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安全座椅中五點式安全帶和前置護體哪個更安全?
個人感覺,五點安全和前置護體之爭已經明顯超出對兩種技術的爭執了,已經泛出濃濃的商業傾軋和潑污的氣息。
本來我也沒太在意,但是一些拙劣的言論實在讓人感覺被人當成傻子在糊弄。
為了貶低競爭對手真有點不遺餘力了,不知道這是真的覺得前置護體比五點安全帶成本還低,還是覺得消費者連這點腦子都沒有?
非要說成本的話,我倒是寧願相信一些三流品牌為了省下前置護體的模具費用才如此不設下限的抵制前置護體——五點式安全帶扣屬於通用件,對小廠家來說更容易採購。
前置護體是九幾年才由Kidd取得專利並投入市場,這個黑帽子扣得有點太不要臉了。
還有這種
敢情全世界那麼多機構的測試數據都比不上您拍腦袋的一通「分析」?這跟按鐵皮摔車門檢驗車子的安全性有什麼區別?另外請教一下「全美高速公路安全行政機關」是什麼機構?AAP又在那條公告里反對前置護體?
當然也有或許不是完全胡扯的,比如「連續翻滾極端情況下可能從座椅中脫出」,網上到處傳的視頻很模糊,無法查據是什麼機構在什麼條件下進行的試驗,姑且以最大的善意假定這是一個真實公平的測試。但是同時不能無視,前置護體在ECE R44/04的翻滾測試中表現可靠,也就是說,最多能的出的結論是:前置護體是足夠安全的,但是或許並非絕對安全的——像吃飯睡覺一樣不「絕對安全」。當然,為了避免最後的風險,個人覺得如果自己的車子是SUV等車身較高的車型並且沒有ESP系統的話,不妨因為這個「連續翻滾」的原因pass掉前置護體這個選項。
以上,與技術無關,與安全無關,純粹是看不下去一部分奸商為了賺錢毫無下限的鼓噪輿論,簡單的吐槽。
========================================================================
回歸正題,前置座椅的主要缺點是腹部散熱遜於五點安全帶,天氣熱的時候可能容易出汗。當然相對的好處就是腹部保溫會好一些,可以更大膽的把空調溫度開低一些,或者打開前窗或者天窗通風。安全座椅背部是貼合得最嚴密的,空調開小了後背都是汗,空調開大了又擔心肚子受涼,有些細心的媽媽還要在肚子上蓋個毯子。當然如果車比較大,又沒有後排出風口,不妨考慮一下這個因素。
至於優點么,主要是舒適性。並不像某些人鼓噪的,談論安全性的時候說「容易動來動去」,談論舒適性的時候又說「限制寶寶無法動彈」。不少家長因為小孩抗拒五點安全帶,而頂著網上泛濫的壓力而換成前置護體,這應該很能說明問題。看到有朋友覺得前置護體讓小孩「端著胳膊」似乎不那麼舒服,我覺得換位思考一下,椅子還都需要扶手呢,至少我坐在辦公桌前,一整天胳膊都是放在桌子上的,似乎並不帶來什麼不適。
總之,前置護體和五點安全帶,作為安全座椅公認的配置,安全性能都是滿足駕駛需要的。二者不存在技術的對立,只存在利益的對立。作為消費者,大可放心的選擇任何一種;作為旁觀者,不得不對一些不要臉的商家表示十二分的鄙視。
看見網上水軍熱炒前置護體如何不安全的,特此撰文一篇。
事實上歐洲各大安全座椅廠商為此一直為此爭論不休。孰優孰劣眾說紛紜,總的來說前置護體已成趨勢。
(註:安全座椅方面中國主要還是參考的歐洲ECE標準,歐洲標準跟美洲標準差別很大,美標是沒有前置護體的,勿混淆)
關於安全座椅的固定方式以及作用
作用:將寶寶約束在安全座椅的有效保護範圍內
簡單來說,安全座椅的人體固定方式分三種:
- 五/三點式安全帶(適用於0-15KG/0-3歲)
- 前置護體(適用於9-18KG/9個月-4歲)
- 汽車的三點式安全帶(適用於15-36KG/3-12歲)
什麼是五點式安全帶
顧名思義,五點式安全帶就是有五個固定點,分別是肩部兩個點,腰部兩個點,襠部1個點,腹部一個卡扣扣住安全帶。如圖:
什麼是前置護體
前置護體發明於上世紀90年代,它相當作用於大腿跟腹部以約束寶寶(注,材質一般為EPP)。如圖:
兩者的優劣勢對比
舒適性:前置護體略優,五點式固定方式上半身是完全綁住的只有手能動,前置護體的話上半身是自由的。從大量的用戶反饋(乘員)來看前置護體非常舒服,當然也有很多父母覺得不好感覺上一直壓迫著寶寶。事實上前置護體的人體工學應用已相當成熟了,親身感受下就知道了。
安全性:這方面一直是兩種固定方式爭論的核心。先看下圖:
"http://img03.taobaocdn.com/imgextra/i3/747554974/T23j6mXdxaXXXXXXXX_!!747554974.gif"可複製到地址欄打開
左圖為五點式,右圖為前置護體。
受力部位差異
從圖中可以看出受力點的差異,五點式的受力點在於頸椎部位,前置護體的受力點在於腰腹部。樓下有人說「1周歲之後頸椎發育已經能承受衝擊了」,實際情況是9個月之前寶寶很難坐住,因為頭部幾乎佔據了身體1/3的重量,而4歲之前頸椎部仍處於半脫臼狀態,相對於腰椎那部分來說確實要脆弱不少。因此前置護體更合理。
受力面積差異
學過物理都知道的,同樣的力,受力面積越大,壓強越小。五點式所謂的均勻分散受力最終還是要看總的受力面積,就算加上襯帶也不及前置護體,最關鍵的是還要打折扣,因為頭部體重佔比較大,實際受力部位主要還是在肩部安全帶那部分。因此前置護體受力面積更大。
可預見的風險
五點式的卡扣有可能被寶寶自己解開,雖然這不太容易打開。
男寶寶用五點式安全帶會有點尷尬,一個急剎就會掐住小雞雞....
答疑:
1,有人說前置護體車禍時會壓出內出血。沒聽過,也無法驗證信息來源,無法作答。
2,「前置護體相對於五點式安全帶更容易通過測試, 以及成本更低, 消費者使用比較方便」更容易通過測試似乎證明安全性更好?成本方面的話那麼大一塊成形的EPP材料跟五點式安全帶相比完全就是大巫見小巫。
安裝便捷性:
這方面實際是說不同人體固定方式的安全座椅在安裝方面的差異。第一次安裝的話五點式固定安全座椅安裝會比較麻煩,而前置護體的安全座椅安裝非常方便。後續使用中,五點式安全帶的固定更方便。
關於適應性的問題:
對於前置護體,很多幼兒初次使用時確實存在抗拒行為;當然五點式安全帶也不是沒有,只是相對來說更少一點。
建議選購安全座椅的時候儘可能帶著寶寶試坐下看看。
如果抗拒前置護體的話,我建議父母儘可能地考慮下如何選擇的問題,因為如果選擇前置護體,您可能需要花費一些時間和耐心去引導寶寶使用(比如在家裡坐著適應,前置護體上掛些玩具之類的),如果您求穩妥也可以選擇五點式安全帶,兩者本質上並無明顯的安全性差異。
使用不同固定方式的安全座椅品牌們
前置護體:Kiddy(發明者),Cybex(已被好孩子收購),Concord,Recaro(STM),好孩子(高端系列)
五點式安全帶:Britax,葛萊,kiwy等,以及國產大部分品牌
比較權威的測試,例如ADAC測試結果中很容易看到,得分最高的安全座椅大多數都是用的前置護體固定方式。歷年測試結果,可見於:ADAC Test - Kindersitze
以上討論結果僅限於九個月到四歲年齡段的使用場景。
總結:
五點式安全帶固定方式無硬傷,安全性毋須懷疑,但是前置護體考慮更周全,前置護體已成趨勢。
關於選購安全座椅的建議:有條件的一定要實物體驗下!安全性,舒適性是主要考慮的兩點,在此基礎之上儘可能地選擇視野更開闊的。
以上所說的都是在一些測試以及理論性的結論,要知道80碼以上的速度發生車禍,死亡概率會大大地上升,安全座椅也只是稍稍地降低了一點點的死亡概率。
安全的方向盤永遠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
我們永遠不希望現實中會有檢驗其安全性的一天!
對於這個問題,西坪的答案採用的是美亞的數據,這也正是問題所在。美國和歐洲對於前置護體的觀點差別很大,是以美國市場銷售的產品大多採取了五點式安全帶的設計;而歐洲尤其是德國,前置護體設計更加受歡迎。
需要特別指明的是,前置護體和五點式的爭議,只發生在9-18kg這個體重階段。之前用提籃,之後用車載三點式安全帶就可以了。
在選擇寶貝體重在9-18kg這個階段的兒童安全座椅時,寶爸寶媽們會經常為兩種不同的人體固定方式而糾結,一種叫做「五點式安全帶」,另一種叫做「前置護體」。
關於這兩種設計方式的優劣,眾說紛紜,商家、「專家」、網友各有各的看法:
商家有其利益所在,對自己產品所採取的設計自然是不吝溢美之詞,比如主打前置護體的德國Kiddy,總會強調前置護體對幼兒脆弱頸椎的保護作用;一些所謂的「專家」之言,是否可信則需要消費者多加甄別,例如2012年末新浪汽車發布的一篇文章《專家解讀兒童座椅五點式與前置護體優劣勢》,通篇細數五點式安全帶的種種優點,將前置護體貶損到一無是處,而該「專家」又通篇匿名,既無工作單位也無研究領域,不得不讓人浮想聯翩;反倒是諸多樂於分享的寶爸寶媽們,發文闡釋了不少當初做選擇的考慮和實際的使用效果,對後來人教益頗多。
下面,簡要解析:
一、「五點式安全帶」和「前置護體」簡介與防護原理解析
五點式安全帶,顧名思義有五個施力點。安全帶通過兩邊肩膀,臀部,固定到雙腿之間的卡扣上,從而約束寶貝的身體。五點式安全帶能緊貼骨盆(胯部和臀部安全帶),肩膀和胸部(肩帶)。這種人體固定方式脫胎於賽車使用的六點式安全帶(見下圖),只不過把胯下的兩根用於約束腿部的兩根安全帶合併為一根。
五點式結構可以保證在汽車發生碰撞等事故時,安全帶能夠將寶貝緊緊約束在安全座椅上,限制他們的被動位移,避免寶貝遭受撞擊傷害。而五根安全帶在碰撞的同時,會將衝擊力分散至與寶貝身體的接觸面上,較三點式安全帶更大的接觸面積也有助於保護寶貝不被勒傷。
前置護體,是有別於五點式安全帶的另一種人體固定方式,它不是用安全帶,而是通過一個吸能材質(一般為EPP材料)製成的前置護體來將寶貝約束在座椅上,防止其在碰撞時發生位移。其工作原理也並不複雜:在發生正面碰撞的事故中,孩子的慣性和安全座椅靠背輕微的、少量的向前位移共同作用,會將孩子推送到前置護體跟前,嬰幼童的頭部重量較大,脊椎骨彎曲,趴到前置護體上,通過安全帶進行2次減速,實現了緩衝保護作用。
二、五點式安全帶與前置護體的優缺點比較
存在即合理,在兒童安全乘車裝置飛速進化的這十年中,「五點式安全帶」和「前置護體」並沒有呈現出明顯的東風壓倒西風的態勢,原因就是這兩種設計都存在著難以被對方取代的優點,也都有相對於對方的一些缺點。
下面,結合兩種人體固定方式的設計原理和一些調查成果,對兩者的優缺點分項進行比較分析。在比較項目的設置上,「寶貝在途」選擇了軀幹約束、頸椎保護、下體保護、胸腹保護、舒適度、便利性這六項,原因是這六項是由兩種設計不同而導致的最大差異。
① 軀幹約束。在「軀幹約束」這一項上,五點式安全帶表現出了相對於前置護體設計的明顯優勢。如果用一個字去描述這兩種人體固定方式的話,五點式安全帶接近於「捆」,而前置護體更接近於「夾」或「卡」。五點式安全帶通過五點五帶的設計,肩、腹、胯等部位都受到了有效的約束,寶貝因此可以被牢牢地「捆」在座椅靠背之上,即使是遇到了車輛翻滾的極端情況,也幾乎不存在脫出的風險。而前置護體設計,雖然在水平碰撞時可以有效地約束寶貝的位移,但是在車輛翻滾這樣的極端情況下,它對寶貝軀幹的約束能力則要差得多,一個在網路上傳播的視頻反映的正是這一問題,讓廣大有意選購前置護體的寶爸寶媽產生了深深的疑慮(參見是快樂出行,還是末日來臨,前置護體安全座椅太坑爹了~~~)。
這裡 沈立進行了一次闢謠。供大家參考「關於前置護體翻滾測試的問題,有必要辟個謠。 視頻來源是adac測試,原本驗證的問題是:重心過高的情況下可能會在翻滾時脫離座椅。因此降低之後就可以杜絕脫落的情況了,這個可以在adac網站上看到kiddy守護者1代的測試建議。」
② 頸椎保護。有育兒經驗的寶爸寶媽都知道,抱不足3個月的寶貝時要特別注意承托寶貝的頭部已保護其頸部,原因就是這個時期寶貝的頸椎以及頸部肌肉尚未發育到足夠支持頭部重量的程度。我們將「頸椎保護」作為一個重要的對比項也是出於類似的考慮——雖然寶貝的頸椎和頸部肌肉在1歲以前迅速發育,使得他們可以逐步做出抬頭等動作,但是相對於較大的頭部重量,3歲以下寶貝的頸椎和頸部肌肉還是太過孱弱。在乘坐車輛時,急停、碰撞等突發情況都很容易使寶貝脆弱的頸椎受到損傷。在這一項上,前置護體表現出了相對於五點式安全帶的明顯優勢。五點式安全帶用安全帶束縛住了寶貝的軀幹,在緊急剎車或發生追尾事故時,較重的頭部由於沒有保護或承托,會在慣性作用下前移,而這部分能量都由寶貝的頸椎去承受,很有可能造成頸椎損傷。前置護體的設計則沒有把寶貝完全固定在座椅上,寶貝的身體有一定的伸縮和彎曲空間。因此當發生急停或碰撞時,寶貝的身體會呈現出一定彎曲,並通過前置護體進行緩衝,從而減少了頭頸前傾時頸部所受的衝擊。有些寶爸寶媽可能會疑惑,因為在本文一開始舉出的那篇中,「專家」這樣寫道:「高性能肩墊能有效地吸收巨大的衝擊力,同時其防滑特性能降低寶寶前向及頭部的位移,避免頭部受傷。」這樣看來,五點式安全帶不是也可以保護頭頸嗎?在這裡,「寶貝在途」告訴大家一個事實:使用五點或六點式安全帶的賽車手,還會使用一個名為HANS(Head and Neck Support,中譯「頭頸支撐系統」)的裝置去保護頭頸、減少傷害,原因正是因為五、六點式安全帶在頭頸保護上的不足。關於HANS系統,可參見HANS_汽車百科。
③ 下體保護。在對寶貝的下體保護上,從五點式安全帶和前置護體的結構上,很容易看出誰是勝出者:不同於前置護體,五點式安全帶有一根帶子是從寶貝的胯下穿過,的確存在著汽車發生碰撞時,這根帶子對寶貝的下體產生衝擊的可能。但是這種風險究竟有多大?我認為:風險的確存在,但只是輕微的風險。原因有兩點:第一,五點式安全帶腹部的兩根帶子也有效地分散了發生碰撞時所產生的能量,胯下那根安全帶承受的力並不會特別大;第二,一個嬰兒的體重主要分布在上半身和頭部,這樣的分布決定了碰撞發生時,上部的安全帶會承受主要的能量衝擊。
④ 胸腹保護。在胸腹保護上,「寶貝在途」認為兩種設計都可以較有效地保護好寶貝的胸腹。關於前置護體的胸腹保護問題,的確有網帖曾這樣寫道:「(前置護體)非但不能吸收和分散寶寶身上受到的巨大撞擊力,反而會讓寶寶在巨大加速度的作用下直接撞上僵硬的前置護體,可能導致寶寶的內臟遭受擠壓甚至破裂的巨大危險!」這種論調顯然既忽視了事實,也違背了常識。質量有保障的前置護體都是採用了EPP等具有緩衝作用又有足夠強度的複合材料,摸起來雖然的確會有「僵硬」的感受,但是正是由於這些略顯「僵硬」材料的存在,在發生碰撞時,前置護體才能有效地吸收撞擊能量、保護寶貝。前置護體起到的作用類似於汽車上的安全氣囊。
⑤ 舒適度。舒適度看似是一個與安全無關的概念,但一個舒適的兒童安全座椅會直接提高寶貝的接受程度,提升座椅使用率。有很多家長就是因為寶貝的抵觸而放棄使用,座椅蒙塵倒是次要,重要的是寶貝失去了應有的保護。所以,舒適度也是一個很有必要的比較項目。關於五點式安全帶和前置護體哪種舒適性更好,「寶貝在途」做了一個小調查,得到的反饋顯示不同的家長意見差別較大,例如有家長反饋採取五點式安全帶設計的孩子的手腳都可以比較自由的活動,也有先後使用過兩種設計的家長表示自家寶貝在使用五點式安全帶時不到一個小時就會哭鬧,而比較傾向於前置護體。所以在這個環節,我建議寶爸寶媽可以讓寶貝分別試坐,以確定寶貝更願意接受哪一種。當然,大多數情況下,寶貝對乘坐兒童安全座椅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抵觸,這就需要寶爸寶媽們耐心培養寶貝的使用習慣。在之前的一項調查中,家長們關切比較集中的三個方面列出來,供大家參照:a、寶貝手腳的擺放位置和活動的自由度;b、座椅在夏天的散熱;c、五點式安全座椅的束縛感和前置護體的壓迫感。
⑥便利性。從便利性上而言,前置護體的設計較為簡單,將寶貝安頓至座椅上,車載安全帶穿過前置護體前側的導槽,一步即可安裝到位;五點式安全帶的設計可能更為複雜一些,需要用五根安全帶將寶貝的胯、臀、肩牢牢固定在座椅上。
結合以上的分析結果,我製作了下面的表格,方便大家更加一目了然地做個比較。
三、品牌陣營
在分項比較各有所長的兩種設計背後,林立的是各大安全座椅生產廠商。不同廠商,傾向也有所不同。我對各大廠商的產品線了一下梳理,大家從中可以看出各大廠商的選擇。
不難發現,兩種設計在各大品牌中都有不少擁躉,同時,同一品牌基本上只專註於一種設計。唯一例外的是走了一條兼容並包道路的Recaro和被Recaro收購的STM。
四、結論:場景與取捨,不可兼得。
兩者各有所長,那麼到底選擇哪種設計呢?
這需要從理論走向實踐,進入到具體的事件場景。我將可能遇到的緊急情況列表,在具體的場景下作比較。
在正面撞擊或緊急剎車的情況下,嬰兒由於慣性有向前移動的趨勢,前置護體由於對頸部的良好保護而佔優。
在追尾的情況下,嬰兒由於慣性有相對於車體向後移動的趨勢,無論是五點式安全帶還是前置護體,起支撐作用的都是座椅靠背,兩者並無差別。
在側面撞擊的情況下,保護作用如何取決於座椅的側撞保護機構,與前置護體或是五點式安全帶並無聯繫。
在翻車這樣的極端情況下,五點式安全帶可以將嬰兒牢牢束縛在座椅上,而前置護體的設計中,嬰兒可能會脫出安全座椅。
所以,兩種人體固定方式的選擇,說到底是一個場景的選擇,是魚與熊掌的取捨。如果期望在可能會有的極端的情況下更夠給予寶貝更多的保護,那麼五點式安全帶當仁不讓;如果認為自己會小心駕駛避免極端情況,但是無法避免可能出現的緊急剎車或是正面撞擊,前置護體是無疑更為合適的選擇。
最後,我想再嘮叨一句,為了您的寶貝,請安全駕駛。再強的車身結構、再全面的安全配置、再全面的兒童安全座椅也比不上一個良好的駕駛習慣。先來說說這兩者的區別。
兩者的作用都是將寶寶約束在安全座椅的有效範圍內,事實上,根據寶寶不同的年齡段,不同的固定方式也是不一樣的。前置護體所適用的範圍很短,只適合9個月到4歲。因此他們的爭議也局限在這個年齡段。
前置護體
前置護體的安全座椅,目前Kiddy和Cybex這兩個牌子比較多。器材前置護體發明於上世紀90年代,它相當作用於大腿跟腹部以約束寶寶達到保護的目的,材質一般為EPP。
前置護體是德淘的大熱門,很多淘寶店鋪以及海淘攻略里都是極力推薦前置護體。原因在於其在ADAC測試里表現極其良好,感覺非常安全。以及前置護體的代表品牌Kiddy在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大力宣傳前置護體的好處。
前置護體在ADAC測試表現優秀的原因,主要在於:ADAC測試主要是進行水平的正向碰撞測試(不同角度的直線碰撞)。通過前置護體間接使用成人安全帶,可以承受更強的衝力,對嬰幼兒的頸椎保護優勢明顯高於五點式安全帶。
但目前對前置護體的質疑越來越多。主要集中在:
1. 在對安全座椅的翻滾測試中發現,前置護體的寶寶非常容易滑脫,產生致命性的危險,而五點式安全帶固定的寶寶則恢復原位。翻滾測試以前並不受重視,但ECE(http://unece.org)於2014年開始加入這個新項目,並將其作為前置護體的安全座椅是否可以繼續銷售的重要參考範圍。
2. 前置護體的保護原理相當於「硬碰硬」,因此胸部受力高於五點式安全帶,有數據調查值別相差4倍。
3. 前置護體的使用時間不長,因為其空間比較狹窄,舒適度沒有五點式安全帶高,並不適合太胖的寶寶。如果寶寶並沒有達到下一階段,卻因為體型、悶熱、抗拒等原因卸下了前置護體直接使用成人安全帶,那麼對於孩子則是更大的傷害隱患。
五點式安全帶
從全球的安全座椅市場佔有率、以及使用時間長來看,五點式安全帶的安全座椅絕對是「龍頭老大」。主要是通過兩邊肩膀,臀部,固定到雙腿的卡扣上。
正確安裝的五點式安全帶需要保證:安全帶能夠緊貼骨盆(胯部和臀部安全帶),肩膀和胸部(肩帶)。
五點式安全帶的保護原理是「分散力度」,即當兒童在安全座椅里遭受碰撞,正確安裝、鬆緊合適的安全帶可以阻止孩子的位移,並且將碰撞力度分散到身體的各個部分,其覆蓋的碰撞情況相對前置護體要複雜,比如正面碰撞、側面碰撞、追尾碰撞以及翻車,或者以上的碰撞同時發生。
因此五點式安全帶雖然在ADAC測試里沒有前置護體高,但是綜合安全評分是高於前置護體的,因為其可以應對更複雜的事故情況。
而對五點式安全帶的擔憂,主要還是集中在:
1. 頸椎產生的拉扯力比前置護體更高;
2. 安裝過程沒有前置護體容易。如果五點式安全帶沒有得到正確的安裝,安全帶太松,會對孩子產生拉傷性的大隱患。
除了以上幾大爭論外,其實只要是通過安檢的安全座椅,正確安裝和使用,其安全性能都大同小異,而價錢差是差在舒適度和多功能化上。論安全性,其實只要是知名的品牌,即便是沒有參加過ADAC測評,甚至無論評分如何,其安全係數都是達到國際認可的標準。而越高的安全係數,絕對是以犧牲一定的舒適度作為前提的。因此如何在安全性能和舒適度之間取得平衡,還需要有很多量化的因素,我權衡五點式安全帶和前置護體還包括以下幾點:
1)五點式安全帶的使用範圍和實用度更高,型號選擇更多。從全球研發時間、研發率、推廣時間、市場普及率來看,五點式安全帶絕對是完勝。除了cybex,kiddy,concord等幾個牌子有研發前置護體外,幾乎其他品牌在9個月-4歲的年齡層是沒有任何前置護體產品的。這點在萌芽君看來是比較微妙的,說明其實在安全性同等的前提下,一定有一些什麼因素「阻礙」了前置護體的推廣和提倡,那就是所謂的量化因素,比如舒適度,市場需求,寶寶的接受度,產品的多樣化(工藝、設計乃至安裝系統),綜合評分等。
2)五點式安全帶雖然在ADAC測試里沒有前置護體高,但是在很多國際認證比如ECE的綜合安全評分里,是高於前置護體的,因為其可以應對更複雜的事故情況。
3)五點式安全帶的研發率較高,產品的反饋比較迅速。針對胸部受力等隱患的改革,前置護體的措施目前還未明。但就五點式安全帶對頸椎的隱患來說,很多牌子其實是在不斷改良。比如加強了胸扣的功能給予頸椎多一重保障,研發反向安裝的五點式安全帶座椅等。與此同時,ECE針對UTAC對翻滾測試的評估報告進行了測試的改革,增大了翻滾測試overturning的比重和權重,也是第三方標準的一個微妙動態。
所以綜上,我個人還是傾向於五點式安全帶。不是因為前置護體非常不好,只是我的個人打分體系而已。
其實無論是前置護體抑或五點式安全帶,他們的安全指數只是相對安全。通俗來說,安全座椅的某個功能對應某種事故會更安全,而對應另外一個事故則會出現安全缺陷,而真正發生的事故我們是無法預測的。
此外,無論是前置護體抑或五點式安全帶,寶寶都不建議穿太厚的衣服坐在裡面。如果汽座安全帶沒有緊貼寶寶的身體或沒有調緊,寶寶會在安全帶的多餘空間里滑動,發生衝撞時巨大的瞬間衝撞力重,有可能會致使下滑的寶寶骨骼肌肉或內臟被拉傷,嚴重可以達到粉碎性骨折。
最後一句:有安全座椅,正確安裝,並讓寶寶養成坐安全座椅的習慣,才是最關鍵的。
研究一千字的回答來辨析兩者優缺點,不如根據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好好挑選一下。兩種傳統的固定方式各有存在的道理,都安全,也都有複雜的實例可「證明」對方的「不安全」。需要優先考慮孩子的舒適度、是否適應
前置護體的保護原理相當於「硬碰硬」,因此胸部受力高於五點式安全帶,有數據調查值別相差4倍。
前置護體的保護原理相當於「硬碰硬」,因此胸部受力高於五點式安全帶,有數據調查值別相差4倍。前置護體的使用時間不長,因為其空間比較狹窄,舒適度沒有五點式安全帶高,並不適合太胖的寶寶。如果寶寶並沒有達到下一階段,卻因為體型、悶熱、抗拒等原因卸下了前置護體直接使用成人安全帶,那麼對於孩子則是更大的傷害隱患。
五點式安全帶的保護原理是「分散力度」,即當兒童在安全座椅里遭受碰撞,正確安裝、鬆緊合適的安全帶可以阻止孩子的位移,並且將碰撞力度分散到身體的各個部分,其覆蓋的碰撞情況相對前置護體要複雜,比如正面碰撞、側面碰撞、追尾碰撞以及翻車,或者以上的碰撞同時發生。
五點式安全帶雖然在ADAC測試里沒有前置護體高,但是綜合安全評分是高於前置護體的,因為其可以應對更複雜的事故情況。
在對安全座椅的翻滾測試中發現,前置護體的寶寶非常容易滑脫,產生致命性的危險,而五點式安全帶固定的寶寶則恢復原位。翻滾測試以前並不受重視,但ECE於2014年開始加入這個新項目,並將其作為前置護體的安全座椅是否可以繼續銷售的重要參考範圍。
前置護體和5點式安全帶的爭議由來已久, 目前也沒有什麼非常可靠的數據來支持任何一方的觀點(按照目前的行業規範, 都是可以符合測試要求), 以下僅僅是個人的看法, 僅供參考:
大概10年前, 前置護體在美國出現了一段時間但是美國市場非常不喜歡這個設計了, 業內認為主要原因是在事故之後兒童腹部內出血和內傷以及在極端狀況下小孩會從座椅中掉出來(翻滾事故), 而五點式安全帶能夠很好的分散受力, 1歲之前後向安裝能夠很好的避免, 1周歲之後頸椎發育已經能夠承受衝擊了, 建議後向安裝到2周歲.
目前前置護體在歐洲一些國家還有一定的佔有率.
前置護體對於兒童安全座椅廠家很大的好處就是相對於五點式安全帶更容易通過測試, 以及成本更低, 消費者使用比較方便.
以下是一些品牌的分類:
前置護體:Kiddy,Cybex
五點式安全帶:Britax,Graco,Chicco,Recaro
最近也在研究這個,非常糾結,中國父母不容易啊!網上查找相當多資料,也包括前兩幾位答主的回答,都不太滿意,直到我看到下面這篇文章,才較為滿意,不敢獨享,特發揮勤勞搬運工本質,想來原作者也不會怪罪於我。鏈接如下: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63cdbb8d0102v2r3.html?,標題為: 兒童安全座椅,五點式安全帶和前置護體哪個更安全?
文章文字部分附上,圖片懶得弄,自己去原文看。
—————————華麗分割線————————小背景(容我小小矯情一下吧)
近期的忙碌一直在繼續,上次因為問我家安全座椅的人太多,匆忙寫了那篇基於ADAC碰撞測試寫就的兒童安全座椅安全性分析,測試結果來看我之前買的britax安全提籃與cybex座椅的確名列前茅。近日萌芽君的安全座椅全面分析小文出爐,我倒是看見了裡面對於前置護體與五點式安全帶她的觀點,但因為她前面的優劣總結還是挺客觀的,雖然最後她提出的觀點是她自己偏向五點式安全帶,但我覺得這個說法完全沒有問題,是個人態度,所以我也轉發了這篇文章。
然而轉發之後,因為萌芽文章裡面提到」前置護體在汽車翻滾的過程中有孩子脫離安全座椅的風險「,有朋友質疑我的推薦不謹慎,說我輕易認定自己的選擇正確,不應該推薦前置護體的安全座椅。小暖真是玻璃心,聽到這話真的很難受,其實萌芽文中說得挺全面,但一定要有人來曲解,那小暖就把幾個關鍵問題仔細解釋一下吧。資料來源參考了多個相對可靠的網站與個人,已經力求客觀公平。
1、前置護體安全座椅到底是不是在汽車翻滾時容易讓孩子彈出?
兒童安全座椅,五點式安全帶和前置護體哪個更安全?
先參考CYBEX官網的一個回答。在我看來它的中心思想是,所有出售的0-1組別的安全座椅都是要符合ECE R44/04的標準,這個標準當中包括對汽車在四個不同方向翻滾測試的內容,能夠確保孩子不被彈出。ECE R44/04是歐洲經濟委員會就有關機動車上兒童乘客的全防範系統的認證而頒發的第44號法令,堪稱世上最嚴格標準,它於2006年開始生效,但2013年歐盟頒布了新的兒童安全座椅標準"I-SIZE",目前兩個標準處於並行階段,具體下面再說。
簡單說我的想法,如果真的一款座椅有如此大的風險,能夠讓孩子從座椅里彈出,那它真的可以在歐洲銷售這麼多年,如此風靡嗎?」風險「二字如何理解?走在馬路上也會有被汽車撞的風險,這樣說對嗎?你無從辯駁。
2、」有彈出風險「這個說法到底從何而來?
兒童安全座椅,五點式安全帶和前置護體哪個更安全?
我查到了一篇MAXI COSI的新聞稿。
http://www.maxi-cosi.com/service/news/5point-harness-statement.aspx
這篇文章主要是說為什麼他們公司選擇在1-4歲組別使用五點式安全帶的設計。原因有三,一是五點式設計能分散受力,減少對身體剛性部位的衝擊;二是五點式安全帶能適應孩子的生長;中間一點是關鍵,它說在一個叫UTAC的機構的測試當中,坐在前置護體的安全座椅里的玩具娃娃有彈出的情況。
3、生產前置護體安全座椅的公司如何回應呢?
看KIDDY的一篇發言稿。
兒童安全座椅,五點式安全帶和前置護體哪個更安全?
http://www.kiddy.de/blog/uk/2013/03/impact-shield-v-harness-which-is-safer/
KIDDY認為這個言論來自 Britax-R?mer 公司,但它說Britax-R?mer 從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生產前置護體的安全座椅直到2003年,而即使是賓士寶馬這樣的擁有一套令人崩潰的汽車碰撞測試系統包括翻滾測試的大公司,也對於他們的自己生產的兒童安全座椅使用前置護體。同時KIDDY提出,汽車碰撞導致的連續翻滾的極端情況在近年來已經越來越少見,相反在交通事故中最常見的是正向碰撞,這樣的碰撞當中,五點式安全帶有明顯的劣勢。KIDDY同樣認為他們銷售的安全座椅需要經過ECE R44/04標準測試,這個標準是含有翻滾測試的,他們的前置護體安全座椅非常可靠地經過了測試。
總結一下,也就是KIDDY認為這是競爭對手在商業行為上對他們的一種抹黑。當然,到底真相如何,大家還是多參考資料之後自己對比判斷。
4、五點式安全帶設計最大的弊端是碰撞對孩子頸椎產生的巨大傷害
剛剛說完了前置護體是否存在」翻滾時彈出的風險「,如果說,這個結論還存在爭議的話,那五點式安全帶設計在汽車水平碰撞當中對孩子頸椎的巨大傷害這一點,卻的確是公認的。由於5點式安全帶彈性較弱,並且是線約束,所以其平面碰撞的安全性相對前置護體要差些。
兒童安全座椅,五點式安全帶和前置護體哪個更安全?
0-4歲的兒童的頸椎構造與成人有很大區別,也使得兒童的頸椎無法像成人一樣在發生撞擊時承受巨大的衝擊力。在時速50km/h 發生前向碰撞時,坐在前向式安全座椅(5點式安全帶)的寶寶的頸部負荷為180-300kg,而坐在後向式 安全座椅的寶寶的頸部負荷僅為40-80kg。而3-4歲左右的寶寶,頸部能夠承受的最大負荷約為130kg。(觀點來自chiphell littleyizhi)
那麼前置護體與五點式安全帶這兩種設計,一旦出現正面水平相撞時,孩子頸椎將要承受的受力,對比一下下面這張GIF圖就更明白了。
兒童安全座椅,五點式安全帶和前置護體哪個更安全?
從圖中可以看出受力點的差異。五點式的受力點在於頸椎部位,前置護體的受力點在於腰腹部。有人說:「1周歲之後頸椎發育已經能承受衝擊了」,實際情況是4歲之前頸椎部仍處於半脫臼狀態,相對於腰椎那部分來說確實要脆弱不少。受力面積差異學過物理都知道的,同樣的力,受力面積越大,壓強越小。五點式所謂的均勻分散受力最終還是要看總的受力面積,就算加上襯帶也不及前置護體,前置護體受力面積更大。(觀點來自知乎」沈立「)
關於五點式安全座椅,把小孩軀幹充分固定在座椅上,一旦碰撞(或急剎車),小孩身體基本上不會被拋出,甚至不會怎麼彎曲,軀幹總體不會受到什麼傷害,可是,因為頭部沒有前方的固定或保護承托,慣性之下,頭部會向前沖,可是軀幹被固定,所以頸部會受到比較大的衝擊。
至於前置護體,它沒有把小孩完全固定在座椅上,小孩身體有一定的伸縮和彎曲空間,一旦碰撞(或急剎車),小孩身體呈現出一定彎曲,並通過前置護體進行緩衝,頸部所受的衝擊與五點式相比要少一些。這可能就是ADAC給出高分的最主要原因。(觀點來自汽車之家juanqui)
小暖觀點:且不說前置護體的所謂」翻滾時容易彈出「到底是不是商家需要的槍手行為, 就算真的如此,那麼汽車出現急剎車和碰撞的機率與翻滾的機率哪個大?當然,你可以說,萬分之一的機率那也是機率,沒錯,然而沒有任何一款安全座椅是100%全能的,任何方面都可以兼具,這樣的情況之下,必須有所取捨。那如何選擇,還是看自己了。
5、五點式安全帶與前置護體在其它方面的比較
兒童安全座椅,五點式安全帶和前置護體哪個更安全?
兒童安全座椅,五點式安全帶和前置護體哪個更安全?
舒適度:
有很多隻看見圖片的父母覺得前置護體不好,感覺上一直壓迫著孩子,事實上前置護體的人體工學應用已相當成熟了,親身感受下就知道。潼的經驗來看,她是非常喜歡這個」小桌子「,完全沒有任何抵觸,也方便趴在上面睡覺。但對於胖寶寶來說,這個護體會是一個比較束縛的東西,在夏天的時候相對也會悶熱一些。當然五點式安全帶總體來說更寬鬆,束縛感也會少一些。
安裝便捷性:
採用5點式安全帶的安全座椅安裝起來,相對前置護體式要麻煩一些。前置護體安裝拆卸非常方便,誤操作風險低,而5點式安全帶則需要繁複的幾個步驟,安裝相對複雜,誤操作的可能性也較大。(誤操作風險是一個高比重的測評項目)
6、有關安全座椅的其它問題
正向還是反向?
傳統觀點來說,9個月就可以開始坐正向的座椅,但在前面說到的歐盟新的 i-Size(ECE R129)標準里把安全座椅後向安裝的年齡段從過去的9個月擴大到15個月,同時只接受帶ISOFIX介面的座椅,以減少安裝錯誤的風險,並採用身高作為分組的標準。AAP(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反向坐到孩子2歲以上,或身高體重超出安全座椅的限制。
分年齡段購買還是買長時間能用的?
這也是看個人,預算以及其它。比如我買的CYBEX PALLAS 標的9個月到12歲,事實上的確一個安全座椅不可能能用11年吧……分段購買也是一個好的選擇,比如0-1歲用安全提籃,然後改用1-4歲的,再改用以上組別的,這樣也許適合性會更好一些。但我現在用的感受來說,直接一歲以後改用這款也的確沒什麼問題,這個見仁見智了。r&> 7、結語
兒童安全座椅,五點式安全帶和前置護體哪個更安全?
無論是五點式還是前置護體,沒有哪款安全座椅是絕對最好或是最安全的,只有適合你的孩子的,正確安裝並且在你每次開車出行時都能適當使用的安全座椅才是最好的, 安全出行的觀念比其它爭論更重要。
寫到這裡也正好看到萌芽君的評論:「無論是前置護體抑或五點式安全帶,他們的安全指數只是相對安全。通俗來說,安全座椅的某個功能對應某種事故會更安全,而對應另外一個事故則會出現安全缺陷,而真正發生的事故我們是無法預測的」。正與我意一樣。
關於個人的一些推薦,以後或許我會更加慎重,也希望每個麻麻在面對任何人的建議的同時,都能保持自己獨立思考的習慣,綜合參考並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才是王道。
更新下,這二個月強制寶寶用了幾次,錢都花了不是。新問題是小孩想掙脫造成整個人坐踏下去,腰部就沒有支撐了,你可以想像你半屁股坐著前半個椅子然後靠著靠背再後胸口再抱一枕頭的姿勢,然後她卡住了,然後後排的人在不解開座椅安全帶的情況下很難解救她,因為不敢硬往上提剛滿歲的寶寶。
————————————————————————————————————————————
個人購入cybex m-fix 前置護體安全座椅一個,血的教訓啊,上帝在給我一次機會我一定不買這個。談談缺點:
#1 最大缺點,前面那個東西造成腿部空間太小,小孩抗拒,寶寶13個月,75cm,20斤不到,護體下方的腿部空間竟然只有7cm,各位捏捏自家寶寶的小蹄胖,7cm夠嗎?這什麼鬼設計?完全應該在海綿上挖個人形出來把寶寶嵌進去,如果你家寶寶願意的話。
#2 75裡面的寶寶坐高嚴重低於頭枕可調節最低高度,也就是說,你要長到2歲多90多cm了才能靠到頭枕,可它寫的是9個月到3歲左右用帶護體第一階段模式,外國小孩都是吃發糕粉長大的大概。
#3 靠背和坐墊是滑動的,我150斤大人坐了下,竟然屁股坐的下,可見坐墊有多大,往後一靠後背整個掉了,我擦,又是拆底座又是下織物,裝了個把小時終於卡回去了,你能想像一個2000多的東西的東西要用戶徒手卡硬塑料件到一個比它大5mm的轉軸上,血紅的肉掌啊搞完,絕對的設計失誤。
#4 接第三點,後背是動的動的,所以相當多cybex的用戶isofix插上後還拿一個繩子綁住安全座椅的頭枕和汽車頭枕,免得後背前後滑動,用繩子,你沒有看錯,他們竟然還出售繩子。。。
#5 出車時室溫非20度以下請打開最強力空調模式,大人請穿上外套,航班即將出發,否則你的寶寶這一路一下出的汗有脫水的危險,這個大概是個例,我家這個點了噴泉流汗技能大概。
結論,不要買不要買不要買前置護體的,老老實實5點,話說有人要我這個99成新從來沒出過客廳的m-fix嗎?
謝邀。
1. 沒見到周圍有人用前置護體式的兒童座椅。如果不是被問到,我根本不知道有這麼個東西存在。由於工作的原因,我周圍的很多人都是碰撞安全帶研究人員或者工程師,所以這些人的選擇應該很能說明問題。
2. 5點是安全帶可以很好的分散碰撞帶來的衝擊力。肩部安全帶承受大部分的力,在身體上由鎖骨承受,不易出現骨折,而且一旦骨折危險較小。胸部承受的力次之,胸骨和肋骨能比較好的保護內臟器官。肋骨骨折對於老年人十分危險,對於兒童危險相對小一點。對上半身位移的限制同時保護了頭部和頸部。兒童頭部所佔身體的比例遠大於成人,更容易出現頭部和頸部的損傷。腹部除了骨盆外沒有太多骨骼可以承受壓力,5點式安全帶在腹部的壓力比較小,主要限制腰部和腿部的移動,而前置護體在碰撞式會給腹部帶來比較多的壓力。各有各的好吧~
但是五點式安全帶比前置護體更安全是毋庸置疑的!
前置護體
1. 在對安全座椅的翻滾測試中發現,前置護體的寶寶非常容易滑脫,產生致命性的危險,而五點式安全帶固定的寶寶則恢復原位。
2. 前置護體的保護原理相當於「硬碰硬」,因此胸部受力高於五點式安全帶,有數據調查值別相差4倍。
3. 前置護體的使用時間不長,因為其空間比較狹窄,舒適度沒有五點式安全帶高,並不適合太胖的寶寶。如果寶寶並沒有達到下一階段,卻因為體型、悶熱、抗拒等原因卸下了前置護體直接使用成人安全帶,那麼對於孩子則是更大的傷害隱患。
五點式安全帶
1)五點式安全帶的使用範圍和實用度更高,型號選擇更多。從全球研發時間、研發率、推廣時間、市場普及率來看,五點式安全帶絕對是完勝。
2)五點式安全帶雖然在adac測試里沒有前置護體高,但是在很多國際認證比如ece的綜合安全評分里,是高於前置護體的,因為其可以應對更複雜的事故情況。
3)五點式安全帶的研發率較高,產品的反饋比較迅速。針對胸部受力等隱患的改革,前置護體的措施目前還未明。但就五點式安全帶對頸椎的隱患來說,很多牌子其實是在不斷改良。比如加強了胸扣的功能給予頸椎多一重保障,研發反向安裝的五點式安全帶座椅等。
尼瑪,國內廠家為了利益真敢於胡扯八道!說什麼前置護體成本低,發生事故與寶寶硬碰硬,簡直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廣大的消費者,我在此以人名的名義說,前置護體和五點式都是安全的。挑選座椅的時候主要參考的預算、品牌、顏值,如果對品牌沒有概念,就按預算和顏值挑選吧。
幾個大牌安全座椅,基本上都是寧波、廣州、鎮江生產的,貼國外的牌子。(Britax/babyfirst就麥克英孚生產的,Kiddy是上海大道生產的,Recaro,Graco就廣州明門生產的,Cybex就好孩子生產的。國產品牌基本上都是寧波造了)
本人一直從事安全座椅銷售工作,先後賣過五點式的,前置護體的,現在又在賣五點式的。
我從kidscomfort銷售座椅來看,9kg-36kg組,Cybex,Concord的確都採用前置護體的,而且前置護體的在測試中更容易得到高分也沒錯看ADAC的測試就明了。只是有人評價,如果孩子稍胖,前置護體可能就不好安裝,或者不到設計的年齡就無法使用前置護體了。
討論安全的話,首推後向吧?
同時使用過0-4歲的前置護體和五點式安全座椅的寶媽前來回答
因為寶寶個子很大,很胖,現在23個月,體重38斤,身高超過100CM。
所以現在已經更換了更大的安全座椅,現在換了兩個五點式的。
為什麼呢?
主要原因還是寶寶個子大,胖。
前置護體的安全座椅冬天穿了厚衣服以後,幾乎很難卡住寶寶。
想著夏天就好了吧,結果夏天的時候寶寶被熱得出了一肚子痱子,背上可以放冰墊,肚子上這麼大一塊我實在無能為力了。
就老老實實的春秋兩季,有時候寶寶脾氣鬧起來,根本不能好好固定他,甚至有一次固定好以後,他奮力的自己拱啊拱的差點掉出來。……心累
五點式的可以邊哄邊……先掏一隻手,再掏一隻手……哈哈
我購買安全座椅前也仔細考慮過這個問題。最終選擇了買5點。首先我諮詢過使用前置護體座椅的同事,有個明顯的問題是,小孩會向下滑出座椅(很多時候是孩子主動的行為);其次5點雖然在頸部保護有風險,但是保護的場景是「全面」的,認為翻車是極端情形的依據將其當做一種小概率事件,但事故過程卻是無法估計的,任何情況發生的概率都很大,比如也許你永遠也不會有一次正面碰撞但就遇上翻兩次,而我要的就是在任何情形下,孩子都盡量的安全。最後,我購買的德國直郵的B公司5點座椅。很開心的是10個月大的孩子對座椅完全沒有任何抗拒,坐上去就很乖。
該回答系本人在「漫談「前置護體」安全座椅的前世今生」系列文章的的部分內容節選。
註:文中出現的「前置護體」,泛指需要配合汽車安全帶進行安裝和使用的前置護體;極少數型號的安全座椅的前置護體則無需藉助汽車安全帶安裝使用。例如:Cybex SIRONA
Kiddy在2000-2001年推出一款經典的使用「前置護體」的安全座椅 Kiddy Life
Kiddy 對於「前置護體」技術的潛心研究以及成功應用新材料EPP,終於收到了回報。Kiddy的「前置護體」安全座椅開始在當時的各種安全座椅測評中「大殺四方」。
Kiddy Life 大獲成功後,Kiddy不斷推出「前置護體」安全座椅(各種"Pro"、「Plus」)
2001年 ,Kiddy 發布 Life Plus
Kiddy Life Pro
Kiddy Comfort Pro
Kiddy Infinity Pro
Kiddy Guardian Pro
「前置護體」安全座椅是否真如廠商宣傳和部分第三方測評機構的高分測試結果一樣,真的那麼安全?顯然不是所有人都如此信服。「科學的懷疑精神」驅使相關人員開始關注並研究「前置護體」安全座椅。
國內對於「前置護體」和「5點式安全帶」哪個更好的爭論,大約從2013年開始。起因是一段模糊不清,手機翻拍的某品牌安全座椅內部培訓會上放映的一段「車輛翻滾測試中,測試假人從「前置護體」安全座椅中脫出」的視頻。而在「知乎」的關於「前置護體」和「5點式安全帶」哪個更好 的討論貌也為人所熟知。相對主流的討論結果是:視頻來源不明,畫面模糊不清,不能說明問題;競爭廠家或商家對「前置護體」惡意抹黑,水軍熱炒;車輛連續翻滾的情況,過於極端,不具代表性等等......
當Kiddy 風光無限,其他安全座椅廠商不推出「前置護體」安全座椅,都讓人感覺跟不上發展趨勢的時候。GRSP開始了行動。GRSP(Working Party on Passive Safety)即「被動安全性工作組」,是World Forum for Harmonization of Vehicle Regulations(WP29)「聯合國世界車輛法規協調論壇」下屬的6個工作組之一。GRSP在「汽車、自行車、摩托車技術聯盟」UTAC (the Technical Union for the Automobile, Motorcycle and Cycle Industries )的試驗機構,進行了相關實驗,並在2012年底的第52次工作會議上提交報告。以下圖片為部分報告內容截圖。具體的測試視頻屬於非公開視頻,個人不便傳到國內視頻網站,僅保留「油管」鏈接。
UTAC 翻滾測試 第1次(小型車、初始速度 47千米/小時,「前置護體」安全座椅)
翻滾前後對比圖
第1次測試 翻滾過程中車身姿態與車內測試假人姿態對照圖
UTAC 翻滾測試 第2次(中型車、初始速度 47千米/小時,安全座椅型號與第一次測試相同)
第2次測試 翻滾過程中車身姿態與車內測試假人姿態對照圖
對此歐盟迅速作出反應,對ECE R44-04 安全座椅翻轉測試的內容進行修訂,並於2013年7月生效。(註:在此之前,通過歐規測試的座椅,不受此規則改變的影響。)
老版翻轉測試
新版翻轉測試
新版測試要求對假人載入負荷,以便更好地模擬車輛翻滾時,假人的受力情況。
如果說車輛連續翻滾屬於極端情況,那對於其他類型的車輛撞擊,「前置護體」安全座椅的防護就完全OK呢?
按照設計構想,在正向碰撞時,「前置護體」不像「正向安裝的5點式安全帶」限制兒童或測試假人的肩部位移,(手臂、腿部會因為慣性向前甩動),肩部的位移能夠顯著降低頭部的加速度,進而有效減少對頸部的負荷。兒童身體的上半部更自然地移動到「前置護體」,碰撞中的能量被「前置護體」的吸能材料均勻吸收。
按照ECE R44的規則,使用落後的P系列假人測試,其實可以「簡單、粗暴,有效」地滿足的動態試驗要求。
ECE R44 按兒童適用體重對安全座椅進行分組。「前置護體」安全座椅常見於Group 1(適用9-18kg)、Group 1-2-3(適用9-36kg)兩個組別。兒童體重達到9kg,是否就可以使用「前置護體」安全座椅了呢?當然不是!體重9kg,不光是字面意思,這麼簡單。背後的意思是「第50分位發育水平,體重9kg,身高約72cm,能獨立坐起來,並能較好地控制自己頭頸部的兒童」。 因此i-Size 改為使用相對科學的「兒童適用身高」來對安全座椅進行分組。
部分寶寶胖一點,個子不夠高,坐在「前置護體」安全座椅就不合適,「前置護體」相對寶寶身體的位置偏上,無法按設計預期發揮作用。
「前置護體」通常適用到9-18kg,如果遇到寶寶只長個,不長重時,就有可能遇到下面的情況。「前置護體」相對寶寶身體的位置偏下,同樣無法按設計預期發揮作用。
理想狀況 (真正能發揮「前置護體」設計預期的效果)
為了避免個子不夠的寶寶使用「前置護體」安全座椅,廠商想出了在座椅上標註「EYE LEVEL」的辦法。寶寶的眼睛能齊平「EYE LEVEL」才能使用(個子不夠?廠商提供了內增高坐墊...)
個人不推薦使用「前置護體」安全座椅,對於已有「前置護體」座椅且想繼續使用的同學,建議:
Group 1組別,兒童身高80cm+ 再啟用;
Group 1-2-3組別,兒童身高85-90cm+再啟用,身高105-110cm,體重 14.5kg+,年齡3.5歲+,不要再繼續使用「前置護體」,切換為有背式增高座椅使用。
如果兒童年齡、身高、體重合適,使用前置護體安全座椅就一定是非常安全的么?
隨著Q系列假人(可以安裝各種感測器)的問世,對兒童乘車安全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細緻。
(從左到右)Q1.5,Q3,Q0,Q6,Q1、裸體Q1。
2012年,德國柏林技術大學、法國里昂第一大學,以及法國標緻-雪鐵龍、雷諾的研究人員對「前置護體」與「5點式安全帶」的安全性能對比研究,並根據ECE R44法規、EECV 2008年建議書、CASPER 2012年報告,制定了實驗評估標準。
EECV——歐洲汽車安全委員會(European Enhanced Vehicle-safety Committe)
CASPER——歐洲道路兒童先進安全項目(Child Advanced Safety Project For European Roads)
「前置護體」作用於Q3測試假人身體位置側視圖
假人腹部的感測器
實驗部分結果截圖
測試假人:Q1、harness 5點式安全帶款安全座椅,shield 前置護體安全座椅 (座椅均正向安裝)ISOFIX SL (使用ISOFIX+支撐腿,進行安裝)、belted (使用汽車安全帶安裝)、budget (價格低廉)
數據簡單解析:除了價格低廉地使用汽車安全帶安裝的5點式安全帶款安全座椅,在HIC(頭部傷害)、頭部3ms合成加速度指標特別偏高外。其餘主要指標,兩種安全座椅處於同一水平,但前置護體安全座椅在胸部壓縮量上明顯高於5點式安全帶安全座椅。
測試假人:Q3(配備腹部壓力感測器APTS)
數據簡單解析 : 前置護體安全座椅在胸部壓縮量指標明顯高於5點式安全帶安全座椅,在腹部壓力更是高於5點式安全帶安全座椅數倍,遠高於1.13Bar的限值。
安全座椅廠商自然也沒有閑著,對「前置護體」各種改進和測試。
規則的力量
2013年6月,R129 (即i-Size)生效,與ECE R44-04 並行。再次吐槽,i-Size 太多的指標僅用於監測,而不是用於考核。
研究機構提出的驗證值
i-Size 部分規格Q假人 胸部壓縮量限值
i-Size 部分規格Q假人 腹部壓力限值
鑒於事故統計,腹壓達到1bar,有20%的風險會導致AIS 3+傷害。 Q3假人的腹壓限值應該設置為1bar.
ADAC在2015年3月的春季測試中也開始用帶有APTS的Q3假人。
ADAC官網上能夠免費查閱到的一款熱銷的前置護體安全座椅的測評信息。測試時間:2015年
具體的扣分細節(歐洲其他國家的消費者機構如英國Which? 可以付費購買ADAC和SW的測評結果和數據,這也就是為什麼消費者看到的各國安全座椅測評推薦榜如此相似的原因。下圖為西班牙文報告截圖)
腹部壓力達到1.5 bar,胸部壓縮量超過35cm。因為當時腹部壓力、胸部壓縮量僅屬於監測指標,根據ADAC的解釋,按其評分規則,僅按輕微扣分處理,故安全性能綜合評定達到2.1分(展示為一個「+」)如果說胸部壓縮量沒有超過40mm 可以容忍,但腹部壓力達到1.5bar,超過研究機構建議限值的50%,仍然不能作為否決項,僅做輕微扣分處理。這就是「規則的力量」!
陰謀論者跳出來說,有人故意搞出胸部壓縮量,腹部壓力來針對「前置護體」。拜託!沒人故意針對。
對兒童的胸部、腹部傷害的關注,主要源於CASPER 研究成果中,兒童從5點式安全帶安全座椅(主要為正向安裝)轉為使用有背式增高座椅、無背式增高坐墊,或直接使用成人安全帶後,胸部、腹部受傷害的比例明顯上升的情況。
一則國外提示正確使用安全座椅的公益廣告(專業人員演示,請勿模仿!)
belt looseyouku.com視頻需要藉助汽車安全帶安裝、使用的前置護體安全座椅能否通過i-Size 測試?理論上來說按現有的i-Size規則(持續不斷更新變化中)是完全有可能的。吐槽下 :i-Size太多的指標目前僅作為監測,而不是考核!「合理」規避i-Size 至少反向到15個月的要求,改成16個月大,再開始前向安裝使用;從設計著手,一定程度上搞定胸部壓縮量不是沒有可能。只是能否有廠商願意、能夠花力氣去投入就未嘗可知。個人所擔心的不止胸部壓縮量,安全座椅實驗台車碰撞試驗能夠測試的頸部負荷、腹部壓力負荷等指標;實車碰撞試驗暴露出的各種問題,才是顧慮的重點。
前向安裝的5點式安全帶款安全座椅在頭部加速度、頸部負荷等項目的劣勢,同樣不可迴避。
未完待續...
五點式 毋庸置疑 賽車手,宇航員 都是用5點
其實兩種都是很成熟的固定方式,各有優勢。一般情況來說,五點式的優點有受束縛面積小,活動空間大等,前置護體優點有保護面積大,力量分解較充分等。還是要根據具體年齡安裝方式來說!
But fatalities are just the tip of the iceberg; for every death there are 19 injuries requiring hospitalization (some leading to permanent disability) and 300 requiring medical attention.
致命事故只是冰山一角;每例死亡事故對應著十九例需要醫治(有些導致永久殘疾)和三百例需要醫學觀察的傷害。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