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伯拉罕生命中的七次突破!你也能經歷!(音頻)
(請擊點圖片上方藍色的
「
生命季刊
」
,選擇
「
關注
」
,您就會每天收到生命季刊播發的文章)
更深的生命與事奉
(5)
文/滕近輝牧師
生命季刊微信專稿
(音頻為滕牧師「更深的生命與事奉」之五,洪彪弟兄朗讀)
聲音資源載入中...
本文為「更深的生命與事奉」系列之四,請閱讀:
1.深度文章: 悔改的三大步, 你經歷了嗎?(含音頻)
2.深度文章:自然人的事奉, 還是屬靈的事奉(音頻)
3.深度文章: 向外涌流的生命與事奉之河(音頻)
4.你要更多得著聖靈,還是更多被聖靈得著?(音頻)
攔阻的突破
——亞伯拉罕生命中的七次突破:以祭壇回應神的顯現
上文我們所注意的是進深與紮根,現在要看
「
突破
」
。因為在追求進深與紮根的道路上常常遭到攔阻,所以必須有突破。
亞伯拉罕是一位蒙深恩的人,是信心之父。在蒙恩的路上我們當效法他,在信心的路上也當效法他。他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寶貴的榜樣。當神向亞伯拉罕顯現時,亞伯拉罕就為那向他顯現的耶和華築了一座壇。祭壇所代表的是奉獻,他對神的回應是奉獻。他與神面對面,這種經歷必定在他的生命和事業中產生重大的改變。在亞伯拉罕的身上,我們能看出這種改變。我們在生命中與神面對面,產生了我們生命長進中的里程碑。約伯身上的大轉變,可以從他所說:
「
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
」
中看出。風聞的認識是膚淺的,缺少真實性,親眼看見才是真實。他與神面對面帶來極大的轉變。每一次神向亞伯拉罕顯現,都為他帶來啟示和恩典。因此亞伯拉罕在與神面對面之後,就把自己獻上。他在這一種回應中蒙恩。神帶著恩典向他顯現,亞伯拉罕在回應向他顯現的神時蒙恩。
多少時候,神伸出雙手,要將豐富的恩典賜給我們,但我們對祂沒有回應,結果恩典臨不到我們的身上,我們因此受了何等大的虧損。一個真認識神的人,必定會漸漸有所轉變。西國弟兄姊妹常說:
「To know God is to love Him, and to love Him is to serve Him
。
」意思是「
認識神的人必愛神,愛神的人必事奉神」,這是必然的結果。神向人顯現的結果使人認識祂,凡認識神的人必有兩個回應:第一是愛神,第二是事奉神。愛神是心裡的回應,事奉神是在行動上的回應。感謝神,我們愛神是因為神先愛我們。我們事奉神,不是因為我們自己願意事奉祂,乃純粹是回應神的恩典。是神主動,奉獻和事奉是向神的回應。但我們並非一直都被動,我們從被動的回應,轉到積極的渴慕神,愛神,事奉神。
讓我們看神如何七次向亞伯拉罕顯現,和亞伯拉罕為向他顯現的神築壇的回應。在這七次築壇的回應中,包括了七種突破。亞伯拉罕在這些經歷中,一步一步地進深。在我們的經歷中,若沒有突破,就很難進深,因為有攔阻。突破是超越攔阻。願神在我們的生命和事奉中賜下轉變。
(一)自我中心的突破(創十二
7
,
2
)
創世記第十二章七節:
「
耶和華向亞伯蘭顯現,說:我要把這地賜給你的後裔。亞伯蘭就在那裡為向他顯現的耶和華築了一座壇。
」
神向他顯現,他為神築壇,這是多麼寶貴的回應!築壇顯出他對神的信心和向神的奉獻。他所築的壇是祭壇,包含了奉獻,禱告和感恩。
我們對神應有奉獻的回應:每一位弟兄姊妹都應該將自己奉獻歸神。這並不是說人人都要全職事奉,乃是人人都當為主而活。向神獻上自己是把主權交在祂的手中,將自己擺在祭壇上。我們向神獻上自己不單是效法亞伯拉罕的築壇,更是回應神的愛。
「
亞伯拉罕為向他顯現的耶和華築了一座壇,
」
是因耶和華第三次向他顯現。亞伯拉罕向神三次的顯現都有回應,這三次回應代表三次突破。
使徒行傳第七章第二節提到神首次向亞伯拉罕顯現。那時他住在米所波大米,尚未去哈蘭。神對他說:
「
你要離開本地和親族,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方去。
」
感謝神,他聽從神的呼召:
「
他就離開迦勒底人之地住在哈蘭。
」
這樣的回應需要何等重大的決定。故鄉的一切是人們所熟悉,所眷戀、根植的所在。但當神召他離開的時候,他就毫不遲疑地遵命出去。這說明人若要進入那因聽從神的話而得的祝福中,必須先放下自己和所熟悉與喜愛的一切。這件事不簡單,不容易。放下自己就是突破自我中心。結果亞伯拉罕和他的全家有了一個徹底的大遷移。這一件事在屬靈的路上非常重要。
弟兄姊妹們,我們對神的回應也應該是離開自我中心的境界,讓神帶領我們進入屬靈的迦南。
一個月前,我去台灣參加第四屆青年宣道大會,是校園團契所主辦的。有一個晚上,校園團契的一位同工傳講奉獻的信息,結束時他發出呼召,約有四百位弟兄姊妹響應。那一次呼召的重點是全職事奉的呼召,不是一般的呼召。當時有多人受感流淚,心中充滿感謝。那些應召的弟兄姊妹突破了自我中心的境界,將自己放在祭壇上。在那些奉獻的人中,有人過去已經奉獻,後來又收回。這使我想起祭壇四圍還安上銅網,是為著承接燃燒時彈起來的祭物,使它們不至於落到地上(參出二十七
4
、
5
)。感謝神,雖然有人忘記了他過去的奉獻,但神沒有忘記他們,再把他們帶回到祭壇上。
(二)
「
次好
」
的突破(創十二
4
)
亞伯蘭第二次的回應是神第二次向他顯現所引出的。創世記十二章一節記載這一次顯現:
「
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
」
第四節說出他的回應:
「
亞伯蘭就照著耶和華的吩咐去了。羅得也和他同去。亞伯蘭出哈蘭的時候,年七十五歲。
」
神這一次顯現是在哈蘭地。亞伯蘭離開他的故鄉迦勒底的吾珥之後,他走了一段路程,到了哈蘭,就停留在那裡。神再向他顯現,重述祂原先吩咐他的話:
「
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
」
並且以應許鼓勵他。亞伯蘭再次接受耶和華的吩咐,就出了哈蘭,繼續前行。
這是第二次突破,那就是
「
次好
」
的突破。亞伯蘭順從神的旨意,走了第一步,但他沒有繼續前行,停頓了下來。也許他覺得差不多了,他選擇了次好的就滿意了,但神不滿意,神要他得著最好的。回應這一次耶和華的顯現,他就起來
「
照著耶和華的吩咐去了。
」
亞伯蘭出哈蘭的時候,年七十五歲。許多人到了這個年齡,已沒有雄心大志。亞伯蘭因為回應神的顯現,卻繼續往前。
弟兄姊妹們,事奉神不應出於自己的雄心大志,事奉是向神的回應。一個天性軟弱,缺少進取心的人,仍然可以因著神愛的激勵,剛強勇敢起來,靠著主奔走前面的路,愛主事奉主一直到底。弟兄姊妹,神所注重的不是我們的天性,乃是我們對祂呼召的回應,與對祂的奉獻。有了這些,神會負責其他的一切。
我們在事奉主的路上心裡可以安息,因為我們深知神是成全諸事的神,不是靠我們自己的掙扎及努力。我們只要心裡安息,相信神主宰性的恩典。我們經歷了不少事,是我們自己做不到的,甚至不想去嘗試。但是神的恩典臨到我們,祂帶領、指示、加力量,結果得以成全。感謝主,全是恩典!弟兄姊妹們,我們若認識神主宰性的恩典,我們就能在事奉中享受安息,享受神大能的手緊握我們軟弱的小手,來奔走愛主、事奉主的道路。
我們在回應神的時候,要謹防以次好代替最好。羅得的故事是最好的例子:當天使將他們從所多瑪,蛾摩拉領出來的時候,要他們往山上逃跑,不回頭,不在平原站住。但是羅得作了一個可憐的選擇。他對天使說:
「
看哪!這座城又小又近,容易逃到,這不是一個小的么;求你容我逃到那裡去,我的性命就得存活。
」
那小城名叫瑣珥。羅得選擇瑣珥的理由是又小,又近,又容易逃到。他心中如此想,向天使這樣求,神的使者就這樣應允他。
我們的容量多麼重要。神的恩典浩大無邊,但是我們的容量決定我們得著恩典的多少。把一個瓶子投入浩瀚的海洋中,只能將瓶子裝滿。我們領受神豐盛的恩典的限度在於我們的容量,所以我們當求神擴大我們的容量。不是為自己圖謀大事,乃為神的國度。我們當立大志,定大謀,保持純正的動機,這樣我們才可以期待神做大事。我們的神是大神,偉大的神要借著人作偉大的事,所以我們必須擴大對神恩典的容量。
(三)環境控制的突破(創十二
6
)
創世記第十二章六至七節記載耶和華向他第三次顯現,和他所作的第三次回應:
「
亞伯蘭經過那地,到了示劍地方摩利橡樹那裡,那時迦南人住在那地。耶和華向亞伯蘭顯現,說,我要把這地賜給你的後裔。亞伯蘭就在那裡為向他顯現的耶和華築了一座壇。
」
這次顯現的背景是當亞伯蘭到了迦南地,發現已經有人佔了那地,似乎神的應許落了空。就在那時候神向他顯現,向他重申將那地賜給他後裔的應許。亞伯蘭相信神的應許,不顧眼前的環境如何,仍為向他顯現的耶和華築了一座壇,感謝祂的應許。這感謝十分寶貴,他在得到應許成就之前就感謝神。這一種信心神十分寶貴。一個感恩的人必多蒙恩典,神喜悅感恩的心。在神施恩的過程中,有人先感恩,也有人先抱怨。神必然欣賞那重視祂恩典的人。
(四)眼光和觀念上的突破(創十二
8
)
第四個突破記載在創世紀第十二章八節:
「
從那裡他又遷到伯特利東邊的山,支搭帳棚。西邊是伯特利,東邊是艾。他在那裡又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求告耶和華的名。
」
亞伯蘭這一次築壇饒有意義。從聖經地圖可以看出,伯特利和艾是高地。從這裡下望約旦平原,可看見其肥沃和富庶。當他遠遠看見神應許他的美地,心胸和眼光大為開擴。他深被神浩大的恩典所感動,就築壇奉獻感恩的祭,這是他屬靈眼光和心胸的突破。原來所看見的只是摩利橡樹下的一隅之地,如今他登高遠眺,看見了應許之地的遼闊肥沃。從他新的感受中,向神發出新的回應。
弟兄姊妹們,我們在眼光上,心胸上要突破。我們的心胸與眼光不要狹窄。神的計劃偉大寬廣,恩典豐富無限,我們的眼光也當開廣。
四、五年前,中東六個國家不同宗派的傳道人,有一次退修會,與會的有百餘人,我應邀去講道。有一次,一位同工在散會後帶我同登毗斯迦山,就是摩西離世前所登的那山。我在山上遙望神要賜給以色列人的美地。摩西雖然因為曾違背神的旨意,受了虧損,不能和神的百姓一同進入美地,但神還是讓他看一看美地,他為此就心滿意足,知道神必帶祂的百姓進去得那地為業。神的百姓不會停留在曠野,神的計劃必不半途而廢。保羅說:
「
我深信那在你們心裡動了善工的,必成全這工,直到耶穌基督的日子。
」
(腓一
6
)深深地相信使我們在時間中看見永恆。保羅看見主耶穌的日子,深信主必成全一切。
(待續)
滕近輝(1922-2013),資深華人教會牧師,神學教育家。本文獲滕張佳音師母授權生命季刊在微信公眾號中以原創發表,本文版權為滕師母所有,歡迎弟兄姊妹轉發,請務必註明作者,切勿修改內容及印刷出版。
===========
如果您是在朋友圈中看到這篇文章,請點擊手機屏幕的右上角,然後
「
查看公眾帳號
」
,點擊
「
關注
」
即可。
您若有任何問題,可以直接回應或評論。
「
生命季刊微信平台牧師團
」
將為你解答疑惑。
生命季刊微信公眾號:
cclifefl
生命季刊網頁:
https://www.cclifefl.org/
擊點左下角
「
閱讀原文
」
,即可看到生命季刊的視頻短片及文章。
主內弟兄姊妹若願意支持生命季刊微信文字事工,請按住下面的本刊微信專用二維碼,然後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為本刊奉獻:
推薦閱讀:
※ANDROID音頻系統散記之三:resample
※我花了半個小時時間,做了一個730w播放的抖音視頻
※使用iZotope處理音頻(去噪和修復)
※用數據理解玄學<一>——從dB說開去
※音頻指標簡介及測試原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