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權時代中國的哲學與科學(三)

前面說到中國分裂進入五代十國時代,五代呢,是在中原(北方)地區出現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朝代,史稱「五代」。而十國則是在中國南方包括四川地區出現的割據政權。而它們基本上是從唐王朝的藩鎮演化而來的。五代中最後一個朝代後周的統治者周太祖吸取前人過分信任武夫的教訓,留心人才,廢除苛捐雜稅,使後周強大起來,公元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宋朝,史稱「北宋」。唐朝自安史之亂之後,藩鎮逐漸擁兵自重,與朝廷對抗,連年混戰。各藩鎮的統帥為了牢固的控制軍隊,一般都挑選精兵作為牙軍。這些軍人大都是脫離了生產的職業軍人,父子相承,世代為兵,非常驕橫,小不如意,就敢逐去主帥,另外推舉將領。而一些下級將領,與部下軍士關係密切,更可以通過這樣的手段,達到掌握藩鎮大權的目的。在唐末的混戰中,朱溫逐漸強大起來,他通過招募和選練,擁有的軍隊逐漸強大,從而取代了唐王朝建立後梁王朝。後梁軍隊的主力是中央掌握的禁軍,藩鎮軍中的精銳都被選到禁軍中,藩鎮的實力已經遠遠低於中央,不可能與朝廷對抗。這是朱溫吸取唐朝教訓的結果,但這也使威望較高的禁軍將領飛揚跋扈,有機會起來造反。以後的後唐、後晉、後漢都大抵採用這樣的軍制,朝廷的主力軍就是禁軍,而禁軍的向背,也往往決定了皇帝的更替和朝廷的興亡。後周周世宗柴榮借高平大戰的機會,對禁軍進行了整頓,使驕橫的禁軍稍微收斂,通過招募和選練,實力也得到了增強。周世宗能夠駕御將領,他死以後,禁軍的舊病複發,擁立趙匡胤登上了帝位,建立了北宋。 趙匡胤本人經歷了五代的混戰,從禁軍中起家,對軍制的弊端非常了解。所以他當上了皇帝以後,首先就著手整頓禁軍。趙匡胤通過杯酒釋兵權,撤換了一批有能力有威望的將領,換上了一些資歷比較淺,相對平庸的將領,便於自己的控制。不再任命總領禁軍的殿前都點檢(官職),而侍衛親軍都副指揮使也不再任命,這樣侍衛馬軍和侍衛步軍遂分立,加上殿前司,合稱三衙。三衙掌管禁軍,地方上的廂禁軍也隸屬於侍衛馬軍或者侍衛步軍,三衙掌握了全部的軍權。但三衙的職掌大為減少,主要負責訓練。天下的兵籍,武官的選授,軍隊的調發更戎,以及兵符的頒降,是由樞密院掌管的。而在禁軍作戰出征的時候,宋太祖往往派其他的官員作為統帥,戰事結束,兵歸三衙,將還本職。這樣握兵權、調兵權、統兵權三者分開,將領失去了與士兵的密切聯繫,任何一方面都不可能擁兵自重。

    宋初軍制的制定,宋太祖可謂是用心良苦,他充分吸取前代的教訓,最大限度的消除了唐末五代的弊端。宋朝中軍中小的兵變有一些,但再沒有出現大的動蕩。而在宋初平定各個割據勢力和防禦遼國的戰爭中,禁軍還是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宋太祖頗有軍事才能,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制度的好處。而北宋後來的皇帝沒有宋太祖的才能,在制度上又墨守成規,宋初軍制的弊端就越來越突出了。兵不識將,將不識兵,士兵缺乏訓練,將領不熟悉士兵的情況,給作戰指揮帶來了很大的問題。而禁軍招募和選練制度的越來越流於形勢,宋朝統治者為了防止民眾造反,在災荒之年,大量招募破產的農民為兵,雖然減少了民變,但因為缺乏訓練,禁軍數量急劇膨脹,戰鬥力卻大大下降。皇帝在選拔將領的時候往往只注重他是否聽話,而不注重才能,在作戰指揮的時候,又多對將領進行遙控,束縛了他們的指揮。這使得北宋雖然有百萬大軍,但在與遼國和西夏的作戰中卻連連失利,處於被動防禦的地位。

    宋朝建立以後,採取了一系列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首先削減州郡(府、州、軍、監)長官的權力,不許他們兼任一個州郡以上的職務。州郡的兵權、財權和司法權也都收歸朝廷。又規定州郡長官由文臣擔任,長官之外另設「通判」,使其互相牽制。後來,又把全國州郡劃分為十五路,陸續在各路設轉運使、提點刑獄、安撫使、提舉常平四司。除安撫使用武人外,其他也都由文臣擔任。路、州、縣的官員都由中央官兼攝,屬於臨時指派的性質,「三年一替」。此外,南方各州郡的城牆和護城河,絕大部分被毀填為平地,例如西川路共29個州郡,只留下益州(成都)、梓州(三台)、眉州(眉山)、遂州(遂寧)四座城隘。這樣,地方長官的權力被分散,任期短暫,武力削弱,就不能與朝廷對抗。其次,分割宰相的權力。不但在宰相之下增設「參知政事」作為副職,而且還把在唐末五代設置過的樞密使和三司使定為常員,以樞密使分取宰相的軍政大權,以三司使分取宰相的財政大權。樞密使、三司使的權力是和宰相不相上下的。本來是「事無不統」的宰相,經過這番改革,只剩下有限的權力。這樣,皇帝便可以總攬大權、操縱自如了。

    北宋統治者採取了這些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對解決藩鎮拔扈、維護國家統一是起了重要作用的,在客觀上也有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但這些措施雖然解決了中央與地方藩鎮的矛盾,卻種下了「積貧積弱」的禍根。例如實行兵將分離政策而帶來了將帥無權、指揮不靈,以致軍隊戰鬥力不強的弊端。雖然北宋政府徵集了百餘萬軍隊,但卻無法阻擋遼、西夏的侵擾。由於各級政府權力的分散,形成了疊床架屋的龐大官僚機構。儘管北宋政府儘力搜括人民財物,仍難以應付龐大的財政開支。至仁宗時期,官僚機構越來越龐大,官員人數越來越多,而整個官僚機構卻是一派萎糜不振的腐敗景象。朝廷政令「信宿輒改,適行遽止」。宰相固守成規,「無所建白」。任何改革建議,都以「先朝舊規,不可輕議改革」為由,被打入冷宮。軍隊的數量也越來越多,到慶曆年間,宋朝的禁軍和廂軍總數已達一百二十多萬,相當於北宋初年的六倍。軍政卻越來越腐敗,平時不加訓練,終日飽食嬉戲,遇敵則一觸即潰。維持這支癰腫不堪的僱傭兵的費用,每年要耗去政府財政收入的大部分。

    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金兵南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虜去徽、欽二帝,北宋亡。趙構在臨安建立了南宋新王朝。南宋與北宋一樣,官僚機構龐大、軍隊戰鬥力弱。公元1271年,蒙古建國,國號為元,並於1276年攻佔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俘5歲的南宋皇帝恭宗。南宋王朝滅亡,蒙古人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外來民族政權元朝。

    蒙古是游牧民族,在建立政權之後也帶有很強的游牧色彩,蒙古人在游牧時代就形成的平時為牧民,戰時為兵的體制,領頭的稱為千戶。我們現在說的千戶侯、萬戶侯就是這麼來的,以千戶為單位形成的蒙古軍隊在進入中原以後依然保持原有的狀態。為了加強統治,蒙古人將民眾分為四等,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漢人(北方金朝統治區)、四等南人(南宋漢人)。體現在制度上是二十戶為一甲的制度正式名稱為「村疃制」,甲主通常為蒙古人或者色目人。在法律上規定蒙古人統治下的漢人(北方人)、南人(南宋,南方人)是賤民。蒙古人殺蒙古人償命,殺色目人罰銀八十兩,殺漢人罰交一頭毛驢價錢,殺一個南人罰一頭豬的價錢。從這個規定來看,蒙古人可以隨心所欲,所以在蒙古統治下的平民地位是很低的,蒙古進入中原不到100年,起義爆發,將蒙古人趕回了草原。

    1368年,朱元璋以應天府為京師,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建立了明朝。朱元璋建立明朝後,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使中央集權制度獲得高度發展。行政方面,在中央,撤銷中書省和丞相,把相權分給六部,還設殿閣大學士,備皇帝顧問。在地方,明太祖為加強對地方控制,廢行省,設三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分管地方行政、司法、和軍政。三司長官互不統屬,直接對皇帝負責。丞相的廢除意味著皇權的進一步加強。從體制上保證了君主的絕對權威;明成祖時,形成內閣制度,中央和地方的政權完全由皇帝控制。軍事方面,在中央,明太祖設五軍都督府,與兵部共管兵權,相互牽制。明太祖又創立了衛所制度,各衛、所分屬於各省的都指揮使,統由中央五軍都督府管轄。使兵部、都督府和衛所總兵將官都不能專軍權,軍權集中在皇帝手裡。 監察方面,明太祖改御史台為都察院,作為中央監察機關。都察院與中央司法機關大理寺、刑部合稱「三法司」。「三法司」不能決斷的案件,由皇帝裁決。為了監視官吏和鎮壓人民反抗,明太祖設立錦衣衛,明成祖時設立「東廠」,明朝中期又設立「西廠」,錦衣衛、東廠、西廠都是特務機構,合稱「廠衛」,使國家司法權集中在皇帝手裡,廠衛機構的設立是明朝中央集權空前加強的表現。 學校和科舉,明代學校用以培育人才,秒舉用以登進人才。學校在中央稱為國子監,又名國學、太學。在地方上的為府、州、縣學。在科舉考試方面,考試分為兩級,低一級的是鄉試,高一級的是會試和殿試。考試的內容是儒學的四書、五經,應考者不許發揮獨立見解,文體為「八股文」。八股取士束縛了知識分子的思想,加強了意識形態的控制。明代將權利完全收歸皇帝所有,事無具細皆由皇帝處理,使皇帝的工作量大大增加,所以設內閣幫助處理政務。內閣首領稱為首輔,由於凡事需要皇帝蓋章才能發布命令,碰上懶惰的皇帝往往由宦官直接就處理了。這樣使整個明朝歷史充滿了內閣與宦官爭權。到了明神宗時期,二十年不上朝處理政務,他的兒子寵信宦官魏忠賢,也不理朝政。關外滿清興起,關內農民起義。

    1644年,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軍攻陷北京,明朝崇禎皇帝在農民軍的攻城炮聲中自殺於皇城後的景山。清軍乘機入關擊敗李自成,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統一的外來政權。清朝沿襲明朝政治制度又有所改革,將中央集權進一步加強,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清初仍以內閣作為政府的中央機構,但權力愈來愈小。內閣之外又設有議政王大臣會議討論軍國大事。康熙時設南書房分內閣之權。雍正時推行奏摺制度,內閣之權更為削弱。雍正七年成立軍機處,此後,一切機密大政均歸軍機處辦理,成為執政的最高權力機關。但軍機處無定員,形式上始終處於臨時機構的地位,軍機大臣的職務也沒的制度上的規定,只是奉旨辦事,更有利於皇帝集權。設內務府管理皇家事務,以大臣統領,排除了宦官對皇權的干擾。清朝的中央集權到達了中國皇權時代的頂點。但清朝時期正是西方工業革命發展時期,西方列強的入侵使中國人頭一次看到了一個在政治、軍事、科技等方方面面都比中國強新文明,皇權時代的終結到來了。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發,各省紛紛宣布獨立,中國又進入分裂戰亂時代,其間經歷了國內軍閥混戰、日本入侵、國共兩黨爭奪統治權,最後,中國共產黨取得勝利,1949年,中國統一,在朝鮮戰爭結束以後,中國作為一個新的中央集權制國家又重新崛起。不過這一次,是在西方的知識和意識形態傳入的背景下形成的。關於這一階段的哲學與科學將放在後面在介紹完西方哲學與科學之後才能理解。

    本篇文章的標題是皇權時代的哲學與科學,但我卻花了絕大多數文字來描述中央集權及其演化過程的原因在於:在不知道中央集權的背景之下是不能夠理解皇權時代的哲學的,下面來看一看這個時期最主要的東西:不斷吸取其他各種哲學而形成的儒教。


推薦閱讀:

萬物皆道【七】
【思辯的歷史】巴門尼德
萬物皆道【四】
認知方法論006丨所謂優勢,就是不斷地繞過陷阱

TAG:中國 | 科學 | 哲學 | 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