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奧斯卡不青睞商業片?


奧斯卡主要還是面向好萊塢電影,而好萊塢電影並不太能適用「商業片」和「藝術片」的區分,所以我就當這個問題問的是:為什麼奧斯卡不青睞高票房電影?


奧斯卡是否不青睞高票房電影,如果查看最近這些年的奧斯卡獲獎名單,似乎這個論斷是能成立的:獲得最重要幾個獎項的影片,票房成績大都一般,而每年雄踞票房排行榜前列的以華麗視覺為賣點的特效大片,都很難拿到奧斯卡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及男女主演等獎項,通常它們只能在技術獎項同病相憐——而技術獎項得到的關注度明顯偏低,被外界認為是相對次要的獎項。這種現象年年如此,彷彿天經地義,可是,在好萊塢的歷史上,高票房大片和奧斯卡獎並非生來就無緣彼此的。


回顧一下歷史可知,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最賣座的影片是《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它拿到了大大小小一籮筐的奧斯卡獎。此外《一夜風流》(It Happened One Night)、《歌舞大王齊格飛》(The Great Ziegfeld)等奧斯卡最佳影片得主都位居當年票房最好影片之列。


四十年代有《黃金時代》(The Best Years of Our Lives),五十年代有《環遊地球八十天》(Around the World in 80
Days
)、《戲王之王》(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桂河大橋》(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無一不是以年度票房冠軍之尊加冕奧斯卡最佳影片。


六十年代因為多樣化娛樂帶來的激烈競爭,好萊塢陷入低谷,主辦奧斯卡獎的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AMPAS)更是沒了命地獎勵票房大片,像《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窈窕淑女》(My Fair Lady)、《西區故事》(West Side Story)、《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不僅斬獲幾千萬票房(擱到現在都相當於好幾億),也被當作復興好萊塢的救命稻草,眾望所歸地捧得小金人。

七十年代新一代電影小子引領「新好萊塢」的運動,《騙中騙》(The Sting)、《教父》(The Godfather)、《法國販毒網》(The French Connection)同樣都是票房和獎項都沒錯過。


可見,在歷史上,奧斯卡獎並不歧視取得票房豐收的大片。甚至可以說,奧斯卡喜愛高票房電影。不然再反過來看,所有奧斯卡獲獎作品中,票房失敗或平庸的影片能有幾部?五十年代的《君子好逑》(Marty)可能算總票房比較低的特例了,這是一部電視改編電影,成本非常低,所以依然算得上商業成功。


奧斯卡的變化出現在七十年代末,從此票房大片再難摸到小金人的腳趾。不妨看看好萊塢整個八十年代最賣座的幾部大片,《外星人》(E.T.)、《星球大戰》(Star
Wars
)系列、《回到未來》(Back to the Future)系列、《印第安納·瓊斯》(Indiana Jones)系列、《蝙蝠俠》(Batman)、《比弗利山警探》(Beverly Hills Cop)、《窈窕淑男》(Tootsie)、《壯志凌雲》(Top Gun)、《捉鬼敢死隊》(Ghostbusters)及阿諾德·施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主演的那些動作片,它們在奧斯卡的舞台上都不很成功。


整個八十年代,沒有一個年度票房冠軍拿到過奧斯卡的主要獎項(非技術獎)。也正是從八十年代起,好萊塢主流電影被有意識地分成了兩類,一類的目標是在漫長的夏季檔期掙票房,一類則在秋冬出世,直奔獎項而去。


這個現象自然又要歸結於老生常談的《大白鯊》(Jaws,1975)和《星球大戰》(1977)。這兩部影片開啟了票房大片的新時代,從這以後,高成本影片上映時無不採用鋪天蓋地的宣傳,也儘可能追求最大面積的霸佔銀幕數。在七十年代之前,一部電影上映時最多發行幾十個拷貝,一兩百個已經是極限,但現在呢?2、3000張銀幕同時上映已經成為慣例。這種做法有一個原因是片方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攫取票房,如果口口相傳的評價是正,那自然錦上添花,即便口碑惡劣,第一票已經撈回來了。《大白鯊》和《星球大戰》的出現大大提高了電影票房數字的天花板,電影和電影之間的商業價值差距被顯著拉大了。


看我上面列出來的歷史上的票房冠軍影片,幾乎什麼類型都有,歌舞片、歷史片、傳記片、黑幫片、家庭片……涵蓋了好萊塢各種常見的主流類型片種。但八十年代後最賣座的類型主要集中在魔幻、科幻、動作這幾類,也可加上恐怖片,基本都是好萊塢傳統地位不高的「二流類型」——因為這些類型在過去不是面向主流人群的,而是針對青少年亞群體,六、七十年代後青少年觀眾成長為美國電影市場上的票房主力,中老年觀眾占的比重下降,這些「二流類型」的票房也水漲船高。


然而奧斯卡獎的藝術取向和價值取向,卻是偏向成熟的中產階級趣味的,因而和上述「二流類型」有些格格不入。所謂成熟的中產趣味,要求電影具備豐滿的人物性格與流暢動人的故事,這恰恰是上述幾種所謂「二流類型」欠缺的。


隨著電腦數字技術進入電影特效的領域,科幻、動作這幾種類型也是最容易展示特效成果的片種。作為製片商,為了追求儘可能多的利潤,資本勢必流向這些曾經的「二流類型」,於是科幻片、動作片開始了對票房排行榜的常年霸佔。


所以,是超級賣座巨片的出現,改變了奧斯卡的取向。


此外,影評也是較為重要的一個影響因素。在七、八十年代的產業轉型以前,新片發行是一個慢慢鋪開的過程,如果評論界和觀眾的反響積極,那麼就擴大上映規模,反之則無。所以影評人的筆對影片是否能獲得商業成功是很重要的。但到了《大白鯊》和《星球大戰》之後的時代,狂轟濫炸的廣告宣傳,一部影片開畫動輒3000張銀幕,影評人的聲音就顯得很微弱了。媒體影評的好壞基本不對大片的票房成敗具有決定性的影響。但在年末,沖獎項的影片仍然較為看重評論界的態度,各家影評人協會的選擇可能會影響奧斯卡投票人其後的選擇。我們也能發現,雖然奧斯卡獲獎電影是否名副其實從來都存在爭議,但幾乎沒有過眾口一詞的爛片笑到最後,可見投票的學院成員實際上也會受外界風評的影響隨大流。而評論界對電影的判斷更加看重其藝術價值,不太注重票房表現,他們當然也不會青睞爆米花口味的商業大片。所以,這種分化愈加確立,讓票房的歸票房,奧斯卡的歸奧斯卡吧。

不過,票房和奧斯卡合流的個案也並不是沒有,最典型的例子是《阿甘正傳》(Forrest Gump),這部影片感動了全美國人,橫掃各大獎項,同時又是北美年度票房榜冠軍。它雖然不是科幻片、動作片,但同樣以特效作為賣點,例如阿甘與肯尼迪總統的握手鏡頭被有意識地作為噱頭大加宣傳;同時歷史傳記片的類型身份避免了它在奧斯卡的擂台上淪為二等選手。


三年後的《泰坦尼克號》(Titanic)的核心吸引力仍然是特效打造的大船奇觀,但纏綿悱惻的愛情悲劇也勉強堵住了一部分指責它過於空洞、賣弄的批評。這部影片的營銷空前成功,連續霸佔北美票房排行榜多周,一舉打破《星球大戰》保持多年的歷史冠軍記錄,終於,長達半年的話題轟動效應,讓奧斯卡投票人終於將大獎拱手相送,儘管論成色質地,《泰坦尼克號》還是更靠近大片那一路。


進入新世紀後,小成本獨立電影時而以黑馬之姿問鼎奧斯卡,但在商業上它們頂多只是取得中等程度的成功。合流的成功案例也有,譬如《指環王》(The Lord of the Rings),更有意義的一點是,它捎帶提升了幻想類型在奧斯卡競技場上的地位。


再往後看,《阿凡達》(Avatar)在奧斯卡上失利就並不奇怪了,即使是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也難將《泰坦尼克號》的歷史再演一遍。在可預期的將來,年度票房冠軍和奧斯卡最佳影片重合的機會也許就是十年一遇吧。


商業片的特點是強情節。也就是說一般的夫妻矛盾、社會矛盾這些不夠觀眾看的了,要搞爆炸,外星人入侵,拯救世界這些。

這些設計不是不能得到評委青睞,《瘋狂的麥克斯:狂暴之路》得到最佳電影提名就是一個例子。然而為什麼它能得到提名,漫威那麼多電影卻一部也得不到?是因為後者在故事上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為了強情節,在故事合理性上就必然有很大的妥協,會有非常多的巧合。沒有這些巧合,故事就進行不下去或者故事就會拖沓。注意,爆炸或超能力並不代表不合理,只要在電影所設定的「世界」裡面這個爆炸或超能力的出現是符合自身邏輯的,它就是合理的。不合理的是什麼?是為了故事的緊湊和迅速發展而把各種事情堆在一起,產生了過多的巧合,這才是不合理。

在商業片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緊張時刻」或「關鍵時刻」,這實際上是時間點上的巧合。主人公要進一扇門,一直進不去,剛好在壞人剛到的時候進去了;一場打鬥,能給主人公帶來重大損失的人剛好在打鬥結束時趕到,使主人公僥倖逃脫……這種情況在現實中並不總是發生,現實中也有巧合,但都是偶爾發生,不會一件事情里接連出現好幾次巧合,然而商業電影里卻都是扎堆出現。它能吸引觀眾,但並不合理。

在商業片中也經常會用轉瞬即逝的「關鍵線索」推動劇情,同樣屬於巧合。例如某人一個轉身,主人公看到了她肩膀上的紋身,這個重要線索使他改變了主意……這種情況同樣在現實中很少見,它也是不合理的,但好看。

商業片還會刻意設計一個大高潮,原本可以提早結束的任務,商業片會刻意給主人公設計很多難關,刻意給主人公增加任務難度和繁瑣度,造成一直功不破,直到最後才因為某個特殊的情況給攻破了。這種設計能讓觀眾非常享受,但並不合理。

因此從故事上說,商業片有大量的不足,這些不足是為了故事和情節的好看,主動放棄一定的合理性,妥協而造成。然而藝術評獎是不會考慮你的這些妥協的,你有什麼理由我不管,反正這裡有問題,那裡也有問題,這麼多問題,我作為一個評委當然不能選你。

商業片經過修改,滿足了合理性要求後,也是能獲得奧斯卡青睞的,但那樣的話片子需要做很大的調整,減少故事複雜度,減少信息量,減慢節奏,那就會是完全不一樣的一部電影。


奧斯卡獎是「民主」選出來的,不是幾個人評出來的。當然,選也是那幾千人來選,不是所有人來選。

但是,不是什麼影片都能出現在選票上的。這個是由相關的委員會來推選的。所以這一步就更不民主了。

但,其實在這一步上,是受觀眾的影響的。

因為奧斯卡獎是一個商業活動。ABC 每年花了 7500 萬美元買的轉播權。為啥?當然是為了那幾千萬人的收視率。這讓 ABC 能有底氣收取那高價的廣告費,而且還是不能退錢的那種。反過來,這錢不是白給的,為了保這收視率,學院每年可是要花上幾千萬美元製作這個的(2012 年是 4000 萬美元製作費)。

幾千萬美元,這就是學院的春晚。觀眾看頒獎,是想看到自己喜歡的影片,追的影星,有得獎的可能。要是只有一些沒人看的小眾電影在上面掛著,這收視率是保不住的。所以,奧斯卡的提名選擇,不可能不受到市場的影響。

而且,時至今日,奧斯卡獎已經生成了一串的相關商業活動,並形成了共生關係。你看在頒獎之前這個月,總有金球,演員工會,製片人工會等幾個頒獎在那裡拼直播合同呢。而那個月還有誰在競爭?超級碗,格萊美,NBA 全明星,......

所以既然學院無法告訴大家選什麼,總要在提名上,平衡一下。

這裡,檔期的問題就出來了。

如 @magasa 所說,70 年代暑期檔的出現,改變了整個市場的格局。

主要的票房主力,轉向暑期的學生,尤其是中學生,所以所謂的票房大片會向這個時期扎堆。既然觀眾年齡年青化,影片的內容風格,也就要更迎合這些人的口味。到 90 年代,夏天賣票房,聖誕賣錄影/DVD/藍光的兩部曲已定型,更加鎖定了這個模式。

但是奧斯卡本身,是在另一個檔期,一年的另一頭。也就是說,夏天那些大片已經是半年前的事了,估計劇情都忘得差不多了,能想起來的,就是那點特效了吧。

對,奧斯卡可是個靠投票來決定的事。你得上評委想起你來,覺得,這個片子好像不錯啊。對,電影這種東西,沒有絕對的標準,投票這種事,要的是勢。任何影片的勢,都很難持續六個月,能持續這麼長的,都是經典中的經典。

這樣一來,暑期檔大片就和奧斯卡拉開了距離。

而且,賣電影的人也不是傻子,看得見奧斯卡提名對影片票房的提振作用。所以,秋季就成了上所有沖奧片的最佳檔期。那些年,最牛的就是 Miramax 的 Weinstein 兄弟了,幾乎每年都能利用成熟的運作沖奧成功,順手賣片。而賣片炒作反過來又能激起觀眾的熱情,推升奧斯卡的被關注度,保持收視率。

反過來,暑期大片和奧斯卡的雙贏關係就變小了,奧斯卡也就更需要秋季檔的支持,那些有求於己,又有號召力的影片來吸引觀眾。這兩年奧斯卡提名增加到十部,就是一種赤裸裸的幫助賣電影票的行為。就是這種相互影響,相互依賴,形成了一種在商業上有足夠的賣座度,在內容上又和暑期大片拉開距離的奧斯卡型「藝術」片。

但是,半路殺出一個 Titanic。

當年 Titanic 沒趕上暑期檔,最後硬是在聖誕檔上了,結果橫掃了全球票房。它的意義,不止是自己賣了錢,更重要的是創造出一個聖誕大片檔,證明了除了暑期,這時候也能掙大錢。沒有 Titanic 就沒有指環王。給它這個奧斯卡,證明了票房大片的衝擊力本身就是一種勢,在這個票選的比賽中其實是有天生優勢的。

Titanic 對聖誕檔的衝擊,就是造成了在本來已定型的沖奧季,又冒出了一串的大片來,把整個市場營銷給攪亂了。

這個我覺得市場營銷的,估計得花了十年的時間才把 Titanic 帶來的意義給消化了。到現在這幾年,大家才弄明白,又慢慢的找回來了如何利用聖誕檔沖奧的策略,最佳的共生關係。這時,奧斯卡就又回到一些看上去票房普通的成功影片上去了。現在這幾年大約就處於這樣一個狀態。不過,這個永遠都是一個動態平衡,等待下一個顛覆性事件。

不過,有一點我沒想太清楚。

一個是奧斯卡向前提一個星期(謝 Ronnie X,應該是 2004 年前提一個月),把整個檔期給壓短了,是認為時間短產生的宣傳效應更強,還是為新一季讓路呢?還請內行點解。

一點淺見,for your consideration。

----
討論區里的說法:
Ronnie X:
而2004年76屆的提前,據說是因為收視率(75屆的收視率很慘);以及為了避免其他獎項和遊說對於奧斯卡評審的影響。也有說法是說ABC覺得2月底的廣告價值更高……

我:
讓路的說法是,是通常奧斯卡後一個月是一種高潮後的淡季。而那些年,暑期檔已經殺到五月初了,所以奧斯卡前移有一點讓路的意思。

Ronnie X:
我之前有看到一個說法,這樣做也有利於提名片提振票房。因為如果3月底頒獎的話,提名到頒獎中間的時間太長,對於院線加大排片是不利的;但是2月底頒獎,
這些提名片可以很充分的利用提名到頒獎的這一個半月加強攻勢(剛好又是相對的淡季)。實際效果是,這十年來,提名後到頒獎前這段時間,奧斯卡提名影片的票
房佔比確實相較以往高了。


奧斯卡青睞的電影本質上是具有「藝術性」的商業電影。「藝術性」是很難量化的,所以有了「文藝片」這個保羅萬象的偽類型標籤。關於和商業電影的「藝術性」請參考相關問題:商業片中哪些要素能催生其具「藝術性」的解讀?


拍電影是個花費巨大的工程,即便是你覺得可能沒花多少錢的獨立電影。錢從哪裡來,當然要拉投資,否則就真的是窮三代毀一生了。投資預期的是回報,所以,嚴格來說,任何電影都是商業片。沒有商業價值的電影是不負責任的。所以這裡定義一下大多數人接受的「商業片」的含義,應該是指以賺取高額利潤為主要目的、因而積極迎合市場的電影。

說回奧斯卡。題主可能覺得奧斯卡不給復聯一類片子最佳電影就是在迴避商業片,其實恰恰相反,奧斯卡幾乎是最給商業片面子的一線電影節了。按照前面的定義,商業片的特點在於迎合,迎合市場就是迎合大多數人樂於接受的趨勢,即,迎合佔主流的故事元素、表現手法、結構形式、畫面觀感、敘事節奏等等,以及價值觀。除了《老無所依》那一屆比較詭異以外,近年來哪一部獲最佳電影獎的影片脫離了上面提到的這些原則呢?不過是它是一個學院獎,其選擇基於自己的人文屬性,這就決定了它不可能頒給搶錢目的暴露太赤裸並因此而過於跛腳、簡單粗暴沒有餘味的片子。在我看來,大多數奧斯卡的獲獎片都不是提名影片中最好的(「好」的標準在我這裡是反思性、開拓性、技術性、結構和世界觀的完整和精緻、還有最重要的是作為感官和心智這兩方面的審美對象),而是上述為大多數人所接受的趨勢與「好」之間的一個看起來最適當的折衷。很難想像奧斯卡會把最佳電影頒給《反基督》、《苦月亮》或者《搏擊俱樂部》,對於這一類「惡」的釋放,奧斯卡多半都是一副消極防禦的姿態。

奧斯卡是乏味的,但它給出的影片多數情況下總是相對來說最適合闔家觀賞的。


奧斯卡不商業。那你說什麼是商業?


刺繡作品評選,你會投票給縫紉機嗎?


馬大已經回答得非常到位了,我稍微再置喙幾句。

先來看下九十年代奧斯卡最佳影片的票房情況——

《美國麗人》1999
北美票房1.3億美元,全球票房3.5億美元
北美年度票房NO.13,全球年度票房NO.9

《戀愛中的莎士比亞》1998
北美1億,全球2.89億
北美年度票房NO.18,全球年度票房NO.9

《泰坦尼克號》1997
北美6億,全球21億
北美年度NO.1,全球年度NO.1

《英國病人》1996
北美7800萬,全球2.3億
北美年度NO.19,全球年度NO.11

《勇敢的心》1995
北美7500萬,全球2.1億
北美年度NO.18,全球年度NO.13

《阿甘正傳》1994
北美3.2億,全球6.7億
北美年度NO.1,全球年度NO.2

《辛德勒名單》1993

北美9600萬,全球3.2億
北美年度NO.9,全球年度NO.4

《不可饒恕》1992
北美1億,全球1.5億
北美年度NO.12,全球年度NO.13

《沉默的羔羊》1991
北美1.3億,全球2.7億
北美年度NO.4,全球年度NO.5

注意到沒有,儘管除了《泰坦尼克號》、《阿甘正傳》和《沉默的羔羊》,奧斯卡最佳影片都沒有年度票房前5的作品,但幾乎都在年度票房前20位之前,沒有票房極低的獨立電影——即使《美國麗人》這樣的獨立電影也算大賣的。

不知是不是這個原因,奧斯卡在二十一世紀就有點轉變思路,十年間就評選出了《百萬寶貝》、《撞車》、《老無所依》、《拆彈部隊》四部完全隔絕於北美和全球票房20名之外的小製作電影,這四部作品也基本都屬於獨立電影,其中《拆彈部隊》成本僅1500萬美元,全球也才賣了4900萬(其中北美1700萬),勉強回本。這四位導演伊斯特伍德、柯恩兄弟、保羅·哈吉斯、凱瑟琳·畢格羅都不是高票房商業片的導演,至少在當時都還不是。

縱觀近二十多年的奧斯卡,其眼光還是著重於兼具藝術品質和一定商業水準的電影上,對偏重一端的電影(過於商業化的華麗大片或實驗性很強、風格極獨特的作品)接受度不高——吐槽一句,否則《指環王》第一部就該橫掃的,哼。奧斯卡評委的保守和老齡化說了不是一天了,其實他們也有變革之意,像《老無所依》和《拆彈部隊》就是很好的例子。

今年又是一個二選一的年份吧:更具商業價值和技術色彩的科幻電影《地心引力》和更顯得人文與作者風格的《為奴十二載》,奧斯卡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呢?我倒是很想知道結果。


謝邀@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應該先定義一下商業片,這樣才能知道,問題中的奧斯卡不青睞商業片這句話是否正確。

個人理解,商業片既然被稱作商業片,那麼一定以票房作為最高目標,為取悅大眾的品味有時候可以犧牲掉其藝術性,注意是有時候,因為在有些時候藝術性與大眾品味並不衝突,陽春白雪未必就曲高和寡,下里巴人也未必就難登大雅之堂。但可悲的是,在這個娛樂至死的時代,這種大眾品味與藝術格調相互融合的時候越來越少,尤其是在中國這種電影產業很浮躁的環境下,許多電影人拍電影只是為了賺快錢,而為了賺錢當然怎麼容易使大眾掏錢怎麼來,為此,可以請大牌,砸特效,加入通俗笑料,而犧牲影片的藝術性當然也在所不惜。

扯得有些遠了,回到問題,那麼就是奧斯卡到底青睞不青睞商業片,我的回答是,是也不是。因為有時候商業片和藝術片界限是很模糊的,或者你也可以說在以前電影人對自已對藝術要求高的時候,奧斯卡是很青睞商業片的,卡梅隆的票房大作泰坦尼克號就是一個明證。然而在現在,奧斯卡對商業片確實是有些看不上的。但這個問題的實質是,任何電影並不是簡單的用商業片和藝術片來分類的,奧斯卡的評委在選一部電影的時候,只是把它當作是一部電影,一部作品。而不是在看之前就給作品打上商業片抑或文藝片這樣的標籤。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說,這題目嚴格上來說是不成立的。

另外,可以說,奧斯卡的評委的評選是有偏向的,要不然 也不會每年有那麼多的沖奧之作了,很多電影在拍的時候不追求票房,而是追求奧斯卡的青睞。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奧斯卡和票房也無甚區別,只不過一個是名一個是利,一個是大眾一個是一小撮人罷了。這種功利化的拍攝無疑是另一種怪圈,當然個人認為最終還是要拿作品說話,拍攝的目的功利也罷,但也沒有那麼重要,作品最重要。

最後,這個問題,我覺得不妨改成:為什麼商業片越來越不受奧斯卡青睞?可能會更好。有些人以為,想得獎就要投評委所好,但其實沒有那麼複雜,作品好就夠了。畢竟,想要得獎,從來靠的是作品,而不是評委。


首先要明確什麼是商業片,個人認為商業片應該是區別於獨立電影的概念,愛樂之城,月光男孩這樣的電影是商業片嗎?愛樂背後的發行方是大studio獅門,全球票房也有兩億了吧,月光男孩的製片人是布拉德皮特,這些電影不是商業片嗎?

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是為了表彰美國電影人一年來優秀的貢獻和成就,它追求的是平衡,是電影創作性和社會影響力的結合,是電影本身和社會風向二者結合的體現(近幾年來尤其普遍)

所以不是不青睞商業片,血戰鋼鋸嶺這樣的商業性作品也不是同樣被提名了


但丁的是神曲里有兩種罪,forza和forda,力之罪和思想之罪。

所謂的商業電影,動作片也好,愛情片也罷, 故事中的人物內心戲少,故事全靠劇情推動。主角人物從開篇到結尾沒有任何本質變化,James Bond本身是怎樣一個人,觀眾們從不關心。劇情強加於主人公的挫折和矛盾都不是本質上的,而且與主人公性格無關的。相當於走在大街打醬油被導彈擊中,完全開上帝之手來推動情結。

非商業片,forda而不是forza,更注重的是人物的內心。人物經歷的矛盾直接取決於他本身的背景性格。紅高粱我奶奶是個堅強果敢的女人,才會在被我爺爺強了後,殺了麻風病老公,才能在工人們要走時,一番話把大家留下來,釀出女兒紅。至尊寶開始紈絝放浪,遊戲人生,連接因為白晶晶,葡萄和紫霞糾葛變得有情有義,最後放開小我實現大我。

商業片其實用心看很多事不要能自圓其說,更有時有stupid plot讓觀眾一分鐘齣戲。

少數的影片,兩個小時後觀眾走齣電影院會受到一點點改變,絕少數影片會讓觀眾久久不忘,思想改變。


季羨林會喜歡看《花火》么


奧斯卡算不上故意的假裝視金錢如糞土,他們選出來的影片還是挺能看得下去的,而且其評獎邏輯跟人民選擇獎差不了多少。只不過人民選擇獎的評委們大部分都沒成年,奧斯卡評委們平均年齡62歲——跟審美習慣有關。
他們倒是想選《飢餓遊戲》,得看得懂呀。


首先,個人認為題主的問題有欠缺。「為什麼奧斯卡不青睞商業片?」,這有事實根據嗎?我所了解的事實情況是,獲得過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和一些主要獎項的,有票房超級大賣的也有票房不好的。比如《指環王》和《悲慘世界》就是兩個相反的例子。然後我大致地說一下在我所看到我所理解的奧斯卡獲獎影片的獲獎依據。
首先,奧斯卡獎的主辦方是哪裡?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那麼評委的視角所理解的角度都是從美國人的角度去理解。還是舉個例子吧,《Crash 》比如:種族衝突是他們最關注的話題,因為這關係到他們社會的穩定。這是從一部電影的思想和選題上考慮的。這部電影獲得了最佳影片獎,為什麼沒有最佳導演獎呢?當年的最佳導演獎頒給了李安的《斷背山》。那麼,從最佳導演的角度,《斷背山》融入了李安導演所理解的屬於他個人的情感和思想認識,表現極佳。而《Crash》同樣作為一部優秀的電影,思想和電影的靈魂,根本來源於社會現實,而非導演個人,加上這部由三個不同的典型故事,再配以良好的音效、剪輯等等組成一部優秀的電影,所體現出來的導演個人的思想精華並不多,更多的反應了美國當下社會的現狀,讓人思考和反省,對於美國人來說它是一部很負責任的電影。所以它是一部優秀的電影,獲得了最佳影片獎,沒有獲得最佳導演獎。另外,《指環王》當初獲得了最佳導演獎同時也獲得了最佳影片獎,也是同樣的分析方式。
說這些看似離題主所提問的問題較遠,實際上我是想舉這個例子來說明,奧斯卡的每部獲獎影片的獲獎依據,和該片是不是商業片沒有關係,所謂「商業片」只是作為該影片的一個商業價值的定性,藝術片也可以同時成為商業片,它們之間沒有明確的對立關係。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任何影片在體現它自己的社會價值的同時都會希望有商業價值。
總結一句話就是,奧斯卡獲獎影片和它是不是商業片還是非商業片沒有關係,和影片本身的思想內容、拍攝手法和各種電影技術有直接的關係。
  以上觀點只是個人連續看了幾屆的頒獎典禮和獲獎影片所得出的拙見,有什麼不對的地方敬請指出,咱虛心聽著。


哪裡不青睞了?


商業片已經有觀眾用真金白銀投票了
沒有必要選了吧


釣出一大堆強行答題的,奧斯卡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商業片,而且得獎後上映會大大地促進票房。


說實話,我感覺奧斯卡還沒有IMDB的評分准。。


奧斯卡要是只看重票房,那豈不是《小時代》《爸爸去哪兒》也能入圍?


你確定奧斯卡不青睞商業片?真正不青睞商業片的是那三個高大上的電影節吧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電影《美國騙局》?
奧斯卡獎的最佳混音與最佳音效剪輯這兩個獎項的差異在哪裡?

TAG:電影 | 奧斯卡 | 電影票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