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從心理學的角度解析下什麼是幸福?


  • 更新1. 如果有參加2016年9月2日晚8點我的同主題Live《幸福心理學 · 幸福三味》的知友,可在Live中就本文與現場講述有關的部分直接提問。Live 的詳實後記請訪問我的知乎專欄。
  • 更新2. 意外上了日報,許多讀者要求說人話(「說簡單點」),於是篇末加了易讀性排序的擴展閱讀(並非學術文獻引用)。本帖的閱讀可能降低過半數讀者的輕鬆愉悅感,可能帶小半數讀者進入沉浸思考,可能使極少數讀者重新認識人生意義。
  • 更新3. 評論中感謝並回應了 Andy Lee 關於 D. Dennett 學說的討論,在帖子里換了表述,迴避對意識自我是幻是真的觀點之辯

上學期我教《幸福心理學》通選課,是我在復旦第三輪教這門本科生通選課。

幸福的心理學研究,在世學者 Seligman 坐第一把交椅。他在2004年鼓吹:幸福這個生活語言對應三個不同的學術語言:愉悅(Pleasant Life)、投入(Engaged Life)、意義(Meaningful Life)。近年他的三個代表升級成五朵金花,加上社會關係(R)、自律成就(A),以PERMA一詞行世。我認為 PEM 是所有時代所有人的共性,RA 只適於特定時代特定人,不難構建反例。下面我只介紹 PEM 最有影響力的心理實例、學者。

P幸福,經典實例是 Milner Olds (1953) 用穿顱的電極刺激大鼠腦特定部位,開關是大鼠能觸動操作的壓桿。鼠同學連續壓桿一萬次精盡身亡。提純過的毒品對腦的刺激效果類似。人以及哺乳動物在主觀感受上主要體驗改變數而非絕對量。開始壓桿的時候,鼠同學P幸福達到很高的正值,之後大體回到基準值。任何一次如果停止壓桿,就會體驗到很強的負值,毒品成癮研究中的學名叫戒斷症候群。古人一言以蔽之:「當慾望得不到滿足便痛苦,當慾望得到滿足便無聊」(叔本華)。每個人成年後P幸福波動圍繞的基準值可以測量,同卵孿生子數據的研究發現,這個變數超過50%的方差由先天因素解釋。

E幸福,如果說 Seligman 寫下了幸福心理學的聖經新約,那麼舊約無疑是 Csikzentmihalyi 的《Flow(心流)》。實例比如高水平高挑戰競技運動林丹幸會李宗偉,全程中絕大多數的時點在P幸福上都只能測得基準值甚至負值,緊張專註往往伴隨起伏的焦慮。除了體育競技,任何長時間易專註的任務都可達成 Flow ——這樣說可能是同義反覆,Flow 的定義幾乎就是長時專註。逛街 shopping、頻繁換台看電視是兩種典型的低 Flow 生活方式。C教授在 Flow 上的經典研究發現,高 Flow 值的人比低 Flow 值的人各種幸福感測試題評分都更高,除了一條:高 Flow 值的人仍然認為低 Flow 值的人生活方式更有吸引力。

M幸福影響最深遠的思想家,我以為是傳奇的 V. Frankl (這個名字L結尾,比較少見)。意義,或者說價值觀,其實已超出心理科學的實證範疇。Frankl 通常被歸入存在主義心理學,這個流派經常與馬斯洛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寫在一起,二者微妙的不同全在於「自我超越」區別於「自我實現」。「超越/Transcendental」這個詞頗有思想史背景,可能源於艾默生為代表的新英格蘭超驗主義運動,俗稱美國版文藝復興。心理學愛好者通常知道一些自我實現、以人為本,這個「本」是不亂改的;「自我超越」就強調對價值觀的追求——「超越」、「追求」這倆詞太文藝,用理科生的操作化描述就是「更新」。

假如我對這個領域有所貢獻,或許在此:這門課我教到第三輪的時候發現 D. Dennett 的意識學說可以整合PEM為統一的理論。D教授指出,意識自我是意識內容在第一人稱視角的模式識別衍生物,意識內容又往往以多重故事腳本並行,意識自我由多重並行內容的重心衍生。我試著往多重故事腳本理論引入時間維度:並行的意識內容腳本可能陳述在通常定義意識的短時記憶時間尺度;也可能持續專註於定義 Flow 的中等時間尺度——從通常保持自制力的十五分鐘到三餐一眠的四段間隔;還可能展開在人生尺度乃至超越於時間。不同時間尺度的意識內容混雜並行,重心切換,相應浮現的意識自我不同。三種時間尺度的意識自我分別體驗幸福感P、E、M。

為了使這個歪理更有操作意義上的說(hū)服(yōu)力,我設計了如下基於身體感受的實驗。D教授曾經設計原版的思想實驗發表為科幻小說,主張意識自我在空間坐標上總是處在意識內容反推的第一人稱視角。我在課程考卷里舉了這個例子:潛望鏡的專註觀測者意識自我坐標在水面而非潛艇,如果他只有眼睛,連自己身在潛艇還是遠程基地甚至笛卡爾魔鬼腦缸這三種情形都不可能區分。這篇小說收在他與 Hofstadter(就是寫 GEB 的那位)合編的 The Mind『s I 文集(中譯《心我論》)。我的實驗很簡單,讓被試操作一項基於四肢意識內容而非視聽意識內容的5分鐘長周期專註任務,同時並行另一項基於視聽內容的5秒鐘短周期走神任務。用不那麼忽悠的說法,就是跑圈跑過了2500米的疲勞點,一邊用身體四肢去專註體會還要熬多久完成腳下這一圈的跑道,同時走神觀察眼前的鼻子是否有汗。此時被試可以體驗到四肢為低重心的長時間尺度意識自我與視覺為高重心的短時間尺度意識自我的並行甚至對話。而人生時間尺度的意識內容與意識自我通常浮現於臨產、臨終這樣的人生事件。

這個理論最可能面對的質問是,各種意識自我歸根結底不都是在當下么?這個質問是因為未掌握 D教授意識自我錯覺論的精妙之處:意識自我在極端情形可以在空間上不在此地瀰漫似天人合一,比如在夢中專註地思考一個代數而非幾何的問題,又比如視覺角度分散式分布的人工智慧的意識內容所浮現的意識自我。意識內容的空間坐標是這樣,時間坐標也有對稱的解讀。Flow 體驗不定義於任何單獨的短時記憶瞬間,雖然對這個心流的再回憶可以發生在短時記憶尺度。

P、E、M三者還有幾個有趣的統計經驗關係。專註E的高體驗在過程中並行的愉悅P值不高,高的愉悅P值往往造成專註E的中止或發生在專註E的終結。而專註E如果並行一個意義M的小正值,就能帶來專註E的高體驗,如果換成一個意義M的小負值,同樣也能撬動專註E反轉為極低的體驗。最典型的幸福體驗組合就是帶微弱正面意義、全程無暇顧及是否愉悅的專註過程附帶一個非常愉悅的終結。


擴展閱讀:(g:牆外;k:中國亞馬遜kindle版鏈接;b:實體書;v:視頻)

  • Smith (2013). 大西洋周刊長文科普 V. Frankl 的「意義」,譯言中譯 There"s More to Life Than Being Happy 追求幸福,並不是生命的全部意義
  • Shermer (2010). 關於意識內容被模式識別「浮現出」意識自我,有必要推薦「模式識別」的心理學科普,長期高居TED全歷史十大熱門。注意到空間上的模式識別與時序事件的模式識別在進化解釋上一致 [v] Michael Shermer:「自欺」背後的模式
  • Dennett (1981) . D.D.教授科幻短篇 Where am I ,中譯本《心我論》第13章 [g] The Mind『s I: Chapter 13: Where am I? ; [b] 心我論:對自我和靈魂的奇思冥想 (豆瓣)
  • Seligman (2004). 我所熟悉的文獻中,M.S.教授在 TED 首次用 The Engaged Life,之前的文本用的是較泛泛而談的The Good Life。這部分貢獻主要來自Csikszentmihalyi (1990) [v] 馬丁?賽利格曼談論積極心理學
  • Csikszentmihalyi (1990). 中譯本《當下的幸福》,面向非特定領域一般知識分子的暢銷書 [k] 《當下的幸福》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 張定綺
  • Seligman (2002). 中譯本《真實的幸福》,面向非特定領域一般知識分子的暢銷書 [k] 《真實的幸福》 馬丁?塞利格曼, 洪蘭, 任俊, 羅勁
  • Li (2015). 本帖內容在新北市輔仁大學向學術同行所作的報告摘要與PPT 2015/05/02 Fu Jen Univ. Talk;[v] 集智俱樂部南京大學年會報告

幸福就是打心眼兒里覺得活著真好,從心理學上來說就是認可了自己的存在。
其他答案里說的慾望得到滿足,爽之類的,其實是快感,不是幸福感。快感是短暫的,幸福感是可以很持久的,並且即便慾望沒有得到滿足,也可以擁有幸福感。


早年喪父母、晚年喪子的人會傷心,因為不幸;
但仍可以幸福,因為大家都會不幸,同理,都會幸運;
幸福=幸+福
幸福是心理量,是種狀態,動態變化著且不能用定量的參數作為衡量標準
即是相對的,不過容易幸福的人相對他人想法比較樂觀、上進,
期盼明天會更好,而非因為過去而難過 so, be easygoing , ^_^


一個人的幸福感,與其處於當下的程度成正比,與其野心強烈的程度成反比!


每一個人都會講到當下這個概念,可是當下又是一個什麼樣的東西呢?

佛經里有如此一說,一個小時有60分鐘,一分鐘有60秒,一秒鐘有60個剎那,剎那就是,我愛你剎那即是永恆的那個剎那。一個剎那有六十個當下,所以一秒鐘有三千六百個當下,就是活在非常非常小的時間單位,如果你可以活在那個非常小的時間單位,你就可以每一刻都活得飽滿,充實、有力量!


佛教有一個祖師,有一天徒弟就問他,說:「師父,請問你都怎麼樣修行?」

他說:「我吃飯的時候吃飯,睡覺的時候睡覺,我都是這樣修行。」

弟子就說:「一般人不也是一樣嗎?有什麼不同?」

師父說:「一般人吃飯的時候百般需索,睡覺的時候千般計較,所以不同。吃飯的過段時候不專心吃眼前這一餐飯,都會想昨天那一餐比較好吃,或者前天那一餐更好吃,所以這一餐永遠不是最好吃的。睡覺的時候想明天再去賺更多的錢,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因此睡覺不安穩。」


我估計大家都曾看到這個類似的小故事,

大家也會千篇一律地產生一個疑問:「如何不去多想?


佛家常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意即形形色色的事物,皆是虛無,皆幻象,凡人終其一生所求皆是虛妄,所以佛家修行講究「四大皆空、六根清凈!」


為了能夠太到幸福的彼岸,中西方的哲學都提倡我們剋制自己的慾望,可是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如何斷絕「七情六慾」,如何才能做到「六根清凈」?很難做得到「六根清凈」,所以叔本華說:「人生是在痛苦和無聊之間,像鐘擺一樣來回擺動著」,也就是所謂的「眾生皆苦!」

人的意識分兩種,一、潛意識;二、顯意識;

所謂的顯意識,為我們的主觀意識,這是我們人力所能俘獲的主觀感覺,觸、嗅、聽、味、視,及思維推導的過程,即是條件是A、B、C,我們經由這三個條件,推導出C這個答案的整個過程!


所謂的潛意識,那是一種意識流,假如一個人注意力不集中(顯意識不夠強大),你會發現我們會輕易地去想其他與當下無關的很多事情!比如你吃飯的時候想著如何解題,如何工作……睡覺的時候,你會心緒煩亂,你會想著如何泡妞,如何賺錢……不僅如此,你還會發現,從A意象到B意象,再到C意象,D意象無任何思維邏輯的參與,也就是說,你可能從如何賺錢,莫名其妙地跳到如何回應老闆責罵,轉瞬之間你又可以聯想到今天在街上看到的那美女,上前去搭訕,可她不理我……

潛意識所主導的意識流有四個特點:一、無序;二、循環;三、再怎麼循環,它都為慾望所掌控,而且慾望越是強烈,循環的次數也就越多,而且你想來想去都是圍繞著,賺錢、泡妞、工作、房子、車子……那些爛事,也就是佛家所說的「執念」!


有意思的是,慾望越是強烈,其主導的潛意識越是強烈,相應的循環次數也就越高,你就越是痛苦,比如說你最近剛失戀了,你會發現你怎麼睡,都睡不著覺,你所思所想,都是他、他、他……接下來的一周乃至一個月里,你每天只能睡一到兩個鍾!也比如說,你正在創業,那麼你腦海里都是資金、房租、工資、技術……你吃飯吃不好,睡,睡不香,妞,妞泡不好……生活跟地獄一樣!

不得不說,重複性地想一件事情,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它是世界上的第三種「暴力」,是一種病態的行為,簡稱「強迫症」!


如何走出失戀,不是本文所討論的內容,在前一篇文章我們有探討過,至於如何創業,那更不是我們所討論的內容,我們討論的是如何克制慾望,獲得幸福,或者說如何在有強烈慾望的前提下,始終不惑心志,以一顆堅強的心去追名逐利!


按照叔本華的理論,人的一生終將會在痛苦和地聊之間搖擺,人生是在欲求與達到欲求之間消逝!佔有一物便使一物失去刺激,於是願望、欲求又以新的形式捲土重來,要不然寂寞,空虛無聊又隨之而起……如此循環往複!在此我想著重強調,你們別小看慾望滿足之後的無聊和空虛,精神無所寄託,可以讓人精神崩潰,乃至自殺!窮人往往奔於勞作,富人卻往往空虛無聊……


我們唯一所能做的只是將慾望與滿足慾望的時間交替不要太長,度不要太大,從而超過了我們做為一個人所能承受的範圍,將慾望所產生的痛苦及滿足慾望所產生的寂寥降到最低,才有可能獲得平靜和安寧!活在大城市裡的商業精英、公司白領幸福指數高呢,還是住在鄉下的老農?答案不言自明!


曾經聽過一個老總說,「理想遠大的人,和沒有理想的人都會遇到麻煩!」沒有理想的人免不了消級而隨波逐流,庸庸碌碌平凡一生;理想遠大的人免不了,因慾望所困,沉浸於難以啟及的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巨大差距所產生痛苦中,成日的悲戚和浮躁,讓人無法安於當於,做好眼前的工作!


理想應該有,但理想不應該過於遠大!成日遊離於理想的豐滿與現實的骨感之間,其中的無奈、痛苦可想而知……又談何腳踏實地呢?


也許你可能會想到一個人,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里的安迪,他想越獄想了二十幾年,隨之挖地洞也挖了十幾年,然後整個人的心理狀態依然非常的好,這又做何解釋?都說了,那隻不過是一場電影,那只是編劇、作家,臆想出來的理想化的人物,現實生活中不會存在……很多電影你看看就好,如《士兵突擊》、《肖申克的救贖》、《三傻大鬧寶萊塢》、《阿甘正傳》,其中的所頌揚的思想固然可貴,可是現實中可行性又是如何呢?這些電影初看你會感覺熱血沸騰,過後你會感覺這些電影好似精神鴉片!


假如可以選擇,我想信很多人都寧願選擇一種,理想不是很大,物慾不強,但也不至於隨波逐流的庸碌人生!可是慾望都是天生的,隨之而匹配的野心雖然跟後天的影響有很大的關係,但是也是很難去改變的!你很難讓一個過慣、見識過大城市生活的人回到鄉下,耕他的一畝三分地,你無法說服一個年輕人放棄追求,房子、車子和美女!


20歲至30歲之間的年青人,往往是迷茫和痛苦的,在年輕氣盛、慾望最強烈、最虛榮的年紀,卻一無所有!

如何平衡強烈的理想、野心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建立一個強健、穩恆的心態成為我們的必修課!


小時候缺愛的人,往往情感上缺乏安全感,長大談戀愛之後,表象是喜歡作,尋求存在感!

小時候物質上匱乏導致精神上也匱乏的人,長大後會拚命的賺錢,但再多的金錢卻都填補不了他內心深處的惶恐……


情感上的不安全感,我們很好理解,就是我們常說的: 「No zuo, no die !」 物質上的不安全感,會讓我們心生恐懼,沒有房子、車子、票子,我們就沒有愛情、沒有友情、沒面子、沒尊嚴……


不安全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它會產生很強烈的心理勢能,它會像一個可怕「黑洞」一樣,吸噬你的靈魅,你的注意力……他會讓你無法好好的與戀人相處,從而不斷地作以使戀人關注你,以尋求存在感!他會讓你的靈魂不間斷地遊離於得到與失去之間,不斷地比較理想的豐滿與現實的骨感…… 由此,你的戀愛史,就是一個作的歷史;你的生活就是一堆堆無形的人民幣,你似乎很用力,可你卻什麼也抓不住……

慾望和野心,操控著我們的潛意識,讓我們的思維不斷地圍繞著升官發財、房子、車子和美女來行進,可是升官發財、房子、車子、美女那裡是一蹴而就的呀,也許你得為此花去十年,乃至一輩子的代價!


長久的思考那些得不到的東西,長期處於一種欲求不滿,極度缺乏安全感的狀態,這跟長期處於失戀的狀態一樣,那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思維不可厄制的在打轉,吃飯吃不香、睡又不好、整個人如被抽空了,丟了魂一般,很想得到,但是有長期得不到,長期處於一種抑鬱的狀態,無法找到突破口,最後演變成各種各樣的心理疾病,強迫症、抑鬱症、精神分裂症,無法正常的工作、學習、生活……


讓我們痛苦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們循環思考那些得不到,或者難以得到的人和事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心理負能量!

《論語·公冶長第五》:「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大部分人都將這句話給理解錯了,三思而後行,凡事審慎而行,對此孔夫子持反對意見,孔夫子認為,三思太多,兩思足矣,不僅如此,凡事,一旦考慮清楚,做了決定後,就沒有必要再做過我的思考了,因為多思容易讓人昏昏沉沉,情緒低落,亂人心志!對於人生依然還是,埋頭苦幹,偶爾抬頭仰望天空,看看前方就好!


理想,還是要有的,可朝思暮想就沒有必要了!


也許你可能會想到一句話:你就別胡思亂想唄!


這一句話,說得很有道理,可卻有站著說話不腰痛之嫌!因為意識流之所以稱之為意識流,很大程度上不是我們人力之所以能掌控的,它是一種慾望所掌控的心理勢能,猶如黑洞一樣,吸噬你的注意力,不去多想,談何容易?我們都知道,想多了沒有用,可我們就是止不住自己去多想……

幸運的是,顯意識與慾望所主導的潛意識是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



服從天命是一種高貴的從容!這是我送給大家的一句話!羅馬哲學皇帝,馬可奧勒留說過一句話,「尋求不可能的事情是一種發瘋,而惡人不做這種事情是不可能的。(沉思錄, 卷五)

可是什麼叫天命,什麼叫不可能,什麼又稱為不可能呢?現在的情況已經很糟糕了,我跟TA還有可能嗎,我還有可能把這個公司運營下去呢;我有沒有可能完全的拋下所有的一切,放下所有的慾望,從而達到佛家常雲,六根清靜呢? 我不了解你這個人,我不了解你的實際情況,所以你的可能或者不可能,我給不了你任何答案,從另外一個角度而言,任何一個人的認知都是有局限的,一個人的觀點,僅限於一個人的觀點!問題是當情況已經變得很明朗的時候,你還跟我談有沒有可能,那這個錯誤就不值得原諒了!


第一、不要追求不可能的事情!

第二、一件事情,假如你無法判定什麼是可能,什麼是不可能,但你想清楚了要繼續努力,下了決定之後,就不要猶豫要不要做這件事情本身!

明白這兩點是你擺脫思維漩渦的大前提,這跟心理學上的認知療法有很大的相似之處。不過,很不幸地告訴你,很多事情你想通了,可是僅限於當時你想通了而以!過後,你還是擺脫不了被思維的漩渦所吸噬!

這個時候,顯意識起作用了!

假如一個人長期處於一種悲鬱的情結中,那我建議你早、中、晚,各三次及想到那些不開心的事的時候對症下藥的念五十次,能夠讓你擺脫痛苦,進入一種安靜平和的狀態,讓自己不致於胡思亂想!


如你失戀後,不斷地告訴自己:

不愛我的人,我不他,事情已經很明朗了,我跟他沒有任何可能性1!

不愛我的人,我不他,事情已經很明朗了,我跟他沒有任何可能性2!

不愛我的人,我不他,事情已經很明朗了,我跟他沒有任何可能性3!

不愛我的人,我不他,事情已經很明朗了,我跟他沒有任何可能性4!

不愛我的人,我不他,事情已經很明朗了,我跟他沒有任何可能性5!

……

如當你決定了要去做某件事情,是你還在不斷的猶豫,糾結於A方案好,還是B好!你可以不斷地重複告訴自己:

生活不是我想要什麼,而是我能做什麼,既然決定了,就不要胡思亂想,多想無益1!

生活不是我想要什麼,而是我能做什麼,既然決定了,就不要胡思亂想,多想無益2!

生活不是我想要什麼,而是我能做什麼,既然決定了,就不要胡思亂想,多想無益3!

生活不是我想要什麼,而是我能做什麼,既然決定了,就不要胡思亂想,多想無益4!

生活不是我想要什麼,而是我能做什麼,既然決定了,就不要胡思亂想,多想無益5!

生活不是我想要什麼,而是我能做什麼,既然決定了,就不要胡思亂想,多想無益6!

生活不是我想要什麼,而是我能做什麼,既然決定了,就不要胡思亂想,多想無益7!

…………

注意哦,為了保證效果,用顯意識將你這個人從潛意識裡拉回來,你必須全面調動你的知覺,如下定決心,一定要念100次以上,同時不是心理默念,盡量用嘴吧念出聲音來,每念一次便伸出一個手指,十個手指循環一次……只有這樣子,你才能很好的俘獲你的注意力,不至沉湎於痛苦之中!

終級版:

生活,是問題連著問題,再連著問題,你永遠無法解決得完,你生活上面對的問題,甚至有些問題,你花十年,也未必找得到答案,你越試圖去逃避,你就越痛苦,就越逃避不出來;你越努力地去找到答案,你就越找不到答案!


如用以上的那個方法,可是你越逃避什麼,什麼就越來!不愛我的人,我不愛她,你大腦里的還是那個人!生活不是我想要什麼,而是我能做什麼,既然決定了,就不要胡思亂想……在這裡你又決定了什麼……你在逃避你愛的那個人,你在逃避你的工作,除非你有真正的答案,否則,你很難去安撫自己的內心!可真正的答案,怎麼可能讓你輕易找得到,也許,你得花五年,也許你得花十年!

終級答案是,接受生命的不完美,接愛生命的未知,不去尋找答案!

當然,我們依然無法很好地擺脫思維的漩渦,所以還要用上面的方法,不過答案有點略微不同:

想那麼多幹嘛,想那麼多也沒有用1!

想那麼多幹嘛,想那麼多也沒有用2!

想那麼多幹嘛,想那麼多也沒有用3!

想那麼多幹嘛,想那麼多也沒有用4!

想那麼多幹嘛,想那麼多也沒有用5!

想那麼多幹嘛,想那麼多也沒有用6!

想那麼多幹嘛,想那麼多也沒有用7!

………

讓我們痛苦的不是那懸而未決的問題,不是工作、不是愛情、不是賺錢,而是思考那些事情的過程並由此產生的負能量!我們並沒有在逃避愛情,逃避工作, 我們只是在逃避思考本身,所以我們逃避得出來!

我們不可能做得到真如佛陀般,斷絕塵緣,六根清靜!生活中,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生階段,會遇到不同的讓我們糾結痛苦的事情,也許是愛情、也許是工作、也許是友情……但不管是那方面的問題,不管癥結在那裡,相應的「葯」還是會有的,葯有了之後,那就是按時服用的事情了,假如,你無法找得到真正的答案——對的「葯」,那就逃避思考本身!

就是那麼簡單!當然前提是你得自律才行,也許你可能在事情突然發生的一周里(情緒崩潰之時,無未能做得到這一點,可是當事情發生一個月後,你還依然處於一個悲戚的狀態之時,你是可以按照上面的方法去執行,也許短期內可能沒有效果,但是假如你堅持超過一個月以上,你必將擺脫,那不可扼的思維定勢、心理負能量!

這個方法必將可以讓你進入一個平靜、輕鬆、安然的生活氛圍當中!

謹以此文送給自己,也送給那些一直在思維打轉的人們,希望此文能夠幫助你們走出走失戀,走出抑鬱症,走出躁鬱症……迎來安寧幸福的生活!

幸福號列班車:

========================================

假如,您有任何戀愛、情感、成長上的問題,您可以關注我們的 微信公眾號 Smileblgg 寫下你的問題(控制在200字以內),我們的老師會在24小時內回復您!


不知道怎麼追男生?Smile520所著書籍《如何讓美少女來追你》已出版,欲先睹為快的朋友,

請猛戳:《如何讓美少女來追你》——知乎專欄(你可以拒絕學習,但你的情敵不會)


失戀了,不知道怎麼挽回愛情,新鮮出爐挽回愛情秘籍,木有挽回不了的愛情:

請猛戳:《挽回愛情秘籍》——知乎專欄


兩千多年前,亞里士多德發起了一場關於幸福的革命。當時的希臘哲學家們正致力於尋找「幸福」這一生存狀態的定義。有些人認為幸福就是享樂主義,即幸福感源於感官的享樂和滿足。還有些人則從悲觀的角度出發,認為幸福是賦予人生苦難價值的終極目標。


直到今天,這些理論仍然以頹廢的社交網路與快餐文化以及基督教中天堂的概念存在於我們的思想中。然而亞里士多德卻提出了第三種設想。在他的《尼各馬可倫理學》(Nicomachean Ethics)中,他認為真正的內在幸福(eudeamonic happiness)本質上並不僅僅是一種感覺或某種萬能的承諾,而是一種實際行為。


「幸福是用一種實現自身目標的方式來生存,」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的古典學家海倫·莫雷爾斯(Helen Morales)指出,「它是一個欣欣向榮的過程。亞里士多德在告訴我們『別再憧憬明天的幸福了。真正的幸福是投入到這一過程中去。』」而數千年後的今天,亞里士多德研究的幸福出現在了最出人意料的地方:人類基因組。


這些研究結果是最近一系列社會基因學研究中的最新發現。2007年,芝加哥大學心理學和行為神經科學教授約翰·卡喬波(John Cacioppo)以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教授史蒂夫·科爾(Steve Cole)與其他科研人員發現了孤獨感和基因表達的聯繫。


在一個小規模實驗中(此實驗隨後被大規模重複),他們對比了六名感到自己被社會孤立的實驗對象和八名正常實驗對象的血液樣本。結果表明,感到孤獨的參與者的基因組產生了變化。這些變化會增加患炎症性疾病的幾率以及減少抗病毒反應。這些參與者的大腦似乎把孤獨感當成了危險信號,因此讓個體進入防禦狀態。


用歷史學和進化論的語言來說,卡喬波認為這一反應可以是件好事,它能讓免疫細胞更快地到達感染部位並促進傷口癒合。但過度的免疫反應會危機生命。炎症不僅能促進癌細胞以及動脈斑塊的生長,還會導致腦細胞障礙,從而讓人更容易患神經退行性疾病。科爾指出,這種應激反應實際上是以我們長遠的健康為籌碼來換取短期的存活。他總結說,我們的身體「被設定會將痛苦轉化為死亡」。


2010年初,科爾在洛杉磯的一個研討會上分享了他的科研。科爾的碩士同學,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一個著名的積極心理學家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Barbara Fredrickson), 就在他的觀眾席中。科爾的科研引發了她的思考:如果像孤獨感這樣的高壓力狀態會讓基因組做出對個體有害的反應,那麼持續的正面體驗是否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弗雷德里克森指出:「內心幸福和感官幸福都曾被指出和長壽有關聯,所以幸福對人體的益處應該有跡可循。」 研討會的第二天,弗雷德里克森就與科爾通了郵件,並且在當年秋天就獲得了合作項目的經費。弗雷德里克森的團隊將會用問卷調查的方式來測定一組實驗對象的幸福模式,並對他們的血液樣本進行分析,尋找可能存在的規律。


弗雷德里克森認為感官享受會比內心幸福更加有利,實實在在的快感會比人生的意義和目標這些抽象的概念對基因組產生更可觀的影響。然而科爾卻對幸福和生物學的關聯表示懷疑。他跟許多科學家合作過,試圖找出一切可能讓基因組產生變化的活動,從瑜伽,到冥想,再到太極。他得到過非常有趣的數據,但大多數研究結果都只能讓他付之一笑。「日復一日,我毫無收穫。」


弗雷德里克森和科爾的第一個研究規模並不大。雖然只有八十個研究對象,但科爾對研究痛苦有著豐富的經驗,他很清楚該在血液樣本里尋找什麼。「那時我們已經搞清楚了當人受到威脅或猶豫不決時,基因表達會有什麼樣的變化。」科爾說,「即使只是這樣小規模的實驗,我們都可以有信心地說『這些是我需要觀察的結果』。」


對數據進行分析後,他們發現弗雷德里克森的預測是錯誤的。「感官享樂,比如你的快樂程度和對人生的滿意度,和基因表達毫無關聯。」科爾說。隨後他分析了基因表達和內心幸福感的關聯。「我們分析數據時得到了非常可觀的結果。」雖然數據不多,但結果十分顯著。「這讓我大吃一驚。」科爾說。


這項研究表明,內心感到幸福的人更有可能擁有與感到被社會孤立的人截然相反的基因特徵:前者的發炎反應低於後者,抗病毒反應則高於後者。繼2013年這個研究首次進行之後,它被成功複製多次,其中包括兩個研究對象分別為180人和120人的研究。


根據科爾的說法,這項研究的顯著效應告訴我們,內心幸福的缺乏對人體的傷害不亞於吸煙與肥胖。他們還指出,雖然內心幸福的人通常也擁有多方面的感官享樂體驗,幸福對健康的益處只有在那些擁有亞里士多德提出的內心幸福的人生的人之中才會體現出來。


但是這傳說中的幸福人生究竟是什麼呢?當我們說到內在幸福時,我們又在說些什麼?對亞里士多德來說,內在幸福是理性和優越性(arete)的結合(然而後者的概念已經被基督教的道德說教扭曲。)


「內在幸福是好的體驗,但同時也是對卓越的追求。」莫雷爾斯對我說。「拿烏塞恩·博爾特(Usain Bolt)來說,那些讓他成為傑出運動員的體能訓練對他來說是不愉快的,但是實現自己的夢想,並成為一名優秀田徑運動員,這會給他帶來幸福感。」


另一方面,弗雷德里克森認為內在幸福的一個重要方面是聯繫感。「這指的是那些超越短期的自我滿足,把我們與更宏大的東西聯繫起來的內在幸福的方面。」


但科爾指出,聯繫感似乎並不是內在幸福的前提。「博爾特應該並不是以一種親社會的心態,抱著造福人類的目標跑步。那麼內在幸福究竟是做自己認為美好和重要的事來自我實現,還是說它更多涉及的是某種親社會行為?」科爾認為這個問題還有待探索。


在世界的另一端,還有一個更加激動人心的線索。早在上世紀90年代,心理學家布萊恩·R·利特爾(Brian R. Little)就在研究一個他稱為「個人任務」的概念。他和劍橋大學的研究員「分析了足足幾千人的上萬項個人任務」。他們的研究表明,大部分人在任意時間有大約15項個人任務,有的瑣碎到「提醒老婆用完電腦以後記得關機」(這也是我的個人任務之一),還有的宏大到「給中東帶來和平」。利特爾把後者稱做「核心」任務。他的研究反覆表明,一個能讓人感到幸福的個人任務必須滿足兩個條件:它對我們來說必須要有意義,同時我們要有能力去實現它。(比如說,如果你是個過度肥胖又患有恐曠症的退休老人,那麼成為世界上最快的田徑運動員對你來說基本是不可能的。)


我向利特爾描述了科爾和弗雷德里克森的研究,他認為他們的研究和他的結論基本一致。然而,內心幸福這個概念的定義卻有一定的可塑性。「個人任務只是有可能,但不一定能增強與社會建立關聯的可能性。」利特爾說。這完全取決於個人需求。「一個特拉普派修道士的個人任務需要的社會聯繫不會像一個普通伯明翰小夥子的個人任務需要的那樣多。」


事實上,這個可塑性也許是利特爾的個人任務和亞里士多德的內心幸福最振奮人心的特徵——它讓尋找快樂成為一個真實的可能性。即使是最痛苦或最內向的人也可以找到一個有意義的,適合自己的任務。這個任務不僅能給我們帶來幸福感,我們完成它以後興許還能增幾年壽。


本文首發微信號neureality,歡迎關注


幸福是一種判斷和感受。
幸福判斷自己實現了期待的生活;
幸福的感受是一種彌散般的愉悅、舒緩和安寧。
就人的期待而言,這世上的幸福分三重。

第一重是滿足。美味的食物,美好的伴侶,爭氣的子女,寬敞明亮的房子,諸如此類。這一重回應的是需求,是對需求的緩解。

第二重是自在。恬然安適,不像喪家之犬般惶惶奔走。這一重回應的是安全,是對變化變得坦然。

第三重是志趣。找到自己感興趣乃至熱愛的事情,就此消遣這一生。這一重回應的是生命力,是對空虛的反抗。

很多人以幸福為人生目標,這是我不贊同的。至少以幸福的標的為目標才對。說到底,幸福是一種表徵,而不是實質。就像田徑比賽中終點的那根紅線,你可以追求撞破它,但是拿著這根紅線到處跑就沒意思了。所以「什麼是幸福?」是一個錯誤的問法,正確的打開姿勢應該是「幸福的標準是什麼?」以及「什麼東西能滿足標準?」,然後去追求這個能滿足標準的事情才對。

相關閱讀:
什麼是真正的快樂?怎麼獲得? - 知乎用戶的回答 - 知乎


幸福是接受現實,知行合一。大腦總是在尋求一致性,不一致會令人感到痛苦。從人的自我意識來看,接受現實意味著自我對本我的接納,知行合一意味著超我和自我的統一。從人和外界的關係來看,接受現實意味著環境和意識的一致,知行合一意味著行為和意識的一致,因此都讓人有幸福感。

以上可能太抽象。舉例說明吧。某日你的手機打不出電話了,系統提示你欠費了,可是你又抽不出空去買充值卡。這個時候你的感受如何?想像三種情形:
1. 你不接受手機無法打電話,自己沒空買充值卡的事實,想要扭轉這一點,在你看來解決辦法是立刻去買充值卡。但是卻脫不開身。在抽出空去買充值卡之前,你心裡始終很著急,沒有幸福感。
2. 你不接受手機無法打電話,自己沒空買充值卡的事實,想要扭轉這一點,在你看來解決辦法是立刻去買充值卡。你決定不管手頭上有什麼任務,先買充值卡再說。於是你出發去買充值卡,奇怪的是,雖然充值卡尚未到手,但從你決定馬上去買充值卡的那一刻起,焦慮消失了。你具備了一定的幸福感。這就叫知行合一。
3. 你接受手機無法打電話,自己沒空買充值卡的事實,並以此為基礎決策。如果你現在有電話非打不可,你可以借用下別人的手機。如果你現在沒有電話要打 ,你可以從容地忙完手頭上的事,在有空的時候再買充值卡。你的幸福感沒有因為手機欠費而受損,這就叫接受現實。

好,現在把上述問題轉變為:你聽說房價又漲了,可是你的工資暫時還不夠買房的;你聽說某個同學創業發了大財,可是你還在做著朝九晚五的工作;你已經被列入「剩女」行列,可是身邊的男性都沒太大吸引力??同理。


幸福就是需求能夠得到滿足,無論精神還是物質。


幸福是希望,愛,認同和微小的快樂。


通過李曉煦老師的TL看到這題,到底是心理測量的,這也太複雜了吧......
愉悅、投入、意義、社會關係、自律成就這五者的解釋居然這麼複雜......
愉悅
無比飢餓的時候吃上一碗飯,炎熱的午後一陣涼風,由身體的舒適帶來心情的放鬆
愉悅效應遞減更容易理解了,吃著吃著飽了,當然不愉悅了;吹著吹著不熱了,再吹就有點冷了呢。
這點和李老師討論一下 @李曉煦 :
電擊老鼠實驗,我覺得那個位置應該是『將要幸福中樞』,而不是『幸福中樞』。
如果是幸福中樞,那麼老鼠的表現應該是按一會兒,無聊了,停下,過了一會兒再去按,如此的按-停-按-停....(因為愉悅遞減,所以按一會兒就會無聊,還要白做工,所以愉悅消失就會有短暫的暫停,然後再尋求刺激)
而實際現象時老鼠一直按,都不帶停的,一般吸毒者不會一直吃,不停下來吧?
但如果將這個區域解釋為『將要幸福中樞』,那麼老鼠不停下就可以解釋了:
老鼠按了第一下。收到指令,等下你會快樂哦,多次嘗試之後,老鼠習得:按下去,等下就有快樂的事發生。
老鼠為了那將要的快感,會不停的按,直到自己能量耗盡(也可能是大腦被刺激的溫度過高死的)

投入
為什麼我們打遊戲為成癮,為什麼看小說會成癮,為什麼很多從西部支教回來的義工會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失落。
投入,一樣會有一種幸福感產生,將所有注意集中,心無旁騖會讓我們很開心。
但投入要有選擇,如果你是一個學生,卻將大量的時間投入遊戲,投入的幸福感會很快被現實的問題干擾,會將自己置於兩難。

意義
冬天的時候,姑娘熬夜織毛衣給喜歡的小夥子;
父母每天不辭辛勞端飯給在學校的孩子;
花費大量時間做公益。
這些都是在意義驅動下的快樂,過程可能辛苦,但是這件事帶來的意義給以愉悅,所以過程也帶著快樂。
意義有個前提條件:納入自我


社會關係
這個關係有兩個帶來幸福的方式:
1.關係本身的親密與支持
2.關係背後的社會評價
我和馬雲喝過茶,那麼這種社會關係就是社會評價,提升自我成就。
每當我悲傷的時候,都會有一群朋友給我抱抱,這就是社會支持。

自律成就
有個實驗,有幾個小孩作為被試,給他們一塊糖,然後讓他們呆在屋子裡面,並且承諾:
如果你在一個小時之內不吃這塊糖,我待會兒回來就再給你一塊。
孩子當然想要越多越好,那麼這時候就開始自我控制了,因為當下這塊糖真的很誘人,吃了,現在就立刻開心了,但是就失去了一塊糖。
實驗結果是:沒吃這塊糖得到了兩塊糖的孩子之後的社會成就更高。(但我個人很懷疑這個調查時如何進行的)
這個實驗後來得出的理論叫做:延遲滿足
在延遲滿足的過程中,通過自我控制的方式,會獲得一種叫做自我效能感的愉悅,其實也就是所謂的自信----相信自己是可以控制自己的。
這種感覺很重要,因為一旦缺失,就是習得無助狀態,自我懷疑與否定。

除了這份將幸福拆分開,帶有明顯實驗室色彩的結論,還有很多種猜想。
角色論:
做好屬於自己的角色規範,那就是幸福。
學生,學習好,那麼就是幸福;
父母,孩子健康快樂就是幸福;
角色衝突時,選擇讓自己最心安的處理方式,幸福感不會因此消退。

平靜論:
代表人物就是克總----克里希那穆提,追求平靜與內心的安詳,體驗真我。

信仰論:
找到類似於上帝的那種歸屬感,這種歸屬可以是家庭、愛人、孩子、自己、工作......

在精神分析中,也有過這樣的一些解釋方式:
1.自我,本我,超我三者協調,我們不被慾望控制,也不會因理智而導致慾望無處發泄。
2.關係論:幸福來源於好的關係,這個關係包括自己和自己的關係,他人和自我的關係,自我和他人的關係。
自體心理學裡面應該也有,但是我找不出和關係理論的本質區別,就不寫出來了,等什麼時候讀透懂了再說吧。

人本應該是對幸福解釋的最多的吧,最初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到現在的積極心理。


幸福=降低標準


幸福:是一種情感體驗。但是它表現的維度是不一樣的。
從需求的層次上來說,分別有以下幾點。

1)能進行基本的吃喝拉撒睡;》生理需求
2)人身得到安全保障;》安全需求
3)從屬於某一組織、團隊;》歸屬於愛的需求
4)自尊、尊重他人、被他人尊重;》尊重的需求
5)學習、提升自己;》認知的需求
6)欣賞美好事物、喜歡有秩序、對稱;》審美需求
7)最大程度的發揮自己的潛能,在某領域做到極致,從而實現個人理想、抱負;》自我實現的需求。

以上七點需求理論,源自於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
2-6需求的滿足都是建立在第生理需求的滿足之上的,一種需求滿足後才會有後者需求的實現,因此,基於這個因素,我對幸福的理解是:需求的暫時滿足。


又要搬馬斯洛出來……

就是實現了絕大部分的需求層的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所以,有些人需求不大,因此即使生存條件不怎樣,依然覺得幸福


一般情況下大家說的幸福是一種瀰漫而長久的快樂的心境,也可以說是滿足感。
這也能說明為什麼有些窮人雖然可能吃不飽穿不暖但他們就是很開心很快樂笑得真誠純粹,而有些衣食無憂的富人卻鐵青著臉憂心忡忡(馬雲不是說他錢太多愁得慌,還沒有以前苦日子開心嘛 真的是我替你分擔點啦)
之前忘了在哪裡看到過說
滿足感=現實-期待
所以要麼降低你的期待,要麼努力改變現實符合你的高期待,否則你不可能感到滿足,也別提快樂或者幸福

總的來說,暫且把幸福放在心理學的情緒這一欄里,一個人能夠保證在大部分時間裡情緒穩定並對生活感到滿足,有所期待,感到快樂,就算是幸福。

那麼心理學是怎樣定義情緒的呢
它說 哦 人類的情緒是一個複雜的東西~
所以不同的心理學家給出了不同的定義
但一般認為,情緒是以需求為中介的
如果你的需求得到滿足那麼就會感受到積極的情緒
如果很不幸你的需求由於種種阻礙沒有被實現,你便會經歷一些消極的情緒
這也是為什麼吃貨們如果能飽食一餐期待已久的美食,就會有「哇 我覺得整個人生都圓滿了的感覺」
這也是為什麼高中時代試捲髮下來你發現tm怎麼就這麼幾分,這題我竟然粗心做錯啦?然後整個人都不好了

幸福,就是滿足感。
仔細想想吧,你是否覺得幸福?
我想大部分人也許從未想過這個問題,他們只有在開心的時候開心傷心的時候傷心
大部分人日子過得稀鬆平常覺得並沒有開心不開心之說

但,幸福不過如此:現實是否達到你的期望

絕大多數會說不吧,這並不意味這我們就不能快樂,因為首先我們要臣服於現實,稍許有些妥協意味,但一定要帶著嬉皮笑臉,滿足是必須的,想著「其實我們過得挺不錯的不是嗎,因為也許我們會過得更糟」
然後並不止於此,繼續奮鬥去靠近你的期待
這是我所認為的幸福


心理學角度:
———————————————————————
弗洛伊德對幸福是有定義的:從嚴格意義上來講,我們所稱的「幸福」是指被壓抑的需求突然得到滿足。幸福的本質決定了幸福只能是暫時的。我們所說的不幸感,其實是包含兩個層面的含義的,一個是追求的快樂得不到滿足,另一個是感受到痛苦。因此追求幸福就有了兩個目標:消除一切痛苦或者不愉快的經歷,或者獲得強烈的的快樂。


幸福就是成為你自己,做你自己想做的,擁有你自己想得到的,一種持續的溫和的淡淡幸福的狀態~


幸福就是刷知乎不是因為孤獨寂寞


飢餓的時候有吃的送來會感覺幸福,熱的時候能夠吹一吹涼風也是幸福,心愛已久的人忽然說出她/他也愛你同樣感覺幸福,人的誤點就在於把幸福看得太遠大,生活太過安逸的時候總要失去點什麼才會想起曾經的幸福。幸福不是書上的千萬種解釋,是由內心油然而發的一種喜悅,從內心裡迸發的快樂,然後由心的感覺好幸福啊。


幸福是人的主觀意識,也有種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的趕腳。
為什麼說幸福是人的主觀意識?舉個例子:有一家三口,每天到了晚上,男人就會給孩子洗洗哄睡著,幫老婆準備衣服洗洗安排睡覺,最後自己一個人收拾家務洗完澡再睡,日復一日,無論工作辛勞與否,只要在家,都是如此。作為愛人,感知幸福快樂,感動也伴有內疚(自己早早的睡了,留下了辛苦一天的男人還在繼續忙碌)。
一日:愛人心疼男人,睡下後又起身去陪伴,卻看到男人悠閑自得,一臉輕鬆的吃著零食看著手機上的小說,絲毫沒想過早點洗漱完去陪伴愛人。作為愛人,像打翻無味瓶,原來男人只是想一個人自由的呆著……。
幸福?第一次聽完這個故事,眼淚就流了下來,倆個人的幸福變成倆個人的無奈時,生活其實沒有變,變得是意識。


幸福就是得到短暫的滿足感,但人的本性是:不滿!


推薦閱讀:

TAG:心理學 | 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