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會覺得動漫都是幼稚的,怎樣去辯駁並不是所有的動漫都是幼稚的?


我從去年開始為公司負責動漫領域方向的投資和規劃。這種問題差不多隻要出門和人打交道就能遇到。提這說法有的是合作方,有的是領導,有的是朋友或者同事。真要按現在這些答案里的方法回答,估計我的微信里會少掉一半人吧……

實際上很多問這些問題的人並沒有什麼惡意,就是純三次元而已。我一般都是這麼回答的。

「動漫啊?那不是小孩的東西嗎?」
「鋼鐵俠、美國隊長和變形金剛也是動漫來的啊。現在早就不是小孩的領域了,是全世界年輕人的新興文化。」

這句話一不傷面子,二來確實大眾認知高。一般這麼一說對方就差不多了,有不少人還有興趣繼續跟我了解了解,還真安利了幾個身價不菲的老闆。於是一來二去,我就成了這群人口中的動漫專家……

直到現在,我部門裡的真.二次元妹們都認為我是個大忽悠。


1、直接了當的回答:只有幼稚的內容,沒有幼稚的形式。 動漫只是形式,與內容沒有必然聯繫。回答完畢。

2、也可以反問:有人會認為油畫代表成熟有深度,而蠟筆畫意味著幼稚和膚淺嗎? 如果回答「是」,告訴他,這種看法真的很膚淺。。。不知道畢加索的最後一幅自畫像是用蠟筆畫的吧? (下圖) 拍賣價4998萬美元。當然,賣的貴的作品不一定就更深刻,但至少比很多油畫作品要稍好一些吧?


3、認為某種形式很幼稚,這種觀念本身就很幼稚。所以,笑而不答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


我父母以前覺得我看動畫片特別幼稚,後來我開喇叭看對魔忍監獄戰艦援交學園巨乳教師蓮子等等優秀的動畫片,他們終於改變了對動畫片的刻板印象。


先回答一,為什麼有人會覺得動漫都是幼稚的。

因為大環境如此,在網路沒有普及的那個年代,卡通、動畫的定位是低齡人群,也就是青少年,電視上的動畫多和少兒節目捆綁出現,給大多數人形成了卡通即是面對小朋友(幼稚人群)的一種娛樂。
在他們的認知里,漫畫/動畫並不是一種表現方式、一種文化載體,是以畫的方式表達作者創作意圖的一種工具。
而是一種功能性產品---娛樂小孩子。

結合個人經歷來說,比較幸運的是我生長在一個文化、信息相對開放便利的環境中,小時候可以收到境外電視台,有漫畫書店租賃出售漫畫書。小學的時候在電視上不光能看到舒克與貝塔、葫蘆兄弟,也能看到亂馬1/2,橙路,忍者亂太郎。書店裡不光能看到真正面對低齡兒童的連環畫,也能租到各種漫畫,而且不僅限於大熱門的那幾部。於是,我和我的同齡人,從小學起就訂購漫畫連載雜誌,大家租賃、交換漫畫、用錄像機定時錄動畫片、課餘時間討論動畫漫畫、港台日本電視劇。

這個環境中長大的,基本上沒有人會認為漫畫=幼稚產物。

而有些城市鄉鎮,能接收的信息有限,沒有這樣的環境,沒看過,自然認知不同,也毫無興趣了解。
畢竟,人的觀點、看法,都是和你接收的信息,你的經歷息息相關的。你無法將你接受的這些信息,單純的拷貝到對方的大腦里,讓對方有著和你一樣的共鳴,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網路普及以後,動漫的接受程度,普及範圍都大了很多。但是你可以很明顯的發現,即使是大多數人都能接受ACG文化的今天,大家的認知水平、接受能力依然是不一樣的。有些人也許只看過火影、海賊王這樣的大熱門,有些人就是一路隨動漫成長,網羅天下,逢新番必追。各有所愛,無需強求。

第二點,如何辯駁。

你只需要講述你的觀點,並不是所有漫畫作品都是幼稚的,漫畫、動畫和電影、電視劇一樣,只是一種表現方式。題材上有輕鬆娛樂的,也有深刻的,幼稚與否取決於作者,不在於載體。

如此即可。

不要嘗試說服一個站在你反面的人,對方並沒有錯,只是認知方向、興趣和你不同罷了。
我們很多的苦惱,都來自於「交流的功利性」。

交流的原始作用是交換觀點,闡述自己,了解對方。並不是為了說服。
抱著辯駁對方、扭轉對方出發點的而進行的對話,往往用力過度,結果都是不歡而散。


一樓不是叫伍鵬寰的漢子么,怎麼性別改成妹子了?

你先問他喜歡看什麼劇,然後很鄙視的說那種劇也都是幼稚的不就好了……

畢竟這世界上大部分娛樂活動都是幼稚的,除非他的娛樂活動很貧乏╮(╯_╰)╭


我是來吐槽的……個人認為,動漫這一詞本來就是個業餘辭彙,可以說是對ACG文化的理解狹隘的標誌性體現。如果題主你自己都去使用他們的辭彙,怎麼可能說得過他們?

動畫是動畫,漫畫是漫畫,只有在特定情況下兩者是聯動的;兩者聯動的過程中中牽扯了深刻的市場運作技術和工作環節。業界的人知道這種關係是通過產業的努力得到的結果,外行則只能看到一個既定結果。

外行的辭彙,「動漫」,可以說從根本上就抱有一種不願意了解產業的態度。實際上會用這樣辭彙的人對電影電視等大多數媒體產業大概都不關心。他們不想知道更多,只希望保持自己一直以來的觀念不變就足夠了。

你要去和一個不僅僅是對ACG,而且對絕大部分事情都不願意改變觀念的人辯駁,在我看來實在是浪費時間。但如果你真的要那麼去做,請最起碼不要使用「動漫」這個屬於對方思考模式的辭彙。我不能告訴你勝利的方法,只是告訴你不要被對方反過來說倒的自衛機制。

PS:我自己也會用動漫這個辭彙,因為不用它太不方便。但是如果對方是我非得用動漫這個詞才能交流的人,我是基本上不會理睬他的評論的。


就像 @壬午 說的那樣」不要試圖推薦作品來改變別人觀點」,這個看法必須點贊。
08還是09年在家看《網球王子》都會被我哥給媽媽告狀,是的,沒錯。丫的,那個180的人居然會因為我看動漫給媽告狀,平時有事都是私下協商的好么。雖然跟哥在一起的時間不多。那個暑假只要我看動漫,哥就要給媽告我。就這樣到假期末了,我在看哥也就不理我。估計他覺得我無藥可救了。
想當初還因為看動漫跟他搶電視,那晚是足球直播。現在想想我都想自己弄死自己。
至今家裡人依然不理解我為何那麼喜歡看動漫。
一是,國內動漫的定義在那些不怎麼看動漫的人里定義太強大,就是動漫就是小孩子看的。你是大人就不應該看。
二是,本身就不喜歡動漫。
個人覺得題主還是找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看動漫吧,不用你費口舌,一切盡在不言中!


實際上,觀念不一致的情況下,你很難說服別人接受你習以為常的觀念,反之亦然
我拿自己舉例,我做在線教育的
一個認為在線教育完全沒有效果,只有面授才可以學會的人
不是我的目標用戶,我不會再糾纏了
我連這個都懶得貼:如何評判一個聲樂老師是否靠譜? - 小樹洞 - 知乎專欄
不明白在線教育和線下教育的真正區別,不明白學與教的差別
這中間要溝通起來,成本太高

會覺得動漫都是幼稚的人,對於陌生領域的認知是狹隘的,要麼就是這個人本身就挺狹隘
要麼就是他腦子不夠好,根本不想(甚至也不能)裝下更多知識
這種情況,你跟他聊與他的認知相悖的事情,他可能會憤怒
再退一步很多時候我們的交流地位是平等的,平等意味著別人沒必要聽你的,反之亦然
但是你的地位比別人高,這就好說話了,別人對你的信任度也蹭蹭蹭地上去了
這種情況,你說一句話很好使= =

所以說解決辦法有這麼幾個
要麼你努力往上爬,爭取別遇到狹隘的人
要麼你努力往上爬,成為受人尊敬的人,再跟他講道理
要麼就跟對方說他印象中比較高大上一般人都知道的動漫作品形象
比方說超人、蝙蝠俠、蜘蛛俠的原著是漫畫呢


看啥不幼稚?

看韓劇不幼稚?

給小時代貢獻幾個億不幼稚?

每天在微博秀雞湯不幼稚?

喜歡吃好吃的不幼稚?

成天想著啪啪啪的不幼稚?

你們啥時候能想想為宇宙的和平,人類的未來,防止黑暗的崛起這種正事做點貢獻?

幼稚。


就今天還有同事說我看動畫片幼稚,那我就具體說說吧!


包括同事在內,很多人只要看到「動畫片」或者「動漫」幾個字,就立馬以說教式的語氣蓋棺定論地批評起來,「幼稚」是他們常說的形容詞,因為「幼稚」這個詞在我國從動畫片誕生以來就一直緊隨其後,如果遇到批評人士他會更加驕橫,直至把你「修飾得」體無完膚。


小時候我看《大風車》或者《動畫城》,從來沒有人說我幼稚,小夥伴沒有,父母更沒有,但那時候我確實幼稚啊!幼稚的時候不被人認為「幼稚」,不幼稚的時候卻被人認作「幼稚」,這是何道理?答案應該是我幹了不符合年齡的事吧!「成年人看動畫片」是「不符合年齡的事」嗎?在大多數人眼裡應該是,動畫片是給小孩子看的。


但是事實的確如此嗎?那我也沒有在宮崎駿、鳥山明 、手塚治虫、諏訪道彥,甚至是華特.迪士尼、凱利.艾西貝瑞監督的動畫片上看到「18歲以上人群禁制觀看」的字樣啊,所以「動畫片是給孩子們看的」這個主觀觀念是廣大觀眾自行創造的或者臆想的。

以前有段時間我也想當然地把「動畫片愛好者」稱其為「幼稚者」。那是因為當時我看的動畫作品尚少,當我看了大量的動漫,真正了解了動漫之後,我才發現動畫片愛好者並非幼稚,把動畫片愛好者稱為幼稚才幼稚。


所以,有些人覺得動漫幼稚是因為他們不了解動漫,當他們看了動漫,了解了動漫的魅力,他們會反過來覺得批判動漫幼稚才是真的幼稚。


用「所有」這個詞形容問題的人,理他幹嘛


沒必要辯駁。如果能說出這樣的話來想必很大概率不是個能接受新觀念的人,也不是個有好奇心的人。除非真是特別有必要不然還是省省口水吧。


在推薦看到這個問題,在下知乎新人,可能對這種問題有些認真,來發表下自己的觀點,首先回答問題的前半部分吧:

1、為什麼很多人認為看動漫的人是幼稚的?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先明確動漫的概念,所謂動漫指什麼?還請明白動漫是動畫和漫畫,也就是我們常說的Anime和Comic的合寫簡稱,但其實更專業地說我們更願意說是Anime和Manga,因為中國人大多和最早接觸到的動漫作品來自日本。
另外,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加上定語,「在中國」,國外有沒有這種情況我並不是特別知道,但這種情況在中國幾乎可以算是普遍情況了,所以我認為討論「在中國」的情況更有意義和價值。
好了,就像做飯要備菜,啪啪啪要前戲一樣,我們已經解決了回答問題前的小小準備,接下來是正題時間:
這個問題首先要追溯到中國何時引進動漫作品這件事上。
中國大陸正式開始引進日本作品,大約算是80年代中後期,也就是改革開放初期的時代,在那個時代新中國第一次決定走出去,擁抱外國文化,而其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將日本的優秀動畫作品帶了進來。而這時,大多數中國人才回憶起來:哇!原來還有這麼一種娛樂形式叫動畫片啊。好了,最早引進的片子是哪些?《鐵臂阿童木》、《花仙子》,不用跟我提《聖鬥士》或是《變形金剛》,那已經是後話了。
其實,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常識,那就是當面對一個未知的事物的時候,如果你不繼續去探索發現,那麼你對它的第一印象將決定你對它的認知。動漫也是如此。
不管是鐵臂阿童木也好還是花仙子也好,我們可以看到,這兩部作品都是處於日本動漫業界點心時代到主食時代轉型的作品,而這個轉型期恰恰是日本本土居民對「動漫」這個概念從低齡化向全年齡化過度的時期,所以轉型作品的特點就是「能夠被大人所接受的孩子看的作品」,這,也就是大部分中國人對於動畫的第一印象。
以上,其實就是大部分中國人覺得動漫幼稚的根本原因,至於後來怎麼發展,那就走向了兩個極端:

a.不是很關心動漫作品,只是陪著晚輩看過一點。
這樣的人占絕大多數,特別是60-70年代生人的人,更是絕大多數屬於這樣的人,當他們處於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年齡時,他們對動漫的第一印象是「小孩子看的」,就好像我們這代人對於韓劇的印象是「大嬸和花痴看的」一樣,從一開始就根深蒂固地影響了他們的觀念,而且讓他們在潛意識裡把自己和會去觀看的階級做了區分,自然也就不會更深地去探索發現了,再加上國產動畫業界還處於落後水平,甚至到現在也沒能完成日本當年點心時代到主食時代的過度,國產動畫大多面向低齡,如此循環之下,當然也就有了看動漫很幼稚的偏見。

b.很喜歡動漫作品,一直追看到現在,或是中途被好作品吸引,開始愛上動漫作品
這樣的人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宅」了,這些人一直在觀看和閱讀最先進的動漫作品,受到日本80年代後期動畫分級制度實施以後的種種恩惠,也了解2004年之後日本動畫商業化一路走來的變遷,這樣的人可以說至少都明白整個動漫文化所代表的意義,甚至一直深愛著動漫文化,那自然明白動漫不是幼稚的了。但很遺憾,雖然近些年這個人群在不斷壯大,但依舊是少數派。

2、要怎麼向周圍的人解釋動漫不是幼稚的?
我以前試過壬午同學的方法,就是向周圍的人推薦里番,但那樣真的會被當做有獵奇癖好的變態,對於讓他們愛上動漫沒有任何幫助,而我認為題主問出這樣的問題,絕對是受到了推廣難度的困擾,而非是僅僅要向周圍的人證明自己並不幼稚。
那要怎麼做才能讓他們知道動漫並不幼稚?這應該分幾步:

首先,跟自己以及他們都明確這一概念,不管你們是不是覺得看動漫幼稚,但「看動漫」這件事,就是一普通愛好,跟看韓劇、打麻將、跳廣場舞、健身、泡吧、去旅遊這些事情沒什麼區別,請不要妖魔化這件事,或是覺得羞恥。

其次,了解這麼一件事,一個愛好會不會被周圍的人所接受並不是因為愛好本身好不好,而是因為喜歡這個愛好的人本身是不是受歡迎或被尊敬。為什麼打網球、高爾夫、芭蕾、歌劇這些東西會變成「貴族享受」?這跟喜歡玩這些的都是有錢人或是上流階級人士是分不開的,其實打網球不就是兩個人隔著網掄拍子?高爾夫不就是對著洞把球打進去?芭蕾也不就是踮著腳跳舞?所以要讓他們接受並喜歡上你的愛好其實很簡單,讓他們看到你的閃光點也就好了。如果他們整天看到的動畫觀眾都是一群懶、找不到女朋友、頹廢、看著二次元人物意淫的變態,那他們會喜歡才有鬼了,就像你整天看到街上那群花痴女給韓星立愚蠢的生日快樂廣告牌,你就對這群棒子偶像有極端的厭惡一個道理。

再次,不要一上來就推薦高深晦澀的作品給朋友。簡單來說就是別人連單杠都上不去你教他托卡切夫空翻不就是作死嗎?誠然,今敏、大友克洋這些都是天才導演,但別人連動畫都沒看過,你推薦這些給他們看他們看不懂不是必然嗎?看都看不懂何談興趣?抖M嗎?其實最好的推薦作品就是民工漫,民工漫的含義有三:民工都看的懂的動漫;民工都能感興趣的動漫;民工都能靠它入門的動漫。

以上就是我對題主問題的一些個人看法,最後說說我念大學的時候是怎麼把一個只有我一個人看動畫的系變成幾乎大家都看動畫的系得吧。其實很簡單,第一步,和系裡面的人成為好朋友,最好還能成為系裡的學生骨幹,把握話語權;第二步,加入動漫社,並在裡面找到漂亮的女朋友;第三步,利用出本子、COSPLAY或是原創作品投稿淘到錢和名氣;第四步,跟他們曬。


動漫的幼稚感應該來自於動物、熱血少年和萌系少女之類的角色形象。

這種可愛向的角色明顯更貼合小孩子的審美。並且跟大人的氣質更不吻合。

這種可愛向的角色明顯更貼合小孩子的審美。並且跟大人的氣質更不吻合。
第一感覺非常重要,很多第一感覺不喜歡的事物,大家都不會深入了解的。

就像你作為一個導演,你絕對不會找一個花美男去演超人。因為氣質差異太大

然後是內容,像哆啦a夢這樣的動漫,對於知識量不足但是愛幻想的小孩子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但如果對一個承受巨大生活壓力的中年人來說,裡面種種不靠譜的幻想就的確只能用幼稚來形容。
這點也就是觀眾的心境如何,大人所面對的世界要嚴肅艱難許多。童真不是你想保留就保留的。

至於栗子,大名鼎鼎的宮崎駿可以輕易反駁了。
宮崎駿的動畫專業影評人也有很高的評價。

動漫是一種形式,本身跟真人影視不同,因為不是真人更容易天馬行空,也更能滿足小孩的異想天開——想一想CG技術不成熟的時代要在屏幕上展現一條活靈活現的龍有多困難?但是動漫就能輕易解決。
當然因為容易討小孩子喜歡。而很多大人又不感興趣,所以動漫受眾是小孩這種觀念更容易定下來。


《老人Z》


「給予傲慢的人類,適當的絕望,這就是真理」——鋼之鍊金術師
「我們看你們,就像你們人類看家畜的一樣,難道你會因為殺幾隻家畜而感到內疚嗎?」——魔法少女小圓
「唯有殺人,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火影忍者 我愛羅對鳴人說的
「正義必勝,那是當然的。因為,唯有勝利者,才是正義的!」——海賊王
「恐懼,是最強的支配力。」——欺詐遊戲
「當官不會民做主,不如回家種番薯。」——拜見女皇陛下
?
?
?
偶爾跟他們透露兩句這些動漫的台詞,保證他們不會覺得動漫幼稚,至於他會不會覺得你中二,那就看緣分了←_←


讓他去看一遍死狂,然後親耳聽他一邊吐一邊向你承認錯誤。


省省吧 重要的是看漫畫的人而不是漫畫本身 當魯迅抄起海賊王時 人們就會去研究海賊王的偉大意義而絕不會說魯迅幼稚


不論是動畫、漫畫,還是電視劇、電影,其主體都是「故事」,只是表現形式不同。


-看啥呢?
-動畫片。
-有意思嗎?
-挺好看的。
-小孩子看的。
-哦,隨便你。


推薦閱讀:

自 99 年《寶蓮燈》後,為什麼感覺後來的熱門國產動畫沒有了當年的轟動,也沒有那麼令人回味?

TAG:漫畫 | 動畫 | 動畫片 | 卡通 | 藝術理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