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思想是我的,那麼為什麼有時候我控制不了我的負面情緒?

負面情緒,例如:憤怒、恐懼、悲傷。

不要說杯子、電視機、心臟是我的,這些我都控制不了。而思想是我想出來的。


我想這個問題我還是有資格來回答的,主要原因是上面很多答案不能準確地把問題說清楚。

人既然知道努力就可以進步,為什麼還是會不努力? - 貓爵士的回答
怎樣才能戒擼?提高正能量? - 貓爵士的回答
自制力的本質是什麼?它是怎樣形成發展的? - 貓爵士的回答

  可以先參考我上面這幾個回答。

  我們的情緒、慾望、思緒、行為大多數時候根本就不是由自己的意志可以控制的

  如果要說我們跟身體的關係,其實就是程序員與電腦的關係,我們每天所做的事,只是不停地通過「獎賞」和「懲罰」來對身體實施控制,我們對於某一行為獎賞得越多,那麼它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就越會重複,我們稱之為「習慣"。

  」獎賞「就是反饋,壞習慣往往是最容易得到獎賞的,比如擼管、宵夜、熬夜玩手機、遊戲等等,因為這些行為的滿足反饋效應是最短的,你做的時候,大腦會一直分泌多巴胺獎勵你一直做下去,你根本控制不了自己。而這些行為往往是與你的自主意志相違背的

  如果你練習過冥想的話,你會發現很多時候我們頭腦裡面出現的思緒其實並不是自己的意志,而是身體的需求。而身體的需求其實有時候非常複雜,我們身體裡面不同的器官,在每時每刻都會給我們提需求,也就是說,其實我們的自主意志原本是與身體非常分離的。而佛法的修行,就是讓你看清楚並做到這種分離,然後讓你的意志能夠降伏你的身體,所以有本介紹《金剛經》的書,就叫《降伏其心》。

  假設有」造物主「的話,那麼他們在設計人這一產品的時候,其實是需要考慮到很多需求的,如果比喻心靈與身體的關係,其實就是駕駛員與高達的關係。(而且在這麼多年研究社科人文的過程中,我偏向於相信沒有」造物主「,因為沒有誰能夠設計出這麼精巧的產品出來,縱觀整個人類和自然的關係,中間發揮作用的那個」平衡「作用的功能始終不偏不倚,完全遵循理性和邏輯在發展,所以我認為老子所說的」道「,就是理性和邏輯,或者說規律)

  只是這個高達比較先進,它需要完成補充能量,自我複製,自我修復,躲避危險等等功能,所以這時候才需要加入」情緒「」情感「」慾望「這些因素,才使得我們有驅動力去完成一系列事情保證身體的存活和延續,假設我們感覺不到「餓」,總由著自我意志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我們的身體就會宕機,假設不加入「性慾」這一因素,我們這個物種就不會得到繁衍,人口補充不出來,社會的組織與發展也會失去秩序。

  所以我們的意志作為駕駛員,在生活中最難解決的矛盾就是解決器官和意志需求之間的衝突,比如一個人的意志告訴大腦控制行為的中樞我想要減肥,但是胃一直告訴我們的大腦我要吃東西,這個時候不同的需求就會有衝突,如果你的大腦中樞作出了滿足意志力的行為,你的意志力就會被獎賞。但是如果你的大腦作出了滿足器官的行為,那麼你的器官需求就會被獎賞。

  獎賞的結果就是,大腦控制行為的中樞會在你下一次做同樣決策的時候參考你過去的決策經驗,並作出「偏好」,這樣一再重複下去,直到這個行為產生非常負面的反饋之前,這個循環極其難被打破,比如說,你一直吃,然後被女朋友嫌棄被甩了,一般人在這個時候發奮減肥是最有效的,因為你的這個行為被嚴重地「懲罰」了。

  所以有時候,我們的器官與我們之間的溝通方式是很直接的,它會非常直接地讓我們產生感覺,比如餓,比如性慾蓬勃管不住擼管的手,比如各種癮症,比如失戀會讓我們心痛等等,如果沒有這些機制的話,那麼人類就會亂套,這些行為和習慣會寫進我們的基因代碼里,遺傳給下一代。

  但是很有趣的是,不管你腦子裡想什麼,你都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最直接有效的,就是對你的身體各個器官造成刺激,讓你產生正面或者負面反應,這樣你控制行為的大腦中樞作出決策的成本會降低,因為大腦要處理的事情太多,它會直接把決策樹形成固定程序,而大多數人的意志根本無法直接挑戰那個固定程序。

我們所有的直接反應,如果要與我們的思維目標相一致,需要通過反覆訓練才能達到,我相信帶過隱形眼鏡的朋友很清楚這一點。

所以如果要改變身體的直接反應,是需要通過反覆的訓練才可以完成的,這個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如果玩過樂器的朋友應該都很清楚這種感覺了,就是兩個手打不同的節奏,如果沒有反覆的訓練來對身體進行編程,你是學不會的,但是程序一旦編出來,它就會自動運行。

這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能力」,所有「能力」根據身體狀況的不同會有不同的天花板,但只要肯下功夫,達到高手級的水平其實並不難。

  那麼,一個人如何來控制自己的行為和避免負面情緒呢?

  其實就是儘可能地促使我們的身體內保存、分泌和釋放荷爾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精力「,如果只是一味地滿足」器官「需求,我們身體的精力就會很容易被分散,因為」器官「需求常常是一激活就全部激活,一分散就完全分散,所以古人無論」儒「」佛「」道「都提倡靜坐冥想,就是降低」器官「需求對行為中樞的影響和干擾。

  降低「器官」需求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讓他「餓」,這個就好像小孩跟爸媽要錢一樣,如果養成了這個小孩一直要錢的習慣,那麼他就會一直伸手,只有你不給的時候,他就知道,我要不到,時間長了,你的」器官「就不會感到餓,但是這個事情你要做到,前面幾天是非常難受的,所以我們會有」戒斷反應「

  很多負面情緒,就是因為你一再獎勵你的」器官「需求,然後自主意志得不到滿足,你就會感覺到」精力「被消耗,但是如果你每天都是做的自己給自己做的規劃,你就會感覺「精力」旺盛,哪怕有些事你並沒有做到,但只要有進步,你就會感到一天的精力充沛,對未來充滿希望,並因此形成正面循環,而反之亦然。

  當然,這只是說到干擾,還有保存,比如按時睡覺,經常運動,鍛煉肌肉,也能夠促使我們的腎臟能夠分泌出比正常狀況更多的荷爾蒙,來加快身體的新陳代謝,一個簡單的例子,假如你晚上睡不好,或者說工作前就一直玩手機,你就特別容易一天都打不起精神來工作,晚上回到家同時還覺得特別鬱悶難過和疲倦,但是你越是這樣,你越是容易在第二天做出同樣的行為,根本控制不住。

  意志需求和身體需求往往是此消彼長的關係,意志需求越能得到滿足,你的負面情緒就越少,你的身體需求越能得到滿足,不僅僅摧毀的是你的心理,還有你的身體,請大家切記。

如果想收看更多類似回答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gz-evolution

課程諮詢Q:800136299

每周3、4、5、日晚8點在YY頻道28069108準時開始公開課,歡迎大家關注


http://weixin.qq.com/r/IUypsfPE1K6rrbfS9xkz (二維碼自動識別)

更多文章:

如何改變氣質,提升逼格
【貓爵士公開課】如何製造浪漫邂逅

【公開課】如何克服你的依賴性,成為真正獨當一面的強人

如何增加自信

自信是如何形成的?怎樣擁有自信?

【知乎問答】為什麼我總是人云亦云,沒有主心骨


  • 人類的思維之源--腦,不是簡單的整體,而是包括腦幹、小腦以及端腦間腦(丘腦與下丘腦)等多層結構。其中的端腦和下丘腦(間腦的一部分)便是解答此問題的關鍵。打個比方,它倆一個是「認知腦」,另一個是「情緒腦」,前者是智囊團,後者是元帥。下圖中橙色為左右側丘腦,下丘腦( Hypothalamus)就藏在它下邊。

  1. 「認知腦」--端腦(大腦皮層)是功能上最為高級的一部分,負責我們的理性認知--思想、記憶等,是進化中產生最晚的部分,只有1億年。
  2. 「情緒腦」--下丘腦負責調節內臟和內分泌等活動,包括情緒、荷爾蒙的產生、睡眠、性行為等。當面臨令人恐懼或興奮的事情,身體的自律神經系統會向視丘下部腺體發出訊號,從而使身體加速心跳和呼吸、瞳孔擴張,並增加血液流量,以使身體能夠及時作出相應的行動。雖然體積只有整個腦部不足1%的空間,但下丘腦在軀體反應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相比於大腦皮層,它的進化已超過20億年,多數動物都有
  • 所以,就像在緊急情況下,資深元帥可以踢開智囊團,一聲吼就能激發戰士們的激情一樣,晚期進化出的皮層,即這個「認知腦」很多時候難以控制和對抗這個「情緒腦」,從而使人們的情緒容易失控。
  • 另,「失控」有時是後期的主觀評價。

資料:Wikipedia和果殼時間講座 鍾傑:深入恐懼內核。要想了解更多的內容,可以把整個視頻和講座中其他學者的觀點也看一下。
P.S.微信等渠道轉抄前需聯繫本人取得同意。


因為只有這樣的我們存活至今。

大家以為情緒是不好的東西,其實情緒對人們趨利避害有著重大的意義。情緒先於意識感受到危險,讓人逃離。情緒先一步告訴你,事情註定失敗,需要換個目標。情緒迅速告訴你這個男人有問題,不能再信任他。

意識把控的是大方向,而情緒負責快速反應。意識和情緒的矛盾正是現在和未來的矛盾,或者說是當下的自己跟未來的自己的矛盾。最終,我們要妥協,既不只活在當下,也不只活在未來。


謝邀 @熊希靈@Sprite Lee 。


如果我們操作化定義一下這個問題:為什麼我可以控制我的認知活動,卻無法控制我的情緒?這樣我們就可以很明顯的發現問題的謬誤。我們對於心理活動控制(自上而下)的前提是將我們的注意分配到需要控制的活動上。實驗證明,閾限下的刺激會影響我們的心理活動,而且由於注意資源有限,有些心理活動會以內隱的方式進行,也就是不分配注意的情況下自動化的完成。可以這樣說,絕大多數的認知活動都是無法分配注意並進行控制的。


不過情緒的另一個特點更加鮮明:即使我們對情緒分配注意,我們也可能無法控制情緒的生成。原因很簡單,我們的情緒生成和感覺的生成一樣,都是完全自動化的對刺激進行反應的過程(自下而上),這種反應足夠迅速以至於我們根本不可能分配注意進行自上而下的控制,就像是在達到我們閾限的強度下,我們不可能感覺不到針刺的觸覺似的。同時,情緒的生成也具有類似知覺的一面,允許自上而下的加工出現,這種加工主要是通過自動化的過程賦予情感意義,就像賦予針刺疼痛一樣,賦予某種外周系統和腦區的激活狀態為憤怒。事實上,在這個環節是可以分配注意進行調控的,我們在某些情境下會認為針刺很爽而不是疼痛(比如針灸和SM),我們也可以賦予某種高喚醒情感為興奮而不是憤怒。事實上,某些即時的情緒調節策略(並不包括在心理諮詢中應用的那部分),包括部分的認知-評價理論和心理建構理論情緒調節手段,都是在這個階段通過自上而下的分配注意來調節情緒的。不同點在於,某些理論認為通過這種注意的分配直接影響了情緒的生成,也就是說我們完全可能不生成憤怒就直接生成興奮(阿諾德理論);而另一些理論則認為,這種注意分配事實上是生成了一種新的情緒。所以說,當我們有足夠的注意資源和策略將情緒生成的過程從自動化中接管過來時,我們就有可能控制情緒的生成。當然,大部分人缺乏這樣的身體素質(硬體不足),又缺乏足夠的策略訓練(軟體不足),自然會認為無法完成這種過程了

具體的內容請在我的收藏夾有關情緒,自己回答中,自行尋找好了。


操作系統不會允許用戶訪問、修改及刪除核心系統文件,因為這會損壞系統,導致運行異常。


可以從三個視角解釋題主的困惑。

一、沙赫特(S.Schachter)和辛格(J.E.Singer)提出的情緒歸因論(attribution theory of emotion)又稱為情緒的二因素理論

認為情緒產生決定於兩個主要因素,生理喚醒和認知因素

從這個視角看:情緒不僅僅是由認知一個因素決定的。所以題主認為你能控制你自己的思想(也就是認知),但是你在外部環境的刺激下,一些生理喚醒是你不能控制的。所以在一些情景下你難以控制你的負面情緒。

例如,地震了,在這種應激情景下,你不可能能夠控制住你的心跳加速、血壓升高、腎上腺素的升高,從而你就不可能控制住你的緊張、恐懼等負面情緒。並且,如果一旦你能控制的話,反而表現出精神異常了,這叫情感淡漠。這種異常會讓人處於十分危險的境地。

又比如,街上一個人無緣無故過來打你一拳,你的生理喚醒也是不可能被控制住的,這時候你也難以通過認知去控制你的憤怒情緒。(當然,冷靜的人也可以通過認知去控制自己在此情景下的行為,但是即刻的生理喚醒帶來的第一反應的情緒冒出來了,是正常個體無法控制的)


如圖所示,我們從左上角的刺激事件到右側的情緒體驗,有三條通路,反映的是兩個過程:

  • 一個過程是經過了大腦皮質層的認知評價作用,產生了對外部刺激的評價信息,傳遞到下丘腦,通過杏仁核最終產生情緒體驗;
  • 另一個過程是不經過大腦皮層,直接通過下丘腦,影響自主神經系統,從而影響體內激素水平和內分泌系統,從而產生情緒體驗;而這個過程是更加直接的,更多受生理喚醒水平,而不受認知控制的部分。這個部分在外部刺激十分強烈的情緒會佔據很大一部分。

所以我們能夠理解,在個體經歷重大創傷的時候,無論多麼理智,認知多麼發達的個體,他們的情緒都會出來。因為有些外部刺激的確是我們難以預測和控制的,它會跳過認知評價的過程,直接引起情緒。

但我個人覺得,正是有了這個部分,人類一方面顯示出動物性的一面,這一面保護了人類本身,特別是在應對危險情景中,負面情緒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體現了人非工具,人腦和機器人不一樣,不是認知和思想就決定了一個人的一切,人類是有感情的,而且這種感情和情緒有獨立於認知的那個部分的。

二、情緒大師拉扎勒斯提出了情緒的認知評價理論

他認為,外部的刺激事件不會直接引起個體的情緒體驗,而是通過個體認知的評價過程。他認為這個認知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初評價、次評價和再評價。如圖:


我們可以看到,在評價的三個過程中,我們都有可能產生正面的結果,也都有可能產生負面的結果。

也就是說,認知對於情緒的調節作用不是萬能的。我們能夠在一些情景下通過認知來調節我們的情緒。但是當外在刺激事件的嚴重程度超過我們的應對能力的時候,我們通過認知是難以調節情緒的。這個時候我們就會產生負面情緒。

這個時候怎麼辦呢?我覺得大多數人之所以痛苦,就是環境的過大壓力讓負面情緒來了,但是我們不能控制,難以對抗。參見:怎麼對抗負面情緒?

三、思想真的是你的嗎?完全在你的控制之下嗎?我看未必。參見 @劉婷婷在此問題下的答案。

我不是很懂哲學。但是有一定的唯物主義的觀點的話,我們都知道,思維是對存在的反映。你有你的思維,但是那是對你存在的一個反映,如果這個存在有巨大創傷,有壓力事件,你的思維一定會反映它。這個時候,你能說你的思維完全是你的嗎?

這個問題值得思考。 歡迎研究哲學的朋友們批評指正。


其實你以為是你的的思想也不一定就是你的.. evidence shows that當你在personal dilemma中做決策的時候 你以為你是在理性思考 其實pre-frontal cortex一點反應都沒有..都是情感內核在作怪~~

所以不要糾結了少年 認命吧


思想本來就不是「我的」!
按佛家說法,諸法無我。
按唯物論說法,思想、自我也只是物質自然運動所形成的錯覺。
其實,從任何一種科學、哲學、宗教出發,走到底都可論證,「我」沒有真實本質。(不要以為那些什麼本我高我神我的理論例外。那些其實更直接,出發點就是現在說話的「我」是假的。)
至於負面情緒能否控制,基於這些概念系統,就有無數種詮釋了。


負面情緒控制不了...
其實,積極的正面情緒又何曾控制的了呢?


情緒成熟之路


一、什麼是情緒成熟Emotional Maturity?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看到一些人,他們總是那個麻煩製造者,他們時常使用責備式的語氣,充滿攻擊性的語言風格,然而另一方面又極度脆弱和需要別人的關愛,生活中遇到的一點點小事在他們心理都會掀起驚濤駭浪,這些負面情緒久久不能在其心裡消失。
筆者打算在這裡試著說明,「情緒不成熟」從哪裡來,如何甄別一個人是否情緒成熟,其對人一生當中的影響,及如何改變自己,走出這種困境。
情緒成熟的定義:情緒成熟是一種獨立面對人生中遇到的各種各樣(包括好與不好的)問題的能力。
這關係到停止責備他人,擔負起責任,積極地面對生活,勇於表現出自己的正義感。
情緒的發展階段:
Stage 1 :嬰兒期------"Am I getting enough?"
Stage 2 :少兒期------"Am I good enough?"
Stage 3 :青春期------"Am I being, doing, having, learning, growing enough?"
Stage 4 :成人-----"I am enough."
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從
Stage 1:totally dependent 嬰兒期,生活無法自理,完全依賴照顧者
--&> Stage 2:gradual breaking of that dependency 少兒期,逐漸脫離依賴
--&> Stage 3:a sense of autonomous independence 青春期,開始發展獨立性
--&> Stage 4:inclusive interdependence 成年期,相互依賴
其中任何一個階段的需求沒有被充分滿足,個體情緒發展就會停留在那個階段。反過來說,當一個階段的需求被充分滿足後,孩子自然會成長,尋求下一個階段的發展。
有時父母會在孩子還沒有準備好前期待並要求孩子像一個成年人一樣(出於他們自己不成熟的心理狀態)。一個常見的結果就是:在孩子成年後會隱約覺得自己是需要被保護的小孩,卻需要無時無刻不把自己掩飾成已然長大的樣子。
然而成人的世界裡已經不再允許兒童行為了 。可以想像一個年滿18周歲且情緒不成熟的「孩子」在面
對一個比童年環境複雜得多的成人世界有多麼可怕!
他們可能因為生活中的壓力迅速表現出像被寵壞的兒童或青春期少年一般的行為,情緒失控,敵對,需要被關懷和理解。
我們來看一個例子,來自一個網友的個人陳述:

例一、今天一個人來到你在的城市,來到你宿舍樓下,本想給你一個驚喜,沒想到收到的卻是一條讓人心灰意冷的簡訊。"又殺來了,不好意思,我正在廣州面試,讓你撲了個空"。
2015年,我們在一起六年了,可是2014年對我們來說似乎是個劫,這一年你先是突然不理我,我的驕傲指使我等你主動聯繫,於是我就錯過了新年的祝福和生日的祝福,實在沉不住氣的我還是先給你打了電話,你說之所以不聯繫我是因為那晚你主動掛了電話後怕我生氣,之後就不敢打了。你知道我是如何度日如年地在等你電話么?之後我到你家大鬧了一場,很抱歉又在你父母面前讓你難堪了,可是如果我不聯繫你你就真的會因為主動掛了電話這件事放棄我們的感情么?3月份的時候我跑到北京來找你,我求了你一整天說我們和好吧,最終我們和好了,前提是我要對你說的話言聽計從。雖然我心裡也有委屈,覺得明明是你主動放棄這份感情的,卻要我委曲求全來挽回,也終於明白了什麼叫喜歡一個人會卑微到塵埃里。我們複合後你把之前每天不記次的電話縮減到了每晚十點後,每次都只是說一兩分鐘…… 9月30日,又是異地戀衝突的慣用模式,我們簡短的通話,你讓我睡覺,我掛了電話後給你發簡訊說我等你,等你忙完睡覺前在說兩句,但是我卻不知道你已經關機了,臨近凌晨一打電話我崩潰了,誤會你是為了逃避我才關的手機。於是我又傻傻地撥了一夜電話,聽了一夜移動關機的特質錄音。第二天,我給你發了簡訊說去北京,剛到高鐵站接到你的電話,我知道是我誤會了,心裡一下子覺得很愧疚,但是自尊心還是強迫自己跟你吵了幾句,那天晚上我早早躺在床上準備為前一晚的不愉快道歉時,手機響了,你第一句話就說我們分手吧。你知道么,聽到你這句話時我的嘴角都還掛著笑,而那笑容本來是用來跟你撒嬌的,於是表情僵在那裡……見面後你沒有讓我留下,而且把我攔在了北京西站,你說你今天的任務就是把我再安全送上回去的車。我聽話回家了,聽話的結果是再沒有了和你通話的權力。從那之後……我只是喜歡一個人,我只是想看看你,我有什麼錯。


責備是一種過度的防禦反應,當人們抱怨或責備時,其實是在說:「不關我的事,別怪我,不是我的責任。」 「我受到了虐待。」我們責備時,是在拒絕某事,並失掉了我們的正義感,流失了力量。
這種以自己為中心、自戀,通常來講是兒童時期的特點,他們總抱怨生活沒有讓他們滿足,他們需要特殊的照料,度過這種心態是長大的一個重要部分。
女主角強烈的需要男朋友無時無刻的呵護,她很幸運,擁有了這樣一個人,可以呵護和包容自己的驕傲,在戀愛開始時是非常幸福的。
半夜給男朋友打電話沒打通,她感到強烈的不安。但不妨推想,接下來打通電話時的開場白必然又把男朋友責備數落一番。當感情遇到麻煩時,男朋友開始逃避這段感情,這給女主角帶來了巨大的不安,覺得自己已經失去了對對方的控制。女主角先是驕傲等待男主角向往常一樣來主動討好她,可是這一次男主角沒有。女主角在陌生的城市裡沒有朋友,孤單一人更加需要對男朋友依賴。在向男主角道歉時消耗了女主角巨大的心靈能量,她體會到一個人如何「低到塵埃里」。
需要提示的是,在感情很好時,不成熟並無大礙,而當感情遇到麻煩時,來自一方甚至雙方的不成熟可能使這段關係結束。
他們總是強烈地感受到自己是受害一方,而不能意識到自己對別人造成何種傷害。所以他們在向別人哭訴自己的經歷時往往得不到相應的同情。

情緒不成熟的標誌
1.很少真誠地讚美別人。
2.經常能感受到恨意,難以原諒別人。
3.易受周圍人的影響。
4.不能獨立,渴望有人無時無刻地陪在身邊。
5.更需要別人的關注與稱讚,甚至花費大量精力引起他人的注意,獲得滿足。
6.極度以自我為中心,自私,無法真正扛起自己的責任。
7.對於他人對自己做了什麼高度敏感,卻看不到自己對他人做過什麼。如果他們認為你對他們做了錯事,會施以報復。然而卻期待你去寬容和接納他們的無理行為。
8.像是陷入泥潭一般,無法擺脫不良情緒。
9.對生活中遇到的不公正待遇或他人的愚鈍行為有被迫害感。
10.會控制自己周圍的世界,包括人和物,使一切都符合自己理想中的樣子,而不會接受現實並用自己的努力積極改變現實。
11.經常為自己辯護。
12.在未了解某人之前已給對方下了判斷。
13.看待他人時善惡分明。
14.無法容忍別人的錯誤。當他們認定自己是正確的時,是無法容忍別人的任何意見的。
15.經常被情緒控制,而非控制自己的情緒。
16....

例二、小P,53歲,已退休賦閑在家。是個大家眼中所謂的「情商」低的人。
她的朋友W想和她一起租下一處店鋪開服裝店,由於缺人手遂想拉她一起合夥幫忙,她從心裡不願意,可是又不敢直接拒絕,於是應付著答應下來。後來店鋪開張,由於小P已經與W承諾在先,經常不去擔心暴露自己,去的次數太多她又著實不願。只好敷衍每周去店裡幫忙一次。小P與家人談起這件事時只說:「我這是情商高,不得罪人也不委屈自己。」後來店裡逐漸忙了起來,W經常叫小P來幫忙,小P偶爾以借口不去,後來沒有借口可尋只好不接電話。由於店裡缺乏人手,W的生意很快開始賠錢,W開始怪罪小P沒有履行承諾。隨著生意失敗,友情也隨之破裂。從此兩人再也不相來往。
這個例子中的女主角害怕暴露出自己的本性。小P由於害怕暴露自己的本性做了一系列的補償行為來自我保護。這些行為並不是她們內心愿做的。不成熟的人可能經常需要靠撒謊來維持一種表面和諧的人際關係。另一方面:禮貌地拒絕別人並不會傷害友誼,可以拒絕別人的人內心非常自由。而「禮貌地拒絕」顯然不在小P的技能列表裡。由於這種錯誤的自我保護策略,小P並沒有在問題最初產生時將之解決,只是把今天的風險推給了明天,讓風險放大了。她感到很難拒絕別人而不得不委和,靠此來維繫脆弱的友誼。後來隨著W越來越頻繁地叫小P去幫忙,小P終於無法對付自己的承諾了。

情緒不成熟的人可能每天都要執行大量無效的行為來掩飾自己的受害者身份,表演自己的強大。這種自我保護策略帶來的後果非常糟糕,這更像是把自己的心靈囚禁在一個籠子里來阻止外界的傷害,但同時也把你與周圍世界割裂開了。
在過度保護自己的同時,缺乏安全感和不成熟的人可能也會欺侮和貶低他人。因為他們經常感受到自己被欺侮或迫害,儘管這種感覺往往並不是真實的。欺凌和厭煩是一個少年和兒童階段具有的特徵,突然被激怒,欺騙,撒謊,熟練的偽裝來避免暴露自己的本性,逃避責任。
他們錯誤地認為成熟和承擔是一種需要逃避的負擔。拒絕承擔任何責任阻止了自己向建設性方向的改變,使他們總是在難過和氣憤中徘徊。
不成熟的人傾向於認為自己無法改變環境,「現實就是這樣,我只能這麼做。」「你不能改變環境,只
能適應它」這正是他們常掛在嘴頭的話。


情緒成熟的標誌
1.給予別人愛,同時也能收穫愛
2.具備獨立處理生活中問題的能力
3.能正確地處理不良情緒並從經驗中反思與進步
4.情緒相對平和,沒有大起與大落
5.更善於處理情緒,顯得有彈性,能很快讓不良情緒過去,並用積極地視角解讀,面對下一次挑戰。
6.對待他人的錯誤和瑕疵能採取開放態度,能夠原諒別人,不會記恨在心。
7....


亞伯拉罕?哈羅德?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在他的《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中把人
的需求按從低到高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雖然現在很多實驗表明這種分類並不準確,但本文暫且引之一用。
書中談到:人的自我發展程度越高,就越能輕鬆地駕馭那些低級的需求,如安全感,歸屬感。他們把這些需求看做生命的一部分,但不會深陷其中。過分地強調那些低級需求,排斥和輕視他人,將使我們的生命失衡。長期的失衡狀態,比如說一個逃避,拒絕,壓抑的工作狂,他們表現出的行為像是一種強迫性的補償。

另摘錄一段馬斯洛的《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中譯本(注1)書中的話:「...不會經常體驗
到敵對,仇恨,暴力,惡意和破壞性攻擊。他們並沒有失去他們的憤怒或攻擊性,但這種憤怒或攻擊的性質卻常常轉化成了義憤、自我肯定、對被剝削利用的抵抗和對非正義的憤怒,也就是說從不健康的攻擊轉化成了健康的攻擊;比較健康的人似乎都遠遠不是那麼害怕自己的憤怒和攻擊性,因此當他們表現自己的憤怒和攻擊的時候,就會表現得更加淋漓盡致。」

完全的成熟在於喜怒哀樂都僅取決於自身的態度而不依賴於別人和環境。他們並不是失去了感覺,他們的感受更加緩和且準確,很少因強烈的情緒而失去自己的正常的判斷。他們在多數時間裡都處於一種鬆弛而有彈性的狀態,不會被不良事件激起防禦式的反應,並能很快讓不良情緒消失,專註於當下的問題。他們在行為上顯得更加誠實與真摯,不以自己為中心,他們不羞於或恥於暴露自己的內心,那正是他們每天都在做的事情。
不成熟的人呢?如果仔細審視她們的心靈,更像是一個受害者,一隻驚弓之鳥。他們在遇到外部刺激時,會表現出應激式的防禦反應,以責備來逃避可能帶來的傷害,他們的行為和成長都趨於靜止,很少達成任何自我突破和改變。
一個人越健康,就越能體會到別人的處境和情緒,併合適的表達自己的情緒。健康的人會為朋友的成功而高興,對野牛衝來恐懼,對不公正而憤怒,為心愛的人離去而悲傷。
他們接受並承認所有好的和不好的情緒,並採取積極的回應。他們可以看到自己對他人的影響。他們可能也會失去自己重要的東西,但不會被這種不良情緒所消耗,他們繼續前進,把自己的人生看成是一序列個人自主選擇的結果,把生命看成充滿學習和成長的機會。不成熟的人不願經歷所有的情緒,他們壓抑自己的不良情緒。
成熟的人並非不會憤怒,他們不懼怕自己的攻擊行為,因此一但表現時也更加酣暢淋漓。與之相對的是不成熟的人,雖然常常表現出哀鳴式的攻擊行為,比如責備,但是他們心裡卻對憤怒和攻擊無比恐懼。
成熟的人不需要像兒童一樣獲得立即的表揚,他們看待事物不會非黑即白,非對既錯,非好即壞。看待人時不會非陌生即摯交。

二、為什麼我情緒不成熟?


事實上,很多成年人都處在一個不成熟的情緒階段內,請看下例:
例三、Selma,一位中年母親,在國有企業工作,她的丈夫J是一名當過8年兵後退伍轉業的軍人。她有一個5歲的孩子小L,還需要貼身照顧,但由於家裡經濟不允許,她只能帶著孩子上班。工作當中的人際關係複雜而充滿惡意,Selma經常會感受到同事排擠她,她沒有知心朋友,丈夫也並不能理解她的內心,對她不聞不問。每天下班回到家中時,她心裡充滿了空虛感,平時乖巧可愛的孩子也顯得可恨起來。Selma甚至有時覺得是孩子拖累了她,在廚房做飯的時候看到孩子進來找媽媽,她恨意頓時湧上心頭,大聲呵斥孩子:「出去!!」。孩子頓了頓轉身走了出去,過了一會看到孩子又進來Selma勃然大怒把他呵斥出去並把廚房門鎖住。
Selma對孩子的任何一點「不懂事」的行為都施以懲罰。
因為丈夫不能理解她,Selma對丈夫也吹毛求疵,並經常惡言相向。丈夫犯了小錯也橫加指責且不讓丈夫還嘴「犯了錯還不讓人說!?說說你,教育教育你不對!?」丈夫無法忍受,回家越來越晚,在家裡時也總是想「躲避」到外邊,Selma認為丈夫自私且不負責任,甚至懷疑丈夫在外面已經有了外遇。
他們每天都會吵架,吵架時Selma為了不影響孩子,把孩子鎖到另外一個屋子裡。孩子覺得是自己犯的錯讓父母不高興,感到難過和內疚。
孩子小L進入青春期後顯得孤僻而野心勃勃,時常有不滿足感,且經常感到來自周圍的敵意。
小L在高中時交了一個女朋友,可是3個月後就分手了。他不能主動給予愛,希望女生主動,女朋友犯了小錯就懷恨在心,不能原諒。
小L沒有和人溝通解決問題的潛意識工作模型。在兩人產生隔閡後,小L心裡一直在生女朋友的氣,沒有第一個去道歉也沒有給女朋友一個台階下。冷戰後感情變得越來越沉重,直到雙方都變得冷漠起來。
小L在進入二十歲後感覺自己還沒有長大,需要粉飾自己不成熟的一面,假扮自己已是成人。小L與母親Selma和父親的關係都比較淡薄。對建立家庭和即將來臨的責任感到恐懼。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主要通過兩個方面:
(1) 父母(基於自己不成熟的心理)期待或要求孩子
如果小時候父母當中一方是一個情緒不成熟的人,你很可能不會有健康與和諧的成長環境。中國的父母都要求孩子聽話、懂事。「不要像個小孩一樣!」而忽略了他們本身就是個小孩子,為什麼要要求他們像成年人一樣呢?
(2) 孩子缺乏一個成熟的行為模型來模仿
這個例子里小L與女朋友交往時,其潛意識工作如下:
我需要被關心,被給予;(無法關心,給予他人)
不安全感,我不能向對方展示自己脆弱的一面,我只有故作堅強,若我有了權力才能讓她不離開我。
這種令人窒息般的自我發展經歷部分解釋了為什麼我們有那麼多自我障礙和自私的行為。有些個體在長大後,這些在童年時未被滿足的基本安全需求被一些無止境的需求替代符號作為補償,如金錢,地位,權力,控制,名望,讚揚聲,被接納。
然而在這個涉及到兩代人的例子中我們並不能把後果全部指向Selma的不成熟,大部分的婚姻問題都來自雙方。丈夫J是個「大老粗」式的軍事迷和政治迷,所謂的大男子主義,只熟悉男性世界的規則,不能讀懂妻子的心思。J很難與Selma進行有效的談話溝通,因為她經常被情緒控制,很難去和一個被情緒操控的人去講道理,Selma總覺得自己是對的,世界在敵對她。她時常有受迫害感,責備別人,越責備別人其力量就越流失,使自己的內心更加敏感脆弱。
她嫉妒別人擁有快樂,而她的內心孤獨而困苦不堪。於是變得性情乖戾,充滿仇恨,懲罰自己周圍的人。
因為Selma的寂寞,她的生活滋長出了一系列的補償行為來充實自己。

三、如何變得情緒成熟?
我們的責備行為往往是一種無意識的,應激式的行為。比較焦慮的人往往記不住對方的名字,因為化解焦慮佔用了絕大部分大腦能量。當我們遭遇不良事件時,強烈的侵入式的情緒使我們大腦部分功能失效,無法適當地回應對方。事後反覆琢磨才慢慢意識到剛才自己的失禮。同時因為我們處於妄想中,我們的精力被錯誤地集中在解決本不存在的問題上。這一過程損害了與人交流的能力。

這種不健康的情緒狀態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了毀滅般的打擊,如何改變自己呢?

下面一些行動或因素可以幫助你, 這裡按重要性從大到小排列:
1.自己願意在多大程度上變得成熟
願望越強烈,變化就越徹底越快速。我們越願意在更大程度上改變自己,就會越來越多地看到之前我們無法看到的,對他人造成的傷害。有時甚至讓自己震驚。
2.試著減慢自己說話的節奏
3.謙卑待人
4.找到一個積極的對象,模仿其行為
留心觀察一下自己身邊那些朋友最多的人,他們和你的行為有何不同之處?他們是不是每天都保持著開放態度,是不是經常被激怒?他們發簡訊聊天時是不是經常開你玩笑還帶著^_^(笑臉)的表情符號?是不是經常主動稱讚別人?是不是主動光顧你的個人主頁和你打招呼?
找到一個你一直真正欽佩與欣賞的人,他/她的行為舉止可能總是溫潤有禮,尊重他人的自尊,賦有同情心。尋找和他/她共處的機會,模仿會自然發生的。
5.找到一個消極的對象
把Ta作為鏡子,從Ta的身上識別出自己類似的行為模式與局限,反思自己什麼時候會表現出情緒失控行為。我們越焦慮,就越難以認識到自己當下的攻擊行為,但隨著進步,這會變得容易。認識到的越多,改變就越廣泛。當別人冒犯了我們時,思考一下我們是否對別人也做過同樣的事?當我們意識到後,難過的感覺馬上降低了。
6.擴展你的社交圈,找到那些你願意獻出最好的自己的人與之度過
在鄉村長大的人不會學習到在下車時為女士開門,你的社交圈就是你行為和語言的課本,你應該經常逛書店使之更加豐富。如何讓改變變得簡單?找到你想成為的那個人,與之一起生活。


注1:《動機與人格》第三版,亞伯拉罕-馬斯洛,許金聲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第97頁

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有問題可以微博上找我: 慕陽Sermon 或微信公眾號:mypsych


思想並不是你的。
思想是基於環境影響而形成。
只是思想喜歡標籤著各種各樣的東西,於是乎便有了思想是自己的想法。
如果你把所有東西的身份、標籤都放下,你就會發現,你的情緒不會有太多的波動。正是因為你標籤了這個那個是你的,所以這個思想標籤著是「你的」這個東西不穩定就會讓你情緒化,

不能控制那些負面情緒和一些負面的思想是因為它根深蒂固的模式,它的運作是基於過往的記憶、經驗和知識,所以思想觸碰到一些已知(發生)的事情,就會帶著舊有的經驗和知識去解釋、分析和處理這件事情,而舊有的經驗是無法解決當下的問題的,你沒有感知到思想的第一反應的片面和局限,所以你總是在同樣的情緒和失敗經歷里惡性循環。

如果我是愚笨的,而我想變得有智慧,這份想變得有智慧的努力,就是更大形式的愚蠢,因為最重要的是要去了解愚蠢是什麼。不論我怎麼嘗試去變得有智慧,我的愚蠢依然存在。
所以你不是要去控制那些情緒或者想法,而是直接的感受它。不抗拒,不迎合,不逃避之中你會看到思維的運作從而打破它慣有的模式。你能控制的依舊是愚蠢的,並非是跳出了思維的圈子外超越了思維的體驗。

一個人如果想看清楚一件事,他的心必須十分寧靜,沒有任何偏見、嘮叨、對話、意象和畫面,這一切都得拋開。只有在這份寂靜中,你才能看見意念的升起,如果你仍在追尋、質問和期待答案,你就無法辦到。一旦徹底平靜下來,你就可以從存在的根源來問思想的起源到底是什麼,然後你就會開始通過這份寂靜去認清思想是如何形成的。
你一旦覺察到思想是如何形成的,就不需要再去控制它了。我們不只在求學時,甚至可以說整個一生都消耗在控制思想上了——「這個念頭很好,我得常常想它;那個念頭不好,我必須壓抑它。」於是一個思想克服另一個思想,一種慾望征服另一種慾望,一種快感控制所有其他的快感,內心永遠爭戰不已。直到我們了解了思想是如何產生的,一切衝突矛盾才能停止。

你正在經歷的疼痛,就在妨礙你理解,你現在只知道痛,除了痛還是痛。
這個時候你能只感受它、理解它,而不是試著去逃避它、拆分它、扭曲它嗎?你在這種只感受而不加入任何詮釋的過程中會順著這股被思想定義的「痛苦」的反應中找到它的源頭,而當你清晰的看到了這一切,奇妙的事情就發生了,那份痛苦的情緒消失了。

每個詞、,每種思想都會塑造思維,如果沒有理解每一種思想,思維就會變成詞語的奴隸,開始悲傷。
你第一次聽到智障這個詞,是沒有情緒的,因為你對這個詞的含義並不了解,但是你一旦了解了這個詞,記憶就會存下這一個貶義詞,思想便會標籤這個詞是「不好的」。
所以別人罵你是智障,你會憤怒、不快的原因是因為「智障」這詞里是帶有情緒的,所以當你聽別人對你說這個詞時,你的第一反應會帶有情緒。你能全然的活在當下嗎?那些過去的種種你能讓它都死去嗎?當你心中激起了熱情去探索這一切時,你自然會找到屬於你自己的答案,而並非別人的答案。

你聽到我說「思想不是你的」或「思維的模式」這類的話,你的思想就立刻開始加以翻譯和詮釋,但是這種翻譯和詮釋完全是建立在昨天的知識和經驗上的,因此,其必定受到昨日之你的局限。如果你只是全神貫注於這種說法,而不加以任何詮釋,你就會發現其中既沒有觀察者(你),也沒有被觀察者(你的問題);既無思想者,也無思想的存在。但是千萬別問:「哪個意念先產生?」這種聰明的思辨對你一點用處也沒有,你只需要觀察自己如何處在沒有任何雜念的狀態(我並不是指那種真空無知狀態),只要思想不再從過去的記憶、經驗或知識中生起,思想者就不存在了。這並不是哲學或神秘學所探討的事物,我們是在對付一個極為具體的事實。如果你已經和我同行到目前這一刻,你就應該不再用陳腐的頭腦去面對挑戰,而能換上一種嶄新的態度了。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克里希那穆提的重新認識你自己。
他會給你一個方向,但是剩下的路你只能自己走,自己去探索。


這個問題本身迷惑了不少人,其實這兩個子命題沒什麼關係。此問題邏輯可以表述成為:
大前提:我可以控制我擁有的東西;
1)我的思想是我擁有的;
2)我的情緒包含於我的思想(廣義上的心靈);
結論:我可以控制我的情緒。

那麼問題來了,帝國時代的某個國家擁有一個國王,那麼這個國家如何控制這個國王,反過來說,其實正是因為這個國王,它才成為了一個國家。所以,當我們在說「擁有」的時候,這個對象一定是可分離的,我的意思是說,擁有的對象不能是「我」本來的一部分,否則,那就不是從屬關係,而是一個矛盾。可以說,我擁有很多錢和土地,因為即使錢和土地失去了,我仍然是人,而不會變成其他的什麼東西。這裡面有個區分點在於,「我是什麼」和「我有什麼」是兩個不同的事情,讀過叔本華的同學應該不會陌生。

所以,「思想是我擁有的」這個命題可以去掉了,因為它與「我可以控制我的情緒」沒什麼關係,而且是錯的。題主或許想問的是,我可以控制自己的認知活動,卻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那麼思路就有很多了:
1.認知活動和情緒分別屬於不同的功能區,會有重疊,不同的功能區所受到的控制也不一樣(功能主義立場和神經科學)
2.認識活動是我們主動進行的,而情緒一般是基於對外界的反應機制,一個主動,一個被動(這也正是data driven和concept driven的區別),基於此,進化心理學可以回答一部分,認知心理學也可以回答一部分。

需要注意的是,當我們在說控制的時候,自然而然的一個問題就是什麼在控制,控制又是在指什麼,很可能控制對我們而言只是一種控制感,因為情緒是被動產生的,來源於與生俱來的一些適應器,沒有認知的參與使得我們缺乏控制感,而認知活動則是我們主動賦予的,這樣也就具備了控制感。事實上呢,有一些認知活動,同樣無法控制,比如不要去想白熊,你想到了什麼。

究其原因,我們不是從因果意義上去討論控制,而是在討論控制感。只有更低級的心靈特徵才會談是否被控制,而認知作為高級的心靈特徵,人們會把一切想法的產生都當作它下達的命令,自然也就沒有什麼控制與否了,作為元帥就是這麼任性。


既然程序是我寫的,怎麼找不到bug!


樓主的提問,不正好證明了「思想」不是「我的」嗎?


從生理學和進化的角度來說,思考和邏輯屬於發展得比較晚的腦功能,因此在行為控制層面上屬於相對「低速」、「高控」;而情緒則起源於應激反應,在進化過程中屬於「高速」、「低控」。很多情緒比如恐懼、憤怒、快感等等,核心實際上是一種已經固定的神經迴路。這種神經迴路不僅僅受認知和邏輯思考調控,更重要地是通過一種低層腦功能,比如丘腦(thalamus)和杏仁核(amygdala)直接對外部環境做出快速反應。在較為低等的生物中,這種快速反應直接並全權指揮行為,才能讓個體趨利避害,獲得最大的生存機會。

而在人類中,由於這種低等腦迴路反應迅速但簡單粗暴,經常和高等腦迴路比如大腦皮層經過思考後做出的反應指令相衝突,便產生了「思想」和「情緒」互相衝突的情況,讓人經常有「兩個自我」的感覺。

舉例來說,一個強烈的外界信號,比如一個令人震驚或者恐懼的消息,在大腦中主要通過幾個區域處理消化:丘腦、杏仁核、大腦皮質,如下圖。

這其中經過丘腦和杏仁核的信息通路屬於短路型快捷通道,經常在主管邏輯思維的大腦皮質之前發出行為指令。而等到大腦皮質消解完最初的信號做出指令時,它又會接受到來自丘腦和杏仁核「已經處理完畢」的新的信息,於是在認知層面就會產生「情緒無法控制」的體驗。

其實獨立於邏輯思維、常常不可控的情緒並不一定就是壞事。它讓我們更了解自己,懂得適合於自己的人和環境。就像很多其他優秀回答所說的,它是我們身體機能的一部分,是進化賦予我們對感知環境的利器。當然,因為人類大腦皮質的進化,雖然初始情緒很多時候不能控制,但是卻能被修飾改變(比如上圖中的粗號箭頭),而且行為是絕對可控的。

了解我們大腦的這種互相影響、互為補充的功能結構,就能更好地應對甚至利用負面情緒。


因為你控制不了你的環境。

舉個例子,你丟了身份證,然後不斷暗示自己要開心,不要沮喪。你成功了,但一接觸到現實,發現還得經過複雜的的手續重新辦理,你的心情必然又要沮喪了。

因此,智慧之道,不是如何心理調節,不是如何精神自足,也不是如何讓自己充滿愛和陽光,而是如何更客觀、更深入的認識世界(和自己),在正確認識的基礎上,提升自己適應環境、改變環境的能力。

比如,丟了身份證後,你讓秘書幫你搞定,這樣你的好心情就一點都不會被影響了。


心經說「想蘊空」,任何思想都不是「想」出來的,也就是「我」是虛假的,雖然看上去是無比真實。所以一個人不僅控制不了負面情緒,想什麼也控制不了。

楞嚴經用耳識來說明這個問題(意識非常複雜,當然佛也能說清,但我們不太好理解,意識與耳識可同理比擬),有個重要的結論: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隨著眾生應該知道的,循著眾生的業力顯現這麼個現象,讓眾生正好看到(以為自己及聲音是真實的)。地、水、火、風、空、見、識七大均是如此,也就是說,「聽」這種事,聽見什麼,不是耳根遇到聲音生起了耳識,而是循業顯現了耳識。世尊分析十二處時,得出結論:是故當知聽與音聲,俱無處所(聽與聲音,沒有具體的處所)。即聽與聲二處虛妄.......。後面更分析十八界,結論是:是故當知耳聲為緣,生耳識界,三處都無,則耳與聲及聲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聽與聲音及耳識,都是假的,我們世人認作真實,這就是我們的顛倒所在。

那麼只有耳識?那麼能聽的「我」和所聽的「聲音」是怎麼回事?實際上,每個顯現的耳識其完整狀態是「我的耳朵聽到什麼什麼」,單獨一個耳識既包含能「我」又包含了能的對象「所聽到的聲音」,六識均是如此。六識輪流、連續、密集的看似形成一個沒有間斷的識流,此識流既有能「我」,又有所「一切對象,包括證明自己實有我看到的我、我從鏡子里看到的我來確認自我」。就像旋火成輪------快速輪動火把,看的人以為是火輪、火圈,其實僅有火把-----僅有識。每一個識都包括能所兩方面,能所互相支撐,所以楞嚴經說:所既妄立,生我妄能。分析來看,既無能,又無所。

此識流,唯是念頭,唯是意識流,唯是識,唯識,識如幻夢。(唯識是佛法的另一個角度)。


我思故我在?在哲學層面,怎麼證明我存在、我是真實的?我、能、思證明了我真實存在。而經楞嚴經分析,我、能、思三者俱假。


情緒跟思想是兩碼事,情緒並不依賴思想而存在,思想也不會引發情緒,但是念頭會引發身體反應,而後產生情緒,念頭跟思想也是兩碼事,思想是有邏輯的,念頭絕大部分是沒有邏輯的,連續不斷地由邏輯連接起來的念頭才能稱為思想,所以人在思考的時候,其實是沒有情緒的,有情緒的時候在你的腦海中跳躍的念頭,而不是思想。

另外,連「我」都是空性的,思想又如何歸屬於「我」?所以「思想是我的」這本身就是錯誤的邏輯。準確地說「思想」和「我」、「情緒」都是空性的,沒有誰是誰的,因為沒有一個實存的歸屬地,也就談不到「是誰的」這樣的問題,但是在一個人思考的時候,思考就是「我」,當思考停止的時候,會感覺「我」在思考,但事實上如果思考不暫停,是沒有任何人能會體驗到有一個「我」在思考,同理,念頭就是「我」,情緒也就是「我」,所以當有情緒的時候我本身就是情緒,又怎麼能控制得了情緒呢?
痛苦的時候,痛苦就是我,我就是痛苦本身,沒有一個額外的「我」在痛苦之外,同樣在憤怒的時候也是如此,憤怒就是「我」,「我」就是憤怒,沒有一個額外的「我」在憤怒之外,只有當對痛苦和憤怒產生抗拒的時候,試圖要抽離的時候,才會感覺「我」的存在,但事實這是幻覺,「我」和痛苦和憤怒是不可分離的,不可分離又怎麼能控制呢?憤怒就是我,我怎麼能控制憤怒呢?洪水就是水,水怎麼能控制洪水呢?

所以痛苦是沒有辦法控制的,情緒也是沒有辦法控制的,只是表面上看來我們以為我們控制了痛苦,控制了憤怒而已,但事實上只不過痛苦也好,憤怒也好,因為注意力的轉移而被轉移,或轉化成其他的形式累積在體內,比方說,很多在外面脾氣很好的人,回家之後對老婆孩子的脾氣就會非常火爆,這是他把憤怒控制在體內延遲發作而已。有些人的憤怒還會日積月累引發多種慢性疾病,甚至癌症。

有的時候,我們會看到一個非常憤怒的人的行為簡直不可理喻,就象瘋子一樣,而他自己卻不是這樣的體驗,一個非常憤怒的人往往會感覺自己非常冷靜,非常理性,這其實是因為憤怒與「我」徹底融合,完全沒有掙扎,沒有糾結,沒有控制與被控制,這時「我」就是憤怒,憤怒就是「我」,在外人看來,這個人已經完全被憤怒控制了,只是這時他沒有「我」在與他的憤怒掙扎、糾結和控制,所以他也意識不到自己的行為是不冷靜的,是不可理喻,反而覺得自己非常冷靜——因為沒有了掙扎、糾結、控制、以往人生的行為準則等等枷鎖的干擾和束縛——這會帶來「爽」的感覺,「自由」的感覺,有急性精神病暴發的人就會有這樣的體驗,但這在外人看來,這個人就是一個標準的瘋子。並且這種「爽」和「自由」的感覺會讓一個人上癮,尤其是發脾氣後發現周圍的人在妥協,就會更上癮,所以我們常常會看到脾氣火爆的人脾氣會越來越火爆,有些人會發展為以憤怒為操控對方的手段。

這時就涉及一個問題,既然負面情緒是無法控制的,因為我就是負面情緒,那麼如果任由負面情緒來操控人的行為,這個人又有可能處於完全瘋狂的狀態,那麼應當怎麼辦呢?畢竟大多數人是不想經常處於瘋狂狀態的。

其實人類有一個非常牛的能力,就是雖然不去控制負面情緒,但是也不採取行動,那就徹底的體驗和觀察——與負面情緒融為一體,去細細體驗它,但不採取其他的行動。

當一個人當一個人有意識地去培養觀察的習慣的時候,痛苦和負面情緒是非常好的禪修所緣,因為它們非常粗重,體驗非常明顯。只需要觀察這種感受就可以看到它們的生起和消失,這樣雖然並沒有控制,但是卻將情緒所帶來的巨大能量釋放掉,這時候有一個重點,就是不採取行動,因為在情緒中你採取的任何行動都有可能會帶來傷害,甚至於放任自己胡思亂想也會帶來傷害,比方說我的一個個案,每次聽到鄰居關門聲音很重,她就嚇一跳,久而久之必然會被這種噪音干擾,但是她沒有去想辦法解決噪音,而是強迫自己關門的時候聲音小一點,試圖以此來影響鄰居,但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為對方根本對此事毫無意識,然後她就會認為「鄰居在針對我」,當她有這樣的想法出現時,就自然會採取防禦姿態,於是對方無認做什麼,她都會認為「鄰居在針對我」,這樣的心態必然導致她不能與鄰居友好相處,這樣的思維模式出現在她生活的方方面面,結果她就無法與人正常社交,總是暗示自己別人在針對她。所以其實胡思亂想也一樣會造成傷害,所以當情緒產生時,只需要停下來觀察,不去想,也不控制,只是觀察那種感受即可。

當一個人開始有意識地訓練自己的觀察力的時候,只要他不採取行動,在外人看來就會誤以為是在控制,但能達到這種程度的人,其實是已經修行了很久的人,能夠看到自己的情緒,甚至在情緒升起之間就觀察到身體反應,這是需要不斷地訓練的,而這種訓練就是禪修,所以很多人會誤以為大修行人的脾氣非常好,事實上並非如此,他只是能夠非常冷靜地選擇這個火是發還是不發而已,當他發火的時候,一定是為了解決問題而發火,甚至是為了幫助你而發火,他絕不會讓這個火白髮,不會是單純的情緒上的發泄,而是要藉助憤怒去解決問題,當然有的時候當他選擇放棄的時候,他也會不發火,這時他會保持沉默,或敷衍你幾句,甚至直接轉身離開。

所以,其實不是你控制不了你的負面情緒,而是你沒有學會觀察和轉化它們。而觀察在此時的意思其實與「體驗」為同義語,也就是不抗拒,不試圖逃離,也不控制,只是細細體驗那種痛苦或負面情緒帶來的感受,不迎不拒,不追逐,不否定,與痛苦和負面情緒融為一體,細細體驗,而後再決定如何選擇你的行為,選擇你要做什麼,不要做什麼,選擇問題的解決思路。

在這裡需要強調一下,止觀也好,禪修也好,不是止了觀了就完了,不是禪修了就完了,這不是結束,這只是讓你有一個空間去釋放情緒,而後還要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如果問題不解決,擱置在那裡,結果還是會一樣,很多人把止觀,把禪修當成一件事的結束——發生了問題就止觀,然後情緒沒了,問題依然擺在那裡,然後假裝沒事一樣走開,不去解決問題,然後過不了多久同樣的問題還會發生,持續不斷地發生,但他還是不去解決,最後他說:媽的止觀沒用!我做不了禪修。是啊,你是人類,但是非得逼自己變成忍者神龜或土木瓦石,那是不可能的,這隻會導致心靈的僵化。
拜託,禪修之後要干該乾的事,要解決該解決的問題,不是借著禪修遁了,你遁不了,生活會不斷地逼著你回來面對你逃避的問題,直到問題得到解決。


最近一直在看認知神經科學,有時靜下心來也會一直在想,為什麼人控制不了自己的負面情緒。

先來說一下人腦吧,人腦是人類行為的中樞,也是最重要的部分。而在人腦中,下丘腦調節人類的情緒等活動。也就是說人類各種各樣的情緒反應,比如生氣、焦慮、做夢以及性生活,都屬於這方面的內容。

有人問過我,負面情緒控制不了是不是一個不太良好的行為?不是這樣的,在有些情況之下,負面情緒對於事情的發展有推動作用。

舉個例子,比較好理解一下。

某天在辦公室,一直無所事事,突然間領導給你安排了一個任務,說本周內要完成某個項目。這個項目難度有點大,需要大家的配合。

好,接到通知以後,就要去安排事情了,那麼就好對手下的人員進行安排。

從屬下來說,得到這個消息是不知所措的,作為領導者需要有超強的決斷力和指揮能力。各種思路及方案釐清以後,開始計劃推進任務。

可在這過程當中,有一名工作人員因業務能力不佳,期間出現了好多失誤,導致項目推進緩慢。眼看進度受到了阻礙,作為領導者的你,把這名員工叫到了辦公室:

「你知道嗎?因為你的關係項目完成不了。」(略微生氣)

「其它人不配合啊,我去通知他們的,都沒有反饋。」(沮喪、失落、感覺不受尊重)

「小李啊,我知道你工作是很用心的,但你知道嗎?有時候得講究方法,而不是一味地瞎干。」(循循善誘,先說好的一面,鼓勵安慰,再提出意見,批評指正)

「是的,我知道錯了,我會改的。」(反省、聽取建議)

這過程里,作為領導的身份,先是埋怨、憤怒,通過語言表達了出來,員工聽了難過,但領導的人格魅力,通過合理的溝通及處理情緒的方式,化解了這個危機。

負面情緒的表達,不但沒有對事情的發生造成任何影響,反而還促進了工作的發展。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坦誠。遇到不開心的事,會傷心、很憤怒;遇到高興的事,會手舞足蹈;這是合理表現情緒的方式。而你遇到不開心的事,然後在別人面前假裝高興,而遇到高興的事,還哭哭啼啼地表現出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別說自己覺得彆扭,旁邊的人看起來也會十分尷尬。

情緒是人類表達內心思想的外在體現,只有通過這種舉動,別人才能認識你的「內在思想」。如果說「思想」是你的內部語言,你自己知道,情緒就是你的「感測器」,讓別人明白你的工具。

雖然好多人都認為負面情緒不好,事實上大多數負面情緒確實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但是最關鍵的問題不是「控制」,而是「處理」。

就像上面這個案例一樣,如果領導採取的是辱罵、羞辱的形式教訓員工,又會得到什麼樣的後果?

不用說也能明白吧。


不要用你的意識去對抗你的自動化


推薦閱讀:

怎樣鍛煉產力?

TAG:心理學 | 思想 | 心理調節 | 情緒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