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論語》?
讀論語哪怕讀個百遍依舊是讀不出什麼思想的,背論語哪怕倒背如流也依舊是蒼白和膚淺。——學而不思則罔。你不過是罔而已。
連論語也沒讀過幾句,就開動全部腦筋,斷章取義歪曲孔子編寫段子,那段子不過是笑話,留下的是淺薄和一地的雞毛。——思而不學則殆。你不過是殆而已。
知乎許多回答不如以前了,我讀到的全部都是無腦的膜拜和無知的污衊,但無論是膜拜還是污衊都低俗得不堪入目。
我不評論論語,但是我建議你,黑孔子可以先參考一下韓非子。看看真正的智者是如何撕開孔子華麗的措辭,粉碎孔子端莊的邏輯,看智者如何在嘲諷中顯露他冷酷的驕傲。
我還可以告訴你,儘管韓非子幾乎推翻了孔子的理論,但是儒家子弟,從來沒有?和諧?過韓非子,相反韓非子反駁孔子的幾篇文章也被編入了經典而被儒家子弟代代傳頌。
我們熱愛孔子是因為他像盞點破黑暗長夜的燈。孔子和其弟子從來沒有想過去塑一座佛或造一個神,也沒有去炮製一個光榮正確偉大,這些都不是儒家思想的訴求。因此你不必去膜拜孔子,你也完全可以黑仲尼,只要你黑得有水平,你一樣能獲得儒家1的承認和尊敬。
大凡就是這樣了,智者讀論語讀到的是智慧,仁者讀論語讀到的是仁義,韓非子沒讀幾遍就察覺了邏輯中的破綻。
而你呢?
還是先讀一遍論語,然後再靜靜的思考一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覺得始終要明白的一點是:古代這些經典著作的話題都還有討論的空間,在許多問題上,我們仍然可以跟古人對話。不過《論語》本身的矛盾在於這是一本不該存在的書,它記錄的孔子碎片化的言論,大多是應時應景而發,後人卻意圖把這些命題當作教條,把這些理念普遍化。
一個年輕人從15歲開始立志學習,探求知識、歷史、禮法、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國家政治。
在一個人均壽命不到三十歲的時代,這個年輕人一直活到了七十二歲。中年時以學識廣博聞名全世界(天下就是世界,而且歐洲也還是蠻荒之地),並且創辦了第一所私立學校。
誰能比啊誰能比!
是這樣的。 高中的時候老師強制要求掌握,於是產生一種一邊背一邊碎碎念「這個老頭子強詞奪理」「完全是詭辯」的抵觸心理,並且每一句話都拒不接受地力圖吐槽回去。
現在有時候朋友同學問及對某事的看法,會不經意地說出來「子曰,blablabla」。
然後才發現,不是他錯,是那時候還沒有懂。要想評價《論語》,先要老實把《論語》看完,再依序看古代大家的註解,然後再來評價。不要看了些雞湯文就以為夠格評價和了解《論語》了。
別指望能跟說明書一樣一下子就能看懂。
在生活中做個有心人,時常翻翻《論語》等到哪天看到書中的話對你有觸動,這就是了。
更高一點的:背書。我已經背完了《大學》,現在在背《周易》。背完《大學》的感受就是在生活中,每每能於遇事之時腦子裡蹦出《大學》的原話,頓覺古人不虛。
論語么,高中的時候的教科書。
相關的寫論語的書挺多的,有名的就是李零的喪家狗、南懷瑾的論語別裁。都沒看過,沒有發言權,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優點是語錄體,沒寫出來的比寫出來的多,延展空間大,可以思考出不同方面的東西。
缺點也是這個,雜亂,不系統,懶人的傑作。
裡面的東西很多,教你在社會上立身、處事、交友……還有某些政治方面的東西,有些也值得一看。孔子在當時就是一個類似知乎的東西,什麼都教,什麼都會說一點
背景:被強行逼迫背了整本論語。
舉個栗子,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這句話特別片面有木有?但是特別又特別有道理有木有,特別無法反駁啊有木有?
有一個比較官方和中肯的說法是:
《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章句組合成的書
個人的視角:
這是一本能表達一個比較完整的價值觀體系的書
因為是比較完整的價值觀體系,所以能指引人們的工作生活、待人接物
使人們的言行舉止儘力的:合於禮、合於義、合於仁(德的一種)、進而合乎道
也就是一個有信仰,有原則,適宜的人了
之於為什麼是「比較完整」,是因為《論語》相對零碎,要理解孔子完整的價值觀體系,還需要看他老人家著的《公羊春秋》和《十翼》。
後生小子剛開始學,還遠不敢說入門,更不用說得道,在這裡妄言了。至少,從頭至尾看一遍,沒那麼多偏激,沒那麼多崇拜。
當然,是選擇一個過得去的版本。論語,抄過兩遍,背過一半,從古到今的註解都翻過一遍。
到這時候才感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這種感覺只能體悟,不能言說。
常讀常新。
以上
沒事罵罵孔子,也是人生一樂。
三刀的觀念,皇帝算個球,孔子球都不是?
要砍的就要砍這種被蠢貨們捧的高高的,但是實際就是個傻*的玩意!
-----------------------------------子張之死-----------------------------------------------------------------
子張曰:「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
子張曰:「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子張曰:「子夏云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子夏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
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
子夏曰:「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子夏曰:「君子信而後勞其民,未信則以為厲己也。信而後諫,未信則以為謗己也。」
子夏曰:「大德不逾閑,小德出入可也。」
子游曰:「子夏之門人小子,當酒掃應對進退,則可矣,抑末也。本之則無,如之何?」子夏聞之,曰:「噫!言游過矣!君子之道,孰先傳焉,孰後倦焉?譬諸草木,區以別矣。君子之道,焉可誣也?有始有卒者,其惟聖人乎!」
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子游曰:「喪致乎哀而止。」
子游曰:「吾友張也為難能也,然而未仁。」
曾子曰:「堂堂乎張也,難與並為仁矣。」
曾子曰:「吾聞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親喪乎!」
曾子曰:「吾聞諸夫子:孟莊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與父之政,是難能也。」
孟氏使陽膚為士師,問於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
子貢曰:「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抑之。」
衛公孫朝問於子貢曰:「仲尼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叔孫武叔語大夫於朝,曰:「子貢賢於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貢。子貢曰:「譬之宮牆,賜之牆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夫子之雲,不亦宜乎!」
叔孫武叔毀仲尼。子貢曰:「無以為也!仲尼不可毀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逾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人雖欲自絕,其何傷於日月乎?多見其不知量也。」
陳子禽謂子貢曰:「子為恭也,仲尼豈賢於子乎?」子貢曰:「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綏之斯來,動之斯和。其生也榮,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第一句話,的意思就是所謂看到危險危機就想到是不是該賣命?
古代士向來有自刎傳統,譬如荊軻刺秦王需要樊於期腦袋人家就咔嚓送給了他,信陵君竊符救趙侯生就咔嚓了表示士為知己者死,日本人這點繼承得很好,武士道動不動就切腹。
見得思義就是拿錢的時候考慮符不符合道義,祭祀已經掛了的牛鬼蛇神是不是恭敬,奔喪是不是真心哀慟,按照子張的觀點,做到了就差不多了。 這句話是觀點,沒有什麼內涵,古代就是句大白話,也就是不管做傻事要看場合,要裝點逼,要是像莊子那種老婆死了居然擊缶唱歌,直接分分鐘丟到糞坑裡面去!
第二句話 ,「執德不弘,信道不篤」,就是如果講究德的話就應該光明正大,信仰道學的話就應該踏實。講道德不光明正大,信仰道義不堅定踏實,憑什麼可以說有道德,憑什麼說沒有道德。也是句大白話,道德道義是什麼東西,至今三刀不明白,這玩意又不賺錢,完全就是蹲坑時隨手唰了下朋友圈的心靈雞湯嗎,居然鑽研純屬浪費時間!
第三句話,子夏的門人問子張如何交朋友,子夏的意思是 能交的就交,不能交的拒絕掉。子張說,跟我聽到的不一樣。當官的尊重有能力的賢人也能容得下一般人,嘉獎好人也能懲罰壞人,我如果能和大賢交往為什麼容不下眾人,我如果和不賢的下三濫交往,人家拒絕我,我如果那樣又怎麼能夠拒人。 這句話是子張交朋友的看法,什麼人都以交交。
但自三刀看來,完全沒有必要跟蠢人交往浪費時間,因為蠢人完全跟你不是同一類的生物,浪費你的時間對於自我毫無任何益處!現代社會時間就是金錢,金錢就是票子和妹子,構建一個高質量的朋友圈完全有必要將下三濫拒之門外,人的精力有限,社會都是混圈子,圈子太低端,必然說明自己事業不行嗎,肯定要跟當官的君子們混混才是王道嗎。
第四句話,子夏說,即使是小道,也有可以觀賞的景色,太遠了恐怕沾上泥土,所以君子就不去小道了。
引申為有些旁門左道也有點料,但是如果一味的去找這種小道偏離正道,就沒有必要了。人生苦短,很多都可以鑽研,研究最有錢途的一條道走,才是正道,其他的基本上都是旁門左道!當官的訣竅也要隨大流啊,跟著趨勢走,站好隊,否則就等死吧。
第五句話,子夏說,每天不忘記自己學到的東西,每月不忘記自己積累學到的東西,可以說是好學,也就是每天都做讀書筆記,天天學到老活到老,而且還記得住,可以算是好學而且學的還不錯的。 廢話嗎,有時間天天學習還保持興趣,當然好學生,問題是現在大家都擼啊擼,打dota,誰他媽還捧著本書慢慢看?
知識來源於哪裡?生活和交流,現代社會是最好的老師!而不是抱著書本啃啊啃,效率太低了!
第六句話,博學而且志向堅定,不懂就問而且靈活的思考碰到的問題,仁就在其中了,引申為一個人如果博學多才並且腳踏實地,不懂就問敏於思考交流,這個人基本上就掌握了學習的訣竅和為人處事的方法。這個也近乎於白話,沒什麼意義。
第七句話,那些普通工人都是在作坊裡面的幹活完成它們的事情,當官的君子們嗎通過學習達到領悟做官的訣竅。做官的訣竅嗎,察言觀色上行下效過河拆橋!潛意識裡面嗎還是赤裸裸歧視農民工兄弟們嗎?有背景有錢誰不想混公務員當官?
第八句話,小人犯了錯嗎也是要用謊言文飾一番,所謂文過飾非。也就是人嘛,管他當官的還是奴隸下人,不都是一樣的嗎要為自己的過錯遮掩遮掩,這句話核心在於一個也字啊!如果連這種低端人都犯錯,領導會不會犯錯?肯定也會嗎,這個時候就要學會怎麼來幫領導擦屁股了,文飾這才是潛台詞!
第九句話,當官三法寶,看起來道貌岸然,走到附近,總是說要密切聯繫群眾,從群眾來到群眾中去,說得話都是義正嚴辭,一切都要按照法律走,堅持毛澤東思想,社會主義核心觀念……
第十句話,當官的玩百姓嗎,先要忽悠百姓相信自己,否則百姓以為你在施行暴政,在苛刻對待她們,所以要懂得作秀的道理;對於領導嗎,先要取得領導信任,信任了才會被納入核心區嗎,否則就認為你在非議,這話嗎活脫脫官場教科書啊。
第十一句話,大德嗎,就是大的方正路線不要犯錯,不要站錯革命的隊伍,因為革命的隊伍很容易翻船。小德嗎,就是可以犯點小錯誤,譬如弄個二奶小三之類,ok的啦。蘇武我就不說了,大家都懂得,牧羊牧了那麼多年, 你看人家都上電視台教科書,李陵那個叛徒,大家也都知道,名聲已經臭了,就算沒啥但是要搞臭他還不分分鐘?
第十二句話,子夏的門人小孩,端茶倒水接待這方面都是很有禮貌的嗎有點儒派作風,但是可以不過是儒派的細枝末節不重要的東西,沒有讀書沒有根基根本啊,子夏說,子游這話說的有點過了,當官的技巧,沒有什麼先傳後傳的,先學會端茶倒水以後再學習寫文章也一樣啊,就像草木做個區別罷了,當官的技巧怎麼可以污衊呢?做到有始有終,能夠從頭到尾或者從尾到頭把這套官場雞湯都喝了,只有官之聖人啊!
這句話是子游吐槽子夏的學徒只會端茶倒水,不會文章,然後子夏就反擊了,我弄個學徒做苦力廉價勞動力,要是早讓他學會寫文章不就早跑了,你丫就不要逼逼,這年頭300塊一個月的專心幹活的研究生哪裡找得到?
第十三句話,當官當到大了,可以讀個MBA繼續升官發財嗎;學問做到家,譬如說讀了個哈佛博士,趕緊回來當官撈錢才是王道嗎!
第十四句話,人死了表達了個哀悼思想就行了,人死如燈滅,人走茶涼,樹倒猢猻散,官倒沒人玩……當年毛澤東被搞趴了,除了林彪了了幾個人跟他說話,誰鳥他?
第十五句話,我哥們老張也還行,但是個性有些偏激了,當還沒有完全體會中庸之道嗎!
第十六句話,老張堂堂正正確實不錯,可惜不會和稀泥,完全稱不上當官的仁義道德啊。
第十七句話,我聽說沒有人可以自己就很high的,一定是某些特殊場景才能除非感情,譬如親人掛了,必然自發痛哭流涕。這話引申為人沒有那麼強大,要觸發潛能,必須要有強力刺激。
第十八句話,聽說孟莊子這個人很孝,估計這點很多人也做得到,但是他沒有幹掉他父親的老臣和他父親的施政政策,這點就難了!自古創業艱難守業更難,新官上任三把火,孟莊子這人可以啦。
第十九句話,老孟讓曾子的實習生陽膚去當法官,然後陽膚問有沒有什麼潛規則之類,然後曾子就說,上面的都不行,老百姓早就不信了,你去也別發泡犯傻,搞清楚情況,同情他們不要自作聰明,明哲保身是王道。
第二十句話,紂王沒有外面傳說的那麼不堪,比不上老紂的多了去了,但是名聲臭了,所以當官的都痛恨憎惡自己名聲被毀,因為名聲毀了,什麼屎盤子都會扣到你的頭上。
第二十一句話,當官的或者明星犯點錯,就像日食月食大家都看得到,公眾人物嗎,要是犯錯更改了,大家也會仰望啊,現在就不會了,時代變了,隊伍人心散了,管你什麼明星不明星,大家都是會吐槽,可不會說什麼好話。
第二十二句話,衛國公孫問子貢,孔子學不學東西,怎麼學。子貢就吹牛說:文王武王都over了,但是他們的文武之道沒絕,而是依然傳承下來了;都是在乎人,有能力的自然知道人家牛逼的地方,沒有能力懂得點細枝末節,哪裡沒有一張一弛的文武之道?孔子怎麼不學,不過沒有固定的學習對象罷了。也就是打打嘴炮罷了。
第二十三句話,叔孫武說,子貢比孔子牛逼。子服景伯這個就把這個話告訴了子貢,子貢就謙虛了,說就好比是圍牆,我的牆剛剛到人肩膀,大家都能看到圍牆裡面的景色,孔子的門牆就幾十丈,一般人看不到,能找到門縫的都少數,他那麼說,也ok了,沒事多打點炮少讀點書吧,少年。這句話其實是叔孫武把子貢拿到火上烤,故意說的,就相當於拍著你的肩膀說,你老師是坨翔,你比你老師強一百倍。
第二十四句話,叔孫武罵孔子,子貢說,別罵了,孔子沒有辦法詆毀的,一般人還可以罵,就像是丘陵可以過去一樣;孔子就像日月一樣,你罵太陽不是狂犬吠日罵,太自不量力了!這就是抬孔子罵叔孫武了。叔孫武又故意罵孔子,醉翁之意不在酒嗎,顯然沖著子貢去的。
第二十五句話,陳子禽對子貢說,你太過謙虛了,孔子怎麼比你牛?子貢說,君子說一句話就能知道水平咋樣,一句讓人家以為他懂很多,一句讓人以為他不懂,說話不能不謹慎,孔子不能達到,就像是不能順著台階登天一樣,如果孔子得到了一個國家或者采邑當官,治理百姓,基本上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生有生榮,死有死哀,我怎麼比?其實就是罵陳子禽傻逼,好歹人家宣傳是我師傅,我明顯不能扁他抬我自己嗎,我肯定要抬他的轎子吹我自己嘛。
子張篇嗎,也是官場教科書,沒有任何思想和哲學上乃至倫理上的意義,只不過是孔子的門人刷微博唰心靈雞湯和段子,互相秀秀存在感罷了!
然而現代科技日新發達,講究快准狠,讓這幫古代的輿論製造者還是早點安息死去吧!
子張該死了!
作者:蘇老濕
鏈接:知乎專欄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相信我們對《論語》中的這句話都不會感到陌生。
今天我們就要來好好聊一聊《論語》講什麼,我們要怎樣通過學習一副對聯讀懂《論語》。
說到《論語》,我們腦海里很快閃過這樣一句話:《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本書。
但作為四書五經之一的《論語》,其實並不怎麼好讀。
首先,《論語》一共有20篇512章一萬多字,但就是一些對話的簡單歸類,個別地方還有重複出現的字句,內容整體比較隨意;
其次,《論語》本身篇與篇之間並沒什麼聯繫,甚至連篇章的名字也不能好好選取,只是選取每篇第一章的前兩三個字當標題,所以單看目錄讓人崩潰;
第三,《論語》引入的概念特別多,看著看著就很容易混亂了。
那麼,這樣難以攻克的《論語》,我們要怎樣才能快速讀懂呢?
《論語》雖然看著複雜,但其實有兩條主線貫穿全書的始終,只要我們能把它拎出來,就會豁然開朗。
第一條線是強調內外兼修的個人發展之路;第二條線是強調以德治國的國家治理之路。
如果用一副對聯來描繪的話,則是:
(上聯):內仁外學當君子
(下聯):德政禮制管國家
(橫批):天下大同
接下來,讓我們就依此將《論語》的精髓一一解開。
在《論語》里,孔子給我們闡述了很多關於人的道德品質的概念,有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等等,非常非常的多,但其中最核心的就是一個字:仁。
「仁」字在論語中總共出現109次,是論語中最重要的概念。
因為孔子認為仁是作為一個人最重要的品質,是值得我們終身去追求的。
關於仁並沒有明確的定義,但一個能夠做到仁的人必然是孝敬父母的人,忠於君王的人,做事中庸的人,而不是花言巧語的人...
一個人的道德品質除了需要不斷修鍊,也是需要不斷學習的。在教育方面,孔子可是下足了功夫。
首先,孔子降低了學習的門檻。在以前學習是個貴族行為,一般人沒資格沒途徑。孔子辦的學院,學生只要付一條臘肉的學費就可以報名學習;
第二,孔子教的都是正能量的東西。孔子指定《詩經》為教材,讓大家通過學習美好的事物提升自己的修養;
第三,孔子在多年的教學中總結了很多教育和學習的方法論,比如因材施教、溫故知新、不恥下問等等;
第四,孔子強調學以致用,認為學習好了就要去當官報效國家。
可以說,孔子在教育領域留給後人的財富遠大於他在政治方面取得的成就。
孔子強調追求仁的品質,重視學習的提升,而能做到這樣的人就是君子了。
在《論語》里對什麼樣的人是君子有詳細的說明: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就是說一個人,如果保留了原始的質樸,同時又很有修養,那麼他就是一個君子。
與君子相對的另一個概念是小人。在孔子的理論世界裡,君子是完美的,而小人是可恥的。
他用大量的論述告訴我們什麼樣是君子、什麼樣是小人:比如君子就是坦坦蕩蕩的、小人就是整天焦慮的,君子心懷遠大、小人就顧著眼前一點利益等等諸如此類。打個比方,如果說岳不群是小人,那令狐沖就是君子。
當然,孔子是鼓勵我們去當君子而鄙視當小人的人的。
除了個人主線,《論語》還有一條主線是國家。
從國家治理的角度看,孔子主張「為政以德」,應當用道德去感化人教育人,這才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而這種符合仁的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德政」。
孔子認為如果實施德政,老百姓就會向群星圍繞北極星一樣的圍繞在帝王的身邊,老百姓不只是很聽話還很有禮貌;而下等治理國家的方法則是用法令用刑罰讓百姓因為害怕而聽命,因此百姓是沒有廉恥之心的。
基於德政的治國方針,孔子提倡效仿周朝的禮制來進行管理。所謂「禮治」,就是遵守嚴格的等級制度,君和臣、父和子、貴和賤、尊和卑都有嚴格的區別。
孔子本身就是十分認同並遵守周禮的,在《論語》里有大量描述孔子是如何推崇並遵從周禮的論述。
在行為舉止上,孔子都能按禮行事,對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環境,應該有什麼表情、什麼動作、什麼語言,他都一絲不苟,準確而妥貼;
在教兒子說話時孔子會要求按周禮說雅言,在看到諸侯有越禮的行為孔子會忍不住嘮叨幾句,而自己最愛的弟子顏回下葬,顏回的父親請求孔子賣車給顏回厚葬,孔子也因為要遵守周禮而拒絕了。
可以說孔子是用生命在維護禮制的秩序。
有德政的治國方針和禮制的治國制度,孔子指出治理國家還要學習「堯舜禹」這樣的明君。
作為君王,關鍵需要做到以下兩點。
第一,以身作則。如果君主自己做好了,就不用擔心底下的人做不好;
第二,任用賢臣。通過選拔有德行的人,就可以共同治理好國家。
最後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這期的內容:
在孔子的心目中是有一個理想的成功之路的,其實這也是一條個人成長和國家管理相結合的成長之路:
個人通過修身養性使得自己的心境修為在一般人之上,
然後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族或宗族,
接著有能力治理好一個小小的諸侯國,
最後才可以安撫天下黎民百姓,使他們能夠豐衣足食、安居樂業。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可以說是孔子政治倫理成功學的最好演繹。
俗語云,半部《論語》治天下。
治天下若烹小鮮,不了解食材特性,怎敢輕提烹調二字?
故本文嘗試歸納孔子及其部分門生的言行,對人物分類整理,這也算符合孔夫子因材施教的教學綱領。若有悟性高者從此法悟出屠龍之道,請報名參加國家公務員考試。
書歸正傳,歷史人物分類方式繁多,本文採用的是西方古典天文學與現代心理學相結合的模型,該模型廣泛適用於占卜、社交等領域。
該模型把人分成十二種類型,分別對應黃道十二個星座守護神(車田正美.聖鬥士星矢【N】,周刊少年JUMP,1986,):白羊座,金牛座,雙子座,巨蟹座,獅子座,處女座,天秤座,天蠍座,射手座,摩羯座,水瓶座,雙魚座。
以下是《論語》中對應人物:
一、白羊座——仲由(字子路,季路)
熱血和衝動是白羊座的特徵,子路在孔門中回答問題算最積極的之一。他性格直爽,回答問題時不假思索,多從自身角度出發,這一點不太對追求中庸之道的孔夫子脾胃。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論語·先進》
老師的「哂笑」怎能影響大白羊的率真與豁達。
顏回、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其志。」
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
——《論語·公治長》
老師自然明白有的學生膽大騎龍騎虎,故勸仲有三思而行;有的學生膽小騎個抱雞母,直言冉求just do it,是謂「聞斯行諸」!
子路問:「聞斯行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
冉有問:「聞斯行諸?」
子曰:「聞斯行之。」
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
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論語 ·先進》
這裡也可看出中庸思想受老子寫的《九陰真經》影響,「天之道,損有餘而不足」。孔子也勸學生仲有天無涯,學無涯,知有涯。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為政》
二、金牛座——端木賜(字子貢)
金牛座善於理財,孔二門生中的財神爺當屬子貢。這一點上連孔子都視其為「璉瑚」。
子貢問曰:「賜也何如?」
子曰:「汝器也。」
曰:「何器也?」
曰:「璉瑚也。」
——《論語·公治長》
財富的積累無外乎開源節流,子貢有時也因節約忽略了禮。
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
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論語·八佾》
這在現在看來有一點小農思想,但在農耕文明為主導的春秋時期,羊可是一筆不小的財富,孔子仍教育子貢應重禮輕財。
三、雙子座——卜商(字子夏)
世界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哪怕是雙生兒性格也可能迥異。
雙子座的子夏就是一個多變的人。他認為做人當方圓並濟,大是大非面前當如《新聞聯播》般義正詞嚴,家長理短之時不妨像《霧都夜話》難得糊塗。
子夏曰:「大德不逾閑,小德出入可也。」
——《論語·子張》
他進而得出結論,善變非女人之專利,君子也當善變。
子夏曰:「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論語·子張》
想必北宋工部侍郎柳宜少為子取名「三變」亦源於此。
多情自古傷離別,三變的子夏恰如雙子,時而無情時而多情,他在面對學弟孤獨的牢騷時,學長的回答欲揚先抑,You are lonely,but not alone。
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
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論語·顏淵》
四、巨蟹座——冉雍(字仲弓)
巨蟹座為十二星座中最暗的星座,他們就如同生活在阿拉斯加的帝王蟹,在深海中手腳張揚性格卻不張揚,外殼堅硬肉質卻柔軟鮮嫩。
冉雍是農民的兒子,或許受童年家庭條件的影響下,他不善言辭,但內秀於心,頗有仁義之德,執政之才。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
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給,屢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論語·公治長》
男兒當自強,冉雍就像帝王蟹一樣逐漸成長,成為孔子心中中唯一一位可以拜相封侯之人。
「壅也,可使南面。」
——《論語·壅也》
五、獅子座——宰予(字子我)
出生於盛夏的宰予受夏季副熱帶高壓的影響,偶爾會在課堂上打個小盹。孔子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對此也做出了正常的職業反應,「是我孔老二不夠騷了,還是你宰予水平高了。」
宰予旦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
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論語·公治長》
難道獅子座的勇敢都被宰予拿到課堂上睡覺了嗎?要知道宰予可是一隻雄辯的獅子。
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
——《論語 ·先進》
他的勇氣絕非來自梁靜茹一個人,而是像悟空收集元氣彈一樣來自人民群眾。
下面我們來看善言辭的宰予和老師討論居喪長短的問題。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谷既沒,新谷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
曰:「安。」
「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
——《論語·陽貨》
孔子重禮,他認為春秋時期與周初相比人心不古,故常在舉杯邀明月之時嘆世風日下: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論語·陽貨》
宰予就藉此想給孔子織一個陷阱,讓孔子承認守孝三年太久易禮崩樂壞,大家應適當縮減守孝時間,「期可已矣」,由此換來生產力的解放即「舊谷既沒,新谷既升」。
可姜還是老的辣,孔子沒有中計,以孝回擊「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
宰予面對老師的詰問,只得硬著頭皮答一聲「安」。宰予並非沒心沒肺的二愣子,只是他深知總的有人敢為天下之大不諱。
借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宰予所處農耕文明的時代,人是第一生產力。他想推行新的禮數來促進生產力的發展,為此不惜背上不孝不仁之罵名「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他忽略了一點,落後的生產力往往匹配著同樣落後的文化制度「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 。二者早已水乳交融,改革何其艱難。
這也不能怪宰予,他縱有代表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想法,但終究也不能跳脫其所處的時代與階級的局限性。他的失敗也從側面印證了士大夫階層的變革若沒有強權的支撐只能是沒牙獅子的空吼。
多年之後,當某人提出關於先進生產力、先進文化與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理論時可曾想到那個熱天午後課堂上流口水的宰予。
六、處女座——無
孔老二曰:逼死強迫症。
七、天秤座——孔丘(字仲尼)
仲尼的星座判別何須察言觀行,他生於公元前551年9月28日,當屬天秤座。
天秤本是糾結的星座,天秤左右的搖擺恰如概率在0和1之間跳躍。聖人怎會像Harvey· Dent那樣用硬幣去左右自己的選擇,他心中的天平早已確定孰仁孰義。
風象星座的他一生如同風信子般在列國遊學傳教,風是言傳身教的教風,傳遞的是「仁、義、禮」的信仰。我詞窮地將其喻作「真、善、美人肉播種機」是遠遠不夠的。
還好宋朝《唐子西文錄》記道,蜀道館舍壁間題一聯云:「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八、天蠍座——顓孫師(字子張)
孔子和學生長期學習生活在一起,他對門生都有一定的了解,他對子張的評價是「辟」。
柴也愚,參加魯,師也辟,由也喭
——《論語·先進》
後人多據其理解子張為一個性格偏激的人,但子張廣交朋友性格應該不會太偏。
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子張曰:「子夏云何?」
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
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論語·先進》
有這裡可以看出,子夏作為多變君子,他的態度是交配交的人。而子張作為辟·賢君子,他的態度是聖賢凡人來者不拒。
所以個人認為子張之辟當是天蠍的特立獨行。
九、射手座——言偃(字子游)
論交友之道,沒人比子游拿捏得更好,他認為對待朋友就像侍奉君主,應該給予他們充分的空間和自由,因為射手座的他本也是愛自由之人。
子游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論語·里仁》
子游同樣明白自由是相對的,它恰恰應被束縛在法律和道德的牢籠內。這是子游交友忠君的原則,這也是子游的治國之道:哪怕再小再落後的城邦應讓其民眾感悟美學,讓其受教化。這一點連孔子都尷尬地承認「子遊說得對,老師剛才給大家開了個玩笑。」
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
子游對曰:「昔者偃也問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
——《論語·陽貨》
十、摩羯座——冉求(字子由)
前文提到冉求膽小騎個抱雞母,他確實謹小慎微。當孔子問其理想時,他觀察到老師對子路的不屑,便回答得相對務實。
「求,爾何如?」
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論語·先進》
他也確實做到了前者,成為季氏家臣,至於後者「禮樂」,至少在孔子眼中他是不夠格的,甚至未盡人臣之事。
當季氏要去祭拜泰山時,孔子說季氏什麼身份,冉有,你還沒點X數嗎?
冉求喏喏地回答,趙家人的事情我管不了。
氣得孔子只能指桑罵槐,說泰山還沒林放懂禮。(林放:「我有一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季氏旅於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
對曰:「不能。」
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論語·八佾》
這還不算,當他為季氏斂財徵稅之時,孔子直呼其叛徒。
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論語·先進》
由此可見,冉求真的膽小嗎?膽小之人還會忤逆自己的老師?
冉求只不過是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在他看來君君臣臣不也正是孔子一直推行的禮?
只可惜,他選擇性遺忘了:仁。用正當的禮來掩蓋不仁之利,這未嘗不是摩羯座的腹黑之處。畢竟老百姓罵的是季氏,絲毫傷不到冉求的羽毛。
十一、水瓶座——顏回(字子淵)
顏回作為孔子最得意的門生,水瓶座的他天資聰明,令以言辭著稱的子貢自嘆不如。
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
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知二。」
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論語·公治長》
水瓶的內心也永遠有一泓清泉,不計較外物得失,自守得內心之清明,這一點連孔子都贊其賢。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論語·雍也》
所以當同是風向星座的顏回先老師一步駕鶴之時,孔子傷心欲絕。那時候怎有長島冰茶換得孔子半晚安睡,他只能慟哭不已,恨天不公。
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
顏淵死,子哭之慟。從者曰:「子慟矣!」曰:「有慟乎?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
——《論語·先進》
十二、雙魚座——閔損(字子騫)
如果說顏淵是賢,閔子騫就是孝。
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
——《論語·先進》
百善孝為先,閔子騫單衣順母的故事也位列二十四孝圖之中。這個以德報怨的故事發生在子騫拜入孔門之前,或許這就是魚兒天生的善良吧。
這正是:
十二星座熟於胸,人情世故皆通達。
讀書若尋屠龍技,半部論語治天下。
後記:本文其實從方法論上來說是不嚴謹的,考據更是牽強附會。胡謅之作只為博諸君一笑,若能由此激發大家閱讀《論語》等經典的興趣,榮莫大焉。
互勉!
為什麼我感覺迄今為止的回答一點乾貨都沒有……
何晏、鄭玄的注,邢昺、皇侃、孔穎達的疏。感覺之前的回答居然一個人都沒提到這些啊!
鄭注何注,刑疏皇疏,是論語入門啊。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那真真就是在胡說八道啊。
三教典籍都有粗略讀過,很多書籍教我用不同的視角和態度去理解人生,《論語》賦予我的,則是內省自知的力量。
可不敢評價,哪有那高度。
也算是學過小半本論語,幾年不翻原文已忘了一大半。如今回想起來還是很驚艷,孔子對弟子問題的回答,還有他的為人處世之道,實在是很能啟發人的。仰之彌高,鑽之彌堅啊。
比如孔子回答某弟子以德報怨的問題,子曰:「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德報德,以直報怨。」是不是還蠻有道理的?
突然想起孟子的評價: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論語》,這個論字,實乃點睛之筆,妙不可言,深不可測。可能立場有別,褒貶不一。可能受眾不同,理解各異。然一個論字,至理至簡,包羅萬象,容萬千智慧於一字,納百家經典於一文。
論語啊……呃呃……個人覺得,不把儒家思想學完,還是別去議論他了……論語可以說是儒家孔子思想的集合,也是儒家最根本的思想吧……所以,還是先學學儒家吧……————額額……學淺言微,不可以之為言,諸位看看就好,不要深究……
推薦閱讀:
※董仲舒算不算儒学大师?
※你認識的、讀過的作品中「劉」姓有哪些好聽的、有意境的名字?
※易經中的「利見大人」應該怎麼理解?怎麼做才能算做到「見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