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探索火星月球為什麼不發送飛行器而是火星車月球車呢?
飛行器不是能避免地理環境帶來的阻礙?是考慮能源消耗問題?還是暫時壓根沒有必要?
月球沒有大氣,發個衛星繞著轉可以,如果不是用火箭,飛是飛不起來的——用火箭飛太費燃料,還不如當衛星繞著轉。
火星倒是有大氣,但是太稀薄,要飛也不容易。不過確實有一些火星大氣層內飛行器的設計嘗試。
一個叫做Ares(戰神號),長這樣:
Aerial Regional-scale Environmental Survey
這個採用什麼作為動力來源據wiki說還沒有確定(實際上現在項目進展到什麼程度了我也不知道),但在沒有燃料補給的情況下,在火星也就能飛一個小時,相當於是一次性的,那科學產出肯定比MRO這種一繞就是十年的衛星差遠了——就成像而言,後者已經可以達到很高的解析度了,用飛機去提高意思不大了。(當然,飛機也可以干其他的)
另一個設計叫做Prandtl-m,長這樣:
Could This Become The First Mars Airplane?
這個就更小了,設計飛行壽命只有10分鐘。
Ares 項目曾宣稱要在2013年發射,看來並沒有拿到錢(我猜)。現在Prandtl-m打算在2022-2024發射,不知道能不能搞成。
最後來個xkcd漫畫《把一架地球上的正常飛機送到太陽系各個天體飛,會怎麼樣》:
這是我們要飛的飛機,賽斯納172天鷹,據說是地球上最常見的小飛機。
中間的這位是我們找到的行星飛行測試志願者。
這是他在太陽系各個星球飛行的測試結果。
Interplanetary Cessna
月球上沒有大氣,飛機飛不起來。
火星大氣稀薄,升力體呢,如果是飛機那一類的挺不好飛的,為了提供升力雞翅占的空間和質量比例會很大,也就是說科研的儀器占的質量比例就小了。而射到火星上面的東西,本身就是寸克寸金。而且,能源也麻煩,類比地球,一架一噸半的飛機飛10分鐘,耗的能量比一架一噸半重的家用車要多得多。
不過我倒是有個腦洞……就是氦氣球那樣的東西在有大氣的星球上飄,像木星土星這樣的也可以進去飄過一下。耗能小,氣球可以做成多個很輕薄的連在一起,進入大氣了才充氦氣,飛個一兩天也值了。這個想法大概有什麼不合理之處吧,希望各位指出。月球沒有大氣,飛不起來。火星大氣極其稀薄,而且沒有氧氣,唯一能飛的是太陽能電動飛機。現在的太陽能無人機可以在空氣稀薄的30千米的高空飛行,那裡空氣的密度和火星差不多(沒有驗證)。考慮到火星重力更小,理論上是可以做出在火星飛行的無人機的。但這種輕型無人機翼展太大,怎麼帶上火箭還是個問題,還有有效載荷也是問題。
月球上沒有大氣一方面讓月球飛行成為不可能,但另一方面衛星可以無需顧及大氣的阻擋,讓軌道貼近月球進行觀測。當然實際上由於月面不平整和重力不均勻,衛星軌道不能任意低。
因為就是為了在地表考察才使用火星車的,大範圍的勘測一般用衛星。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引力助推(引力彈弓效應或繞行星變軌) ?它在以前的應用和將來的展望是什麼?
※嫦娥三號的官方圖文資料是在哪裡發布的?
※為什麼先驅者10號和11號沒有拍下木星和土星的清晰照片?
※美國的機遇號火星車設計壽命三個月卻工作了十幾年?
※歐空局 (ESA) 「羅塞塔 (Rosetta)」探測器是如何做到追隨目標彗星運動並向其發送著陸器的?
TAG:太空探測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