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塊錢丟了不心痛,為什麼用五塊錢買的甜筒掉了就很心痛呢?

此問題應在經濟學的一些假設框架下討論:如理性人假設。
基於理性人假設,會用5塊錢買個甜筒意味著在購買者看來甜筒的價值高過購買甜筒的成本。甜筒的價格屬於購買甜筒的成本的一部分。

因此,問題抽象的表述便是:

5 塊錢丟了不心痛,為什麼對購買者來說價值超過 5 塊錢的甜筒掉了就很心痛呢?
----------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 2017 諾貝爾獎巡禮,更多「諾貝爾獎」相關話題討論歡迎關注。


謝謝邀請。(雖然其實已經有些回答解釋得非常透徹,佩服!)

這樣的問題一般都會採用行為經濟學當中稟賦效應來進行解釋,這點 @朱聿欣 已經高水平解說了。除了經濟學角度來描述「五塊錢的冰淇淋掉了比五塊錢掉了給人帶來的痛苦更大」這種現象確實存在,我希望能從心理學角度來解釋這種現象內在的心理成因。

稟賦效應是指個體在擁有某物品時對該物品的估價高於沒有擁有該物品時的估價的現象。在行為經濟學中,稟賦效應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驗證這個理論的試驗也不在少數。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 · 卡內曼在 1990 年通過咖啡杯做了一次試驗,他找來一批學生,將價值 6 美元的咖啡杯隨機分給其中一半,作為「賣方」,另一半則為「買方」。結果顯示,有隻要價格低於 5.25 美元,有咖啡杯的學生就不願意賣,而高於 2.75 美元,沒咖啡杯的學生就不願意買。(他還做了一個關於巧克力的試驗)

這種現象其實廣泛存在於生活中,並且不隨年齡和經驗的增加而減弱。最近有研究表明,部分靈長類動物對於食物也會表現出稟賦效應。

曾經有幸是丹尼爾 · 卡內曼的研究夥伴(附上當年與卡內曼討(zheng)論(bian)從心理學和經濟學去解釋幸福概念的舊照一張),下面想分享兩個很大程度在他身上學到的想法。

在心理學上,我覺得有這樣兩個理論——借用 @朱聿欣 的原話——比「從未得到」更痛苦的,莫過於「得到後再失去」這種現象:

· 損失規避 (loss aversion)

損失規避是指人們面對同樣數量的收益和損失時,認為損失更加令他們難以忍受。

比如在咖啡杯的試驗當中,賣方把失去咖啡杯當做損失,把得到金錢看做收益;而買方則把失去金錢作為損失,把得到咖啡杯看做收益。由於損失比等量受益產生的心理感受更加強烈,所以雙方為了避免損失帶來的痛苦,賣方盡量抬高賣價,買方盡量壓低買家,從而產生稟賦效應。

· 心理擁有感理論(connection-based/psychological ownership theory):

在擁有一件物品之後,人會把很多自我和物品結合在一起,讓他們很難放棄之間物品,這個結合現象主要通過兩個路徑:

1)擁有會產生一種在物品和個人不能轉移的結合,讓物品有一種擁有者的在我概念在裡面,成為自我認同的一部分,也有了個人的需要特徵,也就是傳說中的有了感情,而失去這個物品像是一種對自我的威脅。
2)通過自我參照記憶,人們會更容易記得所有和自己有關的記憶,因此人們會更容易記得自己擁有過的東西多於沒有擁有過的。也就是說在丟失了一個東西之後,關於它的記憶會不斷湧現,而失去就別的更難過。

稟賦效應的產生機制的取向主要來自心理學和經濟學,但兩種學科對於其解釋可能都存在一定缺陷。稟賦效應產生的根源,在未來仍需要去探究。

另外,影響稟賦效應強弱的因素很多,動機、情緒包括物體本身都會有一定影響。譬如,如果在炎炎夏日掉了一個五塊錢的甜筒,可能比丟了十塊錢還痛苦,但是在冬天可能就並不如此。如果在心情低落時去買了甜筒想享受下的情況掉了,痛苦又更被放大了。

無論如何,既然「得到後再失去」遠比「從未得到」更痛苦,為了我們的得來不易的幸福感,那麼我們最應該做的,就是珍惜手中的「甜筒」,這也可以應用在生活方方面面。


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你丟掉的不僅僅是一個甜筒,你丟掉的還有五塊錢以外的非貨幣支出,諸如排隊時耗掉的時間成本,以及一份渴望解暑的好心情。

經濟學中有個概念叫「稟賦效應」,指的是當一個人一旦擁有某項物品時,他對該物品的評價要比未擁有前大得多。這個效應與傳統經濟學中的「理性人」概念背道而馳,因為商品一旦買入,你對它的喜愛往往會超出理性,這很可能導致你捨不得賣出,一直守著它坐過山車,然後你會炒房炒成房奴,泡妞泡成老公,買股買成股東。

當你排了老長的隊,付出五塊錢,從不耐煩的服務員手中接過那個甜筒時,你會傾向於對其過高估值,此時甜筒在你心裡的價值已經遠高於五塊。

別人以為你只是在路邊丟失了一個甜筒,殊不知你丟失的是炎炎夏日裡你賴以生存的精神支柱。

而且從心理層面來講,比「從未得到」更痛苦的,莫過於「得到後再失去」。


五塊的甜筒……是麻麻黑嗎?
————
這個問題可以用「心理賬戶」解釋,這個心理學概念對個體經濟、金融決策都有影響,1980年提出,「改變了新古典消費理論的完全理性人基本假設,揭示了影響消費選擇行為的非理性因素」。
————
出處:
芝加哥大學的行為經濟學家理查德?薩勒最先探索了這種不理智行為的後果。他用兩個簡單的問題來展示心理賬戶的作用,以解釋個體在消費決策時為什麼會受到「沉沒成本效應」的影響。

下面的例子是原始實驗的問法了,跟題中的情況差不多,都是「現金」和「物品」,兩種情景:

一、到了電影院,還沒買票,就丟了十塊錢

二、花十塊錢買了電影票,入場前票弄丟了

兩種情況具體如下:

情況1:丟電影票
「假設你決定去看個電影,花10美元買了張票。可是一進電影院,你就把票丟了。座位不對號,你也沒辦法重新拿張票。你會花10美元再買一張嗎?」

薩勒做這項調查時發現,只有46%的人(調查對象為200人) 願意再買一張電影票。然而對於另一個很接近的問題,人們的答案卻完全不同。

情況2:丟現金
「假設你決定去看個電影,一張票10美元。可是一進電影院,你就丟了張10元大鈔。你還會花10美元買張電影票嗎?」

儘管在兩種情況中,損失都是相同的10美元,但這次88%的人(調查對象為183人)說願意買電影票。

差異解釋:
實際上,在不考慮需要重新排隊等其他因素的情況下,上面這兩個回答其實是自相矛盾的。因為不管丟的是10美元現金還是電影票,總之是丟失了價值10美元的東西,僅從損失的金錢上看,並沒有區別。

兩組數據差異較大,薩勒對此的解釋是:看電影一般會被看作一項用票價交換觀影體驗的交易,人們在腦海中把現金和電影票歸到了不同的帳戶中,即「現金」賬戶和「電影票」賬戶。

所以丟失了現金相當於「現金」賬戶遭到了損失,並不會影響電影票所在的帳戶的預算和支出,大部分人仍舊會選擇去看電影,丟失的錢並沒有被歸入「電影票」的心理賬戶中,所以再拿出10美元來買電影票也是可以的。

但是若丟了電影票,丟了的電影票後來再買的門票都會被歸入了同一個「電影票」帳戶,再買一張票的話,電影就顯得有點貴,因為看上去好像要花20元看一場電影,人們當然會覺得這樣不划算,這也造成了實驗中只有46%的人願意再次購買的結果。

而題中的這個問題與薩勒的實驗相類似,丟了的5塊錢記到一個「現金」的心理賬戶下,丟了後該賬戶扣除5塊錢,而甜筒的花費則記到另一個名為「甜筒」的心理賬戶下,看作一項用現金交換觀美食享受的交易,如果甜筒掉了,看上去會更貴,因為這時候一個甜筒相當於要「花掉」10塊錢,而不止是5塊錢,相對會更心痛。

心理賬戶理論對傳統經濟學理論的補充在於,人們在決策的時候,並沒有完全追求理性認知範疇中的「效用最大化」,而是經常考慮情感層面上的「滿意最大化」,決策具有非理性因素。

參考文獻:
Thaler, R. H. (1983). Using mental accounting in a theory of consumer behavior.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Cornell University.

Thaler, R. H. (1999). Mental accounting matters.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cision making, 12(3), 183-206.

李愛梅, 凌文輇. (2007). 心理賬戶:理論與應用啟示. 心理科學進展,15(5), 727-734.
——————————————————————
有知友提出觀點:
「丟票之後,行為人需要再排次隊,耗費精力和時間再買一張。試想如果丟票之後,可以不費任何其他成本,立馬又能花10元錢從票販子手中得到一張票,這時丟票人願意重新買票的可能性會大大增加」

個人回復:
我並沒有看到有關文獻、或有關實驗結果證明這個「丟票人願意重新買票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這個假設要求相關實驗或文獻,至少包含一個控制組(丟票後,不用排隊買),一個實驗組(丟票後,要排隊買),通過數據分析軟體證明以上兩組數據的差異,若p&<0.05,即以上「可能性大大增加」在95%的情況下是成立,所以我暫時不能承認這個假設是成立的……

心理學是一門實證的科學,而不是一門先驗的科學,情況成立的可能性沒達到95%時,我們都是不承認假設成立的~

我的其他心理學回答:
五塊錢丟了不心痛,為什麼用五塊錢買個甜筒掉了就很心痛呢? - 捏捏誠的回答
在美國,說「改天一起喝咖啡」的人是真的想喝咖啡還是隨口說說?應該如何回應? - 捏捏誠的回答
如何在精神病院證明自己是正常人? - 捏捏誠的回答
什麼心態造成了賭博的人「輸光才走、輸光都不走、借錢要留下」的行為? - 捏捏誠的回答
曹操殺張允蔡冒,馬上意識到中計了;坐上飛機的一瞬間,猛然意識到重要資料忘在家裡;如何解釋這種現象? - 捏捏誠的回答
怎麼開導一個要自殺的人? - 捏捏誠的回答
盲測能喝出可樂雪碧芬達么? - 捏捏誠的回答


甜筒對於買家來說的價值高於五塊,多了一個消費者剩餘。
  任何交易,只有當交易物品對於買家的價值大於價格時才會發生,所以甜筒價值比五塊更高,自然更心痛。

  如圖,甜筒的價格是P,消費者認為甜筒的價值是P~D(只有價值比價格高或等於價格時交易才會發生)。

  如圖,甜筒的價格是P,消費者認為甜筒的價值是P~D(只有價值比價格高或等於價格時交易才會發生)。


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因為你喜歡那個甜筒。

因為喜歡甜筒,所以願意跑很遠的路,拿出5塊錢,和賣甜筒的姐姐說好話,高高興興的把她換回來。

此時,你得到的不僅是甜筒,更有自己的心理滿足,你付出的不僅是5塊錢,還有你買甜筒付出的努力和情感。

這些感情的因素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深深地銘記在那個甜筒上。對於你而言,它不是一個普通的甜筒。

有個成語——敝帚自珍。同樣的道理,如果是一個重要的人留給你的東西,哪怕它只值1塊錢,丟了,你的心一樣會很疼。

只因為,你喜歡。


錢掉地上撿起來就行了,甜筒掉地上沒法撿起……


交易行為本身只發生在買入方認為商品價值大於商品價格的情況。

很晦澀難懂吧?

其實就是你花5塊錢買東西的時候,你必然是認為東西的價值是高於5塊錢的。所以東西掉了必然比5塊錢掉了更心痛啦


道理說不清,就講個故事啊。

老張和老王是好朋友,老張賣餅,1元一個;老王賣包子,也是一元一個。

這天趕集,老張和老王各做了10個,到集市上賣。

誰知道去早了,沒人。兩人去起攤子等了一會兒,老張想起自己沒吃早飯就來了,於是就餓了。

老張看著自己的餅,捨不得吃,畢竟是賣的東西。

可剛好發現自己的口袋裡帶了一塊錢,於是就到老王的攤子上賣了一個包子,很快吃了。

這時候,老王也餓了,也舍不吃自己的貨,可他沒帶錢,於是用老張買包子的一元塊,買了一個老張的餅。

過了一會兒,老張又餓了,於是他用剛剛回到自己口袋裡的1塊錢又買 了一個包子,吃了。

就這樣,老王老張你買我一個,我買你一個。最後集市還沒開,包子吃完了,餅也吃完了,老王老張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能不高興嗎?東西賣掉了,肚子也填飽了,錢也沒少。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我們並不喜歡錢,我們只是喜歡花錢的感覺。



只想說五塊錢掉了我也很心痛。。

――――――――――――――――
突然這麼多贊,知道大家都很窮,我就放心了。


因為你不是財迷,而是吃貨……


為什麼我覺得丟了五塊錢反而更心痛呢?

因為我失去了五塊錢的可能性,

我可以用這五塊錢買零食,買飲料,買玩具

更可以用這五塊錢做投資賺第一桶金!

我擁有這五塊錢 我就永遠全世界呀!

可冰淇淋呢?

掉了也很心痛啊!
我拿整個世界換你一個冰淇淋,丫居然敢叛逃?!
(╯°□°)╯︵ ┻━┻


結合暈輪效應和格式塔心理學來分析這個現象,我們可以有一些不同於其他答主的看法.

1. 先說暈輪效應:
暈輪效應(非官方解釋):當你喜歡上一個事物的時候,你會覺得它哪裡哪裡都好(情人眼裡出西施).
下圖是一個例子:


針對於題主的問題:當你選擇購買冰淇淋的時候,說明你正在喜歡這個冰淇淋(當然,不喜歡的也不會買,買了掉地上也不會傷心), 所以此時此刻,這個冰淇淋在你心目中的地位短暫的達到了一個很高的地步,尤其從售貨員手裡接過來拿到手裡的一瞬間和嘗到第一口的瞬間. 所以此時此刻,你的眼裡,心裡,腦海里,是它,是它,還是它. 如果此時冰淇淋掉到地上, 會導致這一瞬間你覺得你的整個世界崩塌了(這個感受一般衰減得非常快),所以你會覺得特別難過, 而這難過程度,是那從未給過你這個感受的五元錢達不到的.

2. 再說格式塔心理學
格式塔心理學:又叫完形心理學, 強調整體性,認為整體不等於並且大於部分之和.

我們每個人,都願意自己當一個中心,周圍圍繞著自己喜歡的一切.當然這是一種美好的願望.我們為這個願望去努力著. 去爭取自己沒有的東西, 希望能撫平心中那份得不到的騷動. 可是這為什麼和冰淇淋扯上關係了呢?

打個比方,你有10塊錢和有15塊錢區別大嗎? 都是有,多少而已. 那麼問你, 你有一個1塊錢的冰淇淋和沒有冰淇淋區別大嗎? 挺大的,有和沒有的區別. 我們把自己看成是殘缺的,所以我們想每樣東西都擁有一點,至於多少,先不管,先擁有之後再考慮. 所以我們內心深處對已經擁有的東西完全失去是恐懼的. 我們總是盤算著還剩多少,而不是失去了多少.

所以當你失去5元錢的時候, 你還剩95%. 但是當你失去冰淇淋的時候, 你剩餘0%了, 潛意識裡的恐懼被喚醒了.

這兩種效應相疊加, 便出現了題主的困惑. 很開心和你分享我的想法 : )


因為我很熱很渴,甜筒丟了我還要去買,而錢丟了就丟了。

這是金融學中utility的意義,甜筒對你的效用比5塊錢高


五塊錢丟了就徹底找不回來了,但是一個甜筒掉地上大概還有95%是沒有弄髒的……

~~~~兒童節更新~~~補個圖~~~~


丟五塊都不心疼!?我要去問問題!就問「丟五塊錢一點兒都不心疼是怎樣的體驗」!


剛看完諾貝爾獎直播,頒給行為經濟學大佬Richard Thaler, 啊呀呀,這個問題不就是為他準備的嘛~

雖然不是行為經濟學的學生,但是從剛剛panel總結的頒獎詞中,覺得這個問題和他提出的Limited Rationality有很大關係。其他回答中提到同時諾獎得主Kahneman的Loss Aversion,也就是人們總會覺得避免失去相比重新獲得收穫的效益更大,也和Thaler的研究有很大關聯。

所以究竟什麼是Limited Rationality?

人無完人,所以經濟學中每個人都是理性人的假設其實在實際生活中是錯誤的。之前諾獎得主 Herbert Simon研發的觀點Limited Rationality便很好的解釋了這一觀點,描述了人們行為中決策簡單化的認知缺陷。 而今年諾獎得主,其一個主要貢獻便是在此概念之下的mental accounting,意指人們在做一個整體決定時,會相關的把其整體分成部分,在通過部分,作出總決定。舉個簡單的例子,人們在銀行開戶時,總會把錢存入長期理財賬戶,和短期消費賬戶;在需要用錢的時候,雖然完全可以使用長期理財賬戶,但是卻經常分開用款,選擇高利息的借款。這樣的選擇完全就不明智啊,但是很多人因為mental accounting,選擇了不理智的決策。

除此之外,mental accounting還會導致人們在做決定時,選擇一個參照點,然後依據這個參照點做出決定。例如,我們會根據一個產品的最低價,選擇究竟會不會購買另外價格的同樣商品,決定我們到底有沒有從我們的消費中獲得利益最大化。這個心理想法最終導致了所謂的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同樣是泰勒的想法,意指我們在擁有某件物品時,對其所值的估計就會遠遠高於當你沒有擁有該物品的時候。這個觀點其實和Loss Aversion本質相同,可以解釋為什麼在我們會在五塊錢買的甜筒掉了之後,會傷心。

所謂擁有了再失去,要比沒有擁有更加難過。這俗語其實就是Loss Aversion,也是稟賦效應的意義。我們對五塊錢的感情,遠遠沒有五塊錢的甜筒高。買菜找來的五塊錢,肯定沒有自己所購買所得到的甜筒效益更大,這樣一來,我們當然會更加討厭失去五塊錢的甜筒啦。

rreference:

https://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economic-sciences/laureates/2017/popular-economicsciences2017.pdf

image source:

https://scontent.fatl1-1.fna.fbcdn.net/v/t31.0-8/22291208_10155007000579103_493344526011490916_o.jpg?oh=621479c621aeb42d7bd92d80910979d3oe=5A760B25


首先,5塊錢即使是丟了,它的價值還在。即使自己無法實現它的價值,也還是有人能實現。而冰淇淋則不同,掉地上就失去了它的價值。
其次,很多人心痛的並不是那個冰淇淋,而是心痛自己的不小心。看似很容易避免、挽回的事情,卻真實地發生了,所以會心痛。
最後,我相信大家口袋裡都會有很多個5塊錢,但並沒有幾個人會隨手拿著冰淇淋,冰淇淋相對於5塊錢的稀缺性與不可替代性決定了人們對它們態度的差別。


我弟弟跟我說,我也不是小氣,你要是要錢,有我給你,沒有我給你借。但想吃我一塊炸雞?門都沒有。


我表示丟了也心痛〒_〒


錢是什麼東西? 錢只是個媒介,用來幫助你實現物質願望。

你高高興興的花了錢,買到了甜筒,慢慢的吃掉這個甜筒就是你當下最興奮最快樂的事。此時,錢的作用的已經結束了。

但是你卻把甜筒掉了,你的心愿破碎了。你還會心疼那錢嗎?

心疼錢的只有你父母,這熊孩子,真是浪費。


推薦閱讀:

為什麼人會迷戀不必要的精緻?
弗洛伊德的書值得看嗎?
「手扶電梯單邊靠站」的規則合理嗎?
弗洛伊德的學說是偽科學嗎?
大腦的「行為性」成癮與毒品、藥物類成癮有什麼區別?心理上有什麼區別?

TAG:心理學 | 經濟學 | 行為經濟學 | 諾貝爾獎 | 瑞典銀行經濟學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