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研究海洋科學的生活是怎樣的?

本題已收錄至知乎圓桌 ? 潛入蔚藍,更多關於海洋的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寫在前面:不約跑步!老娘身高183!體重200斤!胸口一巴掌護心毛!脾氣極其火爆!

五:船上的娛樂設施

這個真沒有圖片,光顧著娛樂來著……
去的大大小小的船,基本都有一個或大或小的圖書館,還有一些電影光碟什麼的。坐過的最大的船上專門有個影音室,就是個小黑屋,裡面有一台壁掛超大的電視和一套音響。

某天聽聞小道消息要看電影,大家都抓緊幹完手上的活,樂呵呵的去了,想著終於能放鬆心情了。去了發現,居然在放「The road」!!!中文好像叫「末世危途」?反正就是那個,整個世界突然陷入了能源危機,動蕩不安中兒子和爸爸一起在極其荒蕪的世界上尋找幾乎不可能的避難所,不僅找不到吃的,還要防止被其他人吃掉,那個極其陰森絕望的影片。

看完之後整條船上的人都不好了!電影結束的時候,一個男聲響起:」這TM是誰選的片子?!「

還有一次出海,船上一大半都是女生,說起看電影都很激動。也沒啥新電影,就說來個懷舊的吧。

嗯,第一次看的,是」泰坦尼克號「……
第二次看的,是」加勒比海盜「……

首席科學家聽說了以後,默默的走開了。(真事,非段子)

-------------------------------------

四:關於坐Alvin到海底的

大家看著都很高大上吧?可是小潛水器是沒有廁所的!我們每次下去都是呆一天啊,什麼都不敢吃,更不敢喝。我去的海底可是很冷的,4度左右,艙體裡面冷凝水一撥又一撥的出。以前大家還怪我的海底照片不高清,你們造嘛,我虛弱的顫顫巍巍的忍著尿意,趴在濕乎乎的窗口拍一天多不容易啊。

等回來到母船了,我怒吼著要往廁所沖,被一群人按住灌了3大桶冰鎮海水,加冰的。從頭到腳透心涼……這是首次坐Alvin都要有的儀式。(註:是用冰海水潑,不是喝海水啊,哈哈!為什麼要加冰?為了讓人對這個儀式更加記憶深刻。。。)

然後哆哆嗦嗦繼續沖向廁所,感受世界再一次美好起來~

享受完畢,出來一開門,卧槽!隨船記者端著攝像機在門口蹲守!我立刻像任何一個沒化妝的明星,或是醜聞的主角一樣,遮著臉大喊:「不要拍不要拍!再拍今晚我的活你來干!」攝影大哥是我好哥們兒,他非說會打馬賽克。WTF,前面都拍那麼久了,我衣服還沒換呢。馬賽克就別打了,還是我打你吧!讓你侮辱我智商!
--—--------
好吧,先講20分鐘的故事……因為我發現我被 @袁霖放在了「連環奪命催更新」系列了!突然就有了鬥志了。

一,關於暈船

看樓上的哥們兒一直在不停的說暈船啊,吐啊,估計還是出海地點太近海了。我每次出海都是在大洋,從來沒有暈過船(請考慮我不會游泳而且沒有坐船經驗),當然大船的體驗比小船的要好得多。

印象深刻的是某次遇到風暴,所有科學家和船員幾乎都回自己的艙位躺著了,連廚娘大媽都休息了,我們那牛逼的首席教授依然在實驗室寫報告。當時船顛到我走路去廚房拿個三明治都要各種扶牆,躺在床上感覺摩擦力好小,彷彿分分鐘要滾下去的節奏。回頭看我們教授,依然隨著風浪「妖嬈」的搖擺著腰肢,紋絲不動的釘在椅子上寫報告,嘆服啊!

出了這麼多次海,唯一見過一個從上船開始暈到下船的,是一個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的記者。每天一大早,他就被小心翼翼的扶出來到甲板上曬太陽,一直到晚上太陽下山了,再被小心翼翼的弄回房間,看起來真的超級挫……NND,本來還想著被大記者採訪一次,上個雜誌拿給咱鄉親們看呢,結果我這「衣錦還鄉」的夢破滅了……

至於我們學生,真的是沒時間暈船,一直在採樣,採樣,採樣……在船上呆一天可是上千刀的花費啊,誰敢隨便去睡覺,打牌?!

二,關於採樣

就是采水樣,沉積物樣品,有時候有ROV(水下機器人),有時候可以坐潛水器去海底親自采whatever you like。這些年採得最多的就是水和沉積物,還有珊瑚,貝殼,螃蟹,海綿,蠕蟲,石塊,可燃冰……

ROV是在船上有專人操作的,其實很難掌握。有次是個很和藹的老爺爺操作,結果好像光線不好,攝像頭又掛了一個,所以3個小時才弄到5個樣品。我悄悄問我大師兄:「能換別人來不?」本意是覺得老爺爺可能累了,結果,好死不死,周圍本來都在說話的人突然就不說了,我那聲音就非常不和諧的冒了出來。還好老爺爺脾氣好……

真心的非常累,因為在船上都是日夜都採樣,我們每天睡6個小時絕逼是奇蹟,我每次睡6小時都會被因為內疚產生的罪惡感叫醒。據說出海累不累看首席科學家是不是push,我遇到的好像都是他們自己每天只睡3 4 個小時這樣拚命的傢伙。有時候看到首席只能坐在椅子上打盹,挺心疼的。出海,真的不是每個人都能幹的。

採樣的時候有時是非常漂亮的藍色海面,有時候還會遇到暴雨。船基本會狂奔到其他地方避雨,我們就在外面看下雨的雲彩。像這樣:

什麼叫絲緞一般的海?就是這樣的

也有很多趣事。晚上採樣的時候,還有人被飛魚打腦袋的,也有突然發現我們身處一大群大水母中間的時候,燈光下非常詭異

三:關於生活

嗯,船上有廚師,基本規律就是大船的廚師普遍比小船做飯好吃。可是我每次出海多於兩星期就吃不下東西,只能吃水果酸奶和甜麥片。最喜歡半夜三點大家一起喝熱巧克力的時候了,累的像狗一樣回到餐廳,明明很慘卻還各種互開玩笑。

我們經常出海超過一個月,有時候上岸補充,有時候沒有補給。第一次上岸補給的時候,我看著一堆薯片和乳酪就發愁,在甲板上站著突然看到離我們不遠是一艘中國船!那個激動啊,非常想去那條船上要幾個饅頭剩菜啥的……真的是在心裡默默謀划了很久……當然,現在我早就習慣各種奇怪的口味了。沒補給的時候,出海到後來每天吃土豆胡蘿蔔,沙拉的蔬菜葉子都有點壞了,想想挺可憐的。

我睡在最底艙,能清晰聽到海浪輕輕拍打船體的聲音,所以總是夢見自己是一條水缸里的魚,醒來腦子裡第一句話總是「海風啊你輕輕地吹,海浪你輕輕的搖,讓我們的海軍睡覺覺……」

無限循環。

PS. 有網路,很慢就是了,手機上網比本快。可以打衛星電話。


不請自來。覺得這個可以一答~
一般出海按所去的地方分為幾類,河口區、沿海(coastal )(很晃,暈船)、南海之類的寬闊海域、印度洋之類的大洋、南北極...
參加過2012年和2013年夏天去台灣海峽的航次,每次十來天左右,那種欲仙欲死的感覺,至今難忘。剛上船的一兩天,視個人體質而定,我一般都是船一開直接暈菜,先在床上躺兩天,飯點起來吃個飯,然後睡睡覺,一暈船就出去吐,一般吐完之後就舒服很多。兩天之後慢慢適應,就可以出來幹活了。有師兄上船之後活蹦亂跳,別人暈船暈得半死不活的時候,他在吃;別人吃完之後就去吐了的時候,他還在吃;還有師兄,一上船就躺著,一直到下船為止。
去台灣海峽是身邊很多去過大洋和南北極的人最不希望去的,因為台灣海峽水太淺,船太晃。
去印度洋的同學表示到了大洋就不暈船,在船上可以見到鏡面海;去南北極的是大家最羨慕的。
一般船上的人都分為四個大方向:
物理海洋、海洋化學、海洋生物、海洋物理。
對生物和海物的不太了解,前年去台灣海峽的時候,船上就有海物組的,他們直接現場做實驗,主要是聲學方面的,每天在船上工作15h以上。
下面簡單的說下物海和海化部分的,主要來說說自己的經歷。
物海的是船上的人最輕鬆的,一般輪班守著CTD采水器即可,大概每兩個小時采一次水,就是把CTD這個大傢伙放下去,收上來,然後等著海化和海生方面的小夥伴們把水樣取走,然後就可以愉快的去看電視劇或者打牌吃零食了(如果你不暈船)。
當然物海組的也有可能自己有一些放儀器任務的就需要另當別論了,比如去年去的航次,放錨系!純粹的體力活,6個青壯年花了兩三天才把三個錨繫上的儀器組裝好。放下去之後還要擔心能不能成功回收,海里的不確定因素太多,尤其是在近海,等到全部回收成功才算完成任務,等待的時間是焦躁不安的。
12年那次出海,和師兄自帶一串儀器上船的,中間要回收上來,把數據讀出,再放下去,記得當時大概中午一點左右的時候收上來的,數據讀完設置好,三點左右,船長在等著我們的儀器放下去之後然後開船,正是烈日當空之時,和師兄頂著烈日,忍著不斷搖晃的船帶來的陣陣噁心感,把儀器綁好,其間吐了三四次,吐到只能一直喝水來讓自己感覺舒服點。第二天脖子上就脫皮了。
海化組的最苦逼,從物海組收上來的CTD那邊采完水樣之後,就要開始分裝、固定之類的操作,還有部分水樣要抽濾,因為船上一般是沒法完成滴定之類的實驗的,等一批剛剛預處理完成之後,不要急,下一批水樣又該開始了...於是乎,每次海化組那邊都是一片繁華的景象,暈船了?沒事...邊上擺個桶,邊吐邊幹活。
其實...暈船之後,吐出來反而更舒服,但你得保證肚子里有東西可以吐出來,不然...膽汁都可能可以吐出來。還有,出海最希望碰到的就是來個颱風,可以去避風,或者定點觀測,只要船不開,就基本沒人暈船;走航的時候,任務緊,碰上不好的天氣,暈船的人多很多。
另外,我們用的那個船上伙食還算不錯,正常三餐標配兩葷一素還有湯,晚上有夜宵,還有船員自己釣到魷魚煮了吃,可以順便吃點,船員們都很健談,而且80分都打得很好,可以看他們打牌消遣時間。還有一點好,就是在船上看夕陽和日出是一種很美妙的體驗,夕陽的時候,吹著海風,站在船頭,很有感覺,也曾經見過雙彩虹,還有看到不遠處一堆烏雲,雲下面在下著雨,我們這艷陽高照。
還有一點,船上女生很少,基本上各個航次的特點吧。去南極的同學曾經跟我們說,情人節的時候,雪龍號船長表示,有女朋友的男同志去船上可以上網的房間聯繫女朋友,船上的女同志就留下來活躍船上氣氛吧......

ps:實驗室有個小夥伴剛從台灣海峽回來,因為上船之後一直躺著沒法幹活,首席讓他先下船了。

圖 某天值通宵班早上拍到的日出

圖 某天值通宵班早上拍到的日出

========Update========
突然想到,補充一下,既然說到出海研究海洋科學,在船上的時候,現場觀察海洋表面的一些現象是很關鍵的,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即長見識!船上和經驗豐富的出海大神們聊天,也是一番不錯的體驗,能知道很多你以前不知道,都是很高端的事情。
比如當時我出海的時候,有天晚上半夜起來吐,突然看到物海有個組的老師和同學打了雞血般的拿起了儀器準備讓儀器下水,因為他們看到了內波!(科學家的嗅覺),皎潔的月光下,海面上出現了一個很明顯的波峰波谷,馬上加密觀測一下,然後他們獲得了寶貴的實測數據。


pic from: 香港中文大學衛星遙感地面站2006年11月20日 接收到的南海內波圖像

還有在沒有船隻經過的海面,海水表面的粗糙度可以反映出海底的粗糙度;

[1]

[1]

大洋中,透明度越高,說明水體營養鹽含量越低,即海洋沙漠。
在河口區的時候,海化組的很多時候,需要採集底泥,現在大部分的河口區采上來的底泥一般都是黑色的,重金屬等污染太嚴重,大三時候在九龍江河口采上來的底泥那種味道,臭炸天。

[1]Shao, H., et al. (2011). "Sun glitter imaging of submarine sand waves on the Taiwan Banks: Determination of the relaxation rate of short wave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Oceans 116(C6): C06024.


不邀自來。 上面小夥伴們的答案已經給的相當的全面,而且相信以上各位在海洋領域或許經驗比我多得多。只是恰好我在學習海洋科學的同時也擔任了一枚攝影師,答案會更加圖文並茂一點。

所有照片均為原創,轉載務必署名

我接觸到的海洋研究經歷中,我最喜歡其中的兩艘科考船: R/V Kilo MoanaJODIES Resolution ,這裡我重點介紹Kilo Moana

我在2013年5月間有幸參加夏威夷大學C-MORE組織的Phor-2013號cruise. HOTS的全名是Hawaii Ocean Time Series, 位於夏威夷群島中的Oahu島以北接近6海里處,幾乎就是北太平洋環流的中心。作為北太平洋中心的小島,夏威夷HOTS站目的在於取得長期性的海域性的海洋研究,包括海洋生態,海洋化學,海洋生物等等,在海洋學界早已享有盛名。

今年有幸參與到HOTs站的科考航程,在為期3周的時間裡,我跟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一起做海水採樣,生物培養,採集各種數據,是一次非常難忘的經歷。在遠離civilization的外海,每個人需要自力更生,更需要互相幫助。

比如這樣:

夕陽下,科學家們正在下CTD(一種兼採集水樣和作水常規測量的儀器,查找NOAA CTD)。CTD作為每天必修的功課,早晚一次。

CTD上來之後大家還是採集水樣以及檢查

從niskin bottle中取水ing:

In situ incubation cast,就是將微生物放在完全自然環境中培養

船尾的這個架子叫A frame,幾乎所有cast都靠這個把儀器放下水:

再來一張操作a frame 的support team:

甲板上的incubation,一個科學家正在整理管道系統:


這次cruise我最大的感觸就是真正男女平等,不僅僅是權利平等,還要從心裡上承認義務和責任的平等。我看到了並且親自體驗了很多女科學家搭比人還高的架子,搬幾十上百公斤的箱子,駕吊車。這些事情都是華人傳統意義上男人,甚至工人做的事情,但是我們都做到了。


出海的時候最美的就是夕陽了,雖然很累,我天天都會在黃昏時分去看夕陽。


海上夕陽絕美,不可辜負。

作為攝影師的我,也經常給同行的科學家們拍照:

也會拍點搞怪的:

在海上艱苦並且缺少資源的環境下,每個人做的事情難度都提升了一倍,所以經常會遇到一些困難。遇到困難的時候首先要access困難的程度,然後再考慮如何克服,如何轉彎。因為你需要的是把事情做下來,而這些事情,只有你自己才可以幫自己。如果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大家都會很樂意的幫你的,但是你要知道每個人都面臨著跟你一樣的處境,所以你要更加誠實的了解你的情況(而不是一點小事就找人)。圖為船上的工具室。

外海是很多變的。時而平靜時而波濤洶湧,平靜的時候美得像一塊璞玉,洶湧的時候你甚至會被要求回到自己的床上然後船長拿一根繩子把你綁好以免摔到,還有時候表面上看著平靜底下的暗流可以把你的儀器衝到數百公里以外。由於長時間的搖晃,很多人都會暈船。更艱苦的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還需要做一些很精密的實驗。

微金屬采水儀器MITNESS

科學是不分時間的,尤其是海洋科學。大家都跟著海洋的季節走,到點就要做事兒。由於海洋生物的關係,有些實驗是通宵進行的,比如凌晨3點收sediment trap

最後再加幾張海景吧。出海雖然辛苦,但你也有機會看到這些美得不可芳物的景色:


刷知乎刷到這個,看了前面好多條的回答,出海的考查內容回答的好全!真是有種很不一樣的感覺~隨之也想留下些自己的感受。

本科每羊,現在研究生還在這兒~生物狗一隻...
從研究生開始到現在研二一年半的時間,出了5次海,100多天,東方紅2(咱海大自己的驕傲)、北斗號(黃海所,號稱中國最晃的科考船...)、Stalbas...除了南大洋印度洋基本都算到過了...= =

記得第一次出海,本以為暈車的我藥丸,沒想到9天下來啥事沒有...但是暈地暈了好幾天...後來的每次出海就都沒事兒了 ╮(╯▽╰)╭ 暈車的真不一定暈船。
有回答說關於暈船的,我出的這些航次每次都有,暈船的感覺和暈車可不大一樣...近岸還好,遠洋那真是太痛苦了...大多數適應兩天就基本好了,不過真的也有難受一路,30天的航次整整躺了30天,看著簡直不能更心疼...同志們想像一下船起航走得遠了,風浪開始大起來,面對著幾十天的出海生活身體還無法好轉...那真是精神和肉體的雙重摺磨...除遠洋的船基本不會為了一個人特地再返回陸地把你放下...想出海的或有機會出海的童鞋,一定要提前體驗一下~

碰上海況不好暈船這個問題,除了和天氣風浪涌有關,和船也是有大大關係的。在同樣的海況下,像雪龍這樣的大船可能和平地一樣(老師去南極穿越西風帶的時候晃吧..暈的厲害...= =),科學向6這樣的船算上東2,在沒遇上大風大浪強氣旋啥的時候船況也好得很~小一點的科考船像北斗號可能就晃得不行了...近岸科考的小漁船就更別提了...

在這兒我特別想說下北斗號,我上過的最晃的船...11月的冬天,北風肆虐的黃東海,隨著剛上船搬設備的時候的船員的一句「歡迎來到最晃的科考船」,我們開始了為期一月的難忘之旅。整個航次下來不斷的重複做站避風,避風做站。這艘1000多噸的挪威建造送給中國的科考船,大多時候不是把浪劈開,而是一躍而起砸到海面著前進...在北鬥上你除了能感受到左右的晃動,更能體驗到再加上前後的360度無死角搖擺~一個字爽!站在船頭感受將大海拍在腳下的感覺,嗯,真的難忘。雖然整個航次晃下來晃得很多人都快不好了,但是那次的經歷真的讓我們特別難忘:平易近人的首席,一大幫難兄難弟,拖網上來的各種各樣的海洋生物,北斗號的招牌炸醬麵.......兄弟們有機會再聚北斗啊~

看到有人說到船上的網路,並不是所有船都有方便使用的網路的。當然現在的新船基本都有網,但像東方紅2、北斗號這樣的老船,能讓你收發個郵件就很不錯了...而且還有時間限制...所以說我們出東2去遠洋的時候,基本上是走多少天失聯多少天,是不是很苦逼...不過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這種與世隔絕的生活有時候更能讓你沉下浮躁的心,去思考...
有網路的船,我知道的不多,雪龍號、海洋所的科學號是有網的,在建的各艘新的科考船也會配備,海洋局的向陽紅系列不清楚,國外的船我只上過一艘有網,不過應該都會有網吧?

關於船上吃的,一日四餐,早餐午餐晚餐宵夜,想吃的時候都能吃到。吃的好壞東2沒的說,尤其現在新換了管事老師,更豐盛了~水果飲料周末加餐,嘖嘖嘖嘖~當然出遠洋很難補給,東2一個月的話最後那幾天食物不新鮮都是常有的事~

出海也並不像很多人想的那樣白天做站晚上休息,真實的情況就是從你出發開始做第一個站,就開始了有規律的做站生活...近岸的最難過,站密水淺,采水彩泥,2、3小時一站...渤海銷魂19站可能很多出過黃渤海基金委共享航次的小夥伴都有過體驗...那些設計每站都做的課題組,2、3個小時起來一次做站,人多能倒班的還好,人少活多的又碰到大站,完了....不能倒班工作十幾個小時的也有,比如說我們...那種剛睡下就要起的感覺...為了保證休息只能利用碎片時間抽空去躺一會兒。當然這樣的都是少數,大多數都是蠻輕鬆的,換斷面就是休息的好時候~
相對於近岸科考,遠洋的那簡直是天堂...可能有將近一半的時間都在路上...站位不會像近岸那麼密集,6小時一站,幾千米水深CTD都要放好久...
黃渤海:到站了,收拾東西立馬起床去等著采水;遠洋:到站了,再睡會兒...等CTD上來再說....
開始做站就會一直按計划進行下去,也會隨天氣調整,到站做站沒有了24小時白天黑夜的概念,跑去值班室問下站到站時間成了最重要的事情。

說到遠洋科考,有意思。我出過兩次遠洋,西太馬溝,北歐海考察,都是今生難忘的經歷。日本偵察機軍艦「護航」,黑夜中圍著燈火通明科考船的魚群,黑夜中璀璨的銀河,不時划過的流星...都成為了我永遠不會忘記的回憶。說也說不完。
北歐科考,Stalbas,極晝,冰島,挪威.....啊啊啊真是說不完....

做海洋的這個圈子真的很小,兜兜轉轉總會相遇~兄弟姐妹們有機會在一起出海啊~

想說的話還有很多很多,有機會再說~

下半年研三,作為要畢業的科研狗可能出海的機會也不多了。非常幸運能來到海大,能在這麼一個能出海的實驗室讀研~

僅有的幾個遺憾就是被留下處理數據沒能去成印度洋,南極可能也沒有機會去...當然有這些遺憾才是生活啊~有過這些經歷已經太滿足了~即使以後不做海洋了,這些經歷回憶也會伴我一生,每當想起在海上的日日夜夜,我也會嘴角上揚...

出海真是痛並快樂著~

海上跨年~

海上跨年~

東2甲板

東2甲板


東方紅2

東2周末加餐過元旦

東2周末加餐過元旦


西太特別喜歡的藍

西太特別喜歡的藍


晚霞

晚霞

北歐

北歐

北斗!北斗!北斗!

北斗!北斗!北斗!


謝邀,剛剛從西太科考趕回青島,本次搭乘中科院科學號科考船,歷時54天,航程7800餘海里,很多項紀錄創下歷史之最,創造出很多新的海洋科考的紀錄。

貼上新聞報道,有關於這次科考的簡要介紹。
「科學」號西太平洋綜合考察 我國實現深海潛標數據實時傳輸
"科學"號遠征大洋完成任務 深海數據實時回傳
為個人隱私目的,文中的人名僅保留姓氏。

平凡之路——2016冬熱帶西太科考側記

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也穿過人山人海;

我曾經擁有著一切,轉眼都飄散如煙;

我曾經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

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題記

以上題記來自於韓寒導演的電影《後會無期》,左思右想輾轉反側後最終選擇了這段話作為本文的題記,也許是再恰當不過的引用了,無論於現在的我、於昨天的我還是於未來的我。如果說有機會請十年以後的我對今天的我說一句話,那麼我想一定是「小夥子,你應該多出來走走的」。我們聽過無數的道理,卻仍舊過不好這一生。見的多了,也便能平凡地過完一生。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真聽真看真感受」是一個演員的基本修養,更是一個人需要具備的基本修養,聽海浪拍擊在船舷之上,看漫天星屑在夏夜閃爍,感受人類置身大洋之中的渺小和卑微。

關於這次科考的地點


熱帶,最早關於它的認識可能會追溯到初中地理課本里對它的介紹,一個終年被太陽直射的地方,那時也許最多的猜想無非是這裡很熱,覺得這裡的人被曬的很黑。由於它特別的地理位置,特別的氣候特點,這麼多年來產生了對它特別的期待。熱帶雖然不是我的研究區域,卻是一個物理海洋學人畢生嚮往的地方之一,我想其他幾個讓人嚮往的地方可能就是格林威治、兩極和馬里亞納海溝了。如果此生我能有幸前往這幾個地方,那真的是不虛此生了。

母校的校訓告訴我們「海納百川,取則行遠」,海洋的寬容與厚載無時不刻的影響著我們這代年輕人。作為一個從小在海邊長大的孩子,相對於那些常年生活在內陸的同學來說,對大海自然是不陌生的,潮漲潮落,往複循環,永不停息。然而,大洋與我熟知的大海還是有著很大的區別,甚至對於大部分物理海洋學人來說,全球的每一塊大洋都是陌生的。

大洋,是那樣的神秘,那樣的難以捉摸。從太空中向下看,你能看到的永遠是及其膚淺的海表一層。而每一次人類前往實地觀測海洋的內部信息時,又只能獲取某個時間段內某幾個特定單點的個別物理量,你永遠無法清晰全面地監控整個地球的大洋,至少到目前為止。

不過也正是大洋的廣袤無垠和高深莫測,激發出了人類對於海洋探索的熱情。迎難而上、不斷進取,也許每一個物理海洋人的品格就是這樣被早就出來的。我愛這片海洋,不僅僅因為是因為我們哺乳動物是一步一步經歷了多少艱難險阻才從海洋中的低等微生物進化到陸地生物的那種心理歸屬感,更重要的它是激勵我們人類求知慾的源泉,我們每一個對於未知的探索最初都來自於海洋。

這種熱情,從學習物理海洋學的第一刻起一直延續到今天,絲毫沒有消散。除了對於海洋探索本身的熱情外,最能支持我堅持到現在的應該是對於祖國海洋科研實力提高的自豪感。從過去閱讀的大量文獻來看,目前屹立於世界之巔的幾個經濟大國在海洋方面的科研實力都是不容小覷的。他們進行過大量的海洋的探索和觀測,而我國在這方面時至今日仍有所欠缺,畢竟這與綜合國力有著直接的關係。隨著祖國經濟實力的逐步崛起,可以說曾經沉睡的雄獅已經有所清醒,而海洋方面也許還有僅僅停留在小黃花魚的水平,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看到祖國成為世界大洋中的一頭藍鯨,遨遊於佔有地球71%面積的海洋之中。

關於船上的生活

船,作為一個特殊的人類生存空間,既不是陸地,也不是也不是太空。海洋之上,重力加速度的方向隨時改變,伴隨而來的就是不斷改變的超重失重,這一點在海況較差的時候更為明顯。特別是在中途有一天,船的傾角達到28°的時候,躺在床上身體也會跟隨船的搖晃而翻滾。很多人在第一天的煎熬中吐了,隨後便適應了。有適應的,就有不適應的,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馮*,一天會吐好幾次,每次想起都有些心疼。

無論海況如何,唯一不變的就是定點吃飯。大廚總能根據計劃做各種不重樣的飯菜,除了常見的飯菜外,還會偶爾做一些不常見的菜品,像是某種小灶,總能勾起我肚子里的饞蟲,讓我飯量大增,胃口極佳。

飯後最棒的娛樂活動自然是與小夥伴們一同遊戲,夠級、保皇、五十k、三國殺、狼人殺,不論上船前會不會的,下船的時候都變成了高手。當然還有比較小眾的休閑方式——音樂領域的切磋。船上有鋼琴、吉他、尤克里里三種樂器,同樣也不乏這方面的高手,我們彼此之間互相切磋學習。在船上的日子裡,我新練會了一首曲子《Forrest Gump》,另外將《夜的鋼琴曲》教給了很多小徒弟,這種感覺非常美妙。

還記得,大約有一段時間,棋牌類遊戲已經無法滿足我們的娛樂要求。於是向船長拷貝了很多恐怖片,幾個人攢成一團,擠在休閑廳的沙發上,關上燈,在漆黑一片中用陳**的筆記本電腦看恐怖片,現在想想仍能感受那時的刺激。也許是衛生的原因、也許是噪音的原因,休閑廳——我們的娛樂聚集地被封了。仔細想想,封休閑廳事件其實不是一件壞事,因為後來轉到餐廳的圓桌後,我們科考隊員之間變得更加團結,友誼更加深厚,也許跟圓這個世界上最美的圖案有關吧。再後來,餐廳圓桌也被船員聚餐佔用,我們又向濕性實驗室和乾性實驗室轉移,總之一句話,我們的娛樂精神絕不會因為場所的限制而被扼殺。

另外,船上有著一群特別的群體,他們總是在CTD停船作業的時候出現在後甲板的兩側,沒錯他們就是垂釣者。這當中最愛釣魚的當屬梁師傅和吉*老師了,他們總能有所收穫,哪怕是小飛魚或是大魷魚。出於好奇,我也參與過幾次他們釣魚的行列。釣魚,心一定要靜,一定要誠,用一顆誠心去接受來自大自然的饋贈,萬萬急不可,水至清則無魚,人至急同樣無魚。非常遺憾的是,我參與的幾次釣魚都不太成功。

關於船上的工作


這一航次中大部分是物理海洋方向的工作,生物、化學方向的工作相對較少,但這個方面的工作人員較少,因此也相當辛苦,常常接連不斷的工作,由於樣本的時效性。有時上一個站位的水樣還沒處理完,就要開始下一個站位的水樣抽濾、化驗工作。

而我們物理海洋方面,工作主要分為回收和布放兩種。我被分在布放組,感覺能在這個團隊中工作,非常幸福。我們布放組的人員結構非常穩定和諧,既有任勞任怨的體力擔當盧*,有技術控高端工程師沙*,有沉穩低調的盤線達人殷**老師,有眼疾手快的絞車操盤手李**,有娛樂搞笑達人陳**,有儀器全能手侯**,有盡職盡責的總教頭副隊長呂**,有把握大方向的張**老師,還有兩位默默付出不為人所知的曾*和宋**,當然了,還有我這個工具箱工頭。

機械性的工作,從生疏到熟練,就像隊員們之間的感情,從陌生到熟悉再到如膠似漆。親愛的人們哪,好懷念你們啊。


工作的時候,每個隊員可以說是爭先恐後,每當完成自己分內的工作之後都會主動幫助其他隊員添把手、出把力,將自己的汗水和其他隊員的汗水碰撞到一起。有臟活累活的時候,沒有人會退縮,比如要抬釋放器的時候、抬橙色玻璃浮球的時候、作手動絞車的時候。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我們既一起「搬磚」,同樣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每次主浮球下水的時候、每次重力錨入水的時候、每次吉鵬老師釣上來大鯊魚、狼青魚的時候、每次有美美的夕陽與彩虹的時候,我們都一同分享。

這裡我最想提到的一個人,就是我們的隊長呂**。儘管責任分工上,他是我們的領導,但從來不會擺出隊長的架子,和藹可親、細緻入微,不論是颳風下雨,不論自己處於怎樣的身體狀況,工作前總是第一個到,結束以後最後一個走,工作時除了做好指揮工作,然後就會與我們這些一線「小工」一同幹活了,他的上級領導總是批評他不能擺正指揮者的心態,他說正是因為他去年做過「小工」的工作,知道這其中的辛酸,所以不忍心只看著我們做。很顯然,我們看在眼裡,暖在心裡,這裡面的酸甜苦辣自然是彼此知心,都懂得。

分享陽光,分擔風雨;風雨同舟,一同走過。

關於船上的人

全船一共71個人,如果每個人都描述一段很顯然不太現實,而且並不是每個人我都能做到很相熟,因此我想把比較相熟的人記錄下來,留住那最珍貴的回憶。

竇**,人稱竇哥。雖然任職是一位水手,在其駕駛室值班的幾次聊天中,我看到他的職業素養和對家庭的責任感,平日里格外爽朗的笑聲迷倒萬千迷妹。

馬*,人稱馬老師。與呂**大兄弟同住一屋,雖然已經為人父多年,卻絲毫感覺不到其年長許多,彷彿是我們的同齡人一般,不論何種遊戲方式,他上手都特別快,迅速成為我們當中的佼佼者,還記得有一次一起打三國殺,他第一次使用黃月英作為內奸,殺遍全場無敵手。

羅**,人稱小可愛。雖然他年齡很小,好像與我同歲。沒錯,就是因為他笑起來很可愛,所以我們叫他小可愛。他是一位電機員,別看他平時可愛,工作起來也是一絲不苟,輕鬆修好休閑廳壞掉的燈泡,實在佩服。

韓*,我們的大廚。一直以來見面只叫大廚,仔細查了資料才查到他的名字。韓大廚做的燉牛肉是我在這個世界上吃過的最好吃的燉牛肉,感覺比台灣的牛肉麵做的還好吃!我還專門向大廚請教燉牛肉的技巧,大廚說一定要花時間燉,他為了這一頓燉牛肉,整整燉了半天。記得有一次大廚托我去CTD那采來一些2000m水深的海水用來做滷水豆腐,這真的是我第一次吃用自己打上來的海水做的滷水豆腐,真的很好吃,也許是融入了自己的汗水的緣故。在船上期間,每當餓的時候就會浮現起韓大廚的模樣,也許是某種條件反射。

王*,我們的船醫。王醫生在航次的最後幾天為我們開了一次關於高血壓的講座,我印象很深刻,那天船晃的非常厲害,船傾角達到了28°。在講座後,我們幾個小夥伴依依不捨,繼續留下與他一同討論醫學問題,聽得很入迷,王醫生也講得很帶勁。

周*,鑫哥,船上的力量擔當!!這必須值得給2個嘆號!雖然他的工作隸屬於回收組,與我們布放組不常有交集。但我記得前幾次站位,他幫我們從眾多線輥子一手就提溜起一個很沉很沉的線輥子,即使放在地面上我也需要費很大勁才能推動那個線輥子,可見其力量不可小覷。非常巧的是,鑫哥與我是同一個小學的校友,雖然大我好幾級,但能在船上遇到小學校友也是非常奇妙的事情。

蔡**、梁**是我們布放組的兩位老師傅了,雖然年齡不算很大,但從口音和能力上感覺他們歷盡滄海桑田一般。有一次後甲板側吊臂的液壓油管破裂,流了滿甲板的油,梁師傅被另一個吊臂裝在一個長方體架子里抬到空中,他隻身一人爬上破裂的吊臂上,徒手維修。那一刻我以為現場在拍攝吊威亞的武打片,他在吊臂上半蹲著,感覺隨時會掉下來的樣子,我們大家都為他捏著一把汗。兩位老師傅,工作的時候都非常認真,閑暇之餘的聊天總是互相開玩笑,把我們這些正在盤線的人可笑壞了。

另外兩位年輕一點的師傅是鄭*和王**,也許是因為年輕,他們常常被孫主任分配到相對費體力一點的工作崗位。常常能看到他倆汗流浹背,記得白天的時候常常汗水嘩嘩的往帆布上流,天熱帆布上的汗珠馬上就蒸發凝結成一個白點。

關於思考

關於這次出海,如果你只能用一句話總結,你會怎麼說呢?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我心頭,我給出的答案是「在平凡的日子裡做不平凡的事,感恩你所面對的一切。」

記得在船上的某個晚上,萬里無雲,我與侯**、呂**二人來到前甲板。漆黑的天空中沒有任何人為光污染的痕迹,這種場景我也是第一次看到,漫天的繁星數量難以估量,不需要任何天文設備就能用肉眼清晰可辨。我們安靜的躺在前甲板的一塊平台上,我們被這眼前景象感動哭了,絲毫沒有時間浪費在說話上,連看都看不過來呢。

曾有一位故人告訴我,「重要的不是做的事,而是陪你做事的人。」我想如果他看到了眼前的場景,也許就不這麼覺得了。在大自然面前,人類是那麼渺小。而我們作為一望無垠的太平洋上的一葉扁舟,再不平凡的人在自然面前也不過是轉瞬即逝的蟲蟻之輩,不論你經歷過什麼,不論你獲得過什麼,你仍舊是那個平凡的自己,而你要走的還是那條平凡之路。人可以平凡,卻不能平庸。

我感恩這次出海我所遇見的一切,感恩自然所存在之善意讓我能認清自己、認識我們這些可愛的人,感恩他們的存在讓我重新找到生活的方向、前進的動力,感恩世界讓我們安全地前往、安全地返回。

在船這個特別的系統中,放眼望去四面皆海,了無人煙,我們像是被人類拋棄的孩子。其實我非常喜歡這個設定,人在感到孤獨無力的時候總會彼此相擁,互相取暖,在信任和感恩中度過這段特別的時光。無論是船員還是科考隊員,從他們的眼神的中,我能看到對於彼此依賴和默契。每次與其他考察隊隊員以及船載實驗室隊員一同工作時,總能被這份珍貴的美好而感動,這一刻我是幸福的,相信他們也是幸福的。

隊員:姚**

2017/1/6於青島


首先我就是 @劉夏橙 的答案中提到的躺到下船的師兄。

還有師兄,一上船就躺著,一直到下船為止。

實名反對 @劉夏橙 的答案......中的這一句!
====================================================
從另外的角度談一談出海的生活。

  1. 有位知名的海洋學家曾經說過:「做海洋科學的人其實挺可悲的,你的研究對象只有那麼小的部分被人類所touch過。大部分的海洋,甚至都未曾被現場觀測過。」雖然人類的技術日新月異,遙感、浮標、雷達、機器人等工具還是不能完全代替現場觀測。因為油費、船時費、學生補貼等費用的存在,出海觀測的成本要大大大於陸地上的學科。再加上海上海況複雜,有的檢測項目需要現場完成(比如@劉夏橙 提到的一些化學檢測,如果採樣站位密集的時候,甚至要24h無休地做預處理),因此海洋數據獲取具有相當的困難。
  2. 因為稀少且獲取困難,所以出海的數據就格外珍貴。導師的課題、學生的Paper/畢業,可能都指望著這幾天、幾十天或者上百天的航次。因此才會出現@劉夏橙 提到的吃飯-吐-做實驗-吐-做實驗-吃飯-吐的場景。(請一定注意腦補!出海真的很辛苦!)
  3. 與一般想像的浪漫、熱血、壯麗的出海旅程不同(e.g. 某少年漫畫?),海上研究是艱難、危險、不確定的。茫茫大海上,唯一的依賴就是那艘船,和船上的人員。通信?有,可是一旦發生什麽事故,比如船體機械故障,唯一能做的只有發出求救,然後聽天由命。等到救援趕來(地方海事局、海洋局會組織直升飛機救援),人和船都不知道漂哪去啦。甚至於還有出海落水獻身科學的事故(廈門大學副教授遺體被發現 距落水失蹤已過七天)發生。(bless...)

===================================================
先寫這麼幾點,有空補上~


研究生階段出海三次。由於學這行,工作以後更是出海的命。由於項目要求,基本都是在東海南海等。有以下幾點體會:
(1)出海的幸福感完全因人而異。對於基金委共享航次,幾個專業的工作強度排名為:海洋地質&>海洋生態&>物理海洋/氣象。但是,也曾看到一天一夜采泥但樂此不疲的師兄(那次東海陸架的站位實在太密),也曾見過上船就暈,連在CTD室值班都撐不住的小姑娘。這怎麼說呢,有人就是喜歡這種感覺。而且那種數據拿回去自己用的就更有幹勁了。但是要是暈船很厲害的話,出海簡直是種折磨,怎麼可能有心情拍照片看海景呢。
(2)我沒有看過如上面圖片那樣的美景。只體會過台灣海峽凜冽的狂風,每天早上四五點鐘平平常常的日出。偶爾落日餘暉在層雲中穿梭,看多了也無感。每次出海任務都很多,而且像科一等3000噸級的船,每天燃油費就要8萬。不會讓你整天睡覺打牌的。出海多了就有了經驗。前幾天到目標海區的路上多睡幾覺,到了就可能連軸幹活。我是物理海洋專業,慣例是船上最閑的,8小時一班。但是首席經常安排我替被人幹活(怪我太善良~)。導致我這個研究大洋環流的,居然都懂了濾水,測海水透明度,封泥樣等。
(3)出海最緊張的,也最有責任的,還是首席。船長其實根本不care到底怎麼完成航次計劃,只要保證配合首席,然後按時返程交船,就算合格。但首席不一樣,萬一遇到不好的海況,得決定是繼續作業,還是拋錨待航。去避風時,學生們當然興高采烈,因為不用幹活,說不定還能靠岸。但我想首席肯定是吃不好睡不好的。中國的首席,一般權力真的挺有限的。要是在國外,首席是可以隨時改變航線計劃的。
(4)看這麼多知乎答友的答案,感覺這個問題實在很難回答。有人說好,有人說苦。但除了在海洋局,幾個涉海研究所工作,誰又能看完答案去嘗試下呢。無非是我們這幫,已經出海成慣性,或者不想再出海的人,彼此YY各種場景,給眾人看看罷了。。。
(5)年輕時,喜歡刺激,喜歡出海。現在,出海無感。盡心儘力做好本職工作。經歷了搖晃的床鋪,經歷了只能做鬧鐘的手機,才體會到踏上岸邊的踏實,知道家裡一堆熱菜熱飯。2012年夏天,我們的船在三個颱風之間穿梭,猶如驚濤中失措的小鳥,兜了個圈子到舟山避風。我站在鬧市步行街上,看著幾個學生樣的女孩子,捧著奶茶談笑間走遠;幾朵雲彩遮住了太陽,天突然暗了些,感動的流下淚來。
在船上,首席一般開會都說:剛給家裡說了。。。今天再給家裡打個電話,調整下航次。。。我們出海後,家裡指的就是研究所里。在海上舒坦或辛苦,家都在岸上。


出海肯定是很苦的,苦的程度取決於航次和航次首席。
尤其對化學的來說。物理海洋的一般現場取數據,溫鹽密讀一讀就好了,生物的一般是現場取樣,回去分析。所以出海最苦逼的就是化學的,既要現場做實驗,又要現場取樣。現場測定的參數一般就是溶解氧,COD,五項營養鹽這些,都是要現場加試劑顯色滴定測吸光度的,特別繁瑣特別累。如果跑大面站,再遇上一個為了節省船時的變態首席,站位之間間隔很短,就基本沒有休息的時間,甚至壓樣加班。連續站就更變態了,每兩個小時下一次采水器,有一次我們連續工作了44個小時。有的航次還要加現場培養,工作量就更大了。
出海的時候每個人的工作都是固定的,而且大家都很累,一個人倒下了就是給同伴增加工作量,所以一般再累也會堅持。碰到海況不好,暈船的時候,就在旁邊放個桶子,一邊吐一邊做實驗,吐滿一桶就自己默默地拿去倒掉……
作為一個吃貨,基本每次出海,我都會跟廚師和政委混熟,不忙的時候去廚房幫個廚,賣個萌什麼的,這樣就可以弄到好吃的啦!當然這是在不暈船的前提下。
其實在出海這件事上,女生還是挺受歧視的,覺得我們嬌氣什麼的,但是嬌氣不嬌氣跟性別根本沒關係。就那次44小時作業來說,我們一個團隊包括兩個女生,四個男生,堅持到最後的是我們倆姑娘和一個男生。
總之出海這件事就是,挺苦的。如果數據是自己的,那應該出,如果自己拿不到數據,那還是算了吧。

補幾張圖吧
首先是水色對比 前後差兩天 第一張東海 第二張南海

下面這張是連續站大半夜取樣

哦 曾經的戰友

哦 曾經的戰友


不久前第一次跟著師兄師姐上船出海,興奮不已,不過沒有具體的工作,純屬醬油角色。去某海域進行水聲實驗。

坐的是比較先進的雙體船,搖晃要比普通的船小很多,不過剛開到外海的時候還是迫不及待地吐了……好在後面就再也沒暈到吐過了。因為是冬天去,所以那兒風浪不小,冷空氣也時不時地光顧,很難有幾天海況很好的日子,只能抓住空窗期進行實驗任務。最搖晃的時候路都走不穩,除了值班的船員所有人都只能去床上躺著,即使這樣還是會暈,只能撐著或者睡覺,耳邊儘是桌上的物件噼里啪啦地摔在地上的聲音。
我們去的地方不遠,所以船上的食物都來自廚房後面的冷庫,所以蔬菜越到後面越少,肉菜越到後面越難吃,廚師也就只能越做越油膩,到最後吃剩的菜也越來越多。除了船員,我們幾乎都是一天比一天吃的少。(聽起來好心酸,不過早餐和夜宵很好吃,還有水果,每隔幾天還會有一次聚餐)
移動網路沒有,和學校聯繫靠北斗的簡訊或者衛星電話,沒事的時候大家就聚在一起打牌看電影,衛星電視有信號了就去看看電視,不過大部分時候每一秒畫面都會伴隨半分鐘的卡頓特效。

幹活很累,都是幾百公斤的浮標和潛標,到了一個點扔下去過幾天再撈上來,所以基本上都是男生來干,女生就負責拍照錄像。而且還不分白天黑夜,所以一般得空就會溜去補覺。

實驗的最後一天上午正好是天氣預報說最強冷空氣過境的時間,我們天不亮就爬起來去收最後幾個浮標,如果不能在海況變差以前完成的話就只能去大陸避風,等變好了再回到這裡,這樣就會耽誤很多天,所以大家都十分緊張。天亮之後海浪變得更兇猛了,回收作業的難度增大了很多,好幾次都沒能收成功。不過最後有驚無險終於趕在浪要打到甲板上之前完成了回收,在場的人都情不自禁地為圓滿完成了任務鼓起了掌。

上幾張圖吧,一個人無聊時候就靠拍照打發時間了。


抵近監視的某島公務船

抵近監視的某島公務船

抵近監視的東亞某國反潛機/巡邏機(?)

抵近監視的東亞某國反潛機/巡邏機(?)


521本人的專業是水聲工程,師從國內水聲界泰斗某院士,從本科到博三,經歷了實驗準備,水池實驗,近距離海岸實驗,淺海以及深海實驗的整個過程。


作為海洋科學分支的水聲工程,是研究海洋中多尺度物理現象的聲學特徵,以及利用聲信號檢測識別跟蹤水中目標的學科。簡單來說就是把雷達搬到了水裡,當然用聲波代替電磁波。
由於我們的研究對象就是廣闊的海洋,所以採集數據自己做實驗驗證理論都得出海,所以說我們也是很羨慕那群出門右拐再右拐就到實驗室的搞空氣聲學人啊!剛讀博士時,作為新一代師弟的我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跟著師兄參觀水池,散落一地的幾千塊錢一個的水聽器,和腳邊動輒幾十萬的功率放大器等儀器,我們正在驚訝和讚歎的時候,估計師兄的心裡在為又有小弟來搬磚了而高興吧。。。。

當然,是真的搬磚!水聲和空氣聲學自己雷達不同的一個方面是,水聲用的儀器考慮到承壓和防水真的是特別傻大笨粗!我們就先從幫師兄調試設備做起,為的是測試新的水聽器陣列,工作的日子是辛苦的,但是我這麼會苦中作樂的人,就用MATLAB編寫了兩隻老虎用功率放大器驅動發射換能器在水中發出來,功率之大,我在門外面都聽得到。。。

有一次考察岸邊的實驗地點的重任落在了我和QQ師兄的肩上,我們飛到台州,去了大陳島,然後一路沿岸南下,跑遍了東南沿海。

出海之前先得去海邊準備實驗嘛,這個時候就可以去海邊浪了

岸邊的實驗我參加了一次,大包小包和一車的儀器拉到了湛江東海島。為了方便實驗,我們就住在了沙灘邊的超級無敵海景房

每天的日子就是早上起床架設實驗儀器開始實驗,然後傍晚收工,在沙灘跑跑步。

每天的日子就是早上起床架設實驗儀器開始實驗,然後傍晚收工,在沙灘跑跑步。
沒事兒也能看看海,喝喝茶

需要的時候來一發探空氣象火箭,好激動~

沙灘寫下了妹子的名字,祝她生日快樂,妹子看到了肯定覺得我很浪漫吧


海邊浪一浪神清氣爽,但是一想到要出海了就無比憂傷

海邊浪一浪神清氣爽,但是一想到要出海了就無比憂傷

未完待續


謝邀。

背景:
本人曾經是海洋地質的研究生,2012年夏,有幸乘坐法國科考船馬克波羅號在中國南海進行採樣。以下根據回憶描述,不準確的地方請指出。

關於科研:
未到採樣點附近的時候,首席科學家會做關於科研項目的seminar。科研人員會介紹船上的設施如CTD,採樣器,岩芯庫等等。首席會根據地震波圖確定海底的沉積物情況和地層年齡,選取合適的點進行採樣。
到採樣點之後,不同小組的人員開始進行採樣工作。海洋化學的人分析CTD數據,海洋生物的人採集不同層的海水進行微生物分析。海洋地質的人開始沉積物的採集。
說起來很輕鬆,實際幹活的時候很累。所有的科研人員分成三組倒班,每組工作8個小時。我是在0:00-4:00和12:00-16:00工作。幹活的時候幾乎沒有任何休息的機會,切分採樣柱,搬岩芯,切樣,分樣。女生和男生一樣做體力活。工作結束倒頭就睡,睡醒了吃完飯繼續幹活。

關於生活:
1. 吃:
因為是國外的船,生活條件相對國內科考船要好很多。船上正餐都是法國餐,一般的順序是:餐前酒,前菜(沙拉類),主食(牛排,魚排配土豆泥,通心粉等),甜點(布丁,蛋糕等),餐後酒(乳酪+紅酒),水果(4種以上隨意選,我頓頓吃山竹…)
吃貨的福音有木有?還好船上體力活重,不然胖成豬。當然前提是你吃得慣。
2. 住:
兩人間,有獨立衛浴。每兩層船艙兩個個洗衣機和乾衣機(一個在左舷一個在右舷)。總體而言很舒適。

關於娛樂:
就算是累成狗,每天吃完晚飯,非工作時間還是可以娛樂下。
船上有足球機,乒乓球台,飛鏢盤,有撲克。有酒吧,不過中國人都不怎麼喝。航程結束之前還有大型party和燒烤。

其他:
雖然出海苦樂參半,但是出海最重要的卻不是上面說的科研和生活。
沒見過深海的人不會明白,那片藍色到底有多吸引人。深邃蔚藍的大海,晴朗夜晚的銀河(城裡長大的小孩真是二十幾年沒見過了),微涼的海風,船頭跳躍的海豚,白色的海鷗。
也不知道是那個當下的生活太過純粹,還是海洋星空的美景太過吸引人。不少出海的同門,回來之後都說過想回到海上,不想要上岸,甚至一輩子待在海上不回來。出海回來的人,眉宇間都少了戾氣,多了平和。
所以每每回憶起來,無論過多久,依然對那片大海心馳神往。


感覺回答區兜兜轉轉可能都能認識,畢竟國內海洋圈相對還是挺小的。研究生上了一年半,目前出的都是近岸海域,南北兩個海灣,春夏秋冬航次,一共8個本人去了6個。第一次出海不暈船,但暈地,上岸後一直感覺整個人還在晃,自此我以為自己就是不暈船的出海小能手了啊!誰知第三次去的時候在灣外吐了8次!然而實驗
還不能停,這種感覺真的生不如死,光坐著就難受得要命,噁心,整個人的精神還得硬撐著,得集中一些注意力去動手實驗。
組裡項目多,基本是一人負責一個,說實話,搞生物化學培養的在出海現場真是累得半死,時間緊,任務重,戰線長,這個站的實驗還沒培養完下一個站就到了。第一次全程自己上手做的時候,手指因為拔針插針而掉皮紅腫,做時間序列凌晨12點還要加試劑,從船出發到每天下船手裡沒有停歇過,午飯不是吃泡麵就是讓同學幫忙打一點飯菜過來。
說到吃的,這種近岸航次,前幾次都是買泡麵帶上去吃,後來兩次讓船員師傅給做的菜,至今懷念前一撥師傅做的拍黃瓜!後來一次的師傅廚藝差一些,而且我因為實驗驗往往只能吃別的單位吃剩的……
在北方春天,冬天出海真是太冷了,在四面透風的甲板上做實驗,到了晚上更冷,一邊實驗一邊打哆嗦。最嚴重的一次是感冒發燒了,依然要去完成實驗任務,整個人都是水深火熱的感覺。
雖然出海有很多辛苦的地方,但個人覺得出海是與實驗室的人迅速熟絡,迅速建立情誼的好方式之一,大家在艱苦的環境下一起奮鬥,相互關照,交流一些感興趣的話題,討論一些學術問題,這種時光日後回想起來還是帶著暖暖的溫度的。
另外,有一種形象叫出海前和出海後。


瀉藥,作為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的研究生會主席,被邀了這麼多次,現在才來答這個問題,表示慚愧,因為事實是我真的是這周剛剛經歷第一次出海回來呀!一回來立馬就寫回答了啊喂!

和前面的眾多海洋小夥伴一樣,自己的處女航貢獻給了海大的東方紅2號。


在國內,提到海洋科學的研究,就不能不提中國海洋大學和廈門大學,如果要提到國內海洋人上過最多的科考船,那一定非1996年就投入使用的東方紅2號莫屬了。

3月25日的飛機,廈門到青島,到酒店第一件事情就是買了嶗山聖水壓壓驚,聽說聖水在暈船的時候能夠續命,當時想著買一箱打算往船上搬,可是喝下第一口,我就慫了,咳咳。


言歸正傳,26號就開始往船上搬東西了,航次是去往東海,共持續20天,重點是在這20天里,只有兩到三天在靠近岸邊的站位是有信號的,此處劃重點,出海請攜帶華為的電信手機,本寶寶三星移動在到處爬樓找2g信號發個qq消息,而人家的華為電信在甲板下的宿舍里躺著快樂的玩王者榮耀,當時看著人家的手機哈喇子都快流下來了。


出海前的老規矩,船上的所有科考小夥伴和老師們一起來了一張合照(就說有沒有熟人!!!),

此次出海包括海大,廈大,山大,復旦,天科大等多家大學和科研單位。請注意,此時的大家都是白白嫩嫩的!!!就這樣大家懷揣著為了科學事業即將變成黑炭的擔憂上了船。


當然,還有某些小夥伴懷揣的是找對象的小心思上船了,畢竟封閉的小環境,20天朝夕相對,嘿嘿嘿。


26號裝完貨,27號就正式開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出海生涯,然而一點也不激動。。。。。。。

船開了大概兩個個小時,手機就沒有信號了,船上的八十幾個人開始了相依為命的生活。


上船第一件事情就是被船上的政委召集到食堂大家坐在一起,進行了安全教育和培訓,主要是講一講救生衣的使用方法和船要沉了我們如何逃命,聽了聽還是挺有收穫的。船上的食堂大概有兩百平米大小,左側是給船員,右邊兩列給我們出海的學生和老師,每天早上七點的早餐,中午十一點的中飯,下午五點的晚飯還有半夜十一點半的夜宵。由於船上沒有網路,但是有電視信號,所以我們的一大娛樂就是晚上沒事的時候大家坐在食堂看電視,什麼歡樂喜劇人啊,剃刀邊緣啊,我是歌手啊,都是大家的最愛。


第一天的時候由於還沒有到站,船也還不是太晃悠,大家有空就在甲板上聊聊天,看看海,看看日落夕陽,偶爾有一群海鷗飛過,顯得比較愜意。不過一旦干起活來,就是不分晝夜 ,沒日沒夜的幹了,自己是需要採集沉積物樣品,應該說是船上最辛苦的一批人,每隔三到四個小時就得從被窩裡爬起來幹活。三四百斤的采泥器,五六個男生組成的采泥小分隊,帶著安全帽,一次又一次的站在船頭,期待能有點好的泥巴,就像期待可以挖起來金子一樣。

船上採集水樣的,我們叫做CTD,可以分不同的水層對水樣進行採集,在採集的同時對每個水層的環境參數,例如溫度等進行測定。

兩邊的走道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的狹窄,只不過遇上海況不太好的時候,地上會十分濕滑,需要穿防滑鞋才能走的穩當,當然,浪大的時候,海浪也是能夠打到甲板上面的,這個時候我們還是乖乖的躲在宿舍和船艙裡面,畢竟安全才是最為重要的。


上圖是船艙裡面的會議室,每天的晚上七點鐘,是船上首席老師給定下來的航次每天的會議時間,主要是討論第二天的採集樣品的站位和需求的情況,對各個組的水量和泥量進行分配。


船上的課餘活動不多,晚上有空的時候,大家會坐在食堂一起看看電視,打打牌,倒也熱鬧,每天的日子也添了不少的樂趣。

作為一個十足的五月天腦殘粉,由於出海時間衝突,錯過了四月二號的廈門演唱會,幾乎是哭著把票轉給了小夥伴/(ㄒoㄒ)/~~當天晚上,自己坐在食堂打開了電腦,放著之前下好的五月天演唱會的視頻,在船上算僅有的一點彌補著自己的遺憾。

海上的生活是單調的,除了實驗採樣吃飯睡覺,就是看著海面發獃,看著太陽的起起落落,然後就是思考人生。作為一個學海洋的孩子,當真真切切的走進海洋,才是入了門。有風有雨有浪,同時也有一肚子的滿腔熱血。




歸來的時候,看見陸地,就像看見了家一樣溫暖,岸上有來接我們的老師同學,靠岸的時候還看見了海大號,突然心裡有點不舍這樣的生活。這是自己的第一次出海,應該也是最後一次的出海了,人生中無比難得的經歷,也認識了一群無比有趣並且為科研而努力的人們。


出海不在的日子,我們廈大的嘉庚號也從廣州開回了廈門,加入了中國科考船的大家庭,即將正式服役,

不如下一次,我們廈大嘉庚號見可好?

====================================================================

如果有一天,我會回想起,船上的故事,

我會說,在科考的日子裡我和船醫釣過海魚。

如果有一天,我會回想起,船上的故事,

我會說,在科考的日子裡我和老師放過漂流瓶。


如果有一天,我會回想起,船上的故事,

我會說,在科考的日子裡我們躲過日本的飛機,繞過台灣的軍艦,用著韓國的信號給家裡打電話。



如果有一天,我會回想起,船上的故事,

我會說,在科考的日子裡一切都過得充實並且有意義。

====================================================================

船上的人們來來往往,船員卻一直在船上,看著潮落潮起,人走人來。聽他們說,一年有三分之二的時間待在船上,沒多少時間陪家人,一有時間,恨不得坐上火箭往家裡奔。

余師傅是船上的輪機工,也是自己上船第一個認識的船員,每次見面了老師傅都會過來打招呼,平時吃完飯了聊個一小會兒,十分熱情。

余師傅是船上的輪機工,也是自己上船第一個認識的船員,每次見面了老師傅都會過來打招呼,平時吃完飯了聊個一小會兒,十分熱情。


高高大大的背影是船上做飯的大師傅,平常在廚房裡忙碌,偶爾會出來給大家打打菜。由於自己經常在食堂坐著看電腦,一來二去便也很熟絡了,再到後來一起拷電影玩單機遊戲,一到打菜的時候,總是想給我一大勺,只是怪自己暈船,無福消受。

正在沖洗地清潔板的師傅腿腳有點不好,但是每次抹桌子都十分仔細認真,每次自己打招呼,也總是會向我擺擺手笑笑。

洗碗的小哥是個十分靦腆的人,很少看見他說話,不過每到吃飯結束,就會來到後廚刷洗大家的盤子。平凡的崗位上,日復一日的認真生活與工作,過著平淡,卻有意義不平凡的人生。

科考結束前最後一餐,船員們聚在一起,為大家準備燒烤。


下船前一天的冰棒福利~~~

很多小夥伴很關心出海會晒黑。。。。。。。

我想說,這確實是一個鮮肉變臘肉的過程。

還有很多小夥伴關心,每次出海都是大船嗎?

不,其實還有小漁船。。。。


==========================
番外:
趁著裝船的空,去了一趟青島海洋極地世界,
海洋生物的世界繽紛多彩,在歡樂劇場,看到了一起來看錶演的白髮蒼蒼的老爺爺和老奶奶,
也許,這就是陪你幸福到天荒地老的最好詮釋吧。


不請自來了,2016年夏季兩個月的西太航次,擔任的工作是科考作業值班員+攝影師+天氣預報員。所以就用圖片介紹介紹出海生活吧。

想看看美麗大海的風雲變幻的,可以去我的博客,就不在這裡發了

想看看美麗大海的風雲變幻的,可以去我的博客,就不在這裡發了
http://cold-advection.lofter.com/tag/%E5%A4%AA%E5%B9%B3%E6%B4%8B


說到海洋調查,很多人心嚮往之
茫茫大海孤舟一葉,風輕雲淡海天相接,此情此景何其壯哉~~
大家都認為這是一項神秘、刺激、充滿挑戰的工作。作為一個在農業文明發展起來的大陸國家中成長起來的正常人來說,這樣的想法或認識是很正常的,當然,不排除由於看過「加勒比海盜」引起的熱血澎湃。
對此,我想說兩點;
一,大自然的力量是強大而冷酷的,出海的人都心存敬畏,因為不管千噸輪還是小舢板,風大浪急的時候一樣晃得你七葷八素馬步都扎不穩,而且海洋環境是非常複雜的,可能現在還是晴空萬里,說著話兒就暴雨傾盆了,如果是近岸調查,再趕上一場說來就來的平流霧,站船頭看不見船尾,跟恐怖片兒似的,還有可能發生撞船、觸礁事故……
別以為這是危言聳聽,這些事兒哥都經歷過;
二,出海搞調查不是坐著豪華游輪觀光,是需要幹活兒的,不可否認,在某些情況下確實「很刺激很有挑戰性」,但更多時候調查船上的工作是嚴謹的、按部就班的,甚至刻板的,為什麼呢?因為在海上作業條件複雜多變,突髮狀況多,這些情況處理得好就是故事,上岸之後可以跟親戚朋友們各種吹,換來一陣陣驚嘆和一片片欽佩的目光,但處理不好就是事故,回頭需要向各種人解釋當時發生了什麼,所以在船上一旦工作方法定型,所有人都會嚴格按照成熟的方法執行,最大限度減少人為因素產生的變數。

So,大家還是收一收過度美好的嚮往吧,如果覺得我是在誇大其詞危言聳聽,不妨看看下面一組圖片

大多數人認為調查船是這樣

但往往是這樣的……

但往往是這樣的……


大多數人認為甲板上的光景是這樣的

但往往是這樣的

但往往是這樣的

大多數人認為船上睡覺的地方是這樣的

大多數人認為船上睡覺的地方是這樣的

但往往是這樣的……

但往往是這樣的……

大多數人認為船上的工作是這樣的

大多數人認為船上的工作是這樣的

但往往是這樣的……

但往往是這樣的……

大多數人以為船上的餐廳是這樣的

大多數人以為船上的餐廳是這樣的

但往往是這樣的……

但往往是這樣的……

大多數人認為海上設備是這樣的

大多數人認為海上設備是這樣的

但往往是這樣的

但往往是這樣的

大多數人認為海上見到的小動物是這樣的

大多數人認為海上見到的小動物是這樣的

但往往是這樣的

但往往是這樣的

大多數人認為返航的時候是這樣的

大多數人認為返航的時候是這樣的

但往往是這樣的……

但往往是這樣的……


說多了都是淚啊……

現在,大家還嚮往出海么?
如果依舊嚮往,我向你保證,你將有機會度過人生中絕對難忘的一段時光,作為暈船嘔吐、日夜勞作、三餐乏味的回報,你將有機會看到很多人一輩子都只能在免費電腦桌面上看到的景色

比如這樣的


而且,船上偶爾也是有妹子的

即使你的船上木有,漁家妹也是很贊的

即使你的船上木有,漁家妹也是很贊的

甚至這樣的;即使一個小小的角落,你也會發現不一樣的美,比如這樣的即使一個小小的角落,你也會發現不一樣的美,比如這樣的

甚至這樣的;即使一個小小的角落,你也會發現不一樣的美,比如這樣的即使一個小小的角落,你也會發現不一樣的美,比如這樣的

當然,還會有一群跟你一條船上拚命一口鍋里吃飯的好基友們,比如這樣的

當然,還會有一群跟你一條船上拚命一口鍋里吃飯的好基友們,比如這樣的

還有這樣的

還有這樣的

更重要的是,這幫貨可以跟你一起二……,比如這樣的

更重要的是,這幫貨可以跟你一起二……,比如這樣的

以及這樣

以及這樣


大家覺得怎麼樣?

打造海洋強國,這個充滿激(基)情成就夢想的事業,歡迎你的加入~~
百度音樂盒


沒腰怒答_(:з」∠)_ 多圖慎點!真的是多圖啊......
(反正也沒什麼邏輯順序 想到什麼寫什麼 大家就這麼一看!)
大三下就選課選上海洋生物學及海洋學實習 然後拖了半年終於在1009成功登上東方紅2號開始了為期5天的實習。
反正不管怎麼說肯定是激動的二腿啊! 「喂!是東方紅2號誒!船肯定超大!聽說吃的很不錯啊 住的應該也不賴吧」 總之特別期待就是了
然後還沒下車的時候拍了一張 激動。

↓上了船 等分了房間 滿懷期待的來到了239 這裡174cm 成為了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上了船 等分了房間 滿懷期待的來到了239 這裡174cm 成為了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每個房間都有一面鏡子 有水龍頭 洗臉池這樣

三人間 有一個上下鋪 還有一個人就睡在上圖右邊這個廢棄的沙發上....

三人間 有一個上下鋪 還有一個人就睡在上圖右邊這個廢棄的沙發上....


上鋪的我都是鑽進去鑽出來 空間特別小 坐起來是不太可能的...... 和室友躺在下鋪的時候能看到床板上前輩留下的各種....創作

↑這是從我們房間的窗望出去

↑這是從我們房間的窗望出去
接下去就是大家期待已久的吃飯時間........每人都要領一個碗一雙筷子 這一副傢伙跟了我們五天 每次吃完飯都要自己洗 帶回房間 餐盤什麼的都是分組洗 大概每個人都輪到兩次洗盤子打掃餐廳衛生 吃的我們都覺得還挺好的 兩個素菜一個葷菜 有湯 有米飯 饅頭 在船上這幾天胃口特別好不知道怎麼回事 最多時候能吃下一碗米飯 再加兩個饅頭 好像船上的饅頭都加了好吃的buff 女生都在說「再不下船我們就要胖死了哈哈哈哈」


第一天我們就在岸邊停了一天....上了半天的課 浮游、底棲、水文化學、氣象,都是我們要輪訓的內容 剛上船感覺挺不適應的 船沒有開 但是就是覺得很晃 反正那一個下午大家都昏昏沉沉的 當然也是摸魚了一下午嘿嘿
第二天早上開的船 激動的三腿啊!當然開了一個多小時(大概)就又停了....這兩天就是四個項目輪訓

↑采浮游

↑采浮游

↑開絞車

↑開絞車


↑采底棲


↑海泥

↑CTD

↑CTD

↑測風速風向 當然是擺拍嫌疑→ →

↑測風速風向 當然是擺拍嫌疑→ →
還有化學的並沒有拍照.....
倒數第二天去了大面站 我們班被分配到的是浮游生物 所以就光撈浮遊了=-=

↑行駛中

↑行駛中

↑當然還要寫實習報告啊_(:з」∠)_看我們多認真!

↑當然還要寫實習報告啊_(:з」∠)_看我們多認真!

↑在船上沒少拍照.....

↑在船上沒少拍照.....

↑乒乓桌 生態班同學的基地 聽說他們在這裡狼人殺了一路

↑乒乓桌 生態班同學的基地 聽說他們在這裡狼人殺了一路

↑定位在黃海也是人生第一次!

↑定位在黃海也是人生第一次!

↑總得看一次海上日落吧

↑總得看一次海上日落吧

↑也得有一次日出吧 這天早上定了5點55的鬧鐘 拍完了日出就滾回去睡回籠覺了...

↑也得有一次日出吧 這天早上定了5點55的鬧鐘 拍完了日出就滾回去睡回籠覺了...

↑海上看到的大概是運輸船吧

↑海上看到的大概是運輸船吧

↑交通船 就是把老師帶來帶走 把吃的帶來的船 朝船上的人揮手他們還回我了呢!

↑交通船 就是把老師帶來帶走 把吃的帶來的船 朝船上的人揮手他們還回我了呢!


↑差不多這樣的照片拍了一萬張

↑實習回來後有一個這樣的照片文件夾

↑實習回來後有一個這樣的照片文件夾

每天四點半就結束了所有的正經事(?) 吃完飯之後就在餐廳打牌- -餐廳到了晚上簡直就是個棋牌室
我們這個實習也就是上船玩了一圈 每天早上起來等吃早飯 輪訓 吃中飯 輪訓 吃晚飯 打牌....聽了一個老師給我們吹水也是特別的愉快老師眼裡也全是戲 還有電視可以看 鑒於自己並沒有很嚴重的暈船現象 所以樂呵的過了五天 那些暈船的同學真是..挺煎熬的在船上
當然真正的出海並不是我們這樣噠 科研不易啊_(:з」∠)_ 總之就是 大概是為了海洋。

以上。這真是一次奇妙的經歷。


聽老師說,第一次上船的青年學生無一倖免的重度暈船,不過老教授們特厲害,我們院的院士不知道為什麼就是不暈船,一般是不帶女學生的,太麻煩,還得另外安排住的地方還有廁所,還有出海的花銷比較大,一天得上萬吧,但是條件還是艱苦得一比,乾糧只能啃饅頭,老師拍的照片,除了南海風景好一些外,其他如黃海,東海等風景實在不好……
我們想出海應該是這樣的:

其實是這樣的:

其實是這樣的:

國內真心沒有國外那麼洋氣啊,

國內真心沒有國外那麼洋氣啊,

這樣的:

這樣的:

大海以為會很美:

大海以為會很美:

其實在冬天是這樣的:

其實在冬天是這樣的:


補充一下一樓,還有個學科分支,海洋地質。大概又可以分為幾個方向,一個是地質和地球物理方面,資源礦產探測與開發;一個是海底沉積物的運動、與水流的相互作用,已及沉積物對海水中物質的吸附、孔隙水的生物地球化學過程等方面。海底資源礦產的開發其實是海洋研究的重要驅動與應用領域。研究的方法很多,可能有水體中的沉積物捕集,懸浮泥沙濃度,底質採樣,岩芯收集等......

八卦:最近有個師弟出海期間找到了gf,是同航次其他課題組的女生。個人認識好幾對出海認識,最後修成正果的。分析一下,一則可能這些人平時太宅了,足不出戶,很少社交渠道,出海就一艘船,抬頭不見低頭見,怎麼也可以搭訕聊聊人生,從陌生到熟悉,有相見恨晚的,趕緊引為知己;二則出海總有很多突發情況,有的手忙腳亂,有的樂於助人,遇到困難彼此鼓勵一下,抑或有大風浪什麼,患難見真情,情愫暗暗生;三,想想,如果一對男女一起熬下半夜,又一起看大海,開星空,看日出,海風一吹,自然陶醉,會比較有親近感和儀式感,能不擦出點火花、發生點化學反應?

呵呵,先扯一點點,坐等樓下的精彩......


丟個視頻,一看便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rg07VDtTYk
只有youtube,牆內的小夥伴對不住了


謝邀。

在渤海上呆了五天,踏上陸地的那一刻,才重新知道了踏實這兩個字怎麼寫。

作為一個文科生,這可能是我這輩子唯一一次隨科研船出海的經歷。去青島的那天,恰好遇上海大的朋友要出海,就蹭了個名額,跟的科研船是東方紅2號,去了四個測量點。

頭兩天不省人事,在船艙里睡覺,到飯點去食堂,吃完了繼續睡。朋友說,日落很美,硬是拉著我去甲板看。我蹲在地上,面色蒼白,幽幽地說:我終於知道為什麼赤壁之戰曹操敗得那麼慘了。

這是第三天終於恢復神智的我:

於是開始跟著朋友做實(dao)驗(luan)。這次的實驗課題是測水文、天文、浮游生物和底棲生物。

水文包括水的流速、透明度等。你看這個盒子,就是用來看水的色號的,顏色越藍表示海水質量越好:

我們呆的測量地的水質大多是位於14~15號,聽說,澳大利亞大堡礁的水是1號(就是最底下最藍的那個顏色)。

我們呆的測量地的水質大多是位於14~15號,聽說,澳大利亞大堡礁的水是1號(就是最底下最藍的那個顏色)。

天文就是看雲~

浮游生物和底棲生物需要先採集樣本,看甲板上的大工具,就是用來採樣的:


經過沉澱等步驟之後就可以去實驗室玩啦- -



底棲生物是不是很可愛~

因為這次任務量不大,所以船上的五天分外漫長,船上的信號不太穩定,不過食堂里有兩台電視機,晚上一起刷《琅琊榜》。

日落和晚霞美不勝收:



船頭的五星紅旗會不會很寂寞:


海鷗每天會來打卡:


船員們在這裡終老:


他們做著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工作:

我們的浪漫,就是他們的一生。


推薦閱讀:

如何避免海洋的「公地悲劇」?
目前大規模造紙業污染到底嚴重嗎?若是符合排放標準的污水對環境的影響還有多大?
熱帶淺海為什麼沒有浮游生物呢?
生活在 450℃ 高溫環境中的海蝦,該如何吃?

TAG:海洋 | 海洋科學 | X 是種怎樣的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