或許會討論它的大小形狀,但它的內部,就完全是經濟學鞭長莫及之處了。我們簡單假設任何人都知道自己的偏好,或者我們根本不關心偏好而直接用行為解釋行為。不管如何,觀測不到的決策過程都是經濟學研究的死角。
但您卻說
首先,我們有理由認為,一個成年人,在自己熟悉的領域,在有充足考慮時間的情況下,其決策是基本理性的。而這個世界上大部分決策,特別是重要決策,都是這樣做出來的,因而局部的、少數的非理性會被掩蓋。
也就是說,您假設了一套經濟學之外的判斷理性假設合法性的體系,這套體系是主觀內省。
而如果您認為其次,理性能帶來利益最大化,因而競爭會淘汰非理性。這個觀點跟演化博弈類似,參考有哪些我們覺得荒謬的事,卻有著合理的經濟學解釋? - 改之理zcw 的回答。這個回答中那些一邊跑一邊跳的羚羊是理性的嗎?一邊跑一邊跳是它們的理性決策結果?它們沒這麼聰明吧……只不過不這樣做的羚羊都死了,所以我們只能看到「理性」的羚羊。
類似地,市場上廠商的決策者未必學過經濟學,未必知道如何行為是最優的,他們的決策過程也未必理性,但只有那些經常做出理性決策的廠商才能最終活下來,人類又能學習,所以我們看到的廠商決策多半是理性的。
那其實,您已經走入了as if的範式了,在我看來,這個argument完全是在贊同我……
兩種範式背後的邏輯是不一樣的,甚至是矛盾的,不能為了論證目標喪失了邏輯的一致性。是不是?
最後,我想指出的是,您的論證中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就是把經濟學中的「個人」與現實中的生物學意義上的「個人」混為一談。
羅斯在那本《經濟理論與認知科學:微觀解釋》中花了兩章的篇幅告訴我們,經濟學中的個人已經沒有任何生物學屬性了。在Becker的生育決策模型中,家庭就是個人,在一般均衡模型中,廠商就是個人,在新政治經濟學中,利益集團就是個人。雖然方法論個人主義的教條告訴我們生物學意義上的個人是不能再拆解的基本單位,但這並不意味著經濟學中的個人是不可拆解的。事實上,上面舉的例子中,「個人」的行為都可以被拆解成一個社會選擇問題或者博弈均衡。
羅斯還論證了,生物學意義上的個人,在丹尼特的多重意識草稿模型的視角下,也不是一個真正的maximizer。理性選擇理論(期望效用)在越低級的生物體上,比如莊稼和昆蟲,表現越好。
所以,在新古典經濟學中誰是「個人」,只不過是一個解釋的層次問題,與它是否具有某種生物學屬性,有意識和自由意志,沒有任何關係。
給定您說的群體非理性可以從個體理性中推導出來,那麼,經濟學中的「個人」的決策,完全有可能是非理性的。最近剛翻譯的一篇文章【譯】怎麼開始你的經濟學研究?(Steve Pischke),
倫敦政經學院的Steve Pischke 界定的經濟學的研究範圍如下:
經濟學研究的三大類:
- 純理論(real theory):為他人提供一種分析的機制(mechanism)
- 應用型(applied theory):用經濟學理論闡釋特定的問題。
- 實證研究(empirical work):檢驗某個模型或估計某個參數。
公眾通常熟悉的經濟學是第二種,應用型的理論。
當然不是了
只不過大多數人好為人師看到個東西就想上去湊熱鬧找個解釋
我舉些例子
函數不可導了——大多數人不會做了,因為就會求導,好點的會考慮單調分析
函數不凹/集合不凸了——炸了,求不出來最優解了
不在實數域了/非歐拓撲了——蒙了,那是啥
-----------------------------------以上玩笑------------------------------------
unobservable的做不了:RP為什麼是R的,因為不R的你都看不見
unmeasurable的做不了:沒有測度了怎麼度量好壞
這些是比較本質的「真正」做不了
生活中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用經濟學來解釋。我舉幾個例子:
從個人方面來說,個人決策和行為分析就是經濟學的一個很重要的分支。我們要感謝加里-貝克(Gary Becker)做出的貢獻,他將經濟學運用到了人類行為分析當中,如婚姻、家庭、犯罪等。
詳見:
如何評價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Gary Stanley Becker 的學術成就? - 蓋瑞·貝克(Gary Becker)
經濟學與心理學結合的行為經濟學。涉及人的情感分析,個人和群體的行為。
經濟學用於政治學分析,比如民主與經濟發展的關係,這類文章很多。
相關問答:民主能否促進經濟增長? - 政治
經濟學用於分析環境問題的環境經濟學,可以涉及能源市場、碳排放、能源政策評價等。我對這方面涉獵不深,但認識一些這個領域的人,看他們用的理論和模型也是挺高深的。
經濟學與歷史,如歷史上的天災人禍、饑荒的影響。
經濟學與文化或社會學,如新教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儒家對社會穩定的影響。
最後說一下題主問的經濟學與足球的問題。這也是我很感興趣的話題。足球俱樂部的運營,買賣球員,營銷推廣上,毫無疑問經濟學運用的十分廣泛。這是很容易理解的,我就不多說了。在這裡只講兩個另外的例子:
一個是足球博彩。這是經濟學、或者說是統計學和數學的經典應用。首先,我們看到的絕大多數的足球比賽都是正常的,也就是說大型博彩公司是不會去人為操縱或者買球的,所以不要去相信那些看賠率變化就說比賽被操作的說法。簡單介紹一下博彩公司的運營模式。博彩公司賽前會開出賠率,球迷下注,下注的球迷如果猜對勝平負的某一個結果,就會贏錢,猜錯的話全賠,錢歸博彩公司。比如主隊贏球賠率1.2,平局賠率1.5,輸球賠率2,此時下注100元押主隊贏。假如最後比賽結果主隊贏,則你獲得120元(100乘以1.2)。如果主隊平局或者輸球,則什麼也得不到,輸100元。這個賠率會在比賽當中隨著比賽的進程(如進球、紅黃牌、球員受傷)不斷變化,只要勝平負的賠率最後算下來,猜對結果的所有球迷獲得的錢的總額(也就是博彩公司輸的錢)小於猜錯比賽結果的所有球迷所賠進去的錢(也就是博彩公司賺的錢),那麼博彩公司就會盈利。所以博彩公司只要平衡好賠率以及球迷投注進來的資金的關係就可以了,也就是對衝風險。這就是統計和數學以及經濟學的應用範圍了。
我從來沒賭過球,只不過是對這一套機制背後的原理感興趣,但我也只是一知半解,知乎上隱藏了很多博彩方面的專家,比如:
傳說中的博彩公司操縱比賽是如何實現的? - 足球
第二個應用是通過數據對球隊進行管理,這裡首推電影《點球成金》(Moneyball)
該片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由布拉德-皮特主演,講的是棒球隊的故事。
布拉德皮特是一個美國棒球隊的經理,球隊規模小,也沒什麼錢,實力很弱。直到他遇到了一位耶魯大學經濟學院的畢業生,這位年輕人使用了當時還很不常見的做法,通過數據分析,尋找各個位置上合適的球員,最終幫助球隊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82%B9%E7%90%83%E6%88%90%E9%87%91
這種將數據統計運用到體育中的技術在NBA中已經比較常見。
數據狂人莫雷點球成金 火箭驚天逆轉大揭秘
足球領域也有一些例子:
棒球界傳奇經理出任荷甲勁旅顧問 足壇再現點球成金?
當足球遭遇大數據
不過這裡要承認兩點:一是數據分析嚴格說來並不能算是經濟學的運用,只能算是與經濟學相關。第二,數據分析雖然對於發掘球員和排兵布陣是很好的輔助工具,但教練和球隊的實力、經驗和眼光才是更為關鍵的。
總結一下,經濟學的邊界在哪我也不知道,但經濟學能夠解釋很多領域的現象,而且我也相信,經濟學家們未來有能力也有野心去進入更多的領域。但我並不贊同「經濟學帝國主義」的說法,如今許多學科都是相互交叉的,研究方法也在相互借鑒。經濟學在其他領域只是給出了經濟學的解釋,是無法完全替代另一門學科的,畢竟各個學科都有自己的研究邏輯和研究範式。不過學科的交叉會擦出許多新的火花。經濟學是研究資源配置的。
「資源配置」的範圍很廣,人才、礦石、金錢、商品、領土、機遇、醫療教育等等等等都叫「資源」。只要一樣東西沒有做到讓所有人無成本地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完全滿足個人所需的程度,都會涉及到資源配置,也就是經濟學的研究範疇,這就是邊界。
給你舉一個超出經濟學研究領域的例子,比方說正常人對氧氣的需求,這個就不用研究,因為絕大多數情況下,空氣中的氧氣含量足夠所有人使用。即便要研究,那也是生物醫學的範疇了。當然,對於一些特殊的患者,對醫院氧氣機的需求就是經濟學的範疇了。
現代經濟學範式基本上借鑒了物理學的研究方法,特別是在費里得曼那篇著名的假設無關性的論文之後,解釋力的確強大。有本書叫做經濟學帝國主義。看似什麼都能解釋,邊界很模糊,姑且認為沿用以及濫用優化方法的社科領域都算經濟學範疇。
但是經濟學優化方法存在很大的問題,特別在不確定的處理以及因果關係的確定上。
「There are known knowns. These are things we know that we know. There are known unknowns. That is to say, there are things that we know we don"t know. But there are also unknown unknowns. There are things we don"t know we don"t know.」 --- Donald Rumsfeld
首先,經濟學理論上無法很好處理什麼是『風險"、以及如何在存在未知,以及未知的未知(unknown unknown)的環境下如何決策的問題。經濟學強大的解釋能力在於借鑒了數學優化的性質。只要目標函數和約束已知,所有的經濟學論文都屬於Known knowns以及Known unknowns的範圍。對於Unknown unknowns毫無辦法。這就是經濟學解釋過去特別厲害,面對未來特別無能的原因。
再次,實證經濟學無法解決因果的問題。在我看來,因果關係屬於更深層次的哲學問題。羅素甚至完全拋棄了因果關係的概念,只將其視為一種迷信。
經濟學研究的是如何有效分配資源。從這個角度來看,經濟學能做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第一次謝邀~~
贊同前面幾個高票回答把經濟學理論和實證分開來說。反對把經濟學研究鎖在所謂「理性」,「經濟學模型」。反對給經濟學定義成「研究人類行為機器如何將有限資源合理配置」。
前面的高票答案已經提到了很多大眾覺得與經濟學無關,但是被經濟學家研究的問題,比如生孩子,比如民主,比如環境,等等。這些問題,無一不是計量經濟學,也就是實證經濟學研究的話題。看似經濟學侵入了其他學科的領域,實際上研究的方法截然不同。比如現在要研究喝可樂會不會導致少兒智商發育緩慢。如果是從生物學角度,應該是研究可樂的什麼成分,怎樣通過血腦屏障,刺激了大腦的什麼神經,等等,這樣的過程,來解釋可樂影響智力的原因。而計量經濟學,是單純通過數據,來判定可樂與智力的因果關係,而不研究可樂為什麼影響智力。而至於計量經濟學是怎樣通過數據判斷因果聯繫的,要講起來篇幅就太長了,此處省略。
作為經濟學博士學生,我個人在大多數情況下並不十分信服計量經濟學在這些「看似有意思」的領域得出的結果。這是由於計量經濟學只有在統計方法上的更加精,而永遠不能說得到的結論完全對。計量經濟學研究出的,我不會稱之為「真相」,或者「事實」。什麼是事實呢?稀硫酸與氫氧化鈉混合形成硫酸鈉,硫酸氫鈉,和水,這是事實;鴻門宴劉邦逃走,這是事實;名偵探柯南每次指出的兇手,這是(動畫片里的)真相。而計量學依靠的是大數據,以統計方法,以因果聯繫作為表達形式,的結論。不是任何一件事的事實。更重要的是,計量經濟學本身,基本上得不出一個一致的答案。數據不同,處理數據的方式不同,回歸等式中包含的因素不同,所選用的時間段不同,都會導致結論的不同。
所以說,經濟學,主要是計量經濟學,滲入其他科學領域,不是為了代替其他科學研究其他科學本能研究的東西,而是研究其他科學不能研究的,本來就沒有真相,只有因果聯繫的問題。
比如,著名的"quantity quality tradeoff",指的是生物界孩子多的物種,每個個體的競爭力就差。拿到人類也是一樣,兄弟姐妹多的家庭,每個孩子能得到的來自父母的關心,教育的資源,就少。這種事情永遠沒有所謂的「真相」,因為可以有正反的理由,比如完全有可能兄弟姐妹多的家庭,雖然每個孩子還得到來自兄長的關心,兄長還會保護弟妹。即使觀測到了孩子多的家庭,後代比較窮,競爭力差,也有可能不是因為父母生孩子多所以人窮,而是由於人窮所以多生孩子(雞蛋和雞互為因果的問題)。在這裡我們找不到一個清晰的原因鏈條,所以只能交之於計量經濟學。
至於理論經濟學所研究的範圍,在這裡就不多說了,但是想強調,並不是只研究「理性的模型」,或者說「效用最大化的模型」。近些年neuroeconomics, network model, behavior economics and finance,可以舉得例子就太多了。
最後還是想強調一下,實證經濟學不能涉及的領域,是「真相只有一個」的領域。其他沒有真相只有因果聯繫可能的領域,都是實證經濟學可以涉及的領域。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偽經濟學太多。
經濟學不是百科全書。經濟學只研究經濟規律。
可是偽經濟學就不一樣了,什麼都研究,足球彩票股票,凡是有錢可賺的它都涉足。但是經濟規律一個也不研究。
真經濟學不是研究賺錢的,是研究客觀經濟規律的。就像物理研究物體運動規律,化學研究物質變化規律一樣。經濟學必須研究經濟規律。
例如說吧,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相互作用規律、工業農業相輔相成相互制約規律。除了目前的私有制市場經濟之外,還有沒有其它制度。這些才是經濟學要研究的。哪裡有稀缺的資源,經濟學就能擴展到哪裡,方法什麼的不需要擔心,現有方法不行自然會有新的方法被開發出來~然而這世界沒有什麼資源是不稀缺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經濟學更像是一種看待世界的角度,從這裡,你能看到一個全新的世界,如果有幸能開闢一個全新的角度,那就是泰山北斗一樣的人物了。
知乎上能不能什麼都問?
經濟研究的界限是稀缺資源,我想這是一個簡單而有效的答案。
知乎上的回答大多漫長而缺乏參考價值……
表示我們學校新出了一門課:Economics of Sex and Love
【人物誌】改革開放與中國變法第一人
這篇說的是管仲
援交行業祖師爺
接著得到漢朝,前有賈誼論積貯疏,後有晁錯論貴粟疏。
漢武帝時大議鹽鐵論,奠定了中國經濟學的大基礎。
此後最出名的則是唐朝恢復經濟的劉晏。
首先。經濟學是研究 人的。再具體一點是人的行為。
其次。真正的經濟學在於解釋,不在於指導。
最後。經濟學的科學性主要體現在 可證偽。
反正可以研究歷史
主要是看行為是否涉及金錢流動,如果是,哪怕愛情、婚姻、宗教信仰都是經濟學研究範圍;如果不是,則不屬於經濟學研究範圍。
( ⊙ o ⊙ )是的,包括愛情、婚姻。只要這裡面涉及到金錢的流動,就進入了經濟學的研究範圍。除非愛情和婚姻的過程中沒有金錢的流出,其中的任何一方都沒有金錢的流出,那麼經濟學就無法研究愛情和婚姻了。關鍵在於金錢的流入與流出。
有很多你看似無法用貨幣衡量的事物,其實都可以納入經濟學的研究範圍。例如情懷,情懷值多少錢?不知道。但是情懷能用金錢衡量嗎?可以。你看羅永浩和羅振宇這兩個羅氏兄弟,他們巧舌如簧,通過口才給情懷定了價。這就是情懷的經濟價值,你買的是書嗎?才不是,你買的是情懷。
要不然,為什麼很多人會從羅輯思維的渠道買書,而不從其它渠道買?
總而言之:只要涉及到金錢的流入與流出,那就進入了經濟學的研究範圍。
比如宗教,如果你只是進寺廟拜一拜,那麼經濟學就研究不了。但是如果和尚對大叔大媽們做了一番思想工作,信徒只好淘了幾百元錢放進功德箱或者在寺廟裡購買了佛香,蠟燭和紙錢、準備了供品食物,那麼這就是經濟學可以研究的內容了,我們認為信徒花錢購買了心理的平安和信仰滿足。
比如戀愛,如果只是拉拉小手,親親小嘴,那麼經濟學就研究不了。但是如果為了愛情,購買鮮花、購買賀卡和有情調的信紙、一起去電影院看電影、又是吃飯又是酒店住宿又是公園門票。甚至如果要旅遊,要逛街買單,要奢侈品牌的化妝品、包包,買好看的衣服和漂亮的恨天高,花了很多錢,那麼這就是經濟學可以研究的內容了,我們認為一方花錢部分購買了愛情的維持和在一起的快樂。
比如結婚,如果兩情相悅,互相認可,去民政局領個結婚證,就OK的,那麼經濟學就研究不了。但是如果要買房,要置辦酒席,要舉辦盛大婚禮,要購買生活用品、傢具和各種家用電器,要拍婚紗照,要買請柬和喜糖發放給親戚、同事和同學,還要買三樣金飾品和結婚鑽石,還要去度蜜月的,那就絕對進入了經濟學的研究範圍。
再比如政府行為。如果政府和老百姓、公司沒有金錢往來,那麼政府行為就不屬於經濟學;如果政府要向老百姓、公司征各種各樣名目繁多的稅、費、利,政府建立了大量國有企業/事業單位,壟斷了大量行業,而老百姓、公司需要向這些國字型大小的單位購買商品和服務(如水電煤氣、網路通訊、公立的幼兒園中小學教育、公立的大學本科教育),那麼政府行為就屬於經濟學的研究內容,而且是必須研究且十分關鍵的研究內容!
事實上給執政黨和政府納稅、信教、戀愛、結婚、生小孩、教育、飲食、閱讀、社會交際、出行、生活起居、打電話、購買通信服務來使用QQ、看視頻、使用E-mail,只要你不掏錢,那就不是經濟學研究的範圍。一旦要錢,就是經濟學的研究範圍。
自己領域該研究的東西都沒研究好,就別亂入了好么。經濟學理論解釋問題很有效,解決問題很雞肋,先做好這點再說。
推薦閱讀:
※2014 年有哪些迅速衰落的公司?
※當今的英法美等工業國家在歷史上是否有過「中等收入陷阱」階段?都是如何跨越的?
※不論哪個領域,市場泡沫破滅的過程都有什麼共性?
※為什麼說「免費的其實是最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