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生活中用過最高端的經濟學知識是什麼?


記得有一回玩三國殺,整場遊戲都沒有觸發「遺計」(i.e.,受到一點傷害摸兩張手牌),而獲得了勝利。同學說我運氣很好,這盤哪怕用白板武將(沒有任何技能的武將)都能贏。我想了想說,不對,我沒掉一滴血就是因為「遺計」這個技能,讓敵人心生忌憚不敢傷我,若是換成白板武將,敵人絕不會畏縮手軟。

後來每次有人問我求動態博弈的均衡時為什麼要care非均衡路徑上的行為時,我就會跟他講這個故事...


比較優勢吧,哪怕你所有方面都弱的一逼,只要有一點你相對弱逼度小一些,你就具備比較優勢,比如我顏值為負,資產為負,智商及格,高富帥樣樣一百,然後高富帥去掙大錢登上人生巔峰了,我則來讀博了


謝 @星日馬 邀,我說的這個知識叫「first best幾乎一定達不到」。而且基本上只要買東西都有機會用到。

大家知道,市場是一種分配機制。給定需要分配的東西,以及想要這個東西的人的全集,假如信息是完全的,沒有各種摩擦,那最優的分配方案是比較容易得到的。這個分配方案我們稱為「first best」。

問題在於,實際存在的市場,信息幾乎都是不完全的(包括集中競價的交易所),而且一定有不能忽略的摩擦。這樣一來,first best幾乎一定達不到,能達到的只有一個second best分配方案。

分野就在這了。熱血青年時期比較不信邪,覺得second best不能令我滿意。於是絞盡腦汁琢磨怎麼提高信息透明度和降低摩擦。但是後來經濟學越學越多,我了解到,儘管提高透明度和降低摩擦一直是經濟學家努力的一個方向,但是實際操作起來阻力會很大。一方面是信息優勢方希望享用信息租金的同時對市場結構有更大的影響力,另一方面是提高信息透明度帶來的潛在風險和損失其實並沒有完全弄清楚。在現實世界,一個市場信息透明度的提高和摩擦的降低也往往不是漸進的,而是跳躍式的。跳躍很可能發生的場景有兩個,一個是重大負面事件發生後,由政府主導或者行業組織主導,比如金融危機發生後信息披露要求的改變;一個是新技術迅速普及,比如物流行業的高速發展對零售業摩擦的重塑。

既然知道了一個市場到了second best之後再改善的難度會陡然提升,那麼在進入一個市場時,如果先定性地想一下這個市場是否已經達到或者接近second best,會節省時間、口舌以及避免潛在的不爽。尤其是我們在大多數市場中是消費者,如果花很多時間去抹平自己和生產者或者銷售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如果我們不準備轉換在這個市場中的角色,大部分情況下是得不償失的。換句話說,在大部分時候作為一個消費者跟市場均衡結果較勁是一項既費時費神費力,又帶不來什麼明顯經濟利得的事情。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在超市砍價。「不在超市砍價」一定程度上已經進入了所謂「社會規範」。但這個「社會規範」真的有很多道德因素在裡面嗎?我覺得沒有。它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這個行為是以折騰來博取可認為是零的預期收益,不值當。至於後來有些人說這個行為不道德之類的,其實是後建構的,不是本質原因。

所以,作為消費者,不跟絕大多數正常運轉的市場較勁一般是個比較舒服的選擇。這麼做時,一輩子的消費可能確實不是用消費發生時能有的最低價格買的,但是生活質量會比絞盡腦汁降低一點點支出甚至不惜與人吵架高。

當然了,如果市場比較新還沒迭代到接近second best,或者商家侵害你正當權益,又或者想作為生產者和/或銷售者進入這個市場,那麼該較的勁還是要較的。這些場景下與市場較勁就不是徒勞了,很可能有足額或者超額的經濟利得。

當然,如果判斷一個市場是否接近second best對你來說本來就很難,那麼這個判斷要不要自己做還兩說。已經投入了比較高的成本去學習經濟學的人判斷起來相對容易,但是經濟學類專業並不是唯一能幫人過上好日子的專業。所以,到底「為了判斷市場是否接近second best而和自己較勁猛學經濟學」是不是你的最優決策呢?先當作一個開放問題吧,歡迎評論。


作為提問者來回答一發,講幾個不那麼顯然(不敢說高端)又在生活中比較常見的 insights 吧。

1,知道的越多,可能對你越不利(more information may hurt)。

這是不完全信息博弈給出的 insight,適用於博弈的環境。(但不適用於 decision making 的環境)

在博弈論里,有不少模型嘗試 implement 它,比如膽小鬼博弈。

我的看法是,這裡的道理可能在於信息多的那一方承擔了更多的外部性。

另外,類似的諺語 「好奇害死貓」 則是從風險暴露和信息的相關性來闡釋。

2,選擇越多,可能對你越不利 (more choices may hurt)。

這個 insight 也來源於博弈論,最經典的故事是破釜沉舟。

它在 IO 和公司戰略領域應用很廣。

一個具有市場勢力的商家可以對消費者進行歧視定價,或把消費者套牢後坐地起價,這些做法看起來精明,其實愚蠢。

經濟學理論告訴我們,放棄相機行為,取得消費者的信任,能夠讓你賺得更多。

為了實現這一點,我們需要承諾 commitment,還要讓承諾可信。

另一個例子來自政治經濟學。政府的相機決策權太大不一定是好事,比如,可能會讓它在和綁匪的談判中陷入劣勢。

拒絕綁匪的無理要求,導致人質喪命,政府將承擔輿論壓力。

答應幫匪的無理要求,卻又會危害公共福利。

面對這個兩難,三國時曹操的解決方法是從立法上取消和綁匪談判的選項。

最後,行為經濟學也發現了相關證據表明,人的選擇越多,並不意味著會更幸福,具體參見《選擇的悖論》一書。

3,過早領先,未必是好事。

創新理論和競賽理論都有過類似的 insight。

本質的問題在於,作為領先者,他缺乏持續投入的激勵,來保持自己的領先地位,特別是在不確定的情況下。但是競爭者卻在拚命追趕。

這個 insight 也和 「滿招損,謙受益」,「少年得志,乃人生之大不幸「 等諺語遙相呼應。


一個場景是這樣的:
逛街時給女朋友買了個冰淇淋,40一隻,她覺得很好吃,吃完嚷著還要再買一個。我就問了一句,再買一個冰淇淋,能值回這40元嗎?她想了想,就不買了。
以上,能夠得到:
1、對女友而言,第一個冰淇淋效用>40元,第二個冰淇淋效用<40元。
2、效用的獲得者和成本付出者時常是分開的。簡言之,享受的人不出錢,出錢的人不享受。這其中,效用獲得者的地位往往大於成本付出者,比如孩子和父母,比如女友和我。
3、最重要的,經濟學真好,幫我省了40塊。


一個很生活的問題,如下。
單位發了一張五百塊的麵包卡,但是用某付寶買打八折。到底平時買麵包是卡還是用某付寶。
我老爸的思維,如果買十塊錢麵包,某付寶花8塊,用卡刷10塊,那就是虧了2塊啊!所以一直不怎麼用卡。
於是作為經濟學專業的我,開始用盡我所學的知識,用高端的貨幣理論,貨幣規律,用最通俗的話給他解釋。

1.老爸啊!卡里的錢是死錢,不會產生利息,但是某付寶裡面的會有利息啊!放某額寶裡面每天的利息也是看得見的啊!
2.按流動性來說,哦對算了,您也不太懂。反正你這卡不用就是一張卡片啊!還沒我剃頭卡做的美觀呢。你五百塊卡以後用完,你用利率給換成現值,也就是你卡花完那天的錢用某些方法懟成現在的錢,不到五百啊,而且你花得越慢,現值越低啊!每天都在虧啊!!
3.老爸通貨膨脹你總懂吧!這卡越來越不值錢啊!
4.卡你只能買這一家,錢你能想買誰買誰啊!這卡是有限制的資產啊!不能留著養老!
5.還有啊!您看。。。。。

老爸:好了別說了。。。

我以為我的經濟學知識加上我的粗俗解釋總算有點用了!正準備高興

老爸:能給樹苗加能量。

我:。。。(看了一眼考過的那麼多經濟學專業書,哎,我學了這麼多年經濟!竟然。。。。竟然。。。這麼一提醒,我今天忘了偷能量了!!)

……………………………………………………………………………

哈哈再來一個,上圖


But this long run is a misleading guide to current affairs. In the long run we are all dead. Economists set themselves too easy, too useless a task, if in tempestuous seasons they can only tell us, that when the storm is long past, the ocean is flat again.

—— by John Maynard Keynes,A Tract on Monetary Reform (1923), Ch. 3, p. 80


睡了小三好幾年,最後還賺了小三900萬。這應該算是在生活中運用經濟學知識的最強王者了吧?


不算高端,但是很典型 —— 囚徒困境。

大學畢業後我在上海找了個工作,當時在張江的一套小區里和別人合租。

房子是四房一廳,所以是4個人合租。

四個卧室每個卧室里都有空調。但一套房子,電錶卻只有一個。這種情況下,電費只能公攤。

大家都知道,夏天開空調是很費電的。對於剛畢業的學生來說,每個月如果卯足了勁兒開空調,每個月多個大幾百的開銷還是很容易的。所以大家表面上一致約定:必須盡量少開空調,以便節省電費。

但實際上我住進去後,發現這是一個典型的囚徒困境:無論別人是否節約,反正你卯足了勁兒用空調,對你是最有利的。

所以實際上的情況就是:大家每個人都在說要節約,並信誓旦旦說自己很少開空調,但實際上每個月的電費開銷還是很多。


在考慮要不要選某一門課的時候,利用「機會成本」來做決定:選了這門課可以獲得xxx,但是好像不選這門課的話,可以利用這個時間去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哎,嗯,真是一個好主意,那就不選這門課好了。(事實上,更多的時候就是選擇了去划水而不是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23333

去吃自助餐前告誡自己,邊際效用是會遞減的,有時候還會減到負,所以吃自助餐千萬別「扶牆進、扶牆出」,沒什麼好處的,吃著開心而且吃飽就好了。(事實上,你相信這種理性會戰勝吃東西時候的衝動嗎?naive

不算是狹義上的經濟學知識,算是財務學上的:前一陣子給老媽科普了貨幣基金投資(比如餘額寶之類的T+0產品和其他一些T+1基金)中的七天年化收益率、每萬份收益的概念,以及其與定期存款、定期理財中年利率的區別。寫了幾個不同的計算式子,讓她了解複利的意義。

還有一個經濟法相關的(本科學了相關課程,所以有所了解):親戚所有的某商場商鋪交給了該市場管理公司(相當於物業公司)代為出租和收取租金,然後由管理公司根據業主與其先前簽訂的委託合同約定返還相應租金收益給業主。結果前些日子,該公司向法院提請破產清算了(不過還有破產重整的可能性),而該年應返還的租金卻還拖欠未還,於是我就給親戚就行了《公司法》中相關的有限責任制度的普法,並結合《破產法》,對企業破產重整、破產清算過程中的債務處理簡單地做了解釋。


經濟學裡很少有什麼知識(定理)是既有用又弱假設的,

所以很少有什麼你能在生活中運用(個體微觀上)————哪怕你真用了還對了,多半也是恰好結果一致,未必機制如經濟學知識所言

真正有用的可能是需求定律這種「低端」的知識


一價定律」,雖然說的是沒有貿易壁壘的情況下。但接二連三看到從國外走私白糖進入我國也是爆利的新聞以後。我還是去年底今年初尋機在期貨上長線做空了白糖。

扣除了幾次試錯止損的成本,也就賺了一兩倍的樣子吧,不多,小倉位玩玩兒而已,沒細算。

更完整的操作策略應該是國內做空白糖期貨,而在國外做多白糖。也就是所謂的「套利」。風險會大幅降低。而在金融市場上「套利」的基礎就是「一價定律」:當同一個商品在不同的地方居然呈現了不同的價格,那麼中間這個價差就可以通過在低價處買入並在高價處賣出來賺取這個相對無風險的利潤。現實生活中,任何自由競爭的市場,凡是出現同一商品不同價格,都會有商人在便宜的地方進貨在價高的地方銷售來賺取這個利潤,以抹平價差。

蒙代爾不可能三角」,可以運用到外匯市場的投機中:央行貨幣政策保持獨立性、資本管制與固定匯率三者只能任選其二,而做不到三者全占,哪個央行試圖挑戰這個定律,就可以操傢伙上了。贏個把央行不是我們力量有多大,是央行自不量力挑戰規律。

我個人沒有參與,但確實有人在瑞郎風暴中爆賺。

洞悉局勢的本質,一切如觀掌中紋。搞清楚重要的時間節點,聰明的套利者從鐵匯這裡獲得了巨額的利潤,弄明白瑞士央行的錯誤所在,布局瑞郎期權,有人獲得了讓人瞠目結舌的利潤。
夫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安坐靜室,巨額的利潤自動通過現代高效的金融系統從全世界各個國家的彙集到你的錢包,悄無聲息,失敗的交易對手可能一輩子都不知道你是誰,而洞若觀火的你,從容實現了財務自由。 有人兜底就安全了嗎?瑞士央行風暴小議。。

明斯基時刻」,可以擴大運用到各類金融市場的投機中。

還有很多啦,想到再補充。


沉澱成本和機會成本吧

就拿房子舉例吧,很多人覺得自己去年沒買房,現在很傷心,很傷心,事實上不知道,去年的房價已經是去年的事了,現在再為之傷心,絕望,巴拉巴拉,就都是沉澱成本,沒有任何作用。

不要為失去的東西在多花時間和心思,除非它能對你有益,不然都是你的成本,且是沉澱的無用成本;

另外,在投資時,一共兩套房子,可能兩套房,在不同區域,甚至不同城市,不同國家,當你買其中一套房時,你的機會成本就是另一套房的收益,可能會更高;所以在你買的時候,就一定要想好,做好心理準備,承擔一切後果~

或者說,在銷售賣房的時候也一樣,同時來了兩個客戶,你接待哪一個,都有機會成本。

這兩個經濟學名詞,對我最大的作用就是:

第一,做事要考慮周全;

第二,心態要好,能禁得住起落;

第三,合理利用時間,不要為不值得的人和事浪費時間和精力


大學經濟學課,老師提到了婚姻經濟學,將很多經濟理論與婚姻(戀愛)聯繫在一起。

1.劣幣驅逐良幣/酸檸檬效應(不同於甜檸檬效應)

生活中往往會看到長得漂亮的女生其男朋友很普通,或者長得很帥的男生其女朋友很一般。這是由於信息不對稱導致的。

檸檬市場(The Market for Lemons)也稱次品市場,也稱阿克洛夫模型。是指信息不對稱的市場,即在市場中,產品的賣方對產品的質量擁有比買方更多的信息。在極端情況下,市場會止步萎縮和不存在,這就是信息經濟學中的逆向選擇。"檸檬"在美國俚語中表示"次品"或"不中用的東西"。檸檬市場效應則是指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往往好的商品遭受淘汰,而劣等品會逐漸佔領市場,從而取代好的商品,導致市場中都是劣等品。

常見的應用是二手車市場中,質量差的車比質量好的車要暢銷。

2.沉沒成本

一對戀人,在一起很多年,明明感情淡了卻還不願意分手,往往是覺得過去付出了那麼多,為這段感情投入了那麼多,所以不想放棄。其實過去付出的那些時間、金錢和情感就是「沉沒成本」。

或者在電影院買了票,看到一半覺得不好看,想放棄卻又覺得自己花錢買了票,不看可惜。

沉沒成本是指由於過去的決策已經發生了的,而不能由現在或將來的任何決策改變的成本。人們在決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僅是看這件事對自己有沒有好處,而且也看過去是不是已經在這件事情上有過投入。我們把這些已經發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時間、金錢、精力等稱為「沉沒成本」(Sunk Cost)。

3.規模效應

男女組建家庭有一部分原因(不是全部原因)是兩個人一起生活的成本比一個人生活的成本要低。

比如:兩個人可以共用一套餐具(鍋碗瓢盆等),共同負擔房租。

規模效應是指適度的規模所產生的最佳經濟效益,在微觀經濟學理論中它是指由於生產規模擴大而導致的長期平均成本下降的現象。

4.邊際遞減效應

情侶剛剛在一起的時候很甜蜜,恨不得每分每秒在一起,可是隨著時間越久,這種甜蜜感或者激情會逐漸消退,逐漸遞減。

邊際收益遞減或邊際效應遞減,是指隨著一種商品的消費越來越多,增加每一數量的消費帶來的效用增加(即其邊際效益),會越來越小,但這一定律會有例外情況。 此定律亦可稱作「邊際報酬遞減定律」。


做愛的經濟學
首先,不論是對於男人或是女人,性愛的功效都遠遠超過你花大價錢投資買護膚品,在性愛前戲的過程中,雙方充滿激情的愛撫、親吻,能令二者的身心都得到極大的撫慰,新陳代謝加速,男性的睾酮分泌量增加,令男性肌肉發達,而女性則因為雌激素分泌增加,而顯得面色紅潤,肌膚細膩,甚至臉上的痘痘出現的頻率也大大降低。

投資回報率計算:如果能每周享受2-3次完美性愛,那麼每月可節省護膚品基本投資約500-1000元,每年約節省6000-12000元。

「做愛也是種運動」。這簡直就是懶人的福音。在做愛的過程中,伴隨著肌肉的收縮和舒張,可消耗一定的熱量,同時可幫助人增強體力。如果每周保證做愛3 次,一年大約為150次,每次做愛的時間以10分鐘計算,共計1500分鐘,消耗的熱量高達7500千卡,這相當於在一年中慢跑25個小時。

投資回報率計算:如果能每周享受2-3次完美性愛,那麼每月可節省購買健身卡及請私人教練的課時費約1000-1500元,每年可節省12000-18000元。

很多人為了減壓,去健身房大吼大叫,或者去做SPA,或者去國外旅行,一年下來,投資減壓的費用可謂不少,其實,規律的性生活就能幫你減輕壓力,緩解焦躁情緒。性醫學家研究發現,性高潮時,人體腎上腺素分泌會增加,肌肉先收緊,然後放鬆,跟著全身也鬆弛下來,焦躁,壓力大為減低,令免疫系統能發揮最好的功效。

投資回報率計算:如果每周能享受2-3次完美性愛,那麼每月可節省為減壓而支付的奢侈消費1000-3000元,每年節省12000-36000元。


我玩夢幻西遊,自己合成了一個寶寶掛藏寶閣賣。
這個寶寶有點半吊子,說好缺有瑕疵。
第一次掛藏寶閣掛了350元,有5個人收藏,期間還有人砍價,大概都砍到230元。堅決不賣!!!
後來我想了一想,寶寶既然不差,可能是錯誤的價格定位吸引了錯誤的買家。(價格需求彈性)
第二次掛藏寶閣掛了430元,沒三個小時,就被老闆秒了。


2011年1月1日,帝都。跨年夜和室友場去某廣場附近跨年,一開始的計劃是在附近麥丹勞呆一晚,結果凌晨一點後麥丹勞也關門了,倆人傻了吧唧在路上走,凍得要命。看到一家私人酒店,問價一夜小400,倆人身上錢不夠,也略嫌貴,就問老闆娘能不能少,老闆娘說這附近都這價。深吸一口氣,開始和老闆娘擺,「老闆娘,您看這都快兩點了,路上也沒啥人了,您這房間放一晚也是放著,燈光水電暖氣人工還得出,沒收益,您呢便宜點,價格合適我們就住下,您呢不管多少好歹有個收入,刨去成本您還能賺點」之類的擺了一堆,老闆娘想想挺有道理,估計也可憐我們倆姑娘大冷天的在外面凍著,200+在帝都中心住了一夜。
那會兒剛接觸經濟學,剛知道有「沉沒成本」這個詞,理解還不深(現在也不深),但「沉沒成本」的理論真是幫了大忙了,不管是當時在經濟的幫助,還是後來精神上的幫助。


不算是我運用的,應該算學校運用的。
我們學校有羽毛球場,想要打球需要預約。如果幾個院的羽毛球比賽時間都撞在一起了,那麼羽毛球場的位置會很緊張,此為背景。
有一次我跟我朋友聊天時得知,如果在比賽季他們想要預約搶到羽毛球場,很可能需要熬夜排隊,天亮了等羽毛球館開了現場預約才搶得上。要是等著網上預約開放,場地都會被人搶光了。

我聽到的第一反應就是,這規則十分不合理:
原本大家都在網上預約就行了,現在需要所有人都熬夜排隊搶球場,實際總資源並沒有增加,大家的獲取成本卻高出了好幾倍。

而就在我吐槽學校作法愚蠢的時候,轉念一想,卻發現了這規則的高明之處:
如果只開放網上預約,那麼所有人都會去搶著預約。不僅是需要比賽的院隊,平時愛好打羽毛球的同學也會試著看能不能搶上,更甚之,也許有人會專門利用軟體搶到場地後轉賣,而真正急需場地的人卻很可能搶不上。

而線下排隊的規定,看似加大了場地的獲取成本,但是真正需要的人更願意付出這樣的成本去排隊,最後能搶到球場的必然是最需要球場的,這規定可謂是聰明至極。


生活中其他地方亦有這樣的例子,要是有人關注的話我會接著寫?乛?乛?


首先聲明有點跑題,不是我在生活中用過的經濟學知識,只能算是我個人生遇到的經濟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驗證。

我15年碩士畢業,沒想到一畢業就趕上了房價暴漲,基本上國內綜合實力強些的一二線城市的房價在15年,16年翻了一番。然後大家都知道17年政府進行了很嚴格的限購政策,很多城市的新房也都被限價銷售,銀行貸款利率上調了挺大幅度的。可能很多人以為房價要被調控,普通人也有了買得起的可能性。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後來我看一本經濟學相關的書,恰好看到如下內容:政府限制冰激凌的價格上限低於市場均衡價格,造成了市場上冰激凌供應的短缺。這種情況下,賣者可以根據偏好來配給冰激凌,只賣給朋友/親戚/或者有關係的人。因此,本來限價是為了幫助買不起冰激凌的人,結果發現原來就買的起的人可以低價買到冰激凌,而原來買不起的根本買不到冰激凌了。聯想到房價,我在想政府限價真的能有用嗎?

有一天跟閨蜜聊天,他們家在武漢買了一套大房子。在政府限價的新房在市場上根本很難搶到的狀況下,他們托關係挑到了政府限價樓盤的好樓層好戶型,並且找關係拿到了銀行內部的低利率。

我忽然發現閨蜜的故事簡直就是這一個小小的經濟學知識的完美驗證啊。


1.不小心把女朋友的唇彩給jue了,女朋友問誰幹的

看不見的手

2.女朋友想二刷某電影,我死活不去,原因:

邊際效用遞減


推薦閱讀:

地主階級是怎樣阻礙生產力發展的?
有哪些我們覺得荒謬的事,卻有著合理的經濟學解釋?
打車軟體進入計程車市場,是帕累托改進嗎?
有哪些看似約定俗成的文化習俗,實際蘊含著頗為理性的經濟學道理?
價格機制總是最好的么?為什麼有時並沒用價格機制來配置資源?

TAG:經濟學 | 經濟學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