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科普在中國進行得如此艱難?國外的科普環境又是怎樣的?

眾所周知,科普在中國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比如大眾對轉基因、PX的誤解,對食品添加劑的恐慌,大家寧可相信各種荒謬的所謂「真相」,也不願相信真正的科學。看了小崔在復旦的演講,作為理工狗題主感覺心好累,同時也感覺責任重大(並沒有針對小崔的意思,包括題主的家人在內,身邊有太多人被偽科學毒害了)。科普在中國為什麼很難走下去?什麼人該承擔起科普的責任?同時也希望有人能講一講國外的科普環境是怎樣的,是不是也會出現類似的問題?如果有,是怎樣改變的?


在美國,科普一點也不輕鬆;但美國那邊的科普水平,也比中國的強太多了。

為什麼強?其實是個體制問題。因為人家有科普的動力,能發動更多資源,而咱們沒有。

科普,就是一個營銷的過程,你想讓其他人能了解你的想法,並進一步說服對方支持你的做法。

就比如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吧。

憑什麼國家要每年花上這麼多錢,扔到這什麼飛向火星的形像工程?為什麼不把錢發給大家?或者,來建一個對撞機?弄個高產田?去打金三胖?

美國是個民主國家,這就意味著,國家的這些花大錢的政策,需要打動民眾,獲得輿論的支持。像 NASA 這樣科技含量重,投入大,又沒有直接關係到民生的機構,要想向民眾販賣它們的特殊意義,就需要科普來搞好和大眾的關係。

這是 NASA 的網頁今日截圖(2015 年 4 月某日):


人家的四個鏈接寫得很清楚:
For Public:為公眾
For Educators:為教育工作者
For Students:為學生
For Media:為媒體

這四個,是這個網頁服務的對象。這頁面是為這些人做的。

可點的太多,就點進裡面的 NASA apps 里去看

您數數有多少個 app?

您數數有多少個 app?

這只是個網頁而已。咱提了那個 Space Center Houston 這樣的科技博物館了么?

這是展廳一角

這是展廳一角

這是土星五號的展廳

這是土星五號的展廳

這是工作中的宇航控制中心,一樣向公眾開放。

這是工作中的宇航控制中心,一樣向公眾開放。

在皮尤中心最近的民調中(5 facts about Americans』 views on space exploration),NASA 的受歡迎度高居第二,負面看法是最低的,也證明了其營銷的成功。(唯一一個負面看法超過正面的,是國稅局)

這是像 NASA 這樣的巨無霸型研究機構。

咱換到小的,申請經費。

寫基金申請,說白了就是營銷,對象是基金的評審人員。沒錯,他們都是自己那行的專家。但隔行如隔山。要讓他們在讀完那十幾頁的申請書後就能明白你的工作的重要性,這就需要你給他們做好科普,循循善誘的告訴他們研究的來龍去脈,重要性與創新性,你為什麼是這個研究的最佳人選,成功的機率有多高......

但這還不夠,發給你錢的人,還要向發給他錢的人報告,就是國會,作為非專業人士的議員。議員們還要向選民解釋,我這些年支持撥給癌症研究這多錢,連響都沒聽到,是為了啥。

所以在申請經費里,一般都會煞有介事的寫上一段 Science outreach,就是這個研究如何能惠及普通人。而研究機構呢,也會有專門的科技文章作者,天天在把自己單位的某某成果寫成媒體通稿,一股腦地發出去。

所以這些機構,也特別支持自己的研究人員走出去,在知名媒體上發文章,做訪談。當然,這些媒體為了自己的影響力,也很歡迎優秀的科普作者,和能把道理淺顯易懂的說清楚的專業人士。

這個聽上去,大眾科普的質量,也就很順理成章的強了。

那為什麼說科普難呢?

的確很難。你有生存的壓力,人家也有。

民眾有那個時間,為什麼不去看電影,不去看 NBA,不去博物館,不去健身房,不去旅遊...... 你可以去科普,別人也會打廣告,做宣傳,做各種各樣吸引眼球的事,他們都在搶奪同樣受眾的關注。營銷與公關這事,商家只比你更玩命。

更何況科普本身,也有自己的競爭對手。美國至今在課本里還在為進化論與神創論爭執不下。媒體是私人的,開放的,任何人都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攻擊別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美國的科普從業者,就是在這樣一個高強度的競爭環境下長大的。他們面對的,是一個思想的自由市場,從每一個角落,都可能會飛過來意想不到的攻擊。他們只能以攻為守,不斷的,變著花樣的,為自己去做宣傳。和媒體結盟,和教育工作者結盟,......

這也不是只存在於政府機構。美國的自治體制,決定了不管是政府,民間團體,還是公司,都面對著這種營銷的壓力。

就比如,我們當地的醫院,會送給學校里的小學生免費的牙刷與科普書籍。當地的農民,會到學校里向小學生介紹土壤系統。當地的大學,會有針對中小學生的科普日。當然,他們面對的競爭,有當地的交響樂團來學校表演,當地的大學橄欖球隊為學校捐健身器材,......

這是小的,大的呢。

比如吧,David Koch
有些人可能比較熟悉。作為保守大富商,因為支持茶黨,反對奧巴馬而有名。可人家也捐了很多錢在科普上。作為一個不可避免的涉及到環境保護的行業領袖,作出這樣的投資,於公於私都是有利的。比如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2000
萬,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1500 萬,Smithsonian,3500 萬。美國公共廣播系統(PBS)里的著名紀錄片系列 Nova,他捐了
1000 萬。每次打開一個 Nova 紀錄片,David H Koch 的名字都會蹦出來,那些自由派的都氣得直跳想把他踢出去吧。

這其實是個生存問題。

說個反例,就比如這個東西吧

在美國的朋友應該對它很熟悉。

在美國的朋友應該對它很熟悉。

是拉差香甜辣椒醬,每年銷量超過 2000 萬瓶。2013 年生產它的公司,被當地居民告了。原因是當地居民認為工廠生產線的味道太大,讓附近居民感到不適。最後法院認定是拉差香甜辣椒醬勝訴,因為沒有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是生產這醬的氣味讓居民出現呼吸困難等癥狀。

這裡,是拉差香甜辣椒醬其實是犯了一個錯誤,讓事件以這樣不友好的方式結束。作為生產商,在居民抱怨以後,它老闆的反應是我們是當地支柱產業,納稅大戶,為什麼要這樣對我?

什麼叫營銷?營銷是一種雙向溝通,是在理解營銷對象的心理後,去順著對方的關注點,來解釋自己的立場。換一種心理,可能效果就很不一樣。比如是拉差在收到抱怨後,就可以做科普,向大家分析出現呼吸不適眼睛流淚的真正原因,如何防治。它也可以科普產品的生產過程,邀請民眾來參觀,並展示自己為了防止對居民的影響而做的努力,等等。

很多傳統的公司,尤其是客戶不在本地的公司,常常會忽略這些事情,認為這是參與到社區建設是一種浪費資源。但在美國這種地方自治傳統強的地方,任何一個公司都需要專門的公關人員,不斷地參與到地方建設中去,成為社會的一個有機組成,讓民眾理解自己存在於當地的意義,以換取地方民眾的支持。不然,就會慢慢被市民疏離,成為可以被犧牲的角色。拿出一部分資源,放到社區建設中去,不是浪費,而是一種投資/保險。

為什麼要科普,因為這是一個生存問題。這是一個民主社會,開放媒體,和市場競爭下的必然選擇。

錢不會從天上掉下來。支持不會從地底下冒上來。只有自己去爭取。體制決定了你需要向誰爭取,向誰負責。

這是咱們國家航天局的今日截圖(日期同上):

經 @格拉摩根伯爵 提醒,上面其實沒載入完。我這裡要再等一分鐘以上才完全載入,然後是這樣的:

看上去還是過得去吧。當然不能點,比如點進「航天知識」里去,都是幾年前的文章。只有「動態信息」里比較靠譜。(不過今年航天局網站上更新的速度似乎增加了不少,值得肯定。)

看上去還是過得去吧。當然不能點,比如點進「航天知識」里去,都是幾年前的文章。只有「動態信息」里比較靠譜。(不過今年航天局網站上更新的速度似乎增加了不少,值得肯定。)

換個吧,這個好點:

時間錯亂依然存在,比如左下角那個「未來發展」一欄,點一個看看:

時間錯亂依然存在,比如左下角那個「未來發展」一欄,點一個看看:

未來任務?

未來任務?


我們缺的不是科學知識,是科學素養,這是現在科普最大的一個誤區。

外行對專業知識是沒有分辨能力的。對這場辯論而言,我是外行,新聞系的同學是外行,小崔是外行,物理系教授是外行,生物系的同學是半個內行,只有生物系教授算是內行。一群新聞人在新聞系的地盤討論生物學,還肆意踐踏對方的學術尊嚴,是件很恐怖的事。

科普做的不是把所有人都變成內行,而是儘可能讓每個外行人都成為有科學素養的外行:

以下是一些基礎的科學素養,看到第幾條你哭了:
1.辯論講邏輯,講證據,就事論事,不要扯人身攻擊
2.聽別人把話說完,把自己的話說完
3.聽得出辯論中哪句話是詭辯,哪句話是攪渾水,哪句話有理有據
4.自己不能確定的事,不要拿來當作論據,更不要言之鑿鑿
5.不要相信自己的直覺,不要信媒體,也不要信專家,如果一定要信一個,那就信專家
6.通常,陰謀論非但不能證明一個人想得深,反而證明他想得太天真
7.分辨得出裝得很有說服力的話和真正有說服力的話
8.可以大方承認自己是錯的,對方是對的
9.不要以為文科生就不能有科學素養(文科生這個詞本來就是政治錯誤)
10.科學的辯論不需要起鬨和鼓掌,相聲需要
11.讀得懂圖表和數據,懂簡單的分析,分辨得出具有欺騙性,誘導性的圖表
12.懂得分析對方取得證據途徑的合理性、實驗設計的合理性

至於國外的科普環境,不敢說有多好,起碼有一點中國需要學習:尊重學者,尊重知識,尊重科學。磚家叫獸這種詞,特指某些人就算了,真的不要到處拿來用。


可能華人整體
1)對不要考試的知識(包括科學)的興趣比較低;
2)口頭說喜歡讀書,實際不喜歡讀書;
3)大多數華人科學工作者對科學也沒有興趣,而是一份工作、或者實際認為從事科學研究是他們追求名利的途徑,所以沒有真心的熱愛,不會發自內心希望與人討論、與人分享,所以也不願介紹科學。
介紹多牛不是介紹科學。


很遺憾,對於科普工作來說,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最重要的並不是「科」,而是「普」。

我們可以把科普的過程分為四個方面:選題、內容、傳播方式、受眾


先說受眾
科普的對象,永遠應該是那些在科學層面相對無知的老百姓。因此我相當不贊同陳浩大V寫的這個科普必須放棄 90% 的讀者 - 沒處答的一些話 - 知乎專欄。不面向廣大人民群眾,而只針對一小部分高學歷精英的知識傳播,那叫自嗨。
那麼我們國家的知識水平現狀是怎樣的?溫總理的報告是我國15歲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是9年,也就是大多是初中畢業的程度。以知乎上精英們的標準,基本可以算是科學文盲。
那麼精英階層是不是就好一點了呢?我念的大學裡面,同學們基本都是踩著屍山血海千軍萬馬殺出來的Top 0.1%的佼佼者,我敢打包票95%的人根本不能準確地說出轉基因、PX分別是什麼東西。學校論壇里也整天就一些看起來很可笑的問題吵得你死我活。
是的,這就是我們科普工作所需要面向的大眾。
你說讓大眾有科學素養,可能嗎?
那麼是科普者們接受現實轉變自己,還是繼續清高自傲期待大眾轉變?
如果覺得是後者,可以不用往下看了。

選題:
這樣的大眾,我們應該選擇什麼樣的題目來科普?
我自己的總結就三條:要麼有趣,要麼有用,要麼令人恐慌
就拿我所在的醫學領域舉例子,如果我寫個科普文章《心臟生成過程中第二發育區的基因影響》,這絕壁是連我自己都不想再看第二遍的,這種選題就是失敗,非常之失敗。
那麼,假如題目是《只要有這幾種水果,怎麼吃都不會發胖!》,這就是典型的兼顧了「有趣」和"有用"的選題,絕對是閱讀轉發率爆表。
假如你再牛逼一點,針對中老年人怕病怕死,這麼寫《會導致肝癌的五種不健康做菜方式,為了家人不得不轉!》,那就簡直畫美不看了。
在如今的快餐化時代,尤其是謠言聚集地微信上,標題是否抓人,決定了文章被打開的次數
關於這一點,紐約時報寫過跟詳細的7條選題原則,找了找發現沒找到,有誰能幫忙找一下不勝感激。

內容
好的,我們既然有了標題黨,吸引了人,那麼怎麼樣才能讓廣大無知的群眾相信你並且幫忙轉發擴散?
就八個字:條理清晰,深入淺出
絕大多數的科學家做科普全部栽在了這上面。
為什麼各種老中醫養生如此大行其道?一個固然是其選題精準,更重要的是比起同行們很多充斥著專業名詞論文版的科普,人家就是更加接地氣
那麼專業的科普好好做內容能不能逆襲?當然沒問題!
比如 @初洋 他們做的現在微信《丁香醫生》公眾號 @丁當 ,配有數個專門醫學出身的文字編輯,能夠沉下心來做老百姓能看懂且樂意看的科普,這不就很快殺到了醫學健康類微信號TOP3!(一元一條,過百贊翻倍,大概11:00發,括弧內刪除)

傳播手段
能讓老百姓看得到的才是好科普。
事實上,這也是研究者的科普和媒體人的科普最大的差距所在。不錯,我說的就是小崔和柴靜。
中國搞氣象和環境,專業知識把柴靜爆出兩條街的科研人員不說上萬也有好幾千吧?但是《穹頂之下》有上億的點擊觀看,哪個科學家能做到這點?
做科普必須要記住的是,你要說服的是80%的大眾,而大眾只會在意你的第一印象,對後續的來回撕扯沒興趣
而這種時候,往往更加低門檻的煽情+人文路線,才是最合適的。冷冰冰的科學,沒有多少人會願意看,很容易就陷入一群Geek的自嗨中,比如現在有點走火入魔的果殼,以及各種所謂的「鷹派科普」。
同樣,如果不像小崔柴靜這種自帶百萬粉的超級大V,就要學習好如何藉助強大影響力的平台。不要覺得知乎果殼很好,這是真正的小眾,電視、報紙、微信朋友圈、微博、各種口水論壇才是主戰場。


在國內網上的各類科普中,能同時兼顧兩點的就已經是相當不錯了,能做到三點的都是各個平台的佼佼者,能全部做到的,真的幾乎都是以小崔柴靜為首的媒體人,包括央視各種紀錄片。唯一的例外,大概就是我雖然不喜歡,但是必須承認抓眼球能力極強的方舟子。
這也許就是我說的,科普科普,「普及」才是最重要的。

最後,不要覺得科普是一件隨手可以做好的工作
我每次寫科普文章,無不是花費大量時間查閱相關資料,在保證科學正確的基礎上,殫精竭慮地構思怎麼樣才能用更加吸引人的方式表述出來。
寫一篇好的科普,一點不比寫Paper輕鬆。
科學家想做好科普,要麼徹底轉行科普作家,要麼就需要像《丁香醫生》這種的專業團隊化作戰,才有和漫天謠言抗衡的可能性,不然,也就是小打小鬧罷了。(一元一條,過百贊翻倍,大概11:00發,括弧內刪除)

參照外國的話,什麼時候中國能出現《科學美國人》、BBC各類紀錄片這種水準級別的科普後,再來討論民眾素養不遲。

謝絕轉載


(一)科普一定要嚴謹嗎?

講一個美國的科學活動吧:

如果你在pinterest上搜索 constellation for kids的話,可以找到下面的活動

鏈接在這裡Constellation Activities - Star Gazing Craft Free Printables

再貼一個

鏈接
Astronomy for Kids: Make Constellations Using DIY Magnetic LED Lights - Buggy and Buddy

  但是,如果說我們講星座的概念,上面的活動其實都不是正確的
  因為星座指的是:恆星的距離是不同的,在地球上的人們看來,恆星好像是處在一個平面上,形成了一定的圖案,人們稱之為星座。

(http://images.slideplayer.com/13/3853129/slides/slide_8.jpg)

  前面的這2個活動,哪個完整的詮釋了星座的概念呢?嚴格的說,最後一個活動尤其是錯誤的,因為它給到學生的印象是:恆星是在同一個平面上的。
  但是這2個活動都有一個優點:好玩!而且,如果闡釋了星座的概念的本質:星座其實是一種人類的錯覺,這些活動都毫不例外的讓孩子體驗到了這一點。
  從傳播的意義上來講,這種科普難道它沒有它的價值嗎?

(二)既然問了,就說說國外的科普情況

我把我看到的國外的科普,總結成三個領域內的科普
(下面有好多詞是我自己的總結,也許不太準確)

1.業餘化的科普  
上文就是我說的第一種科普的狀態:業餘化的科普
我對業餘化的科普的定義是:

科學知識本身並不嚴謹,但是直擊關鍵.
有很多的活動,可以在玩中體會到一些抽象的概念.

再貼個星座的例子

使用的是捲紙的紙筒
(鏈接http://playgroundparkbench.com/printable-constellation-cards/)

其實做這種科普的主力,是國外的各種科學傳播機構,比如 @talich 回答中,提到的NASA

(我覺得,NASA的科普其實是相當程度上「業餘化」了的。)

例如NASA下JPL的這個活動。研究彗星的組成

http://www.jpl.nasa.gov/edu/teach/activity/comet-on-a-stick/

用各種材料來模擬彗星表面的噴發地

由於噴發物是各個方向的,因此用毛根代表各個方向的噴發物

就科普的目的來說,科學已經是其次,這活動對孩子來說,是相當的好玩了

類似的還有史密松學會的做的這個STEM30項目,關於萊特兄弟和第一次的飛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ay09sH1UoAt=474s

2.俱樂部型的科普
  除了業餘化的科普之外,其實還有另一種形態的科普,那就是俱樂部型的科普
  俱樂部,顧名思義,是有興趣的人看的,作為專業太簡單,作為愛好則正好。
  個人認為,我們其實見到的,國內大部分的科普,其實是屬於"俱樂部式"的科普的。

  這種科普的特點是

需要了解科學進展的大眾,進行科學傳播(有需要的很重要!)

  更加專業的知識,而且有更多的知識細節,生動倒是其次

  屬於某個圈子裡的常識和好玩的地方

  從入門到高級均有指導

例如科學美國人

還有skytelescope《太空和望遠鏡》雜誌,著名的業餘天文雜誌

  比如ST主頁上

  有對於初學者的指導

Astronomy for Beginners | Night Sky Facts, FAQs, Resources

  對天象的預報

對深空天體、彗星的觀測和指導

Celestial Objects to Observe - Sky Telescope

  我想我們對「俱樂部式的科普」有兩種誤解
  第一,我們以為把這些新的知識,必要的知識,必要的科學素養介紹給大眾,這就是科普的全部了。但是忽略了一個前提:這是那些有需要的人才會去看的。如果沒有需要呢?

  第二,是對於傳播的內容。這些東西,坦率地說,屬於小圈子中的知識,對於大眾而言,並不是那麼有趣和重要,這還是由前面所說的原因所決定的,有興趣才會看。

  這裡,我特別尊重那些想要改變我們國家科學素養的人們,不過這的確是一個事實。我們傳播的東西,的確是「科」的,但是並不是那麼的「普」。我們的願望很美好,但是內容出了問題。
  其實大家更適合的還是"業餘式"的科普.大家關心的,還是更有趣的東西的.
  
  
  其實真正能夠改變一個國家的科學素養的,是下面的這種方式:

3.第三種科普的方式,是學校的科普
  這其實是他們的科學課.而科學課應該有的是

科學的嚴謹性
  科學方法的訓練
  知識之間的邏輯關係和循序漸進

  
  什麼是科學課的方式,請參看這個:
  我國現在的天文教育現狀是怎樣的?對這方面的研究多嗎? - 謝寅的回答 - 知乎

  但是我們的科學課呢,又有多少是這樣的?
  有一個回答特別讓我哭笑不得
  天文課作為基礎科學之一為什麼一直沒有在小學或者初中單獨開設? - 知乎用戶的回答 - 知乎

(三)
  為什麼我們的科普進行的為什麼艱難?
  我覺得問題的根本就在於,

科普沒有明確的分工,獨立的地位。

  因為我們沒有獨立的科學傳播機構,因此科學大眾化的工作就落在了,科研機構、學校、博物館、雜誌社、科學傳播公司、和業餘組織上
  而我們又沒有他們這樣明確的分工。

  因此,本該在不同的領域裡進行的科學傳播就變成了,大家都想搶到一個自己說話的位置

  這就會"雞同鴨講".占星學和星座的互相撕逼或許就在於此.
  為什麼不能人們關心星座就是為了了解一下自己的命運,同別人交往?
  為了泡妞來了解星座又有什麼不可以?
  難道一個人關心星座運勢的同時,又了解天文學知識就不行嗎

  因此,學校的科學課,就沒有了自己的目標,被其他的內容所擠占
  學校本來是應該保證科學的嚴謹和方法的訓練的,但是,我們卻把本該認真上的科學課,上成了「業餘型科普」和「俱樂部型科普」的水平。

  這是我的工作領域,當然有很多的吐槽
天文課作為基礎科學之一為什麼一直沒有在小學或者初中單獨開設? - 謝寅的回答 - 知乎

  總的說,我覺得科普擔負的擔子太重了。我知道科學如果能保持嚴謹和生動是非常好的。但是這也非常難的,為什麼不能放下負擔,做一些好玩而又不難么嚴謹的業餘型工作?我知道有些時候,科普需要科學性,但是我覺得因為生動而放棄一些嚴謹,對於此時國內的科普來說,也許是最必要的。
同時,科普的分工需要分開,不要把應該提供給有需求的人們的內容,強加在抱著娛樂或者休閑的大眾身上,這也是科普擔負的重擔的原因之一。

  最後在說一句,我尊敬那些堅持通過科普改變周圍的人們的人。


現在是墨爾本時間凌晨2:50,我剛寫完一部分代碼。我想趁3點前寫完我說的話,之後也不會再關注這個答案的評論了,如果看完這個更新的朋友還想和我討論問題或者單純的想罵我的,私信見。

更新內容很簡單:有錯認錯,沒錯解釋清楚。


有錯先認錯:
對不起。我的答案過激。傷害了一部分朋友的感情,我誠摯的向你們道歉,希望你們接受我的道歉,雖然不接受我也沒辦法,但是我不是一個知錯不改的人,我是有教養,有禮貌的。我希望我的道歉能彌補一部分早上一時衝動給你們造成的傷害。


對不起。我說話的方式有問題,讓大家以為我是認為我的贊太少了,所以不開心,來打廣告的。不是這樣的,我有一萬兩千多個贊,實質上跟真正的科普人相比我很遜色。我在乎贊數嗎?說不在乎,是假的。說到在乎到要轉開一個答案給自己打廣告?我做不出來這種事,我之所以寫這個答案,因為我很難過很憤怒。我寫這個的目的是,我希望大家能夠認真對待別人的科普,科普的時間是我們自己的時間,我們沒有收取任何的費用和報酬,為什麼科普,因為我喜歡科學,喜歡生物。你可以不同意,那麼可以提出你的問題,一起討論,但是請提出真正有意義的問題。


對不起。還有一個原因,我希望大家能關注一個科學領域真正的問題,而不是僅僅表面很多很好看的東西。比如,我如果寫一篇花花綠綠的蟲子的文章,大家的反響肯定比那篇講昆蟲分類的要好很多。但我不想那麼干,為什麼呢?因為我可以很容易就寫那樣一篇文章,但是我想真正引導大家去關注根源性的問題。為什麼 我們的昆蟲分類在某些領域與鬼佬相差甚遠?為什麼 我們的孩子小的時候親近昆蟲長大了如此懼怕? 為什麼 我們的自然科學普及這麼艱難?或許是我操之過急了,在沒有讓大家真正有興趣的時候,就說了很多枯燥的東西。再次道歉。


對不起。我答案中參雜了髒話,造成了不好的效果。因為實在太生氣了。說實話每次看那種在評論區引導性的評論,惡意中傷我們分類學人,我都感覺非常生氣。我骨子裡也知道,這種人怎麼罵也罵不絕,但我忍不住,我覺得不制止他,就是再放縱別人詆毀我的同行,同樣的,花了時間的科普也白費了。


對不起。第五個對不起,說給大家聽的原因是,我早上看到這個問題,用手機寫的,沒能仔細思考。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寫答案一般要用word寫稿子的,而且一般都要寫4-5小時。但是這次沒有,算是沒有認真答題吧。對不起。

至此,道歉結束。
沒錯的解釋清楚,地獄咆哮模式又要開始了。


1。既然已經說了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就彆強行說自己是科普了。


同學,你知不知道模式標本的照片在很多時候並不能完全展示一個標本的形態結構。你不知道,不怪你。那麼我是不是在科普呢?我那篇文章里的確寫了這句話,但是我也說了,「這裡面的區別就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了」。你沒有看過,你當然不知道。舉個例,我上個semester,給老婆在ebay上買了只熊,以為很大,到手發現跟我手差不多大。也就是說,你看照片和看模式標本是不一樣的。例子不太恰當,但是我覺得應該能懂我什麼意思。


而且,科普科普,我永遠只能跟你講,包括講給你我的經驗,你沒有實踐,永遠也不會有體會,如果有朝一日你能親自看看模式再看看模式的照片,你就懂了吧。這也算是科普的一個局限,我永遠不可能告訴你全部的東西,只能寄希望於你相信我說的話。存疑是好的,別瞎說,別引導別的存疑的朋友,我就謝天謝地了。


2.科普中,還有一個普。


說我說的太專業,如果你看看我別的回答,你覺得我說的太專業嗎?那篇昆蟲滅絕的回答,為了防止大家看到拉丁文生疏,我生生把蝴蝶的拉丁換成了美麗的小蝴蝶。後來還有朋友問我美麗的小蝴蝶是不是學名。我是深感無力的有時候。

3.知乎不是科普平台,是你想紅的地方。


我不想紅,紅了對我有什麼實質性的好處?0
我倒是可以認識一幫做植物做海生做菌類做別的科學研究的同好,大概是最多的好處了。有人說值乎分答,我在乎那一兩塊錢嗎。。。。。。哎。。。能不能不要惡意揣測別人。。。


而且,知乎憑什麼不能成為科普平台,知乎完全可以成為科普平台。知乎擁有比別的平台更有質的用戶,相對,注意是相對素質較高。看看我一犯錯,就有一堆人罵我,這不是開玩笑。


4.憑什麼你寫了乾貨就要好評如潮。


憑什麼我寫了乾貨,就不能好評如潮。當然,我不是在說我一定要好評如潮,我只是希望大家至少看一看,不要只關注表面上的東西,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科學素養。如果每個人都能這樣,我們的平均科學素養會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我還想說,科學的普及現在很難,將來也會很難,但是,他的未來是光明的!!!!!!!!!!!!!!!!!!!!!!!!!!!!!!!!!!!!!!!!!!!!!!!!!!!!不是任何一個覺得科學,甚至指名道姓分類學無用的人就能決定的。


我希望,在知乎上,分享乾貨,獲得好評如潮,能成為一個潮流。每個分享乾貨的人,都能獲得大家的尊重,那樣一個尊重知識,尊重文化的氛圍,才是知乎應該有的。


5.結語
該說的都說了。我深刻反省了自己的錯誤希望大家諒解,接受的負能量太多,我也是個活生生的人,我放下身段,承受偏見,忍著別人的冷嘲熱諷,容易嗎?不容易,知乎上每個人都不容易。所以我道歉,沒有理解大家。所以我解釋清楚,希望大家理解我。


我今年23歲,明年一月24歲。在澳洲讀書,18年畢業很可能就會跟老闆做原生魚研究,我怕到時候忙了,就沒辦法再和大家討論問題,分享知識。我苦口婆心的說這些話,不是因為我怕別人拉黑我,怕別人怎麼怎麼樣。我害怕的是一些人用這篇答案去別有用心的,詆毀我和別的科普人,那我會和他堅決的開戰。不論怎麼樣,科學的素養,中國人不能丟。


我要推薦一些我覺得大家值得關注的人,大部分也是做自然類科普的,在我看來,他們大部分境界比我高的多,不會說髒話,也不會生氣。他們可能比我更適合做科普,我有的時候脾氣比價急躁,但我不會將大家的腦袋讓給那些偽科學和不懂還要瞎bb的人,絕不。


不知道為什麼知乎不能@了,等下用手機@吧。謝謝大家。


@袁霖 科普話題人肉推送機 關注她就像關注了世界

@夏安 對於艾滋病的科普 是很多人非常需要的

@喵魚醬 重回知乎以後新關注的,非常好的海洋生物科普,答主心平氣和,也希望大家心平氣和的對她。

@小鋮 基友一枚 認識你能問的大部分植物 蛤!

@林業傑 oOOo 基友一枚 蜘蛛分類 昆蟲分類 你問的蜘蛛他基本都認識 不認識寄給他 他也認識了

@胡遠東 我都是叫大哥的 醫學問題的優秀回答者 真正會為你著想

@林十之 罕見度很高 出沒地點詭異 做植物 好像還有一些奇怪的東西 記不太清了

@山羊月 也是最近新關注的 社會學博士 答案邏輯性和層次感很高

還有一些想到了補充

哦對了,最後,科普的未來,是光明的。一定是。

呵呵。
我前天半夜寫了一篇文章,目前知乎閱讀量估計不到300。贊數不到200,評論不超30。

我們說昆蟲分類,我們究竟在說什麼?以及從昆蟲分類,看中國科研的一些困境。 - Shen Mori的文章 - 知乎專欄

但我發誓,我把我自從接觸昆蟲分類以來,所有的經驗和感觸都寫了出來。是一篇滿滿的乾貨,然而沒什麼人看。大家還是更喜歡圖多的,好玩的,能實質性提高自己的。

隨後被好友@林業傑 oOOo轉載在了昆蟲學公眾號:巍巍昆蟲記。名字來源於中國著名的昆蟲學人張巍巍老師。目前的閱讀量逼6000

圈內的人士,沒有一個不拍手叫好的,因為真的說出了昆蟲學人的心聲吧。

圈外的呢?

是啊呵呵 模式標本都可以隨便燒得咯?

所以做科研的我 還要給各級領導送禮 借到的模式標本不送禮不打點 就給我燒了
你知不知道昆蟲標本放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會有硅化現象 並且定期的高強度藥物除蟲 是不會攜帶你所謂的病蟲害的 你這種瞎bb的人 就是中國人為什麼不懂科學的元兇。

口口聲聲自己也是做分類的 看來你也就是個半吊子 根本不懂分類分類 越分越累這句話的意義 要麼就是根本不知道Review of genus xxx這種東西沒有標本你寫個P

完美詮釋:內行看門道 外行看(xia)熱(b)鬧(b).

還有各種什麼讓我放下身段不要被罵了以後生氣 我特么是你爸是你媽?我憑啥要不生氣給你科普?你瞎說了還不准我批評?

中國人在科普上為什麼趕不上外國人,不是科普的人有問題,是受眾。是受眾帶著一腦子漿糊來,不期待把漿糊換成知識,卻希望大家都變成漿糊,大家最後一家親。

關於科普,我還是那句話:懂得就說,不懂求你別bb;更不要用你的流氓邏輯去教育那些給你科普的人,這不僅是侮辱,更是你自己的恥辱。


我就兩個小方面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中國科普難,跟中國入世的文化恐怕有關係。我個人不能算科技工作者,但平時喜歡在網上做點基礎的科普。現在越來越覺得,中國人「致用」的思維習慣,是造成科普難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國人喜歡講「用」,最忌諱「無用」,很多漢語成語就能說明這個問題,比如我們不喜歡「屠龍之技」,喜歡「學以致用」。我們說「唯有讀書高」,不是為了追求真理,是因為「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書能當官,脫離貧困,改善生活。

說學以致用,其實沒錯。但問題是,技術,可以講學以致用,科學其實最好不講學以致用。

從本質上講,科學就不是以用為目的。了解科學史的人知道,科學的目的,就是為了追求真理,探索宇宙、自然與人。到現在,搞科研,還有搞理論研究和搞應用研究的。

我們覺得科學必須有用,才去學,去研究。其實是把科學跟技術給混淆了。我們老說科技科技,其實科和技,這兩者完全不是一回事。

所以,我們老說中國古代科技如何發達,其實不對,我們過去是技術發達,恰恰沒有科學。比如,沒有接觸西方文明,我們估計能自己研究出機械鐘,但我們無論如何造不出電子錶。前者只需要技術,而後者需要一整套科學理論。

但好多人特別排斥科學理論,甚至歧視科學理論。輕理論重應用,這在科研界圈子裡面,也是一種不好又普遍的現象。

多數老百姓更是這樣,要他們對科學知識感興趣,他們就愛問這些知識有什麼用。其實你說宇宙學有什麼用?哲學有什麼用?恐怕除了滿足求知慾和好奇心,沒有太多實際的作用。

有個人就曾無不鄙夷地對我說:你們每天琢磨什麼社會什麼文化,有什麼用?這人說這話的時候,真是打骨子裡瞧不起我。

當然,說宇宙學和哲學沒實際的作用,是說沒有行而下的作用。形而上的作用還是有,而且是大用。學這些東西,可以讓你的思維無限開闊,對世界的認識無限深入,進而對人生有深入的理解。搞清楚生命和生活的意義。說白了,就是活明白了,活的更有價值。

但在很多人眼裡,這算什麼鳥用?不當吃不當喝,也不能賺錢。

老百姓太注重實用性,這恐怕是科普難的一個重要原因。

再一個方面,我們科普難,還跟我們的教育重視科學知識,輕視科學方法有關。

老百姓都知道「科學」兩個字什麼意思。但真的懂得科學思維方法的人,就少之又少。說到底,還是沒明白究竟什麼是科學。

想給科學下個定義,其實很難。但科學有幾點基本的原則,比如實證的原則,這就避不開。這個原則不明白,給老百姓普及再多具體的科學知識,恐怕也是白搭。

比如中醫,很多人認為中醫千好百好,神乎其神,絕對是科學。但中醫是科學嗎?目前實在拿不出證據來。

中醫的基本理論,是一種文化,很有魅力,但不能算一門科學。我對中醫的態度很中性也很可觀。我是就事論事。實際上,從後現代主義哲學的角度講,說中醫不屬於科學,並不降低中醫的地位,這件事懂哲學的人一點就透。對於實在不懂的人那我也沒辦法。

既然在討論科普的事,大家就必須理性。理性都丟了,科普就不要講。我說中醫不屬於科學,有些人可能不愛聽。不過大家需要想一想,自己不愛聽,是理性的吶喊,還是感情上在排斥?

我非常希望中醫是科學有效的,那就多了一種方法可以造福大眾,有什麼不好?我甚至希望童話是真實的,這是心裡話。這個宇宙太現實,其實挺沒意思。但實際上,浪漫永遠是浪漫,現實永遠是現實。遇到壞人,你咒罵他一句他也不會掉根頭髮,該欺負你照樣欺負你。什麼超人,什麼蜘蛛俠,這時候都不可能出現。

中醫講,水裡生長的東西,性寒,好像很有道理,老百姓聽得也是一愣一愣的。但實際上,「性寒」本身是一個模糊的概念,無法量化,也就無法用實驗來求證。

科學的理論至少要可以證偽,水裡長的東西性寒,實在是無法證偽。

所以,老百姓不明白究竟什麼是科學,什麼是偽科學,只告訴他們,這條言論是科學,那條是偽科學,還是不解決根本問題。

偽科學橫行,老百姓愛信,也就是因為我們的教育,幾乎不深入到科學和理性的本質里去。比如曾有一個醫學碩士跟我聊天,說比如某人的病,西醫沒辦法,吃中藥調理,就奇蹟般地好了,你怎麼講。

我說,難就難在還是要證明,此人病癒,跟吃中藥有因果聯繫。證明不了這一點,還是白搭。很可能這人病癒,是其它因素起的作用。她一想也對。

我後來在想,她畢竟是學醫的,這些東西一點就透。要是遇到個老農,那真是有理說不清。

實際上,即便證明了那個人是吃中藥吃好的,也不能說明中醫就怎麼怎麼神。醫學研究里那屬於案例研究,還不能算數。最起碼要有幾個高質量的隨機對照實驗,才能說明點問題。

我想說的是,科學有一套自己的原則和研究方法,懂了這個,不懂具體知識,也能解決很多問題。比如你可以不懂中醫,也知道中醫不屬於科學,因為它不符合科學的基本原則。

但如果不懂得科學的方法,知識掌握的多,恐怕也是管中窺豹,遇到新問題照樣抓瞎。

這篇回答觸動了很多人敏感的神經,我本來可以把回答一刪了之,省心。但我憑良心和一腔熱情答題,說的都是掏心窩子的話,我不覺得我哪裡有貶低祖國醫學的意思。所以,答案還留著,評論里不禮貌不理性的發言,對不起我只能刪掉。


不請自來。從科普艱難的問題出發,可以分成三部分討論,其一是專業學者的信息輸出,其二是受眾的信息獲取,其三是相關平台媒介和社會氛圍。從這些方面回答樓主的問題更為恰當。

  • 科普信息輸出。這方面來講,對比西方國家的科學普及,中國學者以及相關研究者做的並不夠。例如在歐美大量專業出身的學者一大部分是很棒的科普作家或者是科普傳播者,包括大家熟知的James Watson,Richard Dawkins,Jared Diamond,Richard Lewontin等等,這個可以列的很長很長。但是中國當代科學家和學者並沒有大量的優秀科普著作出現,更何況是相關紀錄片,類似TED講座的出現和發布。箇中原因,按下不表。當然國外優秀科普著作的翻譯還是很多的,包括開放人文系列等,其中「收穫之神:生物技術財富和食物的未來」這本書就詳盡介紹了轉基因作物的開發和上市,以及引起的美國公眾反饋。這些譯著某種程度上,可以彌補中國學者科普的缺失。
  • 大眾信息獲取。作為普通人,從我們所受的教育中並不能很好的獲取針對某個問題的答案。任何教科書都趕不上現實。中國的教育似乎更能讓我們養成這樣一種習慣,懶于思考的習慣,抑或我們本來就是這樣。所以大家捫心自問,任何信息沒有經過個人認真思考,你會接受或相信嗎?比如微博上的一些關於轉基因,PX劇毒的信息,各位作為普通民眾,是不是多查閱資料,問問該專業的同學,再做出判斷會更好呢?甚至在知乎,果殼翻閱以往的資料之後,再做出自己的判斷也不遲。只希望保持一顆開放公正和相信科學的心。
  • 媒介平台搭建。在歐美有大量的科學雜誌,比如Science,Nature,PNAS,各領域研究者都可以利用這些科學雜誌或科普雜誌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研究結果,從某個方面又成為一個很好的話語平台,可以讓大眾接收到來自科學共同體的觀點。另外還有大量的諸如Scientific American,Discover的科普雜誌用來傳播最新科學研究進展。此外美國政府部門,包括FDA, USDA,每年有大量備忘錄和白皮書出版,作為政策指導意見,數據足以讓人信服。民眾可以採取相信政府或者從科學共同體中獲取信息。從這個方面來說,中國國內還有大量的空白,無論是媒介方面還是政府方面都有所欠缺,並沒有一個很好的機構來起到讓大眾的科學認知與時俱進。誠然,像果殼,松鼠會這樣的新媒體,正逐漸顯示出作為科普媒介的作用和價值。

無論如何,教育和學習總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關係,社會是更為開放的學習環境,只能從自我開始,去慢慢改變它。


科普闢謠目前所面臨的困境就像這張流傳很廣的搞笑圖片:

「你說的我都懂,但是鴿子到底為什麼這麼大。」

前面的文章太長了,老百姓是沒耐心看完的,或者看了也沒耐心弄懂,他們只想:你就告訴我結論吧~

鴿子為什麼這麼大


大前年吧,紐約地區鬧颶風。那個這是可怕,紐約長島很多地方都停了電。大概是到了晚上,我們點起了燈,發現燈特別特別的亮,亮得不正常。同時我試了家裡的電灶,燒的那叫一個紅啊,紅的發亮。這說明電壓不對了,是有危險的。我立刻通知房東。房東是個當地的警察 ,白人,35歲左右,大學學歷,就住我們隔壁。
我告訴他房裡的電壓變高了。她問我什麼是電壓。。。
我告訴她電壓高了後,流經電器的電流會增加,會破壞電器有危險。讓她立刻通知當地的電網公司。但是她試了試,很興奮的說家裡從來沒有那麼亮過。然後把家裡的燈都打開了。

我的娃娃那時剛出生不久,不到六個月。那個晚上我隨時準備聽到火警就往外跑。
房東那一家,真是不作死就不會死,幸好那晚沒事。。。


科普難不難不好說,但有一點,國內科普不專業是很明顯的。如果把科普作為一個專業或者職業或者工作,如果你的服務對象總是不願意或者沒有提高他們的科普水平。問題不在受眾,而在於科普人。

就拿最近的復旦事件來講。我看到一群人群情激奮的在說崔如何如何,新聞人怎麼沒素質。可實際上,上來的第一個老師的確面目可憎,說話也毫無可接近性,而且居然一副你就不配如何如何的說話。這簡直是災難性的。放到大眾的論壇上,就憑這,一大部分人可能就從心理上反感他。然後說到專業時,自己又沒有把事情講清楚。從頭到尾在拋大辭彙,自己覺得掌握了真理,但又不會表達。效果只會是很差的。這樣的人去科普也必然沒有效果。

這裡要說清楚,我不是在支持小崔也不是在講這位老師的專業水平還不如小崔,而是打鐵自己身體不行,面目可憎甩專業和抽象的辭彙只會讓自己感覺受用,於事無補,這是高高在上擺架子而不是放下身段搞科普。我見過許多所謂的科普文章在那裡賣弄概念,炫耀知識,把自己打扮的高大上,裝逼感巨強,並且有時還喜歡嘲笑一番被科普者。這都是在自娛自樂,不出相反效果就不錯了,還指望能科普?

這樣的交流如果在國外,也必然是效果巨差,並且會被專業人士嘲笑吧。

什麼是好的科普? 用最簡單常用的辭彙,用淺顯而比較接近事實的邏輯,令人信服的把其中的科學知識和邏輯交代乾淨。什麼?_?太難了?

沒人說這事容易啊! 為什麼這麼多人覺得科普這麼公益的事,竟然大家就是不接受,然後義憤填膺。因為很多人本來就不能把這事做好,做好這事不是有個學位懂得一些知識就可以的。

所以不要一邊潛意識裡輕視科普這事,一邊又說這事多重要,然後再埋怨大眾太固執愚蠢,科普太難。這不是太擰巴了么?

說到這裡,講個科普水平比較高的科學家。費曼。他能和唱歌的聊,和生物學家聊,和雕塑的聊,和酒吧里的妓女聊,和小學生聊,和自己的孩子聊,和本科生聊,聊的科學話題,可以讓他們自己覺得自己懂了,並且覺得有趣,同時還能讓他自己學會對方的一點專業或手藝。最後雙方都愉快的科普了一下大家的東西,雙贏。人家是諾貝爾獎得主。毫無架子,也毫無壓迫感,這也是為什麼他有這麼龐大的普通粉絲群。取得許多人的信任。如果你要知道他怎麼做到的,請去google費曼物理學講義。他怎麼解釋一個個概念的。完全就沒有專業的高冷,都是平實的辭彙。

科普是彙集專業insight,心理學,溝通技術,講故事水平,還有自我修養的很跨學科的高難事情。無論那裡。關鍵是,受眾們難伺候是必然的,這一點必須了解到,要做的就是怎麼才能化解這個壁壘。


把現有答案看了一遍,答主們已經提出了不少我國現狀出現的問題,但是我覺得至少有一個很淺顯的問題,誰也沒點出來:


先舉個簡單例子,大概兩千五六百年前,在古希臘有一位奴隸出身,文化程度不高的人,講過一個動物和一種水果的故事,時到現在,幾乎全世界幾十種語言里都能找到由這個故事引發的成語,我們叫它——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這句話甚至這個故事不但遍及全球,還幾乎沒有文化層次的限制,從幾歲的孩童,到沒受過什麼教育的老人,不少人都知道。

差不多在伊索那個時代300年左右之後,我國戰國時期一位貴族出身,受過良好教育的偉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代表人物說過一句和酸葡萄的故事有那麼點近似的話(僅僅是有那麼點近似):「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不說是否在世界傳播廣泛,我們就說中國人當中。。。算了還是只說「知乎用戶」本身這個高於全國文化水平的群體,你們有多少人能不用搜索或查書直接說出這句話出自《孟子》的《離婁章句上》的?

嘛,我相信挺多的,不過需求助於網路的人更多更多....至少需要搜索的在知乎上就得數倍於能一下答出來的人。

我不是在嘲笑一位偉大的思想家不如一個奴隸...但是事情就是這麼奇怪,同時代一位飽讀詩書的學者到現在影響力卻不如一個文化素養專業水平都不高的人?

崔永元復旦事件是個縮影,同樣作為理工科畢業,非常了解幾乎所有的熱愛自己學科的理工科兄弟們都恨不得所有時間都埋頭在自己的研究中,自然不會像小崔那樣精於宣傳,知道自己怎麼說更能抓住人心。就如同上面伊索和孟子的對比一樣,當然我不是說小崔沒文化,也不會把那位盧教授放在孟子同樣偉大的級別。

我們的研究人員太喜歡燜在自己的小圈子裡了,很少傾聽外面的聲音也很少願意說話,其心態我相當理解,「與其沒事就上媒體露臉,還不如省下時間來潛心做自己的研究,這更實在。」我自己也常常有這麼個念頭,可是這樣就造成了隔閡。

尤其在某一天你不得不站出來的時候,所有人都會覺得「你這個人怎麼不會說人話唉?!」


上面那句誇張么?可能大部分做研究的不贊同,那麼我們轉換個角色舉個例子:

(注意以下例子請學醫或者醫學相關學科的朋友自行跳過,如果例子不好我改天再改改。)

假如你去醫院,醫院診斷單子上面給你印了一個「原發性癲癇」,如果不讓你查和問人,你知道這「原發性」是什麼意思么?!我沒查之前至少不知道,我相信搞轉基因的也不一定知道,習大大和各部門領導也不一定知道(衛生部除外)。

到底什麼意思呢?以下摘自百度百科:

癲癇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了,歷來的病因分類都將其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前者是指病因未明的一類,又稱原發性癲癇、特發性癲癇、遺傳性癲癇、隱原性癲癇或真性癲癇等;而後者病因明顯,又稱繼發性癲癇或癥狀性癲癇。

翻譯成大白話也就是說「我不知道你這病怎麼得的!反正就是得了!「,相反這個原發性我相信是個醫生就都能看懂,拿這個開頭的病太多了"原發性心肌炎「、」原發性肝癌「、」原發性高血壓「甚至 」原發性陽痿「。但就是這個醫生覺得幾乎是常識的一個詞,老百姓卻沒幾個人明白的。

(感謝 @林慧寧對我理解的糾正,但這段我認為作為老百姓能理解的普遍意思仍然具有代表性,所以依然保留。但@林慧寧的解釋不但糾正或者說補充了我的理解,而且個人覺得作為非常有特點的例子可以附在最下方,所以大家有興趣可以看看。並且我在這裡鄭重聲明,本段沒有詆毀醫務工作者的意思,只想舉個例子生命通常當我們提起自己專業的時候,專業外的人一般會聽不懂!我家也有做醫療工作的,請廣大醫生不要玻璃心。

當然類似或者更艱難的辭彙在醫院我們還會碰到不計其數,如果細細深究,相信搞生命科學的專家們也會在醫院抱怨醫生「你TM說人話成么!」

我們科普的難點就在這裡,搞科學的就是搞科學的,搞傳播的就是搞傳播的。很少跨界!上到管理研究和試驗的監管領導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也不知道怎麼管和幫他們宣傳,下到老百姓也不知道他們到底乾的是什麼的,對未知事物寧可信害處有不可信其無是人之常情。

反過來謠言、陰謀論和誇大其詞傳得特別快原因就在於,不但很容易明白還符合傳播方面的很多理論。「

比如說那個著名的「醒來發現躺在裝滿冰的浴缸里少了個腎」的謠言,現在不少人還在信,幾十年前美國早就類似的版本傳開了,而且全世界很多國家都有類似版本。。。不過事實上全世界到現在恐怕也沒真實發生一起如故事中描述的案子。(如不知道為什麼恐怕沒發生,請詳看偷腎?沒那麼容易!,較真的可以找個網上類似的傳言諮詢警察或查查那段時間的當地報紙,當地當時是不是真發生了這案子還不容易?)

如果科普能如伊索寓言或者少個腎這種都市傳說一樣不但易懂且易於在人與人之間口口相傳,那麼早就沒那麼多阻力了。說實話這真是門學問...不亞於各路理工教授的研究,為何不能重視?

當然問題不只是這一個,公信力缺失,信息不透明,監管不力,甚至利益驅動等等,其他答主都有提到,我也不再贅述了,就答到這裡。。。

======3月31日增加內容——關於「原發性」這個詞的那段======


其實我覺得我寫的已經很謹慎了,但是由於不是醫學專業的,所以理解片面,於是乎收到了一位醫學專業的回復,個人覺得這個回復真的很具備代表性。

上面的例子本就想說,通常我們提到自己的專業的時候,總會讓非專業的人看不懂,或者哪怕看懂了也看得很頭疼。結果一個明顯的例子就這麼來了,請對比下面兩段黑體的解釋。

於是把回復附加在下面,並且再次感謝@林慧寧的認真與幫助刷新我的知識,另外我真心沒有說醫生水和不信任...真的。

林慧寧
卧槽坑爹百度。。。。

我回復

瞎砸一通(作者) 回復 林慧寧
噗,看來那個解釋不太全面...是么?

之後收到

林慧寧 回復 瞎砸一通(作者)
原發性和繼發性一般是對很多器質性病變都有的分類。。通俗的說大概就是原發性就是這是第一個病,就是從這個器官開始有了這個問題,繼發性就是指先有了其他的病才有了這個病,說原因大概就是那個導致繼發疾病的原因吧。。。。也許度娘無意間揭示了我所不知道的真相?有些時候可能確實,沒有發現其他原發疾病,也就是追溯到的上一個問題,那麼這個病就是第一個問題,就成了原發。可能原發很多時候意味著追蹤不到上一層疾病,只能針對疾病本身治療。但是我還是覺得說原發就是原因不明是不對的。。。也絕對不能說這是醫生水。。。單從邏輯上來講,本有這種分類就一定不是為了給醫生水的機會。。本來就一定存在一個原發疾病的。舉例子說你得了腎炎。入院檢查可能發現你是因為高血壓得了腎炎,把你其他有可能繼發腎炎的所有問題(包括高血壓、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等。。。)篩查了個遍覺得都不是,那就說你這是原發的。很多時候原發疾病和繼發疾病的病理都是有互相影響的關係的。這裡面的道理。。遠不是你通過這句話得出醫生水的意識過程多能等同的。。也怪現在病人們對醫生有天然不信任了。。。(啊我不是要當醫生的而且是學渣我只是知道這點常識所以如果我說的不對,也不要因此不信任醫生,謝謝。)

於是我的回復:

瞎砸一通(作者) 回復 林慧寧

贊一個你的認真,稍後我會在回答上注釋上。

另外我沒有不信任醫生,回答里也沒有任何說醫生水的意思,只是想說醫生使用的很多術語,非醫學專業是看不懂的,但醫生會覺得很平常,反過來搞轉基因的也同理。

事實上還有很多行業都有這個現象。

就好像我如果我和你談一些東西,話語裡面包含「數組」、」遞歸「、」哈希「等詞,你也會一頭霧水,但是這些詞哪怕只學了半年軟體編程的新手都聽得懂。

我曾遇見過很多好醫生,而且我家裡也有人從事醫療工作,我只是再提一個現象,真心請不要誤解,我沒有這個意思。

不過你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例子,我們可以做個小試驗,我再次用大白話翻譯一下你的解釋:

"原發性是指不是因其他疾病引起來的疾病。但是由於醫生不可能追蹤病人的全部生存環境,如每天病人都吃什麼,吸入的空氣有什麼,有什麼病人覺得習以為常根本不會在意的習慣,甚至病人每時每刻的周圍溫度和濕度之類等一切數據,事實上哪怕醫生自己也不會這麼變態的監控自己。加之又不是別的疾病引發,所以有非常大的一部分都不能判斷出具體病因。"

我想以上一段我大致理解的沒錯吧,我知道肯定有些地方不嚴謹,但別太在意。

接著如果你有興趣,你可以從家裡不了解醫學的人找,甚至上街找些路人。分別把上面回復你所打的解釋和我的翻譯一字不差分別念給他們聽。看他們更容易理解哪一段...

這才是我舉醫生例子最想說的。。。但是不論如何謝謝你的認真。


謝邀~這兩個問題存在很多相互交差的部分,不過為了敘述的方便還是分開回答。

一、 為什麼科普在中國進行的如此艱難?

我瀏覽了之前很多的高贊回答,觀點基本可以歸納為如下三個方面:政府部門和研究機構對科普工作的重視不夠,科技工作者對成果宣傳推廣的意義認識不足,吃瓜群眾對科普內容興趣的薄弱。這些看法都反映了當下中國的現實,回答本身沒有任何問題。不過,我的觀點其實囊括了上述三個方面,歸納起來就一個字,"窮"。

當然,這裡所說的「窮」是相對於發達國家的人均水平而言罷了,總量上來說中國經濟在世界上的分量和影響力當然無需多言,人均來講也是發展中國家當仁不讓的龍頭老大。不過,今天的中國社會危機意識濃厚,與世界各國橫向比較的同時也有隻要不是第一就是失敗的傾向,畢竟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重回漢唐嘛。

「窮」這件事情,背後就是發展程度相對不足,進步固然明顯,但是畢竟曾經的差距太大,各行各業想要雨露均沾共享發展成果還是需要一個能量的積累和傳遞過程。「窮」給科普事業帶來的後果,不光是影響作為科普根基的科研事業,也包括對科普工作者和科普受眾雙方帶來的影響。

在科研方面,我們擁有一系列前沿成就,世界範圍也是位列第一集團,並且從絕對數量來講,國家資助下各種研究項目的經費數額已然相當可觀。不過,換算成科研工作者梯隊的人均經費佔有額度,還是不能跟發達國家一較高下。估算來說,中國人均科研經費佔有額度大概是美日德等國的五分之一,基本相當於人均GDP的差距吧。這意味著中國科研工作者人均佔有的設備機時也只有發達國家同行的幾分之一,其他的開銷,例如學生的補助金,研究人員的工資待遇,實驗耗材的採購和諸如參加學術會議,英文論文修改一類的間接費用與發達國家相比,必定也是頓感捉襟見肘。

因此,在資源有限的大背景下,國外經常作為科普主力的各大研究機構,在國內科普界的存在感相對偏弱也就相當能夠理解了。更新網站科普內容版塊要不要僱人?網站、媒體平台和公眾號的建設和美化要不要投入?舉辦公眾開放日一類的社會活動要不要花錢?NASA包括JAXA(日本宇航機構)這些科研單位的網站製作極為精良,科普欄目包羅萬象,形式和內容上都秒殺中國同類機構,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我們所能投入的資源只有人家的幾分之一。當然,如何從有限的資源中擠出相應的部分來支持科普工作,確實就取決於機構的領導者對於科普工作意義的看法和認識了。

另一方面,「窮」也同時對科普工作者和科普受眾雙方施加了影響,並且這種作用是相互的。因為發展階段尚落後於發達國家,各項社會發展指標也處於相對較低的水平,其中尤其突出的就是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和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數佔總人口數的比例。

高等教育毛入學率代表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數在適齡人口(18~22歲)中的比例,對於發達國家來說,這一指標最高可以達到95%以上,而中國的這一數據在2015年剛達到40%。,同期美國約為75%。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數佔總人口的比例則更加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發達國家的這一數據能夠達到50%左右,也就是說有一半的國民上過大學,考慮到還有部分高中及以下人口,實際的勞動力人口中,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應該超過一半。中國呢?沒有關心過這方面資訊的讀者一定會非常驚訝,目前的數據大概是10%。10個中國人,只有一名大學生。

左:2010年世界各國大學型高等教育入學率,未計入短期大學,專修學校。右:2015年世界高受教育程度國家Top10(中國作為對比列入)

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群對(真正的)科普內容興趣度應該更高,雖然沒有研究數據支撐,這樣的一個結論應該也不會顯得唐突。然而,中國這樣的「優質」科普受眾卻僅僅只有總人口的10%,很多優秀的科普作品在其作者眼裡沒有獲得應有的價值和影響力也就並不奇怪了。不能否認,國內民眾對科普內容功利性要求高,花時間閱讀科普內容很大程度是為了獲取有用信息,特別是醫療保健的相關知識(哪怕是內容本身摻雜了很多的偽科學),發達國家民眾普遍受教育程度高,對科普內容的閱讀普遍功利性要求低,屬於吃飽穿暖之後的高層次需求,與聽音樂,看電影一樣帶有獲取精神層面愉悅的動機。但是很多其他的回答撇開高等教育人口比例這樣的數據,直接去談論當代中國人的浮躁和功利似乎並沒有抓住問題的本質。

此外,作為科普作者主力的科技工作者們,現階段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興趣和熱情進行小批量的創作,真正以此作為事業並發展順利的人數還稍顯不足,畢竟在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大國里,生存的壓力還是要大於來自興趣的動力。市場需求達不到預期,待遇跟不上所付出的時間跟精力,作為供給方的科普作者們自然缺乏足夠的創作動力,也難拿出足夠多的優秀作品,這又會反過來壓抑科普讀者們的閱讀需求,最終難於形成雙方良性促進的局面。

可見,中國所謂的科普難,歸根到底還是社會整體發展水平不足下的暫時後果,隨著中國的飛速崛起,科普市場自然會相應的擴大,機構對科普事業的關注和科技工作者對科普事業的參與必定會儘快向發達國家靠攏。此外中國的很多數據,比率再低,總量也是可觀的,佔總人口10%的高等教育人口就已經超過了日本的全國人口數,且與教育普及相關的數據仍然在逐漸接近發達國家水平,科普市場在這一過程中成長壯大的前景應該是相當積極樂觀的。

二、 國外的科普環境又是怎樣的?

這個問題與上個問題存在高度的交差,由於人均可支配資源的差異,發達國家的科普環境好於國內是必然的。隨便想想就能列出一大串發達國家目前的優勢來,這裡著重提一些我在日本注意到的情況。

首先,與科普相關的經濟模式形式上更加多樣化,市場化程度更高。大阪的大型科技廣場——「知識之都」彙集了多家初創科技公司,科普平台以及研究機構,位於大阪市中心的時尚前沿——梅田。這裡定期舉辦面向社會的科普講座以及面向付費會員的科普沙龍活動,同時眾多的初創科技企業在這裡面向公眾宣傳自己的產品,大型企業在這裡開設展廳介紹產品研發活動的最新進展,知識在這裡作為商品或者說是能量實現分享、流動和轉化。

雖然類似的機構在國內也有很多,不過能以這樣大型的規模、時尚優雅的形式實現良好商業運作的目前還不多見。這裡活躍著眾多的創業者、投資人、科普愛好者以及專業科普機構的人員。我在這裡聽取過諾貝爾獎得主梶田隆章教授的講座,參加過日本多家初創企業負責人的經驗分享會,也包括日本凸版印刷等大企業某一研究項目的成果發表會。

大阪的時尚科技廣場——知識之都近日面向公眾的講座廣告

其次,長期工業社會的洗禮以及相對高的受教育程度也使得日本民眾對科普內容或者說科普商品的熱情高於中國民眾。在日本,「鐵道粉」(日語鉄道ファン)這樣一個群體讓我印象深刻,在國內類似的群體可以稱之為火車迷吧。我也關注過很多的國內火車迷論壇,不過論起狂熱程度,日本的鐵道粉們絕對是世界頂級。從對車輛的研究,鐵路系統的研究,時刻表和車站的研究到鐵路發展沿革,乃至攝影作品的創作和衍生商品的購買,無數鐵道粉們付出了極大的精力和熱情,痴迷程度不亞於AKB組合的宅男粉絲們。

左:鐵路公司舉辦的鐵道粉攝影會 右:鐵道粉製作的模擬鐵路模型

我剛來日本的時候就在書店裡注意到,鐵路相關的書籍大概要佔到科普相關書籍的三分之一到一半,其中不少內容涉及眾多的專業技術領域,如電力機車用功率器件的結構解析,性能對比等等,從菜鳥到大拿都能獲取相關知識。大型商業設施里的鐵道模型店鋪也是人滿為患,老小男孩甚至白髮大叔都把自己的車輛拿到店鋪的大型模擬軌道上試跑,用按鈕控制轉軌和信號燈等等。這樣的設施一個小時的使用金額就要一兩百人民幣,粉絲們的痴迷程度可見一斑。

這類群體的產生與日本更先一步進入工業化社會關係密切,狹小的國土高密度的人口也催生了世界最密集的鐵道交通網路。即便是如今的日本老年人,從很小的時候起鐵道通勤就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每天花在火車上的時間可能就有三四個小時。從龐大的群眾基礎中,出現對於鐵路系統特別痴迷的粉絲群體自然不足為奇了。相信隨著中國鐵道建設的飛速發展,這樣的群體,在中國也一定會很快成長壯大起來。

最後,科研機構和製造業企業作為科普的主力,善於利用科普形式實現對機構或者公司的宣傳推廣。在日本,大型科研機構和政府職能部門的主頁,都有科普相關的專門版塊,其製作之精良令人讚歎。和國內同類網站相比,內容的系統性,風格的統一性,製作的精緻程度高出數個級別。我在寫作一些科普作品的時候,經常到日本相關機構的網站學習、取材,內容上給我的感覺是專業性和通俗性結合的非常好,示意圖等等都是原創作品,製作精美。

左:日本氣象廳科普欄目索引頁面(部分)。右:氣象雷達條目的解說內容(部分)

此外,各大機構每年都會舉辦數次社會開放日,這對於好奇心強、熱愛科普的孩子們來說簡直是饕餮盛宴。我國內導師曾經在日本的「科學城」筑波工作多年,這裡擁有一百多家研究機構,研究內容包括材料、地質、農業等等。機構開放日的時候,全家人就去參觀學習,孩子們增長了很多見識,一直到現在在國內上了大學,還經常回憶起小時候在筑波參觀科研機構的經歷。

左: 日本宇航機構(JAXA)科普欄目索引頁面(部分)。右:某衛星具體解說內容(部分,展開後有極為詳盡專業的解說)

另外,日本的工業旅遊相關產業也開展的更為專業,大型公司,如松下,索尼,都有自己的展覽館和工業旅遊景區。豐田公司的豐田博物館更是名古屋的一大熱門景點,在這裡參觀可以花上一天時間,專業程度完全可以作為工科大學生的金工教育基地。日本有很多網站專門匯總工業旅遊信息,相關企業都把自己的工業旅遊項目作為企業宣傳的平台和途徑。這方面的意識和行動目前來看國內的企業還稍微有所欠缺,當然,這也和之前提到過的工業化人口基數關係密切,發展程度較高的工業化社會,巨量的工業化人口才能催生出相應的商業模式來。

左:豐田產業技術紀念館內景(一部) 。右:參觀紀念(衝壓車用零件)

總之,中國的一切問題都在於中國和發達國家相比仍然處於相對落後的發展階段,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民眾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相信會有相應的轉變,科普需求會成為與其他音樂影視作品類似的文藝剛需,這一過程的轉變需要時間的積累,但是速度可能會超過預期,畢竟中國的爆髮式工業化已經在幾十年的時間裡催生了十億級別的工業人口。科普在中國,無論現狀讓科普界人士多麼的不滿,未來的前景在我眼裡也是無限樂觀的。願不願意接受科普內容,是不是具備理性思維與國民性格並無絲毫關係,一切的問題都歸結於目前有限的發展階段,並將由發展來最終予以解決。

最後,借這個回答談一點個人想法。周日就是父親節了,我也特別應景的想到了大概六歲的時候,發生在我和我父親之間的一件小事。那天下午,我們去新華書店買書,我對一本《葫蘆小金剛》情有獨鍾,不過他為我選了一本《100個科學家的故事》。我當時是個六歲的孩子而已,對哪本書的興趣更大當然是毫無疑問的。後來我非常不滿,回到家後還在一直生他的氣,那本《100個科學家的故事》也丟在一邊,倒是他自己看了好幾天。

也記不清是什麼時候開始,我對這本書發生了濃厚的興趣,從小學直到高中,這本書我大概看過10遍,世界歷史上的知名科學家還有他們的代表性事迹,在我這裡簡直如數家珍,直到高中作文的時候,他們的事例我還經常引用。我從小看過很多的科普書籍,不過要說讓我回憶的話,這本書是最先映入腦海的,隨之而來的是那個晴朗的下午發生在父子之間的點滴小事。


左:這本書的封面(很可惜是網上找來的,我的那本沒有找到)。右:這本書第二版的封面(這是我的書,但我根本記不得我居然有這本……)

我走上現在的科研以及科普的道路,最先要感謝的是我父親給予的啟蒙和引導。科學家的故事告訴我的很多道理,樸素而珍貴,求真求實,理想信念,堅韌犧牲,家國情懷……錢很重要,物質很重要,但是在我父親的觀念里,知識和技能擁有最大的價值,我對此深以為然。

家庭是科普的第一戰場,父母是子女第一任的科普教師,父親節的前夕寫下的這篇回答,如果說希望有什麼樣的讀者來關注,我覺得就是年輕的父母們吧。

————————


本文作者:大阪大學產業科學研究所 助理教授 張昊

今天,作者謹以此文作為禮物送給父親。


從小抓起,亞利桑那大學圖書節上的科學角,科普活動玩不停,美國這種地廣人稀的地方,平日難得見人這麼多。

用磁鐵吸鐵屑,以此演示黑洞對星體的吸引力。

考古挖恐龍,每次都帶幾個小恐龍回家

在粗糙間雜光滑的的軌道上,用轉輪拖動一塊磚,展示不同摩擦係數的作用。

摸一下沙漠中最厲害的King Snake,這種蛇以其他蛇為食物。



讓蝴蝶在手上停一下,大盒子里還有各種蟲子可以玩。


搖搖響尾蛇的假尾巴,能聽見它的聲音。


水文地質系的地盤,這玩意兒是用來測量水流速度的


摸摸貝殼,聽大海的聲音。


這是一塊珊瑚


更多的礦石樣品和圖冊,還送了一本礦石書。

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纖維,花瓣。


這是一個圖森地區的沙盤,Forest在給模擬的田野增加堤壩,防止山洪災難。

白大褂,防護手套和防護眼鏡,要做化學實驗咯。


其實也就是觀察一下毛細作用下爬升的墨水痕


成功用牛頓擺展示了動量守恆


做紙飛機


一回頭還看見了真飛機,今年的圖書節和圖森的航空展是同一個周末,在圖書節上就能看見空軍的雷鳥表演隊的特技飛行。


滑輪組的使用效果演示,一個滑輪,Forest拉不起六十磅的水泥塊。

兩組滑輪,Forest稍一用力,水泥塊就起來了。

四組滑輪,Forest說:「我一隻手就拉起來啦!」


這是援助非洲的一個項目,他們因地制宜用各種昆蟲和野生植物做食品,味道不錯,吃的不想走了。

看無土栽培的時候遇見了同班同學Max

用漱口水取DNA。


跟演示人體呼吸系統的大姐姐磨嘰了半天,


剛剛發現了引力波,果然立刻就把引力波的原理演示出來啦,還真簡單,一個圓框,一塊彈性布,兩塊石頭,外加一把彈珠,生動的演示了在黑洞作用下的星體運動。


科學角分為物理,化學,生物等各個不同的部分,每個部分或者由亞利桑那大學的學生志願者們主持,或者由各種協會,博物館負責。


更多的美國生活經驗和故事,發在微信公眾號里,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關注「shenghuozaimeiguo」
為你寫一個原汁原味的美國

http://weixin.qq.com/r/pTizq1jEJAVbrRzI9223 (二維碼自動識別)


我們今天當然知道肺結核不能用蘸血的饅頭來治療,但在《葯》里,他們覺得可以。
我在一開始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下意識蹦出了很多自己認為合適的原因。
過長的封建統治,迷信,愚昧,早期科學教育的缺失,羊群效應。。。
非典搶鹽,轉基因之爭,霧霾之爭
例子很多。
有一次,路過swatch,朋友說了句,swatch好low啊。他不知道,我很喜歡swatch的設計感
路過Tissot,他說,天梭都爛大街了,low爆了。他不知道,我剛買一款送人。
我突然領悟到,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不同程度的雞同鴨講。
科普想必也不例外


愚昧是暴利的來源。
科普則會擠干油水。

比較於靈修的,燒香的,算命的,賣冬蟲夏草的,搞傳銷的,科普實在沒什麼油水可撈,哪裡來與其相對應的社會力量?相反,某些教派,你敢說他一個不字,他們可是要以命相搏的。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牟利者,切忌信息對稱。

大家都精明了,還賺誰的錢去?即便有錢賺,利潤被算計的清清楚楚,還有幾多油水可撈?

弄點花花草草,或者裝神弄鬼,或者嘴炮一打,就有金山銀山的送上來,所以科普這種事情不僅咱不能幹,最好也不許別人干。

不僅是針對科學,做生意的,搞政治的,莫不如此。生意人當然希望忽悠文案即可奏效,奧觀海也更希望民眾保持情緒化的狀態,比如,颶風時親臨現場做做秀即可拉攏選票,那樣的民眾才可愛。


與信任缺失也有關係吧。。科研工作者---騙經費的,抄襲的,磚家叫獸。教師---要紅包,禽獸,不好好教學生,就認識錢。醫生---亂開藥,要紅包,過度醫療,騙人的。公務員---腐敗的貪污的不講道理的。大學生---沒用,還不如沒上學的。感覺只要是有文化的,就是卑鄙的。如果很多人都是這樣的認知,你再怎麼科普,誰信呢?
------------------------------------------------------
今天看到這麼一條新聞美媒:英國撤回大批涉假論文 眾作者來自中國高校,在新浪也有同樣的報道英國撤回大批涉假論文 多數作者來自中國高校。 評論不堪入目,保持了網易一貫的糞坑風格。但是看一下原始出處,所謂的"美媒"的報導,是這樣的題目:Major publisher retracts 43 scientific papers amid wider fake peer-review scandal,裡面說到中國的地方只有一個自然段,而且是這麼說的「A partial list of the retracted articles suggests most of them were written by scholars at universities in China, including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Sichuan University, Shandong University and Jiaotong University Medical School. But Jigisha Patel, associate editorial director for research integrity at BioMed Central, said it』s not 「a China problem. We get a lot of robust research of China. We see this as a broader problem of how scientists are judged.」 後面所有的內容都是在講同行評審這件事情。可是為什麼到了中國有些媒體這裡,就非得在題目里加一個」來自中國高校「呢?雖然他們的內容也是照搬華盛頓郵報的報導,主要討論了同行評審。但是這麼一個題目,一下子讓大家開始集火本來就已經被罵的沒臉的中國科研了。
我讀了小小的碩士博士,我身邊的同學老師幾乎都是踏實工作的人,沒見誰有歪門邪道的想法,更沒見過造假的,可能是我孤陋寡聞了??我們的老師可以幫學生改論文到凌晨兩三點,第二天一樣來上班,也可以為了攻克一個難題和學生一起幾天奮戰在實驗室。我們的同學也辛勤工作,有的為了科學理想,有的為了自己的美好未來,雖然能力有不同,水平有高低,但是最終也都做出一些小成就。先不提這些工作和辛苦有沒有實際用處,最起碼他們的態度是好的,是憑手藝吃飯的,是沒人想著去造假的。總不能因為極少數造假的人就否定整個科研界吧?
因為沒有諾貝爾獎,整個中國科研界就是笑話?因為有人貪污了經費,所有教授就都是叫獸?因為有博士沒有找到工作,所有的博士就都是廢物?噁心媒體的引導加上不加思考的網民,基本現在做科普就是在找死,你苦口婆心說了半天,有事實有數據,可是,哪有人信你啊?


這個我還是挺有感觸的,題主提到了對轉基因的誤解和對食品添加劑的恐慌。其實至少這兩點,在美國一樣存在。就像 @Huang Shan 在 現今美國的食品安全狀況如何? 中說的一樣,公眾和食品工業似乎是對立著的,在美國,似乎食品行業也天生存在著「不被信任」的光環,陰謀論往往能有很大的市場。

舉個例子吧,HFCS (高果糖漿) 是美國食品工業最常用的甜味劑之一,具體做法就是將玉米澱粉酶解成葡萄糖和果糖這兩種成分。實際上,這種東西在中國也被廣泛使用。但在美國,始終有人宣稱這個東西是導致肥胖症和高血壓的罪魁禍首。

事實上呢?大部分研究都證偽了這種假設,比如這篇:http://ajcn.nutrition.org/content/88/6/1716S.full
簡單來說就是,這兩者之間並沒有關聯。(當然,長期高糖飲食的確會導致肥胖症和高血壓,但這是 「糖」 這種食物共同的關係,而不是單指 HFCS)

但你用 Google 隨便搜一下 HFCS,就能搜到類似 「為了你的健康,永遠不要食用HFCS」 這樣的朋友圈系列。美國的這種文章也會使用煽動性的語句,例如這樣:


而對於一些闢謠的文章,他們會這樣進行回應:

這就是妥妥的陰謀論啊!

有些文章甚至用到了 「拋開劑量談毒性就是耍流氓」 這句話.....看起來很科學的樣子,對於沒有專業食品科學知識的人來說,實在是真假難辨。

一種葡萄糖和果糖的混合物,就能被黑成這樣,有時想想,蜂蜜的成分跟這個也差不多,為什麼他們不去黑蜂蜜呢?就因為 「純天然」?

和 HFCS 相似有悲慘命運的還有合成甜味劑阿斯巴甜(Aspartame)。這種東西從化學結構上來說,就是一種氨基酸衍生物。自從 1970 年代這種化合物剛被發現開始,一直到現在,FDA做了 40 多年的研究來確認它的安全性,但有相當一部分美國人相信這種甜味劑有致癌的作用,而且會引發一些神經和精神癥狀。

這種流言不僅網路上常見,有時候還會隨著電子郵件的形式傳播!

關於阿斯巴甜的論戰的詳細內容可以看這裡:Aspartame controversy

不過比起 HFCS 來說,阿斯巴甜要稍微好一些,google 搜索 「Aspartame cancer」 排在前面幾頁的都是相對權威機構的闢謠科普文章。

關於轉基因的恐慌,美國當然也存在。崔永元的紀錄片里提了很多,這裡就不再細述了。我認為這個紀錄片最大的問題就是自己選擇自己想採訪的內容,而對那些反面的意見充耳不聞。

至於為什麼會出現這個問題,除了公眾對政府,對權威的不信任之外,我覺得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謠言和科普本身是不對等的,在邏輯的意義上。

造謠幾乎不需要成本,比如我就主張 HFCS 有害健康,導致肥胖症。我並沒有任何的證據,但是對於沒有相關知識的人來說,對於這種事情一般是選擇相信的。

但如果想對這個觀點進行闢謠,你需要查找大量的資料,掌握確實可靠的證據,才能讓大家去相信你。但這裡又有一個邏輯陷阱,就是證明一樣東西 「有」 很簡單,直接拿出來看就好了。但證明一樣東西 「沒有」,幾乎不可能。

比如,你說轉基因食品無害,有人就會說研究時間不夠長,誰知道以後會不會有什麼害處;研究深度不夠,有些有害物質還沒被發現,諸如此類,無法從邏輯上證偽的觀點。

謠言最可怕之處就在於它破壞了 「誰主張,誰舉證」 的原則,然後把科普推入 「證明一樣東西不存在」 的陷阱。

這種事情無關中國外國,只要有謠言的地方都存在。

怎樣破除這種情況呢?讓公眾自己去查閱文獻不太現實,讓公眾辨別信息來源似乎也做不到。目前我還沒有想到什麼靠譜的方法。


國內專家寫的教材,985高校理科生看著都累;寫的科普讀物,大眾還怎麼讀?
各位看看翻翻下面這兩本書,是怎樣愉悅的閱讀體驗:

再看看國內的教材,比如這本,哎:

再看看國內的教材,比如這本,哎:


@海盜河馬河馬老師噴 @陳浩的觀點,我是贊同的。科普絕不只是面向10%的人。
知識基礎不是絕對的門檻,興趣才是,其實是有機會做到:讓有興趣「了解某些知識」的人,在他的層次上,儘可能直觀地正確地不太辛苦地理解「這些知識」。說到興趣,好的科普又能夠激發興趣,不是嗎?

至於河馬老師在「科普」這個詞語上咬文嚼字,我覺得不太必要了。

目前看來,做好科普是需要一點的功力的,一年好幾篇SCI文章的大學教授也不一定能做好科普工作,但幸運的是,還是有科學界的泰斗們寫過一些不錯的叢書,比如:


要不是看過這一套叢書的三四本,我會一直以為以下這本書是國內最好的科普書籍,哈哈:

裡面的數學章節,都是生活相關的問題,小學算數水平的時候,就可以琢磨這裡面涉及到高中數學知識的有趣問題了。

裡面的數學章節,都是生活相關的問題,小學算數水平的時候,就可以琢磨這裡面涉及到高中數學知識的有趣問題了。

科普這個事,聽眾有多大基礎,就給他講多少,比如「相對論」這事,很多人非專業人士聽到這個詞,就聯想到什麼光速不變,什麼時間變慢,什麼時空旅行,其實還是不懂。
如果讓我給我那學高中的弟弟講相對論,可能出現下面的對話:

我:~~~~高中老師有沒有說過:你閉眼坐在汽車裡,實際上不能知道汽車是勻速前進,還是掛著空擋沒動;你在勻速的電梯里,實際上也感受不到電梯的勻速運動~~生活中你能體會到吧?
弟:~~~~是,是這樣的
我:~~~~電梯突然加速,你能感覺到嗎?
弟:~~~~能啊
我:~~~~感覺到什麼?
弟:~~~~感覺到腳底下推我
我:~~~~超重了對不對
弟:~~~~似乎是本來我60kg,這時候我80kg了,因為腳下的受力大了。
我:~~~~對。如果你手裡拿一個蘋果,本來手上感覺6N,突然變到8N了,對不對。
可是,如果你在勻加速的電梯里站了1個小時,習慣了腳下的受力和手裡蘋果的重量(或者說一開始你就站在勻加速的電梯里,沒有勻速或靜止時,你的重量或者蘋果的重量作為參考),你怎麼能知道,蘋果本身就這麼重,還是加速的電梯讓他超重呢?
簡單來說:如果你出生時就在這個勻加速的封閉電梯里,你知道他在勻加速嗎?
弟:~~~~我竟然無言以對,容我想想。
我:~~~~這其實就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基礎:等效原理:無論我們採用何種物理方法,也無法在局部範圍內將慣性力場(超重)與均勻的萬有引力場(重力)區分開。


人在日本,各種酵素膠原蛋白負離子酸鹼體質什麼的產品在葯妝店賣的火熱,電視廣告說空氣凈化器不僅能夠阻止PM2.5就連PM0.1都能阻止。科普這個東西全球性困難。


推薦閱讀:

科研人員如何高情商地說服別人所持觀點是偽科學?
光學計算機未來是否會替換電子計算機?
為什麼現在的家用水龍頭放出的水都是帶有大量氣泡的?
「正常人發燒到了體溫 40°C 也不會有傷害,不用去醫院」這種觀點對嗎?

TAG:科普 | 教育 | 自然科學 | 社會心理學 | 偽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