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精神科治療是否值得抑鬱症患者信任?

先說,這個問題沒有任何挑事的意思。
我是一名心理諮詢師,我認為在抑鬱症的治療中,藥物治療是首選手段,所以遇到抑鬱主訴的來訪者,都會介紹他們首先接受精神科的診斷和治療。
但現實情況下,總有很多潛在的患者對精神科治療抱有不信任的態度。我在微博普及這一觀念時也收到了不少抑鬱者對精神科治療的抱怨,抱怨主題包括:

1,診斷不清:沒有達到診斷標準的,卻被診斷為抑鬱症,並用藥。這背後可能有醫生的利益考慮。簡單說就是本無必要吃藥的,出於利益考慮給開了葯。
2,治療體驗差:醫生懶得問診,讓患者填冗長的,「網上隨處可見」的自評量表(並且也有利益考慮),不給患者自由表達的機會。
3,藥物副作用:抗抑鬱葯會帶來對健康(包括智力)的長期損害。
4,效果不佳:按醫生要求長期服藥,沒有明顯改善。
5,跟醫院和醫生水平有關:地方醫院的精神科醫生容易誤診。

大致來說,潛在患者對精神科治療的擔心有以上這些,還有一些是明顯荒謬的例如「會被當成精神病關起來」之類,就不用特別駁斥了。上面這幾條,就我的知識和經驗來說很難解釋清楚。所以想求教於專業的精神科醫生,看看真實的情況是什麼樣。

再次申明我的態度:我本人認為精神科治療是抑鬱症的首選療法,傾向於駁斥以上說法,如有靠譜的專業回答,會轉到微博盡一份傳播之力。


精神科、精神病院這20年來的實質變化並不多,因為按照傳統,精神專科的大部分工作是要收治嚴重的各種精分、雙相障礙等病患,醫護人員的大部分時間精力都在維持這些嚴重病人的生活質量,除非是急性發病例如青春型精分、急性心因性障礙,對其他重病人的病情好轉也沒有多少期待,有的地方已經和幼師的工作方式差不多了。所以對一般心理障礙、心理疾病、心身疾病的重視情況不夠,仍舊處於生物醫學思維的慣性模式。近些年來各個精神病院都開設了心理科,但是受到原有治療習慣、病人就醫習慣的雙向影響,心理科的「體驗」始終難以令人滿意。

「精神」和「心理」位於連續的譜系,並無嚴格界限,英文中也是同一辭彙。國內由於長期歧視精神病人,始終未發生過類似於百年前起源於美國的精神衛生(人權)運動,加上「重治療、輕預防」的醫療現狀,所以病人總是拖到情況嚴重才不得不就醫,這反過來又強化了精神專科的工作定向。

20年前國內開始出現心理醫院,試圖填補中間狀態,但是社會上散在的重症患者太多,家屬往往將他們藏匿起來而不是送醫,當他們發現「心理」醫院後,接受度顯著提高,床位和門診逐漸被重患者佔據,心理醫院慢慢又變成重症精神病院,反過來又抑制了輕症患者的就醫意願。

10年前一批有醫師執業和心理諮詢執業雙資格的醫療人員開始嘗試單純的心理醫院,拒收重症患者。但是輕症患者的受幫助意願很低,依從性不高,對高額費用無力負擔,醫院本身又缺乏政府投入、捐贈、醫療保險、藥品收入等資金來源,最終都運轉不下去了。的確,在國內醫療服務價格被嚴格管制和普遍壓低的生態下,拿著醫師執照反而是一種作繭自縛了。這就導致這一幾乎單純靠醫療知識和專業技能服務的領域,形成了走投無路的局面,真正有志於從事相關工作的醫療人員不得不離開。其對應的,正是大量抑鬱症、「神經症」患者得不到真正的幫助,形成醫療資源和服務對象的配置錯位。

在各大城市中,原有一些經營困難的廠礦企業單位的附屬醫療機構,例如各個門診部,還有一些民營醫院,敏銳地嗅到了這個龐大的市場,開始鋪天蓋地的打小廣告,主治「抑鬱、焦慮、失眠」,而相關醫療人員往往不具備相關資質,大多在利用自有渠道出售成分模糊不明的中藥製劑,造成了市場的混亂和整體行業聲譽的下降。

個別精神科退休醫生護師開設了個體診所,同時利用從招待所、小旅館甚至普通民居改造而來的床位,收治的仍然是重症患者。

以上就是整個國內社會的精神(心理)醫療生態。
我只描述,不評價。但是有另外兩點我想說說。

一、精神心理譜系是多軸診斷,CCMD、DSM、ICD一直在改版、修訂,許多診斷的內涵都在重新定義和分類,而且這些最新的進展對國內而言有滯後效應,同時還有國情問題和文化衝突。導致很多情況只能給出模糊診斷,我們都知道,診斷只是個分類方便的東西,不意味太多意義,就算癥狀極其典型,我們還要做到不貼標籤。每個人的人格基礎、思維方式、認知結構、生物學改變都是不同的,就算表現形式完全一樣也可能存在不同的機制。何況,心理諮詢師的診斷又有一套標準,這套標準雖然在書面上已經試圖儘可能清晰,但我們都知道諮詢實踐中往往是做不到涇渭分明的。

二、心理諮詢師的執業資格認定,曾經引起國家的衛生、教育、勞動三個大部進行爭奪,最終花落勞動部(即如今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我個人認為是最糟糕的結果,就不展開說了。


被李老師邀請,好激動!

我曾經是精神科醫生,現在做心理諮詢師,我就從醫生的角度談談這個問題。

心理科醫生:
現在各大醫院都設有心理科,目前醫院醫生的思維還是以生物醫學模式為主導,即用藥來治療疾病。實際上在醫院心理科也只能做到這一點,因為醫院心理科的設置無論從硬體還是軟體都達不到為來訪者(患者)提供心理治療的要求。
先說硬體方面:以前曾在一家三甲醫院心理科見習,心理科門診是一間小小的診室,與其他臨床科室一樣,只是簡單擺放了兩張辦公桌,幾把椅子,還有用於心理測量的電腦。這種「冷冰冰」的環境很難讓患者放鬆下來向醫生傾述。
從軟體角度說患者想與醫生傾述也根本不可能。因為醫生通常一個上午要看30到40個病人(甚至有可能更多),根本就沒有時間聽來訪者詳細介紹情況,只有新的患者才可能留出至多10分鐘的時間。另外,醫院的環境也容易讓患者產生這只是個門診的印象,經常是一大群患者湧進診室(患者常常對我們請出的要求熟視無睹啊),試想,在滿滿一屋子人的眾目睽睽之下,怎麼可能放鬆下來向醫生傾述內心的痛苦(這當然也是醫院管理工作不到位)。
另外一個讓醫生不願做心理治療的因素就是經濟原因。醫院的收費是衛生局定價不可擅自更改的,我曾看到門診上標明各項治療的價格,你猜心理諮詢的價位是多少?
一次20塊!!
我曾問過主任,這20塊定價是指多長時間?一小時,一刻鐘,還是10分鐘,我們主任也說不出來,只說反正醫生沒有開過這項治療的,你就是開了病人也不願意,因為病人覺得醫生解釋病情應該算在挂號費里,憑什麼多收我錢。比較起來,開藥省事多了,效益也好多了。一些醫院有規定,科室收入達不到定額,醫生就別想拿全工資。你讓醫生怎麼辦?

精神科醫生:
我記得在大五去醫院實習之前,老師就對我們講,在臨床看病,一定要從最重的病開始想,一個一個排除。我想精神科醫生往往就是沿習這樣的診斷思路,加之在精神衛生中心的患者,往往都是重症精神疾病患者。我以前在醫院工作時,我們科雖是心理科,但收治的患者99%都是精神分裂症。所以,精神科醫生把患者的病情判斷」重一些「也是自然的。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患者往往對自己病情認識不足,通常都認為自己的病沒有那麼」重「。一位師兄告訴我,在我們醫院的睡眠門診,大多數患者都是抑鬱症,焦慮症。在抑鬱症門診,患者大多是精神分裂症。我自己也曾遇到這樣的情況。一次接到外出出診諮詢,患者家屬說患者只是因與男朋友分手心情不好,這段時間睡不著覺,也不願意出門。可到了他家才發現患者有明顯的幻聽,思維破裂,怪異行為,是非常典型的精神分裂症。可家屬還說,醫生你給她做做諮詢,解開她心裡的疙瘩就好了。患者(或家屬)不專業的診斷,加之媒體對醫患關係的渲染,也容易導致對醫生的信任不足,另外,精神疾病往往沒有明確的實驗室檢驗結果或影像檢查結果做為診斷依據,在很大程度上還是靠臨床癥狀表現來下診斷,因此可能導致患者認為醫生亂開藥。

治療精神心理類疾病都有一些副作用,而且這類藥物應用就要求足量全程用藥,這也容易使患者對藥物產生擔憂,通常是認為這些葯都是鎮定的,吃了把大腦就抑制住了,或者這些葯有依賴性,吃了就一輩子都離不開了,等等。這幾乎是在每一位患者身上都能見到的疑慮,醫生也通常會向患者解釋,並特彆強調這些葯一定要按時按量吃,否則非常影響治療效果(如果不能規律用藥,可能對預後有有不良影響)。但對於有些患者來說,可能就會認為醫生在賣葯了。

另外,這類藥物通常都有一些副作用,有些患者用藥感覺頭暈沉,嗜睡,噁心等,這些副作用加深了患者的疑慮,也成為導致患者停葯的重要因素。其實這些不適感通常會消失,如果實在不能耐受可以讓醫生換藥。

其實從醫生角度看,心理諮詢界也是魚龍混雜,現在諮詢師准入門檻太低,很多人只是簡單學習一些皮毛知識就出來做諮詢,在諮詢中可能不能識別出重症患者,我在諮詢中就曾遇到有的精神分裂症和雙相情感障礙患者在求助心理諮詢後沒有得到諮詢師的準確判斷,使患者沒能及時得到治療的情況。

雖然現在精神,心理疾病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但公眾對這類疾病的相關了解還非常有限,對公眾做好科普工作,打消不必要的疑慮和誤解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想到哪寫到哪,寫的可能有些亂,請各位見諒。


可能要扯遠一點換個角度看問題,我覺得上面的這些問題在醫療中十分常見,只是放到精神疾病這一塊很突出,很值得特別研討一下。主要問題在於:醫生和患者看待患者病情的角度完全不一樣,而這種矛盾非常難以調和

當一種疾病沒有『非常有效』的療法(即不是藥到病除),當醫生和患者之間間隔了巨大的知識鴻溝,醫患各方會採用什麼樣的行動?最後的結果會是怎麼樣?這在某種程度上是醫療行為中最基本問題之一,在精神疾病中更甚。中國惡劣的醫患關係又進一步改變了上面的博弈情況;這個暫時不說。

抑鬱症的那些特點影響了醫生的治療和患者就診行為呢?

  • 較強的自我恢復性:會有數量不少的一部分人在數月內自愈,而且不再發。當然還有一部分反覆的,難治的,非常嚴重包括自殺等等。整個疾病譜就出現了非常極端的兩種情況。
  • 病情波動反覆,療效不佳:這是無可奈何的現實。對於輕中度患者,藥物可能和安慰劑一樣效果;始終有一部分人對治療毫無反應。發現抗抑鬱葯半個世紀過去了,相關的Trials數量可以排上榜首了,但是依然沒有開發出革命性的新葯,反而有數個大藥廠決定停止相關研發。再加上要求病人長期服用,依從性很難得到保障。
  • 診斷非客觀:主要根據病史,從純行為的角度來診斷;相關量表在受訓醫生中信度還算可以,但是和其他疾病比起來可就差遠了。如果說在A處診斷抑鬱B處診斷雙相C處診斷沒病,病人相信誰呢?

從醫生角度是怎麼看抑鬱治療的呢?統計下來抗抑鬱葯還總比安慰劑強,(對於自殺)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還是吃藥吧。要是這個不行給你換一種,堅持兩個月有效就OK。
But .... 病人可能是這麼想的:這醫生說的可不可靠啊,因隔壁xx吃了葯完全沒效果啊/xx沒吃藥每天堅持跑步就好了啊/xx說xx替代醫學有用啊/xx說吃了葯會變傻啊...
#@ ×%¥ 壓根思維沒在一個方向啊,說好的醫患一條心呢???

醫生群體基本的立場是科學性,然而醫學科學中仍然包含了大量不確定性,精神疾病更加放大了這種不確定性,而許多患者在意的是這些不確定性帶來的負面影響。理性vs非理性的矛盾,很難調和吧?最容易提出也最難辦到的方案就是加深溝通;溝通的目的是要讓醫生理解病人的非理性選擇從而改進方法讓病人接受理性的方案,病人需要認識到哪些是真正有用,而哪些非理性選擇可能是有害的。此話題太大不表了

回到題目的問題上。

  • 3,藥物副作用:抗抑鬱葯會帶來對健康(包括智力)的長期損害。

曾經查文獻寫了一個答案但接近完成時草稿丟失,非常遺憾。對抑鬱藥物的研究相當豐富,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抗抑鬱葯能對患者的認知能力、智力等等造成損害,無論是近期還是遠期。恰恰相反,有牛毛般的文獻表明,抑鬱症本身會對人的認知功能造成損害,患病期就不說了因為DSM診斷標準里本身就包含了一條認知損害的表現,還有研究認為遠期也會造成一定程度的認知損害。抗抑鬱葯有一些明顯的軀體性-植物神經的副作用,絕大部分是消化道反應(噁心,便秘之類)。綜上,為了擔心很可能不存在的『智力損害』而不服用藥物是非常不明智的。對此的不信任及恐懼情緒反而可能是抑鬱症本身引發的

  • 4,效果不佳:按醫生要求長期服藥,沒有明顯改善。

可以在就診時給患者『洗腦』,大幅度糾正觀念。承載心靈的器官是大腦,沒有單純的『心理問題』,精神疾病不過是一種『大腦疾病』罷了。甚至可以拿Alzheimer"s和抑鬱症做比方,都是病因不明的大腦疾病,都是慢性病需要堅持服藥,經常複診。5分看醫生和藥物,還有5分看患者,成功的傳達觀念,鼓勵患者堅持也是成功治療的一部分。

問題 1,診斷不清 2,治療體驗差 5,跟醫院和醫生水平有關。 這還牽涉到諸如醫療資源分配等問題,個人立場不表也罷。

以上系缺乏臨床實踐經驗、做抑鬱症臨床基礎研究的博士僧跑題


目前精神科對於抑鬱症的治療的確不盡人意,但這並不等於「不值得信任」。我嘗試逐一說明。
1,診斷不清:沒有達到診斷標準的,卻被診斷為抑鬱症,並用藥。這背後可能有醫生的利益考慮。簡單說就是本無必要吃藥的,出於利益考慮給開了葯。
抑鬱症的確存在擴大診斷的現象,但首先,不僅國內如此,發達國家也如此。之所以有這個傾向,是因為抑鬱症危害較大,患者較容易出現自殺行為,因此出於對患者人身安全的考慮,有時候醫生會以防萬一,擴大診斷。所以「出於利益開藥」這種說法是片面的。
2,治療體驗差:醫生懶得問診,讓患者填冗長的,「網上隨處可見」的自評量表(並且也有利益考慮),不給患者自由表達的機會。
自評量表早期醫生會比較常用到SDS之類,但現在更常用的是SCL-90。SCL-90是一個相對來說非常科學的量表,對於一般患者而言,可以全面評估患者的各方面精神癥狀程度,包括抑鬱、妄想、強迫等,並且不容易被患者的主觀感受影響最終分數的客觀性。臨床上以抑鬱症為由求治,並描述了自己抑鬱癥狀的患者,並不等於就是抑鬱症,所以這個量表在初診的時候用於篩查,個人覺得是可以用到的。
3,藥物副作用:抗抑鬱葯會帶來對健康(包括智力)的長期損害。
藥物副作用普遍存在,不存在國內國外之分,但是它具有很大的個體差異性。臨床上存在的情況一般是以下幾種:
(1).絕大多數藥物副作用是可以耐受的,有部分患者在還沒等到耐受之前,就自己停了葯。
(2).無法耐受的情況下,是可以換藥的,另一種治療機制相近的葯,可能會完全沒有這些難以耐受的副作用,但又有一部分患者在沒有嘗試換藥之前,自己停了葯。所以,在出現難以忍受的副作用的時候,最需要做的事情,是聯繫醫生。
(3).對於健康的損害,在合理的劑量範圍內,和普通的治療高血壓的藥物沒有多少分別,有部分藥物可能造成轉氨酶升高,但它是一過性的,或是可以通過葵花護肝片等降低的。
(4).對於智力的損害,包括注意力、理解力、記憶力的下降,就抑鬱症而言,絕大多數是主觀感受,和病情密不可分,而非藥物作用。
精神科有相當成熟的應對藥物副作用的一系列處理方法。
4,效果不佳:按醫生要求長期服藥,沒有明顯改善。
臨床上的確存在難治性抑鬱症患者,即使聯用多種藥物也無法改善病情,但此類患者為數不多。抑鬱症的康復,並不等於就只靠藥物。在藥物之外,還要做相當多的心理上的建設,自身思維模式、情緒處理模式往往都是需要重建的。運動、物理療法、心理諮詢,都是需要用上的。對情緒有嚴重影響的客觀環境,也是需要重視的。如果只是服藥而忽略了這些,那顯然藥物的作用也是非常有限的。
5,跟醫院和醫生水平有關:地方醫院的精神科醫生容易誤診。
精神障礙是一個連續的譜系,而非很多種獨立的病種——像感冒和乙肝那樣彼此獨立。精神科中,很多同樣的臨床癥狀會存在於多種不同的精神疾病中,彼此交叉。就像被害妄想,是可以在抑鬱症、雙相障礙和精神分裂症中都可能看到的。因此,這決定了精神科疾病容易誤診,就像有些病例看上去既像雙相障礙,又像精神分裂症。所以,醫生的臨床經驗較為豐富,誤診率會相應降低,但這不是絕對的。在我個人的經驗中,我有時候會主張輕診斷、重治療,只要治療有效,具體診斷是什麼,沒有太多必要去糾結。——每一種疾病,每一個患病的人,都是平等的。

我接觸過很多急於求醫卻醫治效果始終不好的患者,抑鬱症給人造成的痛苦是巨大的,對生活、工作、家庭的影響也是巨大的。在目前醫療水平有限的情況下,我們更應該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為自己創造良好的康復環境。我們都期待著藥物研發的進步、醫療體制的進步,期待著所有的歧視與偏見在某一天會消失。文明總會進步,總有一天,我們可以毫無負擔的說出精神疾病,毫無負擔的治療精神疾病。
謝謝邀請。


謝李老師邀。缺乏臨床經驗,僅就實習所見來談。掃了非「親歷者」的答案,對贊同的回答作點補充吧。答著答著決定匿名。
1,診斷不清:沒有達到診斷標準的,卻被診斷為抑鬱症,並用藥。這背後可能有醫生的利益考慮。簡單說就是本無必要吃藥的,出於利益考慮給開了葯。
實習單位主要在門診。受限於抑鬱症的診斷標準,首診病人我們一般診斷為「抑鬱狀態」,明顯心因性的,不見得開藥,就是開了葯,也會建議心理諮詢。對正常的情緒低落、顯著的人格障礙和明顯的應激障礙,醫生還是辨別得清的,不會「一說心情難過就給開抗抑鬱葯」……對PTSD,的確是酌量給抗抑鬱葯的,印象中教科書里治療原則也是如此。
在住院部,一些未達抑鬱症診斷標準的患者,有時是考慮其經濟條件,方便報銷而下診斷。利益考慮的事情,不是所有醫生都這麼做。似乎有這樣的共識:治療抑鬱症,療效最好的方式是藥物治療合併認知行為治療。
4,效果不佳:按醫生要求長期服藥,沒有明顯改善。
首先,抗抑鬱葯療效個體差異性的確滿大的。服藥的最初一個月,患者和家屬得積極配合醫生,按時複診,及時按醫囑調整劑量、換藥或加藥,具體的操作方式指南有詳細闡述。門診看到很多患者吃一兩周就不再來了,過幾個月情況惡化又出現,再消失。默默地說,您這麼吃藥,是想專門體驗副作用么……這樣吃藥,吃再長時間,難以足夠長時間達到有效血葯濃度,就算有效,一方面那是自愈,一方面那是安慰劑效應……
其二,藥物起效是需要時間的。把劑量加到治療劑量後,大多數藥物要兩周才見效。艾司西酞普蘭起效快,但是作用較輕,一般會在治療初期使用,再針對癥狀特徵換作用更強的。很多患者不理解,醫生有時也沒耐性解釋,依從性就不好。
其三,的確有難治性抑鬱症,吃也吃不好的。突然很好奇,真的這類患者跑去諮詢,有沒有通過心理諮詢得到控制的?
3,藥物副作用:抗抑鬱葯會帶來對健康(包括智力)的長期損害。
嗯,感性地講,歡迎鞭笞……服用老的抗抑鬱葯(三環類)的患者似乎明顯遲鈍,這可能和這個人群年齡較大、經濟水平和受教育水平低有關。
一些抗抑鬱葯(比如米氮平)和增效劑(奧氮平,奎硫平等)的確有顯著嗜睡的副作用,一些主訴失眠的患者吃了以後睡眠回來了,另一些則抱怨整天軟塌塌的、感覺腦袋變笨了。(不管是不是藥商陰謀)沒有研究表明這些藥物對患者認知功能造成損害。
反而,舍曲林這樣的新型抗抑鬱葯,有顯著的神經保護功能。它是少有的適用於青少年的抗抑鬱葯。
至於其它副作用,價格更貴的新葯主要集中在抗膽鹼反應(口乾、胃腸不適、便秘等等),停葯後消失。對其它少見的副作用,醫生會在用藥前和用藥後定期開具相關檢查,出現相應問題會對症處理。至於患者簽字拒絕檢查……也是沒辦法的事。這又是另一個問題了,不表。
還有一個特殊的副作用,變胖。這個在精神分裂症更多見,米氮平促進食慾也可能導致體重增加。所以醫生用藥前要考慮的因素還挺多的,比如女孩子愛美吃了葯變胖不吃怎麼辦,那就盡量不開,或者開要前確認服藥者能接受。
2,治療體驗差:醫生懶得問診,讓患者填冗長的,「網上隨處可見」的自評量表(並且也有利益考慮),不給患者自由表達的機會。
我相信這一條提問者心裡也有自己的答案,比如這是干預前的必要評估,比如這是確診的重要依據。但是從患者感受來看似乎給他們的時間太少了,電腦上打量表真的是件看上去了無意義、浪費時間的事。的確在這點上,心理門診「名不副實」,患者是來說心裡話、尋求安慰的,遭到的卻是如彼冷冰冰的對待,還要支付高額的費用。這是限於醫療條件,一天那麼多病人,看不完加班肚子是很餓的。於是我們「有效率地傾聽」,並在權威模式下「給予指導」。作為任務機動的研究生,我在跟門診時會選擇看上去需要傾訴的患者或家屬進行交談。我相信臨床醫生不是沒能力或意願做這件事,只是門外黑壓壓的一片人,不講效率可怎麼辦呢。
另,有時候做MMPI,是排除存在關係妄想、罪惡妄想或幻覺癥狀的精神分裂症,有的個案是確定要做心理治療,幫患者省去在機構接受測評的高額費用。
心理諮詢從業者們,也不必妖魔化精神科醫生……我們的隊伍不夠整齊,但我們很多人在為這個社會個體身心健康努力。
本人精神病學碩士畢業,研究生課題抑鬱症的認知相關研究。臨床經驗極少,如有錯漏,請不吝指出,多謝。


用知乎那麼久才來沒有這樣生氣過,今天我就是要掛人了!
@ 半夢半醒


你認為我的幻聽合情合理,因為長得丑所以被孤立。因為長得丑被孤立所以精分合情合理。長得丑就是應該自卑就是應該心理有問題。
而且你一口咬定我就是長得丑。
我說我媽對我過於嚴格而且常有家暴行為,我長期受到傷害導致嚴重的社恐和自卑。
然後你揪住一件小事非得說我是因為怕血怕針才記恨我媽,說我身在福中不知福。
可是事實上我根本不怕血也不怕針管!

有眼睛且有閱讀能力的人可以自己看看,我列舉出來的事情哪一件不算家暴?
我對這些事情印象如此深刻恰恰說明了這些事情對我造成了多嚴重的影響!
時至今日還是覺得特別恐怖!
常年在這種環境下生活還不算受到傷害,還是我身在福中不知福,不該抱怨?
我真不知道你的腦子是用來幹什麼吃的!
精神和心理方面有問題的人不是傻子不是智障,不是你可以隨隨便便找優越感,欺負來欺負去玩語言文字的對象!
這就是我說的生活當中明明對病人們抱有極大的惡意,還裝的若無其事,趁其不備就猛插一刀的人!
你這種人簡直是社會毒瘤級別的!對於在原生家庭受過傷的人挖開老傷口進行二次攻擊,嘲諷人家的傷口不算傷口,硬生生的安上別的罪名。
說什麼所謂的身在福中不知福,這種狗屁不通的話你自己敢信?
我在這剖析我受過的傷和原生家庭的細節,想找到思路,你就在這裡攪混水。
不懂心理學可以不要亂說話,別看過幾本書就以為自己是專家,到處給別人做心理分析精神分析的,你看看你那個德行!就你也配?!
在這方面有問題的人大家一起來交流可以,但是像你這種純粹來找麻煩的人還是有多遠滾多遠!
我不需要你的惡意和你所謂的成熟理性!

只敢匿名來答。

我14歲那年開始產生幻聽幻覺,一開始只是覺得很奇怪,為什麼那麼多不合常理的事情出現了。每當我聽到別人在議論我的時候,我就會循著聲音找過去,可是看到的是大家在做自己的事,沒人說話。

有了兩三次試探之後,我覺得自己很可能是出現了幻聽。

那天中午我特別緊張,一下課就趕快打車回家。跟我媽說了這些事情,我媽很認真的看著我說,你太累了,先回去睡一覺,明天早上我們去二院。

第二天早上,在二院掛了號,我有點不安。心理雖然已經有了準備,都是還是被打擊到了。

診斷是精神分裂症。

開了當時最好的葯,歐蘭寧。

在我們這個小城市,精神病人是影子一般的存在,他們沒有尊嚴,出在邊緣地帶,吃著最便宜的葯,被人疏離看不起。

從那天開始,我媽媽就陷入到崩潰的狀態中。她不明白我為什麼突然就這樣了,可是作為一個母親,她只能無條件接受這個事實。

而我的世界也開始天塌地陷。

因為我的自卑,多疑,敏感,即使服了葯之後,真的沒有了幻覺幻聽,我還是會想像有這種聲音。

我始終覺得這是我的心魔,不是光吃藥就能解決的。

可是如果不吃藥,我的結果肯定是直接瘋掉,然後住在二院里渾渾噩噩的度過下半生。

吃藥讓我保持了理智,讓我不再那麼敏感,歇斯底里。

吃了一個星期的葯,我和媽媽一起去了上海,在精神衛生中心找到了徐昀醫生。

第一次去的時候擺在我面前的是各種測試。

測完之後我和徐昀聊了很久,很久。我堅持認為自己有嚴重的幻聽幻覺,而且我認為我應該吃藥。給出的治療方案也很合我心意。

我在旁邊的書店還買了很多關於精神衛生的書,後來還去買了很多精神分析的書。

在服藥的那一年半,我一開始胖了十幾斤。後來體重暴跌四十斤,整個人瘦到臉頰都有點凹陷。

這一年半我讀了很多很多書,關於教育的,關於文化的,關於歷史的,還有很多心理學。

書讀的越多,我就會常常思考。

我一直很想知道我幻聽的來源。

後來在我高二分班之後交了一群新朋友,那個時候我的病情好了很多。

我感覺自己的社交能力萎縮的更嚴重,一部分是性格原因,還有一部分就是我討厭親密關係。只要有誰和我關係好一點,我馬上就會覺得很恐慌,很不安,怕受到傷害,也怕上海別人,更怕別人了解我。

這種感覺難受極了。

可是畢竟有了一群新朋友,大家對我都很好,很快的我也開始習慣了。

因為病情好了很多,二次複查的時候,醫生把我的藥劑量減半了。

減半之後,我的神經敏感了不少。

我又開始思考當初那些幻聽的來源。

漸漸的,我試著停葯。

停葯後的一個星期,並沒有出現任何異常。

我開始漸漸恢復了神經敏感度。

在又一次複查之後,正式停葯了。


停葯後的一年,我參加了高考,本來是藝術生的我,因為生病,幾乎把專業課全部耽誤了,可是最後的努力,還是有用的,超了藝術類一本線30多分,但是上不了。現在在魔都的一所普通專科讀大二,打算準備升本科了。

後來當我想明白幻聽的來源時,我已經知道了真相。

一開始的議論聲是真的存在,可是我認為不合理,就輕率的否定了。長期這樣,我就有點分不清現實了,後來,即使沒有出現聲音,我也有強迫性的幻想,幻想這個聲音是存在的。

我那個時候一個完全混亂了,根本停不下來。直到服了葯之後才有所好轉。

題主提到關於開藥,我作為一個過來人覺得,首先要相信醫生,其次是要遵醫囑。毫無保留的把病情告訴醫生才有利於判斷。不然只會越來越嚴重。

我相信精神疾病是可以治癒的,除了葯,還有就是家人和朋友的支持與鼓勵。

良好的社交狀況對走出自卑自負自我封閉和強迫症有這特別重要的作用。

雖然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時間耽誤掉了,可是我還年輕,我還有機會,我不會放棄自己。

得了這個病,沒有成為廢人已經是萬幸。還能上大學,我已經覺得很幸福了。

我已經停葯快三年了,沒有複發,基本上就算是痊癒了。

我本人還是很認可國內的精神科醫生。


利益相關:曾任抗抑鬱葯醫藥代表,現任心理諮詢師。
1,診斷不清:沒有達到診斷標準的,卻被診斷為抑鬱症,並用藥。這背後可能有醫生的利益考慮。簡單說就是本無必要吃藥的,出於利益考慮給開了葯。
??診斷不清是存在的。但是不光是出於醫生利益考慮,而是有些精神疾病癥狀較為複雜,比如抑鬱焦慮常常共病,比如雙相抑鬱和單相抑鬱又有很大不同。而醫生病人很多,初診病人最多給30分鐘時間詢問診斷。至於題主說的未達到診斷標準就用藥,是因為西醫是對症用藥的,無論你是不是達到診斷標準,用藥物如果可以控制癥狀,大夫也會用的,畢竟抑鬱症是越早治療,越容易治癒
但是就國內目前的心理諮詢業態來說,精神科再怎麼診斷不清,也比很多心理諮詢師診斷清楚的多了吧。

2,治療體驗差:醫生懶得問診,讓患者填冗長的,「網上隨處可見」的自評量表(並且也有利益考慮),不給患者自由表達的機會。
??確實有部分這樣的醫生。我見過的好醫生,對初診病人也只會給到30分鐘左右詳細詢問病情,但是他一個專家號才9塊錢啊!這當然不能跟心理諮詢師比。做自評量表也很正常,西醫講究的是循證證據,量表就是一個很客觀的評價指標,這是對患者負責的態度。

3,藥物副作用:抗抑鬱葯會帶來對健康(包括智力)的長期損害。
??抗抑鬱葯確實有一些副作用,但是沒有題主說的那麼嚴重。以現在常用的SSRI和SNRI類藥物舍曲林、文拉法辛舉例,副作用都是可耐受的,一般服藥兩周之後就會耐受,也並不會對健康帶來長期損害,也不會損害智力。而且相比抑鬱癥狀,這些副作用帶來的不適感其實要小很多。

4,效果不佳:按醫生要求長期服藥,沒有明顯改善。
??這個問題就有很多可能了,診斷是否準確,服藥是否對症、劑量是否足夠都可以去詢問。而且如果沒有明顯改善,完全可以告訴主治醫師讓他調整用藥,最關鍵還是對醫生的信任。其實這和來訪者對諮詢師的信任是一樣的。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有一些心因性的抑鬱光靠藥物是治療不好的,因為導致他問題的原因不僅僅是生物學的原因,還有環境和人格的原因,這時候就需要輔助心理諮詢才能夠達到治癒。

5,跟醫院和醫生水平有關:地方醫院的精神科醫生容易誤診。
??這個也確實存在,但是咱不能以偏概全,比如誤診幾率高嗎?我相信精神科醫生的誤診是小概率事件,如果精神科醫生常常誤診,在現在的醫患狀況下他的飯碗肯定保不住多久的。再說心理諮詢師也有水平參差不齊的。

其實這些問題,很多都是患者出於自己的錯誤認知習慣而產生的,這些消極思維是抑鬱症的癥狀所在,讓來訪者意識到這一點不容易,但是這正是我們諮詢師要做的工作。


(我不是精神科醫生)
精神科和藥物治療不一定是抑鬱症治療的最佳手段,也不一定是首選手段,要看具體癥狀和病情輕重。已有很多 randomized, controlled 臨床試驗證明藥物與談話治療(數據主要來源於 CBT)對於輕度和中度病情效果相似,而談話治療的效果有時更持久。如果結合藥物與談話,效果能超過單用藥物或談話療法。雖然我不了解國內精神科情況,但是有所耳聞精神科與心理科配合差,聯合療法不常見。

抗抑鬱藥物的有效率在雙盲的臨床試驗里基本都在三分之二左右,比較大規模的臨床試驗表明至少一半的病人在服藥之後即使病情好轉仍會有殘餘癥狀,尤其是重病和複發的患者。很多患者需要換好幾個葯才能找到有效的。加上生效時間長(四到六周),用藥難度比抗生素降壓藥高多了,對於病情嚴重且疑心重重的病人來說有很多實際的困難。社會上對精神疾病充滿偏見疑慮,治療抑鬱症是持久戰,醫生不應該過於責備病人不遵醫囑,不肯持續長期吃藥或者抱怨副作用。

希望專業和非專業人士不要把藥物當作所有抑鬱症案例的 first line treatment,不要輕視談話治療的效果(雖然執行起來難度高,水平也參差不齊)。

關於 antidepressants 和 CBT 療效的臨床試驗數據過去二十年里多得不得了。有興趣的可以上 PubMed 或 Cochrane Review 查一下。

當然臨床試驗和文獻並不能解答國內的心理談話治療和精神病科醫生是否值得信任的問題。不過我看知乎上的有些心理治療師至少發文還挺靠譜的,CBT 也貌似有很多人學和做。病情不嚴重的抑鬱症患者可以找找看,不一定要先上 antidepressant。如果你是一個很好的心理治療師,我認為也不必讓每個病人都去看精神科和吃藥,病人表達對醫院和藥物的不信任,未必只是抵抗治療。

我隨手搜了一下,例如 JAMA 上的一篇 Meta-Analysis:
http://jama.jamanetwork.com/article.aspx?articleid=185157
Conclusions The magnitude of benefit of antidepressant medication compared with placebo increases with severity of depression symptoms and may be minimal or nonexistent, on average, in patients with mild or moderate symptoms. For patients with very severe depression, the benefit of medications over placebo is substantial.

Lancet 上一篇 randomized trial 關於 CBT 療效:
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 as an adjunct to pharmacotherapy for primary care based patients with treatment resistant depression: results of the CoBalT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 The Lancet

Interpretation
Before this study, no evidence from large-scale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was available for the effectiveness of augmentation of antidepressant medication with CBT as a next-step for patients whose depression has not responded to pharmacotherapy. Our study has provided robust evidence that CBT as an adjunct to usual care that includes antidepressants i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reducing depressive symptoms in this population.


好棒的題目,我這學期正在上Abnormal Psychology,也正好剛剛開始讀Clinical Case,在這裡試著寫幾句,希望能參加到厲害的各位的討論中來。What I write about it"s really just my two cents. I welcome all kinds of discussion and critics : ) If you feel distressed, please don"t hesitate to seek help from authoritative and qualified professionals. *I am only a undergrad thinking about going into the clinical field* , I am *no where qualified * by any means on the assessing and treating of clinical psychology.

@李松蔚 老師列出的問題,也就是藥物治療抑鬱症的優勢,其實更多的是國內Clinical Psychology臨床心理學的總體發展不甚完整導致的。診斷不清,治療體驗差,藥物副作用,效果不佳,這些問題有可能存在於每個發展不完整的醫療學科,也當然包括精神病學和臨床心理學。

現在心理學診斷的Paradigm主要分為四種,Genetic Paradigm, Neuroscience Paradigm, Cognitive-Behavioral Paradigm, 和Diathesis-Stress Paradigm. Abnormal Psychology第一節課學到的一件事情就是,沒有一個Paradigm能夠相近完善地回答所有Abnormal Psychology會出現的問題,大家更應該嘗試的是運用自己的判斷力、知識和經驗,把各個Paradigm結合起來。

It"s natural that clinical psychologists and psychiatrists feel compelled to treat "patients"/ clients with psychoactive drugs. In fact, that is the typical approaches to treatment as entailed by the Neuroscience paradigms. It is even more to have a natural inclination to incorporate psychoactive drug as part of the treating process: 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a high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ack of Serotonin and Dopamine, and the onset of depression. However, it is important to notice the limitation of neuroscience paradigm - which also applies to the treatment derived from this paradigm. People accuse the Neuroscience paradigm ( or reductionism, to be precise) for not considering the nervious system as a whole. People attack the neuroscience paradigm by saying that "The properties of these neural circuits cannot be deduced from the properties of the individual nerve cells. The whole is greater than the sum of its parts" ( Literally extracted from my Abnormal Psychology text book).

Also here are a few thoughts why psychoactive drugs fail to be the top choice of treatment at some times ( if not most of the times)

1. According to the vulnerability-stress model, or the Genetic paradigm in abnormal psychology, chemical imbalance is not the sole-reason to their depressive disorder. In other words, it is not the chemical imbalance that triggered the onset of depressive disorder, in many cases. So why psychoactive drugs?

2. There is still some risk involved in taking psychoactive drug for treating depressive disorder - and that is especially the case for teenagers who suffer from depression.

3. It would be so much better to help people by providing alternative therapy, such as the CBT (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4. There are people who just don"t respond very well to the psychoactive drug - what do you do with them if you regard neuroscientific approach "superior" than other treatment?

Of course, there are still so many reasons why psychoactive drugs are effective, even necessary at some times. I am just saying that I think the effect of psychoactive drugs is over-rated. It"s popular maybe because there"s is not enough qualified and professional clinical psychologists to actually provide therapy/counselling the right way. So psychoactive drug was introduced as the "standard" way of treatment.

One sentence conclusion: I think it is important to consider the factor of neuroscience physiological status. It is just I don"t see a strong reason to regard psychoactive drugs is a *better* treatment than other treatment.

最後,回應「沒有接觸過臨床的人,不要隨意評價精神科醫生值不值的信任,憑什麼呀?」
我的回應「因為真理/知識是不依附於經驗存在的。」


我想知道,如果國內精神科治療,不值得抑鬱症患者信任。那麼國內的什麼人可以治療抑鬱症患者?難道中國的抑鬱症患者還要到國外去治療?還是國內除了精神科,還有其他科室可以治療抑鬱症?還是包治百病的中醫,各種江湖大仙兒?做心理諮詢並沒有處方權的各種"專家學者"?

至於提問者擔心的問題

1,診斷不清:沒有達到診斷標準的,卻被診斷為抑鬱症,並用藥。這背後可能有醫生的利益考慮。簡單說就是本無必要吃藥的,出於利益考慮給開了葯。

這種情況在國內,是只有精神科才會出現的嗎?不需要用抗生素的病人,經常被處方使用抗生素,造成抗生素濫用,在中國所有醫院都存在。難道就因為這個因素,大家有病,就會考慮不去醫院了嗎?因為每個醫院都有不負責任的醫生存在,所以中國的醫院都不值得信任了嗎?

這種情況往往和醫生的技術水平和責任心有關。而與診療科室無關。哪個科室都會有這樣的醫生,同樣也會有負責任技術高的醫生。

大家必須清楚,醫學院中照樣有考試不及格最後可以畢業當醫生的人。錄取醫科大學的標準是分數,不是人品。所以醫生中有人渣,不足為奇,和所有行業一樣。你們會因為一個行業裡面的人渣存在而對整個行業產生質疑嗎?你們會因為食品行業的人渣造假,就拒絕吃飯了嗎?

2,治療體驗差:醫生懶得問診,讓患者填冗長的,「網上隨處可見」的自評量表(並且也有利益考慮),不給患者自由表達的機會。

這種醫生是全部還是個別?這種情況是只有精神科醫生會有,還是中國醫院所有科室都有?

這種情況也和醫生自身的素質也就是醫德和還有診斷能力有關。醫生也是普通人,因此個人素質差異很大。醫生不過是他的職業特質,不是他人格的特質。因此不是所有的醫生都如此冷漠的對待病人。照樣有對病人熱情接待的醫生。

至於說給病人自由表達的機會,這個也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問題。如果一天上午只有一個抑鬱症患者來看病,那麼一個有責任心的醫生,一定會耐心的傾聽他的訴說。並根據他的病情給予診斷和治理。但是同樣是這個醫生,假如他一天上午10個病人,那麼每個病人都渴望能夠自由的和醫生表達1小時,請病人自己想一下,如果你是那個在外面等候的最後一個,你會是如何的心情?起個大早掛了一個號,因為醫生對每個病人都耐心的聽1個小時,就算醫生中午不休息,你也是要等待10個小時,那你是不是更抑鬱了?

因此用什麼醫生沒有耐心聽你訴說來判斷精神科醫生的診療水平是武斷的。一個精神科門診的醫生,如果按照衛生部標準,一天看24個病人。那麼工作一年250個工作日,他一年看過的精神病患者就是6000個病人。除去一半也是3000個病人。常見精神性疾病的種類並不多。不超過10種。也就是一個精神科醫生,假如一年看3000個病人,那麼每種精神病也看了300遍了。如果是工作多年的醫生,每種精神疾病的診治數量只能超過300遍。

那麼對一個看過300遍以上的一個病。醫生通過對知識,經驗的歸納總結,都可以熟記該種病的常見臨床表現,病因和發病機理。根本不需要通過和一個病人聊一個小時才能做出診斷。這樣的情況只能出現在剛工作不到一年的年輕醫生身上。因此對於看過一種病上千次的醫生來說,明確診斷的精神疾病,根本不需要靠醫生花費在病人身上的時間來衡量醫生的診斷水平。如果我們看一條蛇上千次,不管它變成什麼狀態,我們都可以一眼認出來那是一條蛇,而絕對不會看成是一頭大蝸牛。

3,藥物副作用:抗抑鬱葯會帶來對健康(包括智力)的長期損害。

關於藥物的副作用問題,除了中藥,因為藥理不明,所以寫不出來副作用以外,任何西藥都會產生不同的副作用。我想要提醒大家的就是,中藥寫不出來副作用,並不代表就一定沒有副作用。

那麼對於副作用應該如何評價?那就要看你的疾病的程度和產生的副作用的程度,哪個對你生活影響最大。如果你的疾病已經嚴重的影響了你的生存,比如抑鬱症已經嚴重到整天想要自殺了。那麼抗抑鬱藥物的副作用是少許的智力減退。但是卻能夠讓你繼續的活下去。你選擇哪個?每個人都在追求最好能治病,還能什麼都不影響的藥物。這也正是醫學發展所追求的目標。但是在現階段醫學發展和研究還沒有發現能夠可以做到這些的突破的時候,你是選擇自殺,還是選擇降低智力的活著。這就是病人及其家屬要權衡的問題了。這個問題真的和精神科醫生以及和精神科藥物無關。

4,效果不佳:按醫生要求長期服藥,沒有明顯改善。

藥物治療的效果是因病而異的。沒有任何一個藥物的療效是100%,一個藥物研製以後,允許上市的效果條件好像是療效達到92%以上。也就是對大多數人可能有效的,對個別人無效很正常。
很多抑鬱症病人按照醫生的醫囑服藥和減量,都有明顯的效果。這是FDA要求的藥物上市前大量的臨床試驗的結果,而不是對幾個病人的觀察結果。

因此這條不具有代表性。

5,跟醫院和醫生水平有關:地方醫院的精神科醫生容易誤診。

這條部分同意。但是大醫院的精神科醫生,如果水平不佳,責任心不強,照樣可以誤診。


非常尖銳但的確是很棒的一個問題~小編專門去採訪了簡單心理 精神科顧問王陽醫生 和精神科顧問焦玉梅醫生,我們來聽聽看專業的醫生究竟是怎麼工作的~


第一,關於診斷。


事實上,單純的從診斷角度來說,精神科醫生是值得信賴的。抑鬱症的診斷是有具體的癥狀學標準的,此外還會考慮其他可能引起類似癥狀的情況,如親人過世帶來的居喪反應、物質濫用帶來的因素等。總之精神科醫生在診斷抑鬱症方面相對於其他專業群體是具有絕對優勢的。


雖然從群體角度看,精神科醫生診斷是可靠的,但和其他醫療科室類似,精神科也不排除存在誤診和漏診情況。不同的醫生所接受的理論和實踐訓練程度不同,面對的患者和求助者的情況不同,接診所花費的時間不同,這些都可能影響醫生判斷的一致性。


有沒有過度診斷和過度用藥的情況?儘管國內沒有系統研究過這個問題,但我們認為是有的。這種情況在其他醫學專科也存在,比如把胸前區不適過度診斷為心肌缺血而使用藥物、普通感冒發熱濫用抗生素等等。這種情況在世界範圍不同國家都存在。


預防過度診斷和治療在預防醫學上稱為第四級預防,避免不必要的醫學干預和可能繼發的損害。這方面國內強調的比較少,主要國內討論三級預防,對第四級預防的研究和干預還不足。


然而國內目前從公共衛生角度看,主要問題仍舊是抑鬱症診治率低的問題。從群體公共衛生角度看,主要任務仍舊是降低未治率和系統治療率不足


精神科顧問王陽醫生 強調,從病情角度看,對顯著抑鬱和典型表現的診斷一致性在精神科醫生層面是相當高的,毋庸置疑。而在不典型表現和輕微表現下確實存在一定程度的判斷不一致,此時可能會出現一部分誤診和漏診。然而,精神心理科不像其他科室有客觀檢查和化驗,這可能給診斷帶來較多的不確定性,特別是對於不典型的複雜情況。


還有一部分不一致是由於診斷標準的變更,比如曾經的診斷中有過「神經症性抑鬱」和「內源性抑鬱」鑒別的說法,後來又有了「惡劣心境」的診斷;這類診斷標準和體系的變遷背後反映了學術界對精神心理障礙(如抑鬱症)認識水平的變化,與這些變化相關的臨床判斷也會更多出現不一致的情況。


然而,這些不一致未必都一定是負面的,也難以按照所謂漏診和誤診來簡單評價,曾經的誤診和漏診可能過幾年發現是正確的也未可知。此時不要糾結於診斷標籤,而更要注重如何干預、如何治療和如何康復。精神科臨床在某些情況下存在一定傾向,就是說到診斷和鑒別時旁徵博引、侃侃而談,而到治療時捉襟見肘、乏善可陳。提高治療水平,無論是藥物、心理,還是社會幹預方式,相比診斷在某種意義上更大。


標籤化,對於部分案例並不一定總是有益的,因此當臨床表現不符合診斷標準時,不必「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不能迅速給予一個標籤並不意味著醫生無能,醫生此時更應該考慮如何有效干預。貼不上標籤時索性不貼。


臨床上某個階段有些癥狀群還處在發展中,在部分疾病的早期或兒童青少年時期這類「分化不全」的特點更多見。因此臨床診斷既要有橫斷面的判斷,也要有動態的視角,及時根據臨床演變而確定、修訂或解除。雖然如此,但治療和干預未必一定在特定「障礙」標籤後才能進行,這類治療和干預包括是心理-行為-社會幹預,也包括合理使用藥物。


比如丁螺環酮適應症上除了焦慮障礙外,也包括「short term relieve of anxiety symptoms」,許多人也通過SSRI和SNRI等抗抑鬱葯的對「症」(而不是對「病」)處理獲得了癥狀的改善,在綜合醫院還通常會用到黛力新這個葯,也有這類情況。在標籤化不足時,心理諮詢和治療無疑可以有更大的發揮空間,當其更容易獲得和質量更加可靠後,這類不典型情況的干預無疑就有了更多的選擇。


醫院門診給病人的時間不足,這在公立醫院是普遍的,在精神心理科相比其他醫學科室顯得更突出。許多精神心理病情很難在短時間獲得足夠了解,病人沒有足夠的時間陳述可能影響醫生判斷。在很短時間內可能患者因為感到醫生共情不夠而沒有建立好信任的關係,這也會影響患者敞開心扉提供充分必要的主訴。這類情況還是要逐漸通過增加必要的就診時間來改善,一些高端私立和外資醫院也可以彌補這個不足。


如果來訪者經過精神科醫師評估後仍覺得充滿疑惑,可以尋求另一位精神科醫生的幫助,或者尋求資質良好的心理諮詢師或治療師的幫助。資質良好的心理治療師或諮詢師如果判斷抑鬱達到中度水平以上,應該會積極建議來訪者尋求精神科診治,或與精神科醫師合作。


第二,關於治療體驗。


精神科顧問焦玉梅醫生 提到,一般對於初診患者的診斷時間在公立醫院需要20-30分鐘。包括:關注病人自身情緒、收集疾病相關信息、給予醫學方面的解釋、制定治療方案等,對於穩定的患者複診時間會減少。王陽醫生 提到,在高端外資或私立醫院通常可以給予50分鐘或1小時以上。


對於治療方案來說,單純生物學派的精神科醫生和有心理諮詢受訓背景的精神科醫生會有一些差異。經過心理諮詢訓練的精神科醫生在溝通中會多一些傾聽和共情,對心理社會因素的關注也會更全面,當然還要看時間是否足夠。


但是也有一些情況是患者自身的問題。抑鬱症患者中有一部分人對吃藥其實有抵觸情緒,他們希望能單純的通過心理治療得到恢復,如果遇見生物學派的精神科醫生就會非常不舒服。或者他們在表達時情緒過於強烈,而醫生由於門診時間有限,沒有辦法做到滿足病人的需要的情況。


第三,關於藥物副作用。


任何藥物都會存在不良反應,即使是治療頭疼感冒的藥物也不例外。雖然大家對於抑鬱症已經不那麼陌生,但是關於抑鬱症的用藥,經常會存在一些誤解:


1. 很多來訪者會擔心用藥。

很多人會覺得抑鬱很嚴重的才需要用藥,或者認為一用藥就會變成瘋子,又或者擔心用藥了就停不下來。因為很多患者及其家屬會問這樣的問題,所以做醫生的時候幾乎每天都在解釋這類問題。


說到藥物,這裡需要說明的是,藥物通過血腦屏障,在腦組織內(嚴格說是在神經突觸間隙水平)達到穩定的藥物濃度,可能需要兩周的時間,也就是說,藥物治療大抵要兩周才起效,有時會快一些,有時慢些,因人而異。


可問題是,有的抑鬱症患者覺得剛吃了葯沒用、或者出現一些不良反應感到害怕就不繼續吃了,那其實是藥物還沒起作用。如果出現輕微的不良反應,適應幾天,不舒服的的感覺可能會慢慢消失,並且可以到醫院請醫生幫忙調整藥物的劑量。


2. 用藥合理的話,是不會產生依賴性的。

從臨床上看,在治療早期,抑鬱症藥物需要兩個星期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起效,在用藥的初期可能會根據病情輔助用一點安定類的藥物幫助改善突出的焦慮或睡眠障礙。


要明確的是,藥物是調節腦內失衡的神經遞質,經驗豐富的醫生在用量和時間上會有把握,不會產生依賴性。


精神科顧問王陽醫生 特別講到:

重度抑鬱障礙,特別是反覆發作的患者,通常需要治療時間比較長,這是病情的需要,而不是藥物依賴。在多數疾病的病生理上,所謂病因都是中間環節,隨著醫學發展,病因學認識也逐漸向更根源靠近,但由於未達到根源病因發現,因此多數疾病不能「去根兒」。


在治療哲學上,如果你的治療越貼近並根除初始病因,那麼治療就越不需要長久維持,相反越靠近末端病生理環節,就越需要維持。抑鬱症的病因學非常複雜,神經遞質失衡學說只是病生理的中間環節,因此改善神經遞質失衡的抗抑鬱葯也不能期待「去根兒」,反覆發作的中重度抑鬱症需要持續抗抑鬱葯維持治療是病情需要,而非藥物依賴。


判斷藥物依賴通常有如下特點:

  • 靠近服藥前的時間出現戒斷反應,
  • 中斷使用藥物出現反跳現象(病情嚴重度比基線還嚴重)
  • 伴隨心理渴求或生理依賴。

在持續治療抑鬱症過程中,並不會出現上述特點,即便在不該停葯時停葯,抑鬱狀態也是緩慢復燃或複發,並且嚴重度並不會比治療前更顯著的嚴重。類似這種治療理念的疾病例子比比皆是,如原發性高血壓,如果你不限制鈉鹽、不運動、不改善血脂、不緩解A型性格的應激緊張、不戒煙。。。那麼原發性高血壓病就需要終生降壓藥治療,但終生降壓藥治療並不是由於對降壓藥的藥物依賴。


3. 關於藥物後的不良反應。

要知道,一個藥品的上市是需要經過很嚴格的藥物實驗的,藥品說明書上列的不良反應,是把所收集到的所有不良反應一長串地記錄下來,但這並不意味著服用該葯之後,所有的不良反應都會出現,可能只是出現一部分,或者不會出現不良反應,這是因人而異的。


當然,如果出現了很嚴重的副作用,一定要及時要及時告知醫生。


第四,關於效果不佳。

我們有回答過一個相關的問題,戳:抑鬱症患者的預後情況是由哪些因素決定的? - 知乎


第五,我們不妨來想想如何挑選精神科醫生?


事實上,國內精神科醫生缺口很大。對於大城市的患者,可以去三甲精神專科醫院或三甲醫院的精神心理科。也可以提前在網路上了解精神科醫生的信息,選擇一些在打分、投票、評估方面比較好的醫生。有良好商業保險和經濟條件的患者可以去獲得國際JCI認證(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的外資高端醫院就診。


對於其他地區而言,國家從去年開始有要求,全國每一個縣即使沒有精神科,縣醫院裡都至少要有一名專職的精神科醫生,受過至少半年以上的精神科的專科培訓,可以處理一般問題的識別,常用的藥物。如果沒有條件到大醫院就業,也可以考慮向這些醫生尋求幫助。還可以尋求簡單心理精神科顧問的醫療信息諮詢。


=======================================================================


以上,希望能夠澄清一些大家對於精神科存在的誤解和迷思,能夠更加放心地尋求到自己需要的幫助~


有公眾號喔~

簡單心理(janelee1231)

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戳:簡單心理


1,診斷不清:沒有達到診斷標準的,卻被診斷為抑鬱症,並用藥。這背後可能有醫生的利益考慮。簡單說就是本無必要吃藥的,出於利益考慮給開了葯。
●診斷不清應該是,比較多的情況,我換過好幾個醫生,診斷都不盡相同,以至於我都不知道信誰,目前只能選擇最好醫院,最高職稱的醫生。(目前看過最好的,一級專家,教授,博士生導師)

2,治療體驗差:醫生懶得問診,讓患者填冗長的,「網上隨處可見」的自評量表(並且也有利益考慮),不給患者自由表達的機會。
●這個我到沒遇到過,只有在住院是才會有相似的評測,門診醫生相對較忙,診斷時間短,都是病人先自表達為什麼就醫,有什麼不好,然後簡單的一些問答後,開藥。如果他認為病人需要心理諮詢,也會建議做心理諮詢。

3,藥物副作用:抗抑鬱葯會帶來對健康(包括智力)的長期損害。
●副作用是比較大,特別是剛服藥時,但如果你經歷過嚴重的精神疾病,你就會知道藥物副作用比起那疾病所帶來的「副作用」(失眠到凌晨三四點,失去工作能力,失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沒有快樂,覺得人生沒有希望,沒有意義,每天都想著離開這個世界…)真的不不算什麼。

4,效果不佳:按醫生要求長期服藥,沒有明顯改善。
●按醫生要求長期服藥是不夠的,還需要定時複診,以便 醫生調整藥物,因為有些葯對這個病人很有效,但可能對另一個病人卻一點效也沒有,這時候換藥就特別重要了,所以藥物不是越貴,越新的藥物最好,而是適合自己最好。藥物能穩定我們的情緒,讓我們有一些動力,然後就能做一些簡單的事或工作,這會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稍微好轉後,可以做一些簡單的運動,冥想之類的,其實每天鍛煉半小時,相當於現在最好的精神類藥物的效果(不是說能代替藥物哈)。

5,跟醫院和醫生水平有關:地方醫院的精神科醫生容易誤診。
●這個比較難解決,就目前國內的心理衛生方面的水平與美國這樣的國家相比,還是落後很多的。所以盡量選擇自己能看得起的醫院吧。

本人不是醫生,是病人!


在精神病院實習,給我最大的收穫,多少病人那麼痛苦,醫生是那麼稀缺,心理諮詢是這麼落後,醫生除了使用藥物持續治療根本別無他法!誰不想好好看病,你試試門診一早上遭遇40多人,(我撒泡尿都擠不出去)加上精神病院不被重視,條件比其他醫院還要差。建議你住院,你覺得醫生想騙你錢,給你開藥你覺得不管用。好多抑鬱症病人需要長期的心理諮詢,可惜,國內心理諮詢是一灘渾水,醫生沒有辦法,只能簡單的藥物治療,治標不治本。咦,我在胡言亂語什麼?多少人抱怨醫療水平不夠,責怪醫生沒有醫德?不排除有些醫生沒有醫德,但請不要概述,大多數醫生很希望治癒患者,精神科的醫生不好做,世俗的眼光對病人的傷害沒有人在意過嗎?多少人去精神科旁人就覺得他有精神病。精神病,受歧視啊。誰為社會偏見買單?把氣撒在精神科醫生身上,想想也是好笑。心理學和精神病學根本不能分開,可是國內偏偏就分開了,看到有人說醫生那麼好當,我就很來氣,我是個學教育的心理愛好者,考了心理諮詢師,跑來醫院實習學習,可以說我是個外行吧,當精神科醫生真的好難。有多少人覺得精神科醫生都有精神問題?見到一個14歲的女孩有急性暫時性精神障礙,病情緩解後家屬就要出院,醫生有什麼辦法?這樣的孩子連病因還沒摸清家屬就要出院,她需要長期的心理治療,可是精神科醫生並沒有這個能力,也沒有這個時間和機會。說了這麼多的廢話,我就想說不要把這個社會的弊病強行怪罪在精神科醫生身上。


我在某省省內較著名醫學院跟臨床心理學的學生做過四年室友(我是應用心理學,屬理學專業)。

據我所知,臨床心理學的學生的課程安排90%多是普通醫學生的科目,印象中只在大三或大四的時候開設了幾門心理學相關的科目。

而他們自己也大多未將自身定位成未來的精神科醫師,往往是希冀考研到其他專業方向。

總而言之,可以這樣說:本科醫學院校對於精神科醫生的培養只著重於學生在生物學上的功力,未在心理學上花費太多筆墨。

所以諸如談話療法等心理諮詢方面的技能,除非是精神科從業者囑意自行去學,否則學校或者醫院對他們都沒有太多的要求。實質上,他們還是僅僅將抑鬱症當做一個生物學上的病症來治療的——在分門別類的病症中尋找一個已經確定的病,對號入座,然後按照相關的規定施藥。

毫無疑問他們的工作能緩解患者的不良狀況,然而,並不是治本的辦法。

PS.1 我是按照我本科所在院校的情況作出的判斷,相信培養設置相似的醫學院校不會只有一家。

PS.2 這是本科階段的臨床心理學學生的課程情況,對於研究生階段的情況,我不知。所以回答可能片面。


我覺得你列出的五點都可以被第五條解釋。目前精神科醫生在我國數量很少,質量參差不齊。現在在綜合醫院裡面設立臨床心理科是大勢所趨,使用開放式病房,可以有家屬陪護,對於沒有衝動行為以及嚴重幻覺的病人都可收治。尤其對於不想關在精神病院,或者覺得自己去住院就是瘋了的病人。至於收費,精神科醫生問診是需要繳納精神分析費用的,只能說病人太多,收費標準太低。很多大師級別精神科醫生都是很棒的心理治療師,只是收費很貴,對於醫生來說,太走心,精力不足。所以的合作模式就是精神科醫生給病人介紹可靠的心理諮詢師,雙管齊下。


首先,抑鬱症本身有一個特點,就是消極,別說看醫生了,任何事他們都會往壞的想。所以他們對就醫本來就比其他病種的患者對就醫、醫生、藥物等等更不信任。

好,針對這幾點我來說一下我的看法。
1.診斷不清的問題。
從大的來講,精神疾病有ICD-10,CCMD-3,診斷有據可循。但的確精神科和軀體疾病是有不一樣的地方。軀體疾病實實在在的檢驗、照片結果在那,精神疾病基本靠自評和他評量表,醫生的診斷,感性成分的確比軀體疾病更大,但並不是說完全就毫不客觀。相反抑鬱症隸屬情感障礙,情感本身就是感性的東西。客觀性還是比較大的。
那來講個體。哪都有好醫生,也哪都有混日子的啊。一部分醫生不行就說這個科都不行,這……是抑鬱症患者常用的極端化信念,得改。
再來說利益的原因開藥……我不否認全國這麼大,有這樣的,但是這不哪個科室都有么?明明不需要吃藥的感冒,開個千把塊錢葯的醫院海了去了。明明不需要治療或者無法治療的病(比如癌症晚期)使勁治療。過度治療在哪個科室都有,甚至哪個國家都有,只是多少問題。這還真得撞大運。看你遇不遇得到好醫生。

2.治療體驗差。
這個我要說說。首先我們討論的是精神科,不是心理科。精神科遵循的方法是遵循標準診斷下藥,目標是判斷是否夠級別下藥及開什麼葯。也就是說,不做心理治療。拿抑鬱症來說,精神科不關注你是鬧離婚了還是買菜被人坑了,醫生問診最主要關心的是時長、癥狀等,不關注心理原因。但是抑鬱症患者往往覺得自己不是病,是XX事件引起的,所以醫生不聽的時候就體驗不好了。這是對精神科不了解所造成的。精神科是對症下藥,你夠級別就下藥,不夠就不開。聽起來很熟悉是不?對,精神科是西醫,用的是西醫的邏輯,開的是西藥,治標為主。要治本?這看問題了,有的問題無法治,有的問題一過性的,標好了就好了,還有的問題:親,吃好葯出門左轉我們心理科喲。(我不是打廣告的飄過)

3.副作用問題。
其實吧,甭說精神科藥物了,任何藥物都有副作用,也必須寫出來(任何國家都如此,患者有知情權)但不是所有人都有副作用的反應。
所謂副作用,是在測試階段,大量的人吃了後小部分人所並發的不良反應。有明確規定,發作樣本數量到了一定比例,這葯就不能上市。所以葯貴是真的貴得有原因的。尤其國外動不動一種葯投上億美金是真的,這些都攤到每個藥片上了。尤其精神科藥物基本上都是發達國家研發的,其他科室的葯我不清楚,但精神科自主研發的葯不太多。但是這樣其實對副作用的控制是非常嚴格的。
回過頭來說副作用,你有可能是那倒霉的小部分,但從統計上來講,你沒副作用的幾率更大。
那來說傷肝傷腎傷XX的事情。親,你喝酒還傷肝呢?精神科藥物和其他科室的藥物是差不多的,有傷得厲害的,也有傷得不厲害的。其他科室的葯你都要吃,為什麼就要歧視俺們精神科的葯捏?大家半斤八兩,不準搞不平等對待。

4.長時間服藥效果不佳。
精神科藥物的確起效期較長。抗抑鬱的葯2、3個星期才起效很正常,起效以後緩解也是逐漸的。很多患者根本等不到起效就停了,然後說沒效果,這……真是百口莫辯。
當然也有認真吃藥但是效果不明顯的。這很正常。同樣是感冒,還有康泰克、白加黑好多種呢。精神疾病也是一樣的。有的人吃康泰克杠杠的,有的人就得吃白加黑。雖然這個比喻不太合適,但是同樣抑鬱症,的確不是別人吃了好的葯就適合你吃。所以,效果不好要去看醫生換藥。再牛的醫生,都會說效果不明顯來找我換藥。有的人就不去了,然後說精神科葯沒用。這……真是百口莫辯。

5.跟地方醫院、醫生水平有關。
這個……我就不知道和精神科有什麼關係了。不哪個科室都一樣么?

總結一下,精神科和軀體疾病科室是一樣的,精神科會遇到的使勁開藥、誤診、副作用等等,其他科室也一樣。精神科不特殊。但葯起效時間較長是的確的,而且疾病的特性會讓患者更不信任醫院也是正常的。但正常人也用患者的眼光來看精神科就是一個悲哀了。明明可以好了就高高興興的病,非不去好好治,結果搞得家裡雞飛狗跳生活痛苦不堪的人還真不少。哎。


注意這些問題都是抑鬱症患者對精神科的擔心而不是現實,別為不存在的問題辯護。

精神科必須是疑似患者就診的首選,因為生理檢查不可替代。起碼要有腦電圖做個樣子,一般還要抽血化驗激素和做CT。前幾天還有人專欄里發了個類似的病例,腦袋被車撞了之後青春期折騰多年,最後拿核磁掃出來額葉損傷。如果你找到的「精神科」不做這些檢查只做量表,請換腦科醫院。

藥物方面的幾個問題,一句話:抗抑鬱藥物不成癮、不影響智力,但是起效緩慢,患者主觀感受較差。而且長期抑鬱症及其伴生的作息不規律、社會功能損害對身體健康和「等效智商」的影響遠甚於所謂的副作用,甚至患者好了之後會感到難以面對虛度的年華。

樓上有人討論藥物是不是first line treatment的問題,這種討論只具有學術意義沒有現實意義,因為不到精神科就完成不了診斷,談何treatment?而在各種治療方案里,藥物成本又低速度又快,精神科現成就有,為什麼要刻意繞過?


針對題主總結的當事人提出的五方面問題,簡單回答一下

1,診斷不清:沒有達到診斷標準的,卻被診斷為抑鬱症,並用藥。這背後可能有醫生的利益考慮。簡單說就是本無必要吃藥的,出於利益考慮給開了葯。
我們先將此問題分成兩種情況考慮:
情況1:該結論是由專業人士提出的
那也有可能是兩種原因:
A、誤診,沒有嚴格進行五軸診斷,這是醫術問題,等同於題主總結出的第五點問題;
B、如 @袁小麥所言,國內的心理諮詢與精神科是割裂的。精神科基本只招醫學生,生理學、藥理學見長而心理學不足,實際工作中也是重醫學手段輕心理諮詢的。但換言之,根據精神衛生法,精神科醫師有處方權而心理諮詢師無,本身就把心理諮詢與精神疾病兩個市場割裂了:諮詢師面對的是遇到心理問題的「當事人」,嚴重了就要轉介到醫院;醫師面對的是前往精神科求醫的「患者」,有病開藥沒病趕人,本來就是開藥來的。所以雖然目前國內心理諮詢與精神科有這樣的隔閡在,需要改善,但也不是什麼特別重大的問題,只是要依靠當事人自己判斷自身的情況去選擇找哪一方面了。

情況2:該結論是由當事人自述的
需要當事人自己判斷就容易出現這樣的情況:當事人自述「我沒到要吃藥的程度呀!醫生給我開藥,肯定是要賣葯的!」
抑鬱症的當事人還會說自己是強迫症,精神分裂的患者還會說自己沒病呢……所以醫師——尤其是精神科的醫師——才要鍛煉如何在患者主訴中去偽存真,找准病根。如果完全根據病人主訴進行診斷,很可能出現第五點中的誤診情況。
另外,和心理諮詢師與精神科醫師針對當事人是兩種態度一樣,去諮詢師處的「當事人」與去醫師處的」患者「也是兩種style。前者往往覺得自己是心情不好或者心理問題,不認為自己有精神疾病,用藥了就等於承認自己是」神經病「了;後者往往承認自己有精神疾病需要醫學治療,但是治好了就會好,自己本事肯定不存在任何心理障礙,因此光被動地服藥而不進行心理諮詢及主觀上的努力……前者覺得後者是」神經病「,後者覺得前者是意志力薄弱的「弱者」。

2,治療體驗差:醫生懶得問診,讓患者填冗長的,「網上隨處可見」的自評量表(並且也有利益考慮),不給患者自由表達的機會。
這和「醫生沒怎麼聽我說就讓我先去驗血,又不關心人又騙化驗費」是同一種情況,是醫患矛盾的一種體現……對醫師的誤解+找個理由不想去看病而已

3,藥物副作用:抗抑鬱葯會帶來對健康(包括智力)的長期損害。
……這個無力吐槽啊,患病不也對認知功能有極大影響么。當事人這是情願要抑鬱症帶來的純天然智力傷害,不要藥物帶來的人工智力傷害的意思么。
和第二點一樣,實質上還是對精神疾病的恐懼、對疾病的不了解和對現代醫學的不信任。題主作為諮詢師,遇到需要開處方的當事人,還是應當給他們科普、消退他們對就診的恐懼吧?在當前社會文化下,當事人前來做心理諮詢就已經是經歷了許多內心的鬥爭,要讓他們接受自己得了精神疾病,也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4,效果不佳:按醫生要求長期服藥,沒有明顯改善。
首先當事人應當了解精神疾病的治療藥物本身見效就慢還葯不能停,但他們正在遭受折磨,耐心是很差的,很多病人都會頻繁地要求醫生換藥,吃兩天覺得沒藥效就開始和醫生吵;其次,醫學的發展很大程度上是靠碰運氣靠經驗,類似的癥狀可能A葯起效B葯不起效或者搭配C葯才能起效,他吃了起效你吃了不起效等等;最後……不排除誤診、開錯葯的原因

5,跟醫院和醫生水平有關:地方醫院的精神科醫生容易誤診。
實際上的確碰到過各種誤診的情況,跟醫術水平有關係,如 @何昕頤 所述這是各科室都存在的現象。最誇張的一次碰到過在地方醫院抑鬱症誤診為精神分裂,結果開錯葯開的治療抑鬱症的……病人還真好轉了。這也只能勸需要用藥的當事人多去幾家比較好的醫院先做診斷,不能因此就諱疾忌醫不吃藥啊。


精神科大夫對待患者的態度很好,與那些動不動就往患者身上潑冷水的所謂親戚要好得多,所以不管他們值不值得信賴,我多少都對他們抱有一定的好感

當初我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的時候,在家呆過一陣子,後來是我自己要求住院的,當時醫生覺得很新鮮,哪有患者自己要求住院的,我就跟醫生說,在醫院裡你們醫生護士都懂得善待患者,但有些人就不懂

後來還是沒住院,我列印了一份「精神分裂症有多可怕」,一份「抑鬱症的危害」,遇上「有些人」就向他們介紹,後來再就沒人說什麼了


個人覺得,從質量角度來看,大部分醫生無法令求助者,尤其有獨立人格和較高精神追求的人產生信任。

精神科醫生因為接診需求較大,對於每個求助者的精力就不夠,基本上依賴於量表和自述。斷也傾向於重病,這樣方便開藥。於是出現人人都有抑鬱症,常常都是雙相障礙,時不時都有精神分裂症的狀態。這對於來訪者損害很大。

但目前的心理衛生界的現狀是,需求很大,但供給不足,且供給質量不高,很容易造成二次傷害。


推薦閱讀:

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與抑鬱癥狀有何不同?

TAG:心理 | 抑鬱症 | 心理疾病 | 精神病學 | 精神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