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子推有沒有可能是被重耳活活吃掉?

晉文公重耳亡,過曹,里鳧須從,因盜重耳資而亡。重耳無糧,餒不能行,子推割股肉以食重耳,然後能行。——《韓詩外傳》

介子推割股奉君的時候是怎麼割的?那麼疼真能割得下來嗎?
我答這個問題的時候,因為質疑古代的醫術,做了一個莫名其妙的推理:

這是個陰謀。介子推整個人被吃掉了(或者腿被吃掉然後被丟棄,自生自滅),這就是為啥重耳「漏賞」了大功臣介子推——因為介子推早已經不在了。當然因為隨行少,眾人不知道此事,寫詩質疑晉文公為何沒有嘉獎立功的介子推。(龍欲上天,五蛇為輔。龍已升雲,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獨怨,終不見處所。)怕事情敗露,晉文公可能又找人偽裝成介子推,樹立成「介雷鋒」,又讓此人人間蒸發,「歸隱山林」。最後放火燒山毀滅證據。當然,晉文公也不是徹底狼心狗肺,為了祭奠介子推,命令史官如此記錄,並以寒食祭奠他。

本人工科狗,歷史高中就沒學,想知道有么有啥關鍵的遺漏。


謝邀, @張昕 。

首先,在比較原始的史料中,晉文公沒燒山,介子推只是隱居,應該沒橫死。
比如《左傳》:
晉侯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遂隱而死。晉侯求之,不獲,以綿上為之田,曰:「以志吾過,且旌善人。」
又如史記里說:
子推從者書宮門,有『一蛇獨怨,之語。文公見其書,使人召之,則亡。聞其入綿上山中,於是環山封之,名曰介山……

兩部史書都僅說道介子推隱居不出、晉文公封介山而已,不曾有焚山焚死等記載。

介子推被焚死的記載大概從戰國時代才開始流行,最早的記載首數《九章.惜往日》,裡面說道:
「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
封介山而為之禁兮,報大德之優遊。」

所謂『立枯』,漢朝王逸解釋為『文公因燒其山,子推抱樹燒而死,故言立枯也。』可見傳說到這時候已經基本成型。

但即使在屈原以後,『介子推焚死』的故事仍未被人廣為接受,像《呂氏春秋》里就還是說:「或遇之山中,負釜蓋簦,問焉,曰:「請問介子推安在?」應之曰:「夫介子推苟不欲見而欲隱,吾獨焉知之?」遂背而行,終身不見。」

尤可注意的是《莊子》中關於此事的記錄。
引文之前,有必要說一下史籍可靠性問題:很多人在採信介子推問題的材料時,往往將《晉史乘》、《莊子.盜跖》列於《左傳》、《呂氏》前面,其實很為不妥,因為《晉史乘》早已散佚,今本是明代才有的偽書,淺陋至極;而莊子雖然確有其人,《莊子》一書也確實早於《呂氏》,但《盜跖篇》卻是不可信的,至多出現在戰國晚期或是秦漢時代,對於這一點,胡適、顧頡剛先生都早有指出。所以《莊子.盜跖》作為材料,時間上需排在《惜往日》、《呂氏》之後。

《莊子》里說的是:
「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後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
這一條很有意思:首先,作者認為介子推確實是焚死的,不過按他的語氣,『怒而去』、『枹木』,其中毫無停頓,竟似乎在講介子推怨怪文公,以致自焚而死!此處的含混不清說明,《盜跖》的作者面對的是一個還未完全固定的故事,他滿可以將它隨意改造,以符合道家的賢人烈士的觀念。

西漢之後,文公焚山燒死子推,寒食紀念亡魂的故事已經基本穩定,民間普遍相信這一傳說。然而,『隱居』說還是有相當的生命力,例如:
《韓詩外傳》:介子推曰:……遂去而之介山之上。文公使人求之,不得。為之辟寢三月,號呼朞年。《詩》曰:「逝將去汝,適彼樂郊。適彼樂郊,誰之永號。」此之謂也。
《楚辭.九嘆》:若由夷之純美兮,介子推之隱山。(九嘆是漢人作品)
《說苑》:文公出見書曰:「嗟此介子推也。吾方憂王室未圖其功。」使人召之則亡,遂求其所在,聞其入綿上山中。於是文公表綿上山中而封之,以為介推田,號曰介山。
……
從以上材料足以推見:

  1. 較早的史書傳聞中,介子推是隱居而沒有焚死;
  2. 文公焚山的傳說起於戰國時代,到西漢後定型;
  3. 即使西漢以後,也有材料與『焚死說』不合。

ps:
1,介子推有沒可能被吃掉?
可能性不高。
因為介子推在從亡諸人里地位還是比較高的,與狐氏兄弟、趙衰上下。他的出身雖不明朗,但從狐氏兄弟出生於狐氏(姬姓,戎人貴族)、趙衰之遠祖是赫赫有名的趙叔帶推斷,介子推幾乎不可能出身寒族,否則他不能與晉公子如此親近。
要吃人肉解餓,比賢臣介子推好的選擇多的是,比如那些投擲土塊的野人,比如從亡的僕役小臣等等。

2,介子推離開的原因
介子推有大功而隱居,其中固然有他為人孤傲自矜、恥於邀功的因素,也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在
他在離去前對文公說了一大段話,各書記載不同,但中心意思是相似的,即:文公即位是註定的,不是哪個臣子的功勞,文公不該厚賞群臣,群臣更不應因此討賞。
這話不僅是道德發聲,還有政治上的考量。
在文公的父親晉獻公時代,他採用了士蒍的建議,盡滅晉國的桓、庄之族,消滅了分裂勢力,晉國這才得以穩定。獻公末年改變了想法,分封三個兒子到曲沃、蒲、屈去駐守,便演變成晉內部『一國三公,吾誰適從?』的局面,加劇了驪姬之亂。
基於此,介子推強烈反對文公厚賞群臣,尤其是賞賜土地讓他們得以壯大,希望晉國後代能免於重蹈覆轍。可是文公最終沒有採用他的提議,介子推才不得不離開——歷史證明,文公厚賜群臣之舉的確造就了新的權臣勢力,尤其在地方上,分裂傾向逐代嚴重,後世的公趙之爭、三郤之亂、欒氏之亂、三家分晉,實際上從文公返晉時就已經埋下了禍根。(不過晉國直至滅亡也不分封公子,與列國不同)
漢賦中所說的:「重耳忽推兮,六卿卒強」,正是指這一點。介子推很有先見之明,可惜至察無徒,君王不用其忠言,同僚不賞其孤傲,只好隱居綿上,孤獨終老了。


有一定漏洞..
1、不值得。重耳跟介子推是君臣關係,流亡途中介子推不離不棄。如今受難時我介子推被當成糧食/被拋棄。來日重耳再遇難,你狐偃、趙衰、賈佗、魏犨、先軫哪一個都有可能成為下一個介子推。重耳靠的是人望,重耳流亡之際也只有人望,尤其這種讓臣下離心背德之事,他是萬萬不敢做的,尤其是不敢讓別人知道。否則只要一旦外泄,重耳那是生不如死。
2、要知道在古代想找一個人是多麼的困難?現代社會通緝過的殺人犯還能上電視台去參加相親節目..更不用在一個通訊靠吼的年代了..那麼這樣一來,既然介子推已經是隱士了,那麼就說隱沒了,找不見了,不知道隱哪兒去了,就完事兒了。為什麼要演戲?沒有任何必要,還要擔著被拆穿的風險...不合適...

你的故事太黑暗,黑暗到為了黑暗而不要利益的程度..黑暗到純粹的變成了損人不利己...所以就成了腦洞大開...前者是利益的博弈,對於重耳來說,死跟身敗名裂對比,後者更可怕;後者是理由的欠缺,對於春秋前期來說,找一個故意藏起來的人就是impossible


放火燒山這段兒確實有點奇怪。


有沒有可能?有啊,除非你能證明他活著。
是不是?不知道啊,除非你證明他被吃掉了。
但是這麼讀史就沒意思了,腦洞不是這麼開的。

說到底,大部分人的大部分困擾都是讀書太少想得太多。
------------------------------------------------------------------------------
嘛,看來我一句【讀書太少想得太多】引起了某些同學的誤會,我明明一樓都加了一句包括我自己也有這個問題的評論了誒。
那就多說幾句。
關於讀史嘛,胡適先生有個很棒的方法論: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開腦洞嘛,大膽假設啊,沒有問題啊,可是你得小心求證啊。
怎麼求證呢?傅斯年先生說:「我們存而不補,這是我們對於材料的態度;我們證而不疏,這是我們處理材料的手段。材料之內使他發現無遺,材料之外我們一點也不越過去說。」

以我這微薄的功力反正是找不到介之推被吃掉了的記載的書證物證理證,那這個猜測還是不如束之高閣的好吧。


放火燒山是假的,《左傳》原文沒有。原文結局是「遂隱而死.晉侯求之不獲.以綿上為之田.曰.以志吾過.且旌善人.」
不要動不動就弄個陰謀論,把古人批判一番。


我是介休人


朋友,我覺得這麼想的話,不是沒有可能啊

你這個推理雖然腦洞略大,從邏輯上倒也成立

而且當時的史書寫得也有點含糊

我支持你的看法


除非特喵反人類啊


皇叔很生氣。


我擦,嚇死我了,不過也有一定的可能性,或者重傷而死,就那種醫療條件,而且不只是晉文公一個人吃了,既然大家都干過這件事,那還是不要多說話吧
這一段超級奇怪,跟隨你的人能過百嗎,十九年,你還漏了人,你當人傻啊,晉文公就沒想著給介子推,難道是最後過河的時候鬧翻了,出現了不可調和的矛盾,比如卧底綠帽子之類的事,要知道重耳還是比較記仇的,介子推覺得沒必要君上面前晃來晃去,最好不要互相礙眼,雙方裝聾作啞,結果好事鄰居啥的翻出來,君上情緒激動之下,素性燒山


如果真是燒死了介子推,也不是重耳下令的,而是這幫大臣想要殺死他,因為介子推的不求回報,顯示了其他人的渺小。


這是工科狗再知乎再次被黑~~~


可同患難不可共富貴


推薦閱讀:

「拍兩下手然後出個熊」的遊戲是誰發明的?學名叫什麼?
我國在使用的農曆這套曆法有多牛逼?有哪些神奇之處?
為什麼有人習慣過農曆生日?

TAG:民俗 | 傳說 | 冷知識 | 春秋戰國東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