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烏合之眾」?「烏合之眾」這個概念對營銷者有什麼啟迪?


  首先,作者勒龐認為人一旦進入群體,就會表現出與他孤獨一人時不同的心理狀態,由此引發的行為也截然不同。即使是再高智商的人也會變得極度愚蠢,易受暗示,他
們更傾向於用感情來思考而不是理性。
很多時候群體的行為往往出自於類似原始人的本能,他們也許會殘暴而狂熱,發泄自己的慾望;也許會慷慨赴難,展現自己的
英雄主義。這兩種情況都可以輕而易舉地從中國20年代的歷史篇章中找到。

  勒龐說,群體是衝動,急躁而且多變的,他們的變化往往取決於他們所受的暗示,而群體又是沒有多少思考能力的,他們用感情來做決斷,所以能夠蠱
惑人心的演講不需要任何嚴密複雜的邏輯,只需要誇大其辭激情澎湃即使演講者本人並不相信自己演講的內容,他也得裝出一副信誓旦旦的樣子來,比如說前幾
年火爆的李陽瘋狂英語,不就是一種狂熱的營銷嗎?群體是一種簡單的生物,他們只知道全盤接受或者全盤否定,缺乏批判性思維,這也就是宗教信仰能夠統治這麼
多年的原因。一旦宗教開始遭到了懷疑,它也就離末日不遠了。

  勒龐還提出,群體是欺軟怕硬的,所以他們需要一個強有力不容批判不容辯駁的領導者。粗看來這一點放在當今世界似乎難以理解,但想想那些鐵腕首
相吧,撒切爾夫人,丘吉爾,還有中國歷史上暴政的君主卻也能把國家治理得繁榮昌盛。另外,群體是具有想像力和善於形象思維的,他們會美化他們的英雄形象,
也只有形象才能打動群眾,成為他們的行為準則,這大概就是戲劇電影能大行其道的原因吧,人們為了虛假的故事歡笑,哭泣,也在不知不覺中被植入了價值觀。

  《烏合之眾》談到了如何影響群眾的觀念,第一,觀念應當是簡單,通俗易懂的,因為勒龐始終堅持的觀點是,群體的智力水平是極其低劣的。第二,
把觀念變成一種感情,運用抽象的含義不清的詞語,比如,民主,自由,平等這些口號式的詞語
,來讓所要傳播的觀念深入人心,因為群體的想像力會美化這些空洞
的詞語,他們的形象思維會讓自己看到自己想看到的景象。那麼,如果事情發生了轉變,如革命以及動亂,一個精明的政治家應該是在不改變事物本質的同時立刻改
變說法,想想我們今天的各種稅,費用,不就是當初的賦役嗎?所以領導者應當怎麼做來控制一個群體呢?首先也應當是駕馭詞藻。第三,給群眾提供希望,即使那
希望只是一種幻覺。
同理也是利用了群眾的愚蠢和誇張的想像力。第四,一次次的重複,其實很多廣告都是運用了這個原理,而廣告中的明星就是能夠影響群眾的榜
樣。第五,讓群體相信什麼,首先得弄清楚他們的興奮點,假裝自己具有與他們相似的感情,然後運用聯想來改變他們的看法。今日紅遍網路的馬佳佳的演講,絕望
的大學生就是這樣一個範例,她痛斥了中國的教育制度,然後灌輸自己所謂的成功學。

  當然,在給群體傳播觀念是千萬不能忘記種族,傳統,政治和社會制度等隱性的力量,群體習慣於它們存在在日常生活中,其蘊蓄著驚人的巨大力量。真正能夠掌握群眾的領袖是因為他們在做著順應民意潮流的事情,即使民意是錯誤的。
  勒龐雖然能夠預見到群體心理出現的問題,卻沒有預見到後時代報紙網路等傳媒的迅速發展,人人都有話語權,一種觀點的出現必然會有另一種與之相
反的觀點出現,任何意見都難以普及。然而,我們依然發現有意見領袖能夠掌握輿論發展的方向,所以,勒龐的警告仍不容忽視,我們應當時刻警惕著被某一種觀念
或某一個人的觀念挾持,同時,管理者也可以根據上述的方法論,用斷言,重複,傳染的手段找到一條營銷自己,營銷自己產品的道路。

  讀完這本書,我發現,迄今為止,全世界做得最好的營銷實際上是宗教,最厲害的領袖實際上是佛祖,耶穌,穆罕默德。唯一悲哀的是,按照勒龐的說
法,才華橫溢,寬宏大量,智力超群者沒有市場,而偏激狂熱的人反而有更多的受眾。也許,領導者應該做的事,是讓先進的概念,產品,運用更加符合群眾心理的
方式廣而告之。


聲明:本答案並不系統,只是類比《烏合之眾》里的「群體」特徵和已有的營銷實踐。而且很多解讀只是個人想法,很可能並不準確。


----------------------------


首先,勒龐《烏合之眾》研究的對象(群體)和營銷學的對象(消費者)並不完全一致。


但是兩者的確有一些共同特徵:

非理性。

思維簡化。

……


「烏合之眾」的主要思想是:當個人變成群體時,會形成集體心理。這種集體心理會使他們的感情和行為與他們獨自一人時非常不一樣。


具體表現為

(1)個性消失,群體智力水平低下。

(2)思想和感情同化

(3)無意識人格(本能)佔據上風。


在《烏合之眾》「群體意見的直接因素「和「群體領袖及其說服手法」等章節,的確可以看到一些營銷技巧的影子。


一、形象

《烏合之眾》認為,理性論證對群體無效,群體更容易被形象打動

舉個簡單例子,對各國民眾而言,溺亡海灘的小難民的照片,比那麼多報道都更有衝擊力。


勒龐還認為,「詞語的威力獨立於它們的真實含義」。

最不明確的詞語,有時影響最大,因為它們會激起群體的想像。比如民主、自由、祖國。

營銷學的例子:


營銷經常利用消費者群體的「聯想」能力。廣告往往會利用視覺形象,讓人聯想到一些別的東西,從而產生「擁有這個產品,就擁有這種特質」的錯覺。


直觀視覺形象的聯想。Gucci的「Guilty」香水,配上魅惑的廣告,直觀視覺衝擊+「罪愛」命名=「我有了這種香水,就有魅惑女人味」的錯覺。

再比如,概念性辭彙引起的聯想。比如,納米清潔粒子,無硅洗髮水,很少有消費者會真正理解這些科學名詞及其意義,但是這不重要。這些辭彙已經足以讓消費者對這個品牌形成「新科技、高大上」的聯想。


此外,「情感營銷」也會利用消費者的聯想能力。有時候,這種手段會勝過理性論證。鑽石-愛情、情侶,蘋果2015年新春廣告《老唱片》。營銷方通過建立兩者之間的聯想,把消費者對另一種東西的感受,巧妙嫁接到產品上。

二、斷言和重複

《烏合之眾》:群體領袖要影響群體,必須要採取斷言(絕對化、極端、簡單)和重複(影響潛意識)的手段。


對於營銷者來說,能獲得最大傳播效力的,往往是簡單、絕對的idea,即使它經不起理性的推敲。


例子:


比如,朋友圈爆款文章:《你弱你有理》、《致賤人:我憑什麼要幫你》,非常簡單且極端的二元對立。樓上答案提到的馬佳佳,《絕望的大學生》也是一個很生動的例子。


勒龐認為,群體只能理解,這種絕對化、極端、形象的簡單概念,他們不能進行理性論證。這也是為什麼只有這種極端的文章才會形成「刷爆朋友圈」的爆款。


第二,重複廣告,重複其實是一種很常見的修辭手段,也廣泛應用於廣告,可以簡單粗暴地讓消費者形成產品認知(awareness)。比如,伴隨我們長大的腦白金廣告,不斷重複的簡單slogan和視覺形象,不管消費者喜歡不喜歡,反正記住了。

三、暗示與傳染

勒龐認為,群體容易受暗示,容易互相影響,互相傳染。


例子:

病毒式營銷、口碑營銷。比如,太子妃升職記在社交平台上的病毒式爆紅。有多少是真的覺得太子妃好看,有多少是被周圍人「安利」、影響、暗示而追劇?

這類的例子其實很多,這種「看別人在做,我也做做」的心態經常被營銷方利用。比如,各種朋友圈的抽籤遊戲、測試遊戲。


狂熱的粉絲營銷:果粉、小米,無論是線上的粉絲群、貼吧、論壇或是線下的新品發布會、粉絲沙龍。品牌的忠實粉絲變成產品的」自來水「(ambassadors),帶動其他用戶。按照勒龐的說法,群體容易形成宗教感情,此時,他們已經喪失批判能力,而是像狂熱的信徒那樣無私向周圍「傳教」。

四、意見領袖

勒龐在書里指出,成為群體領袖必須要具備的幾個特徵。

首先,要有名望。這種名望可以來自財產、職業(法官、科學家)、社會地位。

其次,領袖一定要成功。比如拿破崙正是通過一次次勝利逐漸被神化。反觀,喬布斯也是重新成功以後,才漸漸被大眾封神。

此外,領袖往往偏執、無視他人意見,面對群眾,他需要出言不遜、毫不妥協。


例子:

這一點在各種品牌和媒體一起的造神運動中很常見,比如:喬幫主、雷幫主、羅永浩……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勒龐對於群體的解讀可以直接代換到營銷學的消費者洞察中。

勒龐對群體的描述本身就是絕對化,且建立在特例上的。


而且,消費者不一定處於群體中。當消費者更多作為個體思考時,就不一定會被群體影響手段掌控。現代傳播學的「主動受眾」(active audience)理論認為,消費者對內容的解讀有其主觀能動性。比如Tom Fiske認為,受眾也可以反抗和逃逸內容。對比在營銷中,品牌、營銷方並不一定能完全控制消費者的所思所想,上述他們影響消費者的手段和做法,也可能遭到受眾的抵制。


此外,營銷學對消費者的決策機制也有很多研究。很多情況下,消費決策依然是複雜、多因素的,理性依然發揮重要作用,比如一些高價且性能導向產品(如電腦、汽車等)。


烏合之眾是本書呀,他在群體性心理方面提出了許多關鍵性問題和開拓性的意見,雖然現在看有些觀念未免極端和不準確,但在當時是開闢性的,對於營銷者,我認為是主要說明消費者群體的心理和單個人是不同的,作營銷要因之改變。


剛看完,說一下我作為營銷人的讀後感。
1.群體定義:給群體進行一個形象的塑造,對群體自身框定行為枷鎖和準則,並進行心理認同。(我們常在營銷角度中用到的消費情境塑造)
2.群體煽動:孕育情緒,通過斷言,渲染和重複,加深群體的印象,進入品牌崇拜的無意識狀態。
3.塑造楷模:明星代言,意見領袖參與都是手段。
4.儀式感:群體參與,群體喧嘩,讓人徹底參與其中。

想想喬布斯還在時的蘋果吧。


營銷中製造傳染性暗示,運用「斷言」、「有效的重複」和「榜樣的力量」。
刺激目標客戶想像力,建立鮮明的形象,不作多餘解釋,簡單明了不妥協,引導群體形象思維而非推斷。

不同於以往的利用七宗罪,這裡是講群體的弱點,所謂的在群體里個人智商一下被拉低了~


書中提到群體總是善於形象思維,對於鮮明的形象總會有很深的印象,因此可採用一些鮮明的圖案來刺激目標客戶達成營銷目的。另外群體總是容易受到言之鑿鑿,信誓旦旦的語言的煽動,因此營銷時不妨採用一些堅決的,果斷的類似口號般的宣傳語。


作業自己寫


烏合之眾這本書主要說的是「異類烏合」的特點,即沒有相同的社會地位、宗教信仰等各色人等聚集之眾。當人們聚集到一起變成「群眾」的時候,智商一般都比獨自一人時要低,所以容易激動,易被慫恿,易變。
對於營銷者,應該還是要研究「同類的烏合之眾」特點...


推薦閱讀:

TAG:市場營銷 | 心理學 | 產品運營 | 網路營銷 | 戰略 | 發展 | 策略 | 烏合之眾書籍 | 心理學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