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不是一種優良品德?

感覺有一種奇怪的與人為善在裡面


以我的經驗來說,一定程度上的自省是很好的,但不要凡事都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昨天我家妹子跟我說自己喜歡的男生知乎關注列表裡面無一例外都是容貌好身材好的美女,對方可能喜歡這種類型吧,自己也要好好努力加油。

接著妹子有些沮喪的跟我說,是不是只有自己變好了才有人喜歡啊。好像就是覺得,肯定自己也有哪裡不好,對方才會離開自己。

妹子說的話牽動了我內心中的隱痛,這句話怎麼這麼熟悉呢?噢,我媽媽教訓我最喜歡的口頭禪就是:好好想想你自己錯哪了,出了問題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我也一直是這麼做的,雖然這麼做一點也不開心。比如說,失戀了,我就會想肯定是我自己做的不夠好,才讓對方不喜歡我了,越想越難受。被別人欺負了,也還傻傻的檢討自己是不是做了什麼讓他們討厭的事情。要是自己搞砸了什麼事那可就更誇張了,在心裡自己就把自己先罵個半死。

過度的自省好像變成了一個自我攻擊的匕首,把自己切割的遍體鱗傷,時間久了,我越來越不喜歡自己,也越來越沒有自信。一點點小事就能讓我難過很久,整個人好像有一種畏畏縮縮的弱智氣場。

我有一個奇怪的特質,可能是表面上看起來很弱很好欺負吧,所以總容易招惹到中年的男人。現在的中年老男人也是老奸巨滑,開始的時候總是以一副道貌岸然的長輩的樣子出現,然後有機會就會暴露出自己無恥的慾望。我前幾年不懂事,有一次算是真的見識了人心中噁心的一面。記得當時中年大叔說要包養我,說要給我每年30萬和一張他公司的工資卡,只要我願意過去陪他。我當時又羞又怒,說我不缺錢。然後對方被我徹底激怒了,在電話里說騷婊子裝什麼清高,老子現在的地位是你幾輩子也達不到的。然後又態度急轉可憐巴巴的哀求說只要我過去陪他一次,一次就夠了。被我拒絕之後他用各種骯髒的辭彙辱罵了我,我整個人都是懵逼的,傻愣在那裡連電話都忘記掛了。大夏天站在馬路邊上卻像被浸在冰水裡一樣冷的發抖。不知道過了多久對面才沒了聲音。

其實更糟的還在後面。當時我覺得整個人都被侮辱了,很傷心,回家跟媽媽哭著說了這件事。媽媽跟我說:你自己想想你自己有什麼問題!你是不是自己穿的太暴露才讓人家找上門來,還是你自己舉止太輕佻了。

聽完這句話我的腦袋中好像有根一直被綳的很緊的弦噌的一聲斷了。內心中翻滾著的憤怒和委屈讓我尖銳的向媽媽咆哮:「為了保護自己我出遠門都穿的十分不起眼,大熱天的還穿了長袖長褲,妝都不化,還要我怎樣?為什麼出了什麼事都是我自己的原因。我究竟有多不堪才要一遍遍的像修理機器一樣整治自己?我有什麼錯?我改了所謂的錯就能不遭受這些讓我噁心的事情嗎?」

然後我摔上門從家裡沖了出去。這件事情變成了我內心中一個很深的陰影。直到很後的後來,我才明白聽一個人說話,不僅要看他說的內容,還要考慮對方是個怎樣的人,她有怎樣的經歷才會有這樣的視角。而我的媽媽是一個很善良的人,但她的性格中有也有非常懦弱的一部分。她當時其實,比我還害怕。

而媽媽那句「凡事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其實是弱者對自己的辯白,這裡面有一種天真的幻想:如果問題總是出在自己身上,我就可以採取一些措施來避免不好的情況發生,那世界還是在我的掌控中的。彷彿一切做對,就能保自己平安。

同時,這個紮根在她腦海中的想法也體現出她非常脆弱和恐懼的一面:不敢伸張自己的利益,不敢攻擊別人,無論發生什麼都要自己打掉牙和血吞,減除自己的攻擊性,默默的拿自己撒氣,卑微又懦弱的討好著別人。哪怕是那些——侮辱了你的人。

一個人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凡事都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會讓一個人背負很多不屬於自己、也並必要的壓力,長期以往會積累很多負面情緒。

同時,凡事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一種很狂妄的「自我中心論」,我們必須接受很多事情其實不屬於我們的管轄範圍,即使步步謹慎也有可能遭遇不測,接受這種失控的現實,才能更好的面對社會中紛繁複雜的突發情況吧。


這才是優良品德。


其實很簡單:當你只是需要從這件事中提高自己時,你才應該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當你的目標是做成這件事時,你應該把自己作為第三方,客觀地比較自己和其他人的責任大小。

為什麼小時候父母老師都讓我們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因為那時候我們經歷的事情都只是對我們的鍛煉,我們需要在這些事情中提高自己。這個時候找別人的問題是沒有意義的,因此我們需要找自己的原因,下次不再犯。

而隨著我們開始真正地做事情,真正地和人相處,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就沒有意義了。明明主要責任在對方,你只改進自己的做法,無論多少次合作都不會成功。必須客觀地分析問題,是對方的問題就讓對方接受並改正,不改正你就要採取措施。因為你現在的目標不是提高自己,而是做成事情。


在我所學習的民航飛行專業里,有一門重要的課程叫做人為因素。可以說,任何一次事故的背後,都或多或少的會有一些人為因素的影子。這門課不僅是每一個學生的必修課,更是現代民航業學術研究關注的重點話題之一。舉個例子好了,薩倫伯格機長在用神級的操作拯救了飛機之後,NTSB的調查依然還是集中在他當時的決策是否是最優的,他有沒有在處理險情中犯下錯誤。當然,實際的調查沒有像電影里這麼針鋒相對,NTSB也不是什麼陰暗的想要給薩利機長潑髒水的精神病,只不過事故的背後,我們需要了解其中人為的作用而已。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如果遇到了令人不快的遭遇,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我認為是個好習慣。因為每一次遭遇背後,都或多或少的與自己的個人習慣有聯繫。也許這些選擇都是沒有錯的,也都確實是你個人自由,甚至絕大多數情況下,這些習慣不會帶來任何問題。但是在各種因素結合的情況下,它平時里被忽視的那些隱患就會被顯現出來,給你帶來損失。如果你的思維慣常局限在,一定是客觀因素的原因,是對方太壞了,是制度有問題,是我太倒霉。那麼你的習慣中的隱患,可能就永遠不會被發現了。我們不是苛責每個人,都強行把自己放在聖母的位置,而是希望大家可以更理性的評價自己的行為模式和思維模式,從而讓自己的生活變的更好。


先審視自身是沒有問題的,關鍵在於不要陷入自我欺騙。是自己的問題要認,替別人找借口委屈自己則不可取。

做人要承擔自己應當承擔的責任,但不必把別人的責任也攬到自己身上。


不是!不是!不是!
題主你千萬別以為這是個什麼好品質。當然對別人來說是的,但是對你自己來說呢?
太容易陷入怪圈了。
懷疑自己,覺得自己錯,不知不覺就把自己貶到塵埃里去了。
擁有這種品質的人,極度缺乏自信。而且,百分百都會覺得,只有自己完美了,別人才會對我好。無法欣然接受別人對自己的好意,總覺得受寵若驚。
會變得特別敏感。
稍微有個風吹草動就覺得是自己錯了,要改要改。永遠覺得配不上那些美好的人,永遠都在反思自己改正自己。
當然適當的反思是有必要的。
但是如果非要在每次都反思自己和每次都相信自己之間選的話,我選後者。


有一些女人,她們很有趣,被人玩了甩掉了,會一遍一遍的念叨,「一定是我太作了,一定是我做得不好,一定是我的錯,他明明那麼好……」
這種性格一般被稱為註定被玩的性格,每次見到我連罵的力氣都沒。
但是有個搞笑的地方,知道是什麼嗎?
很多又丑又沒腦子的女人生生把對她百般容忍的男人作跑了之後,會哭哭啼啼的對別人說:
「啊,我一定是碰到情場高手渣男心機boy被玩了」
你說這個世界,是不是很有意思


凡事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是對的,但凡事都認為自己不對這就不正常了。
不過這只是一個方法論的問題,扯不到道德方面去。
有道德的人凡事未必會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沒有道德的人也未必不會凡事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道德觀跟世界觀這玩藝兒很像,如果一個人道德觀有了問題,那他的反省只會更加恐怖。


也有可能是抑鬱症前兆。


是也不是。

發生問題分析問題,從各方面,包括自己自身的原因是正常的。而相對於很多人根本不做自我檢討,所以這種行為可以算優良品德。

但是總是認為是自己自身的原因,那是不正常的。


大多數人對你不好的時候,他們並不是想要把你怎麼樣,只是不重視你而已,所謂的影響力,也是如此。影響力是結果分析,人脈處理後帶來的收益結論,氣場是擴張交際圈的必然要素。我信人與人相互產生的氣場,是因為這是擴張影響力的必備條件,而自身的氣場則是建立生存的基礎和根本,所依靠的是純粹的內在,所以又回到了這四幅圖的意思。認真,責任,堅持,勤奮,人的內涵,也不外乎在於這些。透徹的理解沒有止境,時刻的自我清醒是保持思想覺悟的佳徑。

會思考的心靈筆記 來自[@百度貼吧]http://tieba.baidu.com/p/4044664145?share=9105fr=share


換一個話題,大家就該聲討「凡是都怪別人,不知道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這種人了吧。
做自我檢討當然是很重要的品質,就算檢討的結果是認為確實是別人太渣,那也可以檢討一下自己應該離這號人更遠一點、更多一些防範之心啊。


凡事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對啊,問題是一般人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的方法錯誤

會導致錯誤的結果

和同事發生衝突

錯誤的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我不該脾氣這麼火爆,是我不好,不拉不拉
正確的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我做錯的地方有xxx,我沒有及時發現「同事做錯的地方有xxx」

看問題要客觀全面,即使是從自己的視角和感官出發,也要把握全局


我找到的原因,大部分是,他傻B,我竟然忘了防範,以後一定要防範好。
沒辦法,有別人的原因,但你沒防範,只能吸取教訓,以後防範,不然呢?


我覺得發生事情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一個好的思維習慣。至於是不是一個好的品德,這個我不敢確定。

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可以避免因為衝動焦急而讓矛盾升級,問題沒解決又造成了新的問題。

比如跟對方約好5點見面,結果對方5點半還沒來。這時候我的習慣是先問自己:是不是沒有通知對方,是不是給了對方錯誤的見面信息,是不是我記錯了時間,是不是對方有急事告訴自己改時間了但是自己沒看到。當排除了這些可能性,再問詢對方,你怎麼還沒到?

如果不管不顧,就直接問對方你怎麼還沒到,對方也許很奇怪,不是說明天嗎?這人有點不靠譜哎。

因為自己的信息可以全面掌握,對方的信息不可能完全掌握。排除掉自己的錯誤,再去找對方理論不遲。如果自己沒想明白,或者沒意識到錯誤,這可能達不到事先預想效果,還可能讓矛盾升級。

不過先自我反省,也要注意以客觀為基礎。為對方的錯誤找借口自己背鍋,這不是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只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這種委屈求全的方法很不可取。

所以我說「凡是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是個好的方法、習慣、態度,不是什麼原則。

原則大概從「一碼歸一碼」,「放長線釣大魚」,「老婆永遠都是對的」這三者中靈活選取一個。


成敗歸因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伯納德·韋納(B.Weiner,1974)的成敗歸因理論認為,人們對行為成敗原因的分析可歸納為以下六個原因:
能力,根據自己評估個人對該項工作是否勝任;
努力,個人反省檢討在工作過程中曾否儘力而為;
工作難度,憑個人經驗判定該項工作的困難程度;
運氣,個人自認為此次各種成敗是否與運氣有關;
身心狀況,工作過程中個人當時身體及心情狀況是否影響工作成效;
其他,個人自覺此次成敗因素中,除上述五項外,尚有何其他事關人與事的影響因素(如別人幫助或評分不公等)。
韋納按各因素的性質,分別納入以下三個向度之內:
內外控:指當事人自認影響其成敗因素的來源,是以個人條件(內控),抑或來自外在環境(外控)。在此一向度上,能力、努力及身心狀況三項屬於內控,其他各項則屬於外控。
穩定性:指當事人自認影響其成敗的因素,在性質上是否穩定,是否在類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能力與工作難度兩項是不致隨情境改變的是比較穩定的。其他各項則均為不穩定者。
可控性:指當事人自認影響其成敗的因素,在性質上是否能否由個人意願所決定。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只有努力一項是可以憑個人意願控制的,其他各項均非個人所能為力。

研究表明,韋納的成敗歸因理論適用於中國人的人際交往。

當我們在交往中產生人際衝突時,並將衝突的原因歸結於對方的問題,例如冷漠、殘酷、不關心、無情等外部因素時,不會影響到我們的自尊,但這種歸因往往不利於人際關係的改善。

當我們在交往中產生人際衝突時,並經常性的將人際關係中的失敗歸因為內部的、穩定的、較難控制的因素,如自己的性格特徵,我們在人際交往時往往會出現羞愧、自卑的情緒,會從人際交往活動中退縮,並抑制將來繼續交往的動機和積極性,迴避與他人的交往。最終這種歸因方式容易讓我們產生習得性無助:認為自己就是不受人歡迎的人,無論如何努力,都不能與他人建立良好關係。

出現人際交往問題時,為了緩解和改善問題,我們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沒什麼過錯,甚至確實是一種美德。但只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容易產生習得性無助感,影響自己的情緒和自尊,不利於身心的發展。

所以為了更好的改善和緩解人際交往問題,我們要在問題出現時學會正確的分析和尋找原因,既能很好的解決人際交往問題,又不給自己造成心理困擾。

資料來源:

王俊紅 . 大學生人際交往成敗歸因模型初探[J] . 社會心理科學 . 2011(07)

胡琳 . 福利院老人人際交往問題的歸因分析[J] . 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 2012 (03)


題主,注意你問的,凡是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注意,那個字
先!!!
先!!!
先!!!
如果沒有這個字,那麼就是凡事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這個就成了凡事都確定是自己的原因了,這個才是真有問題。
而如果是凡事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那麼我覺得這是個比較好的策略。
因為遇到一些事你不知道是誰的錯,如果直接先找別人的原因,那麼是非常麻煩的,而且一旦弄錯就很尷尬了。
而如果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那麼就比較方便,自己可以很快弄清是不是自己的原因。如果不是自己的原因那麼就放心了。


是也不是。凡事都該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但不能只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原因分為主觀和客觀兩方面,有的時候客觀原因不是非常難以解決,或者主觀原因不是特別好解決,只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就走了彎路。

我說主觀原因有時難以解決,還是個意識問題。我們做事情一般喜歡拿別人做參照,但必須承認人和人都是有差異的,一件事情讓別人做會成功,自己做也許就會失敗。如果這種差異是原因本身,而你沒有意識或者意識晚了導致結果已經產生,找到原因也沒有用。


這個不能算是品德。更不算是良好的品德。品德是指做好的事情,比如主動承擔責任,熱心幫助別人,是有對別人善良的表現,而不是對內強烈的自我抨擊。

我覺得更像是一種自虐式的自戀。

思考自己的問題沒錯,但是很多時候對於解決事情或者個人身心健康並無益處,因為有很多問題基本上都不是你自己造成的,對於已經善於反省的人來說,生活中的問題一般都是有一些討厭的人造成的。而且有的時候你自己覺得的錯誤和期望跟事實有很大的差距,一味的反思倒會讓自己陷進去。

中國古人講天時地利人和,我覺得這個次序才是正確的,先從大的方面入手去思考問題。

古人也講,吾日三省吾身,反省是應該的,但沒必要凡事都反省,三省,省察主要方面就夠了。


是的,凡是先從自己身上看問題是一種優良的品質。
善於自省是非常難得的,但是要運用得當才行。
比如,自省後再看看別人的錯誤,綜合評價下自己,全面認識才能客觀評價。

其實大多數人總是從別人身上找錯誤,你的自省自己清楚就行,對外,要想把事情往好的方向發展,更要用點手段和技巧,比如有人犯錯還推卸責任,你就不能提及自己督導不力,而是該直擊對方痛點,你的反省可能會讓對方反過來責怪你。


推薦閱讀:

人可以有多卑鄙?

TAG:成長 | 品德 | 提高 | 雞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