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國沒有被收錄在《殉節諸臣》中,是因為李定國是病亡,還是曾經為寇的經歷的原因?


其他原因有答主已經說了。
但我更認為李定國這樣彪炳青史的英雄,功績與地位完全不需要滿洲茹毛飲血的野豬皮們來肯定。
不過,韃子乾的一件事是韃史最漂亮的,欽定編纂《貳臣傳》,簡直是把洪承疇,孫可望,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等垃圾渣滓們開棺倔屍扒了褲子叫世人看它們到底褲襠里是個什麼玩意。
明朝覆滅南明滅亡一定程度上是咎由自取,但太多巧合太多間不容髮,真不禁叫人嘆息,真是天欲亡明。如果袁崇煥不殺毛文龍,如果崇禎不殺袁崇煥,如果孫承宗執掌兵權,如果洪承疇沒叛變,如果崇禎拉下面子去南京,如果鄭芝龍不要關鍵時刻弱智,如果朱聿鍵手邊有孫李劉,如果鄭成功別那麼自私,如果孫可望沒反水,如果,如果,如果。如果這些那些戰略關鍵點上有一個能實現,那歷史真可能改寫。
然而歷史沒有假設,流寇逼潰了明朝,然後滿清趁虛而入,巧合啊,花費明朝無數精力撲殺未果、打下北京逼死崇禎的闖賊頭子李自成居然在外出探路時被一堆農民幾鋤頭給刨死了,詐降無數次攪得西南天翻地覆的張獻忠居然路上被流矢射死,兩大短命賊寇政權瞬間完蛋,死了個不明不白。建立南明,弘光帝被李成棟這降了韃子的闖賊活捉,隆武帝也被鄭芝龍獻給李成棟殺了,好吧,殺就殺吧,嘉定三屠,打下江南,毀了兩朝的李成棟居然又特么叛變韃子歸附南明了。好吧,這N姓家奴要歸附那就好好打吧,結果李成棟這傻逼居然不是死在戰場上,而是過河時候被淹死了,好玩。最後永曆帝朱由榔,手下實力最強的李定國劉文秀孫可望本來已經有了雲貴川和兩廣江西部分地區的根據地形式一片大好,但聯絡全國抗清武裝會師時候鄭成功這自私鬼連續多次放南明鴿子數次北大流產,而且孫可望居然自己相當皇帝,繼續上演有明一朝從頭到尾的內鬥自相殘殺,又被韃子撿了便宜,最終李將軍有心殺敵無力回天。。。
看《明朝那些事兒》,《南明史》,《南寧那些事兒》,很多次心中鬱結憤懣熱淚盈眶。雖然每個人都有各自缺點,雖然都做錯了一些大事,雖然最後沒能改寫歷史避免中國再一次被蠻族殖民,但于謙,孫承宗,孫傳庭,盧象升,李定國,劉文秀,張煌言等名字都已被歷史銘記,英雄千古。


兩個原因都算吧。


第一,李定國的名字在《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里是出現過的:

【巡撫四川右僉都御史耿廷籙臨安河西人里居孫可望遣李定國陷河西廷籙赴水死妻楊氏被執罵賊死】

【晉寧知州冷陽春石阡人孫可望遣李定國陷晉寧拒戰死】

【師宗知州徐道興睢州人廉潔愛民孫可望遣李定國陷曲靖脅之迎賊以杯擊賊首罵不絕口死之】

由此看來,李定國被清朝視為賊軍將領,被李定國率軍殺掉的這幾個人,倒是作為殉節之臣被選入了《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

第二,李定國是病死的,沒被視為殉節。同樣是和清軍死戰,盧象升、孫承宗、閻應元等人就都入了《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


當然是因為他是流賊啦。清朝自稱是為了給崇禎報仇才入關的,當然前闖軍和西軍都被視為必須消滅的叛賊。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是表彰明朝的忠臣,要是清朝承認李定國是忠臣,那清朝入關和得天下的正當性就沒有了。



瀉藥,個人感覺李定國未能入這本書是因為他是憂鬱驚病而死,雖然也是因為救護南明,但不符合殉節,所以未能錄入,這只是個人的看法
另,看史書的時候挺佩服此人的


推薦閱讀:

如果南明和清朝當年劃江而治,並且一直相安無事到19世紀中葉,會發生什麼?
為什麼洪承疇愛惜自己衣袍便被判斷捨不得死?
為什麼一讀《湖心亭看雪》就有一種想要流淚的感動?
明朝的文官是怎麼從儒家的理論上說服自己效忠於新王朝的?
假如你是崇禎皇帝,應該怎麼做才能避免明朝滅亡?

TAG:明朝 | 歷史 | 南明 | 滅清復明 | 李定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