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華的《活著》和《兄弟》哪個更好?理由是什麼?
這要取決於你先讀的哪一個。
偏個題,個人認為《在細雨中呼喊》才是余華的巔峰代表作。
《許三觀》《細雨中呼喊》《活著》是余華創作的巔峰,非常余華式的風格,早期先鋒派的瘋狂模仿致敬的《細雨中呼喊》,後來的《許三觀》和《活著》回歸本土思想的創作。而《兄弟》是余華美國歸來後劍走偏鋒的作品,明顯的帶有一點後現代主義思想,該書的序言如此寫道:一個西方人活四百年才能經歷這樣兩個天壤之別的時代,一個中國人只需四十年就經歷了。四百年間的動蕩萬變濃縮在了四十年之中,這是彌足珍貴的經歷。這赤裸裸的告訴我們他憋著一股子壞水,想針對中國人在改革開放後表現出的那種狂熱,激進,進行有力的批判與諷刺。
拋開前期先鋒味較濃的作品,《兄弟》其實和其他的其它作品區別也不大,頂多就是多了一點荒誕,《兄弟》的口碑遭遇滑鐵盧的原因可能是余華在文本上的語言變化。余華的行文是很野的,非常直接,缺乏莫言那種精細,他善於利用人物的的語言敘述去還原真實。因為一開始憋著的那股子壞,招致余華在《兄弟》的一開頭就失去了理智,那種諷刺感完全是自己豎起稻草打靶,讓其語言也失去了冷靜。到了後面,文字才回歸本身的習氣,越來越余華,但兩種文字的處理方式極大的傷害了他原有的文本紋理結構,總之這本書伴隨著文字上的不斷自控和縱慾,互相拉扯。最後奇奇怪怪的寫了兩部,還爛尾了,有種牽強、無可奈何的粉飾感。
《活著》短小精悍,帶有西方的影子,閱讀的流暢感非常強,當然,余華的寫作風格都有這種感覺。大面積的鋪陳悲傷,墊氣氛,間有小幅度的喜劇化處理,打組合拳,構造反差去螺旋遞進一個簡單的故事。福貴的一生,越來越麻木,最後成為一個信念符號——活著。
這兩部作品帶給我的實際性差異並沒有大到要去分出高下的地步,原地踏步而已,只是在篇幅上《活著》會更精鍊一點。反觀《兄弟》,一個屁股花了多少文字?下部涉及的素材也未免太多了,給人一種米切爾《飄》的感覺,通俗的復原一個時代人們的精神面貌。
肯定是《活著》。 如果說兄弟第一冊還有几絲《活著》的意韻,那麼第二冊則完全寫疵了。
《活著》帶來的更多的是對人生的思考,極端,只有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才會有強烈的感受。而《兄弟》,我90後,在裡面看到了自己的童年,看到了我的現在,彷彿也看到了自己的未來……感觸頗多,看完了,如釋重負,結尾並不爛尾,只是輕描淡寫,人生,活到最後估計都雲淡風輕了……
所以我更喜歡《兄弟》,尤其是第二部。比第一部好,不拖沓,簡單直接粗暴,到最後雲淡風輕的結尾。
看《兄弟》的時候,開始時是狂笑,看到文化大革命那裡又哭得一塌糊塗。到下部的時候感覺描寫的太誇張,沒有上部那麼吸引人,不過整本書給人的感覺確實是很諷刺的。《許三觀賣血記》也是很諷刺。
看《活著》,雖然我沒哭,但是心情一直都是很沉重的,感覺悲哀,感覺無奈。
我讀的余華寫的書,第一本就是《兄弟》,也是因為這本書開始喜歡上這位作家。在這本書里,赤裸裸的人性讓我打寒顫。
而《活著》,則是另一種感覺。坦然接受無奈的現實,也是一種無可奈何的生活方式。
綜上,我兩本書都喜歡。
余華的書看一本少一本,文字功底比莫言強上一籌,語言平實但那種行雲流水般的一氣呵成太過癮了,一旦上手必放不下,建議小朋友就別看了,故事悲觀,沒生活閱歷難體會到共鳴。
活著看好幾遍了,還是會蕩氣迴腸《活著》它寫的是人的一生,福貴他爹死了——福貴他娘死了——兒子有慶死了——女兒鳳霞死了——妻子家珍死了——女婿二喜死了——孫子苦根死了——福貴還活著,死是活著的線索……很殘忍的一部書,看得我心情壓抑,不斷哀惋,活著是為活著本身而不是為了活著以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因為活著,所以忍受,因為活著,所以活著。同時書本也映射了那個時代的一些問題,這是一本好書哪,讀書不僅僅是感受,還要思考悲劇的根源。
而《兄弟》是從幾十年的兄弟情感及兄弟之間的故事集中去反映幾個時代的反差,從文革前人的單純,儘管在農村還是粗口連篇,但他們各司其職;從文革時期人民的無知和荒謬、從眾,如孫楊父親批鬥宋凡平,最後自己也被批鬥,落得個自殺的下場;從改革後官商勾結,處女不再,處女膜卻成了稀有品,但又有了人工處女膜的一系列荒誕事情,寫出了現代物慾橫流、橫渣泛濫的現狀,儘管我也覺得這本書的語言也有點油滑(有些地方是為了搞笑),某些內容有些浮誇(很少),但也不失為一部好作品,因為所謂大家,寫得是真實,用兄弟去映射兩個反差這麼大的時代,確實挺有意思的。
這兩本書我都挺喜歡的,但非要做個比較,我會比較喜歡《活著》
為什麼不說《賣血》??? 賣血看得我揪心啊·····這兩個的話《活著》吧···
非要選一本的話我選《活著》,《兄弟》上部挺不錯的,下部的有些內容給人一種邏輯不清的感覺。
「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余華寫於新版《活著》封底的最後一句一看到有人看了人家的書,還死命罵人的,就不知道從哪裡來的火氣
兩本都只看過一遍,覺得《活著》沒有《兄弟》好看,說不出來的好看,書還是要自己看、自己感覺。《兄弟》更豐滿一些,《活著》有種「what is worse」的禍不單行,我對悲劇一向不太過敏。其實我更喜歡《許三觀賣血記》。
只看過余華的《活著》和《兄弟》
看完以後也看過網上對於《兄弟》的非議和諸多與《許三觀》以及《活著》的比較
個人覺得單按題主的問題,活著和兄弟,可以拆分成三部小說的比較
活著,兄弟上和兄弟下
我當時看活著的時候剛看完《百年孤獨》,剛進入《活著》的那個開頭 的時候,就彷彿有種進入中國魔幻現實主義的感覺,可惜《活著》只是借鑒了馬爾克斯的行文,之後的故事則完完全全是中國式的悲慘故事。很多人覺得《活著》的故事太悲慘以至於有一種「非現實」,富貴的悲慘好像是堆砌了好多好多人的悲慘在他一個人身上,以至於整個故事顯得不現實,但這個時候余華描述故事的筆觸,其實是與這種悲劇相矛盾的,可以說余華在活著中,較為樸實的描寫反而與富貴那「非人般悲慘的一生」互為抵觸,所以這也是我覺得張藝謀的電影版,較小說版更勝一籌的原因
兄弟上與活著,倒是有種姐妹篇的味道,故事背景與活著有重合,情節上的虐也延續了余華一貫的風格,但與活著相比,余華在兄弟上中的文筆和描寫卻變得放肆起來,而這种放肆剛好與故事完美結合。兄弟上的故事情節是可以看到一些活著的影子的,余華在兄弟上中好似對活著進行了另一番筆觸的重塑,而這種魔幻式的重塑很好得修正了活著中那種「悲劇的生硬感」,所以兄弟上在閱讀體驗上要比活著好,可以說是一氣呵成。
而兄弟下,大概是讓余華目前為止最受非議的作品了吧,無他,虐過頭了,而且讓人覺得虐得沒有道理,誠然如余華自己所說的那樣,他有把中國改革開放劇烈變革的社會變化濃縮到這個故事的野心,但在情節上的放縱卻使故事失去掌控,我當時看兄弟下的時候,就是在最後100頁有很強的閱讀不適感,之後看完以後,我試圖在余華給的結局中找到些寓言性的解讀,但很可惜,毫無收穫。
大多數人的感覺也是一樣,兄弟爛尾了,所謂虎頭蛇尾,也正是因為有了兄弟上這個虎頭。
所以,要評價兄弟和活著,我覺得可以分開來看
兄弟上&>活著&>兄弟下
單論作品
活著&>兄弟
PS:可能是因為我是浙江鄉下孩子的原因,余華故事裡的農村和我的童年特別像,所以感到很親切
最先看得《活著》,十幾年前,看完了說不清的壓抑,再也沒敢再讀一遍。《兄弟》一出我便看了,貌似看了上冊等下冊,記不清了,連內容是什麼都記不清了。其實我想說最好看的我覺得是《許三觀賣血記》。原因:原因就是讀完了我印象最深刻
我還沒有讀到《兄弟》,但是確實是通過《兄弟》的一個片段才去尋找余華的書。我先看的是《活著》然後又看了張藝謀的電影《活著》。
今天讀了《許三觀賣血記》,可感覺還是不及《活著》。可是卻喜歡上開篇的一個德語版自序,他說:
我作為一個作者,你作為一個讀者,都是一個偶然。
我只是被書的內容選中,是一個完成作品的工具,這個作品並不屬於我
(只記得這樣一個大概,見諒)
"做牛耕田,做狗看家,做和尚化緣,做雞報曉,做女人織布。哪只牛不耕田,這是自古就有的道理,走呀走呀。"
故事的主人公出場,引起"我"的注意。可不一會兒,這個老人又吆喝起來:
"二喜,有慶不要偷懶;家珍和鳳霞耕得好;苦根也行。"
這下"我"好奇的向前問,這個頭牛有幾個名字?
老人告訴"我"這頭牛隻有一個名字――福貴,於是老人為"我"講了福貴的故事。
田間曬的黝黑的耕田老農,竟然經歷了這樣曲折的一生。他的生活似乎每個階段都有波瀾,讓人剛覺得他會安穩的時候一波又起,不禁遐想這是命運還是巧合。
賭輸家當―父親去世―家珍回家―家珍回來―母親去世―皮影生涯―抓做壯丁―認識春生―活著回家―鳳霞聾啞―大練鋼鐵―有慶沒了―春生欠命―文化革命―春生自殺―鳳霞嫁人―家珍病重―鳳霞難產而死―二喜工地遇難―祖孫二人相依為命―苦根撐死―老福貴買老牛
福貴經歷了中國最低沉的一個階段,作者是借小寫大還是同情勞苦大眾的悲慘命運我不曾知曉。若是說這本活著最淺顯的道理就只有活著這兩個字了吧!
從頭到尾福貴都沒想過用死結束苦難。
願君共享!活著我是在上英語課時看的 兩節英語課 我看完了 看到中間福貴孩子被血抽乾死掉那裡 我他媽哭了 上著英語課上哭了!我也不知道英語老師看到沒有 反正甚是尷尬 看完之後我一看見朋友和同學我就強推活著這本書 導致有個朋友跟我說 你已經推了好幾遍了 但我還是想說 嗎的 作者文筆太好了!故事真的很好看 會看得你心上下起伏的!!
兄弟這本書 一開始感覺太厚 人又懶 導致買回來幾天都放著 後來實在沒書看 才重新拿起來看 看了三分之一不得不說嗯這就是余華的文筆 書厚我還是願意看下去的 看到三分之二點五 那裡 我是跳頁看的 也不知道怎麼說 反正有許多情節沒有那麼吸引 但也有好多情節也會讓人心上下起伏 讓人心最奔潰的估計就是新爸爸死的那裡吧
兩本讓我選擇的話 我都選我不管 我就是站余華這邊!╭(╯^╰)╮ 畢竟好的東西不嫌多
余華的情節總推的很快,這似乎他寫作的一個特點,這該就是他的《兄弟》上部令人窒息的重要原因。但下部確實有些偏了,李光頭和宋鋼甚至是林紅都偏離了,兄弟之間的認識自我的情感一下子出現,這該是下部令人不適的一個原因,而作者極力想塑造的幾個角色實在不適合如此快速行文的悲劇。余華很擅長文革的文章,《兄弟》還是部很棒的小說,只到了結局才讓人有些不滿。
《活著》是我一口氣看到深夜看完的,看完之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以至於大半夜還要爬起來寫一篇文章。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從書中能看到很多所熟知的事情、很多我所熟知的人的影子。家在農村,所以很多曾經發生過的事情都口口相傳並最終在我心底刻下烙印:爺爺輩有被拉壯丁並就此消失的,附近有一大堆因為賭博而結局悲慘的,外婆在小時候因為母親改嫁而帶著弟弟、妹妹艱難生活、三年自然災害時期經歷過女兒因餓而死、80年代風華正茂的小兒子因為簡單的破傷風而去世、老伴也因為庸醫而在前幾年去世、並且接二連三的得到自己疼愛的弟弟、弟媳婦去世的消息、孫子孫女也是各種掛心、當初多少人愛慕和敬仰的大小姐如今老來遭人嫌,卻依然堅強的存在並繼續與人為善,對我而言,外婆自身的故事就是另一部《活著》。
而《兄弟》,原諒我在一開始並沒有真正沉下心來,因為它的開篇固然引人入勝,卻並沒有太過吸引我的注意,在「屁股」的故事結束之後,才真正吸引到我,於是我又一次一口氣讀完了上部,上班的空閑時間被我充分利用了起來。而下部,完全籠罩在一種近乎於荒誕的氣氛當中,在我看來,就像是坐了火箭一般拚命的趕進度、拚命的快速了結,對,就是一種爛尾的感覺。
《活著》和《兄弟》讀完都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所不同的,前者是終於從一種沉重壓抑的氛圍中釋放出來可以呼吸一口新鮮空氣的如釋重負,後者(特指下部)則是終於應付完差事的如釋重負。
到這裡,可以從我個人的角度回答這個問題了,沒錯,我的選擇是《活著》。
看了《兄弟》的前幾頁,這是余華表弟寫的吧?
兄弟下部更真實。更像是現在社會和身邊發生的
推薦閱讀:
※怎樣評價余華的《在細雨中呼喊》?
※《活著》好在哪裡?
※余華的的《活著》 感覺有一點小紕漏 也可能是我狹隘?
※中國為什麼要禁播《活著》這部電影?
※如果你來寫余華兄弟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