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在野外如何區分角閃石和輝石?尤其是在結晶較小的岩體中?


這個問題有意思。
  輝石與角閃石都是一個大的礦物族,它們的次級劃分中包含有許多的亞族,每一個亞族還有許多的種。就好像生物界分類中的貓科裡面的豹亞科一樣,豹亞科又劃分為貓屬,豹屬,雪豹屬等等。
  簡單的問題簡單答我們拿輝石族與角閃石族當中最簡單,最普通,也是常見的普通輝石與普通角閃石來說明。(這是它們的礦物名稱,不是我在賣萌)
1:當手標本上礦物結晶較好的時候
結晶較好的意思就是礦物比較大,而且邊邊角角很整齊,就像這樣

(圖片來自網路) 這是水晶,是結晶比較好的透明石英。當然野外隨便一塊岩石不會像這樣那麼漂亮明顯,但是你可以稍微有一個概念。個人觀點,當礦物顆粒大於3mm,就已經算大的了。
這個時候:
普通輝石是粒狀至短柱狀,斷面呈現正八邊形或正方形。

(圖片來自網路)圖中深色近粒狀的顆粒,就是輝石。

普通角閃石呈現短柱狀至長柱狀,斷面呈現假六方形或菱形。

(圖片來自網路)圖中的普通角閃石呈長柱狀,有一點點放射狀的味道。
  這個時候如果能夠找到一個礦物的新鮮斷面(沒有就拿地質錘敲),用放大鏡進行觀察,如果能夠看到解理,那麼:
普通輝石的兩組解離的夾角為87°/93°,近乎垂直;
普通角閃石的兩組解離的夾角為56°/124°,明顯成銳角。
其實,看解理夾角這個方法在放大鏡尺度上很難很難。但教學上老師總是強調這一點,以至於我不自覺就寫了出來。
  其實我說敲它,最主要不是為了看解理,而是為了看斷面,斷面光亮的,反光強烈的,就是角閃石。輝石總是一副敵不動我不動的樣子,事實,確實也是這樣。
2:當礦物結晶不理想,結晶顆粒很小,甚至於隱晶質。
  我們沒有辦法根據一個礦物的特點來確定礦物是什麼,那麼我們需要藉助它的小夥伴,因為好朋友總是形影不離。
輝石,常見於各種基性侵入岩、噴出岩以及凝灰岩中。普通輝石性格內向,伴生礦物主要是暗色礦物,比如橄欖石,所以產出的岩石顏色偏暗甚至發黑。

(圖片來自網路)第一張是玄武岩,第二張是輝長岩。它們是同一組分在不同的環境下形成的不同岩石,前者是快速冷卻,後者相對而言冷卻緩慢。
角閃石,是各種中、酸性侵入岩的主要組成礦物。普通角閃石因為相比輝石富含揮發組分,也就是水,所以比較浪,伴生礦物主要是淺色礦物,比如石英,所以產出的岩石顏色偏淺甚至發亮。

(圖片來自網路)第一張是英安岩,第二張是花崗閃長岩。它們是同一組分在不同的環境下形成的不同岩石,前者是快速冷卻,後者相對而言冷卻緩慢。
3:角閃石是含有(OH)的硅酸鹽形成於富含揮發組分的條件下。因此,它在深成岩中比在淺成岩和火山岩中更加豐富,尤其是它不出現於火山基質中。因為薄的熔岩流自火山口溢出時,其中所含有的揮發組分在地表條件下迅速逸散,所以基質中就不形成角閃石只能以斑晶的形式出現。於是一般來說,含有角閃石的岩石基質顏色淺,看起來比較乾淨。  其實,看岩石看礦物不能將它們從大的構造背景中孤立出來,礦物的鑒定依賴於整體的出產狀態,我不能因為有一個角閃石長得不好,很像粒狀而忽視了大部分的長柱狀。
岩石的性質往往決定於組成岩石的礦物,我們可以通過組成礦物來猜測對應岩石的性質,我們也可以通過整體岩石的性質來反推組成礦物。
以上。
觀點參考自
孫鼐 彭亞鳴主編 火成岩石學 地質出版社 1985。


既然是在野外分辨礦物,那麼一定要用到放大鏡。
首先根據岩石岩性。普通角閃石是閃長岩、正長岩中常出現的礦物,也常出現在花崗岩中。
另外,普通角閃石常與石英、鉀長石、黑雲母共生。
輝石為超基性岩和基性岩中最主要的礦物,另外在安山岩中常以斑晶出現。輝石常與橄欖石、基性斜長石共生。


上放大鏡,角閃石截面為六方形;


就看形態,放大鏡,長寬比大於等於3:1就是角閃石,否則就是輝石。解理一般不太好看,本來形態就小,還不清晰,就看個大概吧。角閃石是長的呦,親~


我們老師說的經驗,閃閃發光的就是角閃石^-^對不對我也沒驗證過。。。。


這麼說吧……我們出野外的時候帶我們的老師說過 只能初步判斷 最後還要在實驗室鏡下觀察
至於他為什麼敢給我們講呢
因為路線上的東西已經被人測過了。


基佬強把我拉黑辣,真心虛。


在觀察時候,一定要找到新鮮面,風化的就難看了


推薦閱讀:

技術允許的情況下,人類是否能毀滅地球並重塑為兩個互為公轉的星球?
有沒有人感覺到過大地突然會「轟」的震動一下,就只有一瞬間。不是地震!因為感覺震動的時間每天都幾乎一致?
為什麼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碰撞兩面形成的高原差別很大?

TAG:地質學 |