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的方言在影視作品中是否有特殊的表達效果?
外國,我指任何一個國家,它們應該都是有「普通話」和相應的「方言」概念的。
比如日本有關西腔,美國有南部口音等等。
我了解得很粗淺。
這些方言比起普通話是否有特殊的表達效果呢?
比如說,中國的電影和情景喜劇已經開始充分利用方言的表達效果來塑造角色,或者傳達喜劇效果。
在其它國家又是怎樣的情況呢?
謝謝大家。
法語電影當中有很多涉及到方言和口音的內容。
法語有地區差異,以首都巴黎為中心的區域(大致為大巴黎及周邊)被認為是標準的法語,其他四周方向都有法語的方言變音,下圖裡就標出了重要的法語方言區域(還包括了說法語的比利時地區)
電影中經常被取笑的南部有代表性的科西嘉,馬賽,圖盧茲,近年也包括北部的加萊省,還有魁北克法語,偶爾也會有靠近東部德語區,再往北的弗拉芒語區,西邊的漁村諾曼底和布列塔尼。也經常出現的方言或者稱為口音的是非洲法語,北非法語,和這些法語在法國本土經過變化的(姑且稱之)為郊區法語,但是以法國人來講,經常出現但幾乎沒有被取笑的情景在電影中,雖然生活中常見。
舉三個電影例子(再補充一個)
歡迎來北方 Bienvenue chez les Ch"tis(豆瓣)
這個片子曾在08年打破虎口脫險42年之久的票房紀錄,依靠的就是法語北部方言的各種笑料,片名的Bienvenue chez les Ch"tis,Ch"tis就是指的北部人或者事,主角是個想調到藍色海岸的郵局經理(南方人),卻陰錯陽差的來到北部接近敦克爾克的小城工作,不同地域口音的混插和生活方式的變化產生的笑料使得這部片子在法國本土大賣(本土1.9億美元)。但由於語言差異的原因,這部瘋狂口碑的片子在海外相對一般尚可(本土觀影超過2千萬人次,海外總計6百多萬),所以即使一度傳出改編英文版,威爾史密斯加盟,後來也不了了之。
說實在話,即使我在法國好幾年,裡面很多梗理解起來要慢n拍,可以參看豆瓣的這篇影評「史迪」的彈性 (歡迎來北方 影評)
法國萬歲 Vive La France(豆瓣)
也是法國本土比較有名的喜劇演員(或者說惡搞諧星)的電影,講述兩個某斯坦的恐怖份子襲擊法國的故事,片頭一開始就因為罷工的原因(高級黑....),本來飛往巴黎的飛機不得不降落在科西嘉島,結果兩個斯坦份子不得不一路北上途經科西嘉,馬賽,圖盧茲等地區,每到一處,這倆傢伙就問怎麼還不是巴黎,然後被各種方言(恐怖、獨立、足球、橄欖球)份子K.O,也是笑料不斷。對了,斯坦份子本身也是用帶東歐口音的法語說話。
怒火青春 La haine(豆瓣)
嚴肅片,La haine本意怨恨,這部取自現實事件的片子講的是巴黎北郊的無所事事的年輕人(阿拉伯人、黑人移民的後代,還有猶太人)與現實生活的衝突,這裡面就充斥著各種郊區法語,來自各地移民的後代的法語與本地優雅的法語截然不同,更短促更戾氣更像是青年人的無處宣洩的怒火,與其說是方言不如說是俚語,這片子刻畫的是90年代初的故事,但是今天不光是郊區,市區內的年輕人也有很多口音類似,不會被嘲笑(法國人怕被人說有種族歧視),但會在心裡默默鄙視,參照去年流行的片子觸不可及 Intouchables(豆瓣) 那個黑人看護的口音和他的遭遇。
類似的電影還有很多,慢慢看就能看出來了,可惜一時想不起魁北克法語的笑料片子~~
再補充一個
牆壁之間 Entre les murs(豆瓣)
嚴肅片,08年的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講的是巴黎一所中學法語老師和一些14、5歲的學生之間的日常生活故事。影片受到各種好評,班裡各個國家移民學生的故事儼然就是法國社會的縮影,全是非專業學生演員的表演極其真實,這裡面也涉及到法語的口音(accent),正巧主角是教法語的老師,看帶法語字幕的會了解很多。
嚴肅片,08年的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講的是巴黎一所中學法語老師和一些14、5歲的學生之間的日常生活故事。影片受到各種好評,班裡各個國家移民學生的故事儼然就是法國社會的縮影,全是非專業學生演員的表演極其真實,這裡面也涉及到法語的口音(accent),正巧主角是教法語的老師,看帶法語字幕的會了解很多。我覺得方言的影視作品中的作用應該分為兩部分。
一是作為情節素材,參與到故事中,推動情節發展或引起笑果。
如《生活大爆炸》、《歡迎來北方》。
二是作為設定的一部分,用於交代人物背景(和性格)或故事發生的地點(和時代)。
比如《名偵探柯南》中服部平次的關西腔、《權力的遊戲》身為美劇卻說英音等等。
簡單來說一下韓劇方面,可能頗有疏漏,敬請指教。
其實據我看來,韓劇在方言使用上也就是從近幾年才開始大量使用的。在以前所看到的韓劇中,所有人物基本上都是使用標準話(也就是首爾話)進行對白的,而從近幾年開始才逐漸普遍化,導致現在很多電視劇中都會有一兩個一口地方方言的人物出現。方言台詞對於劇情的影響我覺得可能有以下幾個作用:
1. 人物刻畫由於大部分電視劇的場景都設定為發生在首爾,因此使用方言的演員設定都是來自地方。這類人物性格設定一般都是耿直憨厚甚至有一些老土,使用方言可以作為人物刻畫的一個重要手段。比如《Dream High》中金秀賢扮演的男主角宋三東(下圖右),其設定是生活在地方山村中對音樂有很大天賦的孩子,在下圖的這種扮相中,方言更加自然,而在後期在首爾場景下的劇情中,一口方言反而能夠表現他的人物性格。
題外話說一點,由於大量使用方言對人物的刻畫,可能會引起某種程度上的地域偏見。比如一篇報道里就曾提到,由於在電視劇中很多奸詐狡猾的反派都使用全羅道方言,導致很多觀眾形成了「全羅道人就是奸詐狡猾」的印象。
題外話說一點,由於大量使用方言對人物的刻畫,可能會引起某種程度上的地域偏見。比如一篇報道里就曾提到,由於在電視劇中很多奸詐狡猾的反派都使用全羅道方言,導致很多觀眾形成了「全羅道人就是奸詐狡猾」的印象。
2.場景關聯當故事場景設定不是在首爾而是在地方的時候,使用方言台詞自然會比使用首爾標準話更加貼近事實,符合劇情設定。這一種例子最明顯的就是《請回答1997》。這部電視劇的背景設定就是1990年代的釜山,因此劇中大量使用的方言反而倒為這部劇添色不少。
3.搞笑意圖
這一方面的具體實例倒想不起來,不過在方言與標準話的對比之下確實很輕鬆就可以引起笑點,在用詞差異上也有很大可能製造語言笑點,這一點應該同中文比較相似。
目前很多電視劇中都會安排一到兩個方言角色,但當這些角色並不是主要角色的時候,其主要功能更有可能是是增加人物多樣性。
印象深刻!具有方言代表性的是蓋里奇導演的每一部電影都有濃重的倫敦口音,當然,蓋里奇的喜劇片喜歡多線敘事,人物過多容易造成視覺疲勞,於是導演採用各地方言將人物塑造的獨一無二,同時,伴隨著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外號和獨特的形象,譬如鋼牙,譬如胖子,譬如黑人等等。
學習蓋里奇最出名的學生是來自中國的導演寧浩,瘋狂的石頭裡川話,青島方言,山西話,粵語,瘋狂的賽車裡的閩南話,青島話,台語,陝西方言......到了黃金大劫案則是標準地道的東北腔。
當然,口音並不是喜劇片的標配,但是黑色幽默里,方言又是最為關鍵的一環,甚至於像昆汀這樣的導演。
以《無恥混蛋》為例,利用英國人說德語的濃重口音導致了無恥混蛋中蓋世太保軍官的覺察和那場精彩的啤酒館戲。
有些時候,方言也會成為一個電影細節到情節的爆發,克里斯托弗瓦爾茲在主演昆汀的兩部電影里都有英語,法語,德語,甚至義大利語的才藝展示,但往往是這不經意的轉換,劇情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BTW,布拉德皮特在片子的口音估計是導演調教的,田納西口音是昆汀的家鄉話我承認我話癆了,套用一句克里斯托弗瓦爾茲在django unchained中的台詞:
對不起,我實在忍不住了。
英國:口音即階級
我覺得最簡單的一個例子,是《冰與火之歌》裡面Iron Island的
House Greyjoy。一口蘇格蘭腔。
我在蘇格蘭讀書的時候,當地人曾經不止一次地跟我說過關於蘇格蘭腔的問題。英格蘭人會覺得蘇格蘭腔是土,粗鄙的代言。說白了就是一張嘴就一股土坷垃味兒。可是蘇格蘭人自己卻非常自豪。
劇中的House Greyjoy跟蘇格蘭民族不是一點兩點的相似。很多人在看《冰與火之歌》的時候也會將House Greyjoy聯想到蘇格蘭。
這就是方言的力量,因為一種方言代表的是在語言背後的一種文化和一群人。所以在人物刻畫中是非常有力的工具。其實就像跩倫敦腔的人會被認為紳士,但死板,端架子。說法語的人會被認為浪漫,但懶散。有西班牙口音的人會被人認為樂天派一樣。
方言只是語言,或者語種的一個微觀縮略版。
泰國雖然地方很小,也有東北部方言(接近寮國語)、南部方言等的區別。東北部方言叫Isan(發音:易(四聲)散(二聲))話,是農民啊農民工之類的角色說的;南部方言(顫音r發成l,類似南美洲人說西班牙語)是黑澀會說的。
謝謝邀請。我認為是有特殊的表達效果的。
舉個例子嘛。四川的自貢話和四川其他地區的話不一樣,捲舌音很重。同樣一句話,「我是自貢的」,其他地區的人會說:我 四 自貢 的。他們會說:我 是 治貢 的。超有喜感。
再舉個例子,本人來自四川的達州。達州下屬有一個縣,叫開江,那裡的方言發音和達州的其它縣方言的發言明顯不一樣。一個經典的關於開江話的笑話會這樣說:一個開江人走進飯館。他想吃一個包子,吃一碗面。然後他就對老闆說:「老闆,七個包子七碗面!」 結果老闆真的端上來七個包子和七碗面。——哪個喊你開江人把「吃」說成「七」的嘛!!!
本人既不是外語專家,也不是方言專家,知識有限,供你參考哈。
英劇《小不列顛》里的方言梗也很常見。
bigbang裡面,他們3個經常拿raj的印度式英語口音來調侃,就是一個典型的表現吧,應該符合你說的情況。
不少片子會通過黑人的口音,南部口音等來起到調侃的效果,特別是一些脫口秀節目。
再舉個例子,本人來自四川的達州。達州下屬有一個縣,叫開江,那裡的方言發音和達州的其它縣方言的發言明顯不一樣。一個經典的關於開江話的笑話會這樣說:一個開江人走進飯館。他想吃一個包子,吃一碗面。然後他就對老闆說:「老闆,七個包子七碗面!」 結果老闆真的端上來七個包子和七碗面。——哪個喊你開江人把「吃」說成「七」的嘛!!!
本人既不是外語專家,也不是方言專家,知識有限,供你參考哈。。。。。。。。。。。。。。
自貢人說「自貢」發音是「zi gong」,以前汪涵在節目里以訛傳訛,不怪你
想當然地以為,世界上所有的方言都具有普通話無法傳達出來的信息,比如戲謔感,比如當地人物性格信息,所以反映到影視作品中,表達效果也應該是不一樣的。
沒有例子。
大衛·柯南伯格的《東方的承諾》 ,俄式英語徹底聽暈 ,影片背景是俄裔黑幫
動畫片裡面特別容易用到不同地方的口音 以《卑鄙的我》為例
主角是東歐某國方言(說不出哪國 我google過 東歐口音差不多都那樣) 就給他增添了邪惡氣質(哈哈我不是黑)
他的助手 那個穿白大褂的 是英國口音 就有高智商的感覺
然後孤兒院的主管 是美國南方口音 就會有點mean的感覺(個人感受 對南方人民沒有任何偏見!)
那些小黃講的不是英語 不用在意。。。表達出了他們超脫世俗的存在
英語的本宗倫敦原來都有這麼多口音,小混混們講一口,黑人們講一口,俄羅斯人講一口
&
kansas口音
美國的電影和電視劇裡面的亞洲----中國-----廣東口音的英語應該算是一個例子吧
為什麼沒有人說美國的??德州口音杠杠的!!
紐約口音和波士頓口音也區別的,因為移民構成不一樣, 差不多是愛爾蘭和英格蘭的區別。
當然紐約口音歸在東部口音里了,但總體差不多了。
影視片里,大都調侃的比較多的是德州口音,其他的到沒什麼調侃。
印度口音就算了吧,只能算是一種移民口音,不叫方言,除非印度被美國兼并了,只能說印度口音是口音而不能說是方言。
外國口音太多了,就只是美國就有北方和南方口音最為出名,而且很多著名的主持人總是拿口音show開玩笑逗樂,這東西看得多了,有時候你看電影,突然出現的人物,說了一個你根本聽不懂的英文,你也會覺得好驚艷,很搞笑。推薦看《偷拐搶騙》,是里奇的方言電影,大牌雲集,光聽皮特的口音,都能讓你捧腹大笑,你就能體會這種娛樂的效果了~
偷拐搶騙的一段影評:
看這部電影最好玩的是聽台詞,英語的本宗倫敦原來都有這麼多口音,小混混們講一口,黑人們講一口,俄羅斯人講一口,吉卜賽人--是英語嗎,有的人把"favor"的第一個音節成「Fai",有的人發音成「Fi」,每種口音聽著都煞有其事,又含含混混的,糅雜著各種口語俚語,忒個性,包括斯塔森的旁白,又憨又弔兒郎當的混在一起怪怪的。半天居然覺得那個整天飛來飛去的美國人的口音最習慣了--好萊塢片看多的後果。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