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觀是對付影視行業寒冬的最強武器

作者 / 小西

還沒到十月,影視行業已是瑟瑟寒冬。

 

崔永元隨手一抽,一紙6000萬的陰陽合同,就如同打開了潘多拉魔盒,把影視圈震得人心惶惶。

 

從影視股股價下跌、影視公司市值縮水、到一刀切的「稅收監管」政策;從橫店影視城劇組寥寥,到大小影視公司掀起裁員潮,這一切似乎印證了王長田6月份在上影節所說的「中國電影的第一次危機正在到來。」

 

時間回到2017年,國內影視公司IPO的監管就已經開始收嚴,當年只有橫店影視、金逸影視和中廣天擇3家公司實現IPO。而2018年至今這個記錄還是零。與此同時,影視行業的併購重組也受到嚴格監管。

 

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資本撤離、融資困難、倒閉裁員,通俗來講就是沒錢了。

 

那麼我們該怎麼辦?難道就不拍電影了嗎?

 

當然不是。

 

正如一起拍電影(ID:yiqipaidianying)之前在文章《致迷茫又恐慌的年輕電影人,影視寒冬不是你的寒冬》所說:「影視寒冬或許會讓影視行業得一場重感冒,而要治好這場感冒,勢必要打破套路,整治行業亂象」。

 

縱使外界紛紛擾擾、起起落落,但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我們自身。

 

一有風吹草動就猶如驚弓之鳥,大家真的就這麼脆弱嗎?

 

 

影視行業之所以寒冬

沒有精氣神兒是根本原因

 

 

歸根到底,影視行業的這股「脆弱」勁兒在於大家缺少「精氣神兒」,所以一遇到寒冬,就容易感冒,甚至得重病。

 

 

其實「寒冬」這個詞,我們也並不陌生。

 

但凡票房不如預期、股票下跌,俗稱「行情不好」,「寒冬」論就會甚囂塵上,比如在2016年。只不過今年這一次更甚以往。

 

在此之下,最容易受到打擊的,就是在這個行業里沒有「精氣神兒」的人。

所謂「精氣神兒」就是身為電影人的一種骨氣,一種對於電影發自內心的熱愛和追求。

 

就像有精氣神的八九十年代,雖然整個社會的物質條件並不富饒,但在百廢待興的新時期中,影視行業迎來了它的黃金時代。

 

大師輩出,精品不斷!張藝謀、陳凱歌、田壯壯等第五代導演,初露鋒芒。

 

帶著他們身為「知識分子」的自覺性,將他們對於這個社會、人生的思考融入到電影中,以電影作為自我表達的工具,創造了諸如《黃土地》《紅高粱》《活著》《霸王別姬》等一批至今享譽世界的優秀電影作品。

 

 

現在,電影行業有錢了,大家也都有錢了,卻很難再出現殿堂級作品了。

 

這是為何?

 

也正是電影行業的錢太多了,可以肆意揮霍,可以任性妄為,反而丟失了精氣神,迷失了價值觀,出現了更多形式大於內涵的燒錢電影。

 

 

正所謂「苦難造就英雄」,很多電影人曾經從苦難中所汲取的營養,如今都已成了浪花消散在潮起潮落中。

 

正如北大錢理群教授說的——這個社會出現了一大批 「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他們已經不去碰觸價值觀,盡拍一些「向上投機,向下愚民,左手賺錢,右手獲獎」的投機電影。

 

身為電影人,身為影視行業的一份子,

若是對電影沒有一份責任感,沒有足夠的精氣神兒去做電影,只會造成自身「抵抗力」的脆弱,難免會在寒冬來臨時成為犧牲品

 

投機者和讀書少的

註定活不過寒冬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影視行業當下所經歷的這股「寒潮」,或許是一場不小的災難,但對於其自身的長遠健康發展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真正熱愛這個行業的電影人應該感謝這個寒冬!

 

寒冬幫你們把一些投機取巧者淘汰出去。就如自然界的優勝劣汰法則,沒有堅持,不真正熱愛這個行業的人,以及那些沒有責任感和價值感的人,註定活不過這場寒冬。

 

 

「中國養豬的、做乳製品的、開餐館的、做金屬管材的、賣五金的、放煙花的企業有什麼共同點?答案:都變成了影視公司。」易凱資本CEO王冉曾如是調侃

 

不過,大潮退去,就知道誰在裸泳。

 

怪只怪從前太快,而如今慢下來,正是踏踏實實做項目的時候。

李安導演早在2016年的上影節時,就曾勸誡過:

「年輕導演、年輕人都不要太急功近利。做電影是文化的事情,請大家有耐心。」

 

如此說來,當下這場「寒潮」何嘗不是一個調整的機遇?正如大浪淘沙,能夠留下來的才是真正做電影的人。

 

影視行業錢多泡沫湧起的另一個副作用,造就了一大批「沒文化真可怕」的影視人。

 

熱錢的融入,門檻的降低,讓一些讀書少的人都能當導演,造就了一大批是沒有思想沒有價值觀的爛片。

 

以近幾年興起的互聯網電影為例,即便現在網大已經升級到500到 1000萬的成本了,但還是LOW。根本問題不是因為專業差或設備差,網大的優點之一恰恰正是這種粗糲和原生態,這是電影院里看不到的。

 

網大普遍呈現LOW質感的原因在於,仍然有大批沒有價值觀的人在以粗獷的方式進行生產。

 

所以網大市場最急缺的,是一批又思想的電影人進來,拍攝一批有思想深度的作品。

 

記住,是作品,不是產品。

 

價值觀是對付寒冬的最大武器

 

那麼,靠什麼才能度過這場寒冬?

 

三個字,

價值觀

 「價值觀」這三個字,要放在三四年前,誰談誰就是迂腐,就是妨礙別人賺快錢。但是在寒冬中,能夠存活下來,拼的就是「價值觀」,依靠的也只能是「價值觀」。

 

只有有價值觀和責任感的人,才心甘情願忍受常人所不能,在寒冬中活下來。

 

如果你沒有價值觀,沒有責任感,你可能不應該留下來,你可以把機會留給那些真正有所堅持的人。

 

韓國、伊朗、印度,甚至泰國,這些國家的很多優秀電影都超過了中國。

 

對於這些國家的電影行業來說,也許從來沒有我們所經歷的春天。他們的每一天都是我們所謂的寒冬,每一部作品都融資困難。

 

對他們來說,拍一部電影是非常難得的機會,所以要認真拍好每一部影片。

 

另一方面,他們往往也面臨著嚴格的審查制度。比如印度,印度的電影審查制度之嚴格絲毫不遜色於我們,但印度依然連年產出直面社會現實的爆款電影,如《我罩袍下的口紅》《摔跤吧!爸爸》等。

 

也正如當年的兩萬五千里紅軍長征,若是沒有足夠堅定的理想、信念支撐,不會取得最終勝利。而這最後僅剩的8000多人,最終都成了具有鋼鐵意志的戰士,經歷過這樣的洗禮,每個人都脫胎換骨了。

 

除了好萊塢,中國應該是世界中最有錢的電影市場。但是,我們這些年卻鮮有諸如上述那樣警世的好作品出現。

 

從審查角度來看,雖然無法避免其對電影創作的一定限制。但在此之下,依然有像婁燁、賈樟柯這樣的導演,在堅持著自我的表達;或者像《嘉年華》《我不是葯神》等影片,同樣直指現實。

 

帶著腳鐐跳舞,不能是我們這個時代電影人的必備能力?

 

所以,不要再給自己找外在理由了。

電影人要直面自己的內心!

 

錢固然重要,但好的電影並不只是靠錢堆砌出來的,靠的是作為電影人的一種創作自覺,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和關懷,以及對於電影最純粹的熱愛和對初心的堅持。

 

影視寒冬中,你和那些有錢的、玩資本的投機者恰好都在一個起跑線。他們是想快也快不動,因為沒法靠玩概念圈錢了。

 

所以這個時候,專心做電影,具備匠人精神的電影人的優勢就凸顯出來了。戒急戒躁,慢下來,做一些小而美的作品。

 

最後,我要說的是,

價值觀才是影視行業應對資本寒冬和政策風險的最大武器!

 

只有具備鋼鐵意志的人,才能熬過冬天,迎來春天,並且在夏天怒放,在秋天收穫所有勝利的果實。

近期熱文

《涼生》獅系營銷

 

董潔專訪

 |

流量藝人

《明日之子》

 

《延禧》成績復盤

 |

 

TF二代團

笑果文化

 

|  

新片場《鬼吹燈》

 

合心傳媒

商務合作 / 轉載 / 加入社群 / 約稿

請聯繫

微信ID:

tingting1521380492   hanyang1515

    1028627745   649778177


推薦閱讀:

金融占星中10大行星的運轉周期、陰陽性以及吉凶性以及對應的行業和板塊
向羽:社工行業共同體意識與服務機構差異化發展
銷售行業快速搞定客戶的九大絕招

TAG:行業 | 影視 | 武器 | 價值觀 | 價值 | 影視行業 | 寒冬 | 對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