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地區不習慣用東南西北指路?
單位的同事問我:為什麼你們喜歡用東南西北?
我有些疑惑,不用東南西北,用什麼?
四川的麻將都不帶東南西北中的
在我們大長安,道路就跟圍棋盤似的規整,命名也是簡單粗暴:東大街、南大街、北大街、西大街;東一路、西一路、東二路、西二路…直到東八路、西八路;還有數不清的經一路、經二路…經X路…緯一街、緯二街、緯X街…反正我知道至少有緯二十八街…!
你永遠不用擔心迷路,沿著一條道,總能走到地兒…
我一直以為這個世界就是如此簡單,可是水能載舟,亦可賽艇啊(」゜ロ゜)」我竟一直天真了二十多年,直到有一天我到了重慶…「你在哪呢?我咋看不見你?NTM手機定位跟我不是已經重合了嘛!你到底在哪?東邊?西邊?啥?我頭頂???」
(重慶航拍)評論里大重慶銀說他們地形是3D的,簡直形象生動到沒朋友!!!
南北方地理條件(地形、水文)不一樣的緣故。
說說我的親身經歷吧。
我是湖北人,11年國慶第一次到帝都。當時在帝都遊玩,每次問路的時候,人家都是說:你走到前邊兒那路口,向西(東、南、北)拐之類……而在我們這兒,一般都是說「走到前面往右拐」之類。
地理條件的差異,決定了城市街道的布局和走向,而城市街道的走向直接決定了人們對方位的表述方式:
樓主所說的北方,如果沒猜錯的話,應該是指華北平原和黃淮海平原地區吧(下圖的河北、河南、山東、江蘇),在地形超級平坦(當時在火車上第一次看到華北平原一望無垠,我這個南蠻驚呆了!),普遍缺乏能支撐整個城市發展的河流的情況下,把城市(聚落)建成規則的方形、多邊形或圓形(華北平原許多自然村就這個樣子),既符合中國傳統的」天圓地方「、」坐北朝南以擁天下」的世界觀,也便於城市規劃布局和內部交通;
而對於秦嶺淮河以南的南方(自從上大學見到許多來自兩廣、福建、海南的同學後,我都不好說湖北到底算不算南方了……o(╯□╰)o)城市來說,多山丘陵的地形,水網密布,城市街道無不依地勢、河流走向而建,不會嚴格遵守與東西南北正方向平行。
中國中東部地形圖:
我拿帝都和武漢來舉例子。
下面是帝都的地圖:
人在看地圖時會有一個大致的坐標點區域(就是你看地圖第一眼要尋找的地方),然後以此區域為參照,來確定地圖中其他事物的位置。而就帝都來說,無論是哪一點為坐標點,你去表示其他地點時,都可以很方便地用東西南北說出它的位置。這也就是北方人用東西南北指示方位的緣故。
下面來看看江城武漢:
你看武漢地圖,「江城」之稱不是蓋的,長江對武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整個城市就是在長江、漢江交匯而分隔成的3塊靠近河流的區域(武漢三鎮是也:漢口、漢陽、武昌)上發展起來的;再加上武漢市區內是有一些低矮丘陵的(龜山、蛇山):所以整個城市的道路基本是按照與長江或漢江垂直的方向建設的,有的當然還受到地勢起伏的影響。
如果像北方人那樣用東南西北來指示位置,那是難以表述清楚的(北偏西30度?誰沒事兒身上帶一指南針。。。)所以當別人問路的時候,最好的回答是:從這兒一直往前走,走到第二個路口,左拐一直走,看到某某大樓(總之是一個很好辨認的地標建築或廣告牌),就是了。
這就是我們南方人不習慣用東西南北指示方向的緣故。
作為在重慶生活了6年的人 告訴你 重慶這種立體化的山城 東南西北根本就沒意義 單行道 環線 無處不在 兩路口在菜園壩上面 說的就是上面 上面 正上方 PO主去體會下吧
有一個很重要的東西,我發現大家都沒有提到。
- 東南西北是絕對方位系統,與站位和面朝方向無關。前後左右是相對方位系統,與站位和面朝方向有關。
- 東南西北是人規定而且需要學習和練習的方位系統;而前後左右是人先天可以辨識的方位系統,自然就會。
然我胡亂猜想一下,為啥南北方願意用不同方式定位的原因哦,這不要太先認為北方城市棋盤樣南方城市曲曲彎彎是原因,這很可能是和方位系統一起產生的,confounding而已,不是說誰是誰的原因。
就像上面 @游凡 說的一樣,華北地區地廣,幾百幾千里的大平原,甚至大沙漠,這樣會比較缺乏明確的自然地標。來一個極端例子:
如果你給一個人在沙漠中指路,說「走到那顆枯死的胡楊下往右走,然後走到沒有枯死的大榆樹下往左走~ 」
這是不是透著一種濃濃的不靠譜感?~ 我要分不清這兩種樹呢? !要是榆樹也枯死了呢?!
就算不是大沙漠,下面的這種華北平原,是不是也是很難找到什麼定標點呢?
而南方地區就好很多,有很多山和水,這就是自然的路標呀!古人不開山挖煤或者煉水泥,山是永恆的!水就更好了,不但是永久路標,同時還有水流方向,這大大方便了認路。
比如,說「...你走到山下,往右看有一條河,然後沿著河水流方向往前走就到了...」,多靠譜!
那北方人咋辦呢?好吧,沒明確地標地點就回不了家啦?好吧,用前後左右這種明確地標點related的相對方位系統是不靠譜了,只能創造一種絕對方位系統了。
太陽是最明顯的路標了,把升起方向定為東,落下方向定為西,中午影子方向定為北,剩下的是南,這就好了!
在北方使用這個比較複雜的絕對方位系統,除了被迫於沒有路標之外(想想極限的大沙漠里,用前後左右就是作死呀),還有一個便利條件,就是一般來說太陽都是斜射,這樣很容易辨別方向。而如果在南方,中午太陽在頭頂,插一個棍子在地上,發現一邊兒有很小的一點兒影子,你說是影子指向北方呢?還是我棍子插的不直呢?!然後每次重新插都有新的結果~ 要崩潰~
再加上自古北方是政治軍事中心,野戰軍隊一定要靠地圖和指南針以及太陽和星星定位的,而這些人成功之後建立的政權大家都有著深深的東南西北的認知,建出的都城就是軍營的翻版,橫平豎直正南正北。
南方的城市,好多都是村鎮、漁村或者小港口逐漸發達而來的,都是早期settler根據以及的方便修建的。多數人不會有橫平豎直南通北達的執念,只要方便就好,所以沿著河、山、湖建出來一個彎彎曲曲的城市幹道是很合理的,所以大家也就不必認東南西北了。這也就是為啥那些方方正正的城市,比如北京、西安和南京都可以既稱為「城」也可以稱為「市」,原因是過去有很強的軍事堡壘作用,這是「城」的來源;同時周圍又有賣東西的地方,這是「市」的來源。而絕少會把上海、天津、大連稱作城,只有稱作市。
關於這個問題我剛好讀到過。 @游凡所說的問題本質上是南北方街道建設方式不同的問題。總的來說,北方平原廣闊,街道更加橫平豎直,順應東西、南北走向。而南方河網發達,多有丘陵。城鎮街道往往依河、依山而建,曲折較多,故不注重按照東西南北排列。所以南方人對「東西南北」相對更不敏感。
一下內容引自北京大學胡兆亮教授的《圖說中國文化地理》:
地形和水文對中國南北城市設計影響顯著。南方丘陵起伏,河區縱橫,故城市街巷布局離不開山和水。街巷通常依水而建,順山展開。
水鄉街坊循山水彎曲傾斜……,故南方人的方向觀念較弱,指路時一般說左拐、右拐,而不言南北。北方河流大都沒有航運價值,多洪水災害。近河的城市往往與河流「近而不挨」,避水而建。北京、西安、濟南、鄭州等城市都與河保持一定距離。過去北方城市街道通行馬車,寬直舒展,多數街坊成棋盤格狀,氣勢雄渾,方向端正。……北方人指路常說向東,向西,向南拐,向北拐。整齊端莊的街道格局將東南西北方向感深深嵌入北方心中,
北方地處平原,有能力發展方方正正的街道格局。而南方平原往往被河流、丘陵分割成破碎的小塊,難以建成棋盤式的城鎮。
下圖是中國地表粗糙度圖與中國主要河流分布圖。圖片分別來自 @WaterOrz以及中國地圖全圖(河流水系分布圖)_中國地圖查詢。
可以看出,南京、武漢、重慶等城市依水而建,重慶市建在地表粗糙度較大的位置,故而街道布局不可避免地受到河流與山地的影響。
下圖為這幾個城市的主城區地圖:
重慶:
重慶依長江而建,街道又多順應丘陵走勢,十分曲折。在這種情況下說東西南北不如說「順著這條路第二個路口左轉」方便。
武漢:
武漢被長江、漢江分為了三鎮,城內還有許多湖泊與河流,街道多依水而建,難以形成棋盤格局。
南京:
流經南京的長江、秦淮河基本構建了舊南京城的交通骨架。
而相反,避水而建,並處於一馬平川的華北大平原的北京、鄭州,以及處於平坦的渭河谷底的西安,就有能力將城市建成方方正正的形狀。
北京:
圖有點老。但是還是可以觀察到除了環線,北京的各個「小型」道路也基本是沿東西、南北向建設。在老北京,不按東西或南北走向的街道非常少見,會被特殊標識,如煙袋斜街,沿著河流故道建設的上斜街、下斜街等。
在這種方方正正的街道上行走,只要知道東南西北和大致的距離,一般能夠輕易到達目的地。
鄭州:
西安:
下圖為漢長安,也是棋盤式布局:
那麼如果南方某處平原平坦廣闊,是不是也有建成方方正正的城市格局的可能呢?答案是肯定的。蘇州就是一個例子:
-----------------------------------------------------------------------------------------------------------------------------------------
北方比南方更愛用南北指路的另一個因素可能是北方的太陽比南方更靠南一些,並且北方晴天較多,更容易通過看日頭迅速判斷東南西北,而南方不具有這一特點。
-----------------------------------------------------------------------------------------------------------------------------------------
總結:南方人不常用東南西北指路的原因在於南方街道曲折,不像北方一樣方方正正。更深層的原因是南方河網彌補,丘陵縱橫,限制了街道的發展。如果南方某地擁有開闊的平原(如蘇州),也是有建成棋盤式格局的可能的。另外,南方多雲霧,南北方向太陽高度角較大,也可能是南方人不常用南北指路的原因。舉個例子吧,西安和北京這樣方方正正的城市,是非常容易區分東南西北的,本身環路建設就是很規則的,在這兩個城市區分方向自然常用南北走向。但是,如果在成都(道路不規則)或者是青島(由於海岸線和崎嶇地形限制),即使想去分清南北方向也是很困難的,因而這兩個城市的人更常用其他方式辨別方向。
所以,我覺得用不用東南西北指示方位跟南北方沒有太大聯繫,主要是跟城市的布局有關係。
作為一個在東北生活了幾年的南方孩子,說說我的體會。
在南方的時候我包括周圍的人都不用方向指路,到北方之後本人方向感突然爆強,經常震驚到身邊的北方同學,出門上街隨時能找到東西南北。
上面都說得很好,一個是地理,城市規劃的原因,一個是思維模式和生活習慣的原因。這裡我想補充一點,不知道有沒有共性:地圖因素。
在家鄉生活了十幾年,熟悉到閉著眼睛都不會迷路,從來沒有看過家鄉的地圖,只有一個粗略的方位感,粗略到廣東在南邊湖北在北邊……可是當我知道我要去瀋陽讀書,從填報志願到平時出門都要查閱地圖,尤其有了智能手機之後,經常要一邊走一邊把自己想像成谷歌地圖裡那個帶箭頭的點,不知不覺就練就了比較好的方向感。
另外,街都是南北向,路都是東西向的,加上北方直來直往的道路,很難不分方向啊。
由於地形地貌決定的:
南方多山水,人們依山水建村落建城市而居;道路也是如此;大一點的南方城市都是依水而建,看看上海,一條黃浦江彎彎扭扭,而整個上海的街道也隨之彎彎扭扭,所以具體決定一個地點時候用東南西北無法準確描述,不如前後左右來得明確;
北方以平原為主,建築和道路都是橫平豎直,用東西南北能更好的描述方位;
無他,因地制宜而已。
作為南方人,我周圍的人都用東南西北指示方位。
這個答案單指成都的情況。
我認為成都人不用東南西北而用左右前後的一個原因可能是:成都傳統意義上的「東南西北」定義和正確的東南西北定義有區別。
這張圖上可以看出,成都傳統的「東南西北」定義的一個特點在於:它和真實的東南西北方向順時針轉了30度左右。
上述結論又是由於成都自古以來特殊的中軸線造成的:它基本沿北偏東30度方向。(可以參考這一個問題:成都的路網為什麼與東西走向呈三十度交角傾斜的,而不是正東正西正南正北的道路走向?)
於是,當你在成都用東南西北描述時,對方向定義的混亂會讓人們感覺不方便。久而久之,可能人們就會更傾向於用前後左右來描述了。因為南方多河湖港汊山地丘陵,無法做到北方大平原城市那樣道路橫平豎直。
就拿魔都來講,一般不用東南西北指路的,因為魔都都是這樣的路。我截了百度地圖的圖給你們看看魔都的路是多麼扭曲多麼不規則多麼不按常理出牌!
這是老城廂,就是以前的上海縣城,這環形的一圈,上半圈是人民路,下版權是中華路,你告訴我怎麼按照東西南北指路?
這是五角場地區,像不像蜘蛛網?來魔都十幾年了,我反正沒搞清楚五角場這裡的「國X路」和「政X路」到底是個什麼規則!
這是浦東中華造船廠附近滬東新村浦興路街道。你有沒有發現利津路、五蓮路、博興路、長島路這四條路是半圓形依次排列近似平行的?走著走著方向就變了!
這條彎彎曲曲的紅線是我描出來的華山路。你從靜安寺出來沿著華山路往南走,好端端地就突然發現自己走到了常熟路上了,華山路竟然90°大轉彎轉掉了!然後彎彎曲曲通到徐家匯!
南京路和延安路從外灘一直往西本來是平行的,可是他們倆居然在一個叫華東醫院的門口交匯了!我一開始知道的時候內心是奔潰的!後來也就習慣了!
城市分東西南北,在古代就有,不過古代城牆內的市場規模小,所以還是比較好認的。就說廣州吧。越秀山那塊的方位應該是有秦以來的廣州老城一代吧。那一坨的東西南北也是分得出來的。但是隨著城市規模擴大,尤其是沒了城牆以後,就不這麼玩了。比方說在廣州大學城裡,要是分東西南北,估計就迷路了,這種事兒我干過。
另外就是,正南正北的分布,在北方可以具體到村一級的。在南方,其實也是受光照等各種條件影響的,但是路就不一定了,受山水影響比較大。但縣城的話,按照規模,早期應該也是有正南正北的說法吧。就黃土高坡那千溝萬壑里也是這樣,我去宜川縣城,那麼曲折的蜷縮在溝壑之間的縣城街道也分個東西南北的。當然隨著規模擴大,還分個卵啊。
你見過魔都上海的路么?
不太同意得票第一的說法 @王廣宇 ,這裡稍微說說自己的看法。
我是湖北人,在青島上的大學,所以應該還是有一定發言權。
我覺得南方人對方向的辨別更多是用前後左右的,這並不是說南方人不分東南西北,只是這兩套方位系統,南方人脫口而出的肯定是前一套。比如,在指路的時候,南方人更多會說:……第X個路口往左拐。而不是:……第X個路口往北拐。而且我敢打賭很多南方人跟我一樣到了一個新地方必須找到太陽才能判斷東南西北!!!
而北方人對東南西北的概念已經完全烙在腦海里了,舉個例子:
我室友(大山東人)和我在是宿舍窩一起在同一台電腦上看片,座位略擠然後他突然脫口而出:「你往北邊挪挪!」 瞬間我和我的「小夥伴」都驚呆了,思索了半天,哪邊是北啊?後來反應過來後大罵:「操,你不會說往左邊移?」然後他又不假思索:「左邊是那邊?」 我再一次驚呆!而這貨不管到什麼地方總是能清晰的分辨東南西北,即使是在道路亂七八糟的青島!!!
您到過成都嗎 成都指路都是"前面倒左然後邊走邊問吧 我只能幫你到這了"
如果到位於一環路南一段的川大老校區 這個情況更嚴重 你知道我大三的時候為什麼整天躺床上看小說或者聽歌嗎 因為不認識上課的路啊!
我分不清東南西北,真的,鬼知道天上的太陽是從哪邊出來的,又沒有軌跡
成都經典的指路四字金句「抵攏倒拐」!
北方也不一定,我們天津因為租借時期外國沿著海河橫平豎直的修路,所以現在幾乎沒有正南正北的路。
請不要強行劃分、代表、定義南北方!!每個城市因地形、習俗,每個人因年齡、習慣都不一樣。
看到很多答主都拿上海的某某路舉例子,但我記得大一時很多同學都吐槽過上海老一輩的大叔大媽指路時喜歡說東南西北表示找不著北。
後來去了北京,那是導航軟體已經流行,喜歡研究地圖的我每每在路上指出東南西北,身邊的北方小夥伴也常說懵逼的。
所以,請不要用你在某幾個城市從某幾個人那裡得來的結論覆蓋半個中國!我們的國家很大,不同地區之間有很多不同,但絕沒有你以為你知道的那麼多那麼大!
推薦閱讀:
※怎樣培養方向感?
※怎樣利用太陽辨別方向?
※有多少可以拯救路痴的常識?
※方向感特別差是一種什麼體驗?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夠訓練提高?
※為什麼有的人方向感很差(路痴)?是什麼決定了人對位置和方向的辨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