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弗 | 意識到自己生活貧乏和無意義,是人們厭煩感的主要來源
當一個人面對無窮的機會時,
無可避免會看不起現在。
▼
在—個行將被同化的少數民族裡,
最容易被群眾運動吸引的,
是最有成就和最沒成就的兩類人。
▼
與尊重生命財產的人相比,
罪犯在擁抱一件神聖偉業之後
會
更願意拋頭顱、灑熱血。
▼
人們會感到厭煩,
主要是他們的自我讓他們厭煩。
意識到自己生活貧乏和無意義
是人們厭煩感的主要來源。
▼
悔恨與悲憤都可以驅使人走向同一個方向。
▼
群眾運動的策略,是要把一種病傳染給人,
然後又把自己說成治病的藥方。
埃里克-霍弗
埃里克·霍弗(Eric Hoffer,1902—1983)的一生十分傳奇,7歲失明,15歲復明,父母早逝,靠自學成就學問。長年從事碼頭搬運工作,1964年成為加州伯克利大學高級研究員後,仍未離開碼頭,其許多觀念都是在碼頭工作中形成,因此他也被稱為「碼頭工人哲學家」。
霍弗1902年出生於紐約市,雙親是自德國移民而來的猶太人,父親從事木工。7歲那一年,霍弗碰到兩件傷心事,一是母親逝世,一是雙眼莫名其妙地瞎了,從此由女僕瑪爾莎照顧。因為這件苦難,他從未進學校或受過正規教育。
15歲那年,他的眼睛又莫名其妙好了。從此,他如饑似渴地閱讀,每天8到10個鐘頭,因為他總認為他隨時會再瞎。他這種閱讀的熱忱,終身不輟。
他家附近有一家舊書店,在三年之間,他幾乎把裡面的書讀完了。書店的主人對植物學很感興趣,這方面的藏書特別多,霍弗在植物學方面的知識也因此非常豐富。
不過,霍弗第一次到那家舊書店時,立即吸引他注意的書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白痴》。因為在他失明後不久,父親說過一句話:「對這樣一個白痴孩子,我怎麼辦?」這本小說他讀過十幾遍,每次都發現新的意義。在那裡他讀了拉格諾夫、哈姆生和已為人忘卻的德國作家瓦薩爾曼。他喜歡讀小說,從小說里,能獲得那些他從未經歷過的生活知識,如法國的鵝肝醬、閨房和有香檳酒的早餐等等。
與窮人一起的生活經驗,使他認為弗洛伊德的精神壓抑之說,在他們窮人世界中是不存在的,他說:「我們這裡的人只有金錢的煩惱,沒有精神病,要是他們有精神病的話,那是一種金錢可以治好的病。」
在貧民區的一段日子他已懂得,希望並不是生命可以寄託的東西:假如你不能在沒有希望的情況下生活下去,那你的腳就踏不到實地了。歌德說過一句話:「喪失了勇氣,便喪失了一切。」在書中霍弗說過,會被群眾運動吸引的,一般都是那些缺乏內在資源、沒有了希望就活不下去的人。這個觀點的雛形早在他居住於洛杉磯貧民區的時代就成形了。
1982年獲里根總統為埃里克·霍弗頒贈總統自由獎章,他生平著作超過10部,包括《激情心靈狀態》、《變遷的磨難》、《我們時代的脾性》等,曾多次獲美國國家圖書獎,其中《狂熱分子》是他第一部作品,也是最著名的作品。
愛國主義是歹徒的最後歸宿
第五章 面對無窮機會的野心者
39.面對無窮的機會時,無可避免會看不起現在 機會無窮就像機會稀少或缺乏一樣,可以是失意感的有力來源。當一個人面對無窮的機會時,無可避免會看不起現在。他會想:「我現在所做或可以做的一切,與我所未做的事相比,就像小錢那樣微不足道。」這種失意感特別容易縈繞淘金者和榮景時代的淺狹心靈。正因為這樣,一件乍看怪異的事實就產生了:淘金者、掠地者和追求一夕致富者這些明明是最自利的人,往往極樂於表現自我犧牲精神和參與群體行動。基於這個緣故,面對無窮機會的人要比那些選擇有限、只能過按部就班生活的人更能接受愛國主義、民族團結甚至革命的宣傳。
第六章 少數民族
40.在—個行將被同化的少數民族裡,最容易被群眾運動吸引的,是最有成就和最沒成就的兩類人 不管得到多少法律保障和武力保護,少數民族的處境總是岌岌可危。不安全感無可避免又會帶來失意感。然而,一個矢志保存民族認同的少數民旅,其所感受到的失意感,要比行將解體、融人其他民族的少數民族來得低。一個矢志保護自己認同的少數民族會是一個緊密的整體,個人會在其中得到護蔭和歸屬感,不容易產生失意感。反之,一個行將被同化的少數民族,個人是孤孤單單的,得獨自忍受偏見與歧視,甚至還會隱隱約約有變節的罪惡感。正統猶太人的失意感要少於世俗化的猶太人,其理在此。同理,美國南方被隔離的黑人也較北方的自由黑人少些失意感。 另外,在一個行將被同化的少數民族中間,最有成就和最沒成就的兩類人又會比成就中庸的人感到更大的失意感。失敗者本來就易於自視為邊緣人,而如果他又是少數民族身份,他的失敗會讓他的無歸屬感更加濃烈。同樣感受也會出現在少數民族的成功者身上。他們儘管有名有利,卻往往難以打入多數民族的圈子,這使得他們格外意識到自己是個外人。另外,他們因為成功而自感優越,所以痛恨暗示他們低人一等的同化過程。由是可以推論,在一個行將被同化的少數民族裡,最容易被群眾運動吸引的,是最有成就和最沒成就的這兩類人。在義大利裔的美國人之中,最仰慕墨索里尼的是這兩類人;在愛爾蘭裔美國人中間。對德瓦萊拉( De Valera)的呼籲反應最踴躍的也是這兩類人。對猶太復國運動支持最力的是最有成就和最沒成就的猶太人。最有種族意識的美國黑人是成就最高和成就最低的黑人。
第七章 煩悶者
41.在蠢動不安中,人們為改變現狀者鼓掌叫好 社會大氣候是否已成熟得讓群眾運動萌芽,最可靠的指標莫過於是否有一股濃厚的煩悶氣氛瀰漫。幾乎所有有關群眾運動發生前一段時期的敘述,都會提到普遍的厭煩情緒。當一個群眾運動剛開始的時候,它得自煩悶者的同情和支持,往往要多於被剝削者與被壓迫者。對一個蓄意煽動群眾運動的人來說,得知全民都有煩悶無聊之感,會比得知全民都飽受經濟和政治剝削,更加感到鼓舞。 人們會感到厭煩,主要是他們的自我讓他們厭煩。意識到自己生活貧乏和無意義是人們厭煩感的主要來源。反之,沒有孤立感的個人——如一個部落、教會或政黨的成員——不容易為煩悶所感染。只有從事創作或得為三餐糊口的人才不會有煩悶感。追求享樂和放蕩不羈都不是緩和煩悶的有效方法。即使一個人生活環境並不太壞,但要是他缺乏從事創作工作或有用活動的能力、機會,那為了賦予生活以意義及目的,他在受到宣傳的煽動後會作出多狂熱的轉變,是誰也不敢低估的。 煩悶心理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在幾乎任何群眾運動產生的初期,總有些老姑娘與中年婦女廁身其間。就連伊斯蘭教和納粹黨這麼反對婦女外出工作的組織,我們都可在它們初創階段找到一些扮演重要角色的婦女。 結婚對婦女來說在許多方面猶如參加一個群眾運動。結婚為她們提供了一個新的生活目標、一個新的未來和一個新的身份(從夫姓)。對於老姑娘和不能在婚姻中享受快樂與滿足的婦女,她們的厭煩源於生活的單調乏味。通過擁抱一項神聖偉業,通過把精力和資財奉獻於推動這項偉業,她們就獲得了一種充滿意義的新生活。希特勒充分利用了「那些渴望冒險、厭於空虛生活,不再能在愛情生活中找到樂趣的上流貴婦 「。在德國一些大工業家聽過希特勒的名字以前,他們的太太早給他捐過不少錢。比爾德(Miriam Beard)告訴我們,一些生活無聊的商人婦對法國大革命發揮過同樣作用:「她們飽受空虛無聊折騰,悶氣無所宣洩。在蠢動不安中,她們為改變現狀者鼓掌叫好。」
第八章 罪 犯
42.愛國主義是歹徒的最後歸宿 「愛國主義是歹徒的最後歸宿。」——這句挖苦話並非全無道理。狂熱的愛國主義和宗教或革命的激情一樣,常常可以作為罪惡感的撫慰之所。說來奇怪,不管是傷害者或被傷害者、犯罪的人或被侵犯的人,同樣可以在群眾運動中找到一個逃避他們污染了的人生的出口。看來,悔恨與悲憤都可以驅使人走向同一個方向。 群眾運動有時看起來簡直是為罪犯的需要量身訂造:它們不只可以「凈化」罪犯的靈魂,還可以讓他發揮性向與能力。群眾運動的宣傳手法是喚起信徒一種悔罪罪犯般的情緒與心靈狀態。在本書第三部分我們將會說明,成員的自我犧牲精神乃是一個群眾運動的向心力與活力之所系,然而,自我犧牲本身就是一種悔罪般的行為,因為要是沒有深切的罪惡感,一個人根本不會有悔罪的念頭。所以,群眾運動的策略,是要把一種病傳染給人,然後又把自己說成治病的藥方。一位美國牧師就感嘆說:「我們美國神職人員的工作有夠難:向一群大都沒有真正罪惡感的人傳揚救世主的福音。」一個有力的群眾運動會培養其追隨者的罪惡感。它不但會把人的自主「自我」形容為貧乏和無助的,還會把它說成是罪孽深重。悔罪的方法是拋棄個人的特殊性和獨立性,得救的方法是把自我掩埋在團體的神聖一體性中。 所有群眾運動都對罪犯寬大為懷,而且對他們熱烈招手。第二次十字軍東征的發起人聖伯爾納呼籲人們加入十字軍時這樣說:「這是一個絕好而無價的得救機會,全能的上帝俯允無知者、殺人者、搶奪者、淫亂者、偽證者和犯有各種罪行的人為他服務。」(革命時期的俄國儘管對異端——意識形態上有偏差的人——絕不容情,但對一般罪犯同樣寬大為懷。有一點大概是真理:與尊重生命財產的人相比,罪犯在擁抱一件神聖偉業之後會更願意拋頭顱、灑熱血。 犯罪在某種程度上是群眾運動的替代品。在輿論和法律並不十分嚴厲而貧窮並非絕對的地方,不滿現狀的人和畸零人往往會以犯罪宣洩壓力。前面亦指出過,在群眾運動興盛的地方,犯罪率會較低。
【延伸閱讀】:
長按是被二維碼
或點擊閱讀原文
收藏提防狂熱者書系
保持獨立自我
現實以上主義
熱文推薦
▼
辛波斯卡 | 糖是甜的,你也是
里爾克 | 此刻有誰在世上的某處死,無緣無故地在世上死
歐文·亞隆 | 我痛恨某些人奪去了我的獨處,卻不曾提供我陪伴
山本耀司 | 不知道為什麼,我就想一事無成
莫泊桑 | 我們所愛的,常常不是一個人,而是愛情本身
梵高 |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只看到煙
推薦閱讀:
※孤寂落寞的傷感句子 在心途中迷失了自己
※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負了曾經受過的苦難
※【轉載】寫給七十歲後的自己
※做人,做事,盡自己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