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在家塑料袋突然自己噼里啪啦的響了,看了發現沒有老鼠,這是什麼原因呢?是因為天氣嗎?
2016-01-26
出去外面出吃飯時,把衛生筷的塑料袋拆下時,塑料袋會黏在手上,晚上脫衣服睡覺時,黑暗中常聽到噼啪的聲響,而且伴有藍光,見面握手時,手指剛一接觸到對方,會突然感到指尖針刺般刺痛,令人大驚失色;早上起來梳頭時,頭髮會經常「飄」起來,越理越亂,拉門把手、開水龍頭時都會「觸電」,時常發出啪、啪、啪的聲響,這就是發生在人體的「靜電」。
啪的響聲就是在「放電」。當靜電積累到足夠的量,就會出現瞬間放電的情況,靜電的神秘之處在於,儘管絕緣體表面積聚的同性帶電粒子之間會互相排斥,這種排斥力使它們均勻分布在物體表面並引發漏電,但電荷仍然能夠穩定地大量積聚。如果你在氣候乾燥的冬日或在工作中,經常穿著毛纖類的運動裝、防寒服,當你偶爾接觸一下門把手或其他金屬物體時,就可能發生短促、刺痛的放電,這種現象叫做「靜電釋放」。
靜電主要產生於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地板有地毯,易產生靜電積累。二是穿著的毛纖類衣物,也是靜電產生的溫床,同時穿著橡膠、絕緣性的鞋也無法放掉靜電。另外靜電的產生也與氣候有關。比如:冬季氣候乾燥,氣溫低,空氣能累積大量電荷,所以,靜電產生與釋放在冬天更明顯。而在夏季,在靜電釋放之前,空氣中的溫度就能放走大部分累積的電荷。無論怎樣,靜電釋放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著,同時,靜電產生也是不可避免的。室內空氣濕度低於 30% 時,有利於磨擦產生靜電,若將濕度提高到 45%,靜電就難產生了。原因在增大空氣的濕度,使產生的電荷可隨時放到空氣中,不易積累。
因此,低濕天氣出現時,不妨在家裡灑些水,不便弄濕地板的地方,放置一兩盆清水,或者啟用加濕器、種些盆栽花草,同樣可以達到增加室內空氣濕度的目的。此外,卧室內盡量少擺放電器,房間要經常通風換氣。另外,化學基團的存在能使電荷穩定。基團是性質活潑的分子,帶有多餘的自由電荷,由分子在某個面上的化學鍵斷裂形成。基團吸附了一些電荷,如果沒有基團,電荷就無法緊密排布。只要把一層能夠和化學基團發生反應的塗層覆蓋在表面,消除這些基團,就能防止靜電積聚。我們這樣推判,空氣乾燥的冬季氣溫低,空氣已經積累大量電荷,當你打開電器瞬間產生高壓靜電,而塑料袋就成為靜電釋放最好的對象,它只能不斷以啪的響聲來抗議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